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的优缺点介绍
冰蓄冷资料

三、 静态制冰、动态制冰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制冰方式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适用场合
1、 冷剂盐水含量高(25%),用量大,成 本增加。
2、 制冷机蒸发温度低(-10~-23℃),制冷
盘管 或冰 球等
1、 控制简单,容易实现。 2、 可直接选用成品蓄冰设备,商品化程度
高。
效率低。 3、 不可直接取用,需要二次换热,会增
加能量损失。 4、 取冷率低,不可以集中大量取冷。
1、 空调 2、 冷藏陈列柜供冷
静 态 制
5、 取冷温度高。 6、 盐水泄漏会污染被冷却介质。 7、 价格高,设备初投资较高。
冰
1、 制冷机蒸发温度低(-15~-18℃),制冷 1、 陆用鱼贝类冷藏
管冰 或片 冰等
1、 结构简单,体积小 2、 控制简单,容易实现。 3、 可直接选用成品蓄冰设备,商品化程
制冰方式 静态制冰
工况
制冷量
轴功率
COP
35/-16
510.3
164.7
3.1
动态制冰
盐水溶液
35/-6
753.1
169.9
4.43
过冷水
35/-3
840.4
170.8
4.92
五、 相同冷量常规空调与蓄冷空调运行费用比较
对于不同的客户,要求不同,选择制冷机会有不同。不考虑主机配置成本,单就系统
运行费用差异比较。
附动态制冰照片
制出冰浆
冰层沉积
过冷水制冰系统
目前的冰蓄冷工程中,制冰方式主要有静态制冰和动态制冰两种型式。 1、静态制冰 常用的静态制冰主要有冰盘管式、封装式(如冰球等)或管冰、片冰、板冰等。 冰盘管式或封装式静态制冰在制冰过程中,载冷剂如乙二醇溶液、盐水溶液等冷却到 0℃以下并送入蓄冰槽内,在盘管内或冰球外流动,与盘管外的水或冰球内的溶液进行热交 换,使之降温结冰。管冰、片冰、板冰等静态制冰在制冰过程中,制冷剂与换热器另一侧 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一定厚度的冰,然后采用热气融霜或机械方法将制成的片 状冰块或管状冰柱剥离换热表面。 上述各种静态制冰运行时,冰本身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都同样存在随着冰层的增 加,水与冷媒之间的热阻增大的问题,制冰过程必须克服随厚度增加而带来的越来越大的 冰层热阻,从而导致制冷机蒸发温度随之降低,制冷机制冰效率大大降低。 2、动态制冰 动态制冰目前使用的主要有过冷水制冰和盐水溶液制冰两种。 过冷水动态制冰在制冰过程中,水在过冷却器(即制冰机或蒸发器)内与制冷剂进行热交 换,被冷却至过冷状态(低于 0℃)而不结冰,保持水流动状态,再经过过冷解除装置,完 全释放过冷度成为 0℃的冰浆进入蓄冰槽中。在蓄冰槽中冰水分离,水被再次输送到过冷却 器继续循环,直至蓄冰槽中冰量达到要求。 盐水溶液动态制冰在制冰过程中,低浓度的盐水溶液或海水在制冰机中与管外流动的 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水被制成冰晶析出,成为冰浆进入蓄冰槽,制冰机内换热表面无冰层 附着。在蓄冰槽中冰与溶液分离,盐水溶液被再次输送到制冰机继续循环。 上述各种动态制冰运行时,冰浆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不存在冰层热阻的问题,制冰机 内始终保持水或盐水溶液与冷媒的换热,制冷机运行工况恒定,制冰效率在整个制冰过程 中没有衰减。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冰蓄冷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采用冰蓄冷在制冷空调,是空调技术革命的又一卓越贡献,是解决我国特大型城市夏季电力问题的最优方案之一,也是未来楼宇空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夏天用电高峰负荷,大量减少夏天高温季节停电拉闸的概率;有利于人们的和谐幸福安定工作和生活。
标签:冷蓄冷;制冷空调;应用前景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建筑物空调时间所需要冷量的部分或全部在非空调时间利用蓄冰介质水的显热及潜热迁移等特性,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与PLC的控制,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出来的一种新颖技术制冷技术。
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
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
一、冰蓄冷技术1、冰蓄冷空调系统。
在常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送风温差一般控制在8~10℃,送风温度在15~18℃范围,如果系统有再热,则盘管出口空气温度可低到12℃左右。
而在冰蓄冷系统中,利用低温冷水,可将盘管出口空气温度降到4~6℃,送风温差可达20℃左右,形成所谓“低温送风系统”。
20世纪末期,我国的冰蓄冷技术日趋完善,于是全面提出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的理论,对这种系统的特点、技术性能、设计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系统的优越性,这是冰蓄冷技术的重大突破,理论方面也已经很完善。
进入21世纪以后,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理论日趋成熟,在吸取了国外大量先进技术以后,2002年首次由国内设计完成的集成冰蓄冷、低温送风、变风量等多项国内国际先进的空调新技术的系统在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圓满竣工,接着西北电力调度中心等电力部门都成功应用了冰蓄冷与低温送风相结合的技术。
