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文明礼仪课教案

五年级文明礼仪课教案

五年级文明礼仪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课堂礼仪:如上课、发言、提问、互相帮助等3. 日常礼仪:如见到老师、同学、客人时的问候、礼貌用语、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等4. 交通礼仪: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乘车、骑车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的文明礼仪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文明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实践,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课堂礼仪:如上课、发言、提问、互相帮助等。

3. 讲解日常礼仪:如见到老师、同学、客人时的问候、礼貌用语、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等。

4. 讲解交通礼仪:如遵守交通规则、文明乘车、骑车等。

6. 案例分析:列举典型的文明礼仪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7.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就某一文明礼仪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8.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实践,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9.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文明礼仪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评估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案:文明礼仪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案:文明礼仪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案:文明礼仪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仪表形象文明礼仪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仪表形象。

通过教学,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基本的礼貌规范,尊重他人,展现出文明、礼貌、自信的形象。

1. 了解文明礼仪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文明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例如,让学生思考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交场合中,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对于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

2. 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与规范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规范。

例如,请学生模拟在家里接待客人时应该说什么话、怎样行走不碰撞到他人等等。

同时,也可邀请一些耐心友好的长辈到班上,分享他们对于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3. 培养整洁与卫生意识文明礼仪还包括人们的着装、仪容等方面。

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衣着品味和个人卫生习惯。

例如,鼓励学生在校园内保持整洁、不乱丢垃圾,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形象的修养,如穿戴整齐、发型整洁等。

4. 培养社交礼仪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接触更广泛的社交场合。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的情景,在互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交礼仪。

例如,在同伴间学会主动问候、礼貌地表达感谢和道歉等。

二、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与遵守除了文明礼仪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与遵守意识。

这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1. 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使他们明白法律具有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等重要作用。

可以利用生动的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复杂的法律概念。

2. 认识和遵守校规校纪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定校园规章制度,并进行解读和讨论,让他们理解遵守规则对于集体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伴我行”五年级主题队会活动方案(三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五年级主题队会活动方案(三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五年级主题队会活动方案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队会活动,帮助五年级学生提高文明礼仪素养,促进他们的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的提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时间:2021年9月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礼堂活动流程:一、开场仪式(30分钟)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简单介绍本次队会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拉开帷幕,播放一段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视频。

3.校长致辞,强调学校对文明礼仪的重视,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二、文明十条宣传(40分钟)1.学校礼仪小组的学生们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表演十条文明礼仪宣传片段。

2.每个宣传片段结束后,由班级代表进行总结和点评,提醒大家正确理解和遵守文明礼仪。

3.学生参与互动环节,回答有关文明礼仪的问题,根据回答正确与否进行奖励或惩罚。

三、文明礼仪知识展示(40分钟)1.学生自愿参与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按照题号顺序进行抢答。

2.每道题目由一名学生作答,回答正确即可获得奖励,回答错误则由其他学生继续抢答。

3.学生准备好奖品,并与主持人一起为回答正确的学生颁发奖品。

四、文明礼仪才艺展示(60分钟)1.学生自愿参与文明礼仪才艺展示,展示自己在舞蹈、歌唱、演讲等方面的才艺。

2.每个班级选派一名学生代表进行才艺展示,其他班级学生进行评分。

3.评分结束后,由裁判宣布获奖班级及个人,并颁发奖品。

五、心理辅导专家讲座(30分钟)1.请一位心理辅导专家到场讲座,探讨文明礼仪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2.讲座内容包括: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3.学生可以提出问题,专家进行解答与指导。

六、总结和评选(40分钟)1.学校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强调文明礼仪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公布文明礼仪队会活动的最佳表现奖,学校颁发奖品并表彰获奖者。

