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磨耗的成因及整治措施
浅谈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与整治措施

浅谈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与整治措施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是指在铁路交通运行过程中,位于小半径曲线处的钢轨因受到高速列车的持续运行摩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出现的磨耗现象。
这种磨耗对于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来减少磨耗,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造成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硬轮对钢轨磨损:因为小半径曲线处列车需要进行弯道运行,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分离力较小,对车轮和钢轨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使得钢轨表面出现磨损。
2.车轮滚动作用:车轮在弯道处的滚动作用是不规则的,部分车轮轴向滚动时的滑移速度较快,会对钢轨表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磨耗加剧。
3.钢轨断裂:小半径曲线处的钢轨由于承受了较大的曲线压力,容易发生断裂,断裂面上的边缘会出现严重磨耗。
为了减少小半径曲线处钢轨的磨耗,可以采取以下整治措施:1.增加曲线半径:适当增大曲线半径可以减小列车在曲线上的侧向加速度,减少与钢轨之间的冲击力,从而减轻钢轨的磨耗。
2.优化曲线设计:合理地设计曲线的曲率和过渡曲线,减少曲线的变化率能够减小列车在曲线上的横向力,降低钢轨磨损。
3.加强轮对的维护:对列车车辆的轮对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验,保证车轮的圆度、踏面磨耗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减小车轮对钢轨的冲击力。
4.增加轨道支撑力:通过修建合适的支撑结构,增加钢轨在曲线处的支撑力,减少钢轨的侧向滑移,降低磨损。
5.加强钢轨的维修:对于损坏严重的钢轨,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保持钢轨的良好状态,减少磨损。
6.加装降噪设备:在小半径曲线出口处加装降噪装置,减少列车进入曲线的时候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改善列车运行的环境。
总之,钢轨的磨耗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曲线设计、轮对维护和钢轨的维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小半径曲线处钢轨的磨耗。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铁路交通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钢轨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磨耗和波浪形变形问题。
这种问题不仅会降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会增加运输成本。
因此,了解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过度使用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列车重量和速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发生磨损和形变,特别是在弯道部分,更容易发生波浪形磨耗。
如果钢轨过度使用,超过合理的使用寿命,也会加速磨损和形变,导致波浪形磨耗的出现。
2. 不良维护钢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例如磨削、打磨和换新等,以保持钢轨的平整度和强度。
如果维护不良,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钢轨的磨损和形变,就会导致波浪形磨耗的出现。
3. 钢轨质量问题钢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寿命和抗折性能等关键指标。
如果钢轨质量存在问题,例如材料强度不足、表面硬度低下等,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波浪形磨耗。
4. 温度变化钢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面临着较大的温度变化,例如昼夜温差、日间阳光和夜晚露水等。
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钢轨的热胀冷缩,从而使得其发生形变和波浪形磨耗。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减缓或避免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发生。
1. 增强钢轨维护对于钢轨的维护是防止波浪形磨耗的关键措施之一。
各铁路部门需要加强对钢轨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钢轨的磨损和形变,保证其平整度和强度。
2. 优化钢轨材料合理选择高强度、高硬度和抗震性能良好的钢材,以降低钢轨的磨损和形变,避免波浪形磨耗的出现。
3. 加强造枕工艺造枕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不容忽视。
通过加强造枕工艺,使得钢轨与枕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降低钢轨的翘曲和波浪形变形。
4. 提高铁路建设标准提高铁路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例如弯道的设计和修建,以及保温、防潮等防护措施的加固,以减少磨损和形变,避免波浪形磨耗的出现。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钢轨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质量和效益。
