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历史高考选择题必考知识

历史高考选择题必考知识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文科学科,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高考中选择题的数量也很多,几乎涵盖了历史学科的所有方面,包括古代文字、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因此,对于历史选择题来说,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首先,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件大事,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这个历史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高考中,关于鸦片战争和近代中国的部分,是必考的知识点。
这个部分的答题重点是,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发的原因是什么,进行反抗的方式以及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
其次,清朝与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而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在高考中,清朝与封建社会的知识点涉及到了清朝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需要掌握相关的概念定义、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时代特征等。
第三,中华民族与汉字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度,而中华民族和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选择题当中,中华民族和汉字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历史事件。
此外,还要熟知汉字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与古代文化的关系,这对于回答相关选择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四,十九世纪中国与世界。
十九世纪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间,以洋务运动为标志,中国开启了对外开放、跟随西方现代化的新时代。
在高考选择题当中,这个部分的答题重点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历史关系、中国与西方现代化的联系以及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阶段。
总之,历史高考选择题必考知识点非常多,同时也非常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答题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选择题必考知识点高考

历史选择题必考知识点高考在高考历史科目中,选择题常常占据重要的考试比重。
为了在这一部分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掌握一些必考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介绍历史选择题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秦代的制度与文化特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
其中,制度与文化方面的特点需要着重掌握。
例如,秦朝推行的郡县制、郡国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等,是秦代制度的显著特点。
而焚书坑儒、统一法律以及修建秦始皇陵等措施,则是秦代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两汉的政治制度在两汉时期,政治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需要考生们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西汉的封建政治制度,以及东汉的郡县制与州郡制。
此外,还需要了解到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政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东汉时期的地方豪强与黄巾起义等历史事件。
三、唐宋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唐宋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的时代,其中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也有一些特点。
考生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唐朝的科举制度、皇帝与宰相的关系,以及唐代的开元盛世;宋朝的科举制度、官员选拔制度与士大夫文化,以及北宋的经济繁荣与南宋的经济萧条等。
四、明清封建社会的特点明清两个时期都是封建社会的时代,因此其中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特点也值得重视。
在政治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到明代的世袭制与科举制,以及清代的满汉封建统治与考试制度。
在社会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到明代的社会等级与社会风气,以及清代的农民起义与海外贸易。
在文化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到明清时期的戏曲与小说等文化现象。
五、近代中国的改革与变革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革。
考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背景与历史事件。
通过对以上几个知识点的深入了解,考生们可以在历史选择题中做到心中有数,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当然,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历年真题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文科科目,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历史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高考历史选择常考知识点展开探讨。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封建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科举制度等。
例如,商周秦汉的政治制度,唐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等。
二、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是历史选择题中的常见考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等。
例如,古代的农田制度、农耕技术;手工业的发展与变迁;商业贸易的兴起与发展等。
三、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例如,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及影响;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及影响;以及对于十月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意义等。
四、中外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见考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
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李白、曹操、毛泽东等;世界历史中的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华盛顿等。
五、历史地理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重点考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地理位置、边界变迁、对历史事件的地理影响等。
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中外历史重要战争中的地理因素等。
六、历史文化知识历史文化知识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察点之一。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传统习俗、艺术成就等。
例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
总之,对于高考历史选择题,掌握常考知识点对于提高分数至关重要。
通过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制度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通过对历史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背景和环境。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考基础知识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考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科目中的选择题,是考生们最为头痛的一部分。
选择题面对广搜且琐碎的题目,很多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而且历史的涵盖面很广,答案不同的考点也很多,不同的题目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也不尽相同。
因为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知识比较基础,所以,考生们必须要重点把握以下内容。
一、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先秦时期、中国秦汉时期、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隋唐时期、中国宋元时期、中国明清时期等各个时代。
需要考生们掌握每个时代包括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
此外,还要熟记历代皇帝和重大政治事件,比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盛世等等。
二、世界史概况在高考历史的选择题中,世界史概况的考查比较少,但是仍然需要考生们掌握。
需要熟记世界历史重大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等等。
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等,近代世界各国进行的殖民和反殖民历史事件等等。
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重要考点之一,需要考生们精记大量的历史事件,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等,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比如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等。
四、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相对于中国近代史要复杂得多,在高考历史选择题中,考过现代史考点中常常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人。
除了熟记历史事件,还需要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等,比如毛泽东的思想、邓小平的理论等。
五、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需要考生们了解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有关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知识。
在以上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考生们应该运用真题进行巩固,才能真正强化自己的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做题技巧,比如优先进行查阅排除法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理解历史事件,不仅是熟记史料,还要遵从史实,不要进行凭空杜撰。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基础知识掌握是学习历史的必须知识,只有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才有可能在选择题中获得高分。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知识点