3.学生代表发表感言,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七、闭幕仪式(10分钟)1.主持人宣布活动圆满结束,感谢所有参与的学生和老师。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2. 学科:道德与法治3. 年级:五年级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明确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文明礼仪规范3. 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4. 文明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5. 文明礼仪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2. 新课导入:介绍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如问候、道歉、感谢、谦让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公共场所、学校、家庭等场景。

4. 小组讨论:讨论文明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5. 总结提升:强调文明礼仪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表现,评价其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其对文明礼仪的思考和见解。

3. 课后实践:跟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表现,评价其践行文明礼仪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件: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案例分析等。

2. 视频:有关文明礼仪的短片或实例。

3. 讲义: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其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如排队、礼让、道歉、感谢等。

3. 案例分析:分析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如上课、食堂就餐、宿舍管理等。

4. 小组讨论:讨论文明礼仪对个人成长和班级氛围的影响,引导学生自觉遵守。

小学五年级有关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小学五年级有关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小学五年级有关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五篇同学们不光将教育活动停留在学习上,而是积极将文明礼仪的要求体现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中。

从我们的走路、着装、语言、路队以及课堂秩序等等方面,有意识地按文明礼仪的要求做,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逐步使同学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又文明、又规范。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五年级有关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一起来看看吧!文明礼仪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结合学校“八礼四仪”及“安全教育”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教育,学习安全知识,学习文明礼仪。

【课前准备】:安全知识,关于安全文明方面的事例【教学过程】:(一)警示篇各位同学:《文明礼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校园就像一个家,安全文明靠大家。

[教师]:有人比喻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而这些花朵都尚未成熟,还不足以抗击风雨。

在这繁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的身边隐藏着诸多的不安全和不文明。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去了解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

【案例一】我国有1.8亿中小学生,我们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健康的成长。

然而,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桩桩不该发生的悲剧。

火灾、触电、溺水、车祸、爆炸、食物中毒,校舍坍塌、暴力事件……吞噬了一个个花朵般的青少年的生命。

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又一幕,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多少难以抚平的伤痛,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损失。

【案例二】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一个汇报演出,全市796名优秀师生均参加了。

谁料想大幕竟突然被灯烤燃,着了火。

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绝大部分人被闷死、烧死、踩死,人员伤亡惨重。

总计有288个孩子丧生,36名教师遇难。

克拉玛依人不会忘记,成吉思汗山也将铭记这一个个葬身火海,栖身苍茫黄山的纯洁的亡灵。

五年级文明礼仪班队课教案

五年级文明礼仪班队课教案

五年级文明礼仪班队课教案
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余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同时帮助班级和队伍建设,五年级开设文明礼仪班队课程。

以下是本课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明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课堂、室内、公共场所的各种文明礼仪;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质量,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修养。

二、教学内容
1.文明礼仪的意义和重要性
2.课堂文明礼仪
3.室内文明礼仪
4.公共场所文明礼仪
5.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和修养
三、教学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以课堂文明礼仪为切入点,详细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不吃零食,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等。

3.以室内文明礼仪为层次,引导学生了解在各种室内场所合理使用场地、减少噪音等行为规范和文明要求。

4.以公共场所文明礼仪为层次,帮助学生了解在地铁、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的各种行为规范和文明要求,并能在实践中更好的遵守和体现。

5.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的修养和文明素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让其真正明白文明礼仪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践行文明礼仪,真正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文明礼仪班队课程,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明常识和文明素养,并且帮助更好的促进了班级和队伍建设。

但也要认识到,只有在实践中的不断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文明礼仪的必要性,从而践行文明礼仪。

五年级文明礼仪班会教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五年级文明礼仪班会教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五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一个有素质、有品德的人。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场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的文明礼仪班会。

一.活动设计1. 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模范示范、互动教学和开展主题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培养正确的礼仪、习惯和素质,在校外展示学校的形象。

2. 活动主题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3.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5月30日,下午13:30-15:30地点:操场4. 活动内容1)开场(10分钟)主持人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并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

