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

一、含义

二、产生

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灵活性

2.有效性

3.隐蔽性

4.歧视性

四、非关税壁垒的作用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越来越把非关税壁垒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工具。对他们来说,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人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或者保障国内垄断资产阶级能获得高额利润。

(2)是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逼迫对方妥协让步,以争夺国际市场。(3)是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甚至作为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总之,发达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是为了保持其经济优势地位,继续维护不平等交换的国际格局。

(二)发展中国家同样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着非关税壁垒措施。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的目的主要是:

(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

(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

力,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3)发展民族经济,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一、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一)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

1.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

unallocated quotas)

2.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1)自主配额(autonomous quotas)

(2)协议配额(agreement quotas;

bilateral quotas)

(二)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二、“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 quotas)

专栏1日美汽车贸易中的“自愿”出口配额

“自愿”出口配额最早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对出口美国的汽车的限制。日本汽车自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到 80年代初,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1979一1980年美国汽车业失业率的上升和利润的下降,使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简称UA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使用201条款的保护。几位来自美国中西部各州的参议员提出了一个把1981、1982、1983年出口到美国的日本汽车总数限制在160万辆的议案。这个议案原定在1981年5月12日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上进行讨论和修改。但日本政府在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于5月1日宣布它会“自愿”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汽车的销售。1981年4月一1982年3月,限制总额为183万辆,包括出口到美国的168万辆小汽车和8.25万辆公共交通

工具以及出口到波多黎各的7万辆其他交通工具。在1984年3月之前,这个限额一直保持不变,后来开始逐步增加,1984年配额升至 202万辆,1985年起又升至每年251万辆,1992年3月限额开始下降。

最初几年里,自愿限制总额几乎都用完。在1987年前,自愿限制对日本的汽车出口一直是有约束力的。1987年之后,日本公司开始在美国境内生产汽车,美国从日本的进口自然下降,实际进口逐渐低于限制总额。到1994年3月,美国对日本汽车的自愿出口限制就取消了。

有意思的是,1981年,在实行限制后的第一年,销往美国的日本汽车的单位价值上升了20%,而1982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又上升了10%。当然,价格的的上升可能反映的是一般性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可能反映了日本销美汽车质量的提高。

美国加州大学的罗伯特〃芬斯阙教授于1988年建立了一个质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不同车型价格数据,就自愿出口限制协议对日本输美汽车质量

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比较自愿出口限制协议生效前后的变化,他发现:日本公司改变了在美国市场所销售汽车的特性,转向了更高质量和价格的车型,也就是说,伴随自愿出口限制协议而来的日本汽车进口价格的上涨,部分原因是进口车型的质量提高。在考虑了日本进口车质量提高因素的基础上,他计算出在1983年和1984年的自愿出口配额水平下,每进口一辆小汽车,美国实际支付的福利成本超过 1000美元。

资料来源:Feenstra, Robert C., 1988, “Quatity Change Under Trade Restraints in Japanese Auto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1), Feb, pp.131-146;关洪涛:《美日汽车贸易摩擦极其企业发展战略》,载《汽车工业研究》1991年第4期。

三、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

(一)进口许可证按是否有配额分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二)进口许可证按照其进口商品的许可程度分

1.公开一般许可

2.特种商品进口许可

四、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1.数量性外汇管制

2.成本性外汇管制

3.混合性外汇管制

五、进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

六、进口最低限价制(minimum price)

七、进出口的国家垄断(state monopoly)

八、歧视性的政府采购(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九、海关程序(customs procedures)

十、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一)含义

(二)主要的几个方面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2.严格的卫生检疫制度

3.严格的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专栏2 技术标准导致的贸易壁垒

各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提高了商

品贸易的成本,对各国商品的自由贸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一些国家甚至有意通过不同标准来设臵贸易壁垒。

以下是几个技术标准不同导致贸易障碍的典型例子。

1.法国建筑瓷砖。

在欧洲各国中,建筑瓷砖的标准是不同的。法国政府规定,非法国标准的瓷砖不得用于公共建筑物(约占整个建筑业市场的40%)。私人建筑虽然可以用非标准瓷砖,但人们也不愿意用,因为保险公司要求建筑物符合行业标准,否则不给予保险。因此,外国同类瓷砖即使价格很低(如西班牙生产的瓷砖)也很难进入法国市场。

2.意大利空心粉。

在意大利有一个“空心粉纯度法”,要求空心粉的制作原料必须是硬质小麦,而这种硬质小麦主要产于意大利南部。欧洲其他国家的空心粉大多由混合种类的小麦制成,不符合“空心粉纯度法”,很难进入意大利市场。

