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复习试题一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复习试题一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复习试题一

一、项目建设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3、产品方案、市场预测、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4、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技术、设备可能的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5、环境保护;6、投资估

算和资金筹措设想,包括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预算;7、项目实施规划设想;8、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9、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报告内容:1、总论2、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3、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4、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及总图布置方案5、设计方案6、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卫生、消防、GMP等要求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10、结论

二、设计阶段可以分为哪三种情况?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内容?答:三种情况: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的内容

1、设计文件

(1 )、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2)、设计的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和阐述;(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定额;(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6)、车间布置的说明;(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2、设计图纸

(1 )、生产流程图;(2)、车间设备布置图,比例一般采用 1 : 200或1:100;(3)、主要生产设备和电动机一览表;(4)、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三、厂址选择的重要性。厂址选择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答:重要性:1、厂址选择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了建厂地区的选择和工厂场地位置的选择。2、厂址选择要根据建厂地区的自然环境、技术经济条件、行业特点综合考虑而定。厂址选择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厂前期的基建投资、建厂速度和企业后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确定建厂地址是一项影响深远,具有

高度科学性的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工作,必须贯彻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行大量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多方案比较论证,选出投资省、建设快、运营费低、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厂址。

考虑因素: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面积和地势,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环境卫生条件。

2、技术经济条件:原料、辅料等供应条件,动力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其他协作条件。3所在行业的特点。

四、厂址选择一般分为准备阶段、现场勘察与编写报告三个阶段,请简单介绍这三个阶段分别应当做些什么工作?

答:准备阶段:1、人员准备组建选厂工作组,由建设单位、设计院、勘察三个部门人员组成。2、技术准备

拟定选址工作计划,收集厂区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资料。

现场勘察阶段:核实情况、落实条件、现场勘察并写出预选厂址地质勘察报告。

报告编写阶段:在此阶段里,选厂工作组全体成员按工艺、总图、给排水、供电、供热、土建、结构、技经、地质、水文等13个专业类型,对前两阶段收集,勘察所实得的资料和技术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编写出厂址选择报告,供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五、厂址方案比较时,国内外工程设计界长期研究有两种比较选择法即统计学法和方案比较法。请问什么是统计学法和方案比较法?

答:统计学法:就是把厂址的诸项条件(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技术经济条件)当作影响因素,把欲要比较的厂址编号,然后对每一厂号厂址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逐一比较其优缺点,并打上等级分值,最后把诸因素比较的等级分阶段值进行统计,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

方案比较法:就是以厂址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技术经济条件为主体,列出其中若干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形成厂址方案。然后对每一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结合以往的选择厂址经验,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

六、地形图、等高线、凤玫瑰图

答:地形图:用所谓等高线表示地势变化幅度的图形,称为地形图。他的使用需要掌握如下方法:1、地形图中所有山峰、低谷等统称为地形并附以符号表示;所有房屋、公路、道路、寺庙等统称为地物,也附以符号

表示。2、地形图中必须标明方向,通常方向线箭头表示指向北方。3、地形图中注明比例尺(1/10000),可

以用来计算图中的尺寸和面积。4、地形图中标注所选厂址的方位与地势变化形势,称为厂址地理位置图与地

形图。

等高线:是地面上同高度的各点连接成的封闭理想曲线。或者是设想的水平面与地势起伏的地面相交而成的封闭曲线。该曲线的弯曲形状随地面上高低形势而异。

风玫瑰图:就是风向频率图。它是在直角坐标上绘制的。坐标原点表示厂址地点,坐标分成8个方向,表示

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的风吹向厂点。

七、发酵工厂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

答: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1、平面布置设计2、竖向布置图3、运输设计4、管线综合布置5、绿化美化布置

基本原则:

1、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2、总平面设计应当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主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务。

3、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区主风向的影响,以此合理布置各建、构筑厂房及厂区位置。

4、总平面设计应将人流、货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

5、总平面设计应遵从城市规划的要求。

6、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

八、发酵工厂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厂区的划分,这些组成一般分布在工厂的什么位置?

内容:1、生产车间2、辅助车间3、动力车间4、行管部门5、绿化区域6、道路等运输设施和各类地上、地下工程管网7、三废治理

划分位置:1、主要生产车间建筑物应布置在生产区的中心地带,且地势平坦。2、辅助车间建筑物等的布置应

布置在厂后区。3、动力车间建筑物的布置可以大部集中布置在厂区的左侧或右侧,少量也布置在生产区内。

4、行政管理和后勤部门建筑设施应集中在厂前区。

九、总平面水平向布置有区带式和周边式两种布置形式,这两种布置形式有何特点?总平面竖向布置有分离式和连续式布置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有何特点?联合布置形式有何特点?