2)师生互动(20分钟)老师讲解礼仪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形成良好礼仪习惯。

随后,班级里的同学进行互动,讨论什么是良好的礼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行来表现。

3)模拟演示(40分钟)老师和助教示范常见的礼仪和待人接物方式,如如何握手、问候、感谢和道歉等。

同时,邀请几位学生上来模拟演示,加深学生对礼仪的印象并强化学习。

4)主题教育(20分钟)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什么是良好榜样,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互动来实现这一点。

5)结束语(10分钟)班主任引导全班齐声宣誓:“我是文明的小公民,要遵守礼仪,用干净整洁的语言交流,做到尊重、宽容、感恩和奉献,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活动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及助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通过讲解和互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养成了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班级里出现的不文明表现也被及时纠正和处理,强化了班级的管理。

三.活动总结本次五年级班会圆满结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学生们对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树立了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的信念,提高了他们的修养素质。

班主任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展示校园风貌,做出文明青年的榜样。

小学生文明礼仪 教案

小学生文明礼仪 教案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 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

3. 文明礼仪在学校环境中的实践:如课堂纪律、食堂用餐、公共卫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明礼仪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现场实践文明礼仪。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文明礼仪相关课件,图文并茂。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文明礼仪的实际案例。

3. 情景道具:准备一些用于情景模拟的道具。

4. 小组讨论话题:提前准备好小组讨论的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 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介绍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概念,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现场实践文明礼仪,提高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课堂小结:八、课后作业:1. 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写一篇关于文明礼仪的感悟文章。

2. 观察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找出他们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下一节课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评价他们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参加社会活动礼仪要求第1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游览时对公共设施、名胜古迹要珍惜爱护,不乱刻乱画。

2、在游览地不可喧闹,过桥、穿洞、窄路要主动让行。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小养成游览时对公共设施、名胜古迹要珍惜爱护,不乱刻乱画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懂得参加社会活动的礼仪要求教具准备课件前置作业乘坐公交车有哪些礼仪规范要求?教学一、导入课题:同学们知道乘坐公交车有哪些礼仪规范要求吗?板书题题:参加社会会活动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乘坐公交车礼仪规范要求?2、学生交流:乘坐公交车行规礼仪规范要求。

乘坐公共汽车、地铁、要排队上车,主动刷卡或购票;遇到孕妇、带小孩的及老弱病残者要主动让座;不在车厢内喧哗、打闹。

儿歌往来交通乘公交,排队上车不乱跑。

主动刷卡或购票,礼让座位给幼老。

不在车内乱哄闹,文明乘客人称道。

3、旅游活动行规礼仪要求(1)、游览时对公共设施、名胜古迹要珍惜爱护,不乱刻乱画。

儿歌:来到观光游览地,爱护公物要注意,请勿随意乱刻画,名胜古迹要珍惜。

(2)、在游览地不可喧闹,过桥、穿洞、窄路要主动让行。

儿歌:游览场所不喧闹,文明安全要确保。

过桥穿洞行窄路,主动礼让须做到。

(3)、休息时,不在有危险的地方休息,要选择合适的地方文明休过程息;见老幼妇孺、伤残人要主动让座,别人让座要致谢意;不乱扔垃圾、自觉保护旅游地环境。

儿歌:游览中途要休息,选择安全歇息地。

人有困难我帮助,主动让座表心意。

别人座位让给我,说声“谢谢”有礼仪。

保护环境我有责,不能胡乱丢垃圾。

(4)、拍照时,不要争抢场地,不遮挡别人镜头;如需别人避让,应有礼貌地请求。

儿歌:风景秀丽想拍照,游客众多地方小。

挡人镜头抢场地,这般行为可不好。

自己站位待拍照,行人来往有干扰。

请人避让要客气,说声“谢谢”表礼貌(5)、遇外宾时,不得围观尾随,不随意接受外宾礼物。

儿歌:外国朋友在游览,不要尾随又围观。

更别随意收礼物,损坏形象不雅观。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参观活动行规礼仪要求第2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参观活动中要先要看清《参观须知》上的要求,遵守秩序。