至此,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这项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近年来,对于这种新型的冰蓄冷空调技术,我国虽然取得初步成果,但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浅谈冰蓄冷空调与常规中央空调的优缺点

浅谈冰蓄冷空调与常规中央空调的优缺点本人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小型的冰蓄冷项目,通过这个项目认真学习了一下蓄冰系统,在此跟各位浅谈一下蓄冰空调与常规空调优缺点对比,以及本人累积的些许设计经验,希望能对初次做蓄冰项目的设计同行带来一些帮助。
现简单分析一下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常规空调系统的特点。
1)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特点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是在常规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多加一套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用电时段开启制冷机组,将蓄冰装置中的水制成冰,白天在空调用电高峰时段利用融冰取冷满足部分空调负荷,宏观上起到调峰移谷,微观上在提高室内空调品质的同时大大降低用户运行费用的作用。
该技术在二十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000美元,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元,等等。
中国在近年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2001年底特地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
一些建筑采用蓄能技术后直接给用户带去了收益,节约了运行成本。
2001年10月举办APEC会议的10万㎡的上海科技城、广州大学城500万㎡等大型建筑采用的就是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空调从其原理和实践中可以看出它有如下特点优点:①减少冷水机组容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②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大于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
③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
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

八、水蓄冷与冰蓄冷的比较一. 水蓄冷与冰蓄冷比较将水蓄冷与冰蓄冷进行比较,这二种蓄冷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温度变化(显热变化)进行蓄冷,而冰蓄冷利用水的相态变化(相变所需的潜热)进行蓄冷。
因此,冰、水蓄冷系统在下列方面发生了变化。
(1)蓄冷系统制冷机的容量从冰蓄冷简介中知道:冰蓄冷制冷机组蓄冷工况下的制冷能力系数C f为0.6~0.65(制冰温度为-6℃时),其制冷能力比制冷机组在空调工况低了0.4~0.35,也就是说冰蓄冷在希望利用蓄冷系统减少制冷机组容量的愿望很难实现。
而水蓄冷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2)蓄冷装置的蓄冷密度从冰蓄冷与水蓄冷的简介中知道: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为(40~50kW /m3),蓄冷水池的蓄冷密度为(7~11.6kW /m3)。
冰蓄冷槽的蓄冷密度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
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关于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占地问题。
通常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起水蓄冷,就有水池容积大,要占用大块地方。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是:以为冰蓄冷利用的是水的潜热,而物态变化的热潜热是比较大的(往往人们对凝固热不太熟悉,又经常与汽化热来衡量),认为蓄冰槽内冰的容积比例可为1,因此,远远夸大了蓄冰槽蓄冷密度。
而实际上蓄冰槽的蓄冷密度仅是蓄冷水池蓄冷密度的5倍左右,以目前使用最多的冰盘管为例,冰蓄冷槽需要安装在室内,并要求有一定的安装距离。
我们曾对某一冰蓄冷系统与水蓄冷系统进行比较,如果将蓄冰槽安装的场地全部空间改为蓄冷水池,再加上该建筑物的消防水池,二者的蓄冷能力近乎相当。
(3)蓄冷装置的兼容性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水池冬季可作为蓄热水池使用,这一点对于热泵运行的制冷系统是特别有用的。
而冰蓄冷系统蓄冰槽则没有此功能。
(4)蓄冷系统的建设投资冰蓄冷与水蓄冷相比,一般来说,水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不高于常规空调系统,而冰蓄冷系统基本建设投资比常规空调系统高出20%以上。
