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合集下载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是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的概述:1. 婴儿期(0-2岁):这一阶段的婴儿主要的发展是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

婴儿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信任、安全,反之,婴儿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当感到饥饿、寒冷、不舒服而啼哭时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母亲或其他抚养者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此外,父母需要多给婴儿做一些抚触,多一些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

提倡母乳喂养的意义不仅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

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是运动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幼儿会学会爬行、行走、跑动等基本运动技能,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幼儿逐渐理解物体永恒性,即认识到物体即使被遮挡也存在,并开始建立简单的概念和记忆。

幼儿开始展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偏好。

3. 学前期(3-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4. 整个幼儿期的特点: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说,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03岁婴幼儿的关键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的关键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的关键发展特点0-3岁是婴幼儿成长极为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他们经历着快速而显著的发展变化。

在这期间,婴幼儿的身体成长速度惊人。

从出生时的小小模样,逐渐长高长胖,各项身体机能也在不断完善。

他们学会了翻身、独坐、爬行、站立和行走。

肌肉力量逐渐增强,让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探索周围世界。

头部的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好,能够稳定地抬起和转动。

0-3岁的婴幼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们开始认识颜色、形状、声音等,通过感官不断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他们会对熟悉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也会对新奇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兴趣。

这个阶段,他们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比如知道按开关灯会亮。

从最初的哭声表达需求,到慢慢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再到说出有意义的词语和句子。

他们会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发音,逐渐积累词汇量。

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互动奠定了基础。

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对他们产生依赖和信任。

他们也开始对其他小朋友感兴趣,虽然早期的互动可能比较简单,但这是社交发展的重要开端。

他们会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高兴、生气、难过等。

小手的灵活性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学会了抓握东西,从一开始的大把抓,到后来能够用手指精准地拿捏小物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探索物体的特性,还对日后的生活技能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照顾者的角色至关重要。

要为婴幼儿提供安全、稳定、丰富的环境,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多与他们互动、交流,通过游戏、阅读等方式促进他们的各项发展。

还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都是正常的。

不要过分比较和焦虑,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预防接种。

0-3岁是婴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在身体、认知、语言、社交情感和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着关键的发展特点。

家长和照顾者应该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0-3岁生长发育特点

0-3岁生长发育特点

一月大运动. 无法随意运动,不能改变身体位置,动作多为无规则,不协调的动作。

精细动作. 手成握拳装,当用玩具触碰手掌时会紧握住拳。

语言. 能自动发出各种细小的喉音。

与宝宝说话时,他会注视大人的面孔,哭泣的时候停止题库,有时能上下点头。

没有直接的注意能力,面部没有表情。

社交行为. 双眼能追视在身边走动的人清醒时喜欢毫无目的的呆视四周。

二月大运动. 脱腹悬空,宝宝的头能举到与躯干成衣水平线,但腿仍下垂。

拉腕坐起,头可自行竖直2~5秒精细动作. 用玩具碰手掌时,宝宝能握住拨浪鼓2~3三秒不松手把悬环放在宝宝手中,小手能短暂离开床面。

语言. 偶尔发出a,o,e等元音,有时能发出像鸽子叫得咕咕声。

与妈妈对视时,可呈现灵活机警和完全清醒的表情。

与观察者接触时,能集中注意,有时能以发音来回应。

社交. 逗宝宝时,宝宝会微笑,发声或手脚乱动等反应。

三月大运动. 可侧翻俯卧时,能自动将双肘屈曲,能将大腿伸直在床面上。

面朝下放在硬平面上,如果宝宝举头能保持在中线位置。

精细动作. 仰卧时能用手指抓自己的身体,头发和衣服。

双手张开,不再握拳。

语言. 能自由的发出两个音节的音。

如:gao,la,ma等。

有人逗引,会发出短暂的而真实的笑声。

见到令她高兴的物体时,会出现呼吸加深,全身用劲等兴奋的表情。

社交. 自发玩时会注视自己的双手,能自然地把一只手或者两只手放在自己的面前注视。

能玩手和手指相碰。

会用目光期待喂奶。

四月大动作. 平卧时会出现抬腿动作。

托起胸腹悬空时,头,腿和躯干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可从侧翻到俯卧位。

精细动作. 玩具接触宝宝的手时,手会主动张开,手抓住物体可保持一分钟。

会用一只或两只手碰桌面上的玩具。

语言. 能自发地发出笑声或对父母的逗弄出现反应。

能发出高声调的喊叫。

咿呀作语的声调变长。

社交. 见到熟人时,能自发地微笑,出现主动的社交行为。

能在镜子前明确地注视自己的身影,并微笑与他对话。

能抓住自己的衣服或小毯子并把自己的脸遮住。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0 3 岁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0 3 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身体、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0 1 岁:新生儿与婴儿期0 3 个月新生儿从出生开始就在努力适应外界环境。

