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骨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苗药黑骨藤研究进展

苗药黑骨藤研究进展

•综述・苗药黑骨藤研究进展!杨波,张建锋"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9[摘要]苗药黑骨藤是民间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等风湿类疾病的民族药,本文对其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为黑骨藤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骨藤;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3-890(20-9)088-2205doi:10.13313/j.issn.16730890.20190424005Research Progrest of Miao Medicine Periplock forrestiiYANGBo,ZHANGJian-feng"Toogjitang Of Sinopharm,Group Guizhoo Pharmaceutical Co-&Ltd.&Guiyang550009&China+AbstracU]Periploca farrestii&a Miao nationalim herbal is widely used in folk medicine to treat rheumatism&rheuma-oid and oAheeeheumaicdiseases,Ahepapeeweeeeeviewed on aspecsofAheeieacion peoce s,chemicaacomposiion,quaai-ycon eoa,phaemacoaogicaae f ecsand cainicaaappaicaions,ipeovidesbasisfoeAhefueheeeeseaech and deveaopmenA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P.forrestii-+Keywords]Periploca farrestii Schlta;extraction techn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quality control;pharmacologicale f ects;cainicaaappaications黑骨藤是贵州苗族地区常用药物之一,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痈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痛、骨折等*黑骨藤为萝摩科植物西南杠柳Peripoca farrestii Schltr-的根或全株*该种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西藏等,在其他民族也有药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铁散沙、牛尾蕨、铁骨头、山筋线)、《贵州草药》(黑骨头、柳叶过山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山杨柳、、、柳)、《 云中药》(飞仙藤、达风藤)、《云南中草药》(/J、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青风藤)等中均有药用记载+1]。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杨慧;杨天润;马子雲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22(39)3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许多中草药中含量较为丰富。

作为多种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理或药理活性在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对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杨慧;杨天润;马子雲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2.苦荞粉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3.地锦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4.中药复方"促孕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5.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不同产地苗药黑骨藤的质量分析

黔不同产地苗药黑骨藤的质量分析

: A 一 .
0 1 0 20 3 0 ∞ 5 o
试液, 测得槲皮素 一3—0一 —L一吡喃 阿拉伯糖 苷平 均
质量分数 , 其结果见表 4 。
表 4 重 复 性试 验 结 果 l 6) n= ・
- ri , n a
图 2 黑骨 藤 样 品 及 对 照 品
甲醇。
3 2 3 提取时 间的选择 : 定选用 回流提取法 ,甲醇为 .. 确 提取溶媒 后 , 分别又对 回流 1 15 2 2 5 3h , . , , . , 进行 了比
较 试 验 , 果 表 明 回流 提 取 2h即能 较 完 全 提 取 出 黑 骨 藤 结
测定结果 。 其结果见表 6 。
只有 0 2 9 m  ̄ ~, . 15 g g 最高 为贵 州贵 阳市郊香 纸沟产 含量
为 0 2 1m p ~, 同产 地 黑 骨 藤 药 材 中槲 皮 素 一3一O .4 0 g ̄ 不 g
实验结果表 明: 所采 的 5批黑 骨藤 药材 中槲 皮 素 一3



L一吡喃阿拉伯糖苷 的含量有 明显差异 ; 般黑骨藤 一
黑骨藤为萝 蘼科杠柳 属植 物黑 龙骨 Pr l afr s i ei o r t p c o ei Sht 的干燥根或全株 。主 产于西南 的贵州等 地 , 属植 c l. r 该 物全世界共 1 , 国产 4种 , 2种 我 均为药用植物 , 主要 分布
阳中医学 院药 学 院孙 庆文 老 师鉴 定 为 正 品, 阴干 。甲醇 ( 析纯 ,5 ) 甲醇 ( 分 9% , 色谱 纯 , 批号 1 16 ) 水 ( 哈哈 16 3 , 娃 纯净水 , 批号 1 10 ) 27 0 。
加热回流提取 2 , h 放冷 , 用甲醇补足减失质量 , 匀 , 摇 滤过 , 取续滤液过 0 4 p 的微孔滤膜 , .5, m 即得 。 2 4 方法学考察 . 2 4 1 线性关系 考察 : . . 精密 称取 经减压 干燥 至恒 重 的槲 皮素 一 3一O—O—L一吡喃 阿拉伯 糖苷 对 照品 1 2 m t .7 g置 1m 0 L量瓶 中 , 甲醇 溶 解 并 稀 释 至 刻 度 , 匀 , 成 每 加 摇 制 1 L含槲皮素 …3 O O—L一吡喃阿 拉伯糖 苷 0 17 g m t .2m 的对照品液。精密吸取该 对照 品溶液 2 4 6 8 1 ,2 ̄ , , , , ,0 11 L

