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分析与运用

合集下载

医院综合管理实践

医院综合管理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成为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从医院综合管理的概念、内涵、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医院综合管理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我国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医院综合管理是指对医院各项业务、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全面、协调、高效的管理,以提高医院整体效益和医疗服务质量。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医院综合管理实践的分析,为我国医院管理者提供有益借鉴。

二、医院综合管理的概念与内涵1. 概念医院综合管理是指对医院内部各项业务、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全面、协调、高效的管理,以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过程。

2. 内涵(1)全面性:医院综合管理涉及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包括医疗、护理、行政、后勤、财务等。

(2)系统性:医院综合管理强调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有机整体。

(3)协调性:医院综合管理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医院内部和谐发展。

(4)高效性:医院综合管理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

三、医院综合管理的原则1. 法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医院管理合法合规。

2. 科学原则: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3. 优化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4. 以人为本原则:关注员工需求,激发员工潜能。

5. 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医院综合管理的方法1. 目标管理法: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各环节的具体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2. 全面质量管理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绩效管理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

4. 风险管理法:识别、评估和控制医院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医院安全稳定。

5. 财务管理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五、医院综合管理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大型综合医院,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医院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不稳定、员工积极性不高、财务状况不佳等。

医疗卫生单位行政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分析

医疗卫生单位行政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分析

医疗卫生单位行政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分析绩效管理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组织内部效益的评价、分析和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小组或整体活动的效益,同时推动组织实现目标,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在医疗卫生单位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绩效管理的内容、实施步骤和应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绩效管理的内容1.目标制定在绩效管理中制定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医疗卫生单位需要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和结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行动目标是指现阶段所需完成的任务,如完成一定数量的手术量、提高门诊效率等。

结果目标则是指医疗卫生单位需要达到的长远目标,如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整体医疗水平等。

2.绩效指标的制定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医疗卫生单位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绩效指标,如手术成功率、门诊等候时间等,并根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和改进。

3.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指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流程效率和效益。

流程优化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卫生单位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如缩短就诊时间、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等。

4.绩效评估二、绩效管理的实施步骤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包括行动目标和结果目标,并确定相应的绩效指标。

2.绩效计划3.绩效监督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对绩效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满足。

医疗卫生单位需要通过绩效评估,对绩效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5.绩效反馈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进行督促和帮助,确保绩效达到预期目标。

三、应用效果1.提高医疗效率绩效管理的应用可以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效率和效益,优化医疗流程,缩短就诊时间。

2.提高患者满意度3.提升医疗水平绩效管理可以促进医疗卫生单位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增加科研力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总之,绩效管理是医疗卫生单位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流程,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作者:潘建英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深入发展和改革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对于医院的管理层次来说,只有通过有效合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障医护工作者的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本文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从更加贴近医院工作人员的角度进行分析,就如何有效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碎语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两方面对于文医院管理应用进行探讨,通过为医院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 绩效考核 ;目标管理【中图分类号】 R24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83-021 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的必然性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都是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目标管理通过将医院工作人员们的个人目标进行管理,上升到对于整个医院的战略目标层次,是便于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

同时,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融入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运用一些措施方法,对于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一个评分和考核,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尤其对于医院来说,这一单位的特点就是服务性较强,且所需储备和应用的专业知识领域十分的宽泛,因此在医院这一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医院体系内部的工作人员们能够将医院的整体战略目标作为自我目标的综合,通过在医院体系的考核和监督下有效提升自自我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增强医院行业影响力竞争力。

所以医院管理层次的内容从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两方面进行开展,能够有效的对于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及医院行业影响力。

2 丰富医院管理体系2.1 宣传落实医院总体战略目标对于医院的管理方面来说,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能够有效的引导医院整体工作人员的目标导向。

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综合评价某医院医疗质量

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综合评价某医院医疗质量
12 2
现代医院 2 1 7月第 l 0 0年 0卷第 7期
医 院 管 理 篇
Moe H sil u 2 1 o 1 o7 dm opa l 00V l 0N t J
运 用 目标 分析 最 优 指标 法 综合 评 价某 医院 医疗质 量
蔡 丽虹
C 0M P E R HE l L V UA NG M E C NSVE Y E AL TI DIAL QU ALT N A IY I HOS IAL B TI UM PT Y OP M
13 2
A 1兰 : f: ’

