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排班模式

合集下载

两种护士排班模式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两种护士排班模式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两种护士排班模式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护士排班模式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疗效。

方法分别在两种护士排班模式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一年。

每月对住院病人随机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20份,当场填写收回;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组每月对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打分。

所有检查考核过程无科室护理人员参与。

结果将两种排班模式下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结论在目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新的护士排班模式更有利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士排班模式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目前,护理人力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护士24小时值班,班次更换频繁,病人没有相对固定的护士,优质护理也难以落实到位。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核心任务。

我科于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不断总结探索适合优质护理的护士排班模式。

通过病人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和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新的护士排班模式更适应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现介绍如下: 1 科室介绍我科是三甲综合医院的感染科,有开放病床50张,职业护士17人。

我科主要收治肝炎病、结核病、狂犬病、破伤风病、小儿传染病、发热待诊等感染性疾病病人。

2 排班模式旧模式:护士长不参加轮班,办公护士、药疗护士相对固定,其余14名护士依次轮班。

护士白班6—7人,夜班2人,二线调班1人,轮休4—5人。

护士长每天根据护士上班人次、病人的数量和工作量分配护士管理病人的数量,对病人实行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

新模式:护士长不参加轮班,办公护士、药疗护士、责任护士5名相对固定,余下9名护士依次轮班,一个季度进行更换。

护士白班6—7人,夜班2人,二线调班1人,轮休4—5人。

扁平化排班模式在推进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扁平化排班模式在推进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界卫生组织( WH O) 对健康作 了新的定义 , 即“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 病, 而且包括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 良好和道德健 康” 。 所 以对 于患者 , 我们不光要 帮他缓解病痛 , 还要 引导他正确 的认 知, 运用沟通技巧及细致 的观察 , 找出不利健康 的因素并进行分 析和解决 , 帮助患者促进健康。 扁平化管理要求责任护士负责一 定数量患者从人 院到出院的健康 问题。 责任护士运用系统化 整体
近3 O 年来我 国的护理工作模 式( 方式 ) 经历 了功 能制 护理模 式、 责任制护理模式和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 式。 当前在卫生部推行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背景下 , “ 责任制整体护理” 成为 了我国
现 阶段主要 的护理T作模式 , 该模式推行 以“ 患者为 中心” 的护理 服务理念 , 是整合 了责任制护理和系统化整体护理优点 的一种工
各项工作 , 为患者提供人院一 住院一 出院的全程 、 全面的优 质护 理 服务I 7 1 。 此项工程实施2 年以来 , 在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 , 保障医疗 护理安全 , 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 意的效果。 2 护理单元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对提高护士工作积
极 性 的作 用
护理的工作方法对病员进行评 估 、 收集资料 、 护理诊断 、 护 理 措
市场需要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 , 它是相对于金字塔式的管理 而
言的。 其 内涵 就 是 要减 少 管 理 的层 次 , 加 大管 理 的 幅 度 , 缩 短企 业
反映市场变化的时 间。 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 9 8 1 年率先实施此种 管理模式以来 , 它 已成为全世界企事业 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当前我 国公立 医院 占医疗

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
续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06
总结与展望
项目成果回顾与总结
提升护理质量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 式,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该模式有效解决了护理人员短 缺和浪费问题,实现了人力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提高工作效率
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有助于 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冗余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成本 。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
01
包括护理记录、患者反馈、护士评价等多个方面,确保数据的
全面性和客观性。
数据整理
02
采用统一的数据整理标准和格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分析方法
03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
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
01
02
03
04
问题识别
根据效果评价结果,识别护理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
确改进方向和目标。
计划制定
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制定相应 的改进计划和措施,明确责任
人和实施时间。
计划实施
按照改进计划,逐步推进各项 改进划的实施效果进 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后
02
传统排班模式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浪费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传统排班模式通常按照固定班次进行 人员配置,未能充分考虑各班次实际 工作量差异,导致人力资源浪费。
护士有效工时利用率低
传统排班模式缺乏灵活性,护士在非 高峰时段有效工时利用率低,不利于 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护理质量不稳定
护理连续性差
传统排班模式下,护士频繁交接班,容易导致信息遗漏、护理操作失误等问题 ,影响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排班模式改变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变排班模式的效果。

方法在产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护理服务模式,改变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产妇、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

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提高13.7%。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同时排班模式改变,有利于减少交接班次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使产科护理质量成效显著。

【关键词】产科优质护理排班模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58-02按照“观念需要转变,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举措不能变,护理质量要持续稳步提高”的要求,某县级医院积级开展护理服务品牌,建设星级服务工作,结合产科实际,根据护理工作特点和难点,2011年9月在开始实行优质护理,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将传统的四班制调整为三班制,以科室为团队,以创专科护理服务品牌,建优秀护理团队[1]。

本研究报道其在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改变排班模式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1.1.1患者随机抽取某县级医院产科2011年9-12月住院产妇240例,设为观察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岁。

孕34-41周。

初产妇204例,经产妇36例,胎儿体重2100^-4500g,平均(3250士650)g。

另选取2011年1-4月我院收治的240例住院产妇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7岁、孕34-41周、初产妇202例,经产妇38例,胎儿体重2100-4400g,平均(3150土560)g。

两组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如骨盆、胎位等;均无明显的高危因素与伴发疾病。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孕次、新生儿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1.2 医务人员选取产科的24名护士及20名医生。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对我科排班模式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我科排班模式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我科排班模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对排班模式改进的影响。

方法:我科传统排班方法是功能制护理排班模式,改进排班模式下设责任组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治疗、护理全部由责任护士负责,责任护士不在时由责任组护士负责,强化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详细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护理工作,同时也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结论:改进排班模式后护士工作压力减轻,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责任组长;排班模式;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98-02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2010 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自2010 年2 月份开始创建活动以来,我科于2010年07月积极开展了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活动。

