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及整治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与整治措施

浅谈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与整治措施

浅谈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与整治措施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是指在铁路交通运行过程中,位于小半径曲线处的钢轨因受到高速列车的持续运行摩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出现的磨耗现象。

这种磨耗对于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来减少磨耗,保障铁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造成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硬轮对钢轨磨损:因为小半径曲线处列车需要进行弯道运行,车轮与钢轨之间的分离力较小,对车轮和钢轨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使得钢轨表面出现磨损。

2.车轮滚动作用:车轮在弯道处的滚动作用是不规则的,部分车轮轴向滚动时的滑移速度较快,会对钢轨表面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磨耗加剧。

3.钢轨断裂:小半径曲线处的钢轨由于承受了较大的曲线压力,容易发生断裂,断裂面上的边缘会出现严重磨耗。

为了减少小半径曲线处钢轨的磨耗,可以采取以下整治措施:1.增加曲线半径:适当增大曲线半径可以减小列车在曲线上的侧向加速度,减少与钢轨之间的冲击力,从而减轻钢轨的磨耗。

2.优化曲线设计:合理地设计曲线的曲率和过渡曲线,减少曲线的变化率能够减小列车在曲线上的横向力,降低钢轨磨损。

3.加强轮对的维护:对列车车辆的轮对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验,保证车轮的圆度、踏面磨耗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减小车轮对钢轨的冲击力。

4.增加轨道支撑力:通过修建合适的支撑结构,增加钢轨在曲线处的支撑力,减少钢轨的侧向滑移,降低磨损。

5.加强钢轨的维修:对于损坏严重的钢轨,及时进行更换和修复,保持钢轨的良好状态,减少磨损。

6.加装降噪设备:在小半径曲线出口处加装降噪装置,减少列车进入曲线的时候产生的噪音和震动,改善列车运行的环境。

总之,钢轨的磨耗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的曲线设计、轮对维护和钢轨的维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小半径曲线处钢轨的磨耗。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铁路交通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的分析及整治措施可修改全文

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的分析及整治措施可修改全文

一、南昆线 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 害
(4)轨枕失效严重
主要集中在小半径曲线上, 病害表现为轨枕挡肩破损、 轨枕开裂、沉轨槽溃烂等
二、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钢轨伤损病害
原因分析: ①线路的先天不足是钢轨
磨耗的最主要原因。列车驶 经小半径曲线时,由于车轮 踏面与钢轨面发生滑动,使 相同牵引力下列车的行驶速 度大大降低,使钢轨受到的 力较直线地段大的多,导致 机车车辆与轨道部件都受到 伤损,特别是钢轨的侧磨较 大,使用寿命变短。
巩固拨道成果:在传统概念中,拨道是整治曲线方向的主要方 法。但是,仅仅依赖于拨道想较长时间保持曲线方向是难以实 现的。还需要将“起、拨、捣、改”等方法与正矢递增(减)、加 强钢轨硬弯矫直、更换失效联结零件等方法进行综合使用。与 此同时,还需加宽曲线外股道床宽度、堆高碴肩、增加道床的 横向水平移动阻力等方式来不断增强道床横向阻力。
概述
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病害严重
二是钢轨接头病害突出
主要是由于南昆线的胶接绝缘接头因铺设上道时间较早, 已进入疲劳期,普遍存在轨头低踏、轨面掉块、夹板和螺 孔裂纹、电阻不良等病害
2013年至今全段共更换189副 厂焊接头低踏病害严重
主要原因是厂焊接头在焊接时由于材料强度比母材低,在 列车的冲击力作用下被压踏,并造成接头吊板、道碴打白、 接头扣件松动等次生病害。再次是伤损钢轨更换导致铝热 焊接头、临时处理接头大量增加,接头的增加造成线路次 生病害的大量存在
原因分析: ①与曲线受力有着直接关系,当列车
在曲线地段运行时,产生的力十分复杂。 通过力的分析,可将列车作用于钢轨上 的力分为3个方向,即竖直方向、水平 横向以及水平纵向。垂直力即或作用于 钢轨上车轮的静压力(即分配到该车轮 上的车辆重量——轴重),列车通过轨 道不平顺地段以及不平顺车轮运行时会 产生附加力。在曲线地段还有因外轨超 高以及车架对车轮横向压力而引起的附 加垂直力。横向水平力主要指车轮对钢 轨的侧压力和曲线上的附加横向力。曲 线地段产生的横向水平力比较大。曲线 半径愈小,横向水平力愈大。曲线上产 生的离心力和因外轨超高使车辆倾斜而 产生的机车车辆重力分力有关。

