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肯德可克铁矿2011年度

合集下载

青海肯德可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青海肯德可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青海肯德可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本文就青海肯德可克矿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参考。

标签:青海肯德可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微量元素1矿区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1矿体稀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矿体稀土元素总量(∑REE)都在22.66x10-6--45.69x10-6之间,平均值为34.14x10-6。

轻稀土总量(LREE)变化范围为15.04x10-6--30.73x10-6,平均为23.7lx10-6;重稀土总量(HREE)变化范围为7.62x10-6--14.96x10-6,平均为10.44x10-6;轻重稀土比(LREE/HREE)介于1.97--2.90之间,平均为2.31,轻重稀土比远大于1,轻稀土相对富集强烈。

(Ce/Yb)N值在2.78--4.61之间,均远大于1,平均为3.70,属轻稀土富集型;(La/Sm)N值范围为5.49--7.84,平均为6.76,轻稀上分馏程度较高;(Gd/Yb)N值范围为0.69--1.08,平均为0.94,远小于(La/Sm)N值,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低,衰减速度较轻稀土慢。

铕异常(Eu)值,均在0.59--1.11之间;铈异常(δCe)值,变化范围为0.68--0.74,平均为0.70,数值变化较小,铈谷不明显,属铈弱异常型。

经赫尔曼球粒陨石值标准化后作出矿体样品的稀土配分模式图(图1),反映如下规律:配分曲线均向右倾,轻稀土部分相对较陡,重稀土趋于平缓,显示本区稀土配分属轻稀土富集型,且轻稀土的分馏程度比重稀土高。

1.2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区围岩稀土元素稀土总量(∑REE)都在113X10-6--157X10-6这个范围之间,平均值为134x10-6,低于世界花岗质岩石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292x10-6。

轻稀土总量(LREE)变化范围为99x10-6~137x10-6,平均为116x10-6;重稀土总量(HREE)变化范围为11X10-6--6~26X10-6,平均为17X10-6;轻重稀土比(LREE/HREE)介于4.37~10.38之间,平均为7.39,轻重稀土比远大于1,轻稀土相对富集强烈。

煤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煤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格尔木庆华矿业XX公司《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质量和验收管理方法》《肯德可克铁矿井巷工程报量管理制度》《肯德可克铁矿中深孔验收管理方法》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格尔木庆华矿业XX公司制度会签审批表《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质量和验收管理方法》1、目的为了保证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质量符合《黑色冶金矿山测量技术规》要求,加强矿山工程质量管理,规矿山采掘质量管理程序,统一井巷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评定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此方法。

2、适用围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与管理。

3、根本要求3.1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平巷质量控制标准:表一3.2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中深孔质量控制标准:表二3.3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硐室质量控制标准:表三3.4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切割井质量控制标准:表四4、对施工巷道积水和浮渣处理4.1积水深度为20CM,距离到达5米为不合格项,要求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视为施工单位放弃合格单价,报量时按肯德可克铁矿相关规定单价下浮40%。

4.2浮渣随处乱倒或清理不彻底,以实测工程量在该巷道验收时进展扣量,并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视为施工单位放弃合格单价,报量时按肯德可克铁矿相关规定单价下浮40%。

〔浮渣厚度超过10cm,距离超过5m,最高处大于20 cm视为不合格〕5、施工要求与考核5.1平巷施工要求〔测量验收规〕与考核。

≤0.20m,不允许欠挖,单边>0.20m连续达5m以上,即为不合格;采准巷道直道规格以中心线为标准,单边允许偏差≤0.35m,不允许欠挖,单边>0.35m连续达10m以上,弯道规格以中心线为标准,单边允许偏差≤0.35m,不允许欠挖,单边>0.35m连续达5m以上即为不合格;开拓、采准巷道底板的控制以腰线为标准,允许偏差+0.2m,连续达5m以上,视为不合格工程。

检查断面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做为确认不合格工程量的依据。

青海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青海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青海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本文对青海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与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利于矿床的进一步开发探讨。

标签: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铁多金属矿床肯德可克矿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隶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坐标:东经91°45′30″—91°46′15″,北纬37°00′45″-37°01′15″。

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OT)、局部发育晚泥盆世和晚石炭世地层以及第四纪沉积物。