我科为达到床护比,在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逐步改进排班模式,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一定效果。

1 对象我科有护士20名,均为女性。

年龄23-48岁,平均30.2岁,护龄1-30年,平均10.5年。

护士10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

2 方法2.1 传统排班模式分2个责任组,每个责任组由1名护士承担,还有一名辅助责任班,主班有两名承担,夜班7人轮换,a班、p班、n班共3个班工作时间分别为8:00—16:00、18:00一22:00;22:00一09:00,还有增强班1人,时间为11:00—18:00。

2.2 改进排班模式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行护士与患者责任包干制[1]。

病区根据需要将患者分成2个小组,下设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等,制定不同层级护士相应的岗位职责及质控标准,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

实行三级护理质控,每个人对自已的工作负责。

按优质护理要求改变排班模式

按优质护理要求改变排班模式

按“优质护理要求改变排班模式”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达标的根本切入点是减少交接班次数、责任护士工作班、班落实到位,体现护理路径管理及护理,完善护士长管理职能,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病区管理。

真正体现优质护理的核心----责任制整体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规范临床护理、夯实基础护理,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方面下功夫。

确定示范病区,全院行动、多措并举、稳步推进,确实转变“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使优质护理取得实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职业成就感,减少陪客数量规范病房管理,使病房次序好转,全面促进医院管理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强临床护理专业建设。

一:改变护士排班模式突破切入点目的:减少交接班次数,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

病区护士长上行政班,,加强管理,上班时限与休息不能超过其他护理人员并保障通讯通畅,确保院内、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护理配合应急到位安全。

特殊事情离院应安排护理骨干履行护士长的职责代理工作,代理护士长联系明晰通畅,做到随时随地管理不中断,按管理要求履行院(护理部)、科(科主任两级)告假制度。

1、管理动态化:护士长每天根据病人情况动态调整责任护士分管病人数量,按每个护士分管8个病人进行安排,但必须确保护理需求高峰时段的护理人力,护理部根据病区情况,必要时动态调整各病区护理人力状况,做好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

2、护理全责化及层级扁平化:扁平化即根据二级医院的特点及性质,只要是注册护士,不论年资高低,均应独立进行分管病人的护理,只是每个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和多少不同,每个护士是独立完成,各有职责,各管各的病人,休息时互补调节,相互帮忙。

全责化:即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负全责,提供全程、连续性的整体护理(即患者的病情观察、输液、服药、心理护理、扫床、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大小便处理、个人卫生、皮肤护理、入院至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等),无论是基础护理、生活护理还是专科护理都由一名护士完成,依据患者病情可配置护士助理(护理员),但需动态管理,护理员可协助护士工作但责任是护士的。

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
医院应充分重视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应用,逐步推广 排班制度,以实现护理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在实施排班制度前,医院应对护士进行全面培训, 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在实施排班制度的过程中,医院应建立有效的质 量控制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
施。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本次研究仅针对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涉及具体实施细节 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问题。
0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排班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 提高工作效率。
02
科学的排班模式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疲劳程度,有利于维护护士的身心 健康。
03
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护士的意愿和需求,制定合理的 排班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待遇等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和工作质量。
02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排班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何更 好地结合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等因素进行排班、如何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的质 量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03
同时,也可以探讨如何将责任制护理模式与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管理相结 合,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THANKS Nhomakorabea感谢观看
研究创新性
通过对医生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排班 模式的实施情况,提出一些新的排班模式,为后续的研究提 供参考。
03
排班模式设计
排班模式选择
功能型排班
周期性排班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职务或岗位的工作 职责、任务和要求进行排班。
以日历或周历为周期,按照周期规律进行排 班。
轮班制排班
弹性排班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排班 计划,安排护理人员的 工作时间和班次。

A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A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A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体会【摘要】优质护理的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全面落实基础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使护理工作切实服务于患者。

为顺应优质护理工作范畴的要求,在院领导指导下,护士长带领我们积极探索,结合我科实际,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扁平化的弹性调班、早夜班制(简称为an排班模式)。

保证临床各项护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关键词】优质护理;an排班模式;运用体会自2010年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1]。

二年来,我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精神,加强了基础护理落实的执行力度,使临床护理工作切实服务于患者。

由于重视严要求、讲实效、抓质量、夯基础,实实在在开展工作,使我科患者真正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带来的实惠。

1 优质护理内涵“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深化专科护理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合理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坚持“与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履行护士职责,增进医患和谐,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满意服务。

2 新排班模式的特点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入,使护士的功能任务和角色定位更注重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为病人服务,使病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权利、人格、尊严和需求备受关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护理排班
目的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实行护士分级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优质的护理服务。

方法实行APN排班制,设立护理组长,制订各级护理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工作。

结果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少了中间环节过多而容易出现遗漏,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确保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满意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切实做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采用APN排班制,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便于病情掌握,减少了交接班次数,减少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APN排班总体思路是按A班(8:00—16:00)、P班(16:00—0:00)、N班(0:00—8:00)三班的原则安排班次,并对护士进行层级管理。

这种排班方式的好处是:
(1)三班的排班方式,比原来多班交接的形式,减少了交接班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2)加强了中、晚班薄弱环节中的人员力量,降低了以往中、晚班由于人员不足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3)在A班和P班均有1—2名护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对护理工作中的高难度护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进行把关,充分保证了护理安全。

(4)对护士本人来说,连续上班的形式,也有利于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避开上下班的高峰等等。

APN排班模式的改革,从护理安全和护理管理的角度来说是有绝对优势的。

APN班既能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又降低了年资低的护士单独值班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任务重的科室值得考虑的选择。

从总体上来说,APN排班,其优点应该是多于不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