随着铁路运输的日益发展和使用量的增加,钢轨的波浪形磨耗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铁路的运行安全和舒适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主要原因分析:1. 过度负荷运输导致的压力过大。
铁路运输中,由于货物过度装载或列车速度过快,钢轨受到巨大的压力,容易发生波浪形磨耗现象。
对策:加强货物负载管理,合理控制列车速度,保证货物运输符合标准,减少钢轨受压力过大的情况。
2. 铁路线路线形设计不合理。
铁路线路的设计不合理、弧线半径太小、坡度太陡等因素都会对钢轨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波浪形磨耗。
对策:对已建成的铁路线进行改造,优化线形设计,适度提高弧线半径,减小坡度,减少对钢轨的不良影响。
3. 钢轨材质和质量不合格。
钢轨的材质和质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不合格的材质和质量会导致钢轨易受损和波浪形磨耗。
对策:加强钢轨质量监管,对生产厂家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核,确保钢轨的材质和质量符合标准。
4. 钢轨铺设不平整。
钢轨铺设时,如果无法保持平整,就会导致轨肩和轨底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产生波浪形磨耗。
对策:加强钢轨铺设质量监督,确保铺设平整,并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及时修复磨损的轨肩和轨底。
5. 钢轨使用过程中缺乏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铁路运输中,对钢轨维护保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检查和修复损坏的钢轨,导致波浪形磨耗日渐加剧。
对策:加强对钢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磨损、破损的钢轨,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货物负载、线形设计、材质质量、铺设质量和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改善设计和提高维护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舒适度。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是指钢轨表面出现波浪状变形,常见于中长期使用的铁路线路上。
这种磨耗会使铁路运输产生额外的噪音和不平稳的运行,严重时还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
对钢轨波浪形磨耗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铁路维护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工程设计不合理:铁路工程设计时,一些因素的考虑不充分,比如线路设计的曲线半径过小、纵向坡度过大等,会导致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额外压力和震动,从而导致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发生。
2.列车过重:铁路列车的负载量过大,超过了钢轨的承载能力,导致钢轨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形成波浪形磨耗。
3.运行速度过快: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冲击力,加剧了钢轨的磨损和变形程度。
4.轨道维护不及时:如果铁路维护不到位,例如未及时清理铁路上的杂草、砂石等杂物,或者对已经出现的钢轨波浪形磨耗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处理,都会加速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发生。
5.材质和质量问题:钢轨本身的材料和质量也是导致波浪形磨耗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使用的钢轨材料质量不合格、硬度不足或者存在表面缺陷等问题,都会加速钢轨的磨损和变形。
5.优化材质和质量:加强对钢轨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使用的钢轨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选用合适的材质和硬度,以提高钢轨的抗磨耗能力和承载能力。
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工程设计、列车负载、运行速度、维护管理以及材质和质量等多个方面。
对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对策也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施策,通过优化设计、控制负载、控制运行速度、加强维护和管理以及优化材质和质量等措施,减少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发生,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能。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钢轨的波浪形磨耗是指钢轨表面出现一定幅度的波浪状磨损,使得轨道的平稳度下降,对列车运行安全带来隐患。
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过分紧固螺栓:过分紧固螺栓会导致轨道固定不稳固,使得车轮与轨道接触面产生大的摩擦力,从而加剧钢轨的磨耗。
2. 弯曲压力过大:在铁路弯道处,列车的运行会产生向外的弯曲压力,如果弯道半径过小或者列车速度过快,会导致钢轨的磨耗增加。
3. 温度变化:钢轨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如果温度变化过大,会导致钢轨的波浪形磨耗。
4. 粒子污染:钢轨表面的粒子污染会增加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力,加剧钢轨的磨损。