3.日本滑雪板。

日本有很多滑雪场,本国也生产滑雪板。日本滑雪场对滑雪板有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除了日本生产的滑雪板以外,外国的滑雪板基本都达不到这种标准,因为日本强调他们的雪质特殊,所以必须使用适应日本雪的滑雪板。如果使用不合标准的滑雪板,日本保险公司也不给予保险,出现伤害事故自己负责。因此,日本就不会轻易进口外国产的滑雪板。

4.欧盟肉类进口。

1988年1月,欧盟对于食用牲畜制定了禁止使用催肥激素物质的规定。这一禁令影响了美国对欧盟的肉类出口。根据美国官方估计,此项规定全面实施的话,将使美国向欧盟的肉类出口量每年减少1.15亿美元。为此,双边出现了贸易摩擦,美国认为这是欧盟利用动植物检疫措施设臵的技术壁垒,而欧盟则强调此规定的目的是保护人体健康。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此项卫生检疫规定对外国肉类进入欧盟市场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5.中国的小麦进出口检验。

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七个州小麦产区有一种称为“矮腥黑穗病”(TCK)的小麦病害,小麦感染TCK病害后会造成减产和商业价值损失。中国并没有这种小麦病害,为了防止TCK传入中国,从1972年开始中国一直对美国七州生产的小麦实行进口禁运,直到1999年11月的《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才对这项严格的禁运措施作出了调整。

资料来源:霍克曼和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卢锋:《农业扩大开放的机遇和挑战——评中美WTO协议农业承诺的意义和影响》,载《中国粮食经济》,1999年12月。

十一、社会标准

专栏3 新国际贸易标准SA8000可能成为出口新壁垒

随着2005年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会越来越多,除了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技术措施、绿色环保之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近年来,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摆在我国出口厂商面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

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

专家们认为,SA8000可能成为我国产品出口新的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早做准备,以免在壁垒完全形成时陷人被动。

据介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遇到SA000的要求。2002年9月,广东中山市一家500人左右的鞋厂因没有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曾被客户停单2个月进行整顿。同一年7月,因发生女工中毒事件,一家台资鞋厂曾一度陷入全部撤单的困境。地处内地的出口企业,同样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影响。重庆一家化工公司为了向一家全球最大精细化工企业出口化工中间体产品,先后接受了该公司两次严格的社会责任检查。更多的企业则是因为达不到SA8000要求,而痛失产品出口订单。据估计,从 1995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 000多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企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了更多的订单,部分工厂则因

为没有改善诚意而被取消了供应商资格。

专家认为,SA000是继 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标准。虽然目前它只涉及人身权益以及与健康、安全、机会平等与核心要素有关的初始审核,但随着对其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标准最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覆盖道德、社会和环境等范围很广的标准,并有可能会转化为像ISO标准一样的真正国际性标准。

目前,SA8000的冲击并没有引起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根据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在沿海地区的调查,200名受访官员中知道“公司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或SA8000这些名词含义或其中任何一个名词含义的仅有6人,占受访人数的3%。记者在重庆市部分企业、政府部门、工会组织采访时,仅有一名参加过培训的工会干部知道概念,一家接受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审核的企业有所认识,绝大多数都是一脸茫然。

专家指出,社会责任标准这类新贸易壁垒具有介于合理和不合理的双重性,非常

隐蔽和复杂。同时,新贸易壁垒涉及到技术、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国内企业和政府部门须及早应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突破新贸易壁垒。

