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教育信息化十大热词
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权威发布

龙源期刊网 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权威发布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年第02期
新浪网消息,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
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是:长征精神,两学一做,杭州G20峰会,南海,里约奥运会,脱欧,美国大选,亲信干政,天宫二号,阿尔法围棋。
2016年度十大新词语是: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洪荒之力,阿尔法围棋,网络大电影,摩拜单车,山寨社团,吃瓜群众,闺蜜门。
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葛优躺,
辣眼睛,全是套路,蓝瘦香菇,老司机,厉害了我的哥。
2016年的十大流行语和新词语充分表达出民众对社会热点和世界局势的关注,承载着人
们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深刻思考;十大网络用语,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社交媒体发酵、传播,迅速进入现实表达层面,影响甚至波及海外。
这其中既包含充滿正能量的“洪荒之力”和“定个小目标”,也有反映科技创新的“天宫二号”和“阿尔法围棋”;有接地气、折射百姓生活和情感的“吃瓜群众”“蓝瘦香菇”,还有戏谑、调侃色彩浓厚的“全是套路”“老司机”“友谊的小船”。
热词2015年-2017年里出现的教育科技热词在这儿

热词2015年-2017年里出现的教育科技热词在这儿
教育科技
研究热词
2015年-2017年
(一)2017上半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
2017上半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大数据、STEAM、创客、教育信息化、互联网+、区块链、MOOC、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教学设计、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学习分析、增强现实。
(二)2016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
图片来自Tiffany网站
2016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MOOC、教育信息化、创客、学习分析、翻转课堂、互联网+、信息技术、知识图谱、深度学习、智慧课堂。
(三)2015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
2015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MOOC、创客、在线教育、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翻转课堂、学习分析、微课程、实证研究、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大数据、TPACK、智慧学习。
(四)2015-2017上半年,各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
通过表格《2015-2017上半年教育科技研究热词TOP10》得知:
2017年最新上榜热词(7个):STEAM、区块链、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增强现实。
2015-2016年排行前十的教育科技研究热词回顾(13个):信息技术、知识图谱、深度学习、智慧课堂、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实证研究、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TPACK、智慧学习。
2015-2017上半年皆出现在排行前十的热词(3个):MOOC、创客、学习分析。
2016年教育热词盘点

2016年教育热词盘点作者:来源:《课堂内外·好老师》2017年第02期高考改革2016年,是高考改革第一年。
为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16年陆续落地。
这一年,包括上海、浙江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内,全国多省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改革主要内容2016年的高考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重点: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招生批次和科目设置是全国多省改革的重点。
如河北、江西、辽宁等省份表示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海南和山东则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
改革亮点:破除“一考定终身”某些科目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破除了“一考定终身”,成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
如浙江新高考,除语文和数学之外,其余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
改革大趋势:文理不分科文理不分科成为高考改革大趋势。
从考试变化分析,多省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推行“3+3”模式,除语数外之外,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新高考应对策略针对新高考带来的变化,备考生及教师们应该做哪些相应调整呢?相关专家就语数外三科的复习,做出以下分析:语文:阅读复习更讲求深度,着重提高读解能力;语用和写作复习要讲求实用,着重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新题型”,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主要包括文言文断句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名篇名句语境补写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事件类材料写作题等。
数学:数学全国卷最大的特色是“稳定”,每年80%的试题内容都是稳定的,只有20%的内容是创新的。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数学能力的训练。
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所以要重视运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合理、准确的运算能力。
英语:这次高考改革,英语的改革力度最大,它推动英语教学由培养“英语应试能力”向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转变。
互联网+教师

6、创客教育
• 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属于创新教育,
都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有些时候人 们难免会把它们混为一谈。
• 二者的区别,STEM教育更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创客教育源于创客文化, 更强调动手实践,也就是“造物”。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创客教育 是STEM教育的载体,可以让创新的点子落到实处。 • 2016年首次发布的中国版《地平线报告》中,“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 创造者”在未来趋势预测中排名最高,在这个观点上,中国专家组和全 球专家组不谋而合。而创客教育恰恰在这个转变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7、慕课(MOOC)
•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教育追求的两个目标,这让同时具备名校、名师、 开放、免费这四个特征的MOOC充满魅力。自2012年MOOC元年以来,全 球掀起MOOC风潮。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 式教学,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 MOOC对优质资源共享、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
• 人工智能会对教育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将教师从繁琐、 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 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
3、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也进入第二个五年。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教育部及时发布《教育信息 化“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图,引发 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当之无愧成 为年度教育热词。
2、人工智能(AI)
• 2016年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掀起了全民热议 人工智能的热潮,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潜力也引发关注。就教 育领域而言,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成为一个新趋势。 • 人工智能自动批改作业及自动阅卷。
教育部发布2016年十大网络用语“洪荒之力”、“定个小目标”入选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发布2016年十大网络用语“洪荒之力”、“定个小目标”入选作者:刘昕璐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7年第17期今年暑假,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报告显示,“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成为2016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等成为年度网络用语。
按照使用频次,报告列出的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包括: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洪荒之力、阿尔法围棋、网络大电影、摩拜单车、山寨社团、吃瓜群众、闺蜜门。
据介绍,从这些新词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媒体和老百姓关注的热点。
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了”让去年奥运会没有获得金牌的傅园慧一夜圈粉300万,成为奥运赛场上最受人关注的运动员。
“洪荒”典出《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洪荒之力”可以理解为天地初开之时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傅园慧口中的“洪荒之力”是指“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报告称,它的流行,有调侃,有希冀,勾勒出一幅民众渴望正能量的时代画卷。
除了年度新词,报告还给出了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次网络语言包括: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葛优躺、辣眼睛、全是套路、蓝瘦香菇、老司机、厉害了我的哥。
除了上述年度新词和网络用语,报告还将“长征精神、两学一做、杭州G20峰会、南海、里约奥运会、脱欧、美国大选、亲信干政、天宫二号、阿尔法围棋”选为2016年度十大综合流行语。
该报告是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第12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6年,一大批反映社會百态的词语活跃在社会语言生活中,报告列出的年度新词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130万个文本、18亿字次中经过筛选提取。
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

