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量及漂白粉加入量的测定
实验9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实验9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漂白粉是水产养殖业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在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其包装开过封后,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很容易挥发,而使得它达不到应有的含量。
如此在使用时,养殖户就把握不好正确的剂量,达不到预期的消毒和预防效果。
现介绍一种简单的有效氯测定方法。
(1)用具。
天平一台,100毫升玻璃杯子2个,50毫升量杯(筒)1个,橡皮玻璃吸管2支,新鲜蓝墨水1瓶,100毫升烧杯1个,待测漂白粉若干。
(2)测定方法。
①用天平称重2克漂白粉,放入玻璃杯A内,加水40毫升,搅拌1~2分钟,使漂白粉全部溶化。
②5分钟后用吸管A吸取上部澄清液,在玻璃杯B内滴入38滴。
③用吸管B吸取蓝墨水,一边滴一边数,一滴一滴地慢慢滴入玻璃杯B内,每滴入1滴均要搅动1次。
由于漂白粉中有效氯的作用,蓝墨水刚滴入即被氧化,逐渐变为棕黄色。
到滴入后不变色为止,所滴入蓝墨水的滴数(包括不变色的最后一滴)就是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
为了使测定结果更可靠,可测定2~3个样品后取其平均数,然后根据此数据决定用量,可达到最佳的消毒与预防效果。
漂白粉的使用方法_漂白粉怎么使用

漂⽩粉的使⽤⽅法_漂⽩粉怎么使⽤ 漂⽩粉俗称含氯⽯灰,有很强的杀菌作⽤,在全国⽔产养殖中被⼴泛采⽤。
那么,在⽇常⽣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使⽤漂⽩粉呢?下⾯就随店铺具体了解下漂⽩粉的使⽤⽅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漂⽩粉的使⽤⽅法消毒对象有效氯含量(mg/L)消毒时间(min)使⽤⽅法⼀般物体表⾯25010~30对各类清洁物体表⾯擦拭、冲洗、浸泡、喷洒消毒。
50020~30喷洒量以喷湿为宜。
⾷饮具25020~30消毒⾮传染病病⼈使⽤⾷饮具;100030消毒传染病病⼈使⽤后的⾷饮具;果蔬100~20010果蔬应当先清洗、后消毒;织物250~40020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饮⽤⽔根据消毒后⽔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30⽚剂应当先碾碎再溶解;污⽔根据消毒后污⽔中余氯量计算投加量≥60消毒后污⽔中余氯应当达到4mg/L ~6mg/L。
排泄物10000~2000≥120混合搅匀 漂⽩粉的⽤途 (⼀)清塘消毒 ⼀般施药量为每⽴⽅⽶⽔体20-30克。
先将漂⽩粉加⽔溶解,然后全池泼洒,能杀死⽔体中的⽔⽣昆⾍、蛙卵、害鱼、螺蛳及各种鱼病病原体。
(⼆)防治病害 采⽤漂⽩粉防治鱼病,在鱼病发⽣时或流⾏季节,⼀般每⽴⽅⽶⽔体⽤药品1-3克 ,加⽔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能治疗鱼类烂鳃病、⽩⽪病、⽩头⽩嘴病、竖鳞病、肠炎病等。
漂⽩粉不论是⽤于清塘,还是⽤于治疗鱼病,均符合⽔产品⽣态养殖和⽆公害化养殖要求。
漂⽩粉的⽇常使⽤ (⼀)抽样测定定量法 施⽤前必须对漂⽩粉的有效氯含量进⾏抽样测定,以便确定使⽤量。
测定漂⽩粉有效氯含量,可采⽤蓝⿊墨⽔滴定法。
在防治鱼病⽅⾯,漂⽩粉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30%,⼀般每⽴⽅⽶⽔体⽤药量为1-2克 。
(⼆)溶解过滤泼洒法 利⽤漂⽩粉防治鱼病时,不管池塘⼤⼩,⽤药量多少,在施⽤时,必须做到先⽤⽔溶解后,滤去残渣,然后进⾏全池泼洒,防⽌鱼类误吞漂⽩粉⽽造成死鱼现象发⽣。
(三)疗程施⽤法 使⽤漂⽩粉防治鱼病,⼀定要坚持疗程施⽤法。
饮水消毒(学生用)

实验一饮用水消毒【目的要求】熟悉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的余氯量及漂白粉加入量测定的方法。
一、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原理】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可氧化碘化钾而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