资料来源:慧聪网 2003年12月 15日。

非关税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

非关税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 我国入加WO初期,关T税减让及非关税措的施逐取消步对内产业产国生或大了小的或击冲,在而未来年几尤内是其渡过结期束后这冲击可种能更.在大国已经做出我减让税关取和消关非措施税诺的背承景,要下缓减进口产对品国市内场冲的击能求只助于些其他一符合的TW规则O措施. 的 在非关税垒壁加强的况下情发,达资本主义家之间国方一面采取各种措鼓励商施出口品另;方面一取报采性和复视性歧的措限制施对商品进方口从而进,步加剧了它们一之间的贸易擦和冲摩突发达资。主义本家往国往取采视歧的非关税性施措严重地害损社会主义国和家发中国展的出口利家。益 关税是权主家根国本国经济和据政的治要需按,照国家定的制方、政策针用法,律形式定确,由海关对进境出货物的、物所征品的收种税收一我国。税关为分进关税、口出关税及行李和口递邮品进物税口。关税属于央税,中关税的立法和权管权理属于中央。均 非 税壁垒对国关贸易的影际响 非关壁垒措施种类繁多税涉及,面较,广常牵涉常各到国内国济政经策和对外政。策种各非税壁垒关措施影响的有所不同当某,些况发情变生化,非关税壁垒时施措的响也影发将变化生。因,非关税此壁措垒对国际贸施易和有的进出口国关的影家程度较响估难,主要计现在这几方面表下如 : 一对、世界易贸影响的 ( 一对国)贸易际发展影响的一般说来 非,关壁垒税国际对贸发易展着重起的阻大作碍用在其他条。件变不的况情,世界性下非的关税壁加垒强程度与的际贸易国长增的速度成反关系比。当非关壁垒税向趋加强,国际贸易的增长将向下趋降反;之,非当关壁垒趋向税和缓或渐逐除拆,时国贸易的际长增度将趋于加快。第速二世次大战后界5的0年到代0年代初6在关税大幅,下降度同时的发达资,主本国义家大还幅地放度宽取和了进消数量口限制非等税关施措,因在一定而程上度进促国际了贸的发易展从1950年到。193年7间,世贸易量年界平增均率长达到.2%。7但7从年0代中以期后,非关壁税垒进步一强加,形形色色的非税壁关措施层出不穷垒形,成一个以了接进口直量数限制主干的非关为税垒网壁,严重地阻碍国着际易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非关税壁垒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前者是由海关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品种加以限制,其主要措施有: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等;后者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条例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规定等。随着关税壁垒的下降,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非关税壁垒的产生 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各国在提高进口关税的同时,也使用了一限制进口数量为主要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47年关税总协定的主持下,举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使关税壁垒不断下降。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又出现了较大的经济危机,形成了贸易保护的压力,各国纷纷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措施。 关贸总协定缔约方收到关税减让谈判成果旅行的约束,在关税不能随意变动和提高的背景下,转向更多地采用非关税壁垒,一保护本国市场,进行竞争。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通常,各国关税税率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若要调整或更改税率,需经过较为繁琐的法律程序。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下,熟虑难以做出灵活性的调整。而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比较迅速,能尽快地对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能有效地抑制价格竞争优势 关税壁垒是指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关税就较难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制)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不再进口,这样就能把超额的商品拒之门外,限制作用远远高于关税壁垒。 3.出口国家难以应付 通常,关税税率确定后,往往以法律形式公布,依法执行。但是,一些非关税壁垒借助“合理和科学”的旗号,制定繁琐复杂的标准和程序,使出口上平难以区分是非,不易应付。 4.多种多样层出不穷 睡着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过敏健康与安全的需要,在关税壁垒减低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重视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并加速发展,使得非关税壁垒向多样化、细致化、严格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在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基础上,花样层出不穷。迄今为止,非关税壁垒多达75种,具体措施则高达到3000余种。 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且更为隐蔽。根据美国、欧盟等WTO成员贸易壁垒调查的实践,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13种形式: (1)通关环节壁垒 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要求其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影响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 (2)对进口产品收国内税费 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门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国内税费,则构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 (3)进口禁令

非关税壁垒案例

印度申诉土耳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限制违背了非歧视原则 案例介绍 根据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协议,土耳其在纺织品与服装产品上与欧盟一样实行“大体上相同”的贸易政策。欧盟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对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国家的纺织品及服装产品实施了进口数量限制。作为与欧盟建立关税同盟,在纺织品与服装上实行与欧盟“大体上相同”的政策结果,土耳其对印度的19个种类的纺织品与服装实行了数量限制。印度因此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申诉土耳其,请求成立专家小组来调查此案。 1998年3月13日,DSB成立专家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泰国和美国等以第三方身份参加。印度认为,土耳其实施的数量限制违背了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土耳其则争辩说,它在成立关税同盟时实施的数量限制符合1994年GATT第24条的规定。 专家小组经过调查后,在1999年5月31日分发的报告中裁定,土耳其对印度纺织品与服装实施的数量限制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13条“非歧视数量限制原则”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的规定。专家小组否决了土耳其关于1994年GATT第24条授予它在与欧盟成立关税同盟后可以违背1994年GATT及(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有关规定实行数量限制的辩护。 1999年7月26日,土耳其通知DSB,对专家小组在法律解释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上诉。土耳其没有上诉专家小组关于其数量限制措施不符合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不一致的裁定,只上诉专家小组裁定它不能依据1994年GATT 第24条规定实施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上诉机构维持专家小组的裁定:在此案中,不能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来判决土耳其的数量限制措施是合理的。然而,上诉机构推翻了专家小组对1994年GATT第24条作出的解释。上诉机构裁定,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第5款引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裁定与GA TT不一致的措施是合理的。辩护方可以根据1994年GA TT第24条认定限制措施是合理的,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在关税同盟成立时,这样的限制措施必须完全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特别是符合该条第5款及第8款的规定; 第二,成员必须证明如果成员没有被允许实施这一措施,关税同盟的成立已经受到阻碍。对于第一个条件,上诉机构认为,在此案中专家小组做出了土耳其及欧盟成立关税同盟的安排完全满足 1994年GATT第24条的假定。然而,这个假定没有被土耳其上诉,因而没有在上诉机构按程序讨论。上诉机构对专家小组进行了批评,认为专家小组在审查措施是否应根据1994年第24条来判决时,需要WTO成员证明这个措施在关税同盟成立时完全满足关税同盟的要求c 对于第二个条件,上诉机构裁定,土耳其没有证明它与欧盟之间关税同盟的成立在没有采取数量限制措施时会受到阻碍,土耳其还可以利用可替代措施,如运用原产地规则来证明达到限制的目的。 上诉机构得出结论,根据1994年GATT第24条,土耳其对印度的纺织品与服装的进口限制措施不合理。专家小组裁定土耳其的行动与它所需承担1994年GATT第11条、第13条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第2条第4款规定的义务不一致是正确的。 最后,DSB通过了上诉机构的报告及上诉机构修改后的专家小组报告。 案件评析