黄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黄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黄酮含量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食材中黄酮含量的差异,并利用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

2. 实验原理比色法是利用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黄酮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常常用作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黄酮的浓度可以通过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食材样品,如黄芩、枸杞、山楂等。

- 准备试剂:甲醇、石油醚、2N盐酸、硼酸溶液、盐酸。

3.2 提取黄酮1. 将所选食材样品粉碎,并称取3克样品。

2. 将样品加入25mL石油醚,室温条件下搅拌30分钟,以去除油脂。

3. 过滤样品,将滤液收集入锥形瓶中。

4. 再加入25mL甲醇,室温条件下搅拌30分钟,以提取黄酮。

5. 过滤后,用甲醇定容至100mL。

3.3 构建标准曲线1. 取黄酮标准品,分别称取0.1g、0.2g、0.3g、0.4g和0.5g,置于50mL锥形瓶中。

2. 分别加入25mL石油醚和25mL甲醇,按上述方法提取黄酮。

3. 过滤后,用甲醇定容至50mL,得到浓度分别为2mg/mL、4mg/mL、6mg/mL、8mg/mL和10mg/mL的黄酮溶液。

3.4 测定样品黄酮含量1. 将提取得到的样品溶液取5mL,并用甲醇定容至25mL。

2. 取适量样品溶液置于比色皿中,以甲醇为对照组。

3. 在波长为380nm的紫外可见光谱仪中测定吸光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标准曲线根据所得的吸光度数据,绘制出黄酮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2 样品含量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可得到样品中黄酮的浓度。

5. 实验讨论与结论本实验利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食材中黄酮的含量。

通过对标准曲线的测定和样品吸光度的测量,可以准确计算出样品中黄酮的含量。

本实验的结果对于食品科学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酮作为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

因此,了解黄酮含量对于评估食材的营养价值和药物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藤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藤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藤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袁桥玉;刘新桥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3)030
【摘要】目的: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并利用NaNO3-Al(NO3)3-NaOH显色方法,对藤茶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8.24-49.44ug/mL(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8%,RSD=2.07%,不同产地藤茶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以湖南藤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的参考方法.
【总页数】2页(P126-127)
【作者】袁桥玉;刘新桥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430074;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藤茶中总黄酮的三波长紫外光谱法测定 [J], 周大寨;朱玉昌;王进
2.闽产藤茶总黄酮提取物中三种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J], 易开;林珠灿;柳庆龙;徐伟;郭素华
3.鄂西藤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成凤桂;欧知义
4.瑶族藤茶中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J], 何桂霞;何群
5.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藤茶中的总黄酮 [J], 刘建兰;郑红岩;于华忠;高梦;刘同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苗药黑骨藤多指标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苗药黑骨藤多指标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苗药黑骨藤多指标的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苗药黑骨藤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Xtimate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根据药材样品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的含量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绿原酸、杠柳毒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 6~1.8 μg(r=0.999 4)、0.016 8~2.3 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0%;定量限分别为0.918 0、0.084 3 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02 0、0.025 3 μg/m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6%~104.00%(RSD=0.53%,n=6)、96.44%~100.79%(RSD=1.73%,n=6);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