答:区带式布置的特点:突出了主要生产车间的中心地带位置,全厂各区布置得比较协调合理,道路网布置

井然有序,绿化区面积得以保证?

周边式布置的特点:其特点是厂房建筑沿周边,厂区无严格划分,生产集中,有利于车间管理联系,厂房顺街道直线布置,比较整齐美观。

分离式布置形式的特点:各车间建筑彼此独立,无竖向拼合布置。建筑物间距较大,结构简单。防火安全,有良好的通风和充分的采光条件。还可减免粉尘、烟气、噪音及地震等对其他车间的影响。

连续式布置形式的特点:相对地减少工厂占地面积,提高了产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线及减少车间之间的运

输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用,车间联系方便。缺点是:建筑密度大,使通风采光或高温作业条件差;防火卫生要

求高等。

联合布置形式的特点:将水平向与竖向平面布置的优点协调结合,使得总平面布置既有明显的厂区划分,又使建、构筑物疏密合理;既有建筑物的悬殊标高,又有防火卫生和通风采光的妥善处理;既有先进的技术集中生产管理,又留有发展余地。

十、厂区占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及其意义

十、厂区占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及其意义

答:厂区占地面积A(m2):就是指整个工厂的占地面积,包括生产区、厂前区、厂后区和两侧区。

A越大,说明地皮征用费和基本建设费高,反之则节约用地和基建投资费用。当然,单纯用A很难充分

说明问题,因此,将生产规模G与占地面积A相比较,即用工厂生产强度q来说明问题就比较合适。

很显然,如果工厂生产的产品其销路没有问题的话,q越大,则工厂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A1(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是指建、构筑物底层轴线所包围的面积。此值的高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物料衡算

红霉素生产物料衡算 1、红霉素发酵工艺流程示意图 工艺流程如下:沙土管包子母瓶斜面培养子瓶斜面培养种子培养液小罐种子液中罐种子液大罐发酵放罐放罐发酵液预处理碱化(使PH为8.0-8.4)板框过滤滤液(加萃取溶媒)轻液结晶洗水干燥成品检验合格产品包装(不合格产品回收)。 一般红霉素工艺如下图所示: 空气原料孢子 加压配料斜面培养 冷却发酵摇瓶培养 除水碱化一级种子 过滤补萃取补二级种子 料料 豆油离心糖 丙醇成盐水 淋洗 烘干包装销售 图1:红霉素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1)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表1:红霉素发酵工艺主要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 生产规模m t/a 1600 二级种子罐通气及取样 损失比s 1 % 10 生产方法发酵,萃取,成盐一级种子罐通气及取样 损失比s 2 % 10 年生产天数t d/a 330 发酵罐接种比j0% 14 产品质量μ 1 750 U/mg 二级种子罐接种比j1% 14 倒罐率r % 3 一级种子罐接种比j2% 12 发酵罐发酵周期T1h 168 发酵罐补料比i0% 10 二级种子罐发酵周期T2h 28 发酵罐装料系数k0% 87 一级种子罐发酵周期T3h 30 二级种子罐装料系数k1% 84 发酵液密度ρ Kg/m31050 一级种子罐装料系数k2% 84 二级种子罐发酵液密度ρ 1 Kg/m31150 放罐发酵单位μ2 U/ml 6000 一级种子罐发酵液密度ρ 2 Kg/m31200 提取总收率n % 84 发酵罐通气及取样损失比s % 10 表2:培养基配比(质量分数): 成分大罐配比% 中罐配比% 小罐配比% 补全料配比% 淀粉 5.00 1.80 1.80 4.380 豆粉 2.20 1.50 1.50 3.000 玉米粉 1.80 0.60 0.60 1.250 氯化钠0.65 0.30 0.30 1.630 豆油0.50 0.60 0.60 0.880 碳酸钙0.65 0.50 0.50 0.063 碳酸铵0.18 0.12 0.12 0.175 生物氮0.80 0.00 0.00 0.000 糊精0.00 1.20 1.20 1.500