试析从食品安全方面谈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试析从食品安全方面谈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论文摘要:着我国经济加入世留组织的发展,面对e益激烈和残酷的国际留易竞争,我国应如何在加强本国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妥兽处理在享受国际市场开放时一并遭受的各种非关税壁垒,这是一个现实的向题。近年来,由食品安全方面引发的重大事件也屡兄不鲜,各国问的留易摩擦也是愈演愈烈。本文将从食品安全方面入手,探讨非关税壁垒对国际留易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非关税壁垒影响 一、非关税壁垒产生的条件 (一)国际贸易协议中有关环境的条款的规定相对模糊,使某些发达国家找到了树立绿色壁垒的借口。而当因此发生贸易纠纷时,进口国也容易从GA丁下或WTO有关自由贸易原则中寻求法律上的支持。

(二)国际环境公约的提出。虽然它作为绿化国际贸易的特别规定,本质上不是绿色贸易壁垒,但是由于国家环境公约的制定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条款规定是基于发达闰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利益,因此必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因而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月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履约能力的差异,某些公约的实行往往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如蒙特利尔公约限制,禁用的消耗臭氧层化学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基本化学品种,从而影响到上万种化学原料和制成品的生产和使用。尽管公约对发展中国家为禁用期限宽限了几十年,但发达国家的先明运行成为事实上的绿色贸易壁垒。 (三)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制全虽然是为环境保护,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非天税壁垒.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但某些国家却在贸易制定了过高的环境标准,甚贾高于本国标准的双重标准,就形成了对出因的绿色壁垒。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关税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早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在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加入WTO组织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的壁垒,使得各国纷纷在非关税壁垒上作文章,力求找到新的壁垒,保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尽管WTO重申合理的关税是WTO所允许的唯一的合法保护措施,但非关税壁垒仍然是当今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近些年虽然WTO 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随着绿色壁垒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练习--第六章 非关税壁垒措施

练习--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分类,非关税壁垒可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两大类。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以__________为主,以__________为辅。 3.进口配额制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自动"出口配额制主要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确定"自动"出口配额。 5."自动"出口配额的限额融通主要有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6.从进口商品有无限制上看,进口许可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 7.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一种是 __________ 。8.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混合性外汇管制三种。 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三类商品上,第一类是__________ ,第二类是__________ ,第三类是__________。 10.一般说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壁垒加强的程度与国际贸易增长的速度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 在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 ) A.全球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关税配额 D.非优惠关税配额 2.进口国在总本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它是() A. 关税配额 B. 全球配额 C. 国别配额 D. 总配额 3.假定某国规定1995年从中国进口鞋不超过2000万双,它是() A. 全球配额 B. 国别配额 C. 关税配额 D. 自愿出口限制 4.进口许可证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其作用是() A .只能限制商品价格 B .只能限制商品的数量 C .只能限制商品的质量规格 D .既可限制进口的数量,又能限制价格 5.全球配额是按下列哪种方法分配配额的() A.按国别地区,不分申请先后分配 B. 按申请先后,不分国别地区分配 C.按经营的企业分配 D. 按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国家分配 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征收进口附加税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财政收入 B. 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及补贴 C. 增加进口报关手续延缓进口速度 D. 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和改善贸易逆差状况7.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国内税 B. 海关估计制度 C. 普惠税 D. 外汇管制 8.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特点是() A.非关税壁垒措施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C.非关税壁垒措施具有苛刻性 D.非关税壁垒措施比关税壁垒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9.进口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他主要包括() A.特惠税 B. 反补贴税 C. 反倾销税 D. 国境税 10.直接对进口起限制作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 A.进口许可证制 B. 繁琐的技术标准 C. 进口配额制 D."自动"出口限制