针对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钢轨的维护保养,定期对钢轨进行检查和维修,保障钢轨的平整度和固定度。
2. 合理调整螺栓紧固力,避免过分紧固造成钢轨的磨耗。
在紧固螺栓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保证螺栓的紧固力适中。
3. 加强对铁路弯道的设计和改造,合理选择弯道半径和提高线路速度限制,减少钢轨的磨耗。
4. 提高钢轨的耐磨性能,采用抗磨材料或者涂层技术,增加钢轨的耐磨性。
5. 加强钢轨的清洁工作,定期清理钢轨表面的粒子污染物,减少摩擦力,降低钢轨的磨损。
6. 配备合适的列车调度和运行管理系统,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间隔,减少弯道运行带来的钢轨磨损。
钢轨波浪形磨耗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加强钢轨的维护保养、合理调整螺栓紧固力、改善铁路弯道设计、提高钢轨耐磨性能、清洁钢轨表面和合理安排列车运行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钢轨的波浪形磨耗问题,提升铁路运行的平稳度和安全性。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列车在铁路上行驶,因此,钢轨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这些钢轨中,有些钢轨会因为不同原因而出现波浪形磨耗,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
因此,研究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钢轨压弯应力大钢轨的压弯应力是指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轮和钢轨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应力。
如果钢轨的强度不足,接受强的压力后容易产生隆起,从而产生波浪形磨耗。
2. 轨床垫磨损严重轨床垫是指铁路运营时用于支撑轨枕的垫子,为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轨床垫需要经常更换。
如果轨床垫磨损严重,就会导致钢轨的支撑能力变弱,从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波浪形磨耗。
3. 列车速度过快当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车轮和钢轨之间的压力会更大,并且钢轨氧化速度快,这是波浪形磨耗的主因之一。
4. 钢轨制造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果钢轨制造材料不符合要求,就会导致钢轨的质量变得很差,从而出现波浪形磨耗。
1. 加强钢轨维护钢轨作为铁路的重要构成部分,维护必不可少。
经常对钢轨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钢轨问题,减少钢轨波浪形磨耗。
轨床垫作为钢轨的重要支撑,需要经常更换。
定期更换轨床垫,并按照国家标准定期检测是否符合要求。
3. 加强列车管理4. 选用优质钢材比较好的钢材质量可有效保证钢轨的质量,避免钢轨出现波浪形磨耗。
因此,应该选择优质钢材制造钢轨。
综上所述,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和对策是多方面的。
只有在对钢轨质量、列车运输和轨道设施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减少波浪形磨耗的发生,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

钢轨波浪形磨耗原因分析与对策钢轨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支撑和引导车轮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列车的高速运行和巨大的荷载作用,钢轨容易出现波浪形磨耗问题,这不仅会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威胁,也会使铁路设备的维护成本增加。
分析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钢轨波浪形磨耗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
内部原因主要包括钢轨本身的质量问题和设计问题。
钢轨的材质如果不合适,即硬度过低或过高,容易引发波浪形磨耗问题。
钢轨的冷却和淬火工艺如果不恰当,也会导致钢轨的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其耐磨性能。
对于新铺设的钢轨来说,如果设计不合理,比如弯道半径太小、坡度过陡等,也容易引发波浪形磨耗问题。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的振动和荷载的影响。
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使钢轨产生相应的变形和形变,进而引发波浪形磨耗。
由于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接触负载较大,会导致钢轨表面的磨损加剧,进而加速波浪形磨耗的生成。
气温、湿度等气候因素也会对钢轨的波浪形磨耗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的原因,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减少钢轨的波浪形磨耗。
对于钢轨本身来说,可以通过提高材质的硬度和耐磨性能,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冷却和淬火,以及合理设计铺设的位置和坡度等,来改善钢轨的质量和性能。
在列车运行方面,可以通过减小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接触载荷,降低列车的运行速度和振动,来减少对钢轨的磨损。
在气候因素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钢轨的防腐蚀处理,以及提高钢轨的抗气候变化能力,来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钢轨磨耗产生的原因

