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合集下载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

赞美柳如是的诗句(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赞美柳如是的诗句柳如是,是明末著名才女,她是“秦淮八艳”之一。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

柳如是20句经典名句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

后改名是,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又号蘼芜君、影怜、我闻居士。

[16]浙江嘉兴人。

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

1、回身不见桃花丝,独向胭脂泪如雨。

——《懊侬词》2、自鲜缭绕之才,足以穷此烂漾之熊矣。

——《男洛神赋》3、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金明池·咏寒柳》4、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金明池·咏寒柳》5、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金明池·咏寒柳》6、残花和梦垂垂谢,弱柳如人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三》7、深林自微细,朗月出潺湲。

鸂鶒照人白,湿雾横空山。

——《皎皎明月光》8、不抱杨花凤窠里,却爱含情多结子。

愿得有力知春风,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白花》9、青楼日暮心茫茫,柔丝折入黄金床。

盘螭玉燕无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

——《清明行》10、当年宫馆连胡骑,此夜苍茫接戍楼。

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岳武穆祠》11、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雨中游断桥》12、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遥怜处处烽烟事,长啸无心阁自凭。

——《月夜登湖心亭》13、人何在?人在玉阶行。

不是情痴还欲住,未曾怜处却多心,应是怕情深。

——《梦江南其十八》14、山樱一树迷仙井,桃叶干条渺凤钗。

万古情长松柏下,只愁风雨似秦淮。

——《西陵十首其三》15、莫道无归处。

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南乡子·落花》16、城荒弧角晴无事,天外搀枪落亦知。

总有家园归未得,嵩阳剑器莫平夷。

——《初夏感怀四首其一》17、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18、陌上花开一片飞,还留片片点郎衣。

云山好处亭亭去,风月佳时缓缓归。

——《奉和牧翁陌上花三首其二》19、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

四大名妓柳如是是谁柳如是本名杨爱,浙江嘉兴人。

“秦淮八艳之一”,也是四大名妓之一,那你知道她的其他信息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四大名妓柳如是,希望能帮到你柳如是是谁柳如是本名杨爱,浙江嘉兴人。

“秦淮八艳之一”自幼聪慧好学,但家庭条件不好,很小就被卖到了妓院,又被辗转贩卖。

油江南名妓徐佛收养了她,徐佛对她不算差,叫人教她读书写字。

1632年,柳如是嫁给了六十多岁的周状元,周状元常常教柳如是读诗写文。

周状元死后,柳如是被迫离开周家,重操旧业。

流落松江后经常身穿儒服,在松江与文人墨客和诗唱词,交谈时势。

再次期间她与多名男子都有过恋情,众所周知的就是松江才子陈子龙。

柳如是和陈子龙双方情投意合,长期居住在松江南楼,吟诗作对。

好景不长,陈子龙是有妻室的人,原配张氏带人闹上了南楼,柳如是不甘受辱,便离开了。

但陈子龙依旧是对柳如是痴心不改。

可惜的是陈子龙在抗清中战死了,这才没有结局。

后来,柳如是又认识了钱谦益,两年后二人再次相遇,并结为夫妇。

钱谦益娶了柳如是后,为她盖了楼宇,并在绛云楼上读书论诗,相交甚欢。

婚后育有一女。

柳如是的丈夫柳如是一生虽然与多个男人有过感情,但是她的丈夫就是钱谦益。

二十四岁的时候虽然嫁给了年过花甲的周大学士,但是柳如是当时的身份是侍妾,并不算夫妻关系。

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也有过一段故事,但是并没有深入的发展。

与陈子龙情投意合,但是陈子龙最后战死了。

据说柳如是的择偶要求很高,当时有许多人向她求婚都被拒绝了。

最后柳如是以二十三岁的年龄嫁给了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在古代,以钱谦益这样的身份迎娶青楼女子被视为伤风败俗。

可是钱谦益不顾世俗,还是以大礼的方式迎娶了柳如是,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舆论,许多人在婚礼当天,向他们投石。

然而他们的结合,更像是投合的“知己”,柳如是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文化气息。

当时的钱谦益为柳如是盖的绛云楼藏书万卷,里面都是很珍贵的书籍、古玩还有书画作品。

总之二人生活十分恬淡安适。

而时代的变化让他们也产生了分歧,钱谦益投清,而柳如是反对,甚至投合自尽。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

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虽然身处脂粉之地,柳如是却倜傥自如,不但工于书法,诗词也有较高造诣。