冰蓄冷的缺点:冰蓄冷的用电量高于常规空调20%左右,水蓄冷则可节省制冷用电10%左右。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1. 引言1.1 冰蓄冷空调系统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冰的蓄冷效应来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节能技术。
通常在夜间电力供应较为充裕时,利用低峰电力时段制冷,将水制成冰块并存储起来。
白天高峰电力时段,通过冰蓄冷系统释放存储的冰块来提供冷却效果,从而降低空调系统的电能消耗。
冰蓄冷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减少耗电量,还可以优化电力利用效率,降低用电峰值,减少供电紧张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冰蓄冷空调系统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商业建筑、办公楼、酒店、医院等。
它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节约能源资源。
由于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视和推广。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势1. 节能环保:冰蓄冷空调系统采用冷冻水进行储存和循环利用,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节能效果。
在峰电时段利用低成本的电力制冷水,然后在用冷却的过程中,据需求释放制冷水中的冷量,降低建筑物的负荷需求,从而有效降低了建筑物的全年度电力需求。
2. 调峰平谷: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峰谷电价差异,合理利用低谷时段的电力进行制冷水的储存,从而在高峰时段减少电力需求,降低用电成本。
3. 稳定性强:冰蓄冷空调系统储存的冷水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稳定制冷效果,避免了传统空调系统频繁启停带来的温度波动,提高了室内舒适度。
4. 声音低:由于制冷机组设在噪音较大的低谷时段运行,采用隔音的冰箱组,可以有效降低室内外的噪音污染。
2. 正文2.1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冰的蓄冷储能特性,在夜间低峰期通过制冷机组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并冻结成冰块,然后将这些冰块储存在特殊设计的冰块储存装置中。
白天高峰期,空调系统需要制冷时,冰块被融化而释放出储存的冷量,冷水通过冰块储存装置输送至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作用。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

冰蓄冷知识点总结一、冰蓄冷技术的原理1. 制冷原理:冰蓄冷技术利用低温时段利用外部电力或太阳能等能源,把水制冷冰冻,制得冰块。
当需要冷却的时候,释放储存的冷能,以此降低制冷系统的负荷,降低能耗。
2. 蓄冷原理:制冷设备在低峰时段运行,将冰制造好保存起来。
在高峰时段不需要开启制冷设备,通过释放储存的冷能来满足需求。
二、冰蓄冷技术的优点1. 节约能源:冰蓄冷技术能够在低峰时段利用便宜的电力或者太阳能等能源,制冷并储存冷能,降低高峰时段的能耗成本。
2. 减少负荷峰值:通过在低峰时段制冷并储存,可以在高峰时段释放冷能,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3. 环保节能:使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更加友好。
4. 应用广泛: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建筑空调系统,还可以应用在食品零售行业、交通车辆、工业生产等领域。
5. 维护便利:冰蓄冷系统相比于传统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维护成本更低,寿命更长。
三、冰蓄冷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空调系统:在商业建筑和住宅楼宇的空调系统中广泛应用,通过在夜间低峰时段制冷,白天释放冷能来降低空调系统运行成本。
2. 食品零售行业:冰蓄冷技术在超市、冷藏库等场所使用,能够减少制冷系统的耗电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
3. 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商用车辆中,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车辆空调系统的能耗,提高燃油利用率。
4. 工业生产: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塑料加工、化工等领域,冰蓄冷技术可以用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制冷成本。
四、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太阳能结合:将太阳能与冰蓄冷技术结合,可以更好地利用清洁能源,增加系统的可持续性。
2. 智能化控制: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冰蓄冷系统的精确监控和调节,进一步提高能效。
3. 新材料应用:利用新型材料和制冷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冰蓄冷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4. 多元化应用:冰蓄冷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空调制冷,还可以拓展到其它工业和生活领域,提高其市场应用的多元性。