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练习题

第十二章《非关税壁垒》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制定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上,通常采用——程序,制定手续比较迅速( ) A.立法B.管理 C.自主D.行政 2.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超过者便不准进口,这叫( ) A.绝对配额B.全球关税配额 C.国别关税配额D.关税配额 3.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是( ) A.隐蔽性较强B.透明度较高 C.针对性较差D.不能有效限制进口 4.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原产地证书,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 ) A.安全绝对配额B.国别绝对配额 C.全球关税配额D.国别关税配额 5.在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壁垒叫做( ) A.全球关税配额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关税配额D.非优惠关税配额

6.非关税壁垒在——就已出现( ) A.资本主义萌芽期B.资本主义发展初期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期D.帝国主义垄断期 7.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是( ) A.关税壁垒为主,非关税壁垒为辅 B.全面实行关税壁垒 C.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壁垒为辅D.全面实行非关税壁垒8.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 A.关税配额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D.协议配额 9.“自动”出口配额制是一种( ) A.鼓励进口手段B.限制进口手段 C.鼓励出口手段D.自愿限制出口手段10.“自动”出口配额大多属于( ) A.非协定“自动”出口配额B.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C.绝对配额D.关税配额 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 ) A.灵活性较大B.针对性较大 C.透明度较高D.隐蔽性较强 E.不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限定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配额有( ) A.全球绝对配额B.国别绝对配额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关税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早已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而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已出现,但普遍建立和实施却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的限制愈加严格,一方面高筑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他国商品的进入。在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加入WTO组织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的壁垒,使得各国纷纷在非关税壁垒上作文章,力求找到新的壁垒,保护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尽管WTO重申合理的关税是WTO所允许的唯一的合法保护措施,但非关税壁垒仍然是当今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近些年虽然WTO 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调控作用,但同时非关税壁垒还在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严重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侵扰和打击。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以及本国产品、市场而设置的各种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 随着绿色壁垒的加速发展,发达国家在国内加快了制订和实施环境标准的步伐,在国际上则极力主张将环境标准、环境标签与贸易措施挂钩,限制不符合其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口,这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非常反感,双方常常发生激烈争论。这种情形时常对全球环境治理产生干扰。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可以使世界贸易组织排除掉环境问题的干扰,消除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的前提和借口。还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建立一个世界环境组织将对世界贸易组织起制约和平衡的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Non-Tariff Barriers, NTBs)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哪些? 2、非关税壁垒措施的种类有哪些? 3、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对国内外经济发展 会产生些什么影响?

第十一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第二节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三节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本章复习题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概述 非关税措施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影响出口的措施,有限制性和鼓励性两类。限制性非关税措施主要有非关税壁垒和出口管制两类。鼓励性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出口鼓励措施和经济特区措施。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一)、非关税措施的演变历史 非关税措施历史悠久,最早以非关税壁垒、出口鼓励、经济特区政策等形式出现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但其蓬勃发展却是20世纪以后的事。 (二)、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1. 灵活性和针对性 2.直接性 3.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非关税措施与关税措施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非关税措施更为直接有效 2.非关税措施更为灵活,具有针对性 3.非关税措施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三)非关税壁垒的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和间接的非关税壁垒(NTBs):。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例如: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自动”出口限制等。后者则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例如:进口押金制、最低限价制、海关估价制、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

