1物价变动会计

合集下载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01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资本维持的观点资本维持与收益的确定
02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03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概述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按一般物价水平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需要计算确定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通货膨胀时期通货紧缩时期
02.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按现行成本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
现行成本的确定
财务报表项目的调整确定持有损益按现行成本重编财务报表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01
02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综合举例
现行成本会计的评价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01
对实物资产的计价比较合理,可以维护企业的产权资本和实际生产经营能力
02
能够提供较真实的经营收益,便于揭示企业的实物资本保持情况
03
现行成本会计的优点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
应用成本较高,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应用现行成本会计有一定的难度,资产的现行成本难以准确确定
现行成本会计的缺点
1
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报表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什么是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在物价上升时如何判断货币性项目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在该理论下如何计算企业的真实收益?
你对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有什么看法?如何改进和完善该种模式?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
如何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 币性项目?
(二)按一般物价指数将历史成本财 务报表中各项目的名义货币额调整为 不变币值货币额 调整的对象。 调整的依据。 调整的四个步骤。 调整的计算公式。
1、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金额的调整 并不是表中所有项目的金额都
需要调整。就货币性项目而言,只 调整年初数,调整的系数为“年末 物价指数/年初物价指数”;
为什么要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 力损益?
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的两种 计算方法及举例。
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的 具体方法(以上述第二种方法为前提):
1、基本思路; 2、计算公式的推导; 3、具体步骤; 4、以前述光华公司的数据为例,
说明其具体计算方法。
(四)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培训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 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 pt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培训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 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 pt
销货成本的现行成本主要取决于存 货价格的变动,因而,销货成本项目的 调整,可根据各类已售存货的物价指数 分别进行换算,从而确定其现行成本, 本例中已给定了销货成本的现行成本数 据,可将其直接作为调整后的现行成本。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全部都需要 调整,调整的系数为“年末物价指 数/购置时日物价指数”。至于留存 收益的调整,可采用简化方法:即 在已调整的资产、负债和普通股金 额(包括未作调整的年末货币性项 目金额)的基础上,用余额法倒算,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总额 —负债总 额—普通股=留存收益”。
2、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各项目金额的
根据前面(二)、(三)两 个基本程序的调整和计算结果,
就可以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了。

会计经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会计经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外在条件是物价持续地大幅变动,内在动因是来自资本保全和确定收益的要求。

在会计期内,企业的收入首先要保全资本,若有剩余,才是资本的回报,即利润。

 (一)资本的概念
 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货币和各种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资本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和企业拥有的一定生产经营能力,也表示所有者投入企业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力。

受物价变动的影响,不同时期相等货币的购买力不同,不同时期同一资产的价格不同,为使所耗资产得到维护,资本分为财务(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

 按照财务资本的概念,资本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货币数量或购买力。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以货币表示的财务资本数额随着反映购买力水平变动的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相应变动。

 按照实物资本的概念,资本如同营运能力,被看做以每日生产量等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能力,以与其相当的实物量表示,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实物资本的变动随企业拥有的具体实物个别物价水平变动而变动并计量。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③“合计折旧”项目
年初数为0 年末数=14 000×160/100
=22 400(元) ④“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根据调整后旳“固定资产原价” 项目和“合计折旧”项目分别 计算求得。
年初数=1 344 00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1 344 000-22 400= 1 321 600(元)
定不变,但其购置力发生变动旳项目。
⒉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时,其金额或
价格是伴随一般物价水平旳上涨而提升,伴随一般物价水平 旳下降而降低旳资产、负债或业主权益项目。
但购置力不变。
通货膨胀对会计影响旳规则
持有情况
变动类型
货币性资产 项目金额不变,购置力下跌 。
非货币性资产 项目金额变动,购置力不变 。
置力损净益5货0 0币00性元。项目购置
50 000
力损失
(四)按一般购置力重编会计报表
一般购置力会计模式中旳最终一种环节就 是按稳值货币重新编制会计报表。在实际应 用中,一般是在按历史成本资料编制旳会计 报表基础上进行调整,以消除一般物价水平 变动旳影响。
例:某企业200X年12月31日以历史成本资料为基础编制旳资产
⒉ 实物资本维护,实物资本保全观念
实物资本维护是指维护企业资本所拥有旳 生产经营能力旳规模。
实物资本旳维护又可分为名义货币资本维 护和购置力资本维护。
名义货币旳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名义货币旳生产
经营能力
购置力旳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稳值货币旳生产
经营能力
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表
资产负债表
(历史成本)
单位:元
项目