2 2 3 各 项 指 标 的综 合 权 重 为 : ..
C :0. 77 9 X0 38 =0 8 4 . 94 .1 6 1
Q 翌 ± 望鱼 2 : 兰 ± 丝 : 塑 ± 丝 :塑 ! 一 墨 !
0. 7 2 64 4. 46 3 O —
C =0 3 4 8 X0 3 9 4:0 2 . 1 . 8 .1 2 6 C =0 2 7 3 X0 3 9 4=0 0 0 7 , . 0 . 8 . 8 C =0 6 6 4 X . 7 , . 3 0 2 6 4=0 1 5 9 .7

..

..

..

..

..


..

..

..
..
..

。.





0 394 . 8 4 4 0 78

现代医院 2 1 7月第 1 00年 O卷第 7期
医院 管 理 篇
Moe Hopa u 2 1 o 1 o7 dm sil l 00V l 0N t J

浅谈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浅谈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摘要:目标管理一般是指综合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通过使其自主管理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

综述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具体的应用方法,从目标制定、目标执行到效果评价,再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讨论分析并不断改进,最终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目标管理、应用、思考自2019年在护理管理中尝试使用目标管理方法,并在护理各单元推行,首先护理部按照医院的全年计划,组织护士长商讨制定本年度护理部的工作目标,然后把制定的工作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级逐级实施。

部门目标从本部门的关键职能要素着手;个人目标则从岗位职责着手,还要结合在本院和本科室承担的相应工作。

目标选题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护理薄弱环节及护理创新、个人职业成长等内容,制定的目标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不能细化的流程化,护理部、护士长、护士逐级签订各层级的目标,各目标均有完成的期限,需要全年完成的目标在第一季度就要列出来,在实施过程中各层级人员清楚目标的执行情况并做自我评价,每季度上级主管做效果评价,目标执行及追踪过程中,实行汇报的形式,就是指上级发现下级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时及时给予提示,提示后鼓励让下级自我解决,下级执行过程中遇到自我解决不了的干扰因素时及时向上级反馈。

目标的完成情况与绩效管理相融合,激励主动积极完成目标。

目标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一、目标制定护士长根据护理部的总体目标组织讨论本科室的工作目标,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商讨护士长的目标,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个人情况,与本科室护士商讨制定护士的工作目标,目标设定越明确越好,明确目标的方法称之为5W1H,就是对选定的项目、操作,都要从何事、何地、何时、人员、何因、何法6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目标选定好,设定目标值,目标值根据同类项目的同比或环比结合实际情况而设定,新的目标可以根据目前工作情况而定目标值,目标值设定均要有依据,目标值不能过高过低,要跳一跳能够得着是最合适的。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

1312019.10总第219期在现代医院管理的过程中,普遍都是以岗位管理作为综合目标管理的核心,将目标管理的相关理论,科学合理地应用在医院管理中,这样不仅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也能提升组织和个人的业绩。

基于此,文章将探究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分析与运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一、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重要性所谓的综合目标管理就是由医院领导和员工经过商讨,而决定出具体的绩效目标,并且对医护人员工作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然后根据医护人员的完成情况,确定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

综合目标管理作为导向型的考评方式,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考评医护人员工作的效果。

在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相关部门也因此颁布了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耗材、药品以及大型检查费用的相关政策,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开展内涵的建设,降低实际运行成本。

文章通过以某市市级三级医院为例展开分析,某市市级三级医院不仅基础薄弱,而且外部政策红利优势也无法全面地展现出来,因此,需要医院的领导者积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医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二、综合目标管理考评的主要方式(一)确定和谐指标若想使综合目标管理考评方式在医院中有一个良好的应用,就应保证综合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建立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相关人员应保证监理方案能在医院预算的范围之内,并以预算收支为前提,确定出精准的总体目标值;其次,将近些年科室运营数据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各科室的发展趋势,全面了解总体目标,以此确定出综合目标管理的核心指标;再次,完成上述内容之后,将总体目标值和核心指标上交到院办会,经过院办会的同意之后,便可以与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正式开始实施;最后,针对考核结果,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检查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并且将考核结果作为下一轮目标考核的基础[1]。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目标目标的设置应体现在医院实际的发展定位上,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医疗市场,并且深入分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相关资源等;其次,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应在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该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管理、团队管理以及护士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在探讨了目标管理理论的价值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目标管理理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目标管理理论、临床护理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团队管理、护士个人发展、价值和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标管理理论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明确的目标来指导组织和个人的管理活动,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个人的自我提升。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已经逐渐得到重视和运用。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已经成为了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之一。