钢轨磨耗产生的原因钢轨是铁路运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并保持列车在轨道上行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钢轨会出现磨损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并降低铁路系统的效率。
因此,了解钢轨磨损产生的原因对于维护铁路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1. 车辆负荷钢轨磨耗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车辆负荷。
当列车通过时,它们对钢轨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
这些力量会导致钢轨表面出现磨损和划痕,并逐渐削弱其结构强度。
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导致钢轨磨耗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气候变化、湿度、污染物等都可能影响钢轨表面的摩擦系数和防腐能力。
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铁路系统更容易出现钢轨磨损问题。
3. 钢轨材质钢轨的材质也会影响其磨损程度。
不同的钢轨材料有不同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一些较低质量的钢轨可能更容易磨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铁路系统选择使用高强度、高耐磨的钢轨。
4. 铁路系统设计铁路系统设计也会影响钢轨磨损程度。
例如,曲线半径越小,列车在转弯时对钢轨施加的力量就越大,从而加速了钢轨的磨损过程。
此外,铁路系统中其他部分(如道岔、道口等)的设计也可能对钢轨产生额外的压力和摩擦力。
5. 维护不当维护不当也是导致钢轨磨损问题的原因之一。
例如,如果未及时更换或修复受损的钢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磨损和结构失效。
此外,如果未正确清理和润滑铁路系统,则会增加摩擦系数并加速钢轨表面磨损。
总之,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铁路系统管理者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钢轨磨损问题。
例如,可以使用高质量的钢轨材料、改进铁路系统设计、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等。
这些措施可以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提高铁路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钢轨磨耗的成因及整治措施摘要:钢轨侧面磨耗是工务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钢轨磨耗严重的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
本文首先从我段京包线的现状、客货运输的特点,指出了减缓曲线钢轨侧磨对于我国铁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系统分析了轨头侧面磨耗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轨道不平顺对钢轨不均匀侧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减缓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 曲线钢轨侧磨减缓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曲线钢轨侧磨的形成原因
为了找到引起侧磨的主要原因及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测量,并对各类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发现引起钢轨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曲线圆顺度
曲线钢轨不均匀侧磨的形成与曲线的圆顺度有相当大的关系。
曲线不圆顺就意味着曲线的半径不一致,有的处所半径变大,必然使有的处所半径变小,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严重,大半径曲线钢轨磨耗较轻形成钢轨的不均匀磨耗,从而减少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从侧面磨耗理论可知,钢轨轨头的侧磨主要是由于导向力和冲角引起的,曲线轨道状态不良对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相当大。
曲线的不圆顺可以看成是轮轨之间横向力的一个激励源,这些激励源使得轮对的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从而造成轮轨导向力和冲角的变化。
曲线圆顺度的不良直接引起轮轨横向力及导向力的改变,在圆顺度不良曲线范围内的后四分之一段内,其导向力和冲角增加都较大,从现场观察可知,在此范围内经常出现钢轨轨头最大侧磨点。
钢轨接头处的支嘴和钢轨硬弯引起的曲线圆顺度不良,对钢轨轨头的磨耗影响尤为严重。
1.2 轨距
轨距是影响曲线钢轨磨损地重要因素。
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都表明,适当减小轨距,可以改善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的条件,使机车通过曲线时的轮轨导向力和冲角都相应减少,车辆通过曲线时,轨距减小车体横向摇摆幅度减弱,轮轨导向力也是适当减小,因此,曲线轨距适当减小,对于曲线钢轨磨损是有利的。
计算结果表明,轨距对横向力和冲角都有较大的影响。
轨距增大,将使横向力和冲角增大,增大了轮轨之间的冲击。
此外,大轨距使得轮轨之间的冲击较大,钢轨轨头的侧磨。
1.3 超高不适
超高通常根据列车通过曲线的平均速度来设置曲线外轨超高,因此,多数列车通过曲线时不是出现欠超高就是出现过超高,由于超高直接引起导向力和冲角的变化,所以也就直接影响钢轨轨头侧磨速率的大小。
理论计算与现场测试表明改变超高会使影响曲线钢轨侧磨的两个主要因素:导向力与冲角出现完全相反的变化。
设置
