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生物变异的来源

小鼠毛色:A+ Ay a (灰) (黄) (黑)
复等位基因
3. 稀有性
基 因 突变率
2×10-6 4×10-5 3×10-5 1×10-6 1×10-5 3×10-5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果蝇的白眼基因 果蝇的褐眼基因 玉米的皱缩基因 小鼠的白化基因 人类色盲基因
4.可逆性
CTT 突变 GAA CAT GTA
17个优良牧草育种材料 太空诱变育种遨游归来
新华网 ( 2003-12-12 08:41:23 )稿件来源: 科技日报 12月2日,在北京市公证处办完公证后,作空间诱变育 种的17个牧草品种重回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这些珍 贵的育种材料乘DZ2型专用搭载盒,于11月3日由“长征2 号丁”运载火箭发射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17种 牧草在太空中遨游18天后将扎根祖国大地。 此次搭载是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和北京飞鹰绿色食 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研究的紫花苜蓿、冰草、野牛草Ⅰ、 野牛草Ⅱ、马蔺、胡枝子、新麦草、蓝茎冰草等10个种、 17个品种,总重量186.28克,这次搭载植物的特点是时间 长、牧草种类多。有两个品种的牧草种子搭载前还作了不 同含水量的处理。 (记者 范建 通讯员 才杰)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生物变异的来源
蒜黄
蒜苗
不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改变)
基因型 (改变)
环境条件(改变)
基因突变 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突变(mutation)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荷兰植物学家德 弗里斯(H· Devries)在1901年提出来的,当时他把在 月见草中观察到的偶然出现的、巨大的、可遗传的变 化称为突变。后来知道,德弗里斯在月见草中观察到 的"突变"是染色体畸变而非基因突变。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1、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
3、(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有利变异:对自身有利。
(4)不利变异:对自身不利。
3、生物变异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培育动、的新品种。
4、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
5、”南橘北枳”是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之后,味道、色泽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是二者的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了改变。
6、变异的应用
(1)太空椒:基因突变。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重组。
(3)高产奶牛:人工选择。
7、把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大吗?
不一定,要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的。
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期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小两种可能(不考虑环境因素)。
【八年级生物的变异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 环境因素 引起的,没有 遗传给后不代能。
遗传物的质改变,
(2)根据变异是否对生物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例如,长期使
用青霉素,某些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对细菌来说,属于有利变异,对人类来
说,属于不利变异。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育种: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经过多代 选择、繁育,培育
6.下列各项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D A.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鼠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 D.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选择培育出70多个南瓜品种
7.
研究人员用高产小麦与优质小麦杂交,获得的种
15.(2024淄博期末)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方向是传染性更强、毒性更 弱。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该病毒的变异是不利变异 B.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阻止该病毒的传播 C.该病毒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D.该病毒的变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的改变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另一种低产抗倒伏 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如图中的四种类型,选择高产抗倒伏类 型进行繁殖培育,多代后就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
17.(2024烟台招远期末)以下是关于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提出问题:由于品种不同,花生果实大小有差异吗? (2)作出假设: 由于品种不同,花生果实大小有。(或没有)差异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种品种的花生,测量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怎样选择30 粒花生? 随机取样。用30粒花生而不是1粒,目的是 避免.实验出 现偶然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b6a71410ed630b1c59eeb58c.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3、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要点梳理】要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生物变异有两种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2.两种变异的区别:3.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要点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症状: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一个氨基酸(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研究要点诠释:突变的原因: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由于这是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形成单链DNA,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改变缺失增添要点诠释: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引起基因突变,另外,RNA通常为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3)原因: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②外因——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要点诠释:对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剖析a.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生物变异的来源

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的关系
(1)从突变发生的部位看
基因2 α DNA β
AGGCTT………………GGCCAG ………………TACGGACT……
TCCGAA………………CCGGTC ………………ATGCCTGA……