因其才貌出众,获得当时宋徵舆、陈子龙等著名人物的青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浙江嘉兴人。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生平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一说原姓柳),名隐(一说隐雯。

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载:“至若隐遁之意,则当日名媛,颇喜取以为别号。

如黄皆令之‘离隐’,张宛仙之‘香隐’,皆是例证。

盖其时社会风气所致……即于名字别号一端,亦可窥见社会风习与时代地域人事之关系。

”)字靡芜,后改名是,字如是。

又以佛典中有“如是我闻”之语而号“我闻居士”;与钱谦益(字牧斋,世称虞山先生,常熟人。

明朝官至礼部右侍郎。

降清后,托官数月,病狱而已。

)结婚后,钱取柳姓郡望,称河东君,另寓“美人”。

柳如是幼年不幸,身世不清(初生地有浙江嘉兴与江苏吴江等说,扑朔迷离,今殊难考据。

至于柳如是何故沦落风尘,有周采泉臆测“歹徒所掠”说,并无实据)。

幼年卖与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

明崇祯四年辛未14岁时,有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

初为周府妇人侍婢,得周老夫人欢心,后周道登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因周府群妾加害,几被处死,周老夫人阻而逐出周府,卖于娼家。

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

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

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历史人物柳如是的简介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改名的故事被后人称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从史料上可考的是她原姓杨,名爱儿,后自己给自己改了个姓,姓柳,又改自己的字,最后当她读到了宋代辛弃疾的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诗词时当即决定改自己的字为“如是”二字。

原来,柳如是生于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后被江南名妓徐佛精心教养,柳如是擅长诗词,喜欢吟诗作对,为人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被当时许多的文人公子所推崇。

柳如是成长于明清两代交际之时,明末清初,正是当时社会动乱不堪的一个年代。

正逢乱世,各种战乱迭出,柳如是感怀于世事无常,认为自己虽是辗转流离风尘的女子,也不应该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柳如是饱读诗书,且为人正直勇敢,其气魄与认知是当时女子所不能比拟的。

当她看到如此变故的社会时,索性就将自己改名改姓,以此明志。

柳如是不是单单就在姓名上表示自己的决心,她更有实际行动支持,表明她无愧于自己的姓名中所蕴含的意义。

那是正值满清入关,明代义军奋勇反抗之际,柳如是大力支持民间的义军做抗争。

并在满清攻占南京时,柳如是更是想要投江自尽,以表自己绝不向清廷降服的决心,虽被丈夫钱谦益阻止,但她爱国的心却没有停止过。

柳如是的人物评价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

清代才女柳如是及其诗作解读引言女性在古代的文学界往往被边缘化,但在清代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才子——柳如是。

柳如是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深入探究柳如是的生平事迹,并对她的诗作进行解读,以展现这位清代才女的独特魅力。

生平事迹出身与早年经历柳如是,字柳林,号农夫,自号纨素居士,生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

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家境优渥,这为她的后来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柳如是自幼聪慧异常,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并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的父亲对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并亲自指导她的学业,使她得以在文学道路上得到锤炼和成长。

才气出众与志向柳如是青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出众的文学造诣。

她擅长诗词和散文写作,行文犀利而不失婉约,语言优美而富有节奏感。

她的作品被赞誉为“一代才女之佳作”。

柳如是对文学的热爱使她立志做一名才女,不仅追求艺术上的卓越,更关注社会时事和民生疾苦。

她常常用自己的笔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以期唤起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

作品创作与才华荟萃柳如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涵盖了多个题材和风格。

她以婉约甜美的笔触叙述了自然景色,以雄浑激越的语气描绘了历史人物。

她的作品遵循了古代文人的创作规律,同时又散发出独特的才女风范,兼具了清代女性文学家的柔情和刚毅。

柳如是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她以细腻而深情的笔墨描绘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的流转。

她通过唯美的文字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有着情感丰富内心世界的女性形象。

影响与遗产柳如是以她的卓越才华和不凡的个人魅力震撼了整个文坛。

她的作品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如是的文学风格被后来的许多文人学者所借鉴和推崇,她的作品也成为了清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

柳如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以她卓越的才华和坚持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后世女性树立了榜样。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

