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拼音)轻声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摘要:对外汉语教材中轻声的调值描写方法不容易把握,且与语音实际脱节,这是导致外国学生轻声发音混淆、不自然的原因。

本文认为,调值讲得过细并不必要,对轻声的讲解适当地简化,音值随前一音节调势自然调整语感,外国学生掌握轻声还是不太困难的。

本文针对外国人在初级阶段应该学习哪些轻声词做出分类,那些有辨别词义、区分词性作用的轻声词及必读轻声词,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对外汉语;轻声;简化;分类一般说来,普通话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

可在语流中,有的音节在词尾或句尾,会失去原有的调值,变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原因在于:四声的调值都很固定,而轻声音节没有自己固定的声调,它的音高随着前一音节的声调而变化。

一般说来,轻声音节的调值在上声音节后面为4,在阳平之后为3;在阴平之后为2;在去声之后为1。

调类是根据调值建立起来的,轻声音节没有固定的调值,因此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它不过是在特定场合,因为音节弱化而失去原调的一种特殊现象,属于汉语四声的一种特殊连读变调。

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中,轻声表述为“又轻又短”,用五度标调制将轻声的调值图示为2、3、4、1,这种调值描写方法不容易记忆与把握,且与语音实际脱节。

在汉语拼音中,没有对声调的实际调型和调值进行标注,这些容易导致外国学生轻声发音混淆、不自然,或常常发成短的升调,或难以听辨自然语境的轻声。

在教学中笔者感到,调值讲得过细并没必要,反而容易流于繁琐而不便记忆。

轻声的音高是受前一音节声调的影响的,在不同的声调后面的不同调势或调型却很重要:在第一、二、四声后的轻声都应是一个降调;在第三声后面则是一个平调。

对轻声的讲解这样适当地简化,音值随前一音节调势自然调整语感,外国学生掌握轻声还是不太困难的。

轻声的音变情况比较复杂,不好掌握,且学术界对于轻声词归入与归类的汉语本体研究还存在争议。

对外汉语教学的轻声词范围不明确,哪些词读轻声,哪些词不读轻声没有系统的参考标准,外国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就难免了。

浅析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精品文档

浅析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精品文档

浅析对外汉语语音(yǔyīn)教学中的声母教学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号体系,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音教学。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零起点的学生一般都要先接受语音教学的训练(xùnliàn),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汉语拼音及必要的汉语语音知识,为后续的汉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发音基础。

汉语(Hànyǔ)语音教学内容包括很多,如声韵母、声调、轻声、儿化、变调等等,由于声母自身特殊的发音方式和发音方法,以及外国人自己的母语习惯,使得声母教学存在一些困难,以至于学习了很长时间汉语的外国人仍发不出标准的z、c、s和zh、ch、sh 以及j、q、x的音,“老师”发成了“老细”“吃饭”发成“乞饭”。

因此本文以声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声母发音中的难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实际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声母教学的难点对于非汉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学习声母的难点表现(biǎoxiàn)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混淆(hùnxiáo)。

以母语为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汉语送气音难教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英语中送气是弱送气,而汉语中是强送气,另一方面是汉语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绝对不能混淆,而英语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虽然读音不同,但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英语中的|p|、|t|、|k|在重读音节时发送气音,在[s]后面和非重读音节中才发不送气音,比如sport中的“p”应该读成不送气音[p],但如果读成送气音[p'],也不会产生什么误解。

因此外国学生会将送气发成不送气,以致于“兔子跑了”发成“肚子饱了”,t发成了d,p发成了b。

有些语言中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因此听不出上面两个句子的差别来。

日韩的学习者容易将送气音[p‘、t‘、k‘]发成不送气音[p、t、k],送气不够,这时要学会(xuéhuì)掌握送气的力度。

对外汉语的轻声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的轻声教学探讨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对外汉语的轻声教学探讨张燕来提要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轻声是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教学中还存在对轻声基本问题的模糊认识,说明我们对轻声教学的研究还很不够。