滩间山群与矿床的铁、铜、铅锌、钴,金矿化直接相关,自上而下发育硅质岩夹钙质板岩、大理岩;硅质岩夹碳质钙质板岩和矽卡岩化杂砂岩;大理岩夹白云质大理岩,底部与硅质岩接触部位磁铁矿、铜磁铁矿层接触。

总体上上泥盆统不整合于滩间山群之上。

1.2构造1.2.1褶皱构造滩间山群(εOT),在地表表现为一单斜构造,组成矿区基底构造层,地表出露部分(矿区中、北部)走向呈北西西—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30°-40°。

矿区南部的石炭纪地层则构成一轴向近东西的肯德可克向斜,该向斜挤压紧闭,产状总体上北陡南缓,西端仰起。

肯德可克向斜为矿区北缘东西向区域性逆断层作用的结果。

向斜轴部及其靠近轴部的两翼(包括其下的不整合面),形成层间剥离(虚脱)与纵张裂隙。

这些都为导矿和控矿提供了通道与空间。

控制南矿带石炭纪地层中部分多金属矿的形成。

1.2.2断裂构造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形迹是区域性构造的表现,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北西向和北西西向区域断裂在矿区内汇合,表现为复合构造特点;另一方面,受长期挤压、推覆作用的影响,韧性剪切作用很强烈。

根据断裂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组:即东西向断裂组、北东向断裂组及北北西向断裂组。

1.3岩浆岩区内岩浆活动不强烈,地表仅见零星的华力西期、印支—燕山期小侵入岩体出露,出露面积仅占矿区面积的 2.5%。

煤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煤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质量和验收管理办法》《肯德可克铁矿井巷工程报量管理制度》《肯德可克铁矿中深孔验收管理办法》批准:审核:编制:2011年月日发布2011年月日实施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会签审批表《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质量和验收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保证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质量符合《黑色冶金矿山测量技术规范》要求,加强矿山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矿山采掘质量管理程序,统一井巷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评定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此办法。

2、适用范围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与管理。

3、基本要求3.1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平巷质量控制标准:表一3.2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中深孔质量控制标准:表二3.3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硐室质量控制标准:表三3.4 肯德可克铁矿采掘工程施工切割井质量控制标准:表四4、对施工巷道积水和浮渣处理4.1积水深度为20CM,距离达到5米为不合格项,要求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视为施工单位放弃合格单价,报量时按肯德可克铁矿相关规定单价下浮40%。

4.2浮渣随处乱倒或清理不彻底,以实测工程量在该巷道验收时进行扣量,并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彻底,视为施工单位放弃合格单价,报量时按肯德可克铁矿相关规定单价下浮40%。

(浮渣厚度超过10cm,距离超过5m,最高处大于20 cm视为不合格)5、施工要求及考核5.1平巷施工要求(测量验收规范)及考核。

5.1.1平巷工程质量控制标准见上表一。

5.1.2检查平巷导线点及中线、腰线是否完好,开拓巷道规格以中心线为标准,单边允许偏差≤0.20m,不允许欠挖,单边>0.20m连续达5m以上,即为不合格;采准巷道直道规格以中心线为标准,单边允许偏差≤0.35m,不允许欠挖,单边>0.35m连续达10m以上,弯道规格以中心线为标准,单边允许偏差≤0.35m,不允许欠挖,单边>0.35m连续达5m以上即为不合格;开拓、采准巷道底板的控制以腰线为标准,允许偏差+0.2m,连续达5m以上,视为不合格工程。

浅析肯德可克铁矿矿床成因

浅析肯德可克铁矿矿床成因

浅析肯德可克铁矿的矿床成因矿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所辖范围的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东昆仑山西段的喀雅克登塔格山的山前低山或浅山区,地形上为南陡北缓,矿区以南为为相对高差大于500m的中高山地貌,有终年积雪,矿区以北相对为较平缓的中低山地貌,矿区海拔标高为4000m左右。

矿区以外北部6km的巴音郭勒河为常年性地表水,冬天封冻期为5个月。

矿区处在多年冻土层,因此大气降水及其所形成的地表径流,一般不能补给冻土层以下水。

矿区所属为中高山浅切割区,第四系覆盖广泛,主要为黄土。

矿区年降水量为140mm左右,蒸发量15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5—9月份,年平均气温-4.8℃,最高气温21.2℃,最低为-30.5℃。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风季,并伴有沙尘。