曲线钢轨波浪磨耗的危害及对策

曲线钢轨波浪磨耗的危害及对策
关 键 词 :曲 线 钢 轨 波 浪 磨 耗 对 策
西 安 铁 路 局 宝 鸡 工 务 段 位 于 渭河 流 域 陕 西关 中平 原 西 部 ,南 依 秦 岭 ,北 靠 陇 山 ,线 路 设 备 57%属 于 山 区铁 路 ,管 辖 陇海 线 、宝 成线 、 宝 中线 形 成 一个 十字 交 叉 .管 内共 有半 径 R<400m 的 小半 径 曲线 240 条 ,延 长 91.147公 里 ,钢 轨 波 浪 病 害主要 出现在 R<400m 的小 半径 曲 线 上 ,目前 ,宝 天 上 行 累计 病 害 波 浪 钢 轨 延 长 达 到 47.12kin.另 外 ,陇 海 线 西 宝 段 200km/h提 速 区段 部 分 直 线 及 大 半 径 曲 线 地 段 也 出 现 了波 浪磨 耗 。本 文 主要 对 小 半 径 曲 线 产生 的 钢轨波 浪磨 耗进 行探 讨 。
曲线钢轨波浪磨耗的危害及对 策
西 安铁 路 局 宝 鸡 工 务 段 刘 小 军
摘 要 : 目前 。 小 半 径 曲 线 钢 轨 波 浪 磨 耗 引发 的 问题 已经 成 为 山 区 铁 路 的 一 大 重 症 、顽 症 ,严 重 制 约 了设 备 质 量 的 提 升 和 工 区 劳 动 效 能 的发挥 ,使 线路 养护 成本 成倍 增加 ,需要 引起 高度 关注 。作 者根 据 工作 实践 ,对钢 轨波浪 磨耗 产 生的 成 因、危 害进 行 了分 析 总 结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对 策 。
为使 项 目实 施顺 利 进 行 ,综 合 考 虑 建 设 成 本 、实施 进 度 、后 期 管 理 、系 统 运 行 等 因 素 ,提 出如 下 建 议 :
(1)硬 件建 设 :全 局 统 一规 划 、
统 一 标 准 、统 一 投 资 、统 一 配 置 。 (2)软 件 建 设 :在 充 分 征 求 站

小半径曲线轨距整治方法

小半径曲线轨距整治方法

小半径曲线轨距整治方法探讨【摘要】随着朔黄铁路的扩能改造工程的全面完成,大轴重上马,万吨列密度加大,运量呈几何级递增。

重载列车对轨道的破坏加大,小半径曲线侧磨发展加快,使得轨距扩大,进而使得铁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本文就重载、大运量下小半径曲线轨距整治实践做一总结,以期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铁路;重载;小半径;轨距;养护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管辖范围内线路具有坡度大,曲线半径小的特点。

在重载、大运量下,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发展较快,个别地段相当严重,r≤600m周期在12~18个月左右,侧磨即达到15mm 以上。

轨距扩大的问题较突出,通过对小半径曲线整修过程中,针对小半径曲线特点,应通过调整轨距挡板及尼龙座号码,或通过加装轨距拉杆,进行综合整治,将轨距控制在保养范围内。

对超过调整范围内的侧磨轨,有计划备轨更换,保证了小半径曲线质量。

一、曲线轨距扩大的原因《修规》规定为作业验收规定为+6-2mm,经常保养为+7-4 mm,临时补修为+9-4 mm,当钢轨侧磨达到一定程度时,轨距扩大随之产生。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线路大修、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的质量检查标准;也就是说所有作业后的线路轨距都必须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当钢轨磨耗达到一定值时,往往轨距无法保证。

经常保修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养的质量管理标准;即既有线路在列车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得超过的质量管理标准,日常检查超过标准时,应安排经常保养作业,达到作业验收标准。

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控制标准,即超过临时补修管理偏差管理值时,对行车会造成影响,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紧急补修工作,以保证行车安全。

二、曲线轨距整治方法保持曲线良好状态,减少机车车辆作用在轨道上的附加力,是减轻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缓解轨距急剧扩大,延长曲线维修周期的关键所在。