缺失位置前不影响,影 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插入位置前不影响,影 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ATG … … … … … … … CTA TAG CCC … …
…TAC … … … … … … … GAT ATC GGG… …
转录
…AUG … … … … … … … CUA UAG CCC … … 翻译 起始密码子
【题组训练】 听课手册P081
1.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A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无性繁殖可导致基因重组
2.已知某雄蛙的基因型为DdRr,它的一个精原细 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组成分别为DR、Dr、dR 、dr的4个精子,据此可作出的判断是 C
染色体组
发育起点
自然成因
秋水仙素处理 配子 无论含有几 均为单倍体 个染色体组 先看发 育起点 受精卵 再看染色 体组数目 2个 二倍体
3个 多倍体 或以上
概念辨析
a、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 含一个染色体组。 b、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 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 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 c、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以有 多个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典例(不定项):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生物有以下几 种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图中基因a最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的互换 B.乙图中基因a不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 C.丙产生的体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量变异 D.丁图中基因a的出现最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5.类型
(1)根据基因突变的原因分: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2)根据基因突变后基因决定的表型分:显性突变(aa→Aa、AA);
隐性突变(AA→Aa、aa)。
例:若自花受粉植物的一植株的某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 最早在__当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__子__一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最早在__子__一__代中能出现显性突变纯合子;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
基因突变 一定 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不一定 导致生物性状(填“一定”
或“不一定”)。不改变性状的原因:
①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 基因的非编码区或内含子(真核)中 。
②基因突变后形成的 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种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
抑癌基因: 其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
(2)细胞的癌变:结肠癌发生的原因 如图是解释结肠癌(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的简化模型: ③根据图示推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哪些 明显的特点? A.能够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 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生物变异的来源及类型(共31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TA
根本原因
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替换 、____增__添 和_缺__失____,而引起的 基因结的构改变。
┯┯┯┯ ATGC TACG ┷┷┷┷
替
换
┯┯┯┯ ACGC TGCG ┷┷┷┷
┯┯┯┯ ATGC TACG ┷┷┷┷
增
添
┯┯┯┯┯ ATAGC TATCG ┷┷┷┷┷
猫由于基因重组而产生的变异
4、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能产生多样化的 基因组合的子代,为生物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 源,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形成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因重组能否产生新的基因? 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
5、应用:杂交育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有什么区别?
1.基因突变: 基因__内__部__结__构_改变,它___能__产__生_新的基因 发生时期:细__胞__分__裂__间__期__(__D__N_A__复__制__时_ ) 特点: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 ③_______、突变率低 ④多数有害、⑤________不__定__向。性
等位基因是如何产生的?
为何基因突变对生物体而言, 多数为有害突变? 基因突变对生物 岂不是没有意义?
①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
②产生新基因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六)应用:
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诱变育种
(六)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诱变意义: 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 型的重要方法(举例)
(1)常用的方法: 物理因素:X射线、Y射线、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b
一种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
现的表现型就有 220=1048576 种。
上一页
交换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重组
之间的局部交换
b
B
b
B
上一页
3、基因重组的实现:有性生殖过程。
父本和母本的杂合性越高, 遗传物质的差距越大,基因重组 的类型就越大,后代产生的变异 就越多。
A.有丝分裂间期 (但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体细胞 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生殖细胞 中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内因: DNA在进行复制时发生错误或由于某种原因 断裂后进行修复时发生错误。
3、人类能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有丝分裂间期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
突变
•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
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
• 存在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
•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
而人工诱发的突变是定向的
3、一株世代都是开红花的果树,在一次突然性冰 冻后,在一个枝条
课堂巩固
1、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 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 由于昼夜温差大,叶球可重达7kg左右, 但再引种回北 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 引种过程可以看出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C、环境的改变可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 异
引起基因突变的外因是……?
