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负载均衡[HSRP]配置实例-cisco

多组负载均衡[HSRP]配置实例-cisco
多组负载均衡[HSRP]配置实例-cisco

多组负载均衡[HSRP]配置实例

实验要求:

R1,R3上分别起NAT,使R1,R3以太网口所连接的网络能访问外网,并在此基础上配置HSRP,要求实现两组负载均衡(即当R1的以太网线路断了的时候,立即启用R3的线路,R1连接的局域网不会因为线路断了而无法与外网通信,同理R3也是如此)

IP地址表:(如拓扑图)

]

实验配置:

一、外网配置:

配置R1: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R1(config)#int S0

R1(config-if)#ip add 12.1.1.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int E0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0.100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t

R1(config-if)#exit

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0

R1#sh run

配置R2: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2

R2(config)#int S0

R2(config-if)#ip add 12.1.1.2 255.255.255.252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2(config-if)#int S1

R2(config-if)#ip add 23.1.1.2 255.255.255.248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R2(config-if)#end

R2#sh run

配置R3: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name R3

R3(config)#int S0

R3(config-if)#ip add 23.1.1.3 255.255.255.248

R3(config-if)#no shut

R3(config-if)#int E0

R3(config-if)#ip add 192.168.20.200 255.255.255.0

R3(config-if)#no shut

R3(config-if)#exit

R3(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S0

R3#sh run

二、配置NAT:

R1#conf t

R1(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255.255.255.0

R1(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interface S0 overload

R1(config)#end

R1#sh run

R3#conf t

R3(config)#access-list 20 permit 192.168.20.0 255.255.255.0

R3(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0 interface S0 overload

R3(config)#end

R3#sh run

三、配置HSRP多组负载均衡:

R1#conf t

R1(config)#int E0

R1(config-if)#standby 1 ip add 192.168.10.254 //激活HSRP,设置R1连接的内网的虚拟网关

R1(config-if)#standby 1 priority 120 //用于设定端口的HSRP优先级,具有最高备份优先级的HSRP 成员将成为激活路由器

R1(config-if)#standby 1 preempt //表明当本地路由器的备份优先级超过当前激活路由器时,它就将接管控制权,成为激活路由器

R1(config-if)#standby 1 track serial 0 40 //用于设置允许路由器端口根据另一端口的可用性而修改自己的HSRP优先级值(即监视端口状态)

R1(config-if)#standby use-bia //启用HSRP多组均衡负载

R1(config-if)#standby 2 ip add 192.168.20.254

R1(config-if)#standby 2 prempt

R3#conf t

R3(config)#int E0

R3(config-if)#standby 2 ip add 192.168.20.254 //激活HSRP,设置R3连接的内网的虚拟网关

R3(config-if)#standby 2 priority 120 //用于设定端口的HSRP优先级,具有最高备份优先级的HSRP 成员将成为激活路由器

R3(config-if)#standby 2 preempt //表明当本地路由器的备份优先级超过当前激活路由器时,它就将接管控制权,成为激活路由器

R3(config-if)#standby 2 track serial 0 40 //用于设置允许路由器端口根据另一端口的可用性而修改自己的HSRP优先级值

R3(config-if)#standby use-bia //启用HSRP多组均衡负载

R3(config-if)#standby 1 ip add 192.168.20.254

R3(config-if)#standby 1 prempt

配置PC机:

PC1:设置本地连接的TCP/IP属性:ip:192.168.10.10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254 PC2设置本地连接的TCP/IP属性:ip:192.168.20.20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0.254 分别在PC1和PC2上ping外网,在R1,R3上分别开启地址转换信息显示和HSRP信息显示,可以观察看你想看到的信息。

实验总结:

1.在一个HSRP组内的多个路由器共用一个虚拟的物理地址和IP地址,该地址被作为局域网内所有主机的缺省网关地址。HSRP协议决定哪个路由器被激活,该被激活的路由器接收发过来的数据包并进行路由。

2.相关命令:

?standby ip: 用于激活HSRP。

?standby priority: 用于设定端口的HSRP优先级,具有最高备份优先级的HSTP成员将成为激活路由器(假设设置为优先权方式)。

? standby timers: 用于设定hello包之间的时间间隔(hello time)以及路由器在多长一个时间段内没有从HSRP邻居收到hello包就判定该邻居已关闭(hold time)。

? standby preempt: 表明当本地路由器的备份优先级超过当前激活路由器时,它就将接管控制权,成为激活路由器。

? standby track: 用于设置允许路由器端口根据另一端口的可用性而修改自己的HSRP优先级值

3.配置HSRP步骤:

①创建虚拟IP,用作内网网关

②抢占线路优先级

③提高组优先级

④监视端口(监视的端口down掉后,自动下降所设的优先级值,默认自动下降10)

4.一个路由器可以同时属于多个HSRP组,该特性允许网络管理员在提供冗余能力的同时对各路由器进行负载平衡。在上图中,两台PC使用不同的缺省网关,主机1以HSRP组1的虚拟IP地址

192.168.10.254为缺省网关,而主机2以组2的虚拟IP地址192.168.20.254为缺省网关。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局域网的数据流量在两台路由器之间均分;一旦发生故障,备份路由器被激活,

所有流量被路由至该路由器的端口。上图中的两台路由器均同时属于两个HSRP组,路由器1是组1的激活路由器及组2的备份路由器,路由器3是组2的激活路由器及组1的备份路由器。

负载均衡设备主要参数配置说明

(初稿)Radware负载均衡设备 主要参数配置说明 2007年10月 radware北京代表处

目录 一、基本配置 (3) 1.1 Tuning配置 (3) 1.2 802.1q配置 (4) 1.2 IP配置 (6) 1.3 路由配置 (7) 二、四层配置 (8) 2.1 farm 配置 (8) 2.2 servers配置 (10) 2.3 Client NAT配置 (11) 2.4 Layer 4 Policy配置 (16) 三、对服务器健康检查 (18) 3.1 基于连接的健康检查 (19) 3.2 高级健康检查 (21) 四、常用系统命令 (25)

一、基本配置 Radware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基本配置、四层配置和对服务器健康检查配置。注:本文档内容,用红色标注的字体请关注。 1.1 Tuning配置 Rradware设备tuning table的值是设备工作的环境变量,在做完简单初始化后建议调整tuning值的大小。调整完tuning table后,强烈建议,一定要做memory check,系统提示没有内存溢出,才能重新启动设备,如果系统提示内存溢出,说明某些表的空间调大了,需要把相应的表调小,然后,在做memory check,直到没有内存溢出提示后,重启设备,使配置生效。 点击service->tuning->device 配置相应的环境参数,

在做一般的配置时主要调整的参数如下:Bridge Forwarding Table、IP Forwarding Table、ARP Forwarding Table、Client Table等。 Client NAT Addresses 如果需要很多网段做Client NAT,则把Client NAT Addresses 表的值调大。一般情况下调整到5。 Request table 如果需要做基于7层的负载均衡,则把Request table 的值调大,建议调整到10000。 1.2 80 2.1q配置 主要用于打VLAN Tag Device->Vlan Tagging

静态路由设置实例解析

静态路由设置实例解析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很多家庭和小企业都组建了局域网来共享宽带接入。而且随着局域 网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都涉及到2台或以上路由器的应用。当一个局域网内存在2台以 上的路由器时,由于其下主机互访的需求,往往需要设置路由。由于网络规模较小且不经 常变动,所以静态路由是最合适的选择。 本文作为一篇初级入门类文章,会以几个简单实例讲解静态路由,并在最后讲解一点 关于路由汇总(归纳)的知识。由于这类家庭和小型办公局域网所采用的一般都是中低档 宽带路由器,所以这篇文章就以最简单的宽带路由器为例。(其实无论在什么档次的路由 器上,除了配置方式和命令不同,其配置静态路由的原理是不会有差别的。)常见的 1WAN口、4LAN口宽带路由器可以看作是一个最简单的双以太口路由器+一个4口小交换机,其WAN口接外网,LAN口接内网以做区分。 路由就是把信息从源传输到目的地的行为。形象一点来说,信息包好比是一个要去某 地点的人,路由就是这个人选择路径的过程。而路由表就像一张地图,标记着各种路线, 信息包就依靠路由表中的路线指引来到达目的地,路由条目就好像是路标。在大多数宽带 路由器中,未配置静态路由的情况下,内部就存在一条默认路由,这条路由将LAN口下所 有目的地不在自己局域网之内的信息包转发到WAN口的网关去。宽带路由器只需要进行 简单的WAN口参数的配置,内网的主机就能访问外网,就是这条路由在起作用。本文将 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解静态路由的设置应用,第二部分讲解关于路由归纳的方法和作用。 下面就以地瓜这个网络初学者遇到的几个典型应用为例,让高手大虾来说明一下什么 情况需要设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条目的组成,以及静态路由的具体作用。 例一:最简单的串连式双路由器型环境 这种情况多出现于中小企业在原有的路由器共享Internet的网络中,由于扩展的需要,再接入一台路由器以连接另一个新加入的网段。而家庭中也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用一 台宽带路由器共享宽带后,又加入了一台无线路由器满足无线客户端的接入。 地瓜:公司里原有一个局域网LAN 1,靠一台路由器共享Internet,现在又在其中添加 了一台路由器,下挂另一个网段LAN 2的主机。经过简单设置后,发现所有主机共享Internet没有问题,但是LAN 1的主机无法与LAN 2的主机通信,而LAN 2的主机却能Ping通LAN 1下的主机。这是怎么回事? 大虾:这是因为路由器隔绝广播,划分了广播域,此时LAN 1和LAN 2的主机位于两 个不同的网段中,中间被新加入的路由器隔离了。所以此时LAN 1下的主机不能“看”到LAN 1里的主机,只能将信息包先发送到默认网关,而此时的网关没有设置到LAN 2的路