现代生物技术试题

2011 现代生物技术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 在基因工程实践中,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腺病毒载体)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的DNA分子。质粒DNA不仅能在细菌中复制,并且在添加真核复制信号和启动子后,可以构建出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可复制的穿梭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载体的特点:1、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因而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自主复制。2、至少应有一个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至少应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4、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2 (限制性内切酶)酶和(DNA连接酶)酶的发现和应用,才真正使DNA分子的体外切割与连接成为可能。 3 根据质粒复制控制类型,可将质粒分为(严紧型质粒)和(松弛型)质粒。 根据载体功能划分:1). 普通型载体,2)、表达型载体. 表达外源基因以产生大量外源基因产物用于构建cDNA 文库 4 1993年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 )因发明PCR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 5 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其可分为()和()两大类 细胞分裂的方式:无丝:最简单的细胞分裂方式,只出现在低等生物或动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内有丝:是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其实质是染色体经过复制变成双份,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有丝分裂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的分裂是通过细胞周期来实现的。S期,DNA合成的时期. 从S 期到有丝分裂期(M期)为G2期从M期结束到S期开始之前称为G1期. 6 人工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 7动物细胞常用的培养方法有(贴壁培养)、(悬浮培养)和(固定化培养)三种。8酶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两种。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反应功能的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传递、信息转录、神经传导、免疫调节、细胞衰老及生长发育等等,都离不开酶的参与。 作用:1、执行某种具体的生理功能;2、担负保卫清除功能;3、协同激素起生物信号放大作用;4、催化和调控代谢反应 所有的酶都由生物体合成,几乎所有生物都能合成产生酶,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总是受其相应合成调节机制控制,以保证机体最有效、经济地将体内合成原料与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最需要的酶等物质 分布:它们或定位于某亚细胞结构上处于“溶解”状态;不同生物体细胞内酶的数量和种类不同;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部位或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细胞内酶的数量、种类不同; 微生物酶来说,合成后分泌有两种情况:胞外酶(分泌型酶)是指可以穿过质膜的任何酶,大多数是水解酶,大多数工业用酶是胞外酶。胞内酶是指合成后仍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 酶系统分类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教育技术学重要考试试题

教育技术考试题 1 (单选题,答案C)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中,你最赞同的是()。 A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B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 C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D .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 2 (单选题,答案B)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 .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B .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C .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必定高 D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3 (单选题,答案A)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 .代替教师的角色 B .展示教学内容 C .创设学习情境 D .支持师生交流 4 (单选题,答案D)分析学习者特征属于教育技术的()方面的范畴。 A .开发 B .利用 C .管理 D .设计 5 (单选题,答案C)根据您对教育技术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下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 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 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 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6 (单选题,答案D)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 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 .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7 (单选题,答案C)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教育 8 (单选题,答案D)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 选项内容的是()。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9 (单选题,答案A)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对教育技术基本内涵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0 (单选题,答案A)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非常重要,