要想对轻声教学的研究取得进展,就不能不关注轻声本体研究取得的成果。

因此,本文梳理以往研究中对轻声性质、调值等方面的观点和共识,在此基础上探讨轻声教学中轻声词、调值、变调和标调的问题。

关键词 轻声教学;轻声词;轻声调值;变调;标调一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界很少把轻声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来讨论,迄今为止,只有米青(1986)、郑秀芝(1996)等专门从对外汉语的角度探讨过轻声教学。

而在有限的研究成果中,对轻声教学的意见很不一致,比如轻声词的范围,米青(1986)主张缩小范围,只教有规律的轻声词;郑秀芝(1996)认为轻声体现北京话语音特色,轻声词的教学范围应非常宽泛,甚至包括类似宾格人称代词的轻读现象。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为一年级学生专门开设两个学期的《朗读与正音》课,在该课的教学中,轻声和其他四声放在一起作为声调部分的语音知识进行介绍和学习,在包括声、韵、调的六个语音练习中,有一个练习是专门操练轻声的,说明轻声教学被视为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然而,学生对轻声的学习和掌握并不理想,轻声的偏误并不比其他四声少。

2008年第二学期末我们曾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的35名留学生进行了一项听写测验,内容是听写20个双音节词语的拼音,其中有15个轻声词。

学生听写轻声音节的情况如下:(1)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将15个轻声词音节全部正确地听写出来,而96%的同学能正确听写非轻声词;(2)15个轻声词听写错误率最多的可达到100%,轻声词音节听写正确率最高仅为73%;(3)听写轻声的错误主要是将轻声误听为四声中的某个声调;(4)对“咳嗽”、“招呼”、“祖宗”的听写,有98%将“嗽”、“呼”标为去声,将“宗”标为阴平。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儿化和轻声问题研究综述-模板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儿化和轻声问题研究综述-模板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儿化和轻声问题研究综述儿化与轻声是现代汉语中重要的特殊音变,是现代汉语语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成为很多汉语学习者,尤其是非北方方言区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中的难点。

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目的等各方面的特殊性,使儿化与轻声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

本文搜集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与轻声问题的专门研究论文,对其进行归类整合,希望在能对今后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这一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1、儿化儿化是北京语音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李思静先生的研究考证,在汉语北方方言中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现代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也吸收了北方方言中广泛存在的儿化词。

由于儿化这一现象的复杂性,究竟在普通话中吸收多少儿化词汇,吸收到什么程度,在学界一直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位。

李延瑞认为:“儿化韵本身所具有的区别词义、词性,表‘小’,表喜爱等特殊表达功能,也使它在普通话里不但不会轻易消失,而且有可能扩大使用面。

”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来看,儿化都是现代汉语发展历程中不容分割的一部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不能完全忽视儿化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文献综述早在1991年,钱学烈就对《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儿化词》进行了统计,指出可以通过语言规范化来人为对儿化词加以限制,让普通话能与北方方言严格区别,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降低对外汉语教学难度。

文章还指出儿化与语音、词汇、语法都有密切,建议在《语法等级大纲》相应位置作适当说明,指出其规律性,并将儿化词的口语和书面语形式统一起来。

20XX年,胡晓慧的论文《对外汉语教材中普通话“儿”化韵的规范问题》对当时流行的多本对外汉语教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当时的对外汉语教材在应用儿化词方面存在着随意性强、规范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儿化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在对外汉语教材处理儿化词原则上的看法。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摘要】本文主要对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在首先介绍了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

在分别从对外汉语轻声教学方法概述、轻声音节的特点及难点、教学策略、练习方法以及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在强调了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了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总结,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水平,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轻声教学,概述,特点,难点,教学策略,练习方法,实践案例分析,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对外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轻声音节时常常会遇到困难,因为轻声音节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语音特点。