这个阶段,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每天睡眠时间可达 16 20 小时。

他们的视力还不太清晰,但能通过声音和气味来感知周围。

宝宝会出现一些无条件反射,比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这是他们生存的本能。

他们的动作多为无意识的,比如手脚的抖动。

在这个时期,宝宝已经能够区分熟悉和陌生的声音,对妈妈的声音尤其敏感,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饥饿、尿布湿了或者需要安抚。

3 6 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多的兴趣。

他们能够认出熟悉的面孔,比如父母和经常照顾他们的人,并会露出微笑。

在动作发展方面,宝宝能够翻身,头部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好,可以短暂地抬头观察周围。

他们开始尝试用手抓握物品,但动作还不太准确。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发出一些简单的元音和辅音,比如“a”“o”“m”等。

6 9 个月宝宝的认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开始理解因果关系,比如知道通过拉绳子可以拿到玩具。

宝宝能够独坐,甚至开始学习爬行,这大大拓展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他们的手部动作更加灵活,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品。

语言方面,宝宝的发音更加丰富,会模仿大人的声音和语调,并且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再见”“拍手”等。

9 12 个月宝宝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可能会扶着家具或者大人的手迈出第一步。

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也有了很大进步,能够用勺子自己吃东西,或者翻书。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会表现出对某些物品的偏好。

语言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并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妈妈”“抱抱”“吃”等。

1 2 岁:幼儿期12 18 个月宝宝能够独立行走,活动范围更广,探索欲望也更强。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生理发育逐渐成熟。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婴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和器官发育方面。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身高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平均每个月增长2-3厘米。

体重方面,刚出生的宝宝一般在几个月内会出现体重下降,随后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增加一倍以上。

器官发育方面,婴幼儿的器官系统逐渐成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逐渐完善。

二、运动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运动发育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宝宝会逐渐掌握头颈控制能力,能够将头部稳定地抬起并转动。

在6个月之后,宝宝可以坐起、爬行,并试图站立。

到了1岁左右,宝宝能够站立和行走,开始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这一时期是宝宝运动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

三、感知发育特点婴幼儿的感知发育特点主要体现在五官和感官的逐渐敏感和发展。

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宝宝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开始逐渐成熟。

宝宝能够清楚地辨认出妈妈的声音和面部特征,并对强光和色彩有一定的感知。

在4-6个月之后,宝宝开始逐渐发展手部协调能力,能够用手抓取物体。

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感知能力已经相对成熟,能够辨认出更多的物体和声音。

四、言语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言语发育经历了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在出生后的3个月内,宝宝开始发出类似“咿呀”和“叽叽喳喳”的响声。

接下来的几个月,宝宝开始发出有意义的音节,并能够模仿简单的语音。

到了1岁左右,宝宝能够发出更多的单词和简单的句子,开始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五、认知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认知发育是指宝宝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成熟过程。

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宝宝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和感知,开始对物体的属性和关系进行了解。

在6-9个月之后,宝宝逐渐掌握了对象的永恒性和原因-结果关系,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解决问题。

