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4 智慧广场——等量代换练习题及答案.doc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等量代换 习题课件【新版】

6.小军买了4支铅笔和3支钢笔,共付了28元。每支 钢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8倍。每支铅笔和每支 钢笔各多少元?
每支铅笔1元,每支钢笔8元。
作业拓展练 7.学校买了4个足球和6个排球,共花了480元。已
知2个足球和3个排球价钱相等。每个足球、排球 各多少元?
三年级上册
智慧广场(二)
等量代换
作业提升练
作业习题
作业拓展练
作业提升方向
(1)利用图示解决替换问题 (2)运用替换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3.看图填一填。
(1) ☆+☆+△+△=46
☆+☆+△=34
☆=( 11 ) △=( 12 )
(2) △+△= + +
+ + =□+□+□+□
+△+□+□=160
△=( 60 )
=( 40 )
□=( 30 )
4.音乐兴趣小组共有男生和女生18人,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的2倍。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用画 图的方法试一试)
} 男生: ○ ○ ○ ○ ○ ○ 18人 女生:△△ △△ △△ △△ △△ △△
男生有6人,女生有12人。
5.强强和爸爸一共40岁,爸爸的年龄是强强的4倍, 强强几岁?爸爸多少岁?
每个足球60元,每个排球40元。
智慧广场 等量代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智慧广场等量代换(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学目标
1.理解等量代换概念,掌握等量代换方法;
2.通过智慧广场问题探索等量代换方法运用;
3.加深对数值的意义和理解。
教学重点
等量代换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
通过智慧广场问题灵活运用等量代换方法。
教学过程
1. 热身
•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简单介绍等量代换概念。
2. 引入重点
•讲述智慧广场问题:智慧广场有5块广告牌,每次可以更换其中两块广告牌的内容,每更换1次要收取2元钱的更换费。
现在有10元钱,最多可以进行多少次更换?
3. 解题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列关系式,设可更换的次数为x。
•购买的更换次数加上剩余的钱数等于可更换的次数。
即:2x+y=10;
•两次更换要减去4元钱,所以可更换的次数只能为0、1、2、3或4次。
第二步:列出等量代换的式子。
•当x=0时,y=10,每增加1次更换,y要减去2,即x每增加1,y-2,
y=10−2x;
•将等量代换式子代入原方程即可。
第三步:解方程。
•2x+(10−2x)=10,消除括号得:x=2;
•当x=2时,y=6,最多可以进行2次更换。
4. 练习
•让学生自己尝试求解像上面那样的问题。
5. 总结
•综合以上所学,让学生总结等量代换的方法和应用。
总结
通过智慧广场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数值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
同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等量代换

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等量代换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且实用的思维方法,叫做等量代换。
对于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的同学们来说,这可是一个新鲜又充满挑战的知识呢!那什么是等量代换呢?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
比如说,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而两个橘子的重量又等于三个草莓的重量,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三个草莓的重量。
这就是等量代换的基本概念。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等量代换,我们先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比如去买水果,一斤香蕉 5 元钱,两斤香蕉的价格就等于 10 元钱。
如果我们知道两斤香蕉和三斤橙子的价格一样,那么就能得出三斤橙子也是 10 元钱。
这就是在运用等量代换的思维。
再比如,我们去文具店买笔。
一支钢笔的价格等于两支铅笔的价格,而五支铅笔的价格又等于一块橡皮的价格。
那么通过等量代换,我们就能知道一支钢笔的价格和多少块橡皮的价格相等。
在数学题目中,等量代换的应用更是广泛。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已知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三个哈密瓜的重量,一个哈密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那么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菠萝的重量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因为一个哈密瓜等于两个菠萝,所以三个哈密瓜就等于 3×2 = 6 个菠萝。
又因为一个西瓜等于三个哈密瓜,所以一个西瓜就等于 6 个菠萝。
还有这样的题目:一只羊可以换三只兔子,一头牛可以换五只羊,那么一头牛可以换几只兔子呢?按照等量代换的思路,一只羊能换三只兔子,那么五只羊就能换5×3 = 15 只兔子。
而一头牛可以换五只羊,所以一头牛就可以换 15 只兔子。
等量代换不仅在数学计算中有用,对于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
通过不断地练习等量代换的题目,同学们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灵活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那么,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等量代换呢?首先,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各种等量关系,把它们一一整理清楚。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智慧广场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和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2.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猜想、分析等过程,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应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
3.让学生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原则与算理,掌握解决等量代换问题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难点: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每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建立可传递的多个等式,从而解决等量代换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带来了几道智力测试题,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们!1.甲和乙一样高,乙和丙一样高,甲和丙谁高呢?2.小聪和小明同样重,小亮比小聪重,小亮和小明谁更重?(生口答。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那我们就进入智慧广场吧。
(板书:智慧广场)二、合作探索师:有这样一个问题: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等于多少吗?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自己小组的想法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方法:(1)从图中看出△和○代表不同的数,并且△比○要小,并且△是○的3倍。
采用的方法是试数。
假设○=1,△=3,这样○+△=4≠12,不合适;假设○=2,△=6,这样○+△=8≠12,也不合适;假设○=3,△=9,这样○+△=12,也就是9=3+3+3,所以答案是○=3,△=9。
(2)把△换成○,那么1个△加一个○等于12,1个△等于3个○,相当于4个○等于12,那么1个○等于3,△等于9。
(3)还是将△换成○,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师:对比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呢?生:后两种把△换成○的方法更简单。
师:根据“换一换”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比“试一试”更简单更巧妙呢?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也不要盲目地去试,有时候数太大,“试一试”的方法会适得其反,我们要运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这样才能使得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青岛版(五四制)