描写柳如是的议论段

柳如是:风华绝代的传奇女子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歌妓与才女。

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

一位青楼女子,死后多年受诸多专家学者热捧,甚至国学大师陈寅恪为她写传。

她为何能够穿越历史而鲜活,并成为男人心中的女神?◇草根逆袭,位列秦淮八艳之首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年,柳如是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早受启蒙。

因家遭变故,其人生历尽坎坷。

先是被人口贩子转辄拐卖。

崇祯元年(1628年),被吴江盛泽归家院收养,堕入娼门。

在江南名妓徐佛的精心调教下,柳如是不几年就才艺出众,且能诗词、书画。

崇祯四年(1631年)柳如是虚岁十四,被罢职故相周道登买为侍婢。

期间,周又亲教柳读诗学文,点拨启发,使柳的诗画水平大有长进。

后因周府群妾争宠,屡屡加害于柳,遂被逐出周府。

明末秦淮河畔、苏杭等地,花业兴旺。

柳如是被逐周家后,重操青楼旧业。

独张艳帜,自备画舫,浪迹吴越间,开始浮家泛宅的游妓生涯,很快在花界成名,成为江南名妓。

郁达夫称,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其《尺牍》,清人认为“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她的书画也极负盛名,后人赞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历来为收藏珍品。

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对她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

不仅赞誉柳如是为“女侠名姝”,并在八十高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为她写了八十余万字的专著《柳如是别传》。

使陈先生“不能自已”的不只是她绝代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她难能可贵的气节。

陈先生诗云: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

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谁省暮年哀。

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

留得秋潭仙侣曲,人间遗恨终难裁。

柳如是如地下有知,真应为此三百年后的痴情叟回眸一笑!她若是活在当代,必是一名走在潮流最尖端的最时尚、最前卫的美女作家。

在“秦淮八艳”中,柳如是当之无愧为大姐大!敢爱敢恨,我的爱情我做主。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古诗词
柳如是是明清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她的古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以下是一些柳如是的古诗词作品:
1. 《金明池·咏寒柳》:这首词以柳树为象征,表达了柳如是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她以柳树的飘逸和坚韧,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2. 《南乡子·落花》: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落花喻人生,写出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3. 《江城子·赏春》: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短暂,表达了柳如是对于人生的感慨和追求。

