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实用汇总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实用汇总

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分类总结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1、步骤:(1)看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2)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
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二、常见的几种图像题的分析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2、浓度-时间图像此类图像题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拐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詁啬謁兑鋰詐櫪际鸹輊铭鏜鉸苎谓紺毵偉滤【例2】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q5AfobV0vrt0QRg。
濁矫鲕闥崍儈織嚨则襝價狭饉锆鲑蚬骓哒竄蛻養镭滩龐愨财態滯觇鄶谓鎔闹链争。
化学平衡图像完美版资料

(一)速率图像
1、浓度-时间图 2、速率-时间图 3、速率-温度 (或压强)图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 2、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 温度-压强图
1、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P51
转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 的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例:对于反应mA(g)+nB(g)
率 1.01*10 Pa 例: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pC(g)+qD(g)
例:对于反应mA(g)+nB(g)
A的转 化率
B的
T1
转化 率
T2
pC(g)+qD(g)
P1 P2
0
t0
t
T1 > T2;
正反应 吸 热
< P1 P2; m+n< p+q
例1、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
(P)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
C、平衡体系中的A%
300℃ D、平衡体系中的C%
200℃
100℃
0
P
A、D
练习2.P49 9、已知:
4NH3(g)+5O2(g)=4NO(g)+6H2(g). △H=-1025kJ/mol该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共28页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28Fra bibliotek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共21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及分析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高二化学 平衡图像汇总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思路]一、v-t图1.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A、1.2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t0~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c(B)未画出]。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
(1)若t1=15 s,则t0~t1阶段的反应速率为v(C)= 。
(2)t4时刻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为,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4)已知t0~t1阶段该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 kJ(Q为正值),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图乙中共有Ⅰ~Ⅴ五处平衡,其平衡常数最大的是。
2.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反应为C(s)+H2O(g)CO(g)+H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t2时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________________。
②若t4时降压,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
二、x-t图(x为某一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率)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Z(g)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实用汇总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实用汇总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平衡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平衡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就称为平衡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平衡反应,我们通常会使用平衡图像来表示平衡反应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中化学平衡图像进行全面分类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份实用的汇总。
1. 反应物-生成物图像最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就是反应物-生成物图像。
在这种图像中,我们通常用“<–”和“–>”来表示反应和生成方向。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 D我们可以用如下图像来表示:A +B <-->C + D在这个图像中,箭头向左表示反应方向,箭头向右表示生成方向。
箭头中间的双竖线“<–>”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浓度-时间图像除了反应物-生成物图像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浓度-时间图像来表示化学平衡。
在这种图像中,我们通常把时间放在横轴上,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则放在纵轴上。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 D我们可以用如下图像来表示:时间 A| || || || ||----------|| || || || | C|__________|比例在这个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非常高,而生成物C的浓度非常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物A的浓度逐渐降低,而生成物C的浓度逐渐升高。
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时,我们就称为平衡状态。
3. 能量-反应进度图像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能量-反应进度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在这种图像中,我们通常把反应进度放在横轴上,而能量则放在纵轴上。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 D我们可以用如下图像来表示:能量↑| /| /| /| /| /| /---------反应进度→在这个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A和B的能量高于生成物C和D的能量。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减小)的反应。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
低压强时,画出化相学平关衡图像的专题v超详–细版t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由于v正、v逆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大, 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 a. 升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 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图象中 线的斜率。
⑤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 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高、 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做等温线、等压线。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的 转
P1
化 率
P2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
高中化学图像问题总结