而目标管理理论正是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清晰地明确护理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而有效地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目标管理理论也可以帮助护理团队更好地协作和合作,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和效率。

在护士个人发展方面,目标管理理论可以帮助护士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

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通过明确护理服务的目标和指导原则,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深入研究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推动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升级,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护理服务的优化。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发展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绩效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绩效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绩效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大,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医院持续发展,更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关键。

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视角,绩效管理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作为医院战略策划的重要策略,绩效管理不但可以用于领导和管理医院经营、人力资源,更能够促进目标、过程、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辅导、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措施,全面提高医院效益。

该文从绩效管理的概念、方法、目的入手,总结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

标签:绩效管理理论;医院管理;考核;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医疗背景下,医院应积极创造、持续改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国医疗事业飞速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响应以病人为中心的口号,各大医院开始实施针对医疗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的绩效管理措施,并将其作为对医院的重要考核和评价指标[1]。

由此可见,实施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绩效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发挥医院各层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基础上,统一完成组织整体目标[2]。

该院开始实施绩效管理以来,积极探索医院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1 绩效管理理论分析绩效管理属于管理学的范畴。

管理学认为,绩效管理应从个人目标出现,可分散为不同层面的目标,最终汇集成为组织的期望,是围绕实现目标而展开的多个输出。

也就是说,绩效管理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面,若要实现组织绩效,必须从实现个人绩效上出发,将其统一,最终达到目的。

而实现个人绩效则不需要保证组织绩效,单纯实现个人绩效就不能保证达到最终的目的。

两者在管理学上来讲,存在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要实现组织绩效,应利用绩效管理将组织绩效拆分成为一层层、一个个的目标,由每一个岗位、每一层级的管理来逐一实现,最终统一。

另外,绩效管理也可以说是语言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指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分析与运用目的探討分析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以关键绩效指标法及综合目标管理法,与
该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综合目标管理医院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将考核得分分别以各自权重系数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总分值中。

对比分析绩效管理前后医院的绩效管理实际效果、医护工作者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

结果经研究发现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实施绩效管理后的医护安全、医护服务、职业素养、医护质量、科研教学相较实施前明显较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的医护工作者对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共计6个指标,满意度相较实施前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有效调动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标签:综合目标管理;医院绩效管理;护理管理水平
现代医院管理目前已经进入以岗位管理作为主要轴心的综合化目标管理阶段,通过将目标管理理论移植进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进而对员工不断激励,能够提高工作积极性及努力度,提升组织及个人的业绩最佳化现代化管理方法[1-3]。

随着现如今医院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耗材、药品、大型检查费用的有关政策逐步出台,重视内涵建设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成为现阶段医院发展的关键[4-5]。

该院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中,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取得了一定效果,该次研究探讨分析综合目标管理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20名医护工作者展开研究,在研究期间所有研究医护工作者并无任何变动情况。

其中包括33名医生和87名护理人员。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医护工作者从业时间均超出半年;均具备医师职业资格证书和护理职业资格证书。

医生中共计包括18名男性,15名女性,年龄均为25~49岁,平均年龄为(34.5±8.3)岁,工龄为1~13年,平均工龄为(5.5±3.8)年;护理工作人员年龄均为20~46岁,平均年龄为(28.5±7.1)岁,均为女性,工龄为1~11年,平均工龄为(5.6±3.8)年。

1.2 方法
选择通过以关键绩效指标法及综合目标管理法,通过将3项考核得分分别以各自权重系数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总分值中。

