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流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贸易中常常出现各种形式的壁垒,其中最常见的便是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它们对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具体是什么?它们对于贸易的影响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

一、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各国之间在进出口贸易时设置的一种税种,通常是指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征收的关税。

关税的通过通常需要国家政府的批准或者议会的表决,而关税的高低则是由政府部门根据商品的等级、性质、数量、进口国或出口目的地等几个因素来决定。

关税壁垒一方面为贸易市场注入了一些附加成本,因此它可以用来保护国内企业和行业,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以避免外国商品的侵入。

另外,它也是各国政府通过掌握贸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对外国政府进行施压的手段之一。

但是,在实际贸易中,高额的关税往往也会对进口商品的定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因此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买家数量。

二、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不同,非关税壁垒指的是除了税收之外,对进口商品更多的是贸易限制。

非关税壁垒可以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进口许可、政府补贴、配额限制、质量标准要求和反倾销措施等。

由于各国间的法律法规和贸易规则的不同,导致非关税壁垒限制的方式比较复杂,对于贸易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作用是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的进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避免外来商品的冲击和威胁。

但是,从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合作的角度来看,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给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可能会造成贸易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对贸易的影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设置显然对于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动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某个国家设置了较高的关税或者更多的非关税壁垒,那么将会造成进口商品的涨价,导致出口国的商品买家数量下降。

同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可能会阻碍贸易的自由化和多边化的推进,导致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分析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在实际的贸易过程中,各国往往采取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并剖析其对贸易流动的影响及由此带来的问题。

一、关税壁垒的分析关税是指各国政府对进口货物征收的税费。

通过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政府可以调整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的价格差异,从而保护本国产业发展。

具体而言,关税壁垒可以分为两类:1. 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最常见的关税壁垒形式之一。

各国政府对不同类别的商品征收不同的关税税率,从而控制市场准入和保护国内产业。

然而,高额的进口关税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也限制了进口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 出口关税:某些国家也会对自身的出口产品征收关税,以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

出口关税主要是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关税壁垒在短期内可能对国内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期来看,高关税会限制市场竞争,削弱产业创新能力,制约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非关税壁垒的分析除了关税,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一系列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是指限制特定商品进口数量的一种措施。

配额设定的过程多由政府主导,通过限制进口数量来控制市场供应。

进口配额的实施可能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和购买力。

2. 技术壁垒:技术壁垒是指各种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用于限制进口商品对国内市场的准入。

例如,某些国家对食品、电子产品等设定了特定的标准和认证要求,使得进口商品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方可进入市场。

技术壁垒可能对贸易流动产生限制,同时也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

3. 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是指一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倾销商品冲击,对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特殊关税。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08《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End16
(三)关税的消费效应
消费量的下降对消费者的福利有不利的影响。 图 8 - 1 中,征收关税前后消费者剩余分别为三 角形 HGPW 和三角形 HBPt所示,所以,消费者福 利的损失为梯形GBPtPW的面积(a+b+c+d)。 综合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便可得到关税的贸 易效应,即:生产效应 + 消费效应= 贸易效应。 在图8- 1中,征收关税后进口的减少 =Q1Q2- Q3Q4=Q1Q3(生产增加)+Q4Q2(消费减少), 此即为关税的贸易效应。
5/14/2014 9:52:21 PM
End23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2)
2、大国情形
由图 8 - 2 可知。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 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 财政收入= a-(a+b+c+d)+(c+e)= e -(b+d)。当e>(b+d)时,本国福利 增加;当 e <( b+d )时,本国福利则会 减少。所以,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 福利效应不确定,它取决于贸易条件效 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
5/14/2014 9:52:21 PM
End11
(二)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
P H Pt
生产者剩余增加 生产者剩余
S
A a c
B
PW I O
C b E F d
G
t D
Q1 Q3
Q4
Q2
Q
End12
5/14/2014 9:52:21 PM
图8—1关税的经济效应
关税的生产效应:图形说明
征收关税后,国内市场价格上 升,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厂商现 在面对较高的价格,从而能够补 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 于是国内生产增加,即为征收关 税的生产效应。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们是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采取的措施,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

