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单元总结
(部编版)历史八上知识思维导图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新
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
文化运动的内容
兴起背景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重要阵地
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
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
立人格,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并
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抨
击旧道德、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
学革命
《新青年》发表大量文章抨击以孔子的儒家传统
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
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陈独秀首先提出。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建设新
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
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收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
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③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思维导

引一、我国古代社会的分层制度1. 我国古代社会的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有士、农、工、商四大阶层。
2. 士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阶层,他们具有政治权力和财产。
他们通常担任政府官员、军事将领以及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职位。
3. 农作为生产者和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社会地位方面相对较低,但由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优越性,农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地位。
4. 工和商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阶层,他们在古代我国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经济角色,但在社会地位上较低。
二、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与社会地位的关系1.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阶层分布和地位。
2. 由于士的政治权力,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处于最高位置,而农、工、商则相对较低。
3. 封建贵族制度也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分层状况,对于其他阶层的人们而言,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4. 古代政治制度对社会地位的影响是长期的,这也造就了我国古代社会分层制度的稳定和统一。
三、我国古代社会分层制度的特点1. 我国古代社会分层制度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社会分层状况。
2. 另一个特点是上层阶层对下层阶层的控制和支配。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上层阶层通常占有绝对的政治权力和财产,下层阶层则没有太多的政治议事和财产权。
3. 古代我国的社会分层制度还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区和文化差别。
在南北地区、城市和农村等方面,社会的分层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4. 最后一个特点是社会的不平等性。
因为上层阶层对下层阶层的控制和支配,所以在古代我国社会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四、现代我国社会分层制度的演变1. 随着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结束,现代我国社会分层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
2.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使得社会的不平等性有了一定的改善。
如农民工在城市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3. 然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社会分层和阶级问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

欣赏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1)时间:19世纪60年代(2)支持者:英国、俄国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匚鸦片战争国代的端始为殖地封社中近史开开沦半民半建会挑起战争-走私鸦片战败求和 一 處门销烟英国(愛本主义强国) (落后的封建王朝)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3.收复新疆4.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清政府[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a▲被迫宣战战败求和X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完全1・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自强:军事工业西方列强侵略K丿序幕••公车上书洋务运动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求富:民用工业中国近代化开端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XX民族资本主义发展\Z 辛亥革命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4.新文化运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前期:四提倡四反对V发展后zyJ•思想大解放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马克思主义K/1.国民大革命兴起创建黄埔车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五匹国民大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厶组织基础]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兴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井冈山会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合作破裂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农村包圉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合作破裂被产 居杀剿共一>攘外必先安内[ 国共矛 盾为主 中曰矛 佰上升西安•"变合作抗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抗曰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二>九一八事变u 〉(―:>七七事变一> 南京大屠杀局部抗全民族抗战二>西安事变匚》 抗日战争胜利1.国共十年对峙简表2•抗日战争历程3•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国民党进 攻中原解 放区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淮海、平津 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6年6月1947年夏 1948年9月-1949年1月 1949年4月23日 台儿庄战役全面内战开始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国民党政权覆灭K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窖总体上落后,集中在轻匚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萌芽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变迂左通通讯社会习俗火车*轮貂*有线电扌LK电话照相“电矽=媒体、出版村L构剪辫、易版、废止缠足、改礼节3•近代科技与思想。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期末复习专题

材料二 该宗教提出“众生平等”的同时,宣扬“忍耐顺从”,一度成为印 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宗教”的创始人及 宗教名称,并分析该宗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的原因。 (4分)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汉谟拉比 完成了两河流 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汉谟拉比实行 君主专制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 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常考点) 1.制定者:汉谟拉比。 2.目的:保护 奴隶主 的利益。
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3.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们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 意义的帝国的人,也是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 世获得赞誉的原因是( D ) A.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 B.修建了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C.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D.使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名称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从事的职业或地位 掌管 祭祀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 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 贵贱分明 ,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常考点):佛教创立于 公元前6 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主张: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 众生平等 ”,宣扬“忍 耐顺从”。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维导图【课件】【统编版】共26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思维导图【课
件】【统编版】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总结知识网络考点归纳考点1鸦片战争背景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落后根本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原因直接原因林则X的虎门销烟失败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的落后;英国国力的强大,经济军事的先进等签订的条约《XX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影响严重危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同时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出现的抗争事件林则X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启示落后就要挨打考点2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鸦片战争让西方列强看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列强认为这是加紧从中国攫取利益的大好时机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相关条约《XX条约》《条约》《瑷珲条约》等主要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暴行影响(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X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部分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自强”,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单元总结知识网络考点归纳考点1近代化的初期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不同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变法图强,走资本主义道路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内容主X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X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地位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开启了中国政治的XX化相同特点都主X向西方学习地位都是近代化探索的一个历程结果都失败考点2《XX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XX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不同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割地、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割地、开放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严禁反帝、拆炮台驻兵、设使馆区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同性质都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内容都有赔款影响都推动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说明问题通过对比《XX条约》和《马关条约》,我们可以看到列强侵略势力由我国的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辛丑条约》虽无割地、开埠通商等条款,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使帝国主义全面侵略的本质暴露无遗,清王朝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单元总结归纳考点归纳考点1孙XX孙XX是中国近代民族XX革命的开拓者,中国XX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XX义的倡导者。
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帝制,建立XX体制;辛亥革命后,又领导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考点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XX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XX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XX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XXXX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考点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参与阶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主力军级反对对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帝象国主义传播思想XX科学马克思主义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处阶段旧XX主义革命时期新XX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关系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准备考点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③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等人在各地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单元总结知识网络考点归纳考点1国民革命开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展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高潮1926年7月北伐战争转折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变失败1927年4月18日XX国民政府建立考点2党的探索探索要点概况党的探索军队建设人民军队创建1927年,XX起义,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红军的建立1928年,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道路探索起义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934-1936年,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XX会议开始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单元总结知识网络考点归纳考点1日军暴行事件时间影响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XX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XX军民30万人以上,是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考点2英雄人物X学良、杨虎城1936年12月发动XX事变,逼蒋抗日。
在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李宗仁1938年指挥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彭德怀1940年指挥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单元总结知识网络考点归纳考点1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阶段时间战果影响战1946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周国民党优势逐渐丧失。
而略防御年6月—1947年6月恩来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空前提高,扭转了全国的战局战略进攻1947年6月1947年夏,X伯承、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XX和XX重镇XX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考点2新XX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关系结果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沉重打击1927-1937年国共对抗国共合作破裂,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1937-1945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1945- 1949年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导致内战爆发,祖国至今未能统一单元总结考点归纳考点1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2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社会生活XX装、旗袍、剪发辫,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大众传媒《申报》、商务印书馆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科举制度废除文学艺术鲁迅《狂人日记》、茅盾《子夜》、X悲鸿《愚公移山》、齐白石、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