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物志的编写

合集下载

人物志编写之我见

人物志编写之我见
“ 者 必 用 ” 录 。
时 代 的 生 动 画 面 , 且 也 是 地 方 志 而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能 引 起 最 政 治 当 局 的 关 心 和 人 们 的 普 遍 重
f 为弘扬 一地优 秀文化具 有 三1
重 要 意 义 。 中 国 地 大 物 博 , 史 文 历
绝 不 允 许 有 半 点 虚 假 , 是 写 好 人 这
物 志 的 前 提 和 基 础 。 去 编 写 的 人 过
物 志 由 于 历 史 和 阶 级 的 局 限 , 许 有 多虚 伪成 分 , 便 是档 案 、 述 、 即 著 文 件 中 的 资 料 , 于 受 当 时 政 治 气 候 由
期 的历 史 人物 有 一 个总 的估 价 ( 共
性 ) 又 对 一 个 人 的 主 要 言 行 有 一 , 个具体 的判 断( 性 ) 个 。
1人 物 志具 有 重要 的教 育意 义 。以
马 列 主 义 、毛 泽 东 思 想 为 指导 ,以邓小平
( 真 实性 和科 学性 。科 学 的 一)
基 础 是 真 实 ,真 实 是 传 记 的 生 命 。 写 进 人 物 志 的 , 须 是 历 史 上 确 曾 必
有 过 的 人 ,人 物 涉 及 的 所 有 事 迹 ,
理 论 和“ 个代 表 ” 三 重
要 实 践 为 指 针 ,为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事 业 服 务 ,为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利 益 服 务 。 样 , 出 这 写 来 的 人 物 志 称 得 上 是
化 悠久 。社会 环境 , 人 在 客观环 是
视 。 章 学 诚 把 它 说 成 “ 中 之 髓 ” 书 、 “ 中 之 志 ” 可 见 人 物 志 修 得 好 志 , 坏 , 乃 是 一 部 志 书 成 败 得 失 的 关

家乡人物志8篇范文

家乡人物志8篇范文

家乡人物志8篇范文在我的家乡,有那么一群独特的人,他们的存在就像繁星点缀着夜空,平凡却又璀璨。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其中几位让我难以忘怀的人物。

先来说说我们村的王大爷。

王大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

他那古铜色的脸,就像被岁月这把刻刀雕琢过一般,深深的皱纹里藏着无数的故事。

王大爷的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那是长年累月劳作留下的印记。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烤着大地。

大家都躲在家里避暑,可王大爷却早早地扛着锄头去了地里。

我路过他家的田边,只见他弯着腰,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衣服都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背上。

他一边锄地,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这地呀,就得勤伺候着,你对它好,它才能给你好收成。

”我忍不住问王大爷:“这么热的天,您咋不歇歇呢?”王大爷抬起头,用手抹了一把汗,笑着说:“娃呀,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这点热算啥,只要秋天有个好收成,值了!”那一刻,我看着王大爷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

还有卖豆腐的李婶儿,那也是我们村的名人。

李婶儿做的豆腐那叫一个绝,白白嫩嫩,豆香四溢。

每天天不亮,李婶儿就起来磨豆子、煮豆浆、点豆腐。

她家的豆腐坊虽然不大,但总是热气腾腾,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去买豆腐。

一进豆腐坊,就看到李婶儿正忙活着。

她熟练地把豆浆舀进模具里,用纱布包好,再压上重物。

不一会儿,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豆腐就做好了。

李婶儿看到我们,热情地招呼着:“来啦,刚做好的豆腐,新鲜着呢!”妈妈说要两块,李婶儿拿起刀,轻轻一切,那豆腐就像果冻一样,颤巍巍的。

称好后,李婶儿还不忘多切一小块送给我们:“拿回去尝尝,好吃再来!”我们村的张木匠也是个厉害的人物。

他的手艺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

张木匠做木工活的时候,那专注的神情就像是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有一回,我家要打一张新桌子,就请了张木匠来。

只见他先量好尺寸,然后用铅笔在木头上画出线条,接着拿起锯子、刨子,“呲呲呲”“哗哗哗”,那声音就像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如何写好人物志