1、二战时,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导致 以后大量畸形胎儿出生,畸形生物出现。
2、苏丹红的致癌原理:苏丹红进入人体 后,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形成苯和萘环 羟基衍生物,进一步生成自由基,自由基 可以与DNA、RNA等结合,从而产生致癌作
用。
3、乙肝病毒的致癌原理:肝炎病毒的基因融合于肝细胞 的基因,使肝细胞发生变异。肝脏炎症的不断刺激,使肝 细胞进一步变异,肝细胞不凋亡,而且不断地再生,就形 成了肿瘤。
生物的变异
不能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 (改变)
基因型
+
(改变)
环境条件(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突变 诱因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 可能的后果 A.没有蛋白质产物 B.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 列发生变化
2.基因重组: 控制不同性状的_基__因__重__新__组__合__,__不__产__生_新基因,可
形成新的____基__因__型。 发生时期:_____有__性__生__殖__过__程__中__ 特点:__非__常__丰__富__
课堂巩固
4、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A.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蛋白质 B.染色体上的DNA变成了RNA C.染色体上的DNA减少了或增多了 D.染色体上的DNA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
(2)优点: ①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 ②大副度改良某些性状
(3)缺点: ①成功率低,有利个体往往不多 ②诱变的各种因素都是致癌因素, 如有泄漏将造成人体伤害或环境污 染
这种太空南瓜王最大能长 到200多公斤,在生长繁 殖期高峰时,南瓜每天能 增大5公斤。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种个 体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3)如果DNA分子中含遗传信息的碱基对发生变化则意 味着__基__因__发生了改变,我们称这种变化为_基__因__突__变__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正常型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请查阅密码子表,完成以下图解
蛋白质 氨基酸
正常 谷氨酸
异常
缬氨酸 直接原因
mRNA DNA
G AA
GUA
CTT 突变 CAT
GAA
物理因素
(三)基因突变的外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四)基因突变的类型
按来源分_自_然__突__变____与_人__工__诱__变___
按突变后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分_有__利__突__变__与_有__害__突__变_, 对生物体而言,多数为__有__害__突__变____。
(五)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 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②随机性: 可发生在任何时期 ③稀有性: 自然界突变率很低:10-5- 10-8 ④有害性:(打破对环境的适应性)多数有害,少数有利 ⑤不定向性:A=a1或A=a2
5、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
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环境影响
三、重组DNA技术
基因工程
指按照人们的要求,通过对DNA分子进行人工 “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 重新组合,从而达到定向改变生物性状的目的。
广义的基因重组还包括重组DNA技术。
上出现了一朵白花,试分析下列问题:
(1)白花性状与红花性状的关系是 __一__对__相__对_性__状__。
(2)该朵白花性状是来自于___基_因__突__变_____。
(3)有人认为此白花性状一定是纯合子,你 认为对吗?为什么?
不一定;若此白花性状是隐性性状,则其是纯合子, 若此白花性状是显性性状,则有可能是杂合子。
BCD
问题:生物在遗传的同时为什么会有变异? 有哪些因素能引起变异? 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生物变异的?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与来源
(改变)
表现型 (改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型
+
(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环境条件
1 、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如: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 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2、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B.不能翻译 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
(二)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Why?
┯┯┯┯ ATGC TACG ┷┷┷┷
缺
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GC TCG ┷┷┷
请思考: ①由于碱基对的改变,是否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取决于什么?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则会遗传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1、若某基因原为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 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 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1)生物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控制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分) (2)①实验组甲: 在3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 (1分) 对照组乙:在20℃条件下将其培养成成蛙(1分) ②有分裂能力的 (1分) ③性染色体组成(2分) ④a 实验预期: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 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2分) b 实验预期:甲组实验的装片(3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 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乙组实验的装 片(20℃条件下培养的成蛙)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 体组成是XX:XY≈1:1 (3分) 结论:较高的温度使发育着的蝌蚪(XX)性染色体组成变 成XY,从而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2分) (3)2 (1分) 1(1分)
2、不可遗传的变异: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 发生改变的变异。如:断了尾巴的老 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问题探讨
(1)英语句子中的一个字母的改变,可能导致 句子的意思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能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变,变化不大或完全改 变这三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