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_杠杆的平衡条件_练习题
第十章第一节 科学探究_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及平衡条件习题课)20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杠杆及平衡条件
1.超市里的手推车如图所示,某顾客推着空车前进时,当前 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 杆,支点是___C___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
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B___点。
【点拨】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由图可知,当前轮 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绕C点转动, 故支点是C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扶把,这 时手推车可绕B点转动,故支点是B点。
(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_动__力__×__动__力__臂__=__阻__力__×__阻__力__臂___。
实验 动力 次数 F1/N
1 2.5
动力臂
l1/m 0.2
22
0.15
3 1.5 0.1
阻力 F2/N
2
1.5 ①
阻力臂 l2/m 0.25
0.2 ②
(4)某小组对实验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3所示又进行了实 验。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 拉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因为这样做改变了拉__力__的__方__向__。 在测量拉力F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 拉力的力臂应为____O_B___(填“OA”“OB”或“AB”)。
返回
4.如图所示,杠杆受力F的作用,图中能表示力F的力臂 的是( C ) A.OA段 B.OB段 C.OC段 D.OD段
返回
5.为了更好地开展网上直播教学,物理老师自制了“手机支 架”来录制在本子上书写的解题过程。如图所示,将手 机放在水杯上,用铁锁压在手机右端,防止手机掉落。 如果把手机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请画出阻碍手机 掉落的力的示意图和该力的力臂。
友谊县四中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课一练基础闯关2新版沪科版3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响度
D. 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答案】A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20 广元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中高考期间建筑工地禁止夜间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8.生活处处有科学。有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如图),筷子相当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的应用。如图所示,利用筷子开启啤酒瓶盖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是省力杠杆。
答案:省力
9.如图所示,手握物体向上曲肘时,动力由肱二头肌收缩提供,阻力是物体对手的压力,此时,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前臂骨骼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2016·聊城中考)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________N。
【解析】本题考查了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把拉杆式旅行箱看成一个杠杆,其支点为转轮的轴,动力为人提拉把手的力F,阻力为箱体的重力,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为省力杠杆。箱体的重心在箱体中间,即重力的力臂为箱体的一半,而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所以力F的力臂为重力力臂的3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F×3L=210N×L,得F=70N。
沪科版八年级 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练习题

8.(2010荆门中考题)图中 是用软绳 ( 荆门中考题) 荆门中考题 图中AB是用软绳 悬挂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在 悬挂的杠杆,请在 点画出能使杠杆在 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9.(2010桂林中考题)如图所示,为自 行车脚踏板的示意图,作用在脚踏板上 的力为F。请在图中画出该力的力臂。
省力 B
7. (2010福州中考题)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 福州中考题) 福州中考题 15N的鱼,如图所示,OA=0.4m,OB=2m。下列 的鱼, 的鱼 如图所示, , 。 说法正确的是( 说法正确的是(C) 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 . 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 C.手对鱼杆的拉力 1的大小为 .手对鱼杆的拉力F 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 1的大小为 .手对鱼杆的拉力F 的大小为3N
1)图略。重力示意图(1分); 动力臂 图略。重力示意图 分 ; 动力臂(1 图略 分) (2)增大拉力 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钩 增大拉力(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 增大拉力 弹簧测力计向左移动、 码向左移动)(2分 码向左移动 分) (3)不正确 分); 不正确(1分 ; 不正确 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 因为只测量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 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不同的物理量 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不能相加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 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 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 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 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 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 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_________端将下沉。 端将下沉。 端将下沉
课时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课时同步检测(沪科版)(解析版)

第十章机械与人第1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填空题(共6小题)1.现要使用撬棒将石块1撬起。
如图所示,若在撬棒的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l,撬棒的支点是点:若在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l,撬棒的支点是点。
【解析】由图可知,若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绕A点转动,所以支点是A点;若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绕C点转动,所以支点是C点。
故答案为:A;C。
2.如图所示,用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OA提升重物,F是作用在杠杆A端的力。
图中线段AD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D⊥AD、BC⊥AD.线段表示力F的力臂。
(选填“BC”、“OD”或“AD”)【解析】由题知,O点为支点,线段AD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D⊥AD,则OD是从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D表示力F的力臂。
故答案为:OD。
3.(2019•黑龙江)如图所示,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的A点悬挂一个重为4N的物体,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F=N;若保持物体悬挂的位置不变,改变力F的方向(如图虚线所示),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力F将(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解析】(1)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A点悬挂一个重为4N的物体,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F B L B4N•3L=F B•4L解得F B=3N,(2)保持物体悬挂的位置不变,改变力F的方向(如图虚线所示),动力臂将减小,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力F将变大。
故答案为:3;变大。
4.(2019•百色)如图所示,用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动力F将重物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该杠杆属于(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解析】将重物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如图所示,动力F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所以动力臂长度为杠杆的长且大小不变;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阻力的力臂最大、且阻力大小不变(等于物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此时动力最大,所以杠杆转动的过程中动力先变大、后变小。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机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课件及答案