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知识点随着高考的临近,历史科目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历史科目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科目,而其中选择题更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出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阶级斗争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应该熟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例如地主和农民、官僚和商人之间的矛盾。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阶级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和作用。
2. 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也是选择题中的热门考点。
从封建制度到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例如秦朝的集权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制度等等。
3. 经济发展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也是高考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特点,例如农耕经济与商业经济的转变,以及现代工业化的进程和影响。
4. 文化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也是历史选择题中的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影响,同时还需要了解佛教、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5. 社会风俗社会风俗作为历史选择题的一个小分支,是考生容易忽略但同样重要的知识点。
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社会风俗,如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日习俗等,都可能成为选择题中的考点。
综上所述,高考历史选择题必备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阶级斗争、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思想和社会风俗等方面。
考生可以通过攻克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历史选择题得分。
然而,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还需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
因此,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该注重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通过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道理。
另外,备考历史科目时不仅局限于课本,还需要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考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自己解答选择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

高考历史题每题知识点高考历史题是许多考生备战高考时最关注的一个科目之一。
历史是一门需要背诵大量知识点的科目,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生觉得历史备考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题,下面将分析常见的高考历史题,列举出每个题目常考的知识点。
一、选择题1. “北洋政府在粉碎护法运动中的成效比不上清政府解决太平天国的成效”,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________。
知识点:北洋政府与清政权的关系。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于北洋政府与清政权关系的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北洋政府是清政权推翻后建立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以下哪个城市成为中国第一座开埠的通商口岸?知识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对外通商的发展历程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知道自183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开放通商口岸,并与外国进行贸易。
3. “民族复兴是我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使命”,这个观点是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一种________。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觉醒。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近代民族觉醒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二、判断题1. 对于清朝时期洋务运动的评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知识点:近代中国对外通商与洋务运动。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洋务运动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同盟国之一。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地位的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明确中国作为同盟国之一对国际形势与战争进程的影响。
三、解答题1. 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解析: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和意义的详细了解程度。
考生需要具备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把握能力,明确中国革命形势、国内外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高考历史选择题24题汇总和知识整合

专题一:高考24题研究——中华文明的兴起与第一次社会转型(先秦)一、近7年考情分析:1.(2019•全国回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2019•全国回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3.(2019•全国回卷・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4.(2018•全国回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5.(2018•全国回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6.(2018•全国回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7.(2017•全国I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历史高考选择题知识点

历史高考选择题知识点在历史高考中,选择题是占据很大比重的一部分。
它们既能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测试学生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然而,由于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不知从何下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历史选择题,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并探讨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
1.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了解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阶层的责任和权力是理解欧洲中世纪社会发展的关键。
例如,学生需要知道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封建领主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保护和司法权力。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到封建制度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从而促进了城市化和商业发展。
2. 欧洲文艺复兴的原因和影响欧洲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学生需要了解文艺复兴的起因是人们对古代文化和知识的重新关注,以及文艺复兴的影响是推动了科学、艺术和文学的发展。
此外,学生还应该知道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宗教改革的出现。
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学生需要了解民主革命的起因是中国的落后和半殖民地状态,以及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和强大的国家。
此外,学生还需要知道辛亥革命的重要性,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和日本的对外扩张,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巨大改变。
此外,学生还需要知道战争的影响包括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以及冷战的爆发。
5.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学生需要了解改革开放政策的起因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此外,学生还应该知道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如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成文法和习惯法。
从按结构上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会》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3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万民法指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4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5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6希腊城邦最突出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7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
8希腊文明的源头是爱琴文明9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安提丰等人。
10泰勒斯被西方誉为“哲学之父”11“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12《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1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1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
15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18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19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代表作《社会契约论》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2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2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
的科学研究方法2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2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2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2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2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0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
3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3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
3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
②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
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
④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
斯特劳斯。
341895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
35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36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37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38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的开辟者是哥伦布39被称作“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荷兰40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手工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