到了1岁左右,宝宝开始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想象。

第三章-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PPT课件

第三章-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PPT课件
囟门的大小与闭合时间可衡量颅骨的骨化程度。前囟、 后囟。前囟: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多数在12-18个 月闭合;后囟:2-3个月内闭合。
(四)骨骼
8
新生儿的重要特征:骨骼尚未骨化,骨质很软,颅骨和 躯体骨骼在大小、长短、重量和质地方面均在生长。
1岁,腕骨已发育出头状骨和钩状骨;3岁,长出三角骨 ;13岁左右腕骨完成全部骨化。
(二)涂鸦绘画
27
涂鸦绘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绘画和写字,而是指儿童 早期的乱写乱画。
这种乱写乱画是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
讨论:要不要拿笔画画?观点1:不建议,危险;观点2: 建议,促进发展。
学习活动:请观察并记录婴幼儿抓握动作的发展时间与 标志性事件,分析抓握动作发展对于婴幼儿生存与发展 的意义和作用。
(三)腿和脚动作的发展
24
8个月:学会爬行; 1岁:扶物走路; 1岁半:自如行走
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婴儿学会爬行。
三、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25
(一)抓握动作 (二)涂鸦绘画 (三)生活自理动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抓握动作
26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手和手指的动作, 以及手眼协调摆弄物体的能力的发展上。
母亲心跳声可以缓解婴幼儿的焦虑,也能够证明胎儿在 子宫内能够听到母亲的心跳声。
较之成人,新生儿的听觉能力还是非常有限。
(二)声音的偏好
36
新生儿存在声音偏好。
新生儿最喜欢听频率为1000-3000赫兹的声音,而人说 话声音的频率正好在此范围。
新生儿(出生3天):表现出对母亲声音的偏好;
4个月:表现出对自己名字的偏好;
(二)颜色视觉
32

[母婴护理] 0-3岁婴儿的生理发育,有哪些特点(.

[母婴护理] 0-3岁婴儿的生理发育,有哪些特点(.

(一个小宝宝,从胎儿期,头只占全身的1/2,到婴儿期的1/4,再到成人期的1/8,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婴儿期,指的是0~3岁期间,又可以细分为:1. 新生儿期: 0~1个月2. 乳儿期:1个月~1岁3. 婴儿期:1岁~3岁在不同的阶段,婴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营养和教育,都是不一样的。

婴儿期发育的主要特点:1.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而婴儿期的发育,是一生中最快的,不过也是分阶段的。

* 新生儿期:发育是以天为单位的,真的是“日新月异”。

* 乳儿期:1~3个月,以周为单位;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6~12个月,以半年为单位。

* 婴儿期:1~3岁,以年为单位。

2. 发育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比如,身体机能和运动的发育,是从头到脚的。

具体来说:众所周知,人体共分为8大系统,分别是:呼吸、消化、泌尿、心血管(血液)、内分泌、运动、神经、感觉系统。

可是你知道吗,婴儿的8大系统,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表现:位置不同、发育不全、功能欠缺、大小数量比例不同、易发炎感染等。

接下来,我们就以Tips的形式,大致看看有哪些不同。

1. 呼吸系统:* 鼻、喉、泪管、气管较小或狭窄,易引发炎症。

* 由于婴儿不会说话,如果鼻塞,会导致烦躁不安、拒绝吮乳或呼吸困难。

* 肺部很娇嫩,须格外注意,容易有肺炎、肺气肿发生。

* 胸廓较短,呈圆筒状,肋骨成水平位,胸腔较小,几乎全被肺脏占据,待开始站立和行走后,膈肌下降(3岁后降至第5肋),肋骨逐渐倾斜,胸廓形状才逐渐接近成人。

2. 心血管系统 :*心脏: 体积与身体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新生儿重约20-25克, 占体重的0.8%, 1-2岁达到2倍60克, 占体重的0.5%.*大血管: 新生儿大血管弹力不足, 12岁时发育程度可与成人相同.*年龄越小,心率及血流速度越快. 婴儿血循环时间平均值为12秒,学前期儿童需15秒,以后则需18-20秒.3. 消化系统 :* 口腔: 出生时即有吸吮和吞咽反射. 口腔黏膜非常细嫩,血管丰富,易受伤, 擦洗时要很小心.* 唾液: 新生儿唾液腺发育差, 口腔比较干燥. 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5-6个月时显著增多, 常有生理性流涎.* 牙齿: 发育变化大. 4-10个月时开始出乳牙, 2岁左右长齐, 共20颗. 一般顺序如下: 中切牙, 侧切牙, 第一乳磨牙, 尖牙, 第二乳磨牙. 乳牙牙釉质薄, 牙本质松脆,容易形成龋齿.* 食管: 呈漏斗状, 肌肉不发达,容易溢乳.* 胃:呈水平位,开始走路后,逐渐变为垂直。

各阶段婴幼儿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三

各阶段婴幼儿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三

各阶段婴幼儿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三婴幼儿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的了解对于提供适当的照顾和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在各个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帮助父母和照顾者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婴幼儿的需求。

一、新生儿期(0-1个月)新生儿期是宝宝刚出生后的第一个月。

在这个阶段,婴儿呈现出以下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1. 睡眠需求: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每天需要睡眠16-18小时。