开瓶盖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表示正确的是
(C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3.完成下列各图(图6-5-10),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如图所示: (1)
(3)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2)
(4)
(5)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 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杆的平衡条件.
等概念.
2.会画力臂.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
杆.
(1)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如图6-5-1中的
点O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2)使杠杆转动的力是动力,如图中的 F1 .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阻力,如图中的 F2 .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如图6-5-6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
杠杆B端的力.已知OA⊥AB、AC⊥OB.图中F的力臂是
(A
)
A.OA B.AC
C.OC D.AB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六章 6.5
1.解析 由图可知,BA是力F的作用线,OA⊥AB, OA为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A表示 力F的力臂. 答案:A.
物理
八年级 下册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如图6-5-3中的OC. 2.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作图法:
图6-5-3
(1)在杠杆上找离支点最远的点作为力的作用点;
2020春(安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10.1.1 杠杆及平衡条件

能杠 杆 上 A点 所 挂 钩 码 的 总 重 GA= 2×0.5 N=1 N,B点所挂钩码的总重GB=4×0.5 N=2 N, 设杠杆相邻刻线间的距离为L,则LA=3L,LB=2L,则杠杆 两 侧 力 与 力 臂 的 乘 积 分 别 为 GALA = 1 N×3L , GBLB = 2 N×2L,所以GALA≠GBLB,则杠杆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答案】不能
能力提升练
11.[2019·苏州]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
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左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
能力提升练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 N的钩码,在B点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2_.0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 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偏__小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能力提升练
10.[2019·贵阳]如图所示是吊车正在起吊货物的示意图。 该装置通过液压伸缩撑杆推动吊臂并使吊臂绕O点转 动,从而通过钢绳将货物缓慢吊起。假设撑杆对吊臂 的作用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仅通过转动吊臂提升货物 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B.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不断增大 C.撑杆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增大 D.钢绳对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断减小
素养核心练
【点拨】设木条重心在D点,当A端放在托盘秤甲上,B 端放在托盘秤乙上时,以B端为支点,托盘秤甲的示数 是6 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托盘秤对木条A端 的支持力为6 N,如图所示:
素养核心练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课件-第10章 第1节 章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沪科版

5
5.【湖南郴州中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为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 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
(2)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相同规格的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 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直__接__从__杠__杆__上__读__出__力__臂__.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3
易错点 力臂的判断 3.图中关于动力F1的力臂l1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C )
4
4.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 重心,他的体重为550 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___1_.5_____ m,大小为 ___3_3_0_____ N.
6
(3)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 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_4___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才可以重 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4)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 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 簧测力计示数___变__小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当_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从__C__位__置_ 移到_D__位__置__时__,_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对__杠__杆__拉__力__的__力__臂__变__大__,__而__钩__码__对__杠__杆__的__力__和__力__臂__不__变_ _, 由__杠__杆__平__衡__条__件__可__知__拉__力__应__变__小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初二物理杠杆练习题

杠杆习题(一)一、是非题1.用扫帚扫地,用铲子铲煤,都不是使用杠杆。
()2.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力臂绝不可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4.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如果相反,它们的作用点肯定在支点的同侧。
()二、填充题1.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________的硬棒叫做杠杆,这个固定点叫做________。
2.1米长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
在杆的中点A处施一水平力F1;B端挂一重物,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动力臂l1=________厘米,阻力臂l2=________厘米。
三、选择题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杠杆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但力臂可能为零。
2.图5是开汽水瓶盖工具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 [ ]3.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A.F1B.F2C.F3 D.F44.如图7所示,用力F将球形重物滚上台阶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杠杆,那么[ ] A.它的两个力臂相等B.这杠杆的支点是球心O点C.这杠杆的支点是球与地面的接触点D.这杠杆的支点是球与台阶的接触点四、作图题找出图8中各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a)镊子;(b)加厚钉书机;(c)道钉撬;(d)缝纫机踏脚板。
杠杆答案(一):一、1.× 2.× 3.× 4.√二、1.转动,支点2.25,86.6三、1.D 2.A 3.C 4.D四、图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练习题
1.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4.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属于杠杆()
A.夹取物体的镊子
B.拔铁钉的羊角锤
C.杂技演员手中的水流星
D.打气筒中的活塞杆
5.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6.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7.一根重10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A.50 N
B.75 N
C.25 N
D.100 N
8.(2010江苏南通中学高三一模)如图13-4-1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L/4,重力G=600 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__ 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__ N。
图13-4-1
9.下图13-4-2工具中,省力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是__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__。
10.小华用钓鱼竿钓起重为15N的鱼,如图所示,OA=0.4m,OB=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费距离B.钓鱼竿是个省力杠杆
C.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75N D.手对鱼杆的拉力F1的大小为3N
4题图5题图
11. 如图所示的两把剪刀,如果想用来裁剪厚铁皮,应选择剪刀__ (填“A”或“B”)更省力。
12. 如图所示是一种健身器械,AOB可视为一个杠杆,O是它的支点。
(1)小明用力向下拉杠杆时,重物被抬起,此时AOB是一个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他想更容易抬起重物,应该将手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O点,这是因为增大
了。
13. 如图所示为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
若动
力F1和阻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则F2= N。
6题图7题图
14.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8题图9题图
15.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
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m、0.2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
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_________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2题图13题图
16.如图所示,为自行车脚踏板的示意图,作用在脚踏板上的力F。
请在图中画出该力的力臂。
17.如图所示,在课桌的C点用最小的力把桌腿B抬离地面,在抬起时桌腿A没有滑动。
请在C点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1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____,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14题图15题图
19.我们都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前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如图所示,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
20.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