18份药材样品可聚为三大类,即S2、S4、S10、S12、S14~S18聚为一类,S1、S3、S5~S7、S9、S11、S13聚为一类,S8为一类。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黑骨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不同产地黑骨藤药材中绿原酸和杠柳毒苷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成分含量与产地有一定关联。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periplocin in Miao medicine Periploca forrestii. METHODS: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Xtimate C18 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acetonitrile-0.1% phosphoric acid solution (gradient elution)at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20 nm,and column temperature was maintained at 25 ℃. The sample size was 10 μL. Cluste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periplocin in samples by SPSS 23.0 software. RESULTS:The linear range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periplocin were 0.040 6-1.8 μg(r=0.999 4)and 0.016 8-2.3 μg (r=0.999 9),respectively. RSDs of precision,s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tests were all lower than 5.0%. The quantitation limits were 0.918 0,0.084 3 μg/mL,and detection limits were 0.102 0,0.025 3 μg/mL,respectively. RSD of durability were lower than 3.0%. The recoveries were 102.66%-104.00%(RSD=0.53%,n=6),96.44%-100.79%(RSD=1.73%,n=6),respectively. RSD of durability were lower than 3.0%.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18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by cluster analysis. S2,S4,S10,S12 and S14-S18 were divided into one category;S1,S3,S5-S7,S9,S11 and S13 were divided into another category;S8 was regarded as one category. CONCLUSIONS: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of P. forrestii. The contents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periplocin in P. forrestii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are different greatly.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and the producing area.KEYWORDS Periploca forrestii;Chtorogenic acid;Periplocin;Content determination;Cluster黑骨藤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杠柳属(Periploca)植物黑龙骨(Periplocaforrestii Schltr.)的干燥根或全株,又名飞仙藤、黑骨头、柳叶过山龙、滇杠柳等,苗语称嘎八又赊、锐松怪、蛙蟒塞,其味苦,辛、温,有小毒,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多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乳腺炎、闭经等病症。

黑骨藤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研究进展

黑骨藤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研究进展
第 39 卷第 3 期 2021 年 6 月
凯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li Univen. 2021
黑骨藤的化学成分和药效研究进展
孙文娟 1,龙春芳 2,龙 毅 1*
(1.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2.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56·
2.3 治疗皮肤系统疾病的作用 通过使用二硝基氯苯所诱发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发现了黑骨藤的醇沉部位的小鼠灌胃
给药对于抑制二硝基氯苯诱发的超敏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研究数据表明,黑骨藤醇沉部位 的剂量在 50 mg/kg 的时候抑制二硝基氯苯诱发的超敏反应作用非常明显,且剂量在 50 mg/kg 和 100 mg/kg 的黑骨藤醇沉部位还能明显地抑制增强脾细胞增殖反应 . 由此可知,黑骨藤醇沉部位 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活性,并且可考虑将其应用于过敏性疾病治疗当中[21].
特应性皮炎作为一种人体免疫调节作用异常的瘙痒疾病而存在 . 针对该病症,鲍春梅等[22]通 过研究黑骨藤皂苷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发现黑骨藤皂苷可以治疗特应性皮炎 . 目前虽 然黑骨藤皂苷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免疫调节机理还没完全清楚,但为深入研究治疗特应性皮炎提 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2.4 治疗肿瘤的作用
各项研究中分离的化合物主要集中在极性较大部位,尤以水提部位为多,这些化合物又通常 具有细胞增殖抑制、抗氧化和抗肿瘤的活性 . 由此可以推测黑骨藤水溶性提取部位是抗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主要活性部位,这或许是民间和临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时通常 会采用水煎煮的方式进行服用的原因 .
收稿日期:2020 - 12 - 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710) 作者简介:孙文娟(1987 - ),女,山东招远人,贵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及活性成分 . *通讯作者:龙毅,E - mail:longyi621@.

