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击电涌保护问题论述

建筑物防雷击电涌保护问题论述
建筑物防雷击电涌保护问题论述

建筑物防雷击的电涌保护问题论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物被雷击而导致电涌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了建筑物受雷击的途径,提出了防雷击的电涌保护措施以及对通信电源的安全管理。

关键字:建筑雷害电涌保护

中图分类号: p185.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雷电是大气放电所产生的气象,可以产生强烈的闪光、霹雳,掉在地上可以摧毁房屋、杀伤人畜、引发火灾等。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原先的避雷针已无法保护建筑物、人和电器设备。80年代以后,雷灾出现新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大建筑的兴起,如高层智能大厦,微波站、天线塔等都会吸引落雷,从而使本身所在建筑及附近建筑遭到破坏。增设的各种架空长导线反倒引雷入室,使避雷装置失去作用。

此外,微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雷害对象出现了变化——从对建筑物本身的损害转移到对室内的电器、电子设备的损害。以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随之防雷对象也由强电转移到弱电。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已成为主要危害。所以,现代建筑防雷设计就必须高度重视雷电问题,加大力度去完善建筑物内部电子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

我国建筑智能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起点较低,因此我们的智能建筑广泛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雷电引起

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

避雷器和电涌保护器运用说明

目录 一、定义 二、防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三、线路避雷器运用及其说明 四、浪涌保护器设计原理、特性、运用范畴 五、参考依据与文献

一、定义 1.避雷器 避雷器是变电站保护设备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当沿线路传入变电站的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并将雷电流经过良导体安全的引入大地,利用接地装置使雷电压幅值限制在被保护设备雷电冲击水平以下,使电气设备受到保护。 2.浪涌保护器 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力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等提供安全防护的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从以下资料可以看出,浪涌保护器也是防雷器的一种,但是有很大的区别。 二、避雷器与浪涌保护器的比较 避雷器指建筑物避雷器,与避雷针、接地排等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防止建筑物被损坏,避雷器的基本原理是把雷击电磁脉冲(LEMP)导入地进行消解。但是为什么在安装避雷器后仍有大量的建筑物及其里面的设备被雷击损坏呢? 首先,避雷器的导线采用铜铁合金,因此其导线性能是有限的,反应速度仅为200微妙(uS)。而LEMP的半峰速度(能量达到最大值)为20微妙(uS),也就是说LEMP的速度快于避雷器,这样避雷器把第一次直击雷导入地后,对于二次雷、三次雷往往反应不过来,直接泄漏打在设备上。也就是说,避雷器对二次雷、三次雷几乎不起作用。 其次,LEMP导入地后,会从地返回形成感应雷。感应雷会从所有含有金属的导线上泄漏到设备(网线、电源线、信号线、传输线等)。由于避雷器是单向作用的,因此它对感应雷不起作用,感应雷可以直接打坏设备。更何况,导线部分往往不会安装避雷器。 再次,浪涌只有20%来自雷击等外部环境,80%来自系统内部运行,避雷器对这80%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开关电源防雷电路设计1

防雷电路开关电源防雷电路设计方案上网时间: 2010-08-30防雷电路开关电源防雷电路设计方案 雷击浪涌分析 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浪涌电压可以从电源线或信号线等途径窜入电脑设备,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讨论: 1)电源浪涌 电源浪涌并不仅源于雷击,当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投切大负荷时都会产生电源浪涌,电网绵延千里,不论是雷击还是线路浪涌发生的几率都很高。当距你几百公里的远方发生了雷击时,雷击浪涌通过电网光速传输,经过变电站等衰减,到你的电脑时可能仍然有上千伏,这个高压很短,只有几十到几百个微秒,或者不足以烧毁电脑,但是对于电脑内部的半导体元件却有很大的损害,正象旧音响的杂音比新的要大是因为内部元件受到损害一样,随着这些损害的加深,电脑也逐渐变的越来越不稳定,或有可能造成您重要数据的丢失。 美国GE公司测定一般家庭、饭店、公寓等低压配电线(110V)在10000小时(约一年零两个月)内在线间发生的超出原工作电压一倍以上的浪涌电压次数达到800余次,其中超过1000V 的就有300余次。这样的浪涌电压完全有可能一次性将电子设备损坏。 2)信号系统浪涌 信号系统浪涌电压的主要来源是感应雷击、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和静电干扰。金属物体(如电话线)受到这些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使传输中的数据产生误码,影响传输的准确性和传输速率。排除这些干扰将会改善网络的传输状况。 基于以上的技术缺陷和状况,本文根据实际使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式抗雷击浪涌的开关电源电路。 防雷击浪涌电路的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式抗雷击浪涌电路,并将其应用到仪表的开关电源上。整个电路包括防雷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其中防雷电路采用3个压敏电阻和一个陶瓷气体放电管组成复合式对称电路,共模、差摸全保护。与经典的开关电源电路组成防雷仪表的电源电路,采用压敏电阻并联,延长使用寿命,在压敏电阻短路失效后与开关电源电路分离,不会引起失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设计方案是:将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式抗雷击浪涌电路应用到仪表的电源上。主要分为防雷电路部分和开关电源电路部分,电路简单,采用复合式对称电路,共模、差摸全保护,可以不分L、N端连接。使压敏电阻RV1位于贴片整流模块前端分别与电源L、N并联,主要来钳位L、N线间电压,压敏电阻RV0、RV2与陶瓷气体放电管FD1串联后接地,RV0与FD1串联主要是泄放L线上感应雷击浪涌电流,RV2与FD1串联主要是泄放由信号口串人24V参考电位上的能量,RV0、RV2短路失效后,FD1可将其与电源电路分离,不会导致失火现象。 RV1前端线路上串联了一个线绕电阻,当此RV1短路失效时,线绕电阻可起到保险丝的作用,将短路电路断开,压敏电阻属电压钳位型保护器件,其钳位电压点即压敏电阻参数选择相对比较重要(选压敏电压高一点的,通流量大一些的更安全、耐用,故障率低);根据通流容量要求选择外形尺寸和封装形式,本电路中采用561k-10D的压敏电阻与陶瓷气体放电