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非关税壁垒已逐渐取代关税壁垒成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的工具。非关税壁垒的广泛存在阻碍了各国的对外贸易及其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阐述了当前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应对非关税壁垒的对策。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趋势;对策 1..配额 2.出口补贴 3.倾销 4.自愿出口现值 5.歧视性公共采购 6.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7.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战后,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了,关税作为传统的贸易壁垒,其保护作用逐渐削弱,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使其在国际竞争中有着一席之地,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因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而有所削弱,反而在WTO的框架下有所加强,其突出表现就是非关税壁垒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要的工具。他们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非关税壁垒进行深入研究,以采取强有力的对策。 一、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WTO组织不懈地努力及各个国家通过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下,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已大为减少,但以此同时,非关税壁垒领域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突出表现在: (一)反倾销措施不断增强 反倾销的最初目的在于抵制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消除价格歧视。然而一些国家却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竞争的手段,借此打击竞争对手和防止对手强大的武器来使用,从而给其带上了浓重的贸易保护色彩。从其发展趋势看,它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壁垒的主导。如就反倾销的实施情况来看,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受害国,据统计2004年1~6月的101起反倾销新立案中,有30起是针对中国产品,比2003年同期增加了18起。 (二)贸易技术壁垒(TBT)迅速发展 由于WTO有关技术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TBT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这使得发达国家利用此法律依据制定了多种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等手段来限制其它国家的进口。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创新的深入,新的技术标准会不断涌现,并被不断地纳入新的技术法规。技术创新使检测设备、手段、方法也更加先进,一些WTO发达成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篇一:非关税壁垒的案例】 我国遭遇的非关税壁垒的实例 09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3 班 0940331 林小燕案例一:遭遇欧洲非关税壁垒中国市场红牛销售仍旺 2004 年 2 月 10 日信报讯(记者朱伟东)近日外电报道称,欧盟已同意 一项由法国提出的在法国本国禁售红牛饮料的申请。 昨天,记者与中国红牛公司取得联系,该公司有关高层表示,目前 无法得到欧洲的确切消息,并不排除红牛在欧盟遭遇非关税贸易壁 垒的可能,但是并不会影响到红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昨天,中国红牛公司行政常务副总监张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红牛公司在前天晚上获悉这件事后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正在积 极联系远在欧洲奥地利的欧洲红牛公司以了解事态进展,力求向中 国的消费者提供此事件的真相。 他向记者表态说:这次欧盟针对法国的裁定,与红牛饮料的品质无关,可以理解为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问题,本来是产 品的标准方面的差异,结果转化为非关税的技术壁垒,使在其他国 家完全可以销售的产品不能进入这个市场,比如法国,几年来就一 直只允许在药店销售红牛,现在禁止,说明是技术壁垒上的升级。 红牛已经得到 70 多个国家健康管理部门的批准,并且在欧洲销售了15 年时间,在许多国家都被许可,法国没有理由不允许红牛销售。 张磊向记者表示,目前在市场销售最多的就是净含量 250 毫升的红 牛饮料,其 100 毫升功效成分含量咖啡因在 20 毫克左右,也就是说,一罐红牛中的咖啡因含量还不如一杯淡咖啡的含量多,根本不 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当谈到红牛法国遭禁是否会影响中国市场时,张磊表示:红牛在法 国遭禁并不会影响中国市场,相反我们从 1995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 来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仅仅是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就突破了 10 亿元,三年后的目标就是达到 20 亿元。红牛进入中国市场都经过卫生部门 严格审核批准,而且在中国境内制造和销售,每一关都要经过卫生 部门的抽查,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的。 据介绍,来自于泰国的红牛功能性饮料目前已经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有销售,而在咖啡因事件之前,红牛在各个地方都非常畅销,在中 国建有北京怀柔、海南两个生产基地,目前占据着全国功能性饮料 市场 85%以上的市场份额。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参考答案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吗? 答案提示:不会。 3.试比较上述两种做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6.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关税将导致进口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与关税幅度一致),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产品价格不会进一步上升;配额也会导致进口产品价格的上升,当消费者对此种产品的需求上升以后,由于配额已经确定,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所以,对消费者有利的是关税而非配额。 7.以大国情形为例,试画图分析配额的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在图7-4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由于大国实施配额,此种产品的国际价格将下降。不过,国内价格不会变化,因为配额已经确定了。 8*. 以小国为例,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试比较关税与配额对国内生产、消费及进口的影响效果的变化。 (1)由于某种外来冲击,进口商品世界市场价格突然下跌; (2)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增加。