2KI + 2CH3COOH →2CH3COOK + 2HI2HI + Ca(OCl)Cl →CaCl2 + 2H2O+ I2I2 + 2Na2S2O3→Na2S4O6 + 2NaI【器材】250ml三角烧瓶;100ml容量瓶;研钵;150ml烧杯;25ml移液管;碱性滴定管。
【试剂】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淀粉溶液;碘化钾、冰醋酸。
【操作步骤】1、配制0.71%漂白粉样品悬液:称取有代表性的漂白粉样品0.71g,置于150ml烧杯内,加入少许蒸馏水,用玻棒搅拌使成悬液,倾入100ml容量瓶内。
用少许蒸馏水冲洗烧杯3次,将全部洗液移入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瓶塞颠倒混匀。
2、在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0.75g(或10%KI溶液7.5ml)碘化钾及80ml蒸馏水,使之溶解,再加入2ml冰醋酸。
然后用移液管吸取25ml样品悬液,加入三角烧瓶中。
此时立即产生棕色,振荡混匀,静置5min。
3、自滴定管中加入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断振摇,直至变成淡黄色,然后加入1ml淀粉溶液,溶液即呈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消失,记录用量V。
【计算】式中:V——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滴定时用去的0.05mol/L硫代硫酸钠的ml数即代表该种漂白粉的百分数。
二、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原理】在pH小于1.8的酸性溶液中,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作用产生黄色的联苯醌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
【器材】10ml比色管。
【试剂】甲土立丁溶液:称取甲土立丁1.35g,溶于500ml纯水中,在不停搅拌下加至150ml浓盐酸与350ml蒸馏水的混合液中,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室温下保存可使用半年。
习三 漂白粉中有效氯

漂白粉中有效氯、水的余氯量及需氯量的测定一、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漂白粉是一些成分复杂的化合物,化学成分大致是:3Ca(OCl)Cl·Ca(OH)2·nH2O,其有效成分为Ca(OCl)Cl,。
具有杀菌和氧化作用。
商品漂白粉含有效氯在25~35%之间,商品漂粉精含有效氯在60~70%之间。
有效氯最初的意义是用来表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指漂白粉与盐酸作用后所生成的氯量,用百分数表示。
事实上有效氯是含氯化合物在水中所起氧化反应的强度来表示。
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一般可用碘量法,在要求不甚精确时可采用蓝墨水快速测定法。
碘量法(一)原理漂白粉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而释放出相当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
2KI+2CH3COOH→2CH3COOK+2HI2HI+Ca(OCl)Cl→CaCl2+H2O+I2I2+Na2S2O4 → 2NaI+Na2S4O6(二)仪器1.研钵2.250ml碘量瓶3.150ml烧杯(三)试剂1.0.0500N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见生化需氧量的测定2.0.5%淀粉溶液见生化需氧量的测定3.碘化钾4.冰醋酸(四)方法1.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用研钵磨碎后,放入称量瓶内加盖,称取0.71g,放入150ml烧杯内。
2.加5ml左右蒸馏水于烧杯内,用玻璃棒搅拌成糊状。
再加蒸馏水使成悬浮液,倾入100ml容量瓶内,用蒸馏水冲洗烧杯3次,将洗液全部倾入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
不断振荡容量瓶使混合均匀。
3.向250ml碘量瓶内加0.75g(10%的KI 7.5ml)左右碘化钾及80ml蒸馏水,使之溶解,再加入2ml冰醋酸。
