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语文古文所有古今异义汇总

初中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古今异义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七年级下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古义:听到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 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 “满腹经纶 ”。

五柳先生传① 造:往、至打造饮辄尽;今常用于 创造”制造”等义。

② 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常用于 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① 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① 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 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常用义为 往”。

岳阳楼记① 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披风:古为偏正短语, “在风中开散 ”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 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陈涉世家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聚会商议 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5. 比.至陈古义:等至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古义:虽然这样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3.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最全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

最全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
曾经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圆、面积
方形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哪怕,怕什么;怎怕
不值得做,犯不着
垄断
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山岗高地
把持和独占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身份低微,见识浅薄
言行恶劣,品德败坏
所以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用来…的原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孙权劝学》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
绳子
维护、维持

河、渭不足《夸父逐日》
黄河
泛指一般的河流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身体
形状
鸿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常指鸿雁、书信

晓雾将歇《答谢中中书》
消散
休息

余强饮三大白《湖心亭看雪》
痛饮、尽力
勉强

余强饮三大白《湖心亭看雪》
酒杯
水池、池塘
然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
这样以后
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孟子》
外城
作为姓氏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
兵器
士兵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大腿
屁股

弛担持刀《狼》
卸下、放下
放松、松弛
无为
无为在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只、仅仅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共95个)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共95个)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例:卷卷有爷名(《木兰诗》)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例: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

)例: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例: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例:阡陌交通(《桃花源记》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11.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

)例:默而识之(《论语》十则)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例: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例: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例: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17.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8.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例: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9.社:(古义:土地神。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30% Option 3
23% Option 1
第二册
稍稍宾客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双兔傍地走。几欲先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只,仅仅。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良多趣味。
古义:实在,的确。 今义:良好。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小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歇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的人。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古义:写文章。 今义:学生练习时所写的文章。
第五册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开会,相会。
三老、豪杰皆曰
今义:讽刺。
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表形状,方形。
不习渡水故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故使人问之。
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山河表里潼关路。
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定稿〕〔1〕默而识之(《论语》十那么)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3〕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4〕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5〕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6〕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8〕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方法,没有出路的境地〕〔10〕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11〕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12〕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13〕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14〕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15〕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16〕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17〕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18〕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19〕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2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义:对......说话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2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2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2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2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5〕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26〕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27〕请献十金〔《公输》〕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义:金银的金〕〔28〕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2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30〕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古义:桔祥今义:休息〕〔31〕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32〕夜篝火〔《陈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33〕借第令毋斩《陈涉世家》借:〔古义:即使,假使今义: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次序〕〔34〕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35〕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36〕经纶事务者《与朱无思书》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37〕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心古》〕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3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39〕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完整版)初中古今异义词归纳

(完整版)初中古今异义词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

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

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

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

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

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

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

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第一册1、相委而去。

去:(古)义:离开。

(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

顾:(古)回头看。

(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子侄辈。

(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

是:(古)这。

(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书:(古)信。

(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

疏:(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

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

三:(古)多次。

(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古)它。

(今)渠道。

11、一狼径去。

去:(古)离开。

(今)往。

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古)多少。

(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破山河在。

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

(今)国家。

第二册14、及鲁肃过浔阳。

及:(古)到了……的时候。

(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

(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重新。

(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

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

强:(古)多,有余。

(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

走:(古)跑。

(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形体,身体。

(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

鲜:(古)少。

(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

馨:(古)品德高尚。

(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古)岸。

(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一起。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

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

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

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

今:事故、所以(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

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xx村》)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xxxx斜(〈〈过故人XX》)xx:(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

今:看;照管、注意。

(13) 卷卷有爷名(〈〈xx诗》)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14)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 (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15) xx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

今:常用于“xx”安全”等(16) 如是再三〈〈xx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

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 率凄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凄子:(古义:是凄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xx (〈〈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21)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鲜美:(古义:鲜艳xx。

今义:食物味道好。

)(22)虽人有百手(〈〈口技》)虽:(古:即使,表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23)两股战战(《口技》)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24)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文理:古:文采和道理。

今:文章内容和词句的条理。

(25)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古:无须,不要。

今:顺其白然,不必有所作为。

(26)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儿女: (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27)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何苦:古:愁什么。

今: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28) 谈笑有乂乂儒(〈〈陋室铭》)xx:(古义:大。

今义:xx,书信。

)(29)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丝竹:古: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30)听妇前致词〈〈石壕吏》致:古:对......说话。

今: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31)出入无完裙(〈〈石壕吏》)裙:(古义:泛指衣裳。