而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轻声音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导致学习者在这方面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研究对外汉语轻声教学成为当前汉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轻声音节在汉语中是一个特殊的音节,它通常指的是句末或者词末的轻松、模糊的发音。

在口语交流中,轻声音节常常被忽略,但它对语音的准确表达和语音节奏的掌握具有重要影响。

对外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轻声音节时常常会受到母语干扰、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发音不准确或者听力理解困难。

1.2 研究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外汉语轻声教学,其中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轻声音节在汉语语音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音表达能力和交流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习者准确掌握轻声音节的发音特点,提高语音表达的准确度。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轻声音节的教学策略和练习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习者,促进他们的语音学习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不断探索对外汉语轻声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习者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对外汉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轻声是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音节,然而它也是学习者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音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必不可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轻声的概念轻音是指汉语中的一个音节,通常表示汉语中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

它只有一个短促的轻微的气息声,声音非常微弱,几乎是不可听见的。

轻声是汉语声调的一部分,但是不被计入声调单元的范围内,不影响首字母的声调。

二、轻声的发音轻声的发音比较简单,只要说话时闭嘴,舌头保持在口腔前部,不要做任何发音动作,但是要注意力度要轻微、短促。

对于像英语、法语、德语等母语不是汉语的学生来说,轻声的发音相对要难一些,因为他们的语音体系中没有这种音。

三、轻声的教学方法1. 教授轻声时,可以通过强调两个音节之间的断点来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

学生们可以尝试一下,在说句子的时候,特别注意双音节词中的那个断点,然后把句子中的轻声部分请教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发音示范,鼓励学生跟着老师学习。

2. 对于针对汉语发音特别困难的外籍学生,老师可以提供录音机给他们,让他们多次重复轻声的发音。

与此同时,让学生听轻声的发音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老师可以给学生听更多汉语轻声发音的示范录音,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上学习资源,听取更多有关汉语轻声发音的录音例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音节的发音要领。

3. 操作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尝试发出标准轻声的音。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地听语音,然后诉说它们所听到的音节,帮助学生注意句子中每个词的轻音位置,站在发音的角度上去学习。

4. 句子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轻声的句子,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句子中的音。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实际的语言应用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轻声发音的要领。

四、轻声的练习1. 口语练习对于母语不是汉语的学生来说,学习轻声需要大量的口语练习。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听、模仿和自我练习。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

对外汉语轻声教学说略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对外汉语中轻声的特点以及轻声教学的重要性,阐述轻声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探讨轻声教材的选用与设计。

通过对轻声教材的分析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调查,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轻声教学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的了解轻声教学的需要和方法,提高轻声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轻声的特点和教学重要性轻声,是汉语音节中的一种特殊音节,其发音轻柔微弱,重音不强,并且在语言意义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外汉语学习者中,由于许多母语缺乏轻音的概念,或母语中的声调和轻音与汉语不同,导致了对轻声的认识和掌握存在难度。

轻声的教学一方面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听力训练,让他们能够听出轻声的差异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发音教学,使得学习者能够正确地发出轻声,丰富其汉语发音的范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音准确性和交际能力。

轻声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轻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1. 对比教学法利用学生母语中的音素与汉语中的音素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出轻声的差异。

2. 录音教学法让学生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汉语发音,然后通过听录音的方式来比较自己的发音和汉语中的轻声发音。

3. 等式教学法将轻声与其他音节进行等式发音,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中辨析出轻声的作用和含义。

4. 视频教学法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轻声发音的变化,同时进行发音练习。

5.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轻声,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轻声教材的选用和设计对于轻声教学,正确的教材选取和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选择一些精选教材,以符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同时还需注意设计教材的形式和方法,使得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轻声的概念和用法。

在教材的设计上,可以通过增加汉语轻声比较的例子,凸显汉语轻声的特点;在读音练习上,增加对带有轻声的单词的重复或操练,以加深学生对轻声的概念和记忆。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知识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知识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知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哪些知识你知道吗?你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知识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知识,欢迎阅读。