他们的睡眠呈现不规律的模式,经常醒来要吃奶或换尿布。

父母要为他们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

2. 喂养需求:在这个阶段,新生儿主要依靠喂奶来获取营养。

母乳是最佳的喂养方式,但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也可选择配方奶粉喂养。

每次喂养的时间间隔约为2-3小时,宝宝的肚子很小,所以每次喂养的量要适量。

3. 运动能力:新生儿的运动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腿脚的踢动和手臂的摆动。

他们也能稍微抬起头,但头部的控制能力较差。

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支撑,帮助宝宝进行头部和颈部的锻炼。

二、婴儿期(1-12个月)婴儿期是从一个月到一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呈现出以下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1. 持续的生长: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迅速发育,体重和身高都会有明显的增加。

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运动能力的增强:在婴儿期,宝宝开始学习翻身、爬行和坐立的能力。

父母要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给予足够的活动空间,鼓励他们的运动探索。

3. 语言和认知发展:婴儿期是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能够学习识别常见物品和人的面孔,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父母可以通过和宝宝的互动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三、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从一岁到三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呈现出以下生理特征和发展需求:1. 运动控制的提高:幼儿期的宝宝开始学习行走、奔跑和跳跃等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他们的手眼协调和大肌肉控制也在发展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好,各位老师,你们看到了吧,今天上午的课程是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育婴师职业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1、建立在心理成熟度的基础上。

2、建立在生理发展的基础上。

例如:一个1岁的孩子他说不出他不舒服、别扭、难受,你非要给他上课,让他玩这个游戏玩那个游戏,他又表达不出来,你的所谓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0-3岁的孩子整个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今天上午我们请来了疾病最权威的机构,北京儿童医院,我们请到的是儿保中心的刘晓军主任(已退休)来给我们讲课。

好,我们今天上午要讲一下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什么叫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呢?就是和成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孩子的特点。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许多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没几天就开始出现黄疸,为什么有的孩子在3岁以内的时候特容易得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过了3岁这种经历就慢慢的减少了。

为什么我们有的预防针必须按月份来注射,不到那个月份我们就不能给他注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孩子生理发育特点决定的。

今天上午我就想用这个时间把孩子整体生理发育特点让大家心理有个数,在这当中我可能会讲到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那你们会说我们也不是学医的,别给我讲的太深了,其实我是想让大家知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你就听,我最终会归结到你应该怎么做。

所以当你听到一些基础的东西,挺费解的,没有关系的,那么我最后会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去做,那么今后你去给其他人讲的时候不会只会说孩子黄了,不要给他多喝糖水,要让他多吃奶。

别人会问你为什么呀,你就说不上来了,所以今天我就会告诉大家一些为什么。

我们说孩子他在整个的小儿阶段一直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和成人的差别也就越大,而且切记孩子不是成人的一个缩影,也就是孩子他出生的时候也就是50公分左右,等到他长成人一个男孩子起码长到1.70米以上的个,他不仅仅是一个形体的改变,而是他各个器官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从不成熟到走向成熟这么一个过程。

今天我是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们小孩生理发育的特点。

新生儿,孩子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我想这些东西在你的课件上都有,可能我讲到的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一下,这些东西就成你的了。

我真正写在课件上的东西都是很原则的东西,你在任何书上都能找到。

我先说多大的孩子叫新生儿呢?从脐带一结扎的刹那间到成活的刹那间。

那我们说一个孩子出生时的身高是多少、身长是多少呢?一般是46-53公分,平均50-51公分。

体重一般是在2500克到4000克之间,我叫足月的正常儿,这是正常的落差。

如果小于2500克我叫他低出生体重儿,或者他够月份了,但是他生下来还是不到2斤半,我叫他足月小将。

超过4000克的叫巨大儿,体重不够或超过正常体重之外的我们叫他高危儿。

所以说孩子不是越大越好,但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成熟,我通过以下来说,比如说我们说刚出生的孩子皮肤是粉红色的,颜色特别好看,皮下脂肪也相对的比较饱满。

如果是一个早产儿的话,生下来跟小老头一样,为什么?我们说孩子从胎儿7个月之后他的皮下脂肪就迅速的增长,大家都有一个经验,孩子从胎儿7个月之后到他出生这个阶段是他体重增长最快的时间,因此我们说一个足月儿他生下来皮下脂肪就已经相对比较好了,比较丰满了。

