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设计

合集下载

钻井液体系配方及井下复杂情况处理对策1

钻井液体系配方及井下复杂情况处理对策1

滤失量大,说明地层渗
透性强,也说明钻井液 形成封堵渗透层泥饼的 能力差。 在水敏性泥、页岩地层 、渗透性强的砂岩地层 都要严格控制API滤失 量。
滤失量概念
滤失量的意义
二、钻井液性能及测量仪器
(三)API滤失量
二、钻井液性能及测量仪器
(三)API滤失量
测定方法 该仪器是将泥浆用惰性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或压缩空气) 加压的情况下,测量泥浆的失水 量。当泥浆在0.69MPa压力的作 用下,30分钟内通过截面为 45.6±0.5㎝2过滤面渗透出的水 量,以毫升表示。同时,可以测 按逆时针方向缓缓旋转放空阀5手 柄,同时观察压力表指示。当压力 表稍有下降或听见泥浆杯有进气声 响时,即停止旋转放空阀手柄,微 调减压阀3手柄,使压力表指示为 0.69MPa,泥浆杯内保持0.69MPa的
定义
是指钻井液中 不能通过200 目筛网,即粒 径大于74微米 的砂粒占钻井 液总体积的百 分数。在现场 应用中,该数 值越小越好, 一般要求控制 在0.5%以下。
意义
含砂量高 密度大,对提 高钻速不利; 泥饼松软,导 致滤失量增大, 不利于井壁稳 定; 摩擦系数增大, 容易造成压差 卡钻; 增加对钻头和 钻具的磨损
(6)邻井钻井情况。
一、钻井液简介
(五)钻井液施工需要的资料、数据 2、重点探井、非常规井、深井、超深井
(1)范围
①重点探井:河南油田、集团公司重点探井、风险探井; ②非常规井:页岩油水平井、致密砂岩水平井、其它气井; ③深井、超深井: 深井:指井深大于4500米的井。 超深井:指井深大于6000米的井。
7、钻井液维护处理要点
10、钻井液材料汇总
8、钻井液材料
11、其它要求
一、钻井液简介

标题44.钻井液设计最重要内容是井下安全,要求的内容。

标题44.钻井液设计最重要内容是井下安全,要求的内容。

标题44.钻井液设计最重要内容是井下安全,要求的内容。

摘要:一、钻井液设计的重要性二、井下安全的要求1.钻井液的选型2.钻井液性能的要求3.井下安全措施三、钻井液设计实操案例分析四、总结与展望正文:钻井液设计是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井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钻井液设计的最重要内容就是确保井下安全,具体要求如下:一、钻井液的选型1.根据地层特点选择适合的钻井液体系,如:盐水、淡水、聚合物等。

2.考虑钻井液的流变性能,确保其在井下具有良好的携带能力、润滑性能和护壁性能。

3.满足井下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保证钻井液的稳定性。

二、钻井液性能的要求1.良好的携砂能力:确保钻屑能够及时排出井口,降低井下事故的风险。

2.合适的粘度:保证钻井液在井下能够顺利循环,降低钻头磨损。

3.优良的护壁性能:降低井壁崩塌、涌水等事故的发生概率。

4.抗高温、高压性能:确保钻井液在复杂地层条件下保持稳定性。

三、井下安全措施1.制定完善的井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加强钻井液的监控与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井下异常情况。

3.定期对钻井液处理剂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钻井液的安全性能。

4.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钻井液设计实操案例分析在某区块的钻井工程中,根据地层特点,选用了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在钻井过程中,严格按照钻井液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和调整,确保了井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对钻井液进行了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井下异常情况。

总结与展望:钻井液设计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井下安全是钻井液设计的核心。

钻井课设

钻井课设

一、井身结构设计1.1、钻井液压力体系1.1.1、最大泥浆密度ρmax=ρpmax+Sh (1-1)式中:ρmax-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g/cm 3.ρpmax-该井段中所用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g/cm 3Sb-抽吸压力允许值得当量密度,取0.036 g/cm 3。