对非关税的理解与看法

对 非 关 税 措 施 的 理 解 与 看 法 商学6班 马雨薇 41006010606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对外贸易加强,这无可避免的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由于各国所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其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并频繁的对中国实行非关税措施。这势必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研究非关税措施是极其必要的。它可以给进出口企业提供应对非关税措施的策略,也为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本土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出口。同时,也更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非关税措施着手,重点研究非关税措施不断发展的趋势、原因,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非关税措施的概念与特点:关税以外的一切干预进出口贸易的各种措施统称为非关税措施。相应地,除关税以外一切用来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贸易措施统称为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 关税措施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提高其价格,降低其竞争力,从而间接的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非关税措施则是直接限制进口,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措施的特点如下:1、非关税措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关税税率的制定往往需要一个立法程序,一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且受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约束,进口国往往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调整。非关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则通常采用行政手段,进口国可根据不同的国家做出调整,因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措施更易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来削弱其竞争力。若出口国政府对出口商品予以出口补贴或采取倾销的措施销售,则关税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非关税措施则能更直接的限制进口。3、非关税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一国的关税一旦确定下来之后,往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公布于世,进口国只能依法行事。而非关税措施往往不公开,或者规定为烦琐复杂的标准或程序,且经常变化,使出口商难以适应。而且,有些非关税措施就是针对某些国家的某些产品设置的。 4、非关税措施有时具有合理性。除一些传统的非关税措施得到WTO 的规范和限制,一些新兴的非关税措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民健康等为由限制一些国外的产品进入本国,这些措施通过国际条约合理合法化,往往容易被人接受。非关税措施根据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显性非关税措施和隐性非关税措施。显性非关税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等;隐性非关税措施包括:技术性壁垒、原产地规则、苛刻的卫生检验标准、政府采购政策等。 非关税措施不断发展的原因:(1)关税保护国内市场的作用下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后来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推动下,全世界的关税水平大大地降低,关税的保护作用逐渐削弱,相对于关税而言,非关税措施的保护方式更多样,适用范围更广泛,保护作用更直接、强烈。所以非关税措施就取代关税逐渐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工具。 (2)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各国经济、贸易出现失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产业产品都面临激烈的竞争,也使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国际贸易摩擦此起彼伏,而非关税措施灵活、效果显著的特点使得非关税措施成为国家贸易战的得力手段。发展中国家劳动成本低,所以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入发达国家,此时关税已起不到明显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不得不采用非关税措施进行产业保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发达国家在其中获利的目的也越来越难达到,采取贸易限制手段达到获取经济利益、减轻来自发展中国家竞争压力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工业化的需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有什么区别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有什么区别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不同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当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提高关税和加强非关税壁垒时,不仅这些国家的进出口 商品的数量要减少,而且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进一步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小于农产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下降幅度;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差异是使战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快于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贸易的增长超过他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的重要原因。3、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 征收进口税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征收关税以后,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使消费者支出增加。 (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论是财政关税还是保护关税,都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虽已大为降低,但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与国内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提高,给有关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出口国来说,进口国征收进口税或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都会影响到出口商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使出口国遭受损失。 关税是贯彻一国贸易政策的基本措施。非关税壁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成为一国实行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与众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鲜明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双重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是指,一方面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本身通过对贸易商品的质地、纯度、规格、尺寸、营养价值、用途、产地证书、包装和标签等作出规定,可起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达到驱出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有时它还能迫使出口货物的发展中成员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本身的生产、加工水平。这是其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不当,往往利用对贸易商品的各种形式技术规定和措施提出过高的要求,且常常变动,使出口成员的货物难以符合这些技术要求,造成妨碍贸易正常进行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其贸易壁垒的一面。 (二)广泛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性主要是指,有的成员为了阻挡货物进口,在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包装、标签、信息等方面,制定了名目繁多、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达到保护本国(地区)市场的目的。 (三)复杂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通常是指除其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和扩散效应外,它还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且体系庞杂、灵活多变。 (四)针对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针对性是指某成员针对特定出口成员的特定货物采用技术性措施加以限制,以达到阻碍出口的目的。 (五)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实质上是指一些发达成员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以貌似合法的理由,如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施行事实上阻碍其他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商品进入该成员市场。 拆迁律师https://www.360docs.net/doc/6d4808447.html,/fangdichan/fangwuchaiqian/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2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2)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了解非关税壁垒的种类。通过分析,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掌握非关税壁垒各种种类的特点及应用国家。 重点: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难点: 非关税壁垒各个种类的特点。 讲授

5.进口押金制度 6.最低限价 7.国内税 8.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9.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10.海关程序 11.技术性贸易壁垒 做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1 进口配额制。 2、关税配额。 3、进口许可证制。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回顾、总结。 [讲授新课] 5.进口押金制度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指进口商在进口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的制度。 6.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是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低于这个标准的,就加征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 7.国内税 国内税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征收的各种捐税,如周转税、零售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等。任何国家对进口商品不仅要征收关税,还要征收各种国内税。 在征收国内税时,对国内外产品实行不同的征税方法和税率,以增加进口商品的纳税负担,削弱其与国内产品竞争的能力,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国内税的制定和执行完全属于一国政府,有时甚至是地方政府的权限,通常不受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约束,因此,把国内税用作贸易限制的壁垒,会比关税更灵活和更隐蔽。 第二课时 8.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也称国营贸易,是指对外贸易中的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把这些商品的经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经营这些受国家专控或垄断的商品的企业,称为国营贸易企业。各国国家垄断的进出口商品主要有四大类:烟酒、农产品、武器、石油。