如何写好人物志

如何写好人物志仓修良一、上传的标准人物传是一部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地在修志中,哪些人物该写传,哪些人物不该写传,似乎成了一个难以处理的大问题,实际上涉及上传的标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先明确一下司马迁创造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的目的,是他重视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可以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突出人物在物质文化创造上的功绩,特别是突出每个人的功或过,从中总结出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

这就是说,写人物传记,是要总结他对人类社会、对国家民族作过何种贡献,使人们可以知道他有那些功或过,既然如此,方志人物列传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笔者认为,凡是写入列传者要以其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否贡献为标准,贡献大的立大传,贡献小的立小传,无贡献的一律不立传,不是以官职的高低大小为标准。

对此章学诚在《修志十议》中对于人传人物要求提出了明确标准,事迹必须具体,贡献必须明显,方得立传。

他说:“邑志尤重人物,取舍贵辨真伪。

凡旧志人物列传,例应有改无削。

新志人物,一凭本家子孙列状投柜,核实无虚,送馆立传。

此俱无可议者。

但所送行状,务有可记之实,详悉开列,以备采择,方准収录,如开送名宦,必详曾任何职,实兴何利,实除何弊,实于何事有益国计民生,乃为合例。

如但云清廉勤慎,慈惠严明,全无实征,但作计荐考语体者,概不收受。

又如卓行,亦必开列行如何卓,文苑亦必开列著有何书,见推士林,儒林亦必核其有功何经,何等著作有关名教,孝友亦必开明于何事见其能孝能友。

品虽毋论庸奇偏全,要有真迹,便易采访。

否则行皆曾、史,学皆程、朱,文皆马、班,品皆夷、惠,鱼鱼鹿鹿,何以辨真伪哉。

”又说:“其例得立传人物,投递行状,务取生平大节合史例者,详慎开载,纤琐订短,凡属浮文,俱宜刊去。

…如职官而无可纪之迹,科目而无可著之业,于法均不得立传。

盖志属信史,非如宪纲册籍,一以爵秩衣冠为序者也。

其不应立传者,官师另立历任年谱,邑绅另有科甲年谱。

人物志的编纂

人物志的编纂

生人能否立传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人物志的编写原 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其中,“第二十 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 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 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生人能否立传



魏桥先生指出:为生人立传有三弊: 一是生人事迹未完,善恶难以定论,一旦发生 变化,有损传世之作的权威性; 二是为生人立传,有时情面难却,很可能夸饰 、溢美传主,甚至请托作传,有损志书的严肃 性; 三是为生人立传,有争上之弊,可能会无端引 起许多矛盾,增加修志的困难。
多媒体资料

是指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为 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多媒体资料已成为志书资 料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其内容广泛、生动, 具有较强的感官效果,可与其他资料互证,并且 作为文字资料的重要补充。第二轮修志要重视多 媒体资料的收集。
从资料到初稿


从资料到初稿是资料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不是 资料被大量剔除或盲目缩减的过程。因此要求 编纂者要理性的选取资料。 从现有资料中要重点关注和选取涉及事物发展 的起始点、转折点、关键节点和下限截止点资 料,以突出主线,理清发展脉络。

入志人物怎么写

1、不能写成人物履历 案例 案例 2、不能写成生平简介 案例 3、不能写成人物鉴定 案例
入志人物怎么写




1、突出人物的贡献,特别是首创性、开创性 案例 案例 案例 2、突出人物的个性和品德。 案例 案例 3、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案例 案例 4、突出人物在某段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性。 案例
注重人物的典型性

对地方作出贡献的人物是很多的。在选择入志 时,就尤其要考虑典型性。如选择教师、医生 入志,要看他们是否为社会所公认,有创造发 明的能工巧匠要看他们创造发明的价值和意义 。还有先进模范人物,有本单位的、本系统的 ,市级县级的、部省级的,也有国家级的。要 确定适当的标准。级别定得过高,收录人物就 少;定得过低,又会收得太多,这个问题要认 真研究考量。

人物志作文模板

人物志作文模板

人物志作文模板人物志,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他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困,但他却是一个勤劳、善良、坚毅的人。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困难,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努力奋斗,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父亲从小就懂得艰苦奋斗,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

他告诉我,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才能摆脱贫困的束缚。

因此,他从小就努力学习,虽然没有机会接受很好的教育,但他却通过自学和努力工作,成为了村里的佼佼者。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他从未退缩。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因为一次意外受了重伤,导致了身体的残疾。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整个家庭。