第一讲水溶液离子平衡图像一、稀释理论1、稀释过程质量、物质的量不变2、越稀越电离、越稀越水解3、依据图像中的PH或者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电解质的强弱二、酸碱中和图像1、先中和---酸碱性---中性怎么办?2、酸碱指示剂选择;3、离子浓度大小比较4、K值的计算(特殊点带入计算)5、导电能力影响因素6、中和过程涉及离子反应先后顺序7、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应用三、电离图像1、电离常数计算2、酸、碱性判断3、三大守恒四、难溶电解质的图像1、Ksp计算(特殊点代入法)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判断(Qc与Ksp关系)3、沉淀生成的顺序五、涉及的知识点1、电离常数影响因素,电离常数计算(特殊点的计算)2、一元强酸一元弱酸的比较3、越稀越水解的理解4、弱电解质的判断5、三大守恒6、水电离的影响因素及判定7、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计算8、离子浓度比值大小的分析第二讲化学平衡一、v--t图像V正与V逆交叉点之前没有平衡二、c--t/n--t 图像斜率代表速率快慢三、转化率、百分含量--t--T、P 图像先拐先平数值大四、等温、等压线定二变一,或者定一议二的原则五、投料比反应物按照计量数投料,生成物百分含量最大六、特殊图像百分含量与转化率与T、P图像最高点是平衡点,平衡线上、下点雨平衡的关系第三讲铝元素图像一、反应先后顺序、相互滴定图像二、解题思路1、搞清离子的反应先后顺序,理清曲线各段的化学反应2、根据图像横纵数轴中数值分步计算3、根据原子守恒得出结论三、反应先后顺序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Cl2>Br2>Fe3+>I2>S,、H2O2、HNO3>Fe3+,KMno4、HClO、K2Gr2O7>Cl2还原性:Cl-<Br-<Fe2+<I-<S2-,2、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Ksp生成更难电离Ka例如:OH-CO32-SIO32-HCO3-与H+ ;H+Mg2+ Al3+ NH4+与OH-第四讲能量变化图像一、多步反应的能量关系图像二、一步反应的焓与活化能的关系三、知识点1)焓变的公式2)焓变与活化能的关系3)例如:2019年全国理综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分类总结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1、步骤:(1)看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2)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
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二、常见的几种图像题的分析1、速率—时间图此类图像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2、浓度-时间图像此类图像题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拐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秒后达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又建立新的平衡,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增大了体系压强D、升高了该反应的温度【例3】可逆反应2A(g)B(g) △H<0从开始至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使平衡发生了移动至重新平衡,该过程中各物质的量浓度(用c表示)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试分析各图,指出导致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平衡移动的方向。
3、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这类图像反映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在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对时间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一定条件下物质含量不在改变时,是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
【例4】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mA(g)+nB(g) pC(g)+qD(g) △H,C的百分含量(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1>T2△H <0B、T1<T2△H <0C、T1>T2△H >0D、T1<T2 △H>0【例5】现有可逆反应A(g) + 2 B(g) n C(g) △H<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 C的百分含量(C%)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1>P 2 ,n>3B、P 1<P 2 , n >3C、P1<P 2, n <3D、P1<P 2 ,n = 3【例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练: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 C(g)(正反应放热),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右边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4、恒压(温)线【例7】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 2Z(气)△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例8】某可逆反应L(s)+G(g)3R(g) △H>0,本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练:反应aA(g)+bB(g)cC(g),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A)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a+b<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a+b=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5、速率——温度(压强)图【例9】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气)+B(气)2C(气)+Q的正确图象是()6、全程速率-时间图【例10】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0.5 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由0→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曲线由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曲线由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 。
7、其他【例11】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2NO2(g) △H<0中NO的最大转化率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A. a B. b C. cD. d练:对于可逆反应mA(s)+nB(g)pC(g)△H<0,在一定温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n<p (B)n>p(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x点比y点的反应速度慢19. 图中C%表示某反应物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v表示反应速度,P 表示压强,t表示反应时间。
图(A)为温度一定时压强与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图(B)为压强一定时,在不同时间C%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同时符合以下两个图像的反应是( )(A)4NH3(g)+5O2(g)4NO(g)+6H2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N2O3(g)NO2(g)+NO(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NO 2(g)+H2O(l)2HNO3(l)+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CO 2(g)+C(s)2CO(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5. 能正确反映出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关系的是( )6. 可逆反应m A(s) + n B(g)p C(g) + q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7. 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_ 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___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4. 恒压(温)线20.图7表示mA(g)+nB(g)pC(g)+qD(g)△H=Q,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8表示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新平衡的反应过程,判断该反应是()。
A.m+n>p+q Q>0B.m+n>p+q Q<0ﻫC.m+n<p+qQ>0D.m+n<p+qQ<012.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 2R(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y 轴表示的是( ) (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C) G的转化率(D)L的转化率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②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 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③遵循“定一议二”原则。
④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以及条件改变时对反应物的转化率(百分含量)的影响。
例4. 对于m A (g)+ n B (g) p C (g ) △H=QK J·mol -1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则:①P1与 P 2 的关系是 ;②m + n 与p 的关系是 ; ③T 1 与 T 2的关系是 ; ④Q 与 0 的关系是 。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 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②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③遵循“定一议二”原则。
④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以及条件改变时对反应物的转化率(百分含量)的影响。
例5. 有一化学平衡mA (g )+nB(g) pC (g )+qD (g),下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判断:(1)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2)m+n与p+q 的大小.5. 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p、T )图像判断平衡状态 6. 由v-p(T)图像描述平衡移动时正逆v 的变化 例7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 变化曲线的是( )A.2HI(g)B.C. 4NO(g)+D. CO(g)+C(s) 2CO(g)7.体积分数;温度()图像例8 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任其发生反应N2+ 3H22NH3,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NH3的体积分数,并绘成下图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