2017年教育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教育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对) 2、信息技术环境下,“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错) 3、新课程教学评价可分为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错) 4、课外作业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一部分。(错) 5、在ScienceWord中,当设置“追踪”动画图形后,图形在动画过程中,将留下轨迹痕迹。(对) 6、执教数学图形的名称、概念等方面的陈述性教学内容,一般不需要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错) 7、六年级上册《认识圆的周长》一课教学目标:能用滚动、绕绳等方法测出圆的周长,属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对) 8、探究学习的核心是提出假设、获取数据、验证假设。(错) 9、教学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阐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是分析“教师为什么这样教,学生为什么这么学”的依据。(错) 10、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表应针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来展开。(对) 11、建构主义理论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对) 12、定量评价则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对) 13、教师在利用PPT呈现教学信息时,切忌内容繁多,避免学生“吃不消”的现象发生。(对) 14、信息技术环境下,情境-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要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对) 15、系统提供多种方式输入公式,其中:不用记忆、使用便捷的“快捷键”方式。(错) 16、数学教学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对) 17、信息技术辅助学生研究“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关系”,一是作为学习工具二是作为学习环境。(错) 18、数学课上展开讨论和交流时,教师应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错) 19、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错) 20、1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在一定条件是相互转化的,其中教学难点与知识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认知能力有关。(对) 21、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数学课。(错) 22、在多媒体教师里上数学课,数学教师不需要板书(错) 23、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合作,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对)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复习思考题 1、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一般应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3、产品方案、市场预测、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4、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技术、设备可能的引 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5、环境保护;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包括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预算;7、项目实施规划设想;8、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9、经济效果和社会效 益的初步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总论2、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3、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5、设计方案 6、环境保护调查环境情况,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8、投资估算和资 金筹措 2、初步设计可以分为哪三种情况?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内容? 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条件的成熟度及设计水平的高低分为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三种情况。 主要内容有:1、设计文件(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2)、设计的指导思想、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和阐述(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生 产定额(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6)、车间布置的说明(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2、设计图纸(1)、生产流程图(2)、车间设备布置图(3)全厂总平面布置图(4)、主要生产设备和电动机一览表(5)、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3、厂址选择的重要性。厂址选择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厂址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建厂过程中能否以最省的投资费用,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工厂 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且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和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厂址选择是百年大计问题,至关重要。 厂址选择的概念包括地点选择和场地选择两个层次。地点选择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内的方位 (即地理坐标)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测调查,对比分析。场地选择是对所建厂 在某地点处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形及其潜在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确定厂址的依据。 (1)、厂址位置要符合城市规划和微生物发酵工厂对环境的特殊要求(2)、厂址要接近原料、燃料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还要接近水源和电源(3)、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4)、场地有效利用系数高,并有远景规划的总体布局(5)、有一定的基建施工条件和投产后的协作条 件(6)、厂址选择要有利于竺废”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4、厂址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准备工作、现场勘查与编写报告三个阶段,请简单介绍这三个阶段分别应当做些什么工作? 准备工作阶段:1、组织准备:由主管建厂的国家部门组织建设、设计、勘测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选厂工作组。2、技术准备:选厂工作人员在深入了解设计任务书内容和上级机关对建设的指示精神的基础上,拟订选厂工作计划,编制选厂各项指标及收集厂址资料提纲,包括厂区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资料提纲。 现场勘查工作阶段:1、选厂工作组向厂址地区有关领导机关说明选厂工作计划。要求给予 支持与协助,听取地区领导介绍厂址地区的政治、经济概况及可能作为几个厂点的具体情况。 2、进行踏测与勘探,摸清厂址厂区的地形、地势、地质、水文、场地外形与面积等自然条件,绘制草测图等。同时摸清厂址环境情况、动力资源、交通运输、给排水、可供利用的公用、生活设施等技术经济条件,以使厂址条件具体落实。

生物工程概论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DNA法获得目的基因的优点是(B ) A.成功率高B.不含内含子 C.操作简便D.表达产物可以分泌 E.能纠正密码子的偏爱性 2.DNA双链是通过下列那种化学键连接的(E ) A.共价键B.离子键 C.疏水键D.配位键 E.氢键 3.基因工程的单元操作顺序是(E ) A.酶切,连接,转化,筛选,验证B.酶切,转化,连接,筛选,验证 C.连接,转化,筛选,验证,酶切D.验证,酶切,连接,筛选,转化 E.酶切,连接,筛选,转化,验证 4.以下哪项不属根据培养基的营养来源划分的培养基分类类型(D ) A.天然培养基 B.合成培养基 C.综合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5.以下哪项不是微生物的营养来源(E ) A.能源 B.碳源 C.无机盐 D.氮源 E.温度 6.与化学工程相比,以下哪项是发酵工程反应特点(D ) A.反应条件剧烈 B.多部反应,要在多个反应器内进行 C.不能进行较复杂的反应 D.要特别注意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污染 7.以下除哪项外,都是动物细胞的培养方式(E )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贴壁-悬浮培养 D.搅拌培养 E.原代培养 8.下列哪项是酶生产的方法(E ) A.提取法 B.化学合成法 C.发酵生产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 9.DNA 连接酶是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其底物的关键基团是(D )A.2' -OH 和5' -P B.2' -OH 和3' -P C.3' -OH 和2' -P D.3' -OH 和5' -P E.5' -OH 和3' -P 10.某一重组质粒(7.5 kb)的载体部分有2个SmaI酶切位点。用SmaI酶切后凝胶电泳上出现4条长度不同的条带,其长度总和与已知数据吻合,该重组质粒中插入的外页4 共页1 第 源DNA片段上的SmaI酶切位点共有( D ) A.5 个B.4 个 C.3 个D.2 个 E.至少 2 个 11.分子杂交的化学原理是形成(E ) A.共价键B.离子键 C.疏水键D.配位键 E.氢键 12.转录开始前RNA聚合酶识别的DNA序列称作(B ) A.操纵子 B.启动子 C.引物结合部位 D.加强子 E.结构基因 13.转录终止时的标志为(E )

