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肿瘤诊断比较

合集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结节的对比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结节的对比分析

·影像学及诊断检验·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9月第19卷第18期172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 线诊断乳腺结节的对比分析尚清林 王琦(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南 746000)【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 线诊断乳腺结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后进行钼靶X 线诊断,以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率。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0例患者中误诊漏诊共14例,占比28.00%,诊断准确率为72.00%;钼靶X 线检查50例患者中误诊2例,占比4.00%,漏诊4例,占比8.00%,诊断准确率为88.00%,钼靶X 线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P <0.05);且钼靶X 线检查灵敏性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更高(P <0.05)。

结论:钼靶X 线诊断乳腺结节效果较显著,可明显提升检查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 线;乳腺结节;诊断结果【中图分类号】R445.1 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8-0172-02作者简介:尚清林(1988.06-),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乳腺结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包括乳腺增生结节以及直径小于2 cm 的乳腺肿瘤性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导致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且越来越年轻化,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

患病初期患者自身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数都是在健康体检时才检查出来,在临床上并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对每种乳腺疾病都作出准确的诊断[1]。

有临床研究表明[2],乳腺癌肿瘤的预后情况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乳腺癌肿瘤患者开展早期诊断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唐信琴

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唐信琴

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唐信琴发布时间:2023-06-17T08:35:22.55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唐信琴[导读]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入的乳腺癌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X线钼靶)、观察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B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各25例,对比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A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误诊率及漏诊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效果都相对较好,而核磁共振成像和彩色超声的诊断准确度更高,且不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临床指导效果更佳。

富源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富源655500摘要: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入的乳腺癌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X线钼靶)、观察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B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各25例,对比诊断效果。

结果:观察A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误诊率及漏诊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效果都相对较好,而核磁共振成像和彩色超声的诊断准确度更高,且不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临床指导效果更佳。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靶;彩色超声;乳腺癌在临床上,在女性群体中较为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为乳腺癌,并且患病人数呈现出连年增加的发展态势,所以,做好乳腺癌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患者的生存周期[1]。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和 钼 靶 X 线 诊 断 小 乳 腺 癌 的 临 床 价 值 比 较
黄 慧琨 ,韦典君 ( 广 西河 池市 人 民 医院 超 声科 ,广 西河 池 5 4 7 0 0 0 )
[ 中图分类号]T H7 7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2 3 7 6( 2 0 1 4)0 8—0 0 3 1~ 0 3
[ 摘
要] R h血 型 系统是继 A B O血型 系之 后人类发现的 又一 个具有 重大临床 意义的血型 系统 ,也是 最复
31
医疗装备 2 0 1 4第 8期
RH
( D) 血 型 在 临 床 输 血 中 的 应 用 及 检 测
张学 军 ,林世 伟 ,朱丽凤
( 江 苏省 扬州 市 第一人 民医院 输血 科 ,江 苏扬 州 2 2 5 0 0 1 )
[ 中图分 类号]R 5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2— 2 3 7 6【 2 0 1 4)0 8—0 0 3 3— 0 2
( 最 大 直径 ≤2 g m) 的诊 断 与研 究 已成 为 临床 关 注
的热 点 ,临床 上 多 采 取 超 声 及 x线 钼靶 摄 片辅 助
形态是否规则 ,边界及轮廓是否整齐 、有无侧方声 影 ,肿块 内 部 回声 是 否 均 匀 ,后 壁 回声 是 否 有 减 弱 、不 清 ,有 无钙 化及 钙化 灶 的形态 ,皮 肤 或组织
H O L O G I C公 司生产 的二 维 S E L E N I A数 字 钼靶 X线
机 ,摄影 条件 为 2 5—3 5 k V,4 0—1 8 0 mA s , 自动 曝
光 ,常规摄 影 双b q @L 腺轴 位 ( C C位 ) 及 内外 侧 斜 位 ( ML O位 ) ,必要 时加摄 点压 片或 放 大摄 影 ,利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一致性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一致性分析
姜 涛 高 军 喜 姚 兰 辉
摘 要
目的 评 价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 DU) 与 X 线 钼 靶 摄 影 ( AM )检 查 诊 断 乳 腺 肿 瘤 良恶 性 的一 致 性 。 C M
方 法 采 用 Ka p p a分 析 对 1 3例 不 同年 龄 、 不 同 肿 块 大 小 及 不 同腺 体类 型 M 诊 断 结果 7 D 进 行 分 析 ,对 两 者 的一 致 性 进 行 评 价 。
04) . 6 ,而 年 龄 分 组 中 的 大 于 5 5岁组 、肿 块 大 小 分 组 中 的肿 块 直 径 小 于 lc 组 及 腺 体 质 地 分 组 中 的 致 密 型 组 、脂 肪 型 组 的 一 致 m
性 较 低 ( p a 分 别 为 0 3 、0 3 、0 3 ) Ka p 值 .3 .5 .3 。
结 论 在 乳 腺 肿 瘤 诊 断评 价 中 ,C U 与 MAM 诊 断 乳 腺 肿 瘤 良恶 性 与 病 理 结 果 一 致 性 中等 , 但 两 者 联 合 诊 断 后 具 有 高 度 的 D