2、人工智能(AI)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人工智能”一 词最初是在1956 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 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 技术科学。 • 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 专家系统等。 •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 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 2016年年初,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掀起了全民热议人工 智能的热潮,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潜力也引发关注。就教育领域而 言,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的关系成为一个新趋势。 • 人工智能自动批改作业及自动阅卷。 • 教育机器人、个性化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智能学习反馈和评测 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也被看好。 • 人工智能会对教育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将教师从繁琐、机械 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教学方法。
措施
加强领导、 分类指导、 督导评估、 多元投入、 网络安全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 规划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 五”规划
解读教育“十三五” ——教育发展目标离不开“互 联网+教育”
4、虚拟现实技术(VR)
•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 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 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 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 在专业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早 已不是新鲜事,因为它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出现,但是近年来 这种技术逐渐走进公众视野,甚至201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都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命题。 •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交互、仿真、可视化等特征,这 种前沿技术具有让学习者在虚拟情境中体验学习,让抽象的 书本知识更直观明晰、生动有趣,让教学过程更具交互性等 优势。
教育信息化十大热词ppt课件

03
翻转课堂
既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现在的学生在10年或者2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那么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无疑比单单教给他们知 识内容重要得多。
——萨尔曼·可汗
翻转课堂
输入小标题
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学习 速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显得愈发重要。翻转课堂因强 调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先天优势, 一跃成为教育界“新宠”,流行多年仍被热捧,也是必然。 只不过,一线教师在尝试翻转课堂时,除了要思考微课吸引学生观 看的技巧,实现学生课前自学和课上讨论各环节无缝对接的方式等 具体实施问题之外,还要时刻检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偏离翻转课
9
05
虚拟现实教育
俞敏洪表示,VR的全景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提高课 堂的学习效率。VR作为一种新技术,将开创全新的学习模式,构建真实的 学习环境,为学生带来场景式体验。
虚拟现实教育
今年5月,Google就宣布了Expeditions Pioneer项目, 该项目包括VR设备Google Cardboard、路由器、智 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孩子提升 课堂体验。9月,Google又宣布与加州顶尖公立学校合 作,免费推广虚拟现实的教室系统。 国内方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等高等学府已在校内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主 要从事VR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清华大学在计算机 基础课程中,还增加了虚拟现实相关的内容。课程介绍 中称,“教师将通过介绍VR技术的最新成果,帮助学 生更深入理解VR技术,并预测VR未来发展方向。”
3
15
08
教育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挖掘信息社会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行业 现状、服务行业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共识。
2016年十大流行词语。