他告诉我,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父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总是乐于助人,从不计较得失。

他经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告诉我,只有心怀善意,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他的善良和宽容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价值观。

父亲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他对家庭始终不离不弃。

无论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是重大的决定,父亲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他告诉我,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无法照顾好,又怎么能去关心社会和国家呢?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责任是一个男人的担当。

父亲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命运低头。

无论是生活中的挫折还是工作中的困难,父亲总是坚定地面对,从不退缩。

他告诉我,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够战胜困难。

他的坚韧和毅力让我深受感染,让我懂得了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要有勇气和信心。

父亲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他从不奢求名利。

他告诉我,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他的品德和人格。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做一个朴实、善良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

父亲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一生是我学习的楷模。

他的坚韧、善良、责任感和朴实,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会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让父亲为我感到骄傲。

身边人物志800字高中

身边人物志800字高中

身边人物志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今天,我想讲述的是我身边的一个人物,他是我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的名字叫做张大爷。

张大爷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个普通居民,但他的生活并不平凡。

他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总是笑眯眯的。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张大爷是个热心肠的人。

无论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有一次,我们小区的电梯坏了,张大爷自告奋勇地去联系维修人员,并在维修期间主动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楼。

他的善举让我们都深深地感动。

不仅如此,张大爷还是个乐观向上的人。

他常常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克服。

他的这种乐观精神也感染了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勇敢和坚定。

除了这些,张大爷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喜欢唱歌、跳舞、书法和绘画,经常在小区的活动中心展示他的才艺。

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总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深意,让人看了心生敬意。

张大爷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财富,但他们的善良、乐观和才华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在这个繁忙和功利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更多像张大爷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明白生活的真谛。

他们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于物质的富足,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善良和积极的态度。

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志的编写

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志的编写

凡例概述大事记人物志的编写一、凡例的编写所谓凡例,即发凡起例之意。

发凡即指阐明全书宗旨、大纲和概要;起例即指拟定著述的思想、原则、体例、格局、样式等。

(一)作用和内容1.作用??凡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其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其一,它对志书编写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

这是凡例的主要功能。

其二,它能帮助读者读志用志。

一部志书有了一个详密的凡例,那么对于读者来说,就等于有了可遵循的阅读指南。

读者就可以凭借凡例获得阅读之大纲,知晓全志之大要,赢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内容??就抽象而言,修志凡例内容就是修志方案内容的具体化,就是在可操作层面上,具体回答‚为什么修、修什么和怎么修‛的问题。

凡例内容可归纳为三类:一为通例,即贯通全书且对各分志编写均有约束力的部分。

二为分例(或称专例),即对某些内容和某些分志具有约束力的部分。

三为特例,即用于处理本志某些特殊问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综合当代学者的意见,新志编修凡例当包括这样诸方面的内容:(1)规定编纂思想;(2)规定编纂目的、目标和读者对象;(3)规定编纂原则;(4)规定志书体式;(5)规定时间断限和记述范围;(6)规定体裁构成和层次结构;(7)规定记人原则;(8)规定行文要则;(9)说明资料来源;(10)规定对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二)制订和要求1.制订在修志方案制定之后,就应该把凡例制订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草拟于编修之先,修订于编修之中,定稿于编修之末,这就是凡例制订的基本流程。

在修志伊始所草拟的凡例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随着修志人对于地情认识的逐步深入和修志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已有凡例还要不断地予以修改和完善。

总而言之,在志稿编写之前就应初拟出凡例,以作为编者共同遵守的‚法规‛。

在编纂工作发展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有了新认识,就应适时对凡例条文进行增删、修改。

在志书定稿之后和付印之前,还应该以‚言行一致‛为准则,再对凡例作一次全面审订、修改,并以读者为主要对象将语气加以改变。

人物志作文800字(优秀3篇)

人物志作文800字(优秀3篇)

人物志作文800字(优秀3篇)人物志作文800字篇一润物细无声欧阳萱时间的长河,随着岁月流淌了许多年,四季轮回,春天的草长莺飞,夏日的且听风吟,秋季的云淡风轻,冬日的银装素裹,曾经温柔而热烈的景色成为泛黄的信纸,我却记得外婆给予我的爱,默默的守护才是平淡朴质但永不褪色的文字。