发生井涌情况时:ρfnk=ρpmax+Sb+Sf+HniHp max .Sk (1-2) 式中:ρfnk-第n 层套管以下发生井涌时,在井内最大压力梯度作用下,上部地层不被压裂所应有的地层破裂压力梯度,g/cm 3Hni-第n 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mSk-压井时井内压力增高值的等效密度,取0.06g/cm 3Sf-地层压裂安全增值,取0.03g/cm 3。

1.1.2 校核各层套管下到初选点深度Hni 时是否会发生压差卡套ΔPm=9.81Hmm (ρpmax+Sb-ρpmin )×10-3 (1-3) 式中:ΔPm-第n 层套管钻进井段内实际的井内最大静止压差,MPaρpmin-该井段内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g/cm 3.Hmm-该井段内最小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的最大深度,mΔPN-避免发生压差卡套的许用压差,取12MPa 。

1.2 井身结构的设计根据邻井数据,绘制地层压力与破裂压力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图1-1 地层压力与破裂压力剖面图(1)油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H2的确定由于井深为2160m ,所以确定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为2155m 。

(2)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H1的确定试预取H1i=390m ,由邻井参数得:ρpmax=1.1g/cm 3、Hpmax=2160m 。

以及发生井涌时,由公式1-2并代入各值得:ρf1k=1.1+0.036+0.03+3902160×0.06=1.498g/cm 3根据邻井数据可知390m 以下的最小破裂压力梯度为ρfmin=1.5g/cm 3,因为ρf1k<ρfmin 且相近,所以确定表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为H1=390m 。

钻井液性能评价测试及设计

钻井液性能评价测试及设计
二实验内容测试泥浆的润滑系数三实验仪器及测试原理1实验仪器epb型极压润滑仪图一仪器结构图1托板2测试杯3摩擦块托架4主轴5皮带护罩6电机开关7调速旋钮8调零旋钮9扭矩扳手10主机体11加压手把13数显摩阻系大小与作用在摩擦面上的作用力成正比
钻井液性能评价测试及设计 指导书
郑秀华主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年 03 月编制
第 1 页 共 48 页


《钻井液性能评价测试及设计指导书》 主要是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相关专业四年制 本科生编写的实践用教材,配合《Principles of Drilling Fluids》教材,为《钻井液工 艺原理》课程提供实验和钻井液设计指导。本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的现场技术人员,尤其是岩 心钻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前,大学本科教学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本教材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和应用知识。本教材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钻井液基本性能及其测试方法,第二部分 钻井液用膨润土性能评价,第三部分钻井液碱处理及钙、盐污染及处理,第四部分钻井液添 加剂及钻井液体系评价。 本教材从钻井液基本性能出发,针对岩心钻探向深部发展,钻遇地层更加复杂,对钻井 液性能要求更高等问题, 结合近年来的钻井液研究成果, 借鉴油气开发的一些先进钻井液技 术,进行岩心钻探技术钻井液设计,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为岩心钻探提供一些成功的 钻井液技术。 钻井液基本性能包括:钻井液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能、钻井液失水造壁性、钻井液固相 含量、钻井液含砂量、钻井液的润滑性。 膨润土性能评价包括: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泥浆用膨润土品质评价。 钻井液处理包括:泥浆碱处理,钙、盐侵污染和处理 钻井液添加剂及钻井液体系评价包括: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性能应用、钻井液的抑制性评 价以及各种添加剂在相应体系中作用原理的分析与评价。 本教材第一部分由郑秀华与杨浩编写, 第二部分由郑秀华与李国民编写。 全书由郑秀华 负责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刘选朋、陈立敏、詹美萍、张天笑、刘翠娜等研究生的大力 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及其他未提及的研究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防溅钻井液接头设计