雷电防护标准

雷电防护标准 中国相关防雷标准 《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2000)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5078-98)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局端通讯交换设备设备过压过流防护标准ITU-T K20 用户端网络通讯设备过压过流防护标准ITU-T K21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电磁兼容性雷击浪涌抗扰度测试标准IEC61000-4-5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IEC61643) 欧美国家防雷标准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法国NFC61740)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美国UL1449)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德国VDE0675)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英国BS6651)

1.SPS电源净化系统填补了国内室内电源环保无污染的空白。 2.行业的领导者-SPS电源净化系统,集成浪涌保护器,电源净化器,电源控制器,电源保护器,电源滤波器,防雷器,浪涌消除器,噪声消除器为一体,提供干净无污染的室内电源。 3.SPS电源净化系统采用复合模式四级保护零通过技术:“一阻,二存,三放,四滤”,执行保护时不损坏元件,更不需要复位,零通过技术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吸收所有的浪涌,而且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作用----如地面污。 4.SPS电源净化系统保护您的设备免受雷击浪涌,尖峰电压,EMI噪声,RFI噪声,过压和线路故障的损坏,提高您设备的质量与性能,并且不损坏元件就能消除浪涌高达6KV,3KA,1000次以上. 5.SPS电源净化系统结合耐阻抗,EMI滤波器,RFI滤波器设计,考滤电源线阻抗,允许信号源和负载阻抗不匹配,长期耐阻抗能力非常强。 6.SPS电源净化系统代表着浪涌保护领域最高水平的性能和最稳定的可靠性。 7.SPS电源净化系统所有产品均符合:A级,1类,模式1。 8.SPS所有产品均享有5年保修。 主要应用于:专业音频电源滤波系统,专业浪涌保护系统,专业室内电源防雷滤波系统

雷击浪涌试验详细介绍

,. 雷击浪涌试验细则 1 试验环境布置 考虑试验安全性问题,建议将试验设备LSG506A以及CDN-532A接地。 LSG背面板 接地线 参考接地板 图1 浪涌试验环境布置 1.1 EUT电源端的试验配置 EUT电源端的试验包括AC主回路三相的试验和控制模块供电端子单相的试验。各项试验中包括线-线与线-地两种方式。示意图分别见图2-图5。

,. 图2 交流线(三相)上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线-线 图3交流线(三相)上电容耦合的试验配置,线-地 耦合网络

,. 图4 交/直流上电容耦合的配置,线-线 图5 交/直流上电容耦合的配置,线-地 注:图2-图5为干扰叠加在电源线上的原理图,并不是进行试验时我们的接线图。 1.2 EUT非屏蔽互联线的试验配置

,. 图6 非屏蔽互连线的试验配置,电容耦合方式 注:此方法用于对EUT 的I/O ,控制线端子进行浪涌试验。需使用40欧姆的电阻,以保护EUT 受试设备。 1.3 EUT 屏蔽通信线的试验配置 图7 屏蔽线的试验配置,直接施加 根据GB17626.5中7.6节的要求,非金属外壳产品的屏蔽线试验,可以直

,. 接施加在屏蔽线上。如上图所示,以共模的方式将浪涌干扰加到屏蔽线层上。 2 CPS 试验方法 2.1 KB0-T 、KB0-R 、KB0-B 的 AC 主回路电源端口试验 (1)试验判据 标准中无明确要求,参照试验判据表1,给出试验结果。 (2)施加干扰电压水平 主回路电源线的试验水平为线-地4kV ,线-线2kV 。脉冲在正负两个极性进行,相角为0°、90°。在每一极性和相角施加5次脉冲(共20个脉冲),每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min 。 (3)受试设备接线方式 KB0-T 、KB0-R 和KB0-B 主回路串联,进行线-线、线-地试验的接线方式分别如图8、9所示。图8中左图所示为标准中规定的受试设备的AC 主回路接线图,即将主回路三相串联,并用升流器分别给受试设备提供0.9倍和2倍的额定电流(0.9倍时,EUT 中的脱扣器应不动作,2倍额定电流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动作)。由于使用了升流器给EUT 供电,因此LSG 试验设备中的EUT 电源不接(悬空)。 升流器 L N PE LSG本机开关 01 背面板 正面板 LSG试验设备 接地 01内置CDN EUT电源 本机电源 EUT AC 主回路 开 开

