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全科医生预防医学考试家答题

全科医生预防医学考试家答题20. 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1.常见疾病的防治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高警惕防范新老传染病和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2.家庭健康教育包括饮食卫生与营养、家庭急救护理、居室环境卫生知识、生殖卫生教育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3.创建健康城市的宣传和动员;4.社会卫生公德与卫生法规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1.社区健康教育的组织和发动;2.开发利用社区资源;3.社区健康信息传播;4.社区教育与培训;5.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21.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健康传播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可分4个层次:(1)知晓健康信息,这是健康传播效果中最低层次,主要取决于信息传播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等信息的结构性因素;(2)健康信念认同,受传者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并对信息中倡导的健康信念理解,认同一致;(3)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健康传播者通过健康信息的传播,使受传者获得健康知识,促进态度从不利于健康的方面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4)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
只有实现了这一效果,才能真正改变人的健康状况。
2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评价的类型及其主要内容:根据内容内容、指标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形成评价,又称诊断评价。
指一个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具体内容有:(1)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2)了解干预策略、活动的可行性,(3)进行传播材料、测量工具等的预试验与完善,(4)收集反馈信息,根据计划执行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2.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内容分为三个层面:(1)针对个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哪些个体参与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项目,在项目中运用了哪些干预策略和活动等,(2)针对组织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涉及了哪些组织,各组织间是如何沟通等,(3)针对政策和环境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涉及哪一层的政府,具体与政府哪些部门有关等;3.效应评价,又称近中期效果评价,评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导致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控制预防预防分为三级

控制预防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指没有发病时进行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防止发生并发症,其中二级预防意义最重大,过去30年美国外依靠二级预防提高了平均寿命4.6年。
主药预防药有阿司匹林、天欣泰、冠脉宁等药。
我国临床重治疗轻预防,造成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的主要原因。
即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
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要从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时就开始积极有效的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1。
不吸烟;2。
保持血压正常稳定,理想血压是120/80mmHg。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3。
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
避免精神紧张。
5。
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
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
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一、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是什么控制冠心病的关键在于预防。
虽然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却始发于少儿期,这其间的几十年为预防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机会。
一级预防,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消灭冠心病于萌芽状态;二级预防,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三级预防,及时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危险因素的干预。
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预防策略。
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1个或1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 参考了国际范围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 •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2.26~5.65 mmol/L(200~500 mg/dl)时,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 • 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血脂指南建议:非HDL-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
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
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表达单位
• 按国家标准为mmol/L或g/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其相互转换系数如下:
血脂与 脂蛋白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 点
血脂异常筛查
血脂异常治疗原 则
调脂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血脂异 常的管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血脂检测项目
血脂异常分类
总体心血管风险 评估
治疗性生活方式 改变
血脂异常治疗的 其他措施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937-95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10): 937-53.
ASCVD危险评估流程(3/3)
• 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者进一步评估余生危险,以便识别出中 青年余生ASCVD危险为高危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 ASCVD的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小于55岁者具有以下任意2 项及以上危险因素 者,定义为余生风险高危:
高脂血症类型、病理、分类及ASCVD危险分层指导作用及调节血脂要点

高脂血症类型、病理、分类及ASCVD危险分层指导作用及调节血脂要点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类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高油脂饮食、内分泌相关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均可导致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许多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于这些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常被称为高血脂,医学上又称为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TG和(或)总胆固醇(TC)升高,也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
高脂血症一般无明显不适的症状,且大多数都是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常被称为“隐形的杀手”。
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一般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
原发性高脂血症又分为三类:高胆固醇症,混合性高脂血症(胆固醇与TG均升高)与高TG症。
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所致,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具有家族聚集性。
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表1: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其他疾病及已知原因导致的血脂异常。
其中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且其本质亦是升高胆固醇和(或)TG(如表3)。
除此之外,长期应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高脂血症: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部分抗肿瘤药物等(如表4)。
另外,雌激素缺乏也可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继发性高血脂症的病因表3:继发性高血脂症具体病因(疾病)ASCVD危险分层指导调脂治疗LDL-C、TG升高,HDL-C降低等血脂异常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等众多疾病的发病风险。
为更好地预防血脂异常造成的疾病风险,并指导调脂治疗的启动时间与治疗方案,临床上需评估血脂结果:首先要排除继发因素,然后结合患者的基础状况进行ASCVD危险分层,确定治疗的目标值。
高脂血症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课件

and Emerging Paradigms
Sidney C. Smith, Jr. MD
Professor of Medicine Director,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 and Medicine
When to Start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or attending physicia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tarting some form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upon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acute coronary events……….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thus should insure that appropriate therapy is initiated and maintained.”
4S: Treatment Benefit in Subgroup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FG 110-125mg/dL)
Total mortality 0
Coronary mortality
Major coronary
events
Revascularizations
调整饮食降血脂