第2章物价变动会计

第2章物价变动会计

价格的变化或者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成为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对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模
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用的会计程
序和方法。
二、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
(一)物价变动 物价反映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物价
变动就是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物价变动会 计则是研究物价变动较大、对会计影响较大的情况。 造成物价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物价
的大幅度变动,动摇了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
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表现在:(1)低估了非货 币性资产的价值。(2)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 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通货膨胀 时期,企业固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所代表的商品或劳 务的数量会直接减少,从而产生货币购买力损失;相 反,用贬值的货币偿还原欠的相同金额的负债,会产 生货币购买力收益。(3)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 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 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 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以名义货币单位表达资本保全概念时,利润表示 本期内名义货币的增加。本期持有资产的价格提高, 通常被视为持有利得,但是,在通过交易方式处理资 产以前,持有利得不能被确认为利润。名义货币单位 实质上是按历史成本来确认本期利润的,即本期实现 的收入与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相配比,只要本期收 入大于资产的减少额,即可确认为利润。
4.由于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的盈利能力和偿债 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方法的比较

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方法的比较

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方法的比较北方交通大学 杨志姝一、产生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受供求影响而上下波动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而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进而严重影响到会计本身。

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原始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是与金属货币流通相适应的,因此纸币流通从根本上动摇了币值稳定的假设,原始成本会计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从理论上看,在物价剧烈变动时期,币值稳定假设已不再存在,配比原则失效,这就使得资产计价失真,利润计量不准确,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为降低。

从实践方面看,在物价显著变动时期,按历史成本记录的各项业务在会计期末必然又与其变动后的价格有所区别。

在这种条件下,不同时点的货币购买力是不一样的,而不同购买力的货币简单加总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造成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降低,为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

二、内容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一定物价资料,对企业会计报表和传统会计模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取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注意到物价变动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的影响。

概括地说,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财务会计理论,也对财务会计理论具有相当的修正和补充作用。

针对理论问题,会计界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但究其理论基础都源于资本保全理论。

资本保全分两种,一种是财务资本保全,它满足于资本货币数量的一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期末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就算实现利润。

另一种是实体资产保全,它抛开了资本的数量形式,而从实际价值考察会计主体的资本在实际价值上是否保持不变,即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才算实现利润。

资本保全理论作为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的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种主要的会计模式:①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原始成本Π稳值会计模式(也叫一般物价水平会计);②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现行成本Π名义币值会计模式(简称现行成本会计);③反映物价变动全面影响的会计模式—现行成本Π稳值货币会计模式(也叫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一般物价水平法是指按一般物价指数将会计报表中各项数值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货币的现时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最新-当前物价变动的状况与综述 精品

最新-当前物价变动的状况与综述 精品

当前物价变动的状况与综述1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提出我国最早提出物价变动会计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货膨胀期,因此会计学界提出将西方的通货膨胀会计计量模式引入到我国,建立我国的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周忠惠1985在确定物价变动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物价变动的单项调整方法,在信息披露上提出编制反映物价变动的辅助报表。

苏锡嘉1987在周忠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计量模式一般物价变动、特定物价变动和相对物价变动。

并认为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和借鉴似乎应着重于后两类模式。

曲晓辉1989从资本保值观出发,分析了物价变动会计存在的根源,同时分析在我国实施物价变动会计面临的困难。

彼特•西科德和苏锡嘉1990比较了中西方在物价变动的差异,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建立物价变动会计的六点建议。

阎达五,陈亚民1991建议分三个阶段建立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并提出选用不变币值调整基本报表。