另外,他身体有好多小胎毛,早产儿的小胎毛多,足月儿的小胎毛比较少了,可能在后背沿着脊柱那一块比较多一些,其它地方比较少了。

指甲,足月儿的指甲和我们成人的指甲是一样的长到指端,而一个早产儿的指甲只长了一半。

还有足底纹路,足月儿他的足底纹路和成人一样比较深、比较多,而一个不成熟的孩子他的纹路又少又浅。

还有就是男孩子的外生殖器,多数早产儿如果他成熟的不够好的话,可能他的睾丸还没有下入到阴囊内,还在上边呆着呢。

你看我通过用这几个方面我就可以判断一个孩子他是不是成熟。

因为有的孩子的妈妈,她可能记不住她的预产期了,她记得不准确,他就会告诉你我的孩子出生不到37周,他就是早产了,我的孩子才36周就出生了,但是我从这几个方面一看这个孩子他已经成熟的很好了,我心理就非常有数了。

我们要说一下孩子的体温调节,大家都知道一个新生儿刚一出生的时候怎么样,特怕冷。

当我们给他洗完澡后,护士马上会给他拿一个小薄被包起来,因为他怕冷。

为什么?因为刚出生的孩子他的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皮下脂肪相对比较薄,但是他的血管跟我们一样非常丰富,特别容易散热。

你们知道我们的皮肤是什么?它有很多的功能,其中一个就是它对体温的恒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说一个烧伤的病人,由于烫伤、烧伤之后,他的汗腺全被破坏掉了,那这个人到了大夏天怎么办呢?如果他的烧伤面积非常大的话,他只能坐在澡盆里呆着,要不然受不了,他的皮肤不散热,体温就会升高。

我们说小新生儿的皮肤特别容易散热、怕冷,所以要给他保暖。

我们说新生儿的4个护理的特点、要点是什么?第一就是保暖,然后是喂养,然后预防感染,还有一个就是皮肤护理。

你看保暖放到第一位。

我说他需要保暖,那是不是越暖越好?不是,因为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好,他特别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就是说你不是说他怕冷吗,我就给他捂的严严实实的,如果室温高的话,出生一周以内的孩子有可能他的体温蹭一下就上到40度,这个40度不是由于感染,不是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而是由于给的室温太高了,温度太高了孩子就会上火。

但是我们如果让他特别凉的话,他就会体温会收。

因此我说要对孩子的体温比较关注,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说要适当的保暖,现在生活水平比较高了,这个保暖可能会做的很好,但是一定要适当保暖。

我每次讲课都要讲到,我曾经到一个产妇家里,他住的单人房子,室温大概有25度左右,然后我进去之后她的那个小房间有一个帘子,我进去看到新生儿。

这个孩子穿着一件秋衣,一件毛衣,一件小棉袄,盖着一个小被子,头上还顶着一顶小帽。

然后他妈妈就抱起来说你快看看我这个孩子有什么毛病,他总是在哭,的确那个孩子小脸红扑扑的泛着光。

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汗腺发育不好,就是说他再热,你摸一摸他手上不出汗,顶多你会觉得稍微有点潮。

他的汗出不来,所以我去了把毛衣打开凉一凉,孩子就安稳下来了。

怎么样,保暖过度。

这个做儿科的人都有一个职业病,我只要在车上,尤其是地铁里看到家长把孩子捂得,她自己穿着短袖衣服时,非要给孩子穿2件衣服,下面还用小毯子裹者,戴着帽子,那孩子就特别烦。

然后我就告诉这个年轻的妈妈,你给他穿的太多了,他妈妈就不爱听,我就不好再说什么。

真的是这样,对于一个孩子,只要你穿多少衣服,他基本上就穿多少衣服。

对于一个不会走的孩子,可能他穿的衣服比你多穿一件就够了。

对于一个会跑的孩子,比如说1岁半以后到2岁多,他的活动量特别大的时候,他穿的衣服要适当的比你少一件。

就是要注意这个。

我们说孩子的呼吸,我们很多妈妈会说这个孩子我怕他喘不上来气,因为他的呼吸非常微弱,也非常浅。

我们说孩子的呼吸一般是在40-44次,我们成人的呼吸大概是每分钟多少次?多少?啊!70多次啊,70多次那是心率,我们的呼吸大概将近20次/分。

我们都知道你要是做心肺复苏的时候,当你在大马路上碰见一个人,比如他溺水的呼吸、心跳都停止的怎么样,给他做4次心脏按压,到时候我们刘大夫会跟你们讲,一次人工呼吸,它是4:1的比例。