(安全生产)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 由于夏天雷雨天较多,学生在路上若预防不当就容易遭受雷击。前段日子,我市白石一场雷击迅疾带走了5人的生命。这一惨痛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防雷击知识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高塔或大树底下避雨;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5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躲避。 3、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 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遭雷击之前,一般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立即蹲下。 5、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米以上。 6、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门口,保持室内干燥。 7、打雷时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电话线上安装避雷器 南峰小学防雷宣传资料 <防雷击安全教育歌谣> 二十六防之预防雷击安全教育歌 霹雷闪电雷雨天,安全第一莫等闲。 现首歌谣大家唱,劝您牢记在心间。

身在屋内关门窗,电器设备关电源。 最好不要打电话,切莫出屋站檐下。 空阔地域全身缩,尽量减少暴露面。 双脚并拢快蹲下,躲在树下最危险。 人群多时要疏散,跑步摩擦引雷电。 金属物体不接触,电线杆下不安全。 正在船上要上岸,闪电遇水水带电。 躲进汽车锁好门,换件干衣身上穿。 球形闪电虽少见,不要只顾看稀罕。 它的能量十分大,慢慢躲闪莫擦边。 学校校舍怎样才能防雷 1. 学校不要建在山顶上,大树(特别是古树)旁。 2. 按照国家和市区(县)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设施。 3. 防雷设施与校舍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4. 按期向气象防雷部门申报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和定期风险评估,确保防雷设施安全有效。 原校舍没有防雷设施,我们怎么补救? 1. 补安装防雷设施。

浪涌保护电路

利用VDR,TVS等抗浪涌保护器件搭建的浪涌保护电路,加在电源模块的前端,有效消除浪涌电压,已试验过。 1.压敏电阻: 它是以ZnO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非线性电阻,当作用在其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数值后,电阻对电压十分敏感。它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多个半导体P-N的串并联。压敏电阻的特点是非线性特性好(I=CUα中的非线性系数α),通流容量大(~2KA/cm2),常态泄漏电流小(10-7~10-6A),残压低(取决于压敏电阻的工作电压和通流容量),对瞬时过电压响应时间快(~10-8s),无续流。 压敏电阻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压敏电压(即开关电压)UN,参考电压Ulma;残压Ures;残压比K(K=Ures/UN);最大通流容量Imax;泄漏电流;响应时间。 压敏电阻的使用条件有:压敏电压:UN≥[(√2×1.2)/0.7]U0(U0为工频电源额定电压) 最小参考电压:Ulma≥(1.8~2)Uac (直流条件下使用) Ulma≥(2.2~2.5)Uac(在交流条件下使用,Uac为交流工作电压) 压敏电阻的最大参考电压应由被保护电子设备的耐受电压来确定,应使压敏电阻的残压低于被保护电子设备的而损电压水平,即(Ulma)max≤Ub/K,上式中K为残压比,Ub为被保护设备的而损电压。 2.抑制二极管: 抑制二极管具有箝位限压功能,它是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由于它具有箝位电压低和动作响应快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多级保护电路中的最末几级保护元件。抑制二极管在击穿区内的伏安特性可用下式表示:I=CUα,上式中α为非线性系数,对于齐纳二极管α=7~9,在雪崩二极管α=5~7. 抑制二极管的技术参数 击穿电压,它是指在指定反向击穿电流(常为lma)下的击穿电压,这于齐纳二极管额定击穿电压一般在2.9V~4.7V范围内,而雪崩二极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常在5.6V~200V范围内。 ⑵最大箝位电压:它是指管子在通过规定波形的大电流时,其两端出现的最

PFC电路防浪涌二极管的选用

PFC电路防浪涌二极管的选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采用BOOST拓扑结构的PFC电路在浪涌二极管上的选用,对有浪涌二极管和无浪涌二极管的PFC电路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 关键词:BOOST PFC电路,浪涌二极管。 在目前常用的PFC电路中大多是采用BOOST拓扑结构,BOOST拓扑结构的PFC 电路能够起到很好的功率因素矫正和输出预稳压的作用,有利于较少交流输入电网的电流谐波分量,同时输出的预稳压对后的设计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 在我们常用的BOOST PFC电路中常会用到一个浪涌二极管,如图1中的VD15,该二极管跨接在升压电感和升压二极管两端。浪涌的二极管的作用在理论上主要为在交流输入端存在有电压尖峰浪涌时,二极管能够在输入尖峰浪涌到达时导通,利用PFC输出的滤波电容对尖峰浪涌进行吸收,避免尖峰浪涌通过升压电感冲击到开关管,起到保护开关管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浪涌二极管的作用存在有一定的质疑,下面主要对有浪涌二极管和没有浪涌二极管的BOOST PFC电路进行比较试验。 如图1中的BOOST PFC电路,输入电压范围为154Vac~310Vac,输出为410Vdc,输出功率2KW,PFC输出过压保护点为440Vdc,控制电路采用UC3854B的平均电路控制模式。在电路中的VD15为浪涌二极管,在有浪涌二极管的PFC电路和无浪涌二极管的PFC电路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的内容主要考核在高压输入和浪涌输入时的PFC开关管保护能力。