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及其质量标准评价

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及其质量标准评价

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及其质量标准评价陈华国;曹桂红;赵超;周欣【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8【摘要】[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黑骨藤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为高品质黑骨藤药材的筛选、药材质量标准建立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采用聚类分析等数量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黑骨藤药材中主要是铅和镉重金属元素超标,超标率为铅47.62%、镉71.43%、汞14.28%、铜14.28%.[结论]不同产地的黑骨藤药材中砷、汞和铜含量较低,铅和镉含量严重超标.【总页数】3页(P4071-4072,4083)【作者】陈华国;曹桂红;赵超;周欣【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天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贵州省不同产地水黄花药材中的铅、镉、铜、砷、汞含量分析 [J], 熊珂;孙绪;付思红;马雪;刘亭;刘春花;王爱民;王永林;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中药材中铜、砷、镉、铅、汞的含量 [J], 黄智安;沈蕊;石志慧3.贵州省不同产地水黄花药材中的铅、镉、铜、砷、汞含量分析 [J], 熊珂;孙绪;付思红;马雪;刘亭;刘春花;王爱民;王永林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丹参药材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 [J], 庞秀清;郑林;刘童;王爱民;王永林5.丹参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测定 [J], 孟萌;陈涛;李进;马志平;贾薇;贾美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 样品溶液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一定 量过 30目筛的样品 ,按 2. 4项下同法操作 ,根据回 归方程得出样品的黄酮含量.
3 结果
3. 1 标准曲线 根据光谱扫描结果 ,确定波长为 510 nm. 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 y = 0. 011 72x - 0. 004 65,相关 系数 r = 0. 999 90. 表明在 2. 065 ~103. 250 mg· L - 1之间芦丁标准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 2 精密度 精密度结果见表 1, RSD 值均低于 5% ,该方法精密度较好 ,符合含量分析要求.
5. 50 5. 57
5. 59 2. 00
3
0. 499
28. 543
5. 72
1 超声 2
0. 501 0. 502
33. 367 33. 634
6. 66 6. 70
6. 76 2. 15
3
0. 501
34. 719
6. 93
3. 6. 2 提取溶剂的选择 考察水 ,质量分数分别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阳市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和都江堰市青城山采 集 ,经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生药教研室鉴定为萝摩 科 (A sclepiadaceae) 杠柳属 ( Periploca L inn ) 黑骨 藤 ( Periploca forrestil S ch ltr).
2 实验方法
2. 1 标 准 曲 线 的 制 作 精 密 称 取 芦 丁 标 准 品 0. 020 65 g,用质量分数为 50%乙醇配制成 206. 5 mg ·L - 1的储备液. 精密移取上述储备液 0. 1、0. 5、1. 0、 2. 0、3. 0、4. 0、5. 0 mL 于 10 mL 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 0. 3 mL质量分数为 5%亚硝酸钠溶液 ,摇匀 ,放置 6 m in后加入 0. 3 mL 质量分数为 10%硝酸铝溶液 ,摇 匀 ,放置 6 m in后加入 4 mL质量分数为 4%的 NaOH 溶液 ,用质量分数为 5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 ,摇匀 , 静置 20 m in[11 ]. 在 200~600 nm 波长范围进行吸收 光谱扫描. ,以不加标准品同法制备空白对照. 在 510 nm处测定吸光度 ,以芦丁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 纵坐标进行拟合 ,得出回归方程. 2. 2 精密度的测定 精密吸取一定量标准品溶 液 ,按 2. 1项下同法操作 ,测定低 、中 、高 3 个质量 浓度分别为 2. 474 、37. 110、86. 600 m g·L - 1的吸 光度值 ,分别测定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 2. 3 稳定性的测定 精密吸取一定量标准品溶 液 ,按 2. 1项下同法操作 ,在室温下放置 15、30、45、
0. 027 0. 443 0. 906 0. 026 0. 441 0. 998
0. 028 0. 435 0. 979 0. 029 0. 461 0. 986
0. 026 0. 436 0. 955 0. 026 0. 443 1. 007
0. 026 0. 437 1. 017 0. 027 0. 437 1. 032
表 4 提取溶剂对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Table 4 The effect of solven t on tota l flavone con ten t
溶剂
编号
药材 重 /g
提取 提取 量 /mg 率 / %
平均 值 /%
RSD / %
1 0. 500 16. 550 3. 31 3. 43 3. 85
