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探讨

合集下载

如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

如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如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
导语:糖尿病是大家都了解的疾病,这种病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危害性也是非常的严重的,很多患者饱受此病的长期的折磨,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
糖尿病是大家都了解的疾病,这种病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危害性也是非常的严重的,很多患者饱受此病的长期的折磨,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的患者都对于此病的治疗问题相当的关注,那么,如何对糖尿病患者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就此问题,来看看下面的解答。

气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的三大病理因素,气虚化火,伤津损液,久成虚疾,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故益气温阳重在气化,养阴勿忘祛浊,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属中医“消渴”、“消瘅”范畴。

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饮食失节、嗜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情志失调,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是发生该病的重要因素。

房室不节,劳欲过度,与该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糖尿病治疗原则:益气温阳重在气化,养阴勿忘祛浊,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组方益气养阴化瘀汤,并随症加减,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药物组成:黄芪30克,人参10克,生地30克,黄连20克,大黄10克,枸杞子30克,山茱萸30克,水蛭10克,荔枝核30克。

服法:水煎2次混合,分2次服。

功用: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中 医 中 药
益气 养 阴化 瘀 祛 痰 法 对 2型 糖 尿 病 患者 血 液 流 变 学 影 响 的 临床观察
李 永华 崔 淑枚 李 志 军 ( 黑龙 江 中医药 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内 分泌 科 黑 龙 江哈 尔 滨 10 4 ) 5 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化瘀祛痰 法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影响 , 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以
益 气养阴化瘀祛疾 法为纽 方原则 自制中药汤荆, 疗3倒血液 漉变学明显改 变的2 治 O 型糖尿病患者 , 并设对 照纽 , 比较治疗前 , 流变学变化 。 后血 结果 治 疗妲 , 疗前后血流 变 学、 治 全血表 观 粘度 , 血浆 粘度有 显著性 变化 。 0 0 。对 照纽改 变不 明显P .5结 论 苴 气莽 阴化 p< .5 ; >o 0 。 瘀祛痰法 自制 中药 , 匏明显改善2 型糖尿 病患者血 流变学指标 , 且明显优于对照纽 , 非常有 临床 治疗价值 的疗法 。 是
为 消渴病久 则络脉瘀 滞的理 论与现 代医学2 型糖尿 病 出现血 液流 变学
采用s s 0 0 件进 行数据 处理 , 果以 土s P s1.软 结 ) , 间比较 表示 组
采用 配 对 墟 验 , < .5 有统 计学 差 异 。 P 0 0为
的改变是 相关 的 。 床上应 用益 气活 血化 瘀祛 痰的 治则 , 临 来改 善糖 尿 病患者 血液流变 学特征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糖尿病 并发症 的治疗具 对
12 治 疗方 法 .
是由于血液和血管的流变性质异常产生了“ 血行失度” 或血液循环障
碍、 并导 致全 身或 局部 血 行低 下或 功能 紊乱 而 引起 的疾 病 [ 现 代医 1 】 。

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滋阴活血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me in y po itga b t e et ogo p s o s t t al s nf at尸 00 )T el es f L , U , R UP U R dc esm tm erl e i n went ru s h w wa t t i i l i icn (> .5. h v l o B B n a sc y g i e G N C , , AE a dC P i w ru sdce sds nf at o ae t h s eoet a n P 0 5o < .1. h et n go pwa n R nt o go p erae i icnl cmp rdwi toeb fr et tr < . rP 0O ) T et amet ru s g i y h r me 0 r spr ro h o t l ru < .5. ocuin: ii i nH ou a u raig D h s o de et u ei e nr o pf 00 )C nls sY q Zy u x e ott c og P o i Huy et N go f c t n2 aa .
白蛋 白尿 ; 白蛋 白排 泄 率 ( 尿 UAE 达 2  ̄ 2 0 gmi;V期 : R) 0 0p/ n I 临 床 D 期 ;持 续 性 蛋 白尿 ;U R 2 0 g n 05 ;尿 常 规 N AE > 0 p / > .g mi
化 验 蛋 白阳性 。
2 0 分 2次服 用 ,疗 程 3个 月 。 0 m1 1 测 定 指 标 测 定 治 疗 前 后 服 G B U _ 4 L 、B N、C UP UA R R、 、 E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年 第 3卷 第 2期 JM 01
I 组 比 I 多 2 ,而 无 指 征 、大 剂 量 、 长 时 间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 I 组 d 容 易 诱 导 细 菌 耐 药 性 的 产 生 和 传 播 ,其 结果 不仅 会 影 响 围手 术 期预 防感 染 的效 果 ,而 且 还 可 能导 致 菌 群 失 调 、二重 感 染 和 药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笔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DPN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10岁。

