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与聂小倩的人物形象分析---王权凯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天真善良的形象

安徽电大宿州分校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天真善良的形象2009(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分校:宿州电大姓名:曹宇学号:0934001265171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目录一、内容提要 (1)二、关键词 (1)三、正文1、天真单纯与花为伴 (3)2、善解人意惩恶扬善 (6)3、纯质无暇笑口常开 (8)四、参考文献 (12)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天真善良的形象内容摘要:婴宁,出自《聊斋志异》卷二婴宁篇,是蒲松龄笔下一位较为特殊的女性。
聊斋里的女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美的,无论是鬼是狐是妖还是普通的良家女孩子,一个个都是美得妖冶而轻灵。
蒲松龄是描写女性的高手,他笔下的那些女子,性格各异,却无一不美得让人心醉神驰,沉迷不已。
要说这些美丽的女子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婴宁,因为她的天真、善良与乐观。
本文将从婴宁天真善良的性格特点开始,揭示古人眼中的妇女形象,以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婴宁形象善良天真爱笑《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鲁迅评价它说:“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换之状,如在眼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锁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聊斋》的数百篇作品中写了上千的社会阶层各色人物,其中不乏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婴宁》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
《婴宁》写的是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终于结成美满婚姻的动人故事。
表达了封建社会中青年人追求坚贞,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
婴宁是古往今来笑得最美的女子,也是蒲松龄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亲热地称呼为“我婴宁”,那一句“我婴宁何尝憨耶”,更像是长者对于调皮小女的嗔怪和爱护。
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
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 婴宁是个怎样的人

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婴宁是个怎样的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婴宁是个怎样的人【导语】:婴宁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人物。
《聊斋志异》中婴宁人物形象分析

《聊斋志异》中婴宁人物形象分析第一篇:《聊斋志异》中婴宁人物形象分析《聊斋志异》中婴宁的人物形象分析《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鲁迅评价它说:“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换之状,如在眼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锁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理想主义的笔触塑造了一批敢于藐视封建礼教法规,按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的血肉丰满的女性艺术形象,憨直任性的婴宁,活活泼机智的小翠,多情狭义的秋荣、小谢,温柔拘谨的青凤,绰约可爱的聂小倩,意绪风流的林四娘,等等。
《婴宁》的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之一。
《婴宁》写的是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终于结成美满婚姻的动人故事。
表达了封建社会中青年人追求坚贞,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
对婴宁的形象,作者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称其为“我婴宁“,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确立的《婴宁》在《聊斋志异》中的艺术代表地位。
少女婴宁是一个狐狸精与人所生的狐女,从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社会的摒弃,但她一出场,就是笑容伴着鲜花,“撚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完全没有被遗弃孤儿那种愁容,此后,作者反复用笑容对婴宁进行了细腻深入的刻画,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可爱动人形象。
婴宁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是与鲜花相伴。
她的少女时所居住的山村,处处是花,到王子服家之后,爱花成癖,甚至不惜当掉金钗四处购置良种,在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
鲜花在小说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大自然中美丽的鲜花来象征婴宁的的美丽和纯洁,以花衬人,以人比花,将婴宁花一样的容貌和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外,王子服和婴宁的爱情一是由于花而引起的,园中的对话更是围绕花来进行。
是花引起了王子服勇敢的追求,使他得以接近婴宁并最终实现完美结合。
众所周知,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之下,女子有所谓“三从四德”,“行不露趾,笑不露齿”,然而婴宁却蔑视这些礼教的清规戒律。
婴宁人物

一、人物形象分析(婴宁)1、刻画人物,虚实相衬。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
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
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
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抓住个性特征,反复渲染爱花、爱笑的特点,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笑声塑性格,鲜花配美人。
小说开头“笑容可掬,拈梅花一枝”、“ 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点出了婴宁的“爱花、爱笑”的两个性格特征。
首先,婴宁的笑千姿百态、不拘礼节。
为了突出婴宁的独特个性,作品极少雷同的写出她千姿百态的笑: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大笑、憨笑、浓笑、忍笑------ 这种种笑声,时时处处都有:郊游时、会客时、拜见婆婆时、捉弄西邻之子时、走路时站着时、坐着时、下树时------这种种笑声可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
这笑声由远及进,极有层次地描写,使人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将出来会见王子服时“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到门口时“嗤嗤笑不已”、进门后“犹掩其口,笑不可遏”、被老媪斥责后“忍笑而立”、当王子服问“妹子年几何矣?” 后,婴宁再也忍不住“复笑,不可仰视”。
其次,“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
她无论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从这里可以看出,花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她爱花着象征着她的心灵美。
3、亦憨亦黠,写狐写人,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婴宁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性格上具有“亦憨亦黠”的特点,作者写狐目的是为了写人。
赏析婴宁的人物形象