调整饮食,降低血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查找和资料汇总,我基本上给妈妈找出了需要经常吃的降血脂食物和切实可行的食疗方法。
可以经常让妈妈吃的降血脂食物有:洋葱、山楂、茄子、黄瓜、香菇、苹果等。
其中,洋葱的降血脂效果最好,每天要保证吃半个,而且洋葱生吃效果才好,烹调越久降胆固醇效果也就越差。
山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降低血脂作用。
吃山楂,可以给妈妈熬山楂粥喝,做法也是很简单的:取山楂30~40克(鲜果60~90克),大米100克,砂糖10克。
山楂水煎取汁,加大米同煮成稀粥,熟的时候再放些砂糖,稍煮就可以喝了。
茄子、黄瓜的吃法就很多了,但烹调的时候最好用橄榄油。
苹果也要每天坚持吃一个才行。
还有两个具体的饮食方案,也介绍给大家,如果哪位朋友家里也有高血脂病人的话,不妨也试试:方案一:早餐白米粥、牛奶、拌黄瓜条。
午餐米饭、牛肉丝葱头、熬白菜豆腐。
晚餐窝窝头、清蒸鱼香菇、素炒范莱、苹果1个。
方案二:早餐白米粥、牛奶、拌莴笋条。
午餐大米饭、肉末豆腐青蒜、炒油莱香菇。
晚餐蒸两面发糕(玉米面、标准粉做的)、炒鸡丁柿极丁、炒葱头卷心菜。
医生说,早期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指标都具有可逆转性,不少人在加强体育锻练和改变饮食结构后,参检指标都能恢复正常。
所以我相信,只要让妈妈注意日常饮食,认真做到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并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是一定能够有效控制她的血脂指标不再继续升高的,期待着妈妈血脂正常的那一天早日到来!高血脂治疗偏方方1【组成】绿茶2 克、菊花10 克、山植片25 克。
【用法】加水400 毫升煮沸5 分钟,分3 次温饮。
加开水复泡续饮,日服1 剂。
【主治】高脂血症。
方2【组成】绿茶6 克、大黄2 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高脂血症。
方3【组成】绿茶、荷叶各10 克。
【用法】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高脂血症。
方4【组成】绿茶、何首乌、泽泻、丹参各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
高血脂

y
在ATPIII中,除再次明确规定将冠心病 患者的血浆LDL-C控制在2.6mmol/L外, 还提出应将具有冠心病等危症个体的血 浆LDL-C也应降至2.6mmol/L。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y
一级预防: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一级预防 措施中的重点是放在改善生活方式。 下列3点尤为重要:
y
一、血脂与脂蛋白
LDL: y 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 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 y 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 y 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 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 y 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 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 进行分解代谢。
(1)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2)增加体力活动; (3)控制体重。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长期(>10年)和短 期(≤10年)的冠心病危险性。 降低LDL-C的目标值是依个体冠心病的危 险性而定, 危险性愈高, LDL-C降低的目 标值则愈低。
y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 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 y 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 mg/dlx0.0259=mmol/L y TG的换算系数为mg/dlx0.0113=mmol/L
y
三、血脂异常分类
y y
1、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 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 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 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 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解读

血脂影响因素
胆固醇占LDL比重的50%左右,故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 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 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作为
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HDL-C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 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清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 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 吸烟可使HDL-C下降。 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 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 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C。
经他汀治疗后,如非-HDL-C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
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即空腹TG≥5.7mmol/L,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TG和VLDL-C的 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
对于HDL-C<1.0mmol/L(40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提示将LDL-C降至更低,虽然存在临床获益空间,但绝对获益幅度已趋缩小。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若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 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
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 左右。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
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
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 计算公式:非-HDL-C=TC-HDL-C。 非-HDL-C作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
-10
-20
-30
-30 * -40
-33 *
-29 †
-28 ‡
-22 §
*Confidence interval (CI) not reported. †95% CI, 14%-41%. ‡95% CI, 16%-37%. §95% CI, 12%-31%.
Hebert PR et al. JAMA. 1997;278:313-321.
0
Diabetic, simvastatin
Diabetic, placebo
- P=0.002
Nondiabetic, simvastatin
Nondiabetic, placebo
- P=0.0001
1
2
3
4
5
Yr since randomization
32% 55%
6
Pyörälä K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614-620.
4S: Treatment Benefit in Subgroup With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FG 110-125mg/dL)
Total mortality 0
Coronary mortality
Major coronary
events
Revascularizatio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Dyslipidemia: Established Therapies
and Emerging Paradigms
Sidney C. Smith, Jr. MD
Professor of Medicine Director,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Science and Medicine
1. When Should Lipid Lowering Therapy be started?
2. What should be the Treatment Goal? Findings of the HPS Study.
3. Should HDL – Cholesterol be a Target?
When to Start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or attending physicia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tarting some form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therapy in patients upon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acute coronary events……….The cardiovascular specialist thus should insure that appropriate therapy is initiated and maintained.”
4S: Major CHD Event Reduction in a Subgroup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15.00
04..90Βιβλιοθήκη 0Proportion without
major CHD event
03..8000
0.70 2.00
0.60 1.00 0.50 0.00
50%–70%
% Stenosis
>70%
Adapted from Falk et al. Circulation 1995; 92:657–671.
Effects of Statins on Coronary Disease: Primary &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4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Most MIs Arise From Smaller, Non flow-limiting Stenoses
80
68%
60
Percent of MI 40
Patients
20
18%
PCI CABG
14%
0 <50%
-10
-20
in events -30 (%)
-40
-50
-46
-60
-56
P=0.005
Haffner SM et al. Diabetes. 1998;(suppl 1):A54. Abstract.
-40 P=0.001
-43 P=0.010
Clinical Trial Findings: The Statins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1° prevention • Studies support treatment in various patient groups
– women – elderly – diabetics
Lipid Lowering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Vascular Disease
* = NFMI/CHD mort. ^ = NF/FMI, UAP
Impact of Lowering LDL-C on CVD Events and Total Mortality
Nonfatal/
CVD
Total
LDL-C fatal CHD Stroke mortality mortality
CARE LIPID
LDL LDL Rx RRR ARR NNT 188 122(-35%) 34%* 8.5% 12 139 98(-32%) 24%* 3.0% 34 150 113(-25%) 23%* 3.4% 30
WSCPS 192 159(-26%) 29%* 2.2% 46 AFCAPS 150 113(-25%) 36%^ 1.8%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