防溅钻井液接头设计

隐 蔽式 设 计 ,解 决 了因结 构 和操 作 引 发 的
蹩 泵 和 溅 钻 井 液 的 问 题 ; 通 过 水 力 损 失 计
局部 阻 力计 笛 .&f f P= 突 然 扩 大 :f=1 ( -
突 然缩 小 :f 0 x1 ) = ( 5 一 其 中ty 为局 部 阻力 损失 , 为局 部 阻 , e 6 -
钻 井过 程 中 ,因 接 单根 或者 其 它 作业
面积 。
由结 构 设 计 中能 够 看 到 , 当阀 件开 启
的时 候 ,钻井 液 流 经接 头 流 道 要 经过 四次 变径 ,钻井 液 流 经 各 处时 的 局 部 阻 力 系数
增 加 了 搞 卫 生 的 劳 动 强 度 ,浪 费 了钻 井 平 均 分布 的节 流 孔 ,节 流 活 塞 的 内部 装 有 不 同 ,通 过 个 别 部 位流 体 流 速 的放 大 , 同 液 ;另一 方 面 ,外 溅 的 钻 井 液 引起 脚 下打 液 体 ,活 塞 杆 上 装 有弹 簧 ,使 节 流弹 簧不 时 取 整 个 阀件 中流 速 的最 大 值 ,使 局部 阻 滑 ,也 是 严 重 的安 全 隐 患 ,尤其 是 北 方 的 受 外 力 的情 况 下 能够 自发 恢 复 到未 压 缩 状 力 系数具 有可 加 性 ,并且 由此 计 算 出来 的
算 ,压 耗 损 失较 小 , 具有 良好 的 市场 推 广
前景。
关 键词 :防溅接 头; 节流活 塞 ;复合材

^ 的 作 用 下 被 固定 在 内 支撑 筒 上 。 阀体 由两 力系 数 , 为 流体 密度 , 为流 体流 速 , 为 ^为大 直径 流 道的 截 个 节 流 活 塞组 成 ,阀 体 靠近 阀座 的 ~端 由 小直 径流道 的 截面 积 ,

钻井液技术与应用

钻井液技术与应用

对测井解释和储层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井采用盐水钻井液钻井,测井解释时误把水层解
释为油层。
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前言
钻井液对勘探开发投资效率影响大
• 在钻井过程中,油层被打开后,首先接触的外来液体是 钻井液,钻井液就会对油层产生损害,这种损害在钻开 油层的整个过程中都一直存在。钻井液损害油层后,要
的有二项:钻井液和井下工具。
–钻井液对井壁周围的地层性质和井眼稳定影响最大.
控制和平衡地层压力、浸泡井壁、形成泥饼等。
–钻井液受地层影响及破坏最严重.
钻屑、掉块、地层流体侵入等均直接进入钻井液中。
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前言
钻井液对录井影响大
• 地层物质(包括钻屑、地层流体等)是由钻井液循环带出,因此
润土,对钙、镁等二价离子敏感。
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一、钻井液的组成与体系分类
氯化钾聚合物钻井液 (1) 基本组成 -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或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包被絮凝 剂(PAM、PHPA、KPAM ) - 水解聚丙烯腈降滤失剂(NaPAN、KPAN,NH4PAN) - 低分子量聚合物解絮凝剂或木质素磺酸盐稀释剂(FCLS) - 预水化膨润土 - 烧碱和/或纯碱 (2) 特点 - 强抑制性 - 高温稳定性较好 - 固容能力较强 - 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强 - 影响电测解释
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
一、钻井液的组成与体系分类
聚磺钻井液 (1) 基本组成 -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或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包被絮凝 剂(PAM、PHPA、KPAM) - 水解聚丙烯腈降滤失剂(NaPAN、KPAN,N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AN) - 磺甲基酚醛树脂(SMP)和/或磺甲基褐煤(SMC)和/或褐煤 树脂共聚物(SNPH)降滤失剂 - 磺甲基丹宁稀释剂(SMT) - 磺化沥青防塌剂(FT-1) - 预水化膨润土 - 烧碱和/或纯碱 (2) 特点 - 中等抑制性 - 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 抗污染能力较强