致 性 。 在 临 床 工 作 中若 能 将 二 者 有 机 地 结 合 应 用 ,将 有 助 于 乳 腺 肿 瘤 的诊 断 与 治 疗 。
关 键 词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检 查 x 线 钼 靶 摄 影 检 查 乳 腺 肿 瘤
Ag e m e f Pr o r tv l r Do l r Ul r s no r p r e nt o e pe a i e Co o pp e t a 0 g a hy
mode a e l v lofa e m e n t a r t e e gr e nti hedigno i fbr a tt ss o e s um or n t e gr p a e < 45, e 4 s i h ou g ag 5~ 5 r up, opls s sz 5go ne a m ie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CT联合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李晓利
宫颈癌是妇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子宫类恶性肿瘤疾病,多
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妇女,发病率
相对较高。宫颈癌临床致死率相对较高,患者前期无明显不
适症状,中晚期患者常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恶

肿、症临床症,
有效
清除病灶,但对于病情严患者,只 用子宫切除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择
,保
性。乳腺
kt x线摄影对微小
潜 有较高敏性,够显示
出肿块较小无肿块病灶, 而对病情况
+
乳腺kt x线摄影诊断中能够显示形状不规则的密度增高
影,尤其

,对乳腺导管的
损情况
能够清晰显示,准确定位病灶位置,为选择手术方案提供参
考 据叫但不 不 的是,乳腺kt x线摄影
、 情况,
中乳腺 病灶 有,情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年6月第22卷第3期 JPMI, June 2021, YoL22.No.3
・283・
乳腺#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王利鸽蔡礼华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导管内癌为常见
病理类型,是指乳腺导管内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但未超过周
围基底膜,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病灶情况,前能对病情 简单评估冋。但部分乳腺导管内
癌肿块较小甚至无明显肿块表现,超声
易被忽视;另
外,病灶较小,不会出现明显的血流改,导致超声
率较低。
结果显示, 病 结果发现,86
乳腺
导管内癌患者中 出58 恶性病;乳腺k靶X线摄影
乳腺导管内癌灵敏度、度、阴性预测 高于超声检

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

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1.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

通过观察乳腺组织结构、形态、血流状况等,可发现乳腺结节、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

2.乳腺钼靶X线摄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可发现乳腺结节、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

对于乳腺微小钙化、隐匿性乳腺癌等,钼靶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3.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适用于乳腺钼靶检查可疑病例、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以及既往有乳腺手术史的患者。

MRI可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结构、形态、血流状况等,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

4.乳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乳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是乳腺癌确诊的金标准,通过获取乳腺组织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乳腺癌的诊断。

FNAB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

二、乳腺癌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乳腺癌早期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1)乳腺癌根治术: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腋窝淋巴结等。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乳腺、胸大肌、胸小肌,保留部分腋窝淋巴结。

(3)保乳手术:切除乳腺肿块,保留乳腺组织。

2.化疗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率。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基因状态等因素制定。

3.放疗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放疗:针对乳腺、腋窝等部位进行照射。

(2)内照射放疗:将放射性药物注入乳腺肿瘤组织内。

4.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或降低雌激素水平,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药物包括:(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分析