1拼音基础A.声母initials(21个)舌尖中音:d t(送气不送气)、n l舌尖前音:z c(送气不送气)、s舌尖后音:zhi chi(送气不送气)、r舌面音:j q(送气不送气)、x舌根音:g k(送气不送气)、h唇齿音:f双唇音:b p(送气不送气)、m零声母:y w* 声母不能单独成一个拼音,不能标声调B.韵母finals(39个)单元音韵母(10个):a o e i uü(声母是j、q、x、y书写时要去掉两点,读音不变) erê(欸)i前(zi ci si)i后(zhi chi shi)复元音韵母(13个):ai、ei、ao、ou、io、ie、iao、iou(iu省写韵母,q+iou=qiu)、ua、uo、uai、uei(ui省写韵母,sh+uei=shui)、üe带鼻音韵母(16个):an、en、ang、eng、ian、in、iang、ing、uan、uen(un省写韵母)、uang、ueng、ong、üan、ün、iang *隔音符号:为使音节界限清楚不至混淆,a、o、e开头的音节链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要用隔音符号分开,如:xi’an。

2声调基础一声:55调—二声:35调∕三声:214调ˇ四声:51调* 标调规则:按照韵母开口度大小、由大至小标在开口度大的上面。

i u并列标在后,其实换句话说就是按照aoeiuü进行标掉,i u并列标在后。

* 变调:“一”,“不”和三声的变调“一”的变调规则“一”的原调是yī(1声);在以下公式中需要进行变调处理:1)数数不变读作yī(1声):一二三yī èr sān,第一dì yī;2)A一A中读轻声yi(轻声):看一看kàn yi kàn;3)一+(4声)==》一(yí,2声)+(4声):一样yí yàng,一夜yí yè;4)一+(1、2、3声)==》一(yì,4声)+(1、2、3声):一张yì zhāng,一瓶yì píng,一本yì běn“不”的原调是bù(4声);在以下公式中需要进行变调处理:1)单独使用、词句末尾或在1,2,3声字的前面时,读4声:不!bù ! 我不!wǒ bù !不高bù gāo 不知道bù zhī dào不同bù tóng 不习惯bù xí guàn 不瞒你说bù mán nǐ shuō不少bù shǎo 不好bù hǎo 不满意bù mǎn yì2)在4声字的前面读2声:不要bú yào 不错bú cuò 不是bú shì3)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A不A中读轻声(bu):动词补语:说不定shuō bu dìng 睡不着shuì bu zháo差不多chà bu duō 等不及děng bu jíA不A中:能不能néng bu néng 会不会huì bu huì 贵不贵guì bu guì3声变调3声+3声==》2声+3声3声+1.2.4.轻声==》只读原来第三声的前一半降调+1.2.4.轻声* 轻声neutral tone:轻声作为变调,书写时不写声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声 Neutral Tone
汉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定声调,但是在词或者句子中,一些音节常会失去原有的声 调,而读成一个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特别的声调就是轻声。轻声的一个音节是第一声,是一个高平调,后边的轻声就比前一个音节低, 读作半低调。比如:杯子 猩猩 先生
2. 前一个音节是第二声,是一个上升的高调,后边的轻声就比前一个音节 稍微低一点,读作中调。比如:石头 鼻子 眉毛
3. 前一个音节是第三声,是一个先降后升的声调,后背的轻声就顺着前一 个音节高上去,读作半高调。比如:尾巴 眼睛 点心
4. 两个第三声音节组成的词语,当第二个音节读作轻声的时候,第一个音 节由原谅的第三声,变为一个低降调。比如:姐姐 奶奶 椅子
5. 前一个音节是第四声,是一个高降调,后背的轻声音节就顺着前一个音 节低下来,读作低调。比如:罐头 裤子 月亮
6. 一些词语有两种读音:轻声读法和非轻声读法。这些词语发音不同,所 代表的意义和词性往往也不同。比如:地道 拉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