减少循环漏失的钻井液设计

减少循环漏失的钻井液设计

泥 饼 ( 有 钻 井 液 滤 失 ) 没 。
找替代 物 ,实验 了各种碳 纤维 。由于聚合 物类微粒 没有 足够 的强 度 ,所 以必 须 寻 找 高 机 械 强 度 的 添
加剂 。 碳 纤 维 的功 能 是 首 先 在 大 裂 缝 上 架 桥 ,为 较 小
由于研 究发 现 了泥饼 的塑性 ,新模 型假设 了一
三角 形孔 眼 的岩心 。
被 破坏 。通过这 种 方 式 研 究 泥 饼 的 稳定 性 和强 度 。 减少 钻井 液使 用添 加剂 的数 量 能够 得到更 优 良的钻
井 液 ,为 了提 高性 能 ,研 究 了非 油类 添加 剂 。
井液 槽 钻 井 液循 环
实 验 腔
空心 的 坚 实 岩
然维持屏 障作 用 。弹塑性 模型 的附加 强度 与形 成屏
障 的颗 粒屈 服值成 正 比 。该模 型 准确 地 描述 了图 2 的测 量数据 。 ’
超 过裂缝 宽度 ,这 是重要 的设计 参数 。
过去 1 0年 中 ,进 行 了很 多 实 验 , 由 此 得 出 一
般性结论 :
中仅 有一个 适合 理论 模 型 ,其 他 两个 远远 大 于理论 模 型的结 果 。通过研 究 ,可 以得 出 以下结 论 : ◇ 通 常 ,理 论 的 K rc i h模 型破裂 压力 偏 低 ; s ◇ 钻 井 液 性 质 是 破 裂 压 力 变 化 的 主 要 影 响
Kr c i h公 式 应 用 于 提 高 水 力 压 裂 和 酸 化 效 果 s
图 2 理 论 破 裂 压 力 与 买 测 破 裂 压 力
设计 了不 同的装置 来研究 钻井 液 及其 泥饼 ,图
3为 一 个 钻 井 液 槽 ,它 有 6个 出 口 , 用 以 模 拟 不 同 尺 寸 的 裂 缝 。 通 过 低 压 泵 循 环 钻 井 液 驱 使 泥 饼 移 动

加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处理剂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和储备:

加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处理剂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和储备:
80
>4000
120
120
海洋钻井平台
≥60
加重材料40
油井水泥50
注:1、重钻井液密度要大于在用钻井液密度的0.15g/cm3(二级风险井以下),0.2g/cm3(一级风险井)。
2、重钻井液储备罐在冬季必须有防冻措施。
3、特殊井的重钻井液加重材料的储备视具体情况而定。
4、新构造的第一口探井或预测有硫化氢的油气井,应备有足够的硫化氢处理材料。
5、所有的井在二开前必须储备加重剂。探井、含浅层气井在二开前储备重钻井液,其它井在钻开目的层前300m储备重钻井液。提前钻遇到油气层及高压水层时,要立即储备重钻井液。
6、欠平衡作业的井,宜储备井筒容积1.5~2.0倍的重钻井液。因地面条件限制,现场储备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单位要在现场储备足量的加重剂,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应急措施。
(八)施工现场必须储备一定量的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制定油气井压力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加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处理剂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和储备:
类型
设计井深(m)
重浆储备量(m3)
加重剂储备量(t)
小井眼侧钻井
20~30
15
陆地
滩海陆岸
人工岛
≤2500
40
40
2500~3000
60
60
3000~4000
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础资料井位构造位置:位于阿克库勒凸起东南斜坡部钻井性质:探井1.2钻井地质任务:1) 探索阿克库勒凸起东边缘寒武系建隆性质,储层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