因此,分阶段,按不同的磨耗状况,制定针对性地整修措施,十分必要。

铁路曲线钢轨磨耗与减缓措施分析

铁路曲线钢轨磨耗与减缓措施分析

铁路曲线钢轨磨耗与减缓措施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阐述铁路曲线钢轨磨损因素,进而分别从整治曲线方向、钢轨涂油器、防治钢轨不均匀侧磨几个方面分析曲线钢轨磨损减缓措施,旨在有效应对钢轨磨损情况,减少轨道部件伤损问题,保证钢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铁路曲线;钢轨磨损;超高;纵移法引言:在铁路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列车牵引重量不断提高、促使轨道磨损问题更加严重,特别是钢轨小半径曲线磨损较为突出,需要各个部门予以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应对钢轨磨损。

事实上,铁路曲线钢轨磨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将会涉及到钢轨、轮轨等方面,磨损减缓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处理方式,切实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1.铁路曲线钢轨磨损因素无论是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影响,还是由于列车作用,都会促使铁路钢轨出现锈蚀、伤损、磨损的问题。

对于铁路钢轨曲线轨道,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钢轨磨损问题,从而需要更换新的钢轨。

基于现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对于小半径曲线轨道钢轨,大部分钢轨报废都是由于轨道磨损造成,曲线钢轨磨损又可以根据磨损部位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别,第一种则为上股钢轨侧面磨耗,第二种则为下股钢轨头部压溃,第三种波形磨耗。

通常而言,曲线上钢轨、曲线外轨自身的磨损程度较为严重,特别是曲线外轨,主要集中于头部内侧,当列车通过铁路轨道时,外轨头部内侧则会相应受到列车的影响,形成较为严重的滑动摩擦。

与此同时,内外两侧的铁路曲线钢轨长度不同,促使内外两轮进行滑动时,最终经过的距离长度也存在明显差别,当车轮进行滑行时,轨顶磨损程度将会随之增大。

相反,对于曲线内轨,磨损问题主要集中于轨头顶面位置,当列车进行低速行驶时,促使钢轨曲线内轨负荷不断增大,甚至相应造成轨头压陷现象。

并且,当列车需要进行转向时,将会促使钢轨顶面进行横向滑动摩擦,增大曲线钢轨磨损问题。

曲线上钢轨磨损原因多元,很大程度上受到曲线半径的影响[1]。

小半径曲线侧面磨耗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

小半径曲线侧面磨耗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

小半径曲线侧面磨耗原因分析与整治措施作者:赵文惠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4期[摘要]通过分析小半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导致轨距不易保持,轨道动态TQI指数逐渐升高,总结这些变化的特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原因;整治措施中图分类号:P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159-021.小半径曲线存在问题大准铁路工务段管辖的大准线地处山区,隧道48座,延长米为36909米,桥梁163座,延长米为28380米,涵洞818座,横延米为35760米,曲线358条,半径≤600米的曲线有120条,坡度较大,自然条件差。

2011年开始对二线的修建,同时对既有线的拨接改造,虽然线路条件有所改善,但是既有线线路设计标准较低,排水设备不健全,道床厚度不足等状况仍然存在;造成道床排水不良,翻浆冒泥严重,形成线路条件、质量先天不足,小半径曲线侧面磨耗严重,高峰期每年因侧面磨耗更换曲线钢轨达20km,严重地段每月磨耗达1.3mm,基本上每年都得更换一次,这样不仅增加了维修工作量,而且大大增加了运营的成本和对运量的干扰。

2.曲线侧面磨耗产生的原因线路不间断受到机车、车辆的摩擦和冲击,线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曲线地段尤其是小半径曲线地段比直线地段受到的冲击、摩擦和横向力更加明显,钢轨侧面磨耗就是在列车运行,轮轨摩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随着近几年运量的不断增加,曲线上股钢轨的磨耗、鱼鳞伤、掉块及疲劳裂纹尤为突出。

2.1横向水平力通过对曲线轨道受力的分析,可将列车作用于钢轨上的力分为3个方向,即竖直方向、水平横向和水平纵向,横向水平力是导致钢轨侧面磨耗产生的主要原因,横向水平力主要指车轮对钢轨的侧压力和曲线上的附加横向力,曲线半径愈小,横向水平力愈大。