赏析婴宁的人物形象
婴宁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是贾宝玉的儿子,出生后不久便被王熙凤抱养。
婴宁的形象在小说中是一个可爱而聪明的孩子,展现了他无辜而纯真的一面。
婴宁的形象首先体现在他的外貌上。
他有一张娇俏的脸庞,双眼明亮而清澈,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尽管他是贵族世家的后代,但他的外貌并没有给人一种高傲和自大的印象,反而更加平易近人。
婴宁的性格也是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天生聪明伶俐,很早就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智慧。
他能够迅速学会各种技能,如识字、弹琴、写字等,这让他在家族中备受赞赏。
与此同时,婴宁也是一个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孩子。
他总是关心家人的感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和照顾他人。
婴宁的人物形象还体现在他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上。
他与王熙凤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的母子关系,王熙凤对他疼爱有加。
婴宁也与贾宝玉有着特殊的联系,他是贾宝玉唯一的儿子,被贾宝玉寄予了厚望。
婴宁的存在给贾宝玉带来了欣喜和快乐,也增添了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的家庭情感。
总的来说,婴宁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聪明、善良和可爱的孩子。
通过他的形象,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儿童天真纯洁的赞美,也展示了贾宝玉作为父亲的责任和喜悦。
婴宁的形象丰富了《红楼梦》这部作品,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婴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独到之处

《婴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独到之处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它塑造了一系列优美动人的人物形象,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
其中婴宁具有鲜明的个性:天真烂漫,肆意言笑,亦憨亦黠,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因此,《婴宁》成为《聊斋志异》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来简要分析婴宁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特点如下:一、刻画人物,虚实相衬,“痴憨”相衬,众星捧月,以优美的景色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
婴宁是一个美丽纯真、娇憨活泼的女子。
作者十分巧妙的应用虚实相衬的手法。
虽写的是王子服、老媪、婆婆、西邻之子和自然环境,但实际上却处处落笔在婴宁身上。
王子服是小说里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塑造婴宁形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小说开头只用“容华绝代”来概括,并没有具体描写婴宁的美貌,而是通过王子服的巧遇、思念、寻找等细节,从侧面来描写,衬托出婴宁的沉鱼落雁、钩人心魄的美貌,使人感到呼之欲出。
王子服初遇婴宁,在婴宁美貌之前,如醉如痴,忘记男女之别“注目不移,竟忘顾忌”;婴宁离开后,他“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恹恹而行”,达到失魂落魄的地步;回到家里,因思念婴宁,茶饭不思“不语亦不食”、“肌革锐减”;被其表兄哄骗得知婴宁消息后,“喜溢眉宇”、“饮食渐加”;久不得婴宁消息,他又把玩婴宁遗弃的梅花,睹物思人,陷入无限思念中,难以忘怀。
这些虽带有夸张的色彩,但也通过王子服的动作、心理、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中,真实地从侧面写出他对婴宁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为了找到他的一见钟情的“梦中情人”,王子服不顾千山万水,只身前往山中寻找心上人。
当他在园亭中发现婴宁时“心骤喜,但念无以阶进。
欲呼姨氏,顾从无还往,惧有讹误。
门内无人可问,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
这样充分写出了王子服对婴宁的一片痴情。
这样通过以虚写实,虚实相衬,既间接地写出婴宁的美貌,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出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婴宁”。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

浅谈《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作者:刘丽红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4期刘丽红内容摘要:婴宁,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三《婴宁篇》,本文从“我婴宁”、自然之婴、身在自然、心为自然、自然难为等角度探讨了婴宁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聊斋志异》婴宁形象一.“我婴宁”《聊斋志异》留下了一个狐鬼花妖的奇异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塑造了许多可爱可敬的女子形象。
若要选他最喜爱的女性,则当推婴宁。
蒲松龄在塑造婴宁形象时,用了“我婴宁”这样的称呼,这种亲切近乎宠溺的称呼在其他篇章中不曾有,而且蒲松龄还说婴宁像山中的“笑乎矣”,“合欢花、忘忧草都要黯然失色了,至于‘解语花’,正嫌他娇柔作态呢。
”,可见其对婴宁的喜爱。
二.自然之婴婴宁如生长在深山中的野花,清新明媚;如山涧中的泉水,清澈澄净;如林中的百灵鸟,活泼空灵,就连鬼母也说她“呆痴裁如婴儿”———就是那清新脱俗,不曾沾染一点世俗之气的“自然之婴”。
三.身在自然婴宁如此纯净自然的性格源于她身在自然的影响。
她来自一个“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于鸟道”的地方,一看便知此处远离俗世,幽静清雅。
她住在“丛花乱树”中的“小里落”:“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桀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
“豆棚花架满庭中”;客舍也是“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裀籍几榻,罔不洁泽”;“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光糁经;有草舍三楹,花木四舍其所”。
陪伴她的是鬼母和狐仆,都不属于人世,不会去教她俗世的“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只会让她按照自然天性去成长。
这种犹如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熏陶出婴宁纯洁灵性。
美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婴宁爱花的个性。
她一出场便与花相伴,待字闺中时她惦记着的是“视碧桃开未”。
为人妻后,“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甚至还不顾女子形象爬上花架摘花供玩。
婴宁嫁到王家之后爱花成痴是有原因的。
浅析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形象