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智慧广场--等量代换|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理解等量代换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等量代换的概念2. 等量代换的基本原理3. 等量代换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教学难点:等量代换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等量代换的应用。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等量代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等量代换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等量代换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等量代换的概念:用一个相同的量去代替一个已知的量。
(2)等量代换的基本原理:等量代换不改变式子的值。
3. 演示等量代换的应用通过实例演示等量代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解题思路。
4. 练习等量代换让学生进行等量代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等量代换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对等量代换进行深入思考。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等量代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等量代换的应用”。
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代换,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教学的关键。
详细补充和说明:1. 等量代换的应用实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等量代换的应用。
3上-05-4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等量代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58~59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了解等量代换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进行替换,并能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分析等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学具: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数游戏,看谁想得快,猜得准。
学生观看课件,课件分别出现以下练习:1、6=●+●+●2、◐+▲=9师:题中●、◐、▲分别代表数几?你是怎样想的?继续观看课件,课件出示课本例题。
▲ +●=12▲=●+●+●●=?▲=?师:你还能猜出题中●、▲分别代表数几吗?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提出猜想,教师记录学生猜想的数字。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根据例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猜数游戏,目的一是复习旧知,消除学习障碍;二是激趣增信,让学生兴致盎然、信心十足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三是通过“你是怎样想的”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小组合作,验证猜想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寻找正确答案。
课件出示活动提示:1.可以利用学具纸片摆一摆、画一画帮助思考。
2.及时记录思考过程。
3.将自己的方法在本组内交流。
学生开始分组进行活动,教师主动参与各组研究活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研究氛围,让学生学会有根据的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合作验证,及时记录思考过程。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最新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件 5.4 智慧广场——等量代换

学以致用
4. 一大盒和一小盒水彩笔是36支,大盒里的支数是小盒的2倍。 大盒和小盒各装了多少支水彩笔?(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
+
=36(支)
+ =+
=(12)支 36÷3=12(支)
=(24)支
36-12=24(支) 12×2=24(支)
学以致用
5. + + +
- =15
情景导入
+ =12
= ++
=?
=?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
情景导入
与 的和是12。 1 个 等于=3个 。
=? = ? 你能求出 和 吗?试试看!
探索新知
填数试一试,满足条件 + = 12 和 的两个数,就是这道题的答案。
=+ +
探索新知
6 + 6 = 12 8 + 4 = 12 9 + 3 = 12
1头牛可以换4头猪
2头猪可以换3只羊 1头牛可以换( 6)只羊。
1头牛=4头猪 4头猪=6只羊 1头牛=6只羊
学以致用
1.换一换,算一算。
一只鹅相当于 几只小鸡重?
一只鹅相当于6只小鸡重。
学以致用
2.
一大壶水可以 倒几杯?
一大壶水可以倒6杯。
学以致用
3.画一画,算一算。
★-■= 12 ■+■
★=■+■
= +++
=?
=?
15÷3=5
15+5=20
=5
= 20
课堂小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智慧广场 等量代换 练习课|青岛版(无答案)

《等量代换-练习课》测评练习
(一)10分题目:
1. 小聪和小明同样重,小亮比小聪重,小亮和小明谁重?
2.
3.
4.
(二)20分题目:
1.1只兔子的重量+1只猴子的重量=8只鸡的重量
3只兔子的重量=9只鸡的重量
1只猴子的重量=()只鸡的重量
2. 24头大牛和小牛在草地上吃草。
大牛的头数是小牛的2倍。
大牛和小牛各有多少头?
3. 学校的“童心合唱团”中,女生比男生多16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3倍,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4. 一只足球相当于两只排球的重量,一只排球的重量相当于90只乒乓球的重量,一只乒乓球约重3克,那么1只足球相当于多少克?(三)50分题目:
1. 马老师到文具超市买了2支钢笔和3个文具盒共用去9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文具盒的3倍,钢笔和文具盒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2.
(四)100分题目:
72小时(答一个字)答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