这些横向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心力、行车速度、曲线半径和外轮超高。

当压应力和横向力的共同作用下超过了钢轨的屈服强度时,在钢轨作用边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形成疲劳裂纹。

小半径曲线安装轨顶涂覆装置缓解钢轨磨耗的 应用探讨

小半径曲线安装轨顶涂覆装置缓解钢轨磨耗的 应用探讨

小半径曲线安装轨顶涂覆装置缓解钢轨磨耗的应用探讨摘要: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快捷、高效等运营需求,随着其行车间隔的缩短,运能的增加,轮轨动力作用也随线路服役时间而加剧,尤其在小半径曲线上钢轨磨耗的现象尤为突出,随之而产生的列车振动和噪声也严重降低了市民出行乘坐地铁的舒适性。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波磨涂覆装置0 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磨耗的现状受制于城市规划、地形条件等因素,地铁小半径曲线(半径≦450mm)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被较多运用,但在后期运营维护方面存在较多不便。

特别在城市规划先于地铁线网规划的老城区,小半径曲线占总曲线数量的比例相对较高,同时由于线路运营期时间较长,小半径曲线引起的钢轨磨耗较为严重,波磨情况也比较普遍。

波磨的产生导致钢轨和车轮上的不平顺,在地铁运行时会对车辆和轨道造成诸多伤害,比如钢轨振动加剧,噪音增大,加大对轨道结构的冲击而损坏结构、扣件,且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及舒适度。

因此,在运营方面除了加强对小半径曲线的检测维护,还急需对钢轨波磨病害进行研究、处理。

1 缓解小半径曲线磨耗的方式减缓轨面波磨的发展、降低噪声是地铁线路轮轨关系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通常,应对波形磨耗的措施主要有轨形轮廓打磨、轮缘润滑、涂油器、调整轨底坡等改变轮轨接触匹配的方式。

目前,地铁在治理波形磨耗方面主要采用轨侧涂油及钢轨打磨的方法。

一方面实现减缓磨耗,另一方面对已出现波磨地段进行消除。

但实际运用中涂油器缓解磨耗作用不明显,甚至涂油导致的高蠕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契合钢轨波磨产生的机理。

而钢轨廓形打磨可有效去除波磨和改善轮轨接触的动力学状态,暂时减缓波磨对线路、车辆的损伤,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波磨产生,经过一段时间,病害依然再现,不得不持续打磨。

同时,钢轨打磨去除波磨恢复廓形自身费用不菲,也会缩短钢轨使用寿命。

除以上措施,在钢轨轨顶涂覆摩擦剂是应对曲线磨耗尝试较多的一种方法。

在轨顶涂覆摩擦剂,车轮碾过时将摩擦剂携带转移,在轨顶与轮缘踏面间的接触面生成一层功能性薄状膜,控制摩擦系数,改善轮轨关系,避免了使用传统油脂类材料涂抹在轨顶导致降低轨顶黏着力的发生;进而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横向力,抑制轨顶磨耗和噪声产生。

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分析及防治

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分析及防治
( ala rn p rainC ne ) R i yT a s ott e tr w o
Ab t a t T e p p ra ay e h a a s s o p e a l n tr f c a i sa d t k s5 g o al o x mp e t sr c : h a e n l z s t ewe rc u e f p rr i i mso h nc n a e 0 k f i f re a l o u e me r c c l t h o a sr s fw e lc n a t on s o r v ni n me s r s h v e n p o o e . l a u ae t e l c l te s o h e o t c i t.S me p e e t a u e a e b e r p s d p An l sso a y i fUpp r Ra lW e r i h m a lRa us Cur e a u e m e s r s e i a n t e S l di v nd Co nt r a u e
Qi ioi JnX a g a l i in X
2 1 荷 载应 力 .
直线地段 , 理论 设计 轮轨 接触 点正 好落 在 轨 按
是不可避免 的 。尤其 是 在小半 径 曲线 上股 的钢 轨 ,
面 中部 , 轨面 中部 虽然是 横 向弧 面 , 但是 , 由于弧 的
2 1 年第 2期 01
南钢 科技 与管理
5 5
半径 较大 , 并受轨 道弹性影 响 , 轮轨接触 实 际上接近
5 4
南钢 科技 与 管理
2 1 年第 2期 01
小 半 径 曲线 上 股钢 轨 磨 耗 分析 及 防 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及整治措施小半径曲线的换轨周期,主要由上股钢轨的侧面磨耗和波形磨耗来控制。