浅析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形象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由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创作,是一部集鬼怪神仙、爱情奇遇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作品。
在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牡丹亭》中,婴宁是牡丹仙子的代表人物,其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婴宁的特点在于其外貌清秀、举止优雅,身为仙女的她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异能力和法力。
她最大的特点是真情实意,不假装外表的仙气和神秘感,而是直率、热情,对于爱情更是认真而执着的追求。
在牡丹仙子的故事中,婴宁是女主角柳湘莲的娘亲牡丹仙子的凭依之一,也是营救柳湘莲的重要助手之一。
她的形象在整个故事中始终保持最独特的一份积极力量和善良之心。
当柳湘莲吞食灵芝获得不死之身后,她帮助柳湘莲顺利地与唐伯虎两情相悦。
她对于唐伯虎和柳湘莲的爱情非常理解,她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只翅膀,为他们开辟了两人情感的天地。
婴宁在聊斋志异中的另一个具体形象则在《婴宁》一篇中。
故事中,她为了救活父亲,主动承担了一生的孤独百年,并在这长达百年的孤独岁月中锤炼了自己的纯真、宽容和替人设想的品格。
她坦然地接受了一生的孤独,不因寂寞而自怨自艾,而是虔诚地修炼自己的心性,以致于最后的她成功了解刘仁逵的心意,为他排难解怨。
总的来说,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形象,虽然柔弱,但却充满着坚定和豁达。
她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散发出不同的迷人光芒,为故事增色不少。
她的形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随,也因其独特的品质而深受感动和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宁与聂小倩人物特性的对比
婴宁,是一个憨直任性的人,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终于结成美满婚姻的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青年人追求坚贞,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
众所周知,在封建礼教重重压迫之下,女子有所谓“三从四德”,“行不露趾,笑不露齿”,然而婴宁却蔑视这些礼教的清规戒律。
在我看来,她的蔑视完全是由于“不知者无畏”。
这和她从小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婴宁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林里,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纯净,充满生机,朝气勃勃。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养育了一个纯真美丽的婴宁。
当她在上元郊游中,见到注视自己的王子服,不仅敢笑,而且还笑着打趣他,说他“目灼灼似贼”,正是反应了婴宁的天真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婴宁的笑,打破了一切封建礼教的苑囿,
出嫁后的婴宁身上,我们再也看不到人的价值,尊严,权利,正当的欲望。
看到的只是极端自卑,极端软弱,任人宰割。
这时的人性,已被完全扭曲变形,甚至成为一种“人性的异化”。
从这一点反面的映衬了作者希望人性完美,期盼人性复归,以便实现人性的重建。
这种思想情节,正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肯同流合污的传统品格,表现了同统治阶级明显的离心倾向,具有积极意义。
聂小倩,受困于恶鬼,囿于红尘,以自己的美貌和假元宝来骗取男人,摄其精血,以飨其主。
但她并非一个纯粹的风尘女鬼,她有自己的理想。
这也是聂小倩的可贵之处,她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柔弱女子,对付“目光晱闪,攫拿而前”的恶鬼并非自己所能为,所以她要等待时机。
终于,有一天,她的希望也最终来了。
当宁采臣因她假装的放荡而呵斥她、当他将自己所给的银子扔出屋外时,她感觉的不是屈辱,而是内心的狂喜,她甚至会想过自己和这样的男人成婚,于是,她选中这个正直的男人,在某一天晚上,告知自己的身世,并帮住眼前这个男人躲过一劫,而自己也因此获得解脱。
到宁家后,她心中爱着宁采臣,但毕竟他们之间隔着太多东西。
一方面,她是鬼,而采臣是人,人鬼毕竟疏途。
况且采臣还有妻子。
另一方面,挟制她的恶鬼,并未死心,仍旧再等待时机将其掠去。
可是,她并不担心这个,她真正担心的是宁采臣是否会俯就,会不会
爱上自己。
每晚她走进采臣的书房不愿离开,却总被采臣一次又一次赶出来,居于荒坟,此时她的心情是何等的凄凉,然而,她会逢迎,她知道怎么讨自己未来婆婆的欢心,于是她照做了,也最终赢得了采臣母亲得欢心。
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她无疑是成功的女人。
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又能够隐忍敢于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聂小倩有太多我国古代女性所不具有的品质。
婴宁和聂小倩都有这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自己所爱的人敢于大胆的追求,从不掩饰。
同时,却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聂小倩懂得怎么去保护自己,而婴宁只觉得在鬼母的的保护下才会得到安全感。
--- 新采1103班王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