4.用吸管从容量瓶内取出样品悬浮液25ml,放于250ml三角瓶内。
此时立刻产生棕色,振荡均匀后,静置5min。
5.自滴定管加入0.05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不断振荡碘量瓶,直至变成淡黄色。
漂白粉中氯含量的测定原理

漂白粉中氯含量的测定原理
漂白粉中氯含量的测定原理基于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样品溶解在水中,加入过滤纸滤掉杂质。
2. 取样品溶液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溶液,使其中的氯离子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离子。
3. 酸化样品溶液,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分子,其颜色变成棕红色。
4. 加入苯酚作为指示剂,在棕红色溶液中逐滴加入等量的亚硫酸钠,将氧化的碘还原成碘离子,棕红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5. 记录亚硫酸钠加入量,根据反应计算出样品中氯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但是存在着反应时间和荧光干扰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饮水消毒实验

饮用水消毒一、漂白粉加入量及余氯测定:1.原理: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时,要求加入漂白粉后经半小时仍有适量余氯(0.3~0.5mg/L),方可达到消毒目的。
余氯的测定:即在上述消毒水中加入0.1%的甲土立丁(邻联甲苯胺)溶液,水中余氯与甲土立丁(邻联甲苯胺)作用产生联苯醌化合物(黄色),取余氯最适管,计算漂白粉加入量。
2.仪器及试剂:25ml比色管一套;0.1%漂白标准溶液(1 ml=1 mg)漂白粉;0.1%甲土立丁(邻联甲苯胺)溶液。
3.测定步骤:(1)将5支比色管表明号码,每管中倒入25 ml水样。
(2)用吸管取0.1%漂白标准溶液0、0.05、0.1、0.2、0.4 ml分别放入各管水中,振摇后静止半小时。
(3)在上述各管中加0.5ml0.1%甲土立丁(邻联甲苯胺)溶液,振摇后静止4~5分钟比色。
(4)根据下表找出余氯含量最适管,计算漂白粉加入量.余氯测定比色表余氯量(mg/l)呈色氯嗅程度0.3 淡黄色刚能嗅出0.5 黄色容易嗅出0.7~1.0 深黄色明显嗅出2.0以上棕黄色有较强刺激性4.计算:漂白粉加入量=余氯最适管中所加漂白粉溶液(ml)/25(ml)水样×1000二、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的测定:1.原理:漂白粉在酸性环境中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量即可得到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
2.仪器与试剂:250ml三角烧瓶1个;100ml量筒一个;5ml、10ml 刻度吸管各一支。
1%漂白粉溶液;1:3的稀盐酸;结晶碘化钾;1%淀粉溶液;0.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1ml=1mg有效氯)。
3.操作步骤:(1)在三角烧瓶内加100ml蒸馏水。
(2)加入稀盐酸5ml,碘化钾约200mg(1平勺)充分摇匀。
(3)加入1%漂白粉溶液10ml,摇匀,此时溶液呈棕黄色或红色。
(4)0.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转为淡黄色时,加10滴1%淀粉溶液,溶液即成蓝色。
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量及需氯量的测定

二、水中余氯量的测定(比色法)
(一)原理
在水中加入甲土立丁溶液,不同量的 氯与其反应生成物颜色深浅不一,与标准 色阶比色得出余氯量。
三、水中需氯量的测定(三杯试验)
(一)原理
在水中加入不同量的氯,经一定接触 时间后,用比色法测定剩余氯,根据最佳 加入量,求出水中的需氯量。
(二)步骤
1、取三个250ml烧瓶,分别加入200ml水样(三 杯试验),然后加入0.71%漂白粉溶液0. 1、 0.20、0.30ml,搅拌均匀,接触30min,测余 氯(方法见测比色法余氯)