我们说到呼吸,你怎么来判断呼吸呢?其实很好判断,你把一个棉签的棉絮撕掉一点捻一捻,放到孩子鼻孔的旁边,当然不要碰到孩子,你就可以看到棉絮抖动,你都可以数到孩子呼吸了。

我们说孩子应不应该让他啼哭呢?我说适当的啼哭是有利于孩子肺部的发育的,我们知道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他的肺是瘪的,因为他不需要呼吸。

他通过吐咽羊水,通过妈妈给他的脐静脉给他输送的新鲜氧气,出生之后随着他脐带一接扎开,第一声啼哭,他的肺,哇!一下就张开了,但是他张开的、膨胀的不充分,含的气体不多,那他适当的啼哭就有利于肺泡的膨胀,有利于他肺部的发育。

因此我们说有些老年人特别心疼孩子,就把孩子抱起来不许他哭,稍微一哭马上抱着。

那我们听了这课以后就可以知道适当啼哭,当然不是任凭孩子哭10多分钟20分钟不理他是不对的,要适当啼哭。

那在这里边说到呼吸系统,我就想给大家谈到一个新生儿的肺炎。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肺炎,它在新生儿的死亡率当中是非常非常高的,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内的孩子,或者半个月以内的孩子,就是它越往后死亡率就越低。

那说到肺炎大家马上脑子里就想到了发烧、咳嗽等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新生儿肺炎恰恰没有这两个症状。

那他会有什么症状呢?大家看到的呼吸急促,什么叫急促?每分钟大于等于60次以上,数呼吸我已经教给你们了,那每分钟大于等于60次以上时就要注意了。

当然这呼吸是要在他平静的时候,不是说刚哭完或刚大便完使完劲的时候,在他平静的时候呼吸这样。

另外发干,发紫发青,嘴唇周围到鼻子周围,鼻子到嘴中间有一个沟我们叫鼻唇沟,那么这个周围发青发紫吐沫,大家见过小螃蟹吐沫吗?我们小新生儿就这样跟它一样吐沫。

还有一个就是呛奶,这种呛奶不是由于奶嘴特别大一下子呛到孩子的那种呛奶,这种呛奶是他很想吃,但他一裹住奶头吃两口奶就不吃了,他没有劲。

这种孩子他换气功能不好,所以就没有劲,所以他吃两口就有点呛,就要停一下歇一会儿,但他又饿又吃,吃两口又要歇会儿,这种呛奶不是那种吃奶特有劲,两个腮夹裹都嘬进去了,这么有劲吃奶的孩子他肯定不是肺炎。

他特有劲吃奶,然后他呛一口,那绝对不是。

还有,可能发热,但是他更有可能出现的是低体温,出现低体温说明什么,心肺反应能力太差了,他的病情有点弱,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他不大哭了,表情特别弱,特别安静,也不太爱吃奶了,或者唧唧歪歪的,反正跟平常不大一样,再加上呼吸又比较急促,这个当中有其中一个特点就要提高警惕。

可以请好的医生到家里去或者带孩子到医院的急诊室去。

如果你确切的听到他有一声咳嗽,要高度反应新生儿这种情况,即便我们特别有经验的医生,那他要用听诊器去听孩子的肺,我告诉你基本上他听不出来,除非是那些专业的新生儿的大夫能听出来,一般我们都要拍片子才能看出来。

新生儿的肺炎初期是很重要的,发现的早很简单,到医院输一个小时的液抱回家,第二天再去输液,输2-3天这孩子基本就没事了,有的可以不用输液。

但是如果你耽误了,就非常严重了。

我们看孩子心血管系统,说刚出生的孩子,他的脉搏忽快忽慢,80-140次。

但是过了第一天之后基本上在120次左右,但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

这个当中我想强调一点,就是我们的小婴儿他的血流的分布和我们常人不大一样,就是说血流主要集中在他的躯干部,就是胸腹部,血流非常丰富。

因为我们说孩子的腹腔比成人相对的大,这就带来一个四肢循环比较差。

我们有的妈妈经常说大夫我跟你说我这孩子他怕冷,我问她你怎么觉得他怕冷,她说他手脚都是冰冷的,所以我就给他盖很多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