本文将就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其目的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来限制进口量,从而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关税壁垒可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两种。

进口关税是指国家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收。

征收进口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进口商品的竞争,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进口关税可以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促使国内消费者选择购买本国商品,提高本国产业的利润。

出口关税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征收出口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调节贸易顺差,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以及控制出口商品的数量。

出口关税可以使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减少出口量,保护本国资源和环境,同时调节国际贸易平衡。

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切不涉及税收的限制进口商品的措施。

它包括数量限制、质量标准、认证要求、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

非关税壁垒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限制进口商品的进入,提高进口商品的准入门槛。

数量限制是非关税壁垒中常见的一种措施。

它包括配额制度、进口许可证等。

配额制度是指对特定的商品设定进口数量限制,只有获得进口配额的企业才能进口该商品。

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商品需要获得政府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入国内市场。

数量限制可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质量标准是非关税壁垒中重要的一种措施。

各国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来限制进口商品的准入。

质量标准可以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安全性、环境影响等进行要求,提高进口商品的准入门槛。

同时,质量标准也可以用于保护国内产业,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

认证要求是非关税壁垒中另一种常见措施。

各国可以要求进口商品进行认证,以证明其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讨论国际贸易中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关税是指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限制进口商品而征收的税,是各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方式之一。

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政策和措施,如配额、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对商品进口进行限制或影响国际贸易的措施。

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1.保护本国产业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本国产业,防止国外竞争对本国产业造成威胁。

但是,长期而言,这种保护会使国内产业缺乏竞争压力,对产业发展不利。

2.限制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国际贸易,使贸易限制,增加进口成本。

这种限制对于某些国家或行业而言,会降低它们的竞争力。

3.加剧贸易战贸易战是发展中世界经济所面临的一个威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容易使贸易战升级。

这种贸易战不仅损害了各个参与国的利益,还对世界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应对措施1.谈判与开放通过谈判来减少各国之间的贸易限制,推动自由贸易。

同时,开放市场,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加强国际贸易的活力。

2.加强监管与执法对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违规行为,加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以维护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3.加强经济合作各国之间应该加强经济合作,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各国而言,应该协商解决贸易问题,打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必修58页PPT

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必修58页PPT
8.1 配额的定义和种类
一、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
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数量控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 额以内的货品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不能进口,或者征收 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它是众多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重 要手段之一。
“自愿”出口配额与绝对进口配额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 配额租金为出口国所有,而后者的配额租金为进口国所 有。再加上出口配额一般只限制数量而不限制金额,这 样出口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来完成一个时期 的配额。因此,从经济福利的角度看,由出口国进行自 动出口限制比进口国实行进口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造 成的净福利损失还要大。
力。
8.2.2 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成本、 价格
MC
实施进口配额
加强了国内厂
商的垄断权力!
Pq
PW+t t
PW
Q=M2
b
d
MR
Dd
D
Qf Qq Qt
C3 C2 C1
数量
图8.2 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垄断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在征收关税情况下,由于关税没有限制进口数量, 只是提高了价格,国内独家企业仍然没有垄断地位, 只能在新的国内市场价格上与国外生产者竞争。
实施“自愿出口限制”,在出口国可能形成既得利益集 团。
8.3 保护进口产业的国内经济政策
8.3.1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对进口工业的支持主要是直接和间接 的生产补贴。这些生产补贴包括现金补贴、税 收优惠、提供研究与开发基金、优惠性贷款。 另外,政府也可以通过使用直接采购和区域支 持的方法来扶持国内的进口替代工业。

【精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PPT课件

【精编】关税与非关税壁垒PPT课件

中美水产第一案
2004年7月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生 产的冻虾作出反倾销初裁,对原产于中国的冻虾征收 25.76%~63.68%的反倾销税。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 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 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 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关境:征收关税的领域称为关境(Customs Territory;Customs Frontier)
关境与国境
我国关税水平现状
关税的特点:间接性、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型。 1992年我国平均关税水平为43.2%,2002年为12%。 2010年9月,中国对工业品进口实施的平均关税已从加入
构成价格,即该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推销费用和 利润。
以上适用于来自市场经济的国家,对于来自非市场经济的国 家,采用替代国价格。
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的三个重要条件: 倾销存在; 倾销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
害或产生重大损害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 建产生严重阻碍; 倾销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案例分析:新闻纸反倾销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 关税的涵义和作用 2. 关税的种类 3. 关税的征收 4. 关税的经济效应 5. 关税的保护程度
关税的涵义和作用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口商品经过 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 收的税收。
关税是一种商品间接税 税收主体和客体分别是进出口商人和货物。
其目的在于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对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影响较 大,同时也是国家采取反倾销诉讼的重点。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限制手段,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或促进本国产业发展。