或许跟大多数老人一样,样子平平无奇,头发斑白像水泥墙头营养不良的枯草,苍老的脸上布满岁月的沟壑,可她偏爱咧嘴笑。

一笑便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满脸深深浅浅的皱纹就像被春风吹皱的绿水荡漾开,两颊深陷的酒窝,盛满慈祥和怜爱。

我记得她年轻时腰杆挺直肩膀结实,我往她怀里一跳,就能撞到满怀的阳光,仿佛一颗高大挺拔的劲松。

如今外婆像一棵佝偻的老树,经不起萧瑟的北风。

可无论人有多老,外婆的眼里总是凝聚着温柔的爱意,是对游走于美好人间的感谢,也是面对时光流逝的平淡与优雅。

我记忆中的外婆性格宁静,默默守护着我,像浅淡的月光温柔陪伴着修竹,像春雨无声滋润着禾苗。

还记得故乡黎明里的云烟,东隅枝桠上初醒的朝阳。

朦胧的睡意在面对外婆煮的阳春面时顿时消逝。

“阿囡,尝尝。

”面条下了肚后溢于言表的满足,勾起嘴角放大的笑意和眼底外溢的赞赏。

说罢就夹起一块鸡肉撕皮剔骨,放进我碗里。

也没有什么奇怪,在外婆的餐桌上,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星星点亮昏暗的天空,月色浸染浓黑的夜,清风拍打着窗棂。

外婆捧着柴火烧炕,我看到腥红的火焰映亮了外婆的脸,神情疲劳又平静。

我钻进暖和的被窝,紧紧抱住外婆的胸膛闻到草木之香。

夜深人静了,可我还毫无睡意,我眨着大眼睛问外婆各种奇奇怪怪天马行空的问题,外婆掖好了我的被子说:“我给囡囡讲个故事。

”于是外婆耐着疲惫的睡意,生动鲜活的讲起了山里花狐鬼怪的故事,温热的气息袅绕在耳边,纺织娘的乐队开始狂欢,我渐渐与整个大山一起入睡。

四季的古钟更替鸣响,时光如水流淌。

在樱花怒放的季节,阳光细细碎碎洒满金色的大山,微风席卷泉水与草木的香气,溪水携带落花潺潺流过山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物志的编写
2008-11-12 14:09:01 作者:罗毅来源:山东省情网
一、人物志常用体裁
对于人物志体裁的探讨已有很多。

在续志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有传或传略、简介、表或录等。

人物传或人物传略,是人物志的主体部分,主要收录本地有重大影响的已故人物。

一般收录政绩显著的军政要员,有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著名的英雄模范人物和革命烈士以及社会各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传是用来记述人物生平和事迹的一种文体。

传略也是传的范畴,但是篇幅比较短,只是简记人物事迹而不详于生平,或者只是记述人物一生中的主要片断。

人物简介,出现于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的后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现实考虑,对人物志的创新内容,主要收录在世的社会各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人物简介可以说是动态的把握生不立传的原则,记述有重大影响的在世人物。

一般对所录人物简历只作极简记述,主要记其成就、事迹和影响。

人物表或人物录,在续志大多数志稿中所记内容和作用比较相似,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革命烈士表(烈士英名录)、知名人士表(录)、先进模范人物表(录)等。

表或录是人物志不可缺少的部分,收录的人物比传、简介广泛得多,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实用价值。

传或传略、简介、表或录是人物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三者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形成人物志的有机整体。

二、人物志收录标准和范围
人物志的收录范围非常广泛,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都可以收录。

什么样的人可以入人物志,是人物志编写中的关键,也是争论最多的。

先谈与人物志收录范围和标准有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人物志收录的地域范围。

要以本籍为主,兼收客籍。

旧志所载人物以本籍为主,客籍人物在“名宦”、“流寓”中也有收录。

新编志书人物更应以本籍为主,兼收在本地工作生活较长时间且成绩突出影响较大的。

《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对此也有明确规定:“立传人物以原籍(出生地)为主。

非本地出生,但长期定居本地并有
重大业绩者,也可在本地立传,包括外籍、外籍华裔和华侨为本地作出重要贡献者。


(二)人物志收录的时间范围。

古今皆收,但要详近略远。

为了突出志书的时代特征以及更好地发挥人物志的教育作用,新编地方志人物志,应以近现代人物为主。

以下三类情况的古代人物也可以收录:一是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并且其影响和贡献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二是旧志或前志对人物的记载有误的,新修志书可以用新的观点和方法重新记述;三是旧志或前志遗漏的重要人物,新修志书可以予以补遗记述。