一、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

1、上元古界-震旦亚界(1)、长城系金水口群:是本区出露最早的底层,位于本矿区南东,其内分布有M23号磁异常(已经地质工作验证为一铁锌矿区),变质程度较深,主要有片麻岩混合岩组和片岩组。

(2)震旦--青白口系狼牙山群:属浅海至滨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沉积,基本未受到变质或浅变质。

2、下古生界(Pz1)为本矿区大面积出露,亦是本矿主要赋存的底层,主要为巨厚的粗粒大理岩夹灰色结晶灰岩透镜体及少量硅质岩透镜体,以浅灰色硅质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硅灰石大理岩及含碳硅质千枚状板岩组成,在本矿区下部3960、3975水平及相应矿体的围岩中均可见。

3、泥盆系上统(D3)在本矿区南侧出露较多,为一套喷发火山岩系,主要为中酸性、中性到酸性火山岩系,以熔岩及角砾岩、碎屑岩产出。

与肯德可克矿区所属的上述Pz1地层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触,并超覆不整合于上述长城系地层之上。

亦表明火山岩甚发育。

4、石炭系(C)石炭系上、中、下三统地层均出露与本区,分布范围广,主要为生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有时不整合于上述泥盆系和长城系地层之上。

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

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

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矿普查区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青金石评报字(2019)第105号青海金石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西宁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一日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矿普查区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青金石评报字(2019)第105号青海金石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一日邮编:810001 传真:(0971)6142628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22号地矿花园C座电话:(0971)6117881目录摘要 (1)1、矿业权评估机构 (3)2、探矿权转让人及评估委托人 (3)3、评估目的 (3)4、评估对象 (3)4.1评估对象、位置、范围 (3)4.2勘查、登记史和评估史 (3)5、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 (4)6、评估基准日 (4)7、评估原则 (5)8、评估依据 (5)9、评估过程 (6)10、现场调查 (6)11、探矿权概况 (7)12、区域地质 (8)13、普查区地质 (9)15、评估区探矿权现状 (24)16、评估方法 (24)17、评估指标参数及其计算 (27)18、评估结果和结论 (32)19、有关问题的说明 (32)20、评估报告提交日期 (34)21、评估责任人员 (34)22、评估工作人员 (34)附件目录 (35)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矿普查区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摘要青金石评报字(2019)第105号评估机构:青海金石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评估对象:青海省格尔木市那西郭勒地区铁多金属矿普查区探矿权评估目的:探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基准日:2019年8月31日评估方法:基准价因素调整法和资源价值比例法评估报告主要参数:基准价因素调整法评估参数:1、基准价根据根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青国土资【2018】232号)、《青海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和采矿权基准价修订系数2、开采回收率95%。

东昆仑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东昆仑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地质东昆仑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肖晔(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省西部格尔木市以西340 km处的狼牙山-景忍一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毗邻。

行政区划隶属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茫崖行委管辖,距青海省省城西宁市约1200 km。

沿新修建的格茫公路从格尔木行驶235 km 到甘森后,沿2009年修建的甘森-格尔木庆华公司公路向南西行驶110 km 可抵工区,交通非常方便。

1 区域地质概况肯德可克铁多金属矿与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张爱奎等,2010)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丰成友等,2011)和尕林格大型铁多金属矿(陈世顺等,2009)相邻,具有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

肯德可克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柴达木准地台的南缘西段,在构造区划上属昆北火山-侵入杂岩带,北邻柴达木准地台,南以昆中断裂为界与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相接。

其基底为早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地层,呈残块出露于西部;早古生代,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基础上发生强烈拉伸作用,形成了厚逾1000 m的滩间山群(前人称铁石达斯群,根据《青海省岩石地层》清理结果改称滩间山群),该套地层主要分布于昆北西段,总体上具三分,其下部为碎屑岩组,中部为火山岩组,上部为碳酸盐岩组,构成一夹持于北部柴达木古陆和南部昆中微陆块之间的裂陷槽。

泥盆纪-二叠纪地层为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早古生代,区内广泛出露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