今义:指裙子。

)(32)烈士暮年(〈〈龟虽寿》烈士:古: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33)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一般:(古义:一种。

今义:指普通。

)(34)年已蹉S它(〈〈xx处》)蹉S它:(古义:过时。

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35)令名不彰(〈〈xx处》)令:(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36)何坐(〈〈xx故事两篇》)坐:(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坐下”。

)(37)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其实:古:其:它的;实:果实。

今:一个词,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

(38)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小生: 古:xx,后生。

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9)居数月(〈〈塞翁失马》)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今义:住。

)(40)死者十九(〈〈塞翁失马》)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指一个数目斗九”。

)(41)请献十xx (〈〈公输》)xx:古: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

今:金银的金。

(42)高可二黍许(〈〈核舟记》)可:古:大约。

今: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xx、值得等。

(4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古义:简拔,选择。

今义:简单。

)(44)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古义:xx。

今义:休息。

)(45)盖为不识者(〈〈荔枝图序》)盖:古:句首发语词,表示推论。

今:盖住、xx。

(46)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往往:(古义:到处、处处。

今义:常常。

)(47)夜篝火(〈〈xx涉世家》)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烧的火堆。

)(48)借第令毋斩〈〈xx涉世家》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

今指暂用别人的钱或物。

第:古义是仅、只。

今表次序。

(4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会计:古: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

今: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50)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适:(古义:往。

今义:适合,适当。

)(51)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恶:(古:读wu,怎么,表疑问。

今:罪恶,厌恶。

)(52)为我谢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谢:(古义:致谢。

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53)莺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戾:(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54)经纶事务者〈〈与xx书》经纶:古:治理,筹画。

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55)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怀古》)山河: (山:古义:指xx。

今义:泛指一切山。

xx:古义指xx。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5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二章)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内的至亲。

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二章)池: 古:护城河。

今义:池水,xx。

(58)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语:(古义:告诉;说。

今义:话语;说话。

)(59)子何恃而往(《为学》)子:古义:敬称,相当于您。

今义:儿子。

(60)双兔傍地走(〈〈xx诗》)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61)将非鬼也(〈〈xx促鬼》)将:(古义:接近。

)(62)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耳:(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63)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去: (古义:离去。

今义:到哪;前往。

(6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但:(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6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66)白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是:(古义:判断词。

)(67)惟吾xx (〈〈陋室铭》)馨:(古义:美好。

今义:芳香。

)(68)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形:(古义:身。

今义:样子。

)(69)方七百里(〈〈愚公移山》)方:(古义:方圆。

今义:方形)(70)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曾:古:并,尚且,连......都......。

今:曾经。

(7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举: (古义:被起用。

今义:(72)征于色(〈〈xx》二章)征:古:表现,征给。

今义:征求,象征。

(73)发于声(〈〈xx》二章)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74)而后xx( « xx》二章)xx:(古义:xx, 了解。

今义:比喻。

)(75)入则无法家拂(〈〈孟子》二章)入:(古义:国内。

今义:进入。

)(76)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钟: 古:一种容器。

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77)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开张:(古:(店铺)开始营业)(78)引喻失义(〈〈出师表》)义:(古:适宜,恰当。

今:意义,含义。

)(7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恨:(古:痛心,遗憾。

今:极为仇恨。

)(80)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古:差异,偏义复合词。

今:不同与相同。

)(8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82)由是感激(《出师表》)感激:(古:感动,激动。

今:感谢。

)(83)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奖:(古:勉励,鼓励。

今:奖励,嘉奖。

)(84)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所以: (古:用来,的原因。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85)临表涕零(《出师表》)涕:(古:眼泪。

今:鼻涕。

)(86)以精力白致者(〈〈墨池记》)精力:(古:精神与毅力。

今:精神和体力。

)(87)又何间焉(〈〈xx刿论战》)间:古:参与。

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88)肉食者鄙(〈〈xx刿论战》)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轻视,看不起。

(89)牺牲xx〈〈xx刿论战》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90) xx之属也(〈〈xx刿论战》)xx:(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忠诚。

)(91) xx狱(〈〈xx刿论战》)狱:(古:诉讼案件,罪案。

今:监禁罪犯的地方。

)(92)可以一战(〈〈xx刿论战》)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xx,可能。

)(93)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情: (古:实情。

今:感情。

)(94)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再:(古:第二次。

今:又一次。

)(95)滕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汤:(古:热水。

今: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96)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ji Q)(古:借。

今:虚伪的,不真实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