西药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9岁。

两组糖尿病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糖尿病学》[2]制定如下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h血糖(2hP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②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四肢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度觉过敏或迟钝,肢体麻木,末端有束感、袜套感、踩棉花感,针刺样疼痛、钝痛、灼痛感)或行走不稳或肢体活动受限;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除外其他因素(如遗传、酒精中毒、尿毒症、感染、营养不良、药物及重金属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血糖保持平稳至少3个月以上(HbAlc<7.5%),原用治疗神经病变的药物停药2周以上纳入观察。

1.3 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以及中度感染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其它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在二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在二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在二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治疗二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8例二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63.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HbA1c、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纤维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FBG、HbA1c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治疗二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并改善其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二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症能继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于“血痹”、“消渴”范畴[1],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

为了进一步探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入选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2]: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口服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FPG≥7.0mmol/l;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化症状患者中,随机血糖≥11.1mmol/l。

中医辨证为淤血络阻、气阴两虚。

排除标准:伴其他器官严重疾病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49.2±7.6)岁,病程2-18年,平均(9.1±4.3)岁;研究组患者男29例,女15例,年龄31-68岁,平均(48.1±7.5)岁,病程3-17年,平均(8.9±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法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1-09T09:57:39.1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9月9期作者:马翠红[导读]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马翠红(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卫生院;江苏扬州225117)【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奇偶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比较2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成效。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法;2型糖尿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又叫做成人发病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者群体更为庞大,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1]。

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血糖值长期处在高水平的状态,疾病会引发其他重大疾病。

研究为了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治疗效果,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全科医学治疗)。

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5例和12例;年龄60岁-79岁,平均年龄(68.38±4.39)岁;病程时间2年-11年,平均(7.38±2.32)岁。

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和11例;年龄61岁-76岁,平均年龄(68.55±4.76)岁;病程时间2年-12年,平均(7.67±2.16)岁。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应用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 年8 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P2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糖化血红蛋白值(GHbAlc)和降糖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为6.48±0.87 mmol/L,对照组为7.31±1.01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2BG为7.59±1.12 mmol/L,对照组为9.73±1.35 mmol/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为9.55±2.13 mU/L,对照组为11.65±2.61 mU/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HbAlc为6.31±0.71 %,对照组为7.52±1.24 %,P<0.05;观察组患者降糖有效率为95.00 %,对照组为75.00 %,P<0.05,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化瘀;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其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有效的改善患者的IR程度[1],对于提高患者的姜汤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酮类药物进行IR治疗,但是由于其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存在损伤,且随着患者服药时间的延长,易出现耐受现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探讨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探讨

1340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探讨曹柏龙苗桂珍朱学敏王立强缪娟北京通州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101100)摘要:活血化瘀法在临床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法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可见皮肤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甚至感觉消失。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消渴病阴津亏耗无以载气,或燥热亢盛,痰热郁滞,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伤,经络失养、血脉失和,血液运行受阻。

治疗大法益气养阴、通经活络、注重脾肾。

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药力及活性成分,我们把活血化瘀药物分为活血药、化瘀药和通络药,但是并非只有活血化瘀类药物才具有活血的作用,其它如祛风散寒、滋阴润燥、清火、行气、补气、化痰、温阳药物同样具有活血的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针对病因治疗,并且补虚法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活血化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治疗1病因病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47%~91%,其发生多与病程相关,在吸烟、40岁以上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的机制较复杂,近年通过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①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②代谢紊乱,高血糖所致的代谢紊乱干扰了神经组织的能量代谢,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主要包括:A、多元醇代谢通路活性增高。