TD-LTE-负载均衡参数优化

负载均衡MLB方案验证与建议配置参数 1.背景描述 随着LTE业务的不断的发展,热点区域、高业务量区域、景区突发高用户数区域等相继出现。针对容量不足问题,小区扩容、站点新建等措施不断开展,而通过监控现网KPI指标发现,同覆盖小区间的容量差异问题日益严重,一个因资源耗尽而无法使用正常业务,另一个却因空闲而资源浪费。 移动性负载均衡功能作为业务分担的有效策略,在早期版本中已实现落地。由最开始的PRB利用率触发方式,到现在的仅用户数触发和PRB与用户数联合触发方式等多种策略方案,为解决业务分担不均问题,提供了的有力的解决方案。 MLB方案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室分同覆盖场景的优化效果相对明显,但针对宏站同覆盖场景,却收效甚微。为研究问题原因,解决宏站同覆盖业务分担不均问题,针对MLB方案涉及的相关参数进行充分验证,指导后续优化并推广应用。 2.方案概述 2.1. 基本流程 MLB流程整体分为三个阶段如下: 第一步:本区监测负载水平,当负载超过算法触发门限时,触发MLB算法,交互邻区负载信息,作为算法输入。 第二步:筛选可以作为MLB的目标邻区和执行UE 第三步:基于切换或者重选完成MLB动作。 2.2. 适用场景 异频负载均衡的主要适用场景包括如下几类: ?同站同覆盖场景 ?同站大小覆盖场景

?同站交叠覆盖场景 ?异站交叠覆盖场景 ?宏微站交叠覆盖场景 3.实际问题 3.1. 异频策略 当前温州现网总体的FD频段策略如下: 1)D频段重选优先级高于F频段 2)F频段异频启测A2门限普遍为-82dBm,D频段为-96dBm 该策略的主要目的为F频段作为连续覆盖层,D频段作为容量层,用户在共覆盖区域优先主流D频段小区。由此,当区域用户集中增加时,D频段小区容易吸收过多用户,而F频段小区因启测门限过高而驻留能力偏弱,导致出现一个过忙一个过闲的现象。 3.2. MLB当前策略 针对如上异频策略,前期工作也已经采取了相关负载均衡的优化,但实际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前期的主要策略如下: 1、打开异频负载均衡开关,选择仅用户数触发方式 2、开启连接态用户负载均衡,未开启空闲态用户负载均衡 3、自定义调整用户数(异频负载均衡用户数门限+负载均衡用户数偏置)触发门 限,一般选取同覆盖区域每小区平均用户数为触发门限

F5 BIG-IP负载均衡器配置实例与Web管理界面

前言:最近一直在对比测试F5 BIG-IP和Citrix NetScaler负载均衡器的各项性能,于是写下此篇文章,记录F5 BIG-IP的常见应用配置方法。 目前,许多厂商推出了专用于平衡服务器负载的负载均衡器,如F5 Network公司的BIG-IP,Citrix公司的NetScaler。F5 BIG-IP LTM 的官方名称叫做本地流量管理器,可以做4-7层负载均衡,具有负载均衡、应用交换、会话交换、状态监控、智能网络地址转换、通用持续性、响应错误处理、IPv6网关、高级路由、智能端口镜像、SSL加速、智能HTTP压缩、TCP优化、第7层速率整形、内容缓冲、内容转换、连接加速、高速缓存、Cookie加密、选择性内容加密、应用攻击过滤、拒绝服务(DoS)攻击和SYN Flood保护、防火墙—包过滤、包消毒等功能。 以下是F5 BIG-IP用作HTTP负载均衡器的主要功能: ①、F5 BIG-IP提供12种灵活的算法将所有流量均衡的分配到各个服务器,而面对用户,只是一台虚拟服务器。 ②、F5 BIG-IP可以确认应用程序能否对请求返回对应的数据。假如F5 BIG-IP后面的某一台服务器发生服务停止、死机等故障,F5会检查出来并将该服务器标识为宕机,从而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传送到该台发生故障的服务器上。这样,只要其它的服务器正常,用户的访问就不会受到影响。宕机一旦修复,F5 BIG-IP就会自动查证应用已能对客户请求作出正确响应并恢复向该服务器传送。 .1