本文将分析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政策是否应该减少或取消。

一、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各国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主要形式包括关税税率和进口配额。

关税税率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率,高的关税税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抬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进口配额则是规定某种商品进口数量的限制。

关税壁垒的存在会增加国际贸易的成本,导致贸易数量减少,同时保护了本国产业。

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除了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措施,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质量认证、技术要求等。

这些限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限制进口商品的流通,并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非关税壁垒也容易被滥用,造成不公平竞争和扭曲市场。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1. 增加贸易成本:关税壁垒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企业对外贸易的成本,同时也使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

2. 保护本国产业: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可以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为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3. 扭曲市场:壁垒措施容易导致市场扭曲,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一些国家可能利用壁垒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但这样也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影响国际贸易的平衡。

四、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合理性考量在制定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发展需求:对某些新兴产业或关键技术行业,适当的保护措施是有必要的,以确保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2. 贸易伙伴的态度: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

在制定政策时,应该与相关贸易伙伴进行积极的对话与协商,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3. 公平竞争原则: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应该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使用不公平竞争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打压。

五、减少或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减少或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国内利益诉求和行业压力,相关政策改革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
j
=
V j′ V j Vj
× 100 %
( 7 . 1)
例题:
某企业进口成品征税10%,原材料不征税,原材料占成品价 值比重为75%,每公斤成品价格为30美元。计算该商品的有 效保护税率。
征税前加工增值=30-22.5=7.5(美元/公斤) 征税后加工增值=30×(1+10%)-22.5=10.5(美元/公斤) 有效保护关税率=(10.5-7.5)/7.5 ×100%=40%
1.因保护而造成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的归 属不同。 2.对国内产品生产企业垄断程度影响不同。 3.保护的效果不同。
三、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 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直接补助:包括有向出口商提供的现金补助或津贴,或优惠收购等, 这种直接补助是政府无偿给予的。 间接补助:是政府给予财政税收上的各种优惠,如对出口商品采取减 免各种国内税,或者向出口商提供低息贷款等。
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ies,CVDs):通常对进口 商品征收,以抵销外国政府对其出口产品的补贴。
图8-5
出口补贴的效应示图
补充: 补充:出口补贴与出口退税
定义:出口退税是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已征收的间接税(主 要是增值税)。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出口货物免征国内或 区内生产、流通环节的间接税,或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或区 内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一种税收制度。 出口退税不是出口补贴而是国际惯例,早在1947年的《关贸 总协定》第6条第4款规定,“在任何缔约方领土的产品进口 至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时,不得由于此类产品被免除在原产 国或出口国供消费的同类产品所负担的税费或由于退还此类 税费而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 区别:第一,补贴形式不同; 第二,是否造成产品的价格扭曲; 第三,是否符合惯例; 第四,是否违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关税(Tariff) 一、 关税(Tariff)
(一)关税的种类 依据关税的课征种类,关税可分为: 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依据关税的征收方法,关税可分为: 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
关税的效应: (二)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总的效应: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 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在各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成员之间进行收入的再分 配。 这些效应包括: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 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 、净福利 效应等。
补充:
2005年上半年,共有印度(5)、墨西哥(3)、澳大利亚 (2)、南非(2)、哥伦比亚(2)、美国(2)、欧盟 (1)、加拿大(1)、巴基斯坦(1)、土耳其(1)、以色 列(1)等11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保障措施调 查21起(反倾销20起,保障措施1起),涉案金额约2.96亿 美元。 特点: ①针对我出口纺织品的反倾销案件非常突出; ②亚非发展中国家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 ③美国对我337调查数量有增无减。
2.歧视性的公共采购(discriminatory public 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procurement):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 )
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3.环境保护壁垒(environment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壁垒( 环境保护壁垒 barriers):一国以环境保护为借口,限制国外产品的措 ):
(四)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名义关税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该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 则规定的税率所征收的关税。这个税率经常又叫做名义 关税税率,或者名义保护税率。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ERP)是指由 于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 变动率。它代表着关税对本国同类产品的真正有效的保 护程度。 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图8-6