表 3 提取方式对比实验结果 Table 3 The com par ison of d ifferen t extracting m ethods
方式 编号 药材重 / g
黄酮含 量 /mg
黄酮提取 平均 率 / % 值 / % RSD / %
1 回流 2
0. 501 0. 500
27. 555 27. 850
收稿日期 : 2008 - 10 - 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870257)资助项目 3 联系作者简介 :张 宏 (1965—) ,女 ,教授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精密度 日内 日间
c / (mg·L - 1 )
2. 474 37. 110 86. 600
2. 474 37. 110 86. 600
表 1 精密度测定结果 ( n = 6) Table 1 The results of prec ision( n = 6)
吸光度
1
2
3
4
5
0. 029 0. 443 0. 988 0. 029 0. 443 0. 979
9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33卷
60、90、150 m in,测定吸光度 ,计算稳定性. 2. 4 重现性的测定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西昌黑骨 藤 (采自 2007 年 )的茎 ,粉碎过 30 目筛 ,按 1 ∶20 的固液比用质量分数为 50%乙醇浸泡超声提取. 提 取条件 :时间 30 m in,温度 70 ℃,超声频率 40 kHz. 提取液过滤 、浓缩 、定容得样品溶液. 取一定量溶液 充分摇匀后用定量滤纸过滤 ,移取滤液 ,按 2. 1 项 下同法操作 ,定容 ,在 510 nm 测定吸光度值 ,根据 回归方程得出样品的黄酮含量. 2. 5 加标回收率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西昌黑骨藤 (采自 2007年 )的茎 ,再精确加入适量的芦丁对照 品溶液 (浓度为 486. 19 m g·L - 1 ) 3 mL ,按 2. 4 项 下同法操作 ,测定含量 ,计算加标回收率.
6 0. 027 0. 431 1. 006 0. 028 0. 431 0. 997
平均值
0. 027 0. 438 0. 975 0. 028 0. 443 0. 100
RSD / %
4. 30 1. 07 4. 12 5. 00 2. 27 1. 86
3. 3 稳定性 在 15、30、45、60、90、150 m in的吸光值 为 0. 443、0. 443、0. 435、0. 421、0. 415、0. 413, RSD 值为 3. 20% ,较小. 从吸光值数据来看 ,前 30 m in吸光值更 为稳定 ,说明在前 30 m in样品有更好的稳定性. 3. 4 重现性 样品含量分别为 7. 44%、7. 72%、 7. 45%、7. 50%、7. 31%、7. 28% , 其 RSD 值 为 2. 11% ,较小 ,符合含量分析要求. 3. 5 加 标 回 收 率 加 标 回 收 率 在 96. 98% ~ 99. 59% ,结果见表 2.
第 1期
景小楠等 : 黑骨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91
50%、75%和 95%的乙醇、甲醇、乙酸乙酯 6种溶剂对 提取率的影响 (30目黑骨藤药材 ,料液比 1∶20,温度 50 ℃,时间 30 m in,超声提取两次 ) ,结果表明黄酮含 量在质量分数为 50%乙醇中最高 ,平均值为 7. 37% (RSD 值为 2. 47% , n = 3) ,实验数据见表 4.
2010年 1月 第 33卷 第 1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Jan. , 2010 Vol. 33, No. 1
黑骨藤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景小楠 1 , 钟 菡 1 , 张 宏 1, 23 , 于树华 1, 2
表 2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spotting recovery 样品重 黄酮含 加标 测得 回收 平均 量 /mg 量 /mg 量 /mg 量 /mg 率 / % 值 / % RSD / %
32. 06 2. 581 1. 459 3. 996 96. 98
目前对于黑骨藤的研究主要涉及化学成分及抗 风湿、抗炎等药理作用的研究. 已知的化学成分有熊 果酸等三萜类化合物 [4 - 7] ,杠柳苷元 、杠柳苷等强心 苷类化合物 [8 - 10 ] ,未见对其总黄酮化合物的相关研 究报道. 近年来 ,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抑菌、止咳抗 炎、抗心率失常、降血脂 、抗氧化、雌性激素样作用、 抗肿瘤、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衰老 、增强机体免疫 力 [6 - 7 ]等多项药理活性且毒性低而备受关注. 本课 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黑骨藤中含有黄酮类化合 物 ,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就对采自于不同地域 、不同 时间的黑骨藤植物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 , 为黑骨藤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0. 501 17. 034 3. 40
3 0. 501 17. 886 3. 57
1 φ(乙醇 ) =50% 2
0. 501 36. 172 7. 22 0. 502 36. 696 7. 31
黑骨藤 ( Periploca forrestii S ch ltr) 属于萝摩 科 (A sclepiadaceae)杠柳亚科 ( S ubfam. Periplocoideaek. S chum )植物 ,是被贵州省药材标准收载的一种苗 药 ,具有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痹止痛的功能 ,可 舒筋活络 、祛风除湿 ;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跌打损 伤 、胃痛 、消化不良 、闭经 、痢疾等 [ 1 - 3 ].
(1. 四川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66; 2. 四川师范大学 植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所 , 四川 成都 6100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