带内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主要发生在早古生代和晚华力西-印支期,尤以后者规模大,岩石组合复杂,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构造-岩浆岩带。

昆北构造带经历了加里东期裂解-闭合和晚华力西期-印支期陆缘-陆内碰撞、复合造山演化,形成了一系列与裂陷-火山作用和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铁、钻、金及多金属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上奥陶统铁石达斯群火山岩,局部见有上泥盆统火山岩及上石炭统结晶灰岩。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矿区铁及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矿区铁及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

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矿区铁及多金属矿成矿规律浅析作者:吕治水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6期摘要:肯德可克铁矿床是一个以铁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围岩蚀变,矿床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铁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期的晚期阶段和热液期的早期阶段,金属硫化物矿主要形成于热液期的晚期阶段。

关键词:铁矿;成矿规律;肯德可克一、矿区位置及概况肯德可克铁矿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西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91°45′49″,北纬37°01′03″,属青海省格尔木市管辖。

二、矿区地质(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下古生界、上泥盆统、石炭系、第四系。

石炭系分布于矿区的中部,出露面积最大;上泥盆统分布在矿区南部、西部及北部;下古生界呈东西向条带分布于矿区北部石炭系与上泥盆统间。

(二)构造矿区位于喀雅克登塔格复式背斜北翼、巴音格勒河北山至巴克特沟之间反“S”形构造线的中段,地层走向、断裂走向、褶皱轴向等,多为东西向。

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据其走向可分三组,分别为东西向断裂、北东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

矿区褶皱仅有肯德可克向斜,由石炭系组成,其核部为灰岩、白云岩和角砾岩。

(三)岩浆岩矿区内岩浆侵入活动不强烈,仅在矿区西部见有零星分布的小侵入体,出露面积仅占矿区面积的2.5%。

三、矿床地质特征(一)围岩蚀变肯德可克铁矿围岩蚀变广泛发育。

早期是热接触蚀变,形成各种角岩;中期是接触交代蚀变,形成各种矽卡岩;晚期是水热蚀变,形成水热蚀变岩或脉状充填物。

蚀变围岩的矿物组合情况、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从上到下有明显的分带性,它们分别是碳酸盐绿泥石化带、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带和钙镁橄榄石矽卡岩带。

(二)矿体赋存部位、形态和规模矿床的矿体沿着肯德可克向斜轴部及断裂破碎带分布,赋存于远离接触面的外蚀变带内,即碳酸盐绿泥石化带和矽卡岩带内。

矿床由多个矿体组成,其中铁矿体数目最多,其次为铅矿体,而铁硫矿体、硫铁矿体、铜矿体很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格尔木肯德可克铁矿2011年度矿山储量年报采矿权人名称: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报编写单位: 地质测量科年报编写时间:2011年12月20日报告提交单位: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肯德可克铁矿单位负责人:杨占忠单位技术负责人:张贵祯报告编写单位:肯德可克铁矿地质测量科单位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提交日期:2011年12月20日目录第一章矿山概况第二章探采对比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一、矿体圈定的方法二、储量计算主要参数的确定第四章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第五章结论第一章矿山概况我公司于2007年 4 月 14 日取得肯德可克铁矿采矿权证,证号:630000072003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点号 X坐标 Y坐标)1,4099250.00,31388970.00 2,4098692.00,31388970.00 3,4098692.00,31391370.00 4,4099250.00, 31391370.00 5,4099250.00,31390616.00 6,4099602.00,31390616.00 7,4099602.00,31389491.00 8,4099250.00,31389491.00,共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1.7352平方公里。

矿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91°45′49″,北纬37°01′03″,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管辖。

矿山开拓方式:斜井(13°胶带)+副井+辅助斜坡道联合开拓,设计生产能力250.00万吨∕年。

根据矿山特殊地质条件及对当前技术经济分析,目前主要考虑铁矿的开采利用,其它多金属矿还有待进一步探明。

另依据铁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内所有可采矿体分两期开采,前期开采的最低标高为3900m水平,3900水平以下矿体作为后期开采。

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VCR法、阶段矿房法,其主要技术指标分别如下:a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技术指标①块矿生产能力350t/工•班②采切比4.88m/kt ③损失率20% ④贫化率35%、b VCR法技术指标①块矿生产能力350t/工•班②采切比1.89m/kt,29.18 m3/kt ③损失率15% ④贫化率10%、c阶段矿房法技术指标①块矿生产能力266t/工•班②采切比2.85m/kt,35.35 m3/kt ③损失率20% ④贫化率15%。