(三)入志人物正反兼收,以正面人物为主。

首先人物志的主体不能动摇,人物的主体是英雄先进模范人物,用以真实地反映历史的主导面,突出时代的主旋律,发挥人物志的教育意义。

其次,对于反面人物,只是收录在本地有重大恶行和劣迹昭著者,凡是“其恶不足以惩戒者”,一律不录。

其目的主要在于从反面教育人民,“知坏人何以会坏,后人知所警戒”。

(四)人物志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

“生不立传”“盖棺论定”是编史修志的传统。

有学者以某些历史人物或政治人物有时“盖棺”后也不能论定为由,主张生人也可以立传。

这显然是种臆断。

持此论断者未曾想,“盖棺”都难论定,未“盖棺”不是更难论定吗。

“生不立传”不等于生人不能入志。

生人事迹可以以事系人地记入志书的相关正文,也可用简介形式入人物志,对于其整个生平和定性结论不作记述。

(五)人物收录以社会贡献和影响为标准。

方志学家一致认为,人物收录的基本标准应看其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影响,由于职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了人物的社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收录的参考。

总之,我们要以贡献和影响作为立传标准,对于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官再大也不能载入人物志,相反对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或有一技之长为国家为民作出贡献的人,要为其立传,大书特书其光辉业绩。

正如方志学家章学诚所言:“名宦传必须写明曾任何职,实兴何利,实除何弊,实干何事有益于国计民生”,“如职官而无可记之绩,科目而无可著之业,于例均不得立传”。

三、人物志的基本要素与编写方法
(一)人物志的基本要素。

人物志中传或传略、简介、表或录的要素各有不同。

人物简介主要记述人物的突出事迹,生平经历从简。

人物表或录只记姓名、籍贯、事项等要素。

“修志难,难在人物传”。

人物传或传略,一般包括生平和事迹两部分。

主要有姓名、性别、民族、生卒、出身、籍贯、家庭情况、政治面貌、主要经历、
主要活动和事迹,重大贡献和影响等要素。

重点写好传主的事迹,如品质才能、建树贡献、革命生涯、著作科研等。

切忌只写一生任职情况,类似履历表;或先叙任职情况,再加一段颂词,类似悼词的写法。

(二)人物志的文体。

人物志的文体运用直接关系到人物志的撰写质量。

人物志的撰写宜用简洁、朴实、生动的语言,直陈其事,不虚构、不渲染,不搞合理想象,不作政治评论。

反对用文学手法修饰人物,并不等于不需要文彩,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志,才更具可读性。

(三)人物志的排序。

首轮部分志书的人物志采取了竖分排列和横分排列的方法,现在看来是极其不妥的。

所谓竖分,即按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纵向分成几块,如古代、近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

如此竖分年代没有必要,人物志采用生年排序或卒年排序,同时期同年代的人物所处位置自然相对集中,不用再多此一举。

作为续志此举更没必要,一般续志断限均为二十年左右,按历史时期竖分显然不适用。

所谓横分,即按人物从事的职业或功过是非划分,如军政界、经济界、文化界或革命干部、英模先进、战斗英雄、罪人恶人等。

这样横分门类,违背了志书的科学性,极为不妥。

如按人物职业划分,有的人物一生从事多种职业且各有成就,很难划分为某一类;又如按功过划分,有的人物学术成就很突出,但政治上出了问题,或者是经济犯罪判了刑,也很难来划分。

因此,人物志不宜强分门类。

历代的方志学家也都曾明确地指出“人物不能强分门类”。

人物强分门类,有悖于志书的科学性,尤其对于人物传中的过世人物这样作更是不可取的。

这个观点在续志中必须坚持。

人物志最恰当的排序方法,即按生卒年先后自然排序。

具体用生年还是卒年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讲,人物传按卒年排序,人物简介和人物表按生年排序。

人物简介有时收录生人比较多,为方便查阅,也可采用姓氏笔划排序。

此外,人物志在整部志书中不设编序。

组成人物志的传、表、录,是志书中区别于志体的其他体裁,同大事记一样区别对待,不宜列入分志中,也不设编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