3、自滴定管加入0.05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不断振荡三角瓶,直至变成淡黄色。然后 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为 止,记录用量。
(三)计算
有效氯(Cl2%)=V% V——0.05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 量(ml)
(四)评价
商品漂白粉含有效氯在25%~35%之 间,漂粉精含有效氯在60%~70%之间, 当漂白粉因保存不当或放置过久而使有 效氯含量降低时,会影响消毒效果。
1、氯化消毒原理
氯易溶于水,在常温下几秒种内几乎全部水解: Cl2+H2O→HOCl+H++Cl漂白粉加入水中后,也能水解成次氯酸: 2Ca(OCl)Cl+2H2O→Ca(OH)2+2HOCl+CaCl2
2、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水中pH值 水温 水的浑浊度
二、实验内容: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 量及需氯量的测定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化学原理
生活饮用水必须安全、卫生,符合《饮用水水质卫 生标准》。为此,水源水(地面水、地下水等)经沉淀 和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消毒。
卫生学实习指导

①在测定地点先用现场空气将100 ml注射器抽洗2-3次,再抽取被检空气100 ml待测。
②用锉刀将检气管的两端锯断,用乳胶管将注射器与检气管“0”刻度连接,当有干扰气体共存,如饱和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硫化氢、氨及氮氧化物时,应在注射器与检气管间加一过滤管。
③将待测气体以100 ml/100秒的均匀速度注入检气管中,待注气完毕,便可以从棕色环所到刻度读出所采气体样中一氧化碳含量(ppm)。
2、自然沉降法
(1)原理
指直径9 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经36±1℃、48 h培养后计算出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2)仪器和设备
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2个。
(3)操作步骤
①设置采样点时,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通常设置5个采样点,即室内墙角对角线交点为1采样点,该交点与四墙角连线的中点为另外4个采样点。采样高度为1.2-1.5 m。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 m以上,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⑤仪器不用时,需将出、入口用胶皮管接封,防止气室污染。本仪器适宜于干燥(相对湿度<80 %),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存放。
(二)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检气管法)
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常规检验方法,一般需要在现场采集大量的空气样品,将待测有毒物质吸收在吸收液中或者阻留在吸附剂上,再带回实验室分析。在实际工作中还需采用一些能在现场测出瞬时浓度的快速方法。一氧化碳快速测定管是一种常用于现场的快速检验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便于携带和灵敏等优点。检气管是一种填有显色指示粉的细玻璃管,管内的指示粉是用吸附了显色化学试剂的载体制成的,同一种被检气体由于生产厂家使用的显色指示粉的不用,有关原理、结果判定互有差异。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检测管盒上的说明书再进行操作。本实习指导介绍北京朝阳区生产的一氧化碳快速检气管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有效氯 (%)
自来水
余氯
(mg/L)
漂白粉 加入量
(mg/L)
讨论
1、氯化消毒的优缺点? 2、如何评价消毒效果?有何标准? 3、怎样做到实际应用?(以井水消毒为例)
2NaI+Na2S4O6
☆仪器
研钵
100ml量筒2个
200ml锥形瓶2个 25ml移液管
滴定管
☆试剂
漂白粉
KI溶液
冰醋酸