矿山地质测量主要包括: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矿区地形图的测绘、土建工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和竖井导入高程测量、竖井贯通测量、地表移动沉降观测和矿体几何图绘制等。

至今完成如下具体测绘工作量:①完成4020、3960、3900、3850、3825中段(分段)一井定向工作,定向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连接三角形闭合差小于2〞②完成4020、3960中段和3850分段全线贯通,精度达到设计要求,不超过12厘米③完成4020、3960、3975、4035、4050、4065分段和4080通风回风巷现状测绘37公里④完成地面一级导线网改造10公里,高程闭合差2CM,测角中误差1.5〞⑤建立矿区地面控制网和测绘1:500~1:5000的地形图和矿区图;⑥进行矿区地面与井下各种工程的施工测量和竣工验收测量;⑦测绘和编制各种采掘工程图及矿体几何图;⑧进行岩层与地表移动的观测及研究;为留设保护矿柱和安全开采提供资料。

自2007年建矿以来逐年完成的开拓和采准工程量如下:2007年:开拓工程量7009米,97176立方米。

2008年:开拓工程量8193米,90899立方米,采准工程量5128米,81084立方米。

2009年:开拓工程量8740米,87501立方米,采准工程量4254米,64408立方米。

2010年:开拓矿量12353立方米,采准工程量139062立方米。

2011年:开拓矿量0 立方米,采准工程量5535.24米,80864.15立方米。

以上工程经验收工程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

第二章探采对比矿区分为南、北两个矿带,铁矿体规模相差悬殊,一般来讲,大矿体和较大矿体的连续性与对应性较好,其形态常为豆荚状、似层状、扁豆状。

区内大部分小矿体的连续性和对应性较差,矿体形态多为透镜状。

南矿带的中、东段(0线及其以东),矿体形态比较稳定,连续性相对较好。

而矿带的西段(0线以西),矿体具单层厚度小、层次多、分岔多的特点。

矿体走向总体上为近东西向,因受不同断裂、构造的控制,其产状南缓北陡。

南矿带矿体倾角一般20º—30º;北矿带矿体倾角一般30º—40º。

依据3960水平以上开拓、采准工程已揭露的矿体中,58#矿体有南移迹象,规模变大,与部分小矿体融合,无法区分。

其东缘及北边缘与围岩接触带部分,矿体呈锯齿状,经常出现断续现象,且磁铁矿全铁含量相对较低,有害元素硫含量较高,质量较差。

146#矿体、58#矿体在4050水平以上矿石量与原有地质储量对比缩水达73%,系因原详查报告中,对矿床构造上的成因认识不足,单工程见矿部分,其推测采用3/4工程间距,与实际情况不符;及原矿岩外推原则与本矿区实际情况不符所致。

另据4035水平已揭露146#矿体情况仍比较连续,其下部4020水平依然见矿,但控制程度较低,然而与其垂直对应的3960水平144#矿体似乎存在某种偶然关系,待下一步探矿工程结束后再作细致对比;3975水平经探矿工程揭露,原69#、74#、58#矿体已连为一体,实为一个矿体。

且矿体平面界限有向南扩大的趋势。

依据上述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我矿在采矿方法的选择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目前4020以上水平58#矿体,146#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3975水平CM5-CM9、CM8-CM12采用VCR法和阶段矿房法联合开采。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方面,总的来说,就目前地质信息所反映的情况看,该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均属简单类型,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但2009年10月,在开拓掘进至4020水平西部CM14时,出现较大涌水,最大涌水量可达400m3/h,对矿山基建工作影响较大,现判断系位于肯德可克沟的北北东向两侧充水隐伏正断层切割较深,4020水平开拓巷道临近此沟时打通了储水构造与隔水层所致,目前我公司仍在花大力气做进一步勘查工作,力求尽快查明其控、储水构造,为下部矿体开采提供可靠依据。