我国铁路行业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有98%是由于侧面磨耗超限而报废的。

对于小半径曲线上的钢轨而言,轮轨的磨耗和损伤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曲线上股钢轨侧磨加剧,导致几何形状发生改变,有效截面减小,影响运营安全。

因此,必须在钢轨磨损达到一定限度时就更换钢轨,以保证列车的运营安全。

严重的钢轨侧面磨耗减少了钢轨的强度,加剧了钢轨的伤损,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不仅浪费大量的资金,而且还干扰运营任务的完成。

因此,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对解决轨道交通因钢轨磨耗而出现报废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1 曲线钢轨磨损机理钢轨磨耗主要有垂直磨耗、侧面磨耗、鞍型磨耗和波形磨耗(简称波磨)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钢轨的侧面磨耗和波形磨耗,下面就这两种磨耗机理进行简单阐述。

波磨机理波形磨耗是指钢轨使用后钢轨顶面出现的波形不均匀磨耗。

按其波长分为短波(波纹形磨耗)和长波(波浪形磨耗)两种。

据研究,钢轨波形磨损形成的充要条件是轮轨接触点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联合作用结果,使旧钢轨轨头内产生2~7mm深的塑性区,并且在纵向负蠕滑率作用下,塑性区向上向前产生碾压变形基础单波,同时踏面经过不均匀磨耗和压宽,由单波发展成多波,从而导致波形磨损的发生和发展。

在轮轨系统中,影响钢轨波磨形成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轮对的扭转粘滑振动的强度,它决定了是否会形成钢轨波磨;二是在车辆运行条件下,钢轨波磨是否会进一步发展,是加速还是减缓波磨的发展,则取决于轨道弹性和阻尼、机车车辆及其走形部构造特性、曲线半径、轮轨间粘着系数及轮轨蠕滑力特性曲线、轨道不平顺等因素(见图1)。

图1波磨示意图侧磨机理钢轨侧磨发生在小半径曲线的外股钢轨上,是目前曲线上伤损的主要类型之一。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轮轨的摩擦与滑动是造成外轨侧磨的根本原因。

当机车车辆在直线轨道上运行时,一般轮轨间仅为一点接触,但列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外轮缘与外轨的轨距线相互贴靠,产生两点接触现象,并在该点上产生钢轨对车轮的导向力。

与此同时,轮轨接触点上的轮对运行方向与轨距线的切线方向形成一个冲角α,轮缘将缘着切线方向对轨头边缘不断削磨,产生侧磨。

侧磨的大小可用导向力与冲角的乘积即磨耗因子来表示。

因此,导向力和冲角是决定钢轨侧磨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

疲劳裂纹图、钢轨外轨磨耗示意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

图2 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图3 钢轨外轨磨耗示意图2 曲线钢轨磨耗的影响因素分析曲线钢轨磨耗的影响因素存在于轨道和机车两个方面。

从轨道方面而言,影响因素有:曲线半径、外轨超高、曲线轨距加宽,轮轨间的摩擦系数、轮轨游间以及曲线状态的好坏等;从机车方面而言,影响因素有:机车的类型、轴重、机车转向架构造、机车牵引性能以及行车速度。

轨道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2.1.1 曲线半径大小的影响钢轨曲线段车轮与钢轨相互作用产生对列出轮对的导向作用,车轮与钢轨产生相互间的粘着、蠕滑,轮轨的磨耗和损伤十分严重。

而且半径越小,钢轨磨耗越严重。

表1列出了某地铁线路小曲线半径处的钢轨磨耗实测数据。

表1 小曲线半径对磨耗影响表2.1.2 轨距如图4所示:δ=(D A-D B)/(4n)S =δ+ q(n为踏面斜率;D为滚动圆直径)如果轨距变大,则游间δ增大(轮轨游间值为轨距与轮对宽度之差)。

列车进入曲线时,运行的蛇形幅度变大,列车左右摆动加强,作用于钢轨的横向力增大,轮轨间撞击力也变大,从而加剧轮轨磨耗和轨道变形。

现场试验表明,适当减小轨距,可以改善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的条件,使两轮的滚动半径差增大,滑动力减小,轮缘与外轨侧面之间的摩擦力也就减小,同时车体横向摇摆减弱,轮轨导向力也