具体管理方法为:①实施程序要构建综合目标管理考评方案,首先通过与该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综合目标管理医
院绩效考核方案,月岗位绩效考核、季度质量绩效考核、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相结合,确定最终的整体目标值。

之后对近些年来科室的运营数据加以分析,对科室的具体发展趋向,制定统一发展目标责任书加以逐步实施,反馈考核目标;
②目标设置在设置目标时,通过要以医院的发展定位为主,详细了解医疗市场分析其具体的核心竞争力及发展资源,同时应当具备一定可行性及创新性。

具体创新性主要表现在相较同类医疗机构,是存在一定特色及一定区别的;③选取核心指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不同科室中的目标执行情况加以反映,借助专家咨询法、文献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科室划分为医技科室、职能科室、临床科室三大组成,之后组建30名熟悉医院管理情况的专家,根据不同科室制定工作性质确定考核指标,最终选取反映医院科室绩效指标的包括:出勤率、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管理水平、工作落实共计五大层面。

借助层次分析法划分三层指标,根据不同指标属性完成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分类,之后确定指标权重加以统计分析。

1.3 观察评定指标
通过对比分析绩效管理前后医院的绩效管理实际效果,评价医护工作者的整体管理指标具体情况,包括职业素养、医护服务、医护安全、科研教学、医护质量五项,每项涵盖20个条款,每个条款都是以5分制加以评定,总分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管理效果越好。

通过对比分析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前后,医护工作者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包括六项考核指标,分别为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同样总分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医护工作者的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x±s),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前后医院管理效果对比
经研究发现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的医护安全、医护服务、职业素养、医护质量、科研教学、实施绩效管理相较实施前明显较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前后医护工作者对绩效管理满意度相较
经研究发现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的医护工作者对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共计6个指标,满意度相较实施前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如今医疗变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医院针对医院内部管理的相关要求逐步增加,且人们在当前就医过程中更是逐步加大了对医院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

假若医院并未重视内部管理工作,最终对护理成效造成影响,必然会引发医疗纠纷事件,最终对医院的良好发展造成影响[6-8]。

因此对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应当逐步加强重视关注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护环境,开展绩效管理作为人员管理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是实现各级管理工作者,为医院医护工作者共同达到医院发展统一目标,而逐步循序渐进的绩效持续过程[9-12]。

综合目标管理的建立及运用,能够充分保证医院、科室、个人的目标都更加趋向一致,且有效结合医院发展的资源、战略、业务及相应行动,为不同科室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13-15]。

该次研究结果也证实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医院的医护安全、医护服务、职业素养、医护质量、科研教学、实施绩效管理相较实施前明显较优,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综合目标管理后的医护工作者对考核方法可行性、考核项目客观性、考核指标具体性、工作目标指导性、评分方法科学性、绩效激励效果共计6个指标,满意度相较实施前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实通过在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中,实施综合目标管理为医院凭借绩效考核,落实惩奖激励制度提供客观评定依据,同时更推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医院在发展中的内部变革,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综合目标管理应用于医院绩效管理中,有效调动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包善玉.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综合应用[J].经济师,2016(1):278-279.
[2] 艾万里,李梅.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5):00313-00313.
[3] Wang Y,Liu N,Ding H,et 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 in Public Hospitals[J].Chinese Medical Record,2015.
[4] 曹斌,刘爱辉.KPI、BSC和360度考核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6,16(9):1354-1356.
[5] 成俊芬,楊莹,陈影红,等.浅析“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在提高基层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17-18.
[6] 戴智敏.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1):19-21.
[7] 张棣,崔苏敏.不同绩效考核方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及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3):285-286.
[8] 牛慧丽,马惠,郑淑华,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医院绩效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59-60.
[9] 吴美娜.基于平衡计分卡和TOPSIS法的福建省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6.
[10] 刘思廷.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5.
[12] 张棣,崔苏敏.不同绩效考核方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及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3):285-286.
[13] 肖清英,刘海燕,熊晓云,等.绩效考核在血液透析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5(28):9-10.
[14] 金凤,任龙喜,夏文斌,等.创新临床科室主任年度绩效考核方法及评价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132-134.
[15] 梁秀琴,赵俊萍,贾金芳.人本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3(19):13-14.
(收稿日期:2018-0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