2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研究21我国早期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这一时期学术界就物价变动会计的计量模式、理论地位和理论基础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解决在物价变动计量上存在的问题。

211计量模式傅磊1990将物价变动会计分为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实成本会计和变现价值会计,并提出这三种模式都不能很好的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随后,娄尔行1991提出了八种计量模式1原始成本名义货币;2重置成本名义货币;3可实现净值名义货币;4未来现金净流入量贴现值名义货币;5原始成本不变币值;6重置成本不变币值;7可实现净值不变币值;8未来现金净流入量贴现值不变币值。

并讨论了这些计量模式在不同状况下的适用性。

曲晓辉1990认为不论采取何种计量模式,企业在应用物价变动会计时都应把握五项基本定理,即面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技术变更时对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的一般定理。

从物价变动会计的适用性角度来看,它是随着人们对物价变动状况做出反应的强烈程度和范围广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收到成本效益原则和现实可操作性的影响。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

物价变动会计文献综述作者:王由由来源:《商情》2014年第26期【摘要】物价变动与合并报表、外币折算并称为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是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扩大而产生的,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物价变动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情况。

最后,对我国在新经济背景下的现实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价变动会计,国内外比较,文献综述一、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物价普遍上涨,尤其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整个欧美市场处于持续的“滞涨”阶段,大部分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都达到或超过两位数。

物价的剧烈波动使得以历史成本和币值稳定为前提的传统会计受到挑战,严重削弱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因此,会计学界不断深入地研究如何在会计处理中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相应地也就渐渐形成了物价变动会计。

二、国外物价变动会计概述(一)美国。

最早研究通货膨胀的会计学家就是美国的H.W.斯威尼,他的著作《稳定币值会计》于1936年出版。

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发表了《报告物价水平变动的财务影响》研究报告,但因为当时美国年通胀率低于3%,所以未引起企业组织的重视。

197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较为突然地发布了关于现行成本会计方面的会计报告,要求各大上市公司在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揭示有关重置成本信息。

这在当时引起美国会计界的很大震动。

与此同时,美国会计界的另一个重要的组织——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9年颁布了“财务报表和变动价格”公告,要求财务报表应提供物价水平对会计信息影响的有关方法。

不久,美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率逐渐降低的情况,因此,FASB于1986年发布了《财务报告与物价报告》,将对物价变动影响的补充资料的规定,由强制揭示改为自愿揭示。

(二)英国。

英国的物价变动会计也与美国一样酝酿了较长一段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资本保全
资本保全:企业应在保持资本完整无损的前提下确认净收 益。
资本保全概念 要保全的资本
计量的要求
1. ①名义货币 业主原来投入的 对计量基础无特定要求, 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
财务 资本保全 名义货币资本
资本 ②固定购买 业主原来投入的 对计量基础无特定要求, 保全 力资本保全 资本的购买力。 计量单位是稳值货币。
(二)方法 1.部分调整法:只着眼于某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以改变资产计
价的方式来抵消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改变计量模式 (三)物价变动会计模式 1.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或不变币值会计:历史成本/稳值货币, 2.现行成本会计:现行成本/名义货币 3.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会计:现行成本/不变币值
期末将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报表,借助于一般物价指 数调整(换算)为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报表。
二、转换因子
换算和调整会计报表的中介。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以什么作为转换因子? 1.黄金 2.一般物价指数 ➢ 现在以一般物价指数为转换因子。 (二)以什么时期或时点上的货币作为不变币值货币? 1.早期,倾向于以表示基期的期末或平均币值的货币作为不
(一)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以稳值货币单位(不变币值 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
❖ 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问题在于需 要有一个稳定的、可比的计量单位,应该将不稳定的计量 尺度改变为稳定的计量尺度。
(二)要计算并揭示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 (三)与企业的日常会计处理无关,不需要调整账项,只是
(一)资本 1.财务资本:资本视同投入的货币或投入的购买力,是企业净
资产或权益的同义语。 (1)以名义货币表达的财务资本,即业主原来投入的名义货
币额。 (2)以购买力表达的财务资本,即业主原来投入的资本的购
买力。 2.实物资本(实体资本):资本视同营运能力,被看作以每日
产出等为基础的企业的生产能力。
2.实物资本保全
企业原有的生产 对计量单位没有严格限 制,但其计量基础必须
能力或经营能力 是现行成本。
(三)资本保全与利润确定
1.利润确定
(1)利润确定方法 ①收入费用观 ➢ 利润=收入-费用 ②资产负债观 ➢ 利润=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业主本期净投入 (2)资本保全概念与利润确定的关系 ➢ 选择的资本概念表明了在确定利润时所要达到的目标,提
变购买力货币。 2.后来,大多以报告期末的货币作为不变币值货币。
三、基本程序
区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换算调整传统财务报表项目 计算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 编制一般物价水平财务报表
(一)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
1.货币性项目
2.非货币性项目