她以春天的短暂和花儿的凋零,喻示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4. 《长相思·春夜》: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她以夜色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5. 《如梦令》:这首词表达了柳如是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的珍惜,她以梦境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这些古诗词作品充分展现了柳如是的高尚情操、独立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45
柳氏自缢
1664
1646
幡然悔悟
参考&推荐书目
《明实录》; 《明史》张廷玉(清)等编撰; 《清史稿》赵尔巽(清)等编撰;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撰; 《治世馀闻》陈洪谟(明)撰;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美)撰; 《南明史》顾城撰;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美)撰; 《剑桥中国明代史》崔瑞德(英),牟复礼(美)撰; 《明史讲义》孟森撰; 《明史讲稿》樊树志撰; 《晚明史》樊树志撰; 《烈皇小识》文秉(清)撰; 《松窗梦语》张瀚(明)撰; 《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何炳棣(美)撰。
谢谢观看
崇祯元年(1628年)钱谦益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后被革 职。
崇帧五年(1632年),柳如是嫁与年逾花甲的故相周道登为侍 妾。周学士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 妻妾醋意大发。周大学士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 楼旧业。
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 “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 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明末奇女子———柳如是
晚明时局
晚明一般指的是公元1573年至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的时期。历经万历(15731620),泰昌(1620),天启(1620-1627),崇祯(1628-1644)。
晚明由于万历皇帝关于立储的问题上与文官集团产生分歧,史称“争国本”, 致使大明王朝产生了“宪法危机”。文官集团在万历末年普遍的不作为之下,逐渐 了王朝的行政管理职能的缺陷,朝廷的统治岌岌可危。
晚明政局一大变化就是兴起了“一支道德的十字军”——东林党。东林党是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
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 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 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 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剃发易服,乃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 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 统治下的中国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汉族 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的髡 发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有时也 单举其中的剃发部分,以“剃发令”或 “薙发令”代称。由于这项政策涉及民 族文化认同,主要又针对汉族而来,原 因之一是为了消弱汉族的民族意识,方 便统治,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汉人的强 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在清初遭致清廷的 严厉处罚和血腥镇压。
晚年悔悟
顺治三年冬,好友黄毓祺反清起事,急需钱粮,希望 他能慷慨 解囊。钱谦益二话没说,马上照办。不料 事情败漏,钱谦益被捕入狱。
出狱后,他“贼心不死”,又从顺治七年起,多次冒 险赶赴金华,策反总兵马进宝。此间,他 多次入狱, 但始终不改其志。在行动之外,他还用自己的笔鞭挞 满人,咒骂其为“奴”、“虏”、“杂种”等等,大 力颂扬抗清志士的英勇事迹。
晚年的他明知有杀头的风险,依然奋力抗争,不仅 多少安慰了自己的良心,也赢得了吕留良、黄宗羲 等人的原 谅,赢得了历史的原谅。
公元1664年,钱谦益病死家乡,身后留下《初学 集》、《有学集》等多部著作,被黄宗羲、顾炎武 等尊为“文章宗主”。说到底,他最在行的还是做 学问。
1641
钱柳结缡
牧斋降 清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水太冷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拥立了福 王朱由崧,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柳如是支持钱谦 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 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 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 “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 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 迎降。
陈比柳年长十岁,一生共有一妻三妾。在崇祯元年的冬天,就已和 张孺人成婚。崇祯六年,他和柳已经交往密切,但同时又纳蔡氏为 妾。并且这年冬天他北上赴礼闱经过扬州的时候,还想挑选自己 更中意的女子,可见陈年轻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流多情之一斑。
崇祯八年春夏之季,陈与柳曾短暂同居,两人感情相当深挚。然而 终不得谐连理,一是由于陈妻张孺人不能相容,柳亦不愿为妾;二 是由于陈当时经济状况不能满足柳之要求。
如此分析,入情入理。陈、柳情缘花而无实,究其内因有二:一是 陈受保守的士风影响,没有勇气违礼而动;二是陈对待女性的态度 相当传统,与柳追求平等自由的观念相左。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二十岁的柳如是结识了原朝廷礼部侍 郎、28岁即得探花的钱谦益,崇祯十三年(1640年)柳以男妆相, 柳儒士之名与钱再相遇,钱并在其居住之半野堂之处以“如是我 闻”(佛教经书结集常以此词起头,其意为叙述诸沙门共同聆听 释迦牟尼佛开示。)之名另筑一“我闻室”以呼应柳如是之名。 并带着柳如是徜徉于湖光山水,诗酒作伴。柳如是感其深情,愿 嫁此时早已年过半百的钱谦益。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 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 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 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 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 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 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 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 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 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 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头皮痒
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迎降,史 敦《恸余杂记》记:“豫王(多铎)下江南,下令剃 头,众皆汹汹。钱牧斋忽曰:‘头皮痒甚。’遽起。 人犹谓其篦头也。须臾,刚髡(剃去头发)辫而入 矣。”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 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仕清后 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任《明史》馆副总裁。被 人嘲笑为“两朝领袖”。
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 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 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如是我闻
内 容
柳如是(1618-1664),女诗人,本名杨爱,又称河东君,因读 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 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懵懂情动
宋征舆(1618—1667),字辕文,号直方,上海松江人,词人。 与陈子龙、李雯并称“云间三子”。
宋征舆十六岁时与当时名妓柳如是相恋,因当时松江知府方岳 贡下令驱逐外地来的“流妓”,柳如是因之前是苏州人氏,处 于被驱逐对象,因此找宋征舆商量,宋性格软弱,建议“姑避 其锋”,柳如是大怒,与其断绝关系。
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柳如是出生,后被辗转贩卖, 幼年不幸,身世不清。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钱谦益考取进士,授编修,参加过东林 党的活动。天启时典试浙江,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神宗实 录》。后因触怒魏忠贤被革职。
明崇祯元年(1628年),柳如是为江南名妓徐佛收养。柳如是 并不迷醉其中。
崇祯十四年(1641年)59岁,钱谦益以嫡配之礼迎娶柳,当时家中 尚有正妻陈夫人在。钱谦益与23岁的名妓柳如是结缡,致非议四 起,婚礼中的船被扔进了许多瓦石。
钱柳诗词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峥嵘散条纪,慷慨恣霸王。与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 斯人信龙蠖,良会多彷徨。策奇及涤体,俯仰何洋洋
奔走救夫
顺治三年(1646年),钱谦益托病回乡。 顺治四年(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 入狱,顺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处奔走,救 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 子,从行赴难有贤妻”。
劝夫反清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 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 如是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 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 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 的反感。
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
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 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 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之一。
柳如是
钱谦益
坎坷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