教育技术考试试题22

1、以下学习目标,表述不规范的是() A、通过探索治理酸雨的措施,理解酸雨的形成以及治理酸雨的基本原理 B、通过学习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C、通过参与探究酸雨形成原因的活动,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D、能说出我国酸雨类型和酸雨区分布 2、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设计步骤() A、需求分析素材的收集与管理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B、需求分析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 C、需求分析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D、确定媒体内容和形式需求分析素材的收集与管理规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媒体形式 3、下列属于教育技术中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是() A、教学媒体 B、学习环境 C、教学设计 D、教学资源 4、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编译系统和应用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程序、相应的数据和文档 5、在教育传播活动中,起着“把关人”作用的是( ) A、传播者 B、受信者 C、环境 D、媒体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 ) A、校园环境 B、教室环境 C、校风 D、教师 7、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 )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8、“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 ) A、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 B、所有条件下的最佳 C、教师在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D、理想化 9、教学目标的表述应( ) A、明确而不含糊 B、具体而不笼统 C、可操作且可测量 D、三者综合 10、学习评价的目的是( ) A、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价值性判断 B、对教师的教学进度作出价值性判断 C、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作出价值性判断 D、对教材的适应情况作出价值性判断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就是教学测量 B、教学评价与教学测量是完全不同的 C、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一种方法 D、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但不唯一 12、关于教学模式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淘汰 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技术的介入变革了教学模式 D、要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3、以下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B、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发挥网络的作用 14、王老师要对某单元作信息化教学设计,你认为她第一步该做什么( ) A、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B、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C、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D、信息资源查找与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教师教育技术考试参考试题 (仅供参考) I (单选) 1、教学媒体按照它们对感官的刺激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和交互媒体。下列对媒体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B )。 A.幻灯、录音、唱片、电影、电视、录像都属于视听觉媒体 B.黑板、书本、图片、投影都属于视觉媒体 C.广播、录音、幻灯、唱片、录像都属于听觉媒体 D.电视、教学游戏机、有线电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学习包都属于交互媒体 2、老师利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电子相册,这里幻灯片主要所表现的是媒体的什么特征?( A )。 A.呈现力 B.参与性 C.传播力 D.可控性 3、在放映幻灯片演示文稿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指示知识点,如何操作比较好 ( B )。 A.用小棒子指向知识点 B.用绘图笔在幻灯片上作些标记 C.用手直接指向知识点 D.切换到编辑模式,将要标示的地方突出显示,在切换到幻灯片放映模式 4、电脑使用正常,但Powerpoint演示文稿拷贝到教室里的电脑时无法打开,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脑受病毒感染 B.电脑里没有安装office办公软件 C.原来的演示文稿所用的软件版本太低了 D.电脑死机答案:B 5、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模板文件的后缀名为( )。 A.POT B.DOC C.PPT D.WAV 答案:A 6、在电子幻灯片的大纲视图模式下,教师输入标题后,接着输入内容时,应按( )。 A.Ctrl+Enter B.Enter C.空格键 D.Ctrl+Space 答案:A 7、如果想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多张幻灯片,则可按下( )。 A.Del B.ESC C.Alt D.Ctrl 答案:D 8、新教师在课前为了掌握自己演讲幻灯片所用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 ( C )。 A.使用“工具”里的“记时” B.使用“工具”里的“排练记时” C.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排练记时” D.使用“幻灯片放映”里的“记时” 9、老师在播放利用电子幻灯片制作的电子相册时,若想终止幻灯片的放映,可直接按( ) A.Ctrl+C B.Esc C.PageDown D.End 答案:B 10、在前端分析中,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用图表或符号等直观形式来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为(C ) (分数:1) A.信息加工分析 B.层级分析法 C.图解分析法 D.归类分析法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少了一张图片,而该图片在word文档里有,现在需要把该图片补上,下列哪种方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C ) (分数:1) A.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B.将图片直接拖动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C.选中word文档中的图片,使用ctrl+C和ctrl+V组合键将图片复制到幻灯片演示文稿中 D.把word文档保存为图片格式,再利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中的插入图片命令插入图片 12、教师在上课时双击要打开的电子幻灯片文件,但弹出提示选择“打开方式”的对话框,可能的原因是 ( A )。 (分数:1) A.该计算机没有安装相应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B.计算机死机了 C.计算机没有安装操作系统 D.计算机中装有多个版本的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13、幻灯片演示文稿提供的以下哪种功能,可以设置幻灯片的超级链接?( ) (分数:1)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幻灯片切换 D.预设动画答案:B 14、在Power Point 2000中,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新建]按纽后,默认弹出的对话框是用来选择(C )的 A.幻灯片的母版 B.幻灯片的模板 C.幻灯片的版式 D.幻灯片的配色方案 15、制作幻灯片时,剪贴画的资源库为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没有安装PowerPoint软件 B.没有安装PowerPoint自带剪贴画库 C.电脑突然死机了 D.在剪贴画库里,没有教师要找的画答案:B 16、在使用幻灯片演示文稿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在当前演示文稿中新增加一张幻灯片,可采用( C )方式。 A.选择“文件”|“新建”命令 B.选择“插入”|“幻灯片副本”命令 C.选择“插入”|“新幻灯片”命令 D.选择“文件”|“打开”命令 17、PowerPoint的主要功能是( A ) A.制作电子幻灯片 B.编辑和排版文档 C.处理声音文件 D.制作和处理动画 18、在幻灯片中,哪一种视图最合适用户查看和组织贯串幻灯片的整体构思,方便文本的编辑?( B ) 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幻灯片放映视图 19、在PowerPoint的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 )。 A.文字 B.艺术字 C.文本框 D.图表答案:A 20、在播放使用幻灯片做成的演示课件时,如果想放映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有几张不打算播放了,应该怎样操作?( ) A.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放映”来设置 B.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来设置 C.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放映方式”来设置