图1 带有防浪涌二极管的PFC电路 在图1中PFC电路的正常工作输入电压范围达到300Vac以上,VD15使用的是RS806,针对在高压输入时RS806导通问题进行相应的试验,PFC输出电压为410Vdc,带额定负载,但输入电压调高到295Vac以上时浪涌二极管开始导通,同时PFC电路的功率因素开始降低,试验结果如下: 图1 CH1:升压电感电流 CH2:VD15电流图2 CH1:升压电感电流 CH2:VD15电流

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

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夏季雷雨季节人身和设施雷击伤害预防进入雷雨季节,雷击频频发生,会造成人身和设施的巨大伤害和损失。请大家学习以下防范措施,进行自检自查,减少和控制雷击伤害。 一、人身防雷措施 雷暴时,由于雷云直接对人体放电、雷电流入地下产生的对地电压以及二次放电都可能对人造成电击。大家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认为只是偶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要麻痹大意。另外,也不要惊慌失措,胆战心惊,而要沉着冷静,保持平常心态,积极应对。预防雷击的措施如下: 1.室内预防雷击 (1)电视机的室外无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3)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线路和设备 1.5m以上。也就是说,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室外如何避免雷击 (1)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2)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3)驾车遭遇打雷时,不要将头伸向车外,上下车时不宜一脚在地一脚在车,双脚应同时离地或离车。 (4)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应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5)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要走的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球形雷有“跟风”的习性,即跟着气流运动。人碰到球形雷时若拔腿就跑,球形雷会紧随而至,最好的避险方法是立即双手抱头,双脚并拢蹲下。 二、设施的防范 1.建筑物是否已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直击雷防护方式,避雷网格、引下线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有无锈蚀、断裂、脱开现象。接闪器保护范围是否可覆盖建筑物的全部,包括屋顶设备。

雷击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I If 编号:SM-ZD-75332 7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 及防护措施 Through the p 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 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 审核: 批准: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雷击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雷电的危害出现雷击时,雷电流会沿变电站的接地网散流,支线上 的雷电流和各点电位差异很大,连接在不同等电位地网上的自动化设备,如果其间有电信号联系,那么超过其容许承受能力的地电位差将导致设备损坏。由于直击雷放电的能量通过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方式向四周辐射,会出现导致设备过电压放电。显然,这种雷危害是大面积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损坏多数都是由此情况产生,特别是自动化设备对雷电等电磁脉冲和过电压过电流的耐受能力很低,就会在设备的绝缘薄弱处造成击穿。而且电力系统针对自动化设备防雷工作滞后,这些设备遭受雷击损坏极高,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因雷电造成综合自动化设备损环,使测控装置误动、拒动,或使远动工作站“罢工”,更严重的

将失去对无人值班站的监控而导致事故扩大。 2、雷击的侵入途径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 雷 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是导致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遭受雷害 的主要原因,雷电波通常是通过变电站邻近的10kV线路侵 入10kV母线,再经过10kV站用电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 的静电和电磁耦合闯入交流屏馈电出线。途中经过了10kV 线路避雷器、母线避雷器和站用变避雷器3级削峰,再经过 站用变低压出线的平波作用电压幅值有所下降。但由于雷电波的电压、能量极高,且高压避雷器等设备技术上局限性,虽然绝大部分的雷电能量都能在到达自动化设备之前得以消除。但雷电波仍可能以幅值相对很高,作用时间很短的低能量尖峰脉冲的形式,通过站用变压器低压侧馈电出线,加到采用220V交流电源的自动化设备上。此外,雷云在变电站附近活动时,雷云所带强电场会以静电感应方式在二次电缆上感应出很高的感应电压,当局部电位升高超过一定数值,严重得将向二次电缆两端的设备进行反击,并首先在较弱的自动化设备一端放电,这种放电干扰所带来的后果一般情况