第三章资源储量估算一、矿体圈定的方法根据各水平开拓工程对矿体的控制程度,严格按照各工程地质刻槽取样和坑钻样品的化验结果,进行矿体界线的圈定;同时,对比各矿体界线的变化情况,本年度我们在核算开拓矿量时,除了严格执行铁矿体的工业指标外,采用的矿体界线外推原则如下:(1)矿体厚度≥10m的,按工程间距或矿体厚度的1/2外推。

(2)矿体厚度在5-10m之间的,按工程间距或矿体厚度的1/4外推。

(3)矿体厚度≤5m之间的,按工程间距或矿体厚度的1/8外推。

本外推原则完全符合地质规范,其资料准确性已经本年度3975水平CM7-CM9的实际采出情况得到验证。

二、储量计算主要参数的确定1、单工程平均品位的确定按照各探矿工程在剖面上相对应于各水平内的样品编号,依次对在相应分段内所有的单工程样品的样长、品位进行汇总,并按样长进行加权计算。

2、单个矿体平均品位的确定按照各平面上控制该矿体的所有探矿工程,在相应分段内的累计样长、单工程品位,并以样长进行加权,计算单个矿体的平均品位;矿石中有害元素硫的品位确定,也执行同样的计算过程。

3、分段平均品位的确定先计算出相应分段内所有单个矿体的矿石量,金属量,然后进行汇总,并利用相应分段的总矿石量、总金属量计算出该分段的平均品位。

4、矿石体重的确定因矿山目前还处于初期开采施工期,矿石体重全面测定工作正在进行中,故本次储量计算其矿石体重仍严格按照地质队在储量计算时,已经测定过的磁铁矿石、锌铁矿石、铁硫矿石的小体重样品结果,这样可以做到与地质队在储量计算过程中的同步,以便更好的对比具体如下:(1﹚品位区间在20-25%时,矿石体重为3.21吨/米3;(2)品位区间在25-30%时,矿石体重为3.37吨/米3;(3)品位区间在30-35%时,矿石体重为3.52吨/米3;(4)品位区间在35-40%时,矿石体重为3.67吨/米3;(5)品位区间在40-45%时,矿石体重为3.88吨/米3;(6)品位区间在45-50%时,矿石体重为4.08吨/米3;(7)品位区间大于50%时,矿石体重为4.30吨/米3;5、矿体面积的确定在各个相应的水平上,按照各剖面对应切割的矿体界线点,进行连接、封闭各个矿体后,直接用autoCAD软件,在平面图上直接读取求得。

6、矿体体积的确定根据储量计算分段矿体的形体,分别选择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1)锥体公式(1/3*S*H)。

S为矿体的面积,H为矿体在分段间的尖灭距离(下同)。

矿体在空间上呈透镜状,在分段间为点尖灭时使用。

(2)截锥公式【1/3*(S1+S2+SQRTS1*S2)*H】.S1和S2分别代表矿体在两分段上的面积,矿体在两分段平面上形状相似,且面积差大于40%时使用。

(3)梯形体公式【1/2*(S1+S2)*H】.矿体在两分段平面上形状相似,且面积差小于40%时使用。

因本矿山属于探采结合矿山,原《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矿详细普查报告》中的矿山资源储量资料储量级别过低不能满足矿山实际生产的需要,故矿山资源储量资料需随矿山生产进度不断进行储量升级工作,故矿山资源储量对已做探矿工程的地段采用升级后的地质储量,对仍未进行探矿工程的地段引用《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矿详细普查报告》中,所提供资源量部分。

第四章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评述肯德可克铁矿是一个以铁、金为主并共(伴)生钴、铋、铅、锌、铜等多种组份的综合矿床,该矿床于1970年由青海地质局第一地质队开展1:50000地质普查时发现,1975年进行1:5000磁法详查,1977年经钻探查证,1979-1981转入铁矿详查,以200x100m基本网度圈定矿体,控制远景储量,于1981年结束野外工作。

1982年6月提交了《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矿详细普查报告》。

1995至2003年,由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地质矿产勘察院在矿区15-24线范围内开展以金、钴、铋为主的多金属矿勘查工作。

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与2004年12月编写了《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矿区铁/金多金属矿资源量估算报告》。

该报告资源量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以青国土资储审备字【2004】15号文评审备案。

2006年5月由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做了《青海省格尔木市肯德可克铁矿采选工程初步设计》,工程编号:L982CS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