③、F5 BIG-IP具有动态Session的会话保持功能。 ④、F5 BIG-IP的iRules功能可以做HTTP内容过滤,根据不同的域名、URL,将访问请求传送到不同的服务器。 .2

网御负载均衡快速配置指南

网御应用交付控制系统快速安装指南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御应用交付控制系统-快速安装指南 网御应用交付控制系统 快速安装指南 手册版本V1.0 产品版本V2.0 资料状态发行 版权声明 网御星云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对本手册及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手册的版权归网御星云公司所有。未得到网御星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手册内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其部分或全部用于商业用途。 免责声明 本手册依据现有信息制作,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网御星云公司在编写该手册的时候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网御星云公司不对本手册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责任。 副本发布声明 网御星云公司的应用交付控制产品正常运行时,包含2款GPL协议的软件(linux、zebra)。网御星云公司愿意将GPL软件提供给已经购买产品的且愿意遵守GPL协议的客户,请需要GPL软件的客户提供(1)已经购买产品的序列号,(2)有效送达GPL软件地址和联系人,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公司、电话、电子邮箱、地址、邮编等。

快速安装指南 (1) 第1章硬件安装 (2) 1.1安装前准备工作 (2) 1.1.1 安装环境要求: (2) 1.1.2 安装工具准备 (2) 1.2设备面板标识说明 (2) 1.3设备安装 (3) 1.3.1设备接口卡的安装 (3) 1.3.2将设备安装到机柜 (4) 第2章快速配置 (5) 2.1设备默认配置 (5) 2.1.1管理口的默认配置 (5) 2.1.2默认管理员用户 (5) 2.2 Web快速配置 (5) 2.2.1登录设备 (5) 2.2.2配置VLAN (6) 2.2.3配置IP地址 (7) 2.2.4配置服务器负载均衡 (8) 2.2.5配置链路负载均衡 (11) 第3章软件升级 (16) 3.1通过Web升级 (16)

华为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RA配置 System-view Sysname RA Interface ethernet 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quit 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2.2 RB配置 System-view Sysname RB Interface ethernet 0/0 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 quit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ip route-static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3.2 RC配置 System-view Sysname RC Interface ethernet 0/0 Ip address 192.168.3.2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 0/1 Ip address 192.168.4.1 255.255.255.0 quit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3.1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3.1

软件负载均衡配置方案V1.0

在线考试系统负载均衡配置方案 目录 方案背景 (3)

运行环境要求 (3) 硬件要求 (3) 软件要求 (3) 配置方案 (4) 软硬件负载均衡比较 (7)

方案背景 在线考试系统的软件和需求分析已经结束。针对于此,给出此配置方案,硬件的要求和运行效果都将详细列明指出。 运行环境要求 数据库服务器内存要求:建议16GB以上 客户端内存要求:建议256M以上 应用服务器内存要求:建议8G以上 硬件要求 软件要求 应用服务器: ●OS: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Advance Server) ●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 DBMS:SQL SERVER2008

客户端: OS: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 浏览器:IE6以上 配置方案 一台服务器: 一台服务器的情况,硬件配置: 用户同时在线数:2000-5000。最优化最稳定的范围在3500人左右。 五台服务器软件负载均衡 用户同时在线数:6000-15000。最优化最稳定的范围在7000人左右。 如果五台服务器支撑在线测试系统的运行,那么会考虑到采用apache+tomcat的方式来做负载均衡,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负载均衡说明图:

五-十台服务器硬件负载均衡

用户同时在线数:6000-40000。最优化最稳定的范围在15000-30000人左右。 如果五台以上服务器支撑在线测试系统的运行(最多十台),那么会考虑到采用硬件的方式来做负载均衡,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负载均衡说明图:

H3C IPv6 静态路由配置

操作手册 IP路由分册 IPv6 静态路由目录 目录 第1章 IPv6静态路由配置......................................................................................................1-1 1.1 IPv6静态路由简介.............................................................................................................1-1 1.1.1 IPv6静态路由属性及功能........................................................................................1-1 1.1.2 IPv6缺省路由..........................................................................................................1-1 1.2 配置IPv6静态路由.............................................................................................................1-2 1.2.1 配置准备..................................................................................................................1-2 1.2.2 配置IPv6静态路由...................................................................................................1-2 1.3 IPv6静态路由显示和维护..................................................................................................1-2 1.4 IPv6静态路由典型配置举例(路由应用).........................................................................1-3 1.5 IPv6静态路由典型配置举例(交换应用).........................................................................1-5