钼靶X线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分析

临床价值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资料 :本组 为2 0 1 5 年1 月 至2 0 1 6 年6 月 本院收 治的6 0 例早期乳
超声复查;彩超检查发现乳腺结构局部紊乱以及可疑钙化时,需结合
钼 靶X 射 线检查 ,钼靶x 射 线对 良性病变 不能定性 实性 或者囊性 时 , 需行超 声检 查确认 】 。
腺癌患者 ,患者人院前常规行钼靶x 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
经 手术病理 证实 ;6 O 例均为 有生育史女 性 ,左侧2 8 例 ,右侧 3 2 例 ,患 者 年龄3 7 - - 6 8 岁 ,平均5 1 . 5 岁。患者 以乳腺肿块 、乳头 溢液以及乳头 凹
1 _ 3诊断标准:乳腺钼钯检查分为直接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乳腺
肿块 ,边缘模糊 、有分叶毛刺 ;间接征象包括 泥沙样、杆状 、簇 状钙
化灶 、异常血管 、大导管相 、厚 皮征、淋 巴管塔 尖征。检查结果 间接 征象 中的恶 性钙化 灶、淋 巴管癌栓 可判定 为恶性 ,具有2 项以上直 接
征象可判 定为恶性 ,若 具有 1 项直接 征象 十2 项 以上 间接特征的可判 定
陷就诊,乳头肿块4 9 例,乳头凹陷2 例 ,乳头溢液9 例。
1 . 2 检查 方法
1 . 2 . 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我们应用P H I L I P S I E 3 3 彩 色多普勒超声 ,探
头频率5 - 1 2 M H z 。患者取仰 卧位 ,上臂向外上方伸展 ,全面扫查 ,观察
为恶性 。彩 超诊断恶性 的标准是肿块 内部实性不均 匀低回声 , ’ 后方 回
声减弱 或消失 ,边缘 不整呈蟹足样 ,腋 窝处淋 巴结肿 大 ,肿块 内部及

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癌中对比研究论文

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癌中对比研究论文

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比较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

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同时行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检查的乳腺癌病例62例。

钼靶x线采用常规摄片方法摄片;彩色超声探头频率10mhz,分别在2种影像下对乳腺癌进行分析、诊断,比较二者诊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 62例乳腺癌患者中,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9例,导管内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黏液腺癌2例,小管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

钼靶x线诊断正确49例,彩色超声诊断正确44例(χ2=11.68,p<0.05),两者联合诊断正确58例。

结论对乳腺癌的检出,钼靶x线较超声有优势,而两者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术;彩色超声;对比研究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1]。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增加保乳手术时机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乳腺钼靶x线、彩色超声和核磁共振是乳腺检查主要手段,而钼靶x线及彩色超声因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的关系成为乳腺检查的主流[2]。

本文就乳腺癌的钼靶x线及彩色超声在诊断中的检出率进行比较,旨在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同时行钼靶x线与彩色超声检查的乳腺癌病例62例,年龄30-67岁,平均(40±10)岁。

病理结果如下:浸润性导管癌39例,导管内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黏液腺癌2例,小管癌1例,小叶原位癌1例。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1.2.1 钼靶x线使用我院进口的美国ge senographe高频钼铑双靶x线机进行检查,常规采用头尾位(cc位)和内外斜位(mlo 位)进行双侧乳腺钼靶摄影,必要时加摄侧位(ml位)切线位及局部加压摄影。

1.2.2 彩色超声使用我院进口的美国gev-730彩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7.5-10.0mh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肿瘤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肿瘤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肿瘤患者,且均经过病理确诊。

对40例患者分别行乳腺钼靶X线超声摄影和超声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案的诊断结果。

结果乳腺钼靶X线摄影结果显示共有35例患者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87.5%,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诊断出33例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82.5%,两者联合检查共诊断38例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

两种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的整体诊断符合率较高,但对于转移性肉瘤以及分叶状囊肉瘤的误诊率高。

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对于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符合率令人满意,但是对非浸润性乳腺肿瘤诊断有较高误诊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标签:乳腺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
乳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每年约有50万患者致死[1]。

治疗上多是采用手术后放化疗治疗,然而在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面方案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在该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已经广泛使用,能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和更高的灵敏度,对于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很大的帮助,为临床后续及时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本文即是对2013年1月~10月我院对4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应用两种检查手段的研究资料整理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是在我院住院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取病理标本做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诊断符合第3版《现代肿瘤学》标准[2]。

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8.3±3.6)岁。

40例患者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8例(20%),初中及中专文化水平13例(3
2.5%),高中及本大专文化水平16例(40%),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3例(7.5%)。