信号口浪涌防护电路设计

信号口浪涌防护电路设计 通讯设备的外连线和接口线都有可能遭受雷击(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比如交流供电线、用户线、ISDN接口线、中继线、天馈线等,所以这些外连线和接口线均应采取雷击保护措施。 设计信号口防雷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雷电路的输出残压值必须比被防护电路自身能够耐受的过电压峰值低,并有 一定裕量。 2、防雷电路应有足够的冲击通流能力和响应速度。 3、信号防雷电路应满足相应接口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求,且接口与被保护设 备兼容。 4、信号防雷电路要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 5、信号防雷电路的插损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6、对于信号回路的峰值电压防护电路不应动作,通常在信号回路中,防护电路的 动作电压是信号回路的峰值电压的1.3~1.6倍。 1.1网口防雷电路 网口的防雷可以采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要给雷电电流以泄放通路,把高压在变压器之前泄放掉,尽可能减少对变压器影响,同时注意减少共模过电压转为差模过电压的可能性。另一种思路是利用变压器的绝缘耐压,通过良好的器件选型与PCB设计将高压隔离在变压器的初级,从而实现对接口的隔离保护。下面的室外走线网口防雷电路和室内走线网口防雷电路就分别采用的是这两种思路。 1.1.1室外走线网口防雷电路 当有可能室外走线时,端口的防护等级要求较高,防护电路可以按图1设计。

a b 图1 室外走线网口防护电路 图1a 给出的是室外走线网口防护电路的基本原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电路的结构与室外走线E1口防雷电路类似。共模防护通过气体放电管实现,差模防护通过气体放电管和TVS 管组成的二级防护电路实现。图中G1和G2是三极气体放电管,型号是3R097CXA ,它可以同时起到两信号线间的差模保护和两线对地的共模保护效果。中间的退耦选用2.2Ω/2W 电阻,使前后级防护电路能够相互配合,电阻值在保证信号传输的前提下尽可能往大选取,防雷性能会更好,但电阻值不能小于2.2Ω。后级防护用的TVS 管,因为网口传输速率高,在网口防雷电路中应用的组合式TVS 管需要具有更低的结电容,这里推荐的器件型号为SLVU2.8-4。图 1b TX RX ,低节电容 ,低节电容

RS485抗雷击技术介绍

RS485抗雷击技术介绍 详细说明: RS485数据总线雷击过压防护 1.RS485总线的应用领域 工业控制,DCS,数据采集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过程控制及制造 电力系统采集与控制系统 远程终端互连 2.雷击过压防护的必要性 由于RS485总线实行长距离传输(1200米以上),而且其传输线通常暴露于户外,因此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而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5V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7V~+12V),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在有强烈的浪涌能量出现时,甚至可 以看到收发器爆裂,线路板焦糊的现象。 3.防护方法及原理 以上为RS485总线的两级防护电路图。当雷击发生时,感应过电压由T与R端引入,G1.G2进行共模防护,G3进行差模保护,此时过电压被大大削弱到约500V左右,在经过电阻R1R2限流,TVS1/2二次限压后,到收发器的电压被钳制在6.8V左右,从而实现对收发器的保 护。 型号(G1/G2/G3)直流开启电压Vs(100V/S) 绝缘电阻Ir(DC100V) 静电电容(1KHZ) 通流能量(10/700us) TED485 120V~240V ≥100MΩ ≤2PF 4KV/500A 4.方案选择与对比 G1/G2/G3 R1/R2 TVS1/2 比较 方案一TED485 10Ω/1W P6KE6.8CA 体积小/防护中/成本低 方案二3R090 10Ω/1W P6KE6.8CA 体积大/防护高/成本高 方案三P0640 10Ω/1W P6KE6.8CA 体积小/防护低/成本中 5.知识问答 问:各种器件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G1G2G3的选择首先考虑其耐压耐流能力。如TED485能承受10/700us,4KV雷击测试;90V陶瓷管(3R090)可承受10/700us,8KV雷击测试;64V固体管(P0640)只能承受10/700us,3KV雷击测试。R1R2可选择限流效果最好的高成本PTC电阻,也可以选择低成本线绕电阻。经过实际测试,该方案中的线绕电阻选择10Ω/1W,价格低廉,效果不错;PTC则可采用10欧左右,200~300mA,耐压250V以上的陶瓷或高分子热敏电阻。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浅谈雷电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雷电发生后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和过电流造成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损坏引发短路及过电流、过电压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人身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做好防雷电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标签:雷电;危害;防护措施 前言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大气中的雷云在过程形成中,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子,当这些正负电子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发生碰撞后就会发生激烈放电现象。同时,伴有强烈的闪光和轰鸣声。这就是雷电形成的原因。因此,根据雷电的产生和造成危害的特点,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雷电给电力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1 雷电的种类及其危害 自然界中雷电按照其危害的方式分有;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侵入波。按其形状分有线型、片型及球型三种。雷电的危害就是雷电的破坏效应;主要有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当雷电发生时会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冲击电压,而冲击能迅速击穿电力设施设备的绝缘保护造成电力线路短路而毁坏电力设备。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巨大的雷电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能转换成热能使金属物体迅速熔化,产生火花,火花飞溅引起火灾和爆炸。遭到雷击的物体通过巨大的雷电流,能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迅速气化,以至物体剧烈膨胀而遭到破坏或爆炸。以上雷电发生的破坏是综合出现的,其中以伴有的爆炸和火灾的出现是最为严重的。 2 防雷装置 防雷电伤害的装置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器等。完整的避雷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的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施设备。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及避雷带实际上就是接闪器,是用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当发生雷电时,吸引雷电接受雷击放电。接闪器一般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所用材料尺寸应符合技术规定的要求。避雷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平方厘米的镀锌钢绞线。并且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根据模拟试验及运行经验来确定。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也是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接地装置主要是将雷电流通过接闪器及引下线泄入大地。接地装置制作时采用圆钢的最小直径为10mm、扁钢的最小厚度为4mm,最小面积为100平方毫米;角钢的最小厚度为4mm,钢管的最小壁厚为3.5mm。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