为进一步研究寒武系-奥陶系的地层,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储层的成因机制提供基础资料;2) 取全,取准岩芯,测井,测试等基础资料,为储量计算提供准确资料;4之下各反射波的地质属性提3) 验证地震波组的地质属性,为准确标定T7供基础资料;4)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等提供基础资料;5) 为测试,采油提供合格的井眼条件。

1.3 设计井深:8000m(钻台面算起)1.4 完钻原则1) 钻到设计井深,进入建隆体1的顶225m完钻。

2) 如寒武系钻遇好的油气显示(如井漏,井涌等油气显示井段),强钻8-10米后,经测试获高产油气流,可提前完钻。

1.5 完钻方式:裸眼或套管完井。

塔深1井钻遇地层预测表4386注:深度均从台板起算。

目录1、塔河油田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2、国内外高温超深井钻井液状况3、塔深1井钻井液体系配方选择、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要点4、风险分析5、超深井钻井液配套工艺技术1、塔河油田超深井钻井液技术难点1.1 钻井液处理剂高温高压失效问题。

1.2 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控制问题。

1.3 钻井液高温滤失造壁性的控制问题。

1.4 抗高温钻井液的护胶问题。

1.5 超深井段地层破碎,白云岩地层防塌问题。

1.6 超深井段地层破碎,防漏堵漏问题。

1.7 超深井奥陶系、寒武系地层为防塌防漏寻找一个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问题。

1.8 超深井可能存在的高压问题。

1.9 超深井钻井液润滑性问题。

1.10 超深井钻井液陈化问题。

1.11 超深井膏盐层问题。

1.12 硫化氢、二氧化碳污染问题技术难点在塔河油田,按正常地温梯度2.2-2.3℃/100m计算,井深8000m的超深井,井底温度可达170-200℃左右,井底循环温度在150-170℃左右,所用钻井液体系必须能抗200℃左右的高温.在超深井的钻进中,可采用抗高温的钻井液体系有水基、合成基、油基钻井液,最为合适的是油基类钻井液体系,当考虑到成本、维护、环保等因素,建议使用水基磺化或聚磺钻井液.在水基钻井液体系中,温度对水基钻井液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超过150℃的高温,在这种温度下,大多数聚合物处理剂医分解或降解,出现增稠,胶凝,固化成型或减稠等流变性恶化.这种变化不随温度而可逆.因此,温度是超深井钻井液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钻井液解决以下问题.1)钻井液用处理剂高温高压失效问题.2)钻井液高温流变性的控制问题.由于高温条件下钻井液处理剂易产生高温增稠或减稠效应,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性控制将是超深井钻井液关键技术之一.3)钻井液高温滤失造壁性的控制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有利于超深井井段地层的防塌,防漏.4)抗高温钻井液的护胶问题,最好选用美国的聚阴离子纤维素Drispac.5)深井超深井段地层破裂,易产生掉块,井塌,特别是白云岩地层岩屑结构松散易碎,结构裂缝多,易受溶蚀且严重,裂缝中充填物胶结性差,垮塌十分严重.在塔参1井白云岩垮塌表现特别严重,因此该井在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应特别注意井塔问题.6)深井超深井段地层破碎,漏失性质大部分属于压力敏感性漏失,高温高压条件下,防漏堵漏工艺和材料选择已成为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7)深井超深井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寻找一个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来满足井下实际情况,既要防塌又要防漏十分困难,主要依靠选择合适的强有效封堵材料(包括软化点和颗粒粒径)来解决次复杂,最好是进口沥青或天然沥青.8)超深井可能存在高压问题,高压(钻井液高密度)将使高温流变性的控制更加困难,除了更易于增稠等外,还存在加重剂的悬浮,沉降稳定性等问题.9)超深井钻进中如何减少转盘扭矩,除工程措施和井身质量外,高温钻井液应给予最大的支持,如何调控钻井液的润滑性,选择何种液体和固体润滑剂也是一个难题.10)钻井液老化问题. 此外,还可能钻遇云质膏岩,膏盐岩,而膏岩的溶蚀易造成垮塌掉块,钻井液受污染等复杂情况,以及防H2S.CO2污染等问题.2、国内外高温超深井钻井液状况2.1 国内外高温超深井钻井液使用状况表1表22.2国内抗高温钻井液处理剂状况(见表2)表23、塔深1井钻井液体系配方选择、性能要求及维护处理要点3.1 各井段钻井液性能要求表3 分井段钻井液参数设计表3.2各井段钻井液体系配方选择及维护处理要点一至四开(0-6796m)塔河油田钻井液工艺比较成熟,这里着重讲五开、六开钻井液工艺技术。

