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史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

一、分封制——贵族政治

1、目的:巩固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

2、内容:周天子把王畿(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诸侯的权利: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周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晋、宋

①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其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②战国末年,分封制逐步瓦解。

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具体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①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②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和宗法的工具。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和政权相结合;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尚未形成中央集权);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与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

1、实行原因: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的需要;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作用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二、中央

1、秦朝

(1)确立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及其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九卿:丞相之下设诸卿,有奉常卿、廷尉卿、典客卿、治粟内史、郎中令、太仆、少府等。

(3)朝议制度:军政大事先由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进行朝议,再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2、汉朝:汉承秦制,中朝:又称内朝,汉武帝时为加强君权,由皇帝的亲信近臣构成,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与外朝对应。

3、唐朝:三省六部。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审批;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门下设政事堂,初为3议政场所,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宰相。

4、宋代: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

5、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和西藏地区。

6、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至此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了,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设内阁(明成祖设立,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但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被司礼监牵制)。

7、清朝: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三、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1、秦朝:郡县制。郡、县两级。

特点: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意义:①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地控制;②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它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和“附益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解决王国问题。

汉武帝开始:将全国划为十三州监察区,东汉演变为郡以上地方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

3、唐朝:道、州、县三级行政。

4、宋朝:路、州、县三级行政。

5、元朝:行省制度行省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是我们现在省制的开端。行省、路/府/州、县三级。

6、明朝:改元朝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俗称“省”,管地方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地方军事。承宣布政使司、府/直隶州/州、县三级。

7、清朝:省、府/直隶州、州县三级。

四、监察体制

御史大夫(秦)、刺史(汉)、御史台(唐)、提点刑狱司(宋)、监察御史(元)

作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君主专制的工具。

五、选官制度

世官制、世袭制、世卿世禄制(先秦):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军功爵制(秦国、朝):战国后期及秦朝,按军功授予官职。

察举制、征辟制(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察举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在地方行政部门设这置“中正”品评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

科举制(隋唐):是考试选官的制度。兴起于隋唐,各朝沿用,明清时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僵化。1905年废除。

评价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②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②是最高掌权者诱导,控制读书人的手段;③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薄弱。

六、边疆政策

羁縻制度(历代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民族政策):土司制度(元朝管理西南地区的制度,形成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改土归流(明成祖开始,清雍正大规模进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宣政院(元朝统领佛教事务和直接管辖西藏和青海、四川的部分地区的中央官署)→理藩院(清朝管理边疆民族事物的中央机构)

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农业

1、耕作方式的改进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男耕女织),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奴隶土地国有制)---商周时代

(2)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以后

内容: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即小农经济)

进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3)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北魏到唐前期

含义: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而不触及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而地主无此负担。

3、赋税: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小农经济

(1)形成条件:①铁力牛耕技术出现和普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④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有利因素:①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④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⑤政府的重农政策,兴修水利工程等。

(5)不利因素:①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小农经济脆弱;②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6)影响:积极影响: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②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③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

消极影响:①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②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形态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性)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落后性)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

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分散性、封闭性);⑤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二、手工业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的比较

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专用),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

3、纺织、冶金、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见课本必修Ⅱ第12到15页)

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④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⑤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出现手工工场;⑥经济重心南移(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南方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⑦长期领先于世界。

三、商业

1、“市”的发展

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长安有市九处。

魏晋南北朝: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民间集市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唐代:草市普遍,夜市繁荣;但前期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

宋代:市场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坊市界限,有夜市、晓市),商业街形成,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2、商业发展表现及主要商业城市

①西周:工商食官

②西汉: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重农抑商)。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③唐代:繁荣—出现邸店、柜坊、飞钱。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

④宋代:空前繁荣,出现最早纸币交子。开封、杭州

⑤元代:大都(北京)、杭州、泉州

⑥明清: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会馆(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商帮(晋商和徽商)出现

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②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④长期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发展;⑤在唐代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宋代出现)也较早出现。

四、主要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1)地位:商鞅变法首倡;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2)含义: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3)目的:维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赋税的征收(直接目的),达到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的目的。

(4)影响积极性:一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巩固了封建统治。

2、工商业管理(律、令、税)有限制和促进(客观上)工商业发展的双重作用。

3、海禁政策(明到鸦片战争前)

(1)含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禁止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

(2)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②阻碍了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五、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的条件: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充足的货币。

2、产生的时间、标志: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一些地方(苏州的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地位: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缓慢发展的原因: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落后(根本原因);②明清王朝重农抑商(压抑工商业)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原因)

六、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②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朝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1)区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反映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鲜明的阶级对立。“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和对立。

(2)原因:①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②政治上,各诸侯为了赢得争霸战争的胜利,竞相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为此积极招贤纳士;③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备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的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3)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

(4)代表人物:

A仁、礼;B德治;C教育家(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六艺,全面发展;编订文化典籍“六

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B仁政,“君轻民贵”——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C曾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A以礼为主,礼法并施;B君舟民水;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D性恶论。

A道;B朴素辩证法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C A齐物B自然无为墨家学派:墨子:A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与儒家区分等级名分、重义轻利主张针锋相对,讲求实际功利);B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三表”法(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类”“故”、类比推理;