2016年十大流行词语。
2016年十大流行词语包括:
1. 洪荒之力:源自于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言论,形容一种巨大的能量和潜力。
2. 吃瓜群众:指在互联网上只浏览内容而不发表意见的人群。
3. 工匠精神:形容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理念。
4. 小目标:源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话,指先定一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
5.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形容友谊的脆弱和易逝。
6. 一言不合就xx:形容情绪或行为突然爆发。
7. 供给侧:源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提法,指从供给方面着手,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8. 葛优躺:源自演员葛优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躺姿,形容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9. 套路:形容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方法。
10. 蓝瘦,香菇:源自网络流行语,表达难受和想哭的情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更多流行词语可以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发布的资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2
慕课 (MOOC)
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包括来自玛丽华盛顿大学的 Jim Groom 教授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约克学院的 Michael Branson Smith 教授 都采用了慕课这种形式,并且成功的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 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慕课 (MOOC)
从2010年末到2011年初,国内多家网络媒体推出 国外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之后伴随着国外慕课的发展,中国高校也按下了慕 课的启动钮。几年时间过去了,慕课在中国的发展 势头有增无减。 慕课打破学校的围墙,将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 推送给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让学习者能够低成本、 跨时空、有选择的学习。慕课的优势为大家津津乐
智慧教育信息化 十一大热词
Vredu出品
01
互联网+教育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 就成为了各行各业瞩目的焦点。
互联网+教育
在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领域,“互联网+教育”是什
么、加什么以及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等话题,引发 业内人士热议。有专家认为“互联网+教育”的本质 是碎片与重构,也有人认为是联结和共享,因为互联 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特征,“互联网+教育” 注定也 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未来发展由大家共同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教育”不等于“教育+互 联网”,前者意在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变革,后者 则侧重用互联网技术包装教育。到底是理念制胜,还 是技术至上,这是教育踏入“互联网+”这扇大门之 前需要首先想明白的。
9
05
虚拟现实教育
俞敏洪表示,VR的全景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提高课 堂的学习效率。VR作为一种新技术,将开创全新的学习模式,构建真实的 学习环境,为学生带来场景式体验。
虚拟现实教育
今年5月,Google就宣布了Expeditions Pioneer项目,
该项目包括VR设备Google Cardboard、路由器、智 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孩子提升 课堂体验。9月,Google又宣布与加州顶尖公立学校合 作,免费推广虚拟现实的教室系统。 国内方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等高等学府已在校内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主 要从事VR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清华大学在计算机 基础课程中,还增加了虚拟现实相关的内容。课程介绍 中称,“教师将通过介绍VR技术的最新成果,帮助学 生更深入理解VR技术,并预测VR未来发展方向。”
对建立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都比较积极。
13
07
融合
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 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 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 得到全面的发展。
融合
输入小标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 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
近日,《新周刊》评出的2015中国年度汉字是“造”字,而创客则极尽体 现了“造”的精神内涵。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和Hacker,是指 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则是以造物的形式综合应用学科知识 开展的教学活动。 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预测未来 三年至五年内,学生角色将由教育的消费者向 创造者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创客和创客教育 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虽起步略晚,但发展 势头强劲,呈井喷状态,目前各地方、各学校
09
混合式学习
通俗来讲,混合式学习就是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
混合式教育
从在线教育诞生起,尤其是慕课的兴起,传统教 育会不会被在线教育取代就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 话题。目前来看,虽然信息技术给教和学带来了 一定的变化,但是课堂仍然是教学主战场。 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与网 络化学习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 最佳的学习效果。 2015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预测未来一 两年内会更多地采用混合式学习。
23
创新。“十三五”的关键词是融合和创新。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 石,在即将到来的下一个五年,以应用推进融合, 以融合促进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3
15
08
教育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挖掘信息社会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行业 现状、服务行业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共识。
教育大数据
只不过,一线教师在尝试翻转课堂时,除了要思考微课吸引学生观
看的技巧,实现学生课前自学和课上讨论各环节无缝对接的方式等 具体实施问题之外,还要时刻检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偏离翻转课 堂的初衷才好。
3
7
04
BYOD 进课堂
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 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其中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主要是指Pad和智能手机。
BYOD 进课堂
事实上,国际教育界很早就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国内教育信息化专家如黎加厚教授、祝智 庭教授、王竹立教授等,也早就提出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之一。 当下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学习日益呈现移动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 者和教师允许学生自带设备连接学校网络开展学习。虽然选择这条道路的学校仍屈指可数,但专 家预测,随着个人设备的普及,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21
11
未来课堂
粉笔、黑板、书本,过去我们所熟悉的课堂“老三样”正在慢慢消失,而 由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字教学资源等打造的未来课堂则缓缓登场。
BYOD 进课堂
未来课堂是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整合先进教学设备和海量教育资源,并能高效开展多 种“教与学”模式的一种新型课堂环境。“未来课堂”的先进教学环境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并融 入新的教学理念以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
道的同时,慕课的高辍学率也值得反思。
5
03
翻转课堂
既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现在的学生在10年或者2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 那么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无疑比单单教给他们知 识内容重要得多。 ——萨尔曼·可汗
翻转课堂
输入小标题
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学习 速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显得愈发重要。翻转课堂因强 调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先天优势, 一跃成为教育界“新宠”,流行多年仍被热捧,也是必然。
大数据时代,教育经验往往站不住脚,需要事 实和数据来佐证,同时,通过全方位收集教育 过程中的大数据,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改善教 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大数据技术日臻成熟,教育大数据观念深入人 心,现在的焦点应放到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更 好地服务教育、服务教师、服务学生上,让教 育真正尝到大数据的甜头。
17
19
10
优课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优课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该活动启动已一年有余,据最 新统计数据显示, 全国报名参加2014年度“一师 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教师达到560万人,晒课 302万余节,各省推荐优课4.8万余节,最终入选 2014年度部级“优课”名单的共1.2万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