过超高,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导向力减少,但转向架在小半径曲线运行时,转向架前轴外轮轮缘紧贴外轨引导转向架沿曲线运行,而后轴则在向心力作用下向曲线内侧移动,从而增大了轮轨冲角,而有欠超高时转向架承受离心力的作用,转向架后轴向曲线外侧移动,导向力虽然增大,但轮轨冲角却减少。
如前所述,为减轻曲线钢轨侧磨,希望影响钢轨侧磨的主要因素导向力和冲击角都减少,但当曲线行车出现过超高时,导向力值减少而冲击角值增大,而出现欠超高时则是导向力值增加而冲击角值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是欠超高对减缓曲线钢轨侧磨有利还是过超高有利。
根据实测的钢轨磨耗资料的分析表明,设置适当的欠超高对减缓钢轨侧磨是有利的。
1.4 轨底坡不合适
在曲线轨道上,外股长、内股短,只有轮对外轮的滚动半径大于内轮的滚动半径时,转向架才有良好的通过曲线性能,从而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滑动摩擦距离。
曲线下股轨底坡较小时,车轮踏面接触位置内移,滚动半径增大,内外轮滚动半径差减少,滑动摩擦距离增大,从而加剧曲线外股钢轨的侧面磨耗。
1.5 不同机车类型和行车速度
机车车辆通过曲线时会产生导向力和冲击角,而这两个因素又与机车车辆类型、机车转向架构造、牵引性能、固定轴距、行车速度、车轮踏面以及未被平衡的离心力有关。
我段线路自从有内燃机
车以来,由于该机车牵引力打、速度高、而且转向架固定轴距大,轮轴位置不对称,左右两端轴的横动量小,机车三轴转向架可导致钢轨侧磨加快。
1.6 养护不当
曲线状态的好坏对钢轨侧磨产生直接影响,养护不良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严重;反之,养护好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就小,具体表现为:
第一、由于日常养护工作中,不坚持定期拨道制度,在综合维修中不全面测量、计算,而采取简易绳正法拨正曲线,使曲线头尾控制不好,正矢超限,加之钢轨死弯、接头支嘴,直曲线连接不顺形成曲线鹅头,造成曲线不圆,从而增加了车轮作用于钢轨上的横向力,曲线半径愈小,横向力的分力导向力愈大,加剧了钢轨的磨耗。
第二、超高顺坡不好,线路前后高低不好,引起列车在缓和曲线运动时的振动、摇晃和冲击,加剧钢轨的侧磨。
第三、道床不洁、捣固不良、线路上有三角坑、暗坑和吊板病害或线路翻浆冒泥等都会加剧钢轨的磨耗。
1.7 圆曲线半径过小
曲线半径过小,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运行中的列车对外股钢轨的侧向推力加大,造成内股钢轨压溃,而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波磨,外股钢轨产生严重的侧磨,轨距、水平、方向也不宜保持。
根据我
段观测,半径小于600m以下的曲线外股钢轨均有不同程度的侧磨,半径愈小,磨耗愈大。
这可以从我段近几年的换轨可以证实;半径在500m以下的曲线平均更换的周期为24-36月,半径大于500m的曲线平均更换周期则为4-5年。
二、曲线钢轨侧磨减缓措施
钢轨的侧面磨耗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和轨道其他永久变形一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减缓钢轨的侧面磨耗是有可能的。
如何减缓钢轨磨耗,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经过我段几年的现场实践和经验总结,认为采取以下措施效果比较明显:
2.1 提高曲线圆顺度
曲线圆顺度的不良,也即线上存在不平顺,如曲线正矢超限、钢轨硬弯、接头支嘴等等,它们都会引起列车激烈的振荡,从而造成钢轨的不均匀侧磨。
目前现场曲线的圆顺度是用20m弦线进行控制,但是在10m范围内往往还存在有不圆顺的情况,虽然用20m弦线测量,曲线的正矢差很好,但在局部曲线的圆顺度就不良,而这些局部的圆顺度不良往往是引起钢轨不均匀侧磨的主要原因。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曲线长度往往不是整数,因而出现了非整桩点,现场整正曲线时,为计算与施工方便,常常把非10m倍数的非整桩点人为地化为整桩点,从而延长或缩短了曲线长度,这就必然造成曲线的不圆顺。
为此,建议按“绳正法”理论用计算机把各曲线桩点拨量算出,然后在曲线外侧打桩,按各桩拨量拨道。
这些桩按“固
定桩”设置,以后维修时就“按桩拨道”即可,不需要再进行计算。
这样不仅简化了维修曲线的程序,而且可保持曲线的圆顺度。
2.2 适当调整轨距
线路轨距的变化可以影响轮轨之间的导向力和冲角。
对于大半径曲线,轨距减小能使轮对同样横向位移的情况下增大内外轮的滚动圆的半径差,从而改善了轮对对通过曲线的条件,降低轮轨之间的导向力和冲角,达到减磨的目的。
所以目前铁路不管在曲线上还是在直线上都有减小轮轨间隙的倾向,以减小轮轨之间的磨耗。
因此对于小半径曲线严格执行现有轨距加宽标准,而对于半径较大的曲线在检修线路时,适当减小轨距,使得轨距调整在公差下限对于减缓钢轨侧磨是有利的。
2.3 合理设置轨道几何参数
包括适当减小轨距,加大轨底坡。
特别是对曲线超高的设置,比按测定平均速度计算出的超高降低10% 左右设置超高,钢轨侧磨明显减小。
我段先后组织技术人员对京包线的所有曲线进行测速,每个曲线测量两昼夜所有通过列车的速度,在内燃机车未安装监控器、实现微机管理前,我段主要靠添乘机车测速;在内燃机车实现微机管理后,我们直接从机务段调速度资料计算超高,同时我段又组织人员对管内的现场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凡是发现钢轨不正常磨耗、曲线撞道严重地段,马上派人深入现场测速。
设置超高时充分考虑曲线现场的实际状况,尽量接比计算超高降低10%。
如我段k435
上行曲线,半径为400m,以前超高为120mm,平均每3年更换一次钢轨,而在2004年大修前,我们对该曲线进行测速检算后,按折减公式计算,把超高设为90mm后,现在该曲线不仅钢轨侧磨明显减小,而且撞道等其他连带病害也明显减小。
适当改变轨底坡,增加轮轨接触面积。
当曲线上股钢轨主要表现为侧磨时,应在曲线下股垫以10/14mm的坡形胶垫,减少下股钢轨外倾量,防止因钢轨外倾造成的轨距扩大和冲击角的增加。
当曲线上股钢轨主要表现为剥离时,在曲线上股垫以坡形胶垫。
2.4 加强钢轨涂油工作
钢轨润滑对减缓钢轨侧磨是有效的。
工务段应配专人在列车尾部的车厢内安放涂油器,坚持每日对钢轨涂油一次,使曲线钢轨侧面保持润滑,对减小钢轨侧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车辆曲线稳态模型及影响钢轨侧磨因素的分析——减轻重载列车轮轨磨耗的研究报告之四》段固敏,许实播1995 2.《曲线半径与过、欠超高对钢轨侧面的影响》赵国堂,曾树谷中国铁道科学院 199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