复习题非关税措施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项不属于技术性壁垒措施。 D A.工业标准B.卫生检疫措施C.商标和标签D.社会责任标准 2.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有()。 D 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关税配额 3.韩国不锈钢餐具销往美国,被指控构成倾销,美国海关对该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 C A.韩国出口商B.韩国制造商C.美国进口商D.美国代理商 4.关税配额属于()的一种形式。A A.进口配额制B.“ 自动” 出口配额制C.出口限制D.出口鼓励 5.最低限价就是一国政府对某一种()规定的最低价格。A A.进口商品B.出口商品C.服务D.税收 6.外汇管制属于()。B A.关税壁垒措施B非关税壁垒措施C.出口限制D.出口鼓励 7.国际贸易中的“ 绿色贸易壁垒” 是指对进口商品的()更加提高。B A.技术质量标准B.环境保护标准C.社会保障标准D.劳工标准 8.A国规定2005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该贸易限制属于()。C A.“ 自动” 出口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全球配额 9.全球配额的含义是指()。B A.世界贸易组织发放的配额B.一国不限定进口国别的配额 C.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配额D.世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制定的配额

10.进口国在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分配一定的配额,超过该配额便不准进口,这是()。C A.全球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 自动” 出口配额 11.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 A对进口数量的控制上B.对关税的征收上C.对进口商品价格的控制上D.对附加税和罚款的处理上 12.全球配额是按下列哪种方法分配配额的()B A.按国别地区,不分申请先后分配 B.按申请先后,不分国别地区分配 C.按经营的企业分配 D.按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类型国家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3.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包括()。ABD A.技术标准B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C.支付协定D.卫生检疫规定E.海关估价 14.下列各种贸易限制措施中,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是()。ACE A.进口押金制B.差价税C.进口许可证制D.国内税E.外汇管制 15.非关税壁垒相对于关税而言,具有如下特点()。ABCD A.灵活性B.有效性C.直接性D.隐蔽性 16.以下属于数量限制性质的非关税壁垒是()。BCE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2010年04月02日星期五10:39非关税壁垒形式 多样,且更为隐蔽。根据美国、欧盟等WTO成员贸易壁垒调查的实践,非关税 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13种形式: (1)通关环节壁垒 通关环节壁垒通常表现在,进口国有关当局在进口商办理通关手续时,要 求其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甚至商业秘密资料,从而增加进口产品 的成本,影响其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通关程序耗时冗长,使得应季的进口产 品(如应季服装、农产品等)失去贸易机会;对进口产品征收不合理的海关税费。 (2)对进口产品歧视性地征收国内税费 国内税费是指产品进入一国国内市场后,在流通领域发生的税费。若专门 针对进口产品征收国内税费或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国内产品的国内税费,则构 成对进口产品的限制。 (3)进口禁令 进口禁令指超出WTO规则相关例外条款(如GATT第20条规定的一般例外、第2 l条规定的安全例外等)规定而实施的限制或禁止进口的措施。 (4)进口许可 进口许可分为自动许可和非自动许可两种。自动许可指不需要通过审批程 序就能获得的许可;非自动许可指必须通过审批程序才能获得的许可,具体可 分为含数量限制的许可(通常为进口配额管理)和不含数量限制的许可(通常为单一的进口许可证管理)。进口配额管理中的贸易壁垒经常表现为:配额量不合理;配额发放标准不合理或分配不公正。在单一的进口许可管理中,贸易壁垒主要 表现为:管理程序不透明;审查及发放许可证的程序过于复杂或要求提供不必 要的文件;审批时间过长等。

根据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TBT协议》)的有关规定,WTO成员有权制定和实施旨在保护国家或地区安全利益、保障人类、动物或植 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等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上述措施总 称为TBT措施,具体可分为三类,即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以及规定适用于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也可 以是其它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经政府授权由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技术规范、指南、准则等。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特征,即只有满足技术法规要求的产品方能销售 或进出口。例如,某国颁布技术法规,要求低于某一价格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 止儿童开启的装置。这种将商品价格和技术标准联系起来的做法缺乏科学性和 合理性,从而构成了贸易壁垒。 标准: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 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还可包括专门适用于 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专门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按照《TBT 协议》的规定,标准是自愿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有些国家将标准分 为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两种,其强制标准具有技术法规的性质。目前,一些国 家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将标准作为构筑贸易壁垒的 重要手段,以限制其它贸易伙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例如,有的 国家制定了进口产品很难达到的苛刻标准,并以此影响消费者偏好,事实上对 进口产品构成了障碍。 合格评定程序:指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相 关要求的程序。《TBT协议》规定的合格评定程序包括:抽样、检测和检验程序;符合性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组合。 实践中,不透明或歧视性的合格评定程序往往对进口产品构成障碍。例如,根 据《TBT协议》,成员在颁布没有国际标准或与国际标准不一致且可能对其它 成员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法规或合格评定程序前,需向WTO/TBT委员会 提前通报,给予其它成员一定的评议时间并尽可能考虑它们的合理意见。但有 的成员在未征求其它成员意见的情况下即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或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