法家学派:A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反对贵族政治;B

按军功授爵;C奖励耕战;D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E A中央集权;B法制;C奖励耕战;D变法

(5)影响:①“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百家争鸣”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的形成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基本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二、焚书坑儒(秦朝)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儒家学说遭到沉重打击。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

(1)含义: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原因: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董仲舒整合新儒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理论依据。

(3)目的: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4)主要内容: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⑤在哲学上,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学说。(5)特点:外儒内法,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思想。其哲学思想主流是唯心主义。

(6)影响①在当时为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②是儒家思想逐步成

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③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①结束了各种思想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了科技文化的进步,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宋明理学

(1)含义:是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高度,进行的自我完善的一种思想,即新儒学;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

(2)背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严峻的挑战;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了“三教合归儒”的主张;③宋代(重文)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3)主要流派

是理学中唯物主义代表

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后有气,“心性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无物,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强调“知行合一”。

(4)影响无论理学还是心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它重视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

五、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背景: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阶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壮大,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思想文化,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西学东渐”的影响

(2)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A针对“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认为不能以孔子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C提出“童心说”“真心”,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D赞扬农民起义,反对男尊女卑。

②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各自主张

A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之大害,君而已”,君臣平等。B限制君主专制,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学校

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C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D A经世致用,注重实学B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众治”,反对“独治”C A“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B唯物思想。尊重物质

共同主张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倡“以民为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文化上:反对理学空谈理论,提倡“经世致用”。

(3)评价: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②提倡个性,批判专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性;③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入学的正统地位。

四近代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列强侵华的表现

(一)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二)政治上——瓜分中国

(三)军事上——侵华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时间:1840年-1842 (2)发动国:英

(3)根本原因:夺取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导火线:虎门销烟。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江宁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口、协税):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南京条约》的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租界,上海是最早的租界)、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5)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①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②扩大侵略权益:A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B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1844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①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②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政府予以保护。

(6)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③革命任务的变化:由中国人民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双重革命任务;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⑤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⑥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1)时间:1856-1860 (2)发动国:英法

(3)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4)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

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背景: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有利条件:西方国家的支持;③契机:1894朝鲜东学党起义;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各国“调停”,而不认真备战。(2)时间:1894-1895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双半程度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900年八国(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加美日)组成侵略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2)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内容: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翻地运动镇压不利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⑥修订商约,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3)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二、中国社会各阶层反映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原因: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致阶级矛盾激化;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天京变乱—1864年天京陷落

(3)方案一:1853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①土地分配: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评价: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②空想性:并没有真正实行过,从客观方面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③落后性:太平天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并不代表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方案二:天京变乱后1859颁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内容:政治方面: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广开言路;经济方面: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文教方面:奖励科技发明,兴办学管,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外交方面: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评价:①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②局限性:因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4)结果:失败。沉重打击清王朝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5)失败原因和教训

败因:主观方面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大多是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膨胀,断送革命前程;二是战略上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兵家大忌。从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教训: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资产阶级

1、维新派——戊戌变法

(1)含义:广义,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救亡图存的改革。狭义,百日维新。

(2)背景:①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原因: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一些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4)高潮:百日维新(内容: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5)结果:失败(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6)意义和教训: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标志着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失败。

2、革命派——辛亥革命

(1)背景:①社会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暴露无疑。迫于形势压力,清政府相继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②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如1894年兴中会建立);

③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①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②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③建立者:孙中山;④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在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⑤群众基础:人民群众不断开展斗争,如四川保路运动支持了革命的爆发;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积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过程:武昌起义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②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③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4)结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①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主要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B、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③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④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奖励实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⑤社会风俗发生巨大改变,剪辨、不缠足运动发展。

3、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详见思想解放潮流)

(三)地主阶级

1、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2、洋务派——洋务运动

(1)背景:面临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向西方学习的态度上发生分歧,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中体西用)

(3)时期:19世纪60-90年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代表人物

(4)历程以"自强"为旗号,兴办军事工业(一所三局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

天津机器制造局)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张之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③创建海军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结果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失败根本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6)评价,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创办近代工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②在客观上既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③加速了封建经济的瓦解。

①仅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未学习政治制度②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1901—1905年清末“新政”

(1)目的: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专制统治。

(2)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事业等。

(3)结果: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4、1905年清末“预备立宪”

(1)目的: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3)结果:“预备立宪”实际是一个骗局,骗局暴露后,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境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崛起

(一)五四运动

1、背景(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2)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3)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4)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过程:(1)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结果学生被捕(2)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三罢斗争)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5、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二)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共"一大"(1921.7 上海)

(1)主要内容:①党的任务(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1922 上海)

(1)主要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2)内容: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第一次合作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占领南京、上海(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得到工农群众大力支持。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及原因:

(1)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运动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国共第一次破裂

1、背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湘赣边,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在进军长沙途中受挫。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1)建立1927.10,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建设内容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1931.11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瑞金)。

(1930—1933)粉碎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左"倾错误的领导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途中,中共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4)长征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实事求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理想远大,理念坚定。

4、遵义会议(1935.1)

(1)内容:纠正了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①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三、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爆发①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中国开始局部抗战。②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1937.12南京沦陷,30万人被杀害。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建立的过程:①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②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③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变为新四军。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