2、在社会生活中,要礼貌待人,热心为社区做好事,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实践活动。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参观活动中要爱护公共设施,不触摸展品;养成好习惯。

教学难点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前置作业我们到公园等地参观时应该怎么做?教学一、导入课题:同学们知道应该怎样燃放烟花爆竹吗?板书题题:参观活动行规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到公园等地参观时怎么做应该?2、学生交流:(1)、先要看清《参观须知》上的要求,遵守秩序,服从讲解员或管理人员的安排;保持安静,若遇问题,须有礼貌地向讲解人员或管理员提出。

(2)、不要一般参观一边吃零食,不要议论谈笑、随意走动,干扰别人参观;要爱护公共设施,不触摸展品;养成记参观笔记的好习惯。

儿歌:参观前,“须知”看,明要求,守规范。

要尊重,讲解员,听安排,莫笑谈。

吃零食,不雅观。

乱走动,行不端。

会影像,大家看。

展览品,要珍惜。

手不摸,保无虞。

爱公物,如爱己。

有问题,礼貌提。

听讲解,受教育,记笔记,能受益。

3、(社区生活行规礼仪要求)自觉遵守“社区居民文明规范”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绿化,增强安全意识、不做危险游戏,不上马路骑自行车,不玩火,参与喜庆活动、过节日,如燃放烟花爆竹,应在规定地点,保证安全。

过程儿歌: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自觉守规范,要爱护绿化。

小区的设施,为方便大家。

正确使用好,护它别损它。

小区人车多,路况也复杂。

活动要安全,别冒险戏耍。

骑车上马路,安全隐患大。

规范己行为,平安你我他。

同学们,要记清:熊熊大火可无情。

一时大意失把火,危及财产和生命。

造成损失无法补,事后懊恼已无用。

守法规,正己行,预防火灾责任重。

爱玩火柴打火机,烧荒野炊不良行。

一旦不慎失了火,生命财产遭不幸。

过生日,过春节,燃放鞭炮表喜庆。

防火灾,保安全,燃放地点有规定。

空旷处,无易燃,在这燃放才能成。

爆竹响,烟花升,平平安安真高兴。

争当安全小卫士,谨防火灾看我行。

4、家里的垃圾分类装袋,定点投放,不随地吐痰、便溺、乱涂乱画,自觉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儿歌:家里垃圾分袋装,定点投入垃圾箱。

随地吐痰和便溺,行为不端太荒唐。

走廊墙壁柱子上,乱涂乱画不应当。

保护环境我有责,正己正人学好样。

5、在社会生活中,要礼貌待人,热心为社区做好事,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实践活动。

儿歌:社会生活讲文明,礼貌待人见行道。

尊老爱幼做好事。

服务社区我能行。

争做五好小公民。

南湖少年树新风。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访友行规礼仪要求第3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到朋友、同学家,不要径自而入,应该轻轻地敲门,听到主人邀请后再进门,要主动与人打招呼,彬彬有礼。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小懂得到朋友、同学家里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懂得访友行规礼仪要求。

教具准备课件前置作业同学们春节到亲戚、朋友家里是怎样做的?教学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春节到亲戚、朋友家里是怎样做的?让多个学生说说。

板书题题:访友行规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访友行规礼仪要求?2、学生交流:走亲访友行规礼仪要求。

(1)、事前要约好时间,按时到达。

(2)、到朋友、同学家,不要径自而入,应该轻轻地敲门,听到主人邀请后再进门,要主动与人打招呼,彬彬有礼。

(3)、交谈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人家做事或休息;未经主人的同意,不拿走主人的任何东西。