3.2.1、五开钻井液体系配方(6796~7750m)本井段是塔深1井的主要目的层之一,确保钻井液高温稳定,防止井眼失稳(井塌、井漏)和保护储层是关键。

钻井液要充分具备抗高温、防漏、防喷、防塌、防油气层污染等能力。

目前,可抗高温钻井液体系主要有油基钻井液、合成基钻井液及水基钻井液,若配方材料选择合理,其抗温能力均可达200℃以上。

1)选用抗高温磺化钻井液体系。

(抗温≥200℃)钻井液配方:2.5~3% 般土或海泡石+ 0.3% Na2CO3 + 0.03~0.1% 抗高温包被抑制剂+0.3~0.5%聚阴离子纤维素Drispac+ 6~8% 磺化酚醛树脂(SMP-1)+ 3~5%磺化褐煤(SMC)或DS-1+3~4%磺化丹宁(SMT)+1~2% 封堵防塌剂+1~2%润滑剂+0.2~0.4%SP-80+0.2%抗氧化剂。

经实验分析,该钻井液配方经200℃高温老化,性能稳定,说明其抗温可达200℃以上。

正常情况完全满足本井抗高温要求。

该方案优点是:取材方便,成本较低,易于维护,尤其是当出现井漏时易于补充,且易于配制堵漏浆;缺点是:抗高温能力有限,对抗温材料要求较高。

2)钻井液配制及维护处理工艺技术要点:a、配制优质般土浆,预水化24小时以上。

b 、一定要使各种处理剂充分溶解和混合均匀,处理剂胶液的配方及浓度依据井下实际情况可作相应调整。

c 、井队上配制加重漏斗2-3台,功率不低于75马力,配制罐3-4个,分别用于配制般土原浆、处理剂胶液和备用。

d 、循环系统应满足能同时进行钻井液处理和加重,并能应付特殊条件下的各种作业。

e 、既做到处理剂的优质单一,以利于维护处理,又强调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磺化处理剂复配抗温能力,尤其是要充分注重对关键处理剂的使用。

f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钻井液性能之稳定,处理剂必须以胶液的形式按循环周进行补充、维护处理,并建议预水化般土原浆,液体润滑剂等也加到胶液中与其一道进行补充。

g、强化固相控制技术,把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降到最低限度。

这点对超深井尤为重要。

使用改性石棉调整钻井液流型,协同大小阳离子的抑制,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提高深井超深井段的机械钻速。

h、高温和各种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污染,并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钻井液的MBT值应控制在下限,并充分重视对高效稀释剂的使用。

i、必要时使用抗氧化剂提高钻井液之抗温性,防止钻井液稠化或钝化。

使用固体润滑剂降摩阻和扭矩值。

j、钻井液应满足各种特殊作业的需要——诸如:取芯、中测、电测、下套管固井等。

k、要全方位的考虑到深井的油气层保护问题——诸如:压差、固相颗粒、抑制性、护壁及暂堵、水敏、盐敏、储层特性及与流体接触时间、酸解堵及结垢等。

L、井场必须储备一定量的高密度钻井液(建议MW1.5—1.6×50—80方),和足量的加重材料(60—100吨)m、井场必须储备适量的堵漏剂、解卡剂、除硫剂、除氧剂、杀菌剂等。

