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淮北分校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毕业作业题目: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姓名王芳

学号 1434001254311

年级 14秋小学教育本科

论文提纲

一、序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面对信息化社会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好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成了关键环节。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信息意识淡薄;资金短缺,信息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师生积极性等等。要想让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更好的发展,必须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

二、本论: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1.课堂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

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

1.要靠真实的感悟

2.要靠坚持课外阅读积累

3.要“重视文本”

4.通过写日记来积累材料

(四)要实现“仿中有创”

1.改变题材

2.改变体裁

3.改变表达形式

4.改变角度

(五)重视作文评改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三、结论: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王芳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 就要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带领学生先仿再作、仿中有创;重视作文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害怕的情绪。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观察能力积累能力仿中有创作文评讲

一、认清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性质

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在老师的教学中,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就作文教学而言,老师要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培养学生刻苦训练作文的自觉性,平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对学生进行写作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写好作文的重要性。(2)经常给学生读报纸杂志上的优秀作文和较好的学生写作,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3)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即兴作文。(4)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城市、部队、敬老院、博物馆等参观访问,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总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二、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可见,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

1、课堂教学,授予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我在讲读课上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从一年级下学期起,我就开始培养学生有顺序的观察能力。即由远及近,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神态,从整体到局部等。只要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高。2、习作练习,训练观察事物的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后,要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并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观察的效果,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观察,激发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结合各单元习作要求,实地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指导学生观察日出、日落,风、云、雨、雪等景象,鸡、猫、狗、鸭、鱼、虫等讨人喜欢的动物的外形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各种花草树木的不同特征及一年四季的变化,同学们写出来的作文再也不干干巴巴的了,而是生动、逼真。

3、写作日记,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可以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我教完《花钟》一文后,要求学生回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并且写成观察日记。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当然,日记可以反映校内外的生活,大、中、小队的活动,对周围发生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写阅读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后的感想和意见等。对学生日记,必须进行讲评,将日记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归纳,典型的习作让学生宣读,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4、观察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我教《塔石》一课时,学生读懂课文后,我设问导思:“在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事物如塔石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广泛联想后,说:“学校的台阶,任人踩踏,给人方便却无怨言。”还有的说:“咱们学校附近的石板桥,天天托着过往的行人,从不动摇。”接着再以“你们身边还有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质?”的问题拓展思维,促进观察积累的再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观察能力强的同学都爱动脑筋,而爱动脑筋思考、爱产生联想的同学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这样的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而且能浮想联翩。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三、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并不贫乏,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他们形成这样认识的原因就是积累的欠缺,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要使学生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学生脑海里必须要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以下几个途径:

1、要靠真实的感悟

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多设置“现实”场景,让学生真实体会,并善于观察生活的细节,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如教学《课间十分钟》一文时,我刚给学生讲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铃响时,我马上让学生观察“从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