冰蓄冷空调系统介绍

冰蓄冷空调系统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冰的相变潜热进行冷量的储存和释放的空调系统。
在制冷模式下,系统将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循环管路输送到蓄冷设备中,通过制冷剂与蓄冷材料之间的热交换将蓄冷材料冷却成冰,以储存冷量。
在需要制冷时,通过制冷剂循环管路将制冷剂输送到空调系统中,利用蓄冷材料的储存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的制冷需求。
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利用蓄冷设备储存冷量,可以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制冷,减少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从而降低电力消耗。
2、环保:由于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可以减少电网的负荷,降低碳排放。
3、舒适度高: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了因频繁开启空调而引起的温度波动,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4、降低初期投资:由于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制冷,因此可以延长空调主机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初期投资。
5、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在电网出现故障时继续提供制冷服务,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舒适的空调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日益受到人们的。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空调技术,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
一、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概述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是一种以冰水为冷源,利用蓄冷技术在非高峰负荷时段储存冷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冷能,实现温度调节的空调系统。
该系统主要分为制冷、蓄冷、送风和控制系统四大部分。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具有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减少维护成本等优点。
二、技术经济性分析1、能耗降低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来自制冷和送风两部分。
由于该系统采用了冰蓄冷技术,可以在非高峰负荷时段储存冷能,从而有效降低了电力高峰负荷,节省了电力成本。
1kg冰蓄冷量

1kg冰蓄冷量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冰蓄冷量的定义
2.冰蓄冷量的计算方法
3.冰蓄冷量的应用
4.冰蓄冷量的优势与局限性
正文
1.冰蓄冷量的定义
冰蓄冷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冰块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衡量冰块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能够吸收或释放热量的多少。
单位通常为焦耳/千克(J/kg)或者瓦特时/千克(Wh/kg)。
2.冰蓄冷量的计算方法
冰蓄冷量的计算公式为:Q = m * L
其中,Q 表示冰蓄冷量,m 表示冰的质量,L 表示冰的比热容。
冰的比热容通常取为 2.093 J/g℃。
因此,1kg冰的蓄冷量约为2093 J/kg。
3.冰蓄冷量的应用
冰蓄冷量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1)制冷系统:冰蓄冷技术可用于制冷系统,通过冰蓄冷来实现冷量的调节和平衡,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效。
(2)空调系统:在空调系统中,冰蓄冷技术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
(3)食品保鲜:冰蓄冷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冰蓄冷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4.冰蓄冷量的优势与局限性
冰蓄冷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节能:冰蓄冷技术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降低能耗。
(2)环保: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制冷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调节冷量:冰蓄冷技术可以实现冷量的调节和平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然而,冰蓄冷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