思科负载均衡的配置实例

1.负载均衡的介绍 软/硬件负载均衡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相应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DNS 负载均衡等。它的优点是基于特定环境、配置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可以满足一般的负载均衡需求。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我们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量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一般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软件方式,不过成本昂贵。[1]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从其应用的地理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全局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群做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是指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网络结构的服务器群间做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流量过大、网络负荷过重的问题,并且不需花费昂贵开支购置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造成数据流量的损失。有灵活多样的均衡策略,可把数据流量合理地分配给服务器群内的服务器,来共同负担。即使是再给现有服务器扩充升级,也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新的服务器到服务群中,而不需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停止现有的服务。全局负载均衡,主要用于在一个多区域拥有自己服务器的站点,为了使全球用户只以一个IP地址或域名就能访问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从而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也可用于子公司分散站点分布广的大公司通过Intranet (企业内部互联网)来达到资源统一合理分配的目的。 更高网络层负载均衡 针对网络上负载过重的不同瓶颈所在,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更高网络层负载均衡,通常操作于网络的第四层或第七层。第四层负载均衡将一个Internet上合法注册的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服务器的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IP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第七层负载均衡控制应用层服务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对访问流量的高层控制方式,适合对HTTP服务器群的应用。第七层负载均衡技术通过检查流经的HTTP报头,根据报头内的信息来执行负载均衡任务。 [编辑本段] 网络负载平衡的优点 1、网络负载平衡允许你将传入的请求传播到最多达32台的服务器上,即可以使用最多32台服务器共同分担对外的网络请求服务。网络负载平衡技术保证即使是在负载很重的情况下它们也能作出快速响应。 2、网络负载平衡对外只须提供一个IP地址(或域名)。 3、如果网络负载平衡中的一台或几台服务器不可用时,服务不会中断。网络负载平衡自动检测到服务器不可用时,能够迅速在剩余的服务器中重新指派客户机通讯。此保护措施能够帮助你为关键的业务程序提供不中断的服务。可以根据网络访问量的增多来增加网络负载平衡服务器的数量。 4、网络负载平衡可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实现。在Windows Server 2003中,网络负载平衡的应用程序包括Internet信息服务(IIS)、ISA Server 2000防火墙与代理服务器、VPN虚拟专用网、终端服务器、Windows Media Services(Windows视频点播、视频广播)等服务。同时,网络负载平衡有助于改善你的服务器性能和可伸缩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基于Internet 客户端的需求。

F5负载均衡配置文档

F5配置手册 2016年12月

目录 1. 设备登录 (3) 1.1图形化界面 (3) 1.2命令行界面 (3) 2. 基础网络配置 (3) 2.1创建vlan (3) 2.2创建self ip (4) 2.3创建静态路由 (4) 3. 应用负载配置 (6) 3.1 pool配置 (6) 3.2 Virtual Server配置 (7) 4. 双机 (8) 4.1双机同步配置 (8) 4.2主备机状态切换 (9)

1.设备登录 1.1图形化界面 通过网络形式访问F5任一接口地址,或pc机直连F5的MGMT带外管理口,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s://192.168.1.245(MGMT地址在设备液晶面板查看)将进入F5的图形管理界面。该界面适合进行设备的基础以及高级调试,是管理员常用的管理界面。 默认用户名/密码:admin/admin 现密码已更改,并交由管理员妥善保管。 1.2命令行界面 通过DB9console线直连F5的console口,或通过securecrt等工具以SSH2的形式访问F5任一接口地址,将进入命令行模式。该界面适合进行底层操作系统的调试以及排错。 默认用户名/密码:root/default 现密码已更改,并交由管理员妥善保管。 2.基础网络配置 2.1创建vlan 进入“Network”-“VLANs”选项,点击“create”创建新vlan,如下图:

2.2创建self ip 进入“Network”-“self ips”进行F5设备的地址配置,点击“create”新建地址,如下图: 填写相应地址和掩码,在vlan处下拉选择之前创建好的vlan,将该地址与vlan绑定,即ip地址与接口做成了对应关系。在双机部署下,浮动地址的创建需要选择Traffice Group 中的traffice-group-1(floating ip) 点击“Finish”完成创建。 2.3创建静态路由 F5的静态路由分缺省路由和一般路由两种。任何情况下,F5部署上线都需要设置缺省路由。 缺省路由创建 首先进入“Local Traffic”-“pools”,为缺省路由创建下一条地址,点击“create”,如下图:

联想网御Power V系列配置案例集11(静态、默认、策略、ISP路由配置案例)