(4)、未经允许,不动用他人物品,不拆看他人信件及日记。

(5)、告别时,注意向主人打招呼、致谢,及时回家,以免家人挂念。

过程儿歌:拜访同学和朋友,事先约好碰好头。

按时到达不迟到,轻轻敲门静等候。

主人邀请再进屋,彬彬有礼打招呼。

交谈时间不宜长,以免主人事耽误。

未经主人的同意,千万别动人东西。

信件日记不乱看,借物要经主人许。

拜访结束临离开,告别致谢理应该,主人送行道“留步”,及时回家莫徘徊。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做客行规礼仪要求第4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小懂得做客、不在主人家乱进房间、乱翻东西,入席时的礼仪要求。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小懂得入席时应向其他客人礼让,文明进餐。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小懂得做客时要入乡随俗,服从主人的安排,不轻易对主人家里的陈设品头论足的礼仪要求。

教具准备课件前置作业同学们知道做客有哪些礼仪规范要求吗?教学一、导入课题:同学们知道做客有哪些礼仪规范要求吗?板书题题:做客行规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知道哪些做客行规礼仪要求。

2、学生交流:做客行规礼仪要求。

(1)、做客时要入乡随俗,服从主人的安排,不轻易对主人家里的陈设品头论足。

儿歌:做客入乡要随俗,文明礼貌记清楚。

服从主人的安排。

不宜品头又论足。

(2)、不在主人家乱进房间、乱翻东西,想看某本书或玩某种东西须过程征得主人的同意,爱惜他人东西,轻拿轻放,不要损坏,用后归还原处。

儿歌:主家房间不乱闯,行为失仪不像样。

要看书报玩东西,事先告知主人详。

征得同意再取物,用后记住原处放。

乱翻乱拿惹人烦,损坏人物更荒唐。

(3)、入席时应向其他客人路让,不要争抢座位,进餐时若打喷嚏。

咳嗽,必须把头转个方向,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以免污染饭菜,不要挑食,抢食自己爱吃的饭菜,不要当场评论主人家的饭菜好坏。

(4)、离开主人家,要与主人和其他客人说“再见”儿歌:入席时,知礼让。

爱幼小,敬尊长。

座有序,切莫抢。

进餐时,讲礼仪。

要咳嗽,打喷嚏。

转过头,掩口鼻。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打电话行规礼仪要求第5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怎样打、接电话。

理解并掌握打、接电话的礼仪常规。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怎样打、接电话。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打、接电话的礼仪常规。

教具准备课件前置作业说说自己怎样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一、导入课题:让多个学生说说自己怎样打电话和接电话。

板书题题:打电话行规礼仪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接到打错的电话该怎样做?2、学生交流:打电话行规礼仪要求。

(1)、接打电话,先说“您好”,再自报姓名,打错电话,应向对方道歉。

儿歌:接打电话先问好。

再把自己姓名报,如果不慎拨错号,及时道歉要做到。

(2)、接到打错的电话,不要发脾气,要体谅对方,温和地告诉对方过程“您打错了”儿歌:倘若对方错通话,千万别把脾气发,“您打错了”温和说要多体谅别人家。

(3)、说话口齿清楚讲清事情后,及时挂好电话;忌用电话开玩笑和攀谈,以免造成浪费。

儿歌:通话简明说要务,口齿用语要清楚。

长时攀谈开玩笑,造成浪费又粗俗。

三、实践演练,巩固提高。

(教师选取一两项内容进行即兴演练。

)四、课堂小结,提出要求:文明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应具有的行为习惯,也是应有的品质。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 年月日课时9 课题上网活动行规要求第6 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教育学生上网活动时,要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五要五不”。

识记理解应用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上网活动时,要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五要五不”。

教学难点要养成正确开机、用后及时关机、爱护设备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资料前置作业同学们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规定的“五要五不”内容吗。

?教学一、导入课题:同学们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到规定的“五要五不”内容吗。

?板书题题:上网活动行规要求二、走进课堂,传授内容: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应用电脑时要怎样做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