2.掠夺性倾销 (predatory dumping) : 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 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 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 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 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二)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企业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 的压力,国内生产者会要求政府采取反倾销 (anti-dumping)政策措施 。 反倾销的一般做法是征收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的影响。
进口许可证:指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 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分配许 可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政府可通过拍卖的方法分配许可证。 2.固定的受惠。 3.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或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公开拍卖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方法。
关税与配额的区别: 关税与配额的区别:
施。
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技术标准是进口国为保证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的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 定;卫生检疫标准是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 化妆品等实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免传染疾病或病虫害。 。
原材料费用=22.5×(1+20%)=27(美元/公斤) 征税后加工增值=33-27=6(美元/公斤) 有效保护税率=( 6 - 7.5)/7.5 ×100% =-20%
结论:
①关税的有效保护税率与其名义税率并不一致; ②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 关税结构安排上,应当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少 征或免征进口关税。
(4)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情形)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后,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对于该国来讲,征收关税后,在进口同样数量的商 品时,可以节约图中相当于e这一块面积的费用。 生产效应为a,消费效应为 (a+b+c+d),税收效应应 为c。
5.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5.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 者福利损失+政府财政收入 小国情形下:
337调查 调查
“337调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第337条款, 旨在限制对美进行产品倾销和垄断贸易等“不公平贸易 竞争行为”。历经演变,现行美国《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明确授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美国公司提起请 求的前提下,可对进口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进行调查和 裁处。 排除令和禁止令是美国“337调查”的两大杀手锏。 337调查主要是涉及专利类的纠纷,但其后果并不像国 内企业熟知的那种迫使交纳专利费等那么简单,而是有 可能影响到所有被告企业产品对美出口和销售,甚至还 会牵连到该国所有同类企业,这是337调查的最大特点。
1.关税的价格效应 1.关税的价格效应
小国情形 : 进口小国主要是指进口需求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没 有影响的国家。 国内市场价格=征收关税前的国际市场价格+关税 大国情形: 大国情形: 进口大国主要指进口需求变动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 的国家。 国内市场价格=征收关税后的国际市场价格+关税
2.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 2.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 关税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a+b)<0 社会福利损失
大国情形下:
关税的净福利效应=e-(b+d) 社会福利无法确定, 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力 量的对比。
(三)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X为出口部门,Y为进口替代部门。自由贸易 时国内相对价格为Pw,征税后为Pt.而世界相 对价格仍为Pw。 结果是,生产点由Q移至Qt。 X产出减少,Y产出增加;消费点由C移至Ct, 征税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四、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dumping)是指出口商以低于产品正常价值 的价格,将产品出口到另一国市场的行为。它是在 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 确定出口商是否倾销的标准:该产品是否以低于本 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
(一)倾销的类型 1.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 形成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 a.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b.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 c.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
(2)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 消费效应(consumption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 贸易效应(trade effect): 对进口产生的效应,进口减少了Q1Q3+Q4Q2
(3)关税的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因为征税而使政府获得了财政收 入。 关税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图中c所代表的 面积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额Q3Q4 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Import Licence System)相结合。
假如对原材料征收10%的关税, 假如对原材料征收10%的关税,则: 10
原材料费用=22.5×(1+10%)=24.75(美元/公斤) 征税后加工增值=33-24.75=8.25(美元/公斤) 有效保护税率=( 8.25 - 7.5)/7.5 ×100% =10%
假如对原材料征收20%的关税, 假如对原材料征收20%的关税,则: 20
effect) (1)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 生产效应( 以小国为例
图7-1为小国情形,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 (国内价格)为Pw,征税后,国内价格上升为 Pt,Pt=Pw+t 。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 Producer’s surplus): 生产效应: 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