ICS 13.260 K 09 SZJG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 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building- Part 4: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premises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安全要求 (2) 5 检测 (4)

前言 SZJG 28《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学校 ——第3部分:油(气)站(库) ——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 ——第5部分: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机房 本部分为SZJG 28的第4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编制。 本部分由深圳市气象局提出。 本部分由…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深圳市防雷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 第4部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医疗电气设备及场所雷电防护的安全要求及检测。 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场所及其附属的电气、电子装置的雷电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 16895.22-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GB 16895.24-200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8802.12-2006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SPD) 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719-2011 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QX/T 10.2 -2007 电涌保护器第2部分:在低压电气系统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QX/T 10.3 -2007 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SZJG 28.1-2009 雷电防护安全要求及检测规范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医疗电气设备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与特定的电源只有1个连接点的电气设备,用它对患者在医疗监护下进行诊断、医疗或监测,以及:——对患者有躯体的或电的接触,及/或 ——向患者或自患者传输电能,及/或 ——检测这些输向患者或自患者输出的电能。 [GB 9706.1-2007,术语2.215] 3.2 医疗电气系统 多台设备的组合,其中至少有一台是医疗电气设备,它们之间有功能性连接或用多插口的移动式插座板互相连通。 注:该系统包括有制造厂家规定的为操作该系统所需要的附件。 [GB16895.24-2005,术语710.3.8] 3.3 电子系统

全厂防雷击浪涌方案(仪表部分)

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

一、情况介绍 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煤基烯烃项目是采用SHELL粉煤气化技术将多伦的褐煤气化,采用LURGI技术制甲醇,然后转化为丙烯(简称三合一), 经聚合后制成聚丙烯(DOW技术)的项目。 装置分为: 预干燥装置: 将原煤干燥并处理成煤气化和动力站需要的粉煤,由粉煤输送系统将粉煤分配至煤气化 和动力站,二套控制系统均采用随机械设备带来的PLC系统,进行顺序控制,因这二处的PLC控 制与其他控制方式不同,为方便操作,分别设置独立的预干燥装置控制室和粉煤输送系统控制 室对原煤干燥和粉煤输送进行控制,其监控数据通过光纤输送至上位机管理系统,为生产调度 提供第一手一线生产资料。 预干燥装置分为三套生产系列(每套生产系列五套煤干燥系统,四开一备), 分别对应 三台煤气炉。 粉煤输送装置分为三套输送系统(每套输送系统二条粉煤输送线,一开一备), 分别对 应三台煤气炉。 煤气化装置<三套>: 三套SHELL大型煤气化装置并联运行,为全厂源源不断提供大量合格煤气。 煤气化装置独立设置一套DCS和ESD, 对三套煤气化炉采用分区控制, 各套煤气化炉均 可单独投运或停车, 负荷运行灵活。 空分装置(杭氧总承包): 空分装置配置三套大型空分,包括三台空气压缩机,按惯例,均由空分厂总承包。 空分装置的控制系统主要是冷箱内的自动控制,由杭氧负责设计施工。 空分装置采用三套DCS, 分别对三套空分装置实施控制, 各套空分均可单独投运或停车, 负荷运行灵活, 空分DCS与煤气化装置的DCS光纤通讯。

三台空气压缩机的控制由ITCC(机组综合控制系统)完成,由ITCC集成商负责安装指导,软件组态,调试投运等工作。 甲醇装置 甲醇装置流程较长, 包括一氧化碳变换<三套>,酸性气体脱除,合成气压缩,甲醇合成,甲醇精馏,中间罐区,硫回收,冷冻等工序。 由煤气化装置生产的煤气进一氧化碳变换工序(也是三套并联运行),将CO在触媒的作用下加H2O转换为CO2和H2,进入酸性气体脱除工序,脱除掉大部分的CO2和全部的硫化物(H2S, 脱除的气体叫酸气),净化后的气体经合成气压缩后送至甲醇合成,在触媒的作用下生成粗甲醇,再经过甲醇精馏工序制成精甲醇(成品甲醇)。 中间罐区主要用于贮存粗甲醇和精甲醇,在生产过程中起缓冲调节作用。 酸性气体脱除工序脱掉的酸气在硫回收装置里燃烧成SO2(产生蒸汽热能回收),再转化成单体硫(化工产品)。 冷冻工序负责装置的冷却吸收。 脱除的CO2返回煤气化装置。 合成气压缩机组和冷冻工序的大型蒸汽透平压缩机组的控制各自采用ITCC进行监控。 MTP装置: MTP装置是LURGI公司的新技术,包括反应, 再生,气体分离, 烯烃压缩及干燥, 净化, 乙烯制取,冷冻站等工序。 甲醇装置生产的甲醇在反应工序中经DME反应器转化成二甲醚,再经MTP反应器转变成烯烃,进气体分离脱除水份,由烯烃压缩机加压后在净化工序里分离成丙烯、汽油、LPG等分别进入各自贮罐,出净化的气体在乙烯制取工序分离出乙烯后返回前述之反应器,乙烯进入贮罐备用。