概 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性项目 念 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以外的项目。
第二节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 名称: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币值会计、稳定币值会 计、现行购买力会计、不变购买力会计等
❖ 概念:在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财务报表资料的基础上, 借助一般物价指数,将财务报表中代表不同时期和 时点购买力的名义货币单位改为不变币值货币单位, 并揭示购买力损益的会计报告程序。
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
➢ 特点:无视物价变动的影响,或将物价变动的影响的一部 分或全部处理为利得或损失。
2.实物资本保全下的利润确定
❖ 利润表示实物资本在本期内的增加,为期末实物生产能力 或经营能力超过其期初的部分(扣除业主本期净投入)。 所有影响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变动,都应当作为企业实 物生产能力计量上的变动,从而都应当作为资本保全调整, 而不作为利润。
第1章 物价变动会计
❖ 问题
❖ 现在1元钱的购买力与10年之前是否相同? ❖ 如果发生了剧烈的物价变动,传统的财务会
计模式能否提供相关、可比的财务信息? ❖ 如何改进?
重点、难点与参考资料
❖ 重点与难点: ❖ 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模式 ❖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 现行成本会计 ❖ 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 ❖ 参考资料: ❖ IAS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 ❖ IAS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以上两项,汇编于国际会计准则2000,财政经济出版社,
供了计量利润的参照点。即资本保全概念的选择决定了利 润计算公式中的有关要素的计量模式。
2.财务资本保全下的利润确定
(1)名义货币资本保全:利润为本期内按名义货币计量的 净资产的增加(扣除业主本期净投入)。持有利得在概念 上是利润,但在资产处置之前不能确认为利润。
(2)固定购买力资本保全:利润为本期内以不变购买力计 量的净资产的增加(扣除业主本期净投入) 。本期持有 资产的价格提高中,只有大于一般物价水平增加的那一部 分才能作为利润,其余部分只能作为资本保全调整(权益 的一部分)。
2000年版) ❖ 常勋著《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
第一节 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
一、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 (一)物价变动
❖ 一般物价变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 个别物价变动 ❖ 二者兼之
(二)物价指数
❖ 一般物价指数 ❖ 个别物价指数
二、物价变动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 传统会计的计量特征: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 轻微的物价变动没有太大的影响,持续剧烈的物
价变动,对传统会计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1.它影响计量单位——名义货币的稳定性,否定了
货币计量假使的附带假设——币值不变假使; 2.它影响计量基础(属性)——历史成本的客观性,
动摇了历史成本原则。 3.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
三、资本保全理论与物价变动
购买力损益和资产持有利得的处理,是计入损益还是作为 资本保全调整计如所有者权益,取决于资本保全理论。
❖ 特点:物价变动的影响不计入当期损益,而全部计入资产 负债表(所有者权益)。
(四)评价
优点
缺点
1.财务资本保全
易于计量
难以保全业主最初投 入的生产经营能力
能恰当地反映业主 2.实物资本保全 最初投入的生产经
营能力的保全情况
难以计量
四、 物价变动会计
(一)概念:利用物价变动有关资料,对传统财务信息进行改 动调整,或对会计的计量方式进行改进,从而揭示或消除物 价变动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