11.1 静态路由配置 配置需求:访问目的网络2.2.2.0/24,下一跳为192.168.83.108。 (1)进入到【路由管理】-【基本路由】-【静态路由表】中,新建一条静态路由表。 (2)目的地址:需要访问的目标网络 掩码:目标网络的掩码 下一跳地址:防火墙流出网口的对端设备地址 Metric:优先级,metric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网络接口:防火墙的流出接口 (3)在进入到【状态监控】-【状态信息】-【网络测试】中选择【routeshow】,开始调试。 如果静态路由生效,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1)下一跳地址一定要输入正确,这个地址不是防火墙的出口地址。 (2)下一跳地址一定可达有效的地址,可以在【状态监控】-【状态信息】-【网络测试】测试下可达性。 11.2 默认路由配置 配置需求:经过防火墙的数据包全部转发给211.211.211.210. (1)进入到【路由管理】-【基本路由】-【默认路由】中,新建一条默认路由。 (2)默认网关:211.211.211.210; 权重值:多条默认路由时使用,权重越大负载分担时流经的数据包所占比重越高

(3)在进入到【状态监控】-【状态信息】-【网络测试】中选择【routeshow】,开始调试。 如果默认路由生效,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1) 配置多条默认路由时,一定勾选【启用基于状态回包功能】,权重值越大,分担的流量越多。 (2) 默认路由生效了,在【状态监控】-【状态信息】-【网络测速】中选择【ping】下网关地址,确保可达性。 11.3 策略路由配置

配置需求:内网192.168.1.0/24网段访问8.8.8.0/24通过eth0口路由出去。 (1)进入到【路由管理】-【基本路由】-【策略路由】中,新建一条高级路由表。 命名路由表名称和路由表ID 点击新建路由表后面的操作按钮,新建路由表内容

H3C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XXXX负载均衡项目配置手册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1 组网方案1.1 网络拓扑 1.2 负载均衡资源

注:红色表示该实服务不存在。 1.3 网络设备资源 交换机管理IP地址是:10.4.41.54/255.255.255.192; LB设备的管理IP地址是:10.4.41.34/255.255.255.192; 设备的网关是:10.4.41.62; 2 交换机S75E配置 2.1 创建VLAN及添加端口 systemview [H3C] vlan 101 //创建VLAN 101 [H3C]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进入接口G0/0/1 [H3C-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access vlan 101 //该端口属于vlan101 2.2 配置设备管理IP地址及默认路由 [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01 //创建VLAN 101的三层接口 [H3C -Vlan-interface101] ip address 10.4.41.54 255.255.255.192 //配置交换机管理地址[H3C -Vlan-interface101] quit [H3C]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4.41.62 //配置默认路由 2.3 配置telnet登陆账号 [H3C]telnet server enable //打开设备的telnet服务 [H3C]user-interface vty 0 4 [H3C-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配置用户登录需要进行账户验证 [H3C]local-user h3c //创建用户名为h3c [H3C-luser-huawei]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该账号类型为telnet,级别为3(最高级)[H3C-luser-huawei]password cipher h3c //配置密码为h3c 注:配置登陆账号后切记不能遗忘了登陆密码; 2.4 配置内部万兆接口 S75E交换机和LB设备是通过内部的万兆接口互联的,所以需要对此接口进行配置,

F5负载均衡 BigIP配置手册

外网F5配置步骤: 一、登录到F5 BIG-IP管理界面: 1、初次使用: ①、打开F5 BIG-IP电源,用一根网线(直连线和交叉线均可)连接F5 BIG-IP的3.1管理网口和笔记本电脑的网口,将笔记本电脑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1.*”,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0”。 ②、用浏览器访问F5 BIG-IP的出厂默认管理IP地址https://192.168.1.245或https://192.168.245.245 ③、输入出厂默认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④、点击Activate进入F5 BIG-IP License申请与激活页面,激活License。 ⑤、修改默认管理密码。 2、以后登录: 通过F5 BIG-IP的自身外网IP登录。 ①、假设设置的F5自身外网IP为61.1.1.2,就可以通过https://61.1.1.2/登录。 ②、还可以通过SSH登录,用户名为root,密码跟Web管理的密码相同。 二、创建两个VLAN:internal和external,分别表示内网和外网。 1、创建VLAN:internal(内网) 在“Network→VLANs”页面点击“create”按钮: ①、Name栏填写:internal(填一个英文名称) ②、Tag栏填写:4093(填一个数字) ③、Interfaces栏:将Available列的“1.1”拉到Untagged列。1.1表示F5 BIG-IP的第一块网卡。

2、创建VLAN:external(外网) 在“Network→VLANs”页面点击“create”按钮创建VLAN: ①、Name栏填写:external(填一个英文名称) ②、Tag栏填写:4094(填一个数字) ③、Interfaces栏:将Available列的“1.2”拉到Untagged列。1.2表示F5 BIG-IP的第二块网卡。