《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 程 编 号:2522310 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生物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课 程 类 型:(专业限选课) 总 学 时:36+18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 学 分:2 适 用 专 业:生物技术 先 修 课 程:普通生物学/2531000,生物化学/2501030,微生物学/2580030 开 课 单 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环境生物技术的全貌、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初步了解污染物的类型与一般特征,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了解污染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了解污染预防及环境生物检测基本技术;了解生物能源、生物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农药的应用及生产工艺。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并为今后从事废物、废水生物处理、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和生物活性环保产品开发等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 三、课程教学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了解: 1. 了解污染物的类型及环境行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2. 了解污染与净化指标,污染物的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与转化; 3. 了解微生物动力学; 4. 熟悉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5. 了解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 6. 了解生物技术与资源开发; 7. 掌握基本的环境检测技术。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1.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 全球环境问题 3.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4. 环境生物技术的作用及市场状况 本章的重点:环境问题 本章的难点:环境的内涵 (一)环境中的微生物 1.了解大气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分类; 2.掌握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3.了解微生物与碳、氮、磷、硫物质循环。 本章的重点是: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本章的难点是:微生物与碳、氮、磷、硫物质循环。 (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了解污染物的类型; 2.掌握污染环境的类型;

微生物工程试题题库

一、名称解释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 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3、菌浓度的测定是衡量产生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菌体量的变化,一般前期菌浓增长很快,中期菌浓基本恒定。补料会引起菌浓的波动,这也是衡量补料量适合与否的一个参数。4、搅拌热: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5、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6、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量=—————————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7、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g菌-1?h-1 8、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9、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10、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11、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 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12、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P 147 13、维持消耗(m)指维持细胞最低活性所需消耗的能量,一般来讲,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用于维持消耗所需的基质的量是一个常数。14、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15、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 16、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17、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 18、连续培养: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 内的体积维持恒定。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19、临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20、回复突变由突变型回到野生型的基因突变21、种子见种子扩大培养22、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 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2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物质或直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将传统发酵于现代的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集合并发展起来的发酵技术。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2-50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2-50题 1.在英语课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讨论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让学生练习用英语传达信息 B.让学生练习准确表达句子,达到发言标准√ C.为学生流利表达英语提供练习机会 D.给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 资源编号: 2049 标题: 在英语课上,教师会经常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自由讨论,组织讨论的主要 目的不包括( )。 2.在教案设计时,提取教学重难点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关于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教学重点通常集中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B.教学难点一般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阻力较大的内容,因此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和确定 教学难点√ C.教学难点总是和教学重点不一致,而且不是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 D.教学难点就是教学内容中教师较难讲授的部分 E.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部分,它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地位 √ 资源编号: 2019 标题: 在教案设计时,提取教学重难点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关 于教学重难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3.对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B.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C.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 后形成概念 D.戴尔的经验之塔越往上升越抽象,这意味着获得所有的经验都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 的阶段√ 资源编号: 2042 标题: 对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原则( )。 A.注意画面的美观,风格统一 B.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动画、声音等效果,激发多感官参与 √ C.色彩搭配适宜,同一页面的颜色不宜超过三种 D.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资源编号: 2005 标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课件制作应遵循的原则( )。 5.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下对这三种流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同时也注重引发行为的思 维过程√ B.建构主义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C.认知主义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D.三种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以及促进学习的技巧 资源编号: 2028 标题: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下 对这三种流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6.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描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环境生物工程复习要点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要点 环境生物技术的概念? 环境生物技术是一门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 分为哪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基因工程菌,活性污泥法.氧化塘? 废水生物处理?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BOD、COD指什么?为什么BOD5/COD是可化降解的指标?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的单位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 好氧生物处理对水质的要求? 活性污泥指什么?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生物工程面试题答案