未触及肿块患者19例,肿块直径1~2 cm患者15例,肿块直径2.1~5 cm患者6例。

1.2病例纳入标准①确认或高度怀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②无其他慢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③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

1.3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经过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确诊或高度怀疑为乳腺癌患者,并在术前常规性行钼靶X线检查以及超声检查。

其中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仪器购买自美国GE公司medical system SCS乳腺钼靶机,对患者两侧乳腺均行检查,注意观察每位患者的乳腺类型、病灶大小、清晰度、边缘状况,病灶内部或临近有无钙化,有无患侧引流血管增粗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将遗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超声检查采用的是购自美国GE公司voluson 730临床版超声仪,对患者的双侧乳腺均行常规检测,检查相关病灶的形态、是否有钙化点以及存在导
管扩张等。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40例患者病理结果均诊断为乳腺癌患者,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7例,乳头状导管癌患者4例,腺癌3例,转移性肉瘤3例,分叶状囊肉瘤3例。

2.2乳腺钼靶及超声结果乳腺钼靶:共35例患者诊断为早期乳腺癌,診断符合率87.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5例,乳头状导管癌患者4例,腺癌3例,转移性肉瘤2例,分叶状囊肉瘤1例,其余3例为假阴性。

超声:33例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82.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4例,乳头状导管癌患者4例,腺癌3例,转移性肉瘤1例,分叶状囊肉瘤1例。

联合:38例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6例,乳头状导管癌患者4例,腺癌3例,转移性肉瘤2例,分叶状囊肉瘤2例,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较为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国内[3],但是基于先进的筛查,能够在发现很多早期乳腺癌患者,从而为治疗赢得了时间,避免了病情继续恶化[4]。

目前我国对于术前诊断乳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影像学检查在术前确诊的比例越来越高,诊断符合率越来越接近术后病理结果。

广泛使用的为乳腺钼靶X线摄影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为诊断早期乳腺癌患者奠定基础,早期乳腺癌患者病灶多较局限,同时尚未和皮肤及周边正常组织发生粘连[5],同时也为出现侵袭转移[6],此时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为微小钙化点、小结节、病灶周围血流异常血管扩张以及条索状阴影等。

超声诊断能够较为清楚的区别病灶组织和其他正常组织,同时辨别肿块内是否有液体,对病灶周围的血流、边缘、钙化点均有较好的诊断优势。

乳腺钼靶X线的优势在于对于小的钙化点、结节相比超声能更好的更快的发现,因此尽管有患者未触及肿块,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后仍能确诊,该技术可以了解整个乳腺结构,并可整体观察病灶情况,不易漏诊[7]。

另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显示不规则高密度影,在实行造影增强检查后,对于乳腺导管内出现中断或者是缺损的情况显示良好,能很清晰的告知检查者精准的病变部位,对腺体内脂肪较多或腺体已萎缩者双侧乳腺对比良好,结构显示清楚[8],为患者手术明确病理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钼靶X线局限性在于对恶性肿块内部显示欠佳,部分患者的病变部位有一定几率被乳腺所遮挡,因此会造成漏诊的情况[9],此时可以再次应用超声检查来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的情况。

对于超声下无异常表现的患者可能是因为肿块尚未形成,仅仅是少量的钙化点,故超声无法明显。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于诊断早期乳腺癌均有各自的优势,在联合
应用时,早日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比单一的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但是两者对于转移性肉瘤以及分叶状囊肉瘤的误诊率较高,和病理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可以选择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以提高确诊率,帮助患者能够及早的开展后续治疗,避免因误诊漏诊造成患者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刘鹏,杨德启,乔新民,等.乳腺钼靶和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的对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48-51.
[2]马少君,梁晓燕,黄范丽,等.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与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5):561-563.
[3]宋春华,杨宝华.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成像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32):109-110.
[4]林雅杰,徐廷国.超声与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1):88-89.
[5]曾家琛,周懂晶,骆小翼,等.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09,30(6):947-949.
[6]张琳,林红.绝经前早期乳腺癌中高频超声和钼靶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355-357.
[7]贺红艳,张大伟,韦德湛,等.钼靶、超声检出微钙化灶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78-3681.
[8]Saxena AK,Kumar S.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pain in breast carcinoma patients:current opin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Pain Pract,2007,7(2):163-177.
[9]张宏艳,梁峰,贾志凌,等.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摄片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附87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1):8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