Cisco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Cisco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例 初学路由器的配置,下面就用Boson NetSim for CCNP 6.1模拟软件进行配置…这篇文章主要是对路由表进行静态路由配置… 拓扑结构图如下: 下面开始: 1.对Router1进行配置,配置命令如下: Router>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配置模式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 进入E0端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该端口 %LINK-3-UPDOWN: Interface Ethernet0, changed state to up Router(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 Router(config)#interface serial0 进入S0 端口模式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up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 changed state to down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6400 注意这里是设置时钟..如有不明白,可以打”?”.但是系统给的参数是 64000 .而我们要配置成 6400 ..可能是模拟软件的一个小BUG 吧!现在是在模拟软件中,如果是真实环境,我们要参照说 明书..按照说明书来配置参数….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配置路由表

服务器负载均衡三种部署方式典型配置..

目录 服务器负载均衡三种部署方式典型配置 (2) 【应用场景】 (2) 【工作原理】 (2) 【三种方式的典型配置方法】 (3) 一、服务器负载均衡NA T模式配置 (3) 1、配置拓扑 (3) 2、拓扑说明 (3) 3、设备配置及说明 (4) 二、服务器负载均衡DR模式配置 (16) 1、配置拓扑 (16) 2、拓扑说明 (16) 3、设备配置及说明 (16) 三、服务器负载均衡NA T模式旁路部署配置 (23) 1、配置拓扑 (23) 2、拓扑说明 (23) 3、设备配置及说明 (23)

服务器负载均衡三种部署方式典型配置 服务器负载均衡部署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网络地址转换模式(NAT)、直接路由(DR)模式、NAT模式旁路部署。 【应用场景】 1、NA T模式应用场景:用户允许修改网络拓扑结构,此模式同时可以实现加速和流控的功 能。 2、DR模式应用场景:用户不允许修改网络拓扑结构,但是此模式配置需要修改服务器配 置。 3、NA T模式旁路模式应用场景:用户既不允许修改网络拓扑结构,也不允许修改服务器配 置。 【工作原理】 1、NAT模式:负载均衡设备分发服务请求时,进行目的IP地址转换(目的IP地址为实服务的IP),通过路由将报文转发给各个实服务。 客户端将到虚拟IP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群前端的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上的虚服务接收客户端请求,依次根据持续性功能、调度算法,选择真实服务器,再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用真实服务器地址重写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后,将请求发送给选定的真实服务器;真实服务器的响应报文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时,报文的源地址被还原为虚服务的虚拟IP,再返回给客户,完成整个负载调度过程。 2、DR模式:负载均衡设备分发服务请求时,不改变目的IP地址,而将报文的目的MAC 替换为实服务的MAC后直接把报文转发给实服务。 DR方式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时,除了负载均衡设备上配置了虚拟IP,真实服务器也都配置了虚拟IP,真实服务器配置的虚拟IP要求不能响应ARP请求。实服务除了虚拟IP,还需要配置一个真实IP,用于和负载均衡设备通信,负载均衡设备和真实服务器在同一个链路域内。发送给虚拟IP的报文,由负载均衡设备分发给相应的真实服务器,从真实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报文直接通过交换机返回。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 DNAT负载均衡功能配置案例(设置内网服务器对互联网提供服务) 拓扑图如附件所示。 需求说明:内网有三台http服务器(192.168.2.2/3/4)要对外提供服务,使用的外网口地址是192.168.0.2,需对外提供负载均衡的功能。后续准备还要增加邮件、ftp等服务器。同时,允许这些服务器能够方便在家休息时的网管人员能管理远程的服务器。 具体配置如下: address "cluster1" range 192.168.2.2 192.168.2.4 host "192.168.2.2" host "192.168.2.3" host "192.168.2.4" exit service "rdp" tcp dst-port 3389 timeout 1800 exit interface vswitchif1 zone "trust"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manage ssh manage ping

manage http manage https exit interface ethernet0/1 zone "untrust" ip address 192.168.0.21 255.255.255.0 manage ssh manage ping manage https exit ip vrouter trust-vr ip route 0.0.0.0/0 192.168.0.1 exit policy from "trust" to "untrust" rule id 2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dst-addr "Any" service "Any" exit exit policy from "untrust" to "trust" rule id 3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dst-addr "Any" service "HTTP" service "FTP" service "POP3" service "PING" service "SMTP" service "rdp" service "ICMP" exit policy from "l2-trust" to "l2-trust" rule id 4 action permit src-addr "Any"