生物工程面试题答案 一、请你介绍一下自己与招聘岗位相关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评分参考】 【好】能够准确、流畅、清楚、简洁地阐述相关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中】言语表达一般,条理基本分明,基本能够阐述自己相关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差】说话吞吐,言语表达不清,不能阐述自己相关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二、在火灾时,有一种蚂蚁会滚成一团,逃出危险,对你有什么启示 【评分参考】 【好】能够准确、流畅、清楚、简洁地阐述下述观点。 【中】言语表达一般,条理基本分明,基本能够阐述下述观点。 【差】说话吞吐,言语表达不清,不能阐述下述观点。 1、蚂蚁在火灾中抱成一团逃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1)从群体看,蚂蚁在危急时刻能够互相协作,紧密团结,拯救群体,这是一种集体凝聚的力量,说明只要一个集体团结协作,它可以发挥非凡的能量,做出惊人的成绩。 (2)从个体看,每个蚂蚁在关键时刻都能够遵照群体的利益自动抱合在一起,即便在大火中丧生也不四散逃跑,也象征了一种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 2、蚂蚁虽小,故事的意义却很大。它给我们两方面重要的启示。 一是一个集体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必须构建起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氛围,成员间要互相信任、爱护,在危急时刻能够凝聚力量,往往会比单个人分散行动更有力量,克服困难,突破难关。这就需要团队的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管理沟通,善于组织起整个团队,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二是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要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要懂得团队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随时准备好为团队利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两个要素相辅相成,是一个团队理想的目标。 3、这个道理特别适用于我们的公务员队伍。 公务员是一个组织纪律性很强的职业,一方面需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认真服从领导完成本职工作,一方面需要有为单位、为群众献身的精神,不能过分计较个人利弊得失。只有抱有这样的心态,踏实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一个公务员才能真正做到让

教育技术考试试题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媒体下载工具将完整的影音文件变为影音片段 B.FTP下载工具能自动登录FTP服务器,快速浏览文件目录, 多服务器、多文件下载 C.通用下载工具不支持文件的批量下载 D.网站下载工具可下载任意网站的全部文件 2、关于网上信息下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能下载文字信息 B.可以用网络下载工具进行信息下载 C.网页只能以html的形式保存下来 D.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可以下载图片 3、在下载一个很大的应用软件时,根据你的经验,使用( )更 为高效。 A.浏览器自身的文件下载功能进行下载 B.webziP工具 C.流媒体下载工具 D.FlashGet、NetAnts等工具 4、要从网上下载容量很大的文件,一般情况下使用( )进行下 载,下载效率会更高。 A.Winzip工具软件 B.浏览器自身的“另存为”菜单选项 C.F1ashGet工具软件