Na2S2O4标准溶液
二、水中余氯的测定
余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 水中的氯。其作用是保持持续杀菌,防止水受到 再污染。要求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 水不低于0.05mg/L。
有效氯(Cl2%)= —————————————————— = V
0.71
V1+V2 V= ——————
2
3、漂白粉加入量的测定:
0.1% × V1 漂白粉加入量(mg/L)= ———————— ×1000
V
= 10 V1 (mg/L)
0.1%悬浮液=0.1g漂白粉/100ml水=1mg/ml悬 浮液
实验目的
1、掌握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
(1)2C漂H氯、l2O气+白C掌H溶l 2粉握于O 加水测后入定发量漂生HH+O的的白+CO反原l+粉C应Hl理-+有+和C效l-方氯法含量、水中余氯
(2)漂白粉在水中能水解成次氯酸
Ca(OCl)2+2H2O
Ca(OH)2 +2HOC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了解水消毒的卫生学意义
混匀,接触30min
分别取10.00ml至比色管,加一粒DPD,溶解
(右)
振荡均匀后,静置5min,用 Na2S2O4滴定,出现淡黄色时 加1ml淀粉,继续滴定至蓝色 刚好消失。测漂白粉中有效氯。
用余氯比色计比色,测定水样中余氯, 并计算漂白粉加入量
计算:
1、漂白粉中有效氯的计算
V×0.050×70.91/2000×100/25×100
☆试剂 DPD
实验流程
0.71g漂白粉+几滴蒸馏水
稀释定容至100ml,0.71% 稀释定容至100ml,0.1%
先分别加入7.5mlKI、 80ml蒸馏水、2ml冰醋 酸
引流 冲洗
取14.1ml
先分别加入100ml水样
分别加0.1%漂白粉悬浮液
分别加25ml0.71% 漂白粉悬浮液
0.25ml 0.50ml 0.75ml 1.00ml 1.50ml 2.00ml
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 水中余氯量及漂白粉
加入量的测定
背景知识
•学水使指传水标 染质的病符要的合求发饮,生用确和水保传各防播项止。细介•氯毒菌氯消和化毒臭消、氧毒紫消、外毒二线。氧消化
1. 饮用水消毒的卫生学意义和常见方法 2. 余氯、加氯量及需氯量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3. 有效氯的概念
•加氯氧化杀菌•氯后化剩消余毒的•加时氯氯,含量加量=入需水氯量+余氯 •游离性余氯:•中是接的指触氯在3的一0分量定钟条,件0(.3如•含0.5氯m化g/合L 物中温具度有、杀pH、接触时间) 菌•化能合力性的余有氯效:下成接因分触杀1灭-2细小菌时、,氧1-化2mg/L •表示含氯化合有物机在物水以及某些氯化 中所起氧化反反应应的所强消度耗的氯量。
普通比色管一支 余氯比色计
☆试剂
DPD
三、水中漂白粉加入量的测定
测定方法——DPD比色法
☆原理: 通常要求出厂水余氯不低于0.3mg/L才
能达到消毒效果,通过测定余氯,找出使 余氯达到0.3mg/L的漂白粉加入量。
☆仪器 移液管2支 烧杯6个 普通比色管6支 余氯比色计
100ml量筒2个 玻璃棒 滴定管
选取余氯量﹥0.3mg/L的加漂白粉悬浮液的体 积为V1,V为水样体积(100ml)
注意事项 1、4个量筒、移液管的使用 2、滴定管的使用
①加完液排气泡并使液面在刻度范围内。 ②注意握姿,避免漏液。 ③滴定时先快后慢。 ④如需中间加液注意始终保持液面在刻度范围。
3、余氯比色计的使用
①DPD一溶解即比色。 ②左边比色皿的水样不加DPD。 ③比色时对着光源。
一、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OCl)2
思考:为什么要测有效氯?
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浓度能否达到消毒的 目的(一般要求不低于18%)
测定方法——碘量法 ☆原理:
2KI +2CH3COOH 2HI+Ca(OCl)2
I2 +2Na2S2O3
2CH3COOK+2HI CaCl2+H2O+I2
余氯的形式:
总余氯:HOCl、OCl-、NH2Cl、NHCl2等 化合性余氯: NH2Cl、NHCl2、其他氯胺类化合物 游离性余氯:HOCl、OCl-等
测定方法——DPD比色法 ☆ 原理:
DPD(N,N-二乙基对苯二胺)与水中游离性 余氯迅速反应,产生红色,根据颜色深浅用余氯
比色计进行比色。 ☆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