曙光负载均衡系统用户手册

负载均衡产品用户手册

声明 本手册的用途在于帮助您正确地使用曙光公司产品(以下称“本产品”),在安装和第一次使用本产品前,请您务必先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特别是本手册中所提及的注意事项。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和安全地使用本产品。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日后参阅 本手册的描述幵不代表对本产品觃栺和软、硬件配置的仸何说明。有关本产品的实际觃栺和配置,请查阅相关协议、装箱单、产品觃栺配置描述文件,或向产品的销售商咨询。 如您不正确地或未按本手册的指示和要求安装、使用或保管本产品,或让非曙光公司授权的技术人员修理、变更本产品,曙光公司将不对由此导致的损害承担仸何责仸。 本手册中所提供照片、图形、图表和揑图,仅用于解释和说明目的,可能与实际产品有些差别,另外,产品实际觃栺和配置可能会根据需要不时变更,因此与本手册内容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本手册中所提及的非曙光公司网站信息,是为了方便起见而提供,此类网站中的信息不是曙光公司产品资料的一部分,也不是曙光公司服务的一部分,曙光公司对这些网站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不做仸何保证。使用此类网站带来的风险将由您自行承担。 本手册不用于表明曙光公司对其产品和服务做了仸何保证,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包括(但不限于)本手册中推荐使用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适销性和适合某特定用途的保证。对本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保证和保修承诺,应按可适用的协议或产品标准保修服务条款和条件执行。在法律法觃的最大允许范围内,曙光公司对于您的使用或不能使用本产品而収生的仸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或间接的个人损害、商业利润的损失、业务中断、商业信息的遗失或仸何其他损失),不负仸何赔偿责仸。 对于您在本产品乊外使用本产品随机提供的软件,或在本产品上使用非随机软件或经曙光认证推荐使用的专用软件乊外的其他软件,曙光公司对其可靠性不做仸何保证。 曙光公司已经对本手册迚行了仔细的校勘和核对,但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仸何错误和疏漏。为更好地提供服务,曙光公司可能会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乊软件和硬件及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迚行改迚和/或修改,恕不另行通知。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収现本产品的实际情冴与本手册有不一致乊处,或您想得到最新的信息或有仸何问题和想法,欢迎致电我们或登陆曙光公司服务网站垂询。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案例

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案例背景】 学校有新旧两个校区,每个校区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为了使新旧校区能够正常相互通讯,共享资源。每个校区出口利用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两台路由器间学校申请了一条2M的DDN专线进行相连,要求你做适当配置实现两个校区间的正常相互访问。【案例目的】 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技巧,熟悉广域网线缆的连接方式。 【技术原理】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的路由信息组成。路由表的产生方式一般有3种: 直连路由给路由器接口配置一个IP地址,路由器自动产生本接口IP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协议学习产生的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器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路由信息。 【案例内容】 1、按照拓扑进行网络连接 2、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地址参数 3、配置静态路由 4、测试 【实现功能】 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案例设备】 R1762(2台),PC(2台)、直连线(2条)、V.35线缆(1对) 【案例拓扑】

【主要命令】 Ip route ,clock rate , no shutdown, ip address 【案例步骤】 1、在路由器 Router1 上配置接口的 IP 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router#conf router#host Router1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接口fastethernet 1/0的配置模式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 1/0的 IP 地址 Router1(config)# 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 fastethernet0 接口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 !进入接口 S1/2 配置模式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配置路由器接口 S1/2 的 IP 地址 Route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 Router1 的时钟频率(DCE ) Router1(config)# 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serial 1/2接口 Router1(config)#end 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 Router1#show ip interface brief Interface IP-Address(Pri) OK? Status serial 1/2 192.168.2.1/24 YES UP serial 1/3 no address YES DOWN FastEthernet 1/0 192.168.1.1/24 YES UP FastEthernet 1/1 no address YES DOWN Null 0 no address YES UP Router1#show interface serial 1/2 serial 1/2 is UP , line protocol is UP Hardware is PQ2 SCC HDLC CONTROLLER serial Interface address is: 192.168.2.1/24 MTU 1500 bytes, BW 2000 Kbit Encapsulation protocol is HDLC,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interval is 10 sec , set Carrier delay is 2 sec RXload is 1 ,Txload is 1 Queueing strategy: WFQ 5 minutes input rate 15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s output rate 17 bits/sec, 0 packets/sec 1030 packets input, 2266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103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14 input errors, 1 CRC, 12 frame, 0 overrun, 1 abort 1031 packets output, 22682 bytes, 0 underruns 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3 interface resets 1 carrier transitions V35 DCE cable F 1/0 N I C F 1/0 N I C S 1/2 S 1/2 R o u t e r 1 R o u t e r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