D.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选项 5、用断点续传软件(如网络蚂蚁)来下载软件,最大优点() A、同时下载多项内容 B.解决断线下载被中断的问题 C、下载文件类型不受限制 D、没有特别的优点 6、下列常用于网络文件传输的工具是()。 A.QQ B.BBS C.MSN D.FTP 7、小华的父母都因公在国外。他的班主任张老师非常想跟他 的父母就像家长会那样实时交流小华的学习情况,张老师知道可以借助网络来实现,又可避免昂贵的电话费用。您认为下列哪种工具不适合他们在线实时交流?() A.腾讯QQ B.网易泡泡 C.电子邮件(E-mail) D.MSN Messenger 8、本地的计算机将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另一台计算 机。这种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属于()功能。 A.电子邮件系统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综述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综述 摘要:探究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得方法与设计得具体步骤,加强加深对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得理解,旨在更深得理解与意识设计工作得重要性,即设计就是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得重要学科。 关键词: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就是一门以生物工艺学、生物制药学、GMP与工程学及相关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为基础,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得应用性工程学科,其目得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得工程能力与工程素质,完成工程师得综合性基本训练,其中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得任务与目得分别就是加建设项目得决策,编制各个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与参加验收,进行总结得全过程;作出体现国家有关 方针政策,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好得设计,为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建设程序: 一个新建项目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按照建设项目发展得内在联系与发展过程,建设程序一般要经历:建设前期、建设期与交付使用期三个阶段。其中建设前期得得工程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总概算。而项目申请报告主要有项目申请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资源利用与能源耗用分析、生态环境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建设与实施、结论与建设、等内容。另外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主要有根据经济预测、市场预测确定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资源、原材料、动力、运输、供水等配套条件及公用设施落实情况等。 1、2厂址选择与工厂总平面设计 厂址得选择主要需要符合工业布局、符合所在地区、城市规划得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得规定进行,然后利用各地区得有利条件,避开

生物工程设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问答题 1、先开气,再冷却的原因? 防止因为突然冷却而形成负压,导致罐体吸瘪 2、无菌气体的质量指标,以及湿度要求? 其质量指标为:温度、压力、流量、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无菌度 相对湿度控制在≤60%是保证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及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相对湿度过低空气预处理能耗大,并且在发酵培养过程中蒸发带出的水分也越多,而过高会影响过滤效力,减短使用寿命。 3、变速搅拌的优点? 变速搅拌更能适应发酵过程中不同生长期对搅拌转速的不同要求,这样不仅可勤俭搅拌所消费的电能,并使一个发酵罐能适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同时在培养基采用实罐灭菌工艺时,低转速搅拌,可避免电机因无通气下,搅拌电流超标,导致电机烧掉。 4、离心机的特性指标是什么?管式、碟片式、螺旋卸料式离心机的适用范围、粒径要求以及料液固液相浓度的要求? 略,请参考另一份文档『模拟试题(二)』 5、膜分离的优点? 干净、效率高、投资小、易验证、连续操作、易于放大;膜分离正常在常温下操作,整个过程完全是物理变化,这对处理热敏物质,特别如基因工程所表达的蛋白质药物等热敏产品尤其具备优势 6、离子交换罐设计参数,反吸附离子交换罐中液体的流速是如何考虑的? 设计参数主要考虑:一是离子交换罐的结构尺寸,二是离子交换树脂的装量。 考虑因素在于:液体的流速应使树脂沸腾但不能被带出 7、强化薄膜蒸发浓缩的操作要点? (1) 料液靠近于沸点温度进料; (2) 蒸发器中的温差不能太大; (3) 汽液分离后果好; (4) 足够的冷凝能力; (5) 足够和合适的真空度; 8、冷冻干燥原理,蛋白质药物制剂为何采用此方法? 冷冻干燥是将湿物料冷到冰点以下,其中水分先变成固态冰,再置于较高真空下,将冰直接升华除去 采用此法的原因在于,蛋白质高热敏性不能用高温干燥,洁净室医用洁净室的设计理念与日常管理,而冷冻干燥的温度很低,能保持其生物活性;蛋白质药物的制剂含量很低,分装不易,体积小,冻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外观好,复水性好 计算题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模拟试题01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试题01-50题 2012-05-18 01:11:25| 分类: 教育技术试题 | 标签: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模拟试题 教育技术 教师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后面标√的都是正确答案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 教育技术初级考试: 545-531 试题总数: 50 总分: 100.0 合格率: 60.0 测验所需时间 120.0分钟 以下的正确答案以灰色突出显示 1.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 A.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为目的 B.教学设计是联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C.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 D.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是关键要素,教案设计就是教学设计√ 资源编号: 2080 标题: 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以下错误的是( ) 资源文件夹: 初级考试 2.依据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下面关于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为基准 B.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 C.相对评价中,基准会随群体的不同而变化,有利于判断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的相对优劣 D.相对评价不宜判断个体与教学目标的距离,也不易分辨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 资源编号: 1960 标题: 依据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下面关于这两种评价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资源文件夹: 初级考试 3.一般来说,学习者分析包括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下列属于智力因素分析的是( )。 A.初一学生已学习了一部分应用软件的使用,但在硬件方面的认识和学习相对匮乏√ B.初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可以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学习 C.目前很多初一学生已有购买电脑或购买更好电脑的准备或欲望 D.初一学生精力充沛, 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