n、充分注重投井处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必须以理论和现场室内试验为基准,使用好各种处理剂,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将钻井液的管理和处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超深井钻井液工艺特别说明的几点:a、保证一个适中的优质预水化般土原浆浓度,以确保各种处理的高效发挥。

b、重视对SMP-1、SMC(PSC)、SMT复配的使用,以达到提高钻井液抗高温能力和土的容量限之目的。

c、重视SP-80、抗氧化剂的使用,以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抗温能力,必要的可配合使用AS。

d、一定要有效地使用好防塌剂、润滑剂以满足钻井液的高温造壁性和润滑性,使用QS-2、沥青满足深井的油气层保护。

e 、必要时,SMT可以和生石灰配合使用,以保证钻井液分散适度,易于其流变性调控和防止钻井液的老化。

f、使用好高效护胶剂(聚阴离子纤维素Drispac),提高钻井液的高温稳定性。

特别是在钻井液低固相磺化体系中,也能保护钻井液中的胶体粒子,易调整钻井液高温流变性,控制低的失水量。

g 、切记要使用好SM-1、达以钻井液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完全彻底地把井眼中的岩屑(垮塌的或非垮塌的,大的或小的)携带干净。

其使用方法,关键在于必须用清水先将SM-1配制成20%左右浓度的胶液,预水化至少24小时才能使用,其次,由于加入SM-1后会使钻井液的造壁性变坏,且与其加量成正比,故建议使用时配合高温降失水剂一并使用。

h、杜绝使用任何不合格产品,药品的使用一定要单一,以便于维护。

i、要满足和控制一个适当的钻井液密度,最大限度地清除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尤其是粒径在2u以下的无用固相。

控制游离钙不大于200PPM。

3.2.2 采用欠平衡钻井时,选用低固相磺化钻井液如果采用正压钻井时,进入奥陶系无显示、无硫化氢,则采用负压钻井,如果有显示,有硫化氢,则又改为正压钻井。

采用负压钻井时,钻井液密度控制在 1.08 ~1.13kg/cm3 之间,调整钻井液粘切,保证携砂要求,必要时,钻进中可采用定期稠浆顶替作业,采用正压钻井时,应采用随钻堵漏钻井液钻进,同时井场应储备加重材料150 ~200吨,有备无患。

3.2.3六开钻井液体系配方(7750~8000m)本井段是本井的目的层之一,确保钻井液高温稳定,防止井眼失稳(井塌、井漏)和保护储层是关键。

钻井液要充分具备抗高温、防漏、防喷、防塌、防油气层污染等能力。

配方及维护处理要点同五开。

4、风险分析在正常的情况下,即井底温度低于200℃,钻井液当量密度在1.50g/cm3以内,采用上述钻井液技术方案,作业风险不大,应能顺利钻达设计井深。

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风险大增:4.1、出现特高温(大于200℃,尤其220℃以上)和特高压(尤其是当量密度达2.0g/cm3以上)时,高温高密度将使钻井液流变性控制非常困难,钻井液成本大幅上升,甚至难以控制。

4.2、奥陶系、寒武系白云岩严重井塌、井漏。

拟解决办法:①进口部分可抗温达220℃以上泥浆材料,如美国产特种树脂Resinex、聚阴离子纤维素Drispac、进口或天然沥青等,提高钻井液的抗温能力;②出现特殊情况后,井漏允许时,将水基泥浆转换为合成基泥浆,如配方选择方案2。

5、超深井钻井液配套工艺技术5.1 井漏5.1.1 井漏的预防5.1.2 漏层的确定5.1.3 防漏治漏预案(1)工程上采取的措施采用欠平衡钻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