雷击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编号:SM-ZD-75332 雷击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 及防护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雷击对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 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雷电的危害 出现雷击时,雷电流会沿变电站的接地网散流,支线上的雷电流和各点电位差异很大,连接在不同等电位地网上的自动化设备,如果其间有电信号联系,那么超过其容许承受能力的地电位差将导致设备损坏。由于直击雷放电的能量通过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方式向四周辐射,会出现导致设备过电压放电。显然,这种雷危害是大面积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损坏多数都是由此情况产生,特别是自动化设备对雷电等电磁脉冲和过电压过电流的耐受能力很低,就会在设备的绝缘薄弱处造成击穿。而且电力系统针对自动化设备防雷工作滞后,这些设备遭受雷击损坏极高,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多次发生因雷电造成综合自动化设备损环,使测控装置误动、拒动,或使远动工作站“罢工”,更严重的

RS485防雷击浪涌技术介绍

RS485数据总线雷击过压防护技术介绍 2006年06月24日浏览 669次 论文摘要:由于RS485总线实行长距离传输(1200米以上),而且其传输线通常暴露于户外,因此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而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5V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7V~+12V),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在有强烈的浪涌能量出现时,甚至可以看到收发器爆裂,线路板焦糊的现 象。 作 者:赵吉祥 RS485数据总线雷击过压防护 1. RS485总线的应用领域 工业控制,DCS,数据采集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过程控制及制造 电力系统采集与控制系统 远程终端互连 2. 雷击过压防护的必要性 由于RS485总线实行长距离传输(1200米以上),而且其传输线通常暴露于户外,因此极易因为雷击等原因引入过电压。而RS485收发器工作电压较低(5V左右),其本身耐压也非常低(-7V~+12V),一旦过压引入,就会击穿损坏。在有强烈的浪涌能量出现时,甚至可以看到收发器爆裂,线路板焦糊的现象。 3. 防护方法及原理 以上为RS485总线的两级防护电路图。当雷击发生时,感应过电压由T与R端引入,G1.G2进行共模防护,G3进行差模保护,此时过电压被大大削弱到约500V左右,在经过电阻R1R2限流,TVS1/2/3二次限压后,到收发器的电压被钳制在6.8V左右,从而实现对收发器的保护。 型 号(G1/G2/G3) 直流开启电压Vs(100V/S) 绝缘电阻Ir(DC100V) 静电电容(1KHZ) 通流能量

(10/700us) GS41-181N 120V~240V ≥100MΩ ≤2PF 4KV/500A 4. 方案选择与对比 G1/G2/G3 R1/R2 TVS1/2/3 比较 方案一 GS41-181N 10Ω/1W P6KE6.8CA 体积小/防护中/成本低 方案二 3R090 10Ω/1W P6KE6.8CA 体积大/防护高/成本高 方案三 P0640 10Ω/1W P6KE6.8CA 体积小/防护低/成本中 5. 知识问答 问:各种器件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G1G2G3的选择首先考虑其耐压耐流能力。如GS41-181N能承受10/700us,4KV雷击测试;90V陶瓷管(3R090)可承受10/700us,8KV雷击测试;64V固体管(P0640)只能承受10/700us,3KV雷击测试。R1R2可选择限流效果最好的高成本PTC电阻,也可以选择低成本线绕电阻。经过实际测试,该方案中的线绕电阻选择10Ω/1W,价格低廉,效果不错;PTC则可采用10欧左右,200~300mA,耐压600V 的陶瓷或高分子热敏电阻。TVS1/2/3选择根据芯片的工作电压与耐压决定,一般略高于芯片最高工作电压。 问:过压防护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IEC61000-4-5,ITU-T K20/K21及国标GB9043均有关于雷击浪涌抗扰度测试标准。其通信线路的最高测试标准为10/700us,4KV。10/700us为通信线路中感应出的雷电压波形,表示从零值上升至峰值为时 间为10us,下降至峰值的一半为700us。 问:雷击过压防护的接地要求? 答:雷击浪涌防护除了需要选择优质的防护器件,进行良好的电路板设计,接地也是其最重要的要求。一般防雷地都必要可靠的连接至大地,且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0欧。可靠的接地可以大大提高防护效果,而不 良的接地也会大大消弱防护效果。