(1)设备投资大:冰蓄冷设备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对资金要求较高。
(2)占地面积大:冰蓄冷设备通常体积较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蓄冷空调的原理和优缺点介绍
一、冰蓄冷的技术原理:
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在夜间低谷电力段开启制冷主机,将建筑物所需的空调部分或全部制备好,并以冰的形式储存于蓄冷装置中,在电力高峰时段将冰融化提供空调用冷,由于充分应用了夜间低谷电力,由此使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在有夜间低谷电力费用的地区)降低。
在有夜间低谷电力费用的地区,冰蓄冷中央空调不仅为用户节约大量的运行费用,而且对电网具有卓越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国家发改委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将应用电力蓄冷、蓄热作为节能降耗的十大措施之一。
二、冰蓄冷技术与普通空调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1、优化空调系统:原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属于耗能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通过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可将原系统进行优化,使空调运行过程更趋于合理。
2、降低运行电费:充分利用电价优惠政策,在夜间低电谷电价时段制冷,在高峰电价时段放冷使用,能够做到部分移峰,从而降低空调运行电费。
3、节省空调运行电量:a、由于充冷过程在夜间进行,夜间气温相比白天较低,制制冷单耗下降。
B、由于充冷时制冷机满负荷地高效运行,避免了正常供冷时难以避免的“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4、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运行的灵活性:b、然停电时,不需开主机,
只需开供冷泵,因此,使用备用电源仍可维持空调供冷。
b、应紧张,供电部门对正常中央空调要限电使用,但在全国各地,蓄冷中央空调往往得到额外支持,不在限制范围。
c、行方式灵活,空调可按原有系统单独运行,也可与增加蓄冷系统结合运行。
三、冰蓄冷技术与普通空调相比所具有的缺点:
1、通常在不计电力增容费的前提下,其一次性投资比常规空调大。
2、蓄冷装置要占用一定的建筑空间,而且增加了蓄冷设备费用。
3、制冷蓄冰时制冷主机的制冷效率要比在空调工况下低,其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系数(COP)要下降。
4、与普通空调系统相比需增加水管和风管的保温费用。
5、设计与调试相对比较复杂,效能的完全发挥受环境影响较大。
6、节能不节电,安装完后,还得看能否批到优惠电价。
四、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方式:
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冷机和蓄冰装置两个冷源,根据两个冷源之间的关系,冰蓄冷空调的运行方式可归纳为两类:融冰优先和冷机优先。
1、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就是在供冷时优先使用蓄冰装置,只有当
负荷大于蓄冰装置的融冰能力时才投入冷机使用。
融冰优先的宗旨是确保低谷电时段蓄的冷量能被充分利用。
优点: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能有效的降低冷机的装机容量,并且即使对融冰速率较低的蓄冰系统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蓄冰量。
缺点:在三段供电地区,融冰优先的运行策略不能将谷电蓄的冷量集中
在峰电时使用,因此在降低运行费用方面,效果不如冷机优先的运行策略。
2、冷机优先的运行策略就是在供冷时优先使用冷机,只有在峰电
时段,或负荷大于冷机的供冷能力时才启用蓄冰装置供冷。
冷机优先的宗旨是在三段电价的政策下,确保低谷电时段蓄的冷量能在高峰电时段使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优点: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移峰填谷,对体育场馆、影剧院等短时间大负荷的工程更能大幅降低冷机装机容量。
缺点:对蓄冷系统的融冰速率有较高的要求。
五、安装使用建议:
冰蓄冷空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融冰将所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达到接生电费、节能环保的目的。
冰蓄冷技术是国家提倡使用的节能降耗的技术之一,在有夜间低谷电力费用的地区,可为业主降低相应的空调使用费用(主要为电费)。
但冰蓄冷空调运行特点是节能不节电,安装完后,能否降低空调使用费用还得看能否批到优惠电价。
同时,由于冰蓄冷技术是新兴的节能降耗技术,其系统与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匹配性尚待验证,设备的维修和配件供应也有一定的难度。
况且其与普通空调系统相比需增加蓄冷设备费用和水管与风管的保温费用,其一次性投资相对来说较大,尤其在高温高湿地区使用,对蓄冷设备和水管风管的保温要求很高,相对来说产生漏水的可能性大增,增加了设备和系统的故障率,
从而使系统的维修次数和费用上升。
因此,在空调没有低谷电力费用的地区,我们建议空调系统仍应使用常用的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