长期高血糖使山梨醇在细胞内大量积聚,造成神经组织对肌醇摄取减少,最终使N a+-K+-A T P酶活性下降,神经细胞肿胀、变性、生理功能降低,传导速度减慢,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突消失,感觉神经损伤先于运动神经。

B、蛋白质糖基化使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

C、脂代谢异常,早期可使逆行传导减慢,随后可形成永久性病理变化。

D、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其下降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呈正相关,故血浆β-内啡呔在种程度上可代表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③神经生长因子(是维持感觉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减少;④尚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改变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对2013—2015年到该院进行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規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IR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血糖含量、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临床探讨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慢性代谢疾病的发病几率逐渐提高,在慢性代谢疾病当中,糖尿病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疾病。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1],中国2013年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数量约有9 300万,约占据我国总人口的7.5%。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体胰岛素抵抗组织和胰岛β细胞功能产生漏洞,β细胞的死亡可能引发胰岛功能的损坏,从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来看,具有严重的糖毒性。

所以,要对糖尿病及时治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文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以及二甲双胍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到该院进行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平均年龄(55.13±8.94)岁,平均空腹血糖含量为(11.34±1.98)mmoL/L、平均饭后血糖含量为(17.86±5.06)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9.86±2.13)%;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平均年龄为(54.16±9.04)岁,平均空腹血糖含量为(12.43±0.99)mmoL/L、平均饭后血糖含量为(18.84±5.12)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10.86±1.03)%。

经医院论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的诊断指标进行严格诊断[2]。

1.3 入选标准
患者经过病情诊断之后,均为2型糖尿病,从未接受过糖尿病治疗,患者年龄区间为20~80岁,患者只患有糖尿病,不含其它重病症,例如心脏病等;不含其它恶性病,例如肿瘤。

在研究过程中患者清醒且拥有自我表达能力,该研究中的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治疗过程[3]。

1.4 排除标准
糖尿病分级为I级或者患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之前有过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年龄80岁的患者;患有其他重病症或者恶性病的患者;不想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

1.5 方法
1.5.1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式,使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临床治疗,瑞格列奈的用量为1 mg/次,3次/d,二甲双胍的用量为500 mg/次,3次/d。

1.5.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进行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该治疗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其中含有黄芪含量30 g,葛根含量、麦冬含量、丹参含量均为20 g,生地黄含量、白术含量、当归含量、赤芍含量以及沙参含量均为15 g,黄连含量7 g,党参含量、三七含量均为5 g,红花含量3 g。

用水煎之后口服,1次/d,一份药分成两次,1个疗程为30 d,在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对比[4]。

1.6 观察数据
在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的治疗过程之后,对患者的IR、β细胞的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其中血糖含量包括空腹血糖含量和饭后血糖含量。

1.7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以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R和β细胞功能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的IR和β细胞功能详细对比情况见表1。

2.2 血糖含量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的血糖含量详细对比情况见表2。

2.3 糖化血糖蛋白含量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糖化血糖蛋白含量详细对比情况见表3。

2.4 不良反应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详细对比情况见表4。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从患病人数看,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低于印度[5]。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一直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问题,从当前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来看,还没有找到固定的治疗方式。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对2型糖尿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该研究在使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基础之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对病情进行控制,要比传统糖尿病治疗方式效果好。

在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IR均有所好转,并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β细胞功能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糖蛋白含量均有所好转,并且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患者要好,值得在以后的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钟家芳,王仲,余海,等. 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60例临床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b8):337-338.
[2] 富晓旭.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 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3] 单留峰,郭丽芳.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6,31(5):663-666.
[4] 刘凡,杨萌,韩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4):96-97.
[5] 刘剑钢.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消渴病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8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