浪涌防护器中的常用器件

浪涌防护器中的常用器件 目前在浪涌防护器中常用的器件主要包括: 1.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是非线性的电子元件,允许大电流通过维持接线端(指定端)很低的残余电压。当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遇到瞬时超过它的启动电压时,他立即由电阻抗变为低阻抗,让瞬间巨大的浪涌泻放到大地,是危险的高电压远离敏感的电子设备。典型的有氧化锌(ZnO)浪涌吸收器,它是一种以ZnO材料为主,添加多种过渡性金属氧化物经高温烧成处理而成的多晶半导体陶瓷元件。由于电微观结构的隧道效应,使它具有与齐纳二极管相似的非线性电压一电流特性曲线。另外,该元件的承受脉冲能量几乎是齐纳二极管的几十或几百倍。至今,这种元件已广泛地应用于电源设备或其他低频电路防雷击和吸引开关电涌。 2.滤波电容器 滤波电容器能够消除脉冲危害,并可以过滤高频噪音。当幅度为几十伏到几百伏的高脉冲进入电涌时,若没经过处理,这些脉冲会导致电子系统混乱和元件劣变。瞬间浪涌可以经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与硅雪崩二极管的反应快并具钳位电压低的特性。为您提供最低的平稳钳位电压。同时由滤波电容器消除高频噪音。 3.混合型器件 混合型器件兼容了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的大过流容量特性,提高浪涌电流导通能力,又具有硅雪二极管的反应快并具钳位电压低的特性。为您提供最低的平稳钳位电压。同时由滤波器消除高频噪音。 4.NTC热敏电阻器 抑制浪涌电流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能有效地将开机瞬间的浪涌电流抑制在十分之一以内,而不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并且在正常工作时其阻值很小,从而所耗散的功率也很少。这类元件已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 5.瞬变电压抑制器(TVS) 瞬变电压抑制器(TVS)是一种特殊的硅二极管雪崩器件,故也称为闭变电压抑制二极管,其工作原理与齐纳二极管相似。特性及符号与齐纳二极管相同,但与一般的齐纳二极管不同的是对TVS器件有大面积的PN结,具有承受瞬间大电流的能力,另外它的反向特位为典型的雪崩型,在雪崩时有低动态阻抗及低竿位电压,只要将TVS并接受要保护的电路上,当有瞬态电压发生时,TVS将快速响应(击穿),以耗散大的浪涌电流,电路被塔位于低电压,使电路得以保护。

防雷开关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案

一般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只能预防直击雷,而强大的电磁场产生的感应雷和脉冲电压却能潜入室内危及电视、电话及电子仪表等用电设备。特别是太阳能控制仪表,由于太阳能安装位置的特殊情况,其使用稳定性是广大开发人员一直关注的重点。 瞬间高电压的雷击浪涌以及信号系统浪涌是引起仪表稳定性差的重要原因,信号系统浪涌电压的主要来源是感应雷击、电磁干扰(EMI)、无线电干扰和静电干扰。金属物体(如电话线)受到这些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使传输中的数据产生误码,影响传输的准确性和传输速率。如何设计防雷电路成为仪表研发的关键问题。 雷击浪涌分析 防雷击浪涌电路的设计 解决方案: 应用将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 使用线绕电阻断开电路 雷击浪涌分析 最常见的电子设备危害不是由于直接雷击引起的,而是由于雷击发生时在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感应的电流浪涌引起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VLSI芯片),从而造成设备耐压、耐过电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侵入。浪涌电压可以从电源线或信号线等途径窜入电脑设备,我们就这两方面分别讨论: 1、电源浪涌 电源浪涌并不仅源于雷击,当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投切大负荷时都会产生电源浪涌,电网绵延千里,不论是雷击还是线路浪涌发生的几率都很高。当距你几百公里的远方发生了雷击时,雷击浪涌通过电网光速传输,经过变电站等衰减,到你的电脑时可能仍然有上千伏,这个高压很短,只有几十到几百个微秒,或者不足以烧毁电脑,但是对于电脑内部的半导体元件却有很大的损害,正象旧音响的杂音比新的要大是因为内部元件受到损害一样,随着这些损害的加深,电脑也逐渐变的越来越不稳定,或有可能造成您重要数据的丢失。 美国GE公司测定一般家庭、饭店、公寓等低压配电线(110V)在10000小时(约一年零两个月)内在线间发生的超出原工作电压一倍以上的浪涌电压次数达到800余次,其中超过1000V的就有300余次。这样的浪涌电压完全有可能一次性将电子设备损坏。 2、信号系统浪涌 信号系统浪涌电压的主要来源是感应雷击、电磁干扰、无线电干扰和静电干扰。金属物体(如电话线)受到这些干扰信号的影响,会使传输中的数据产生误码,影响传输的准确性和传输速率。排除这些干扰将会改善网络的传输状况。 基于以上的技术缺陷和状况,本文根据实际使用设计了一种基于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式抗雷击浪涌的开关电源电路。 防雷击浪涌电路的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是一种基于压敏电阻和陶瓷气体放电管的单相并联式抗雷击浪涌电路,并将其应用到仪表的开关电源上。整个电路包括防雷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其中防雷电路采用3个压敏电阻和一个陶瓷气体放电管组成复合式对称电路,共模、差摸全保护。与经典的开关电源电路组成防雷仪表的电源电路,采用压敏电阻并联,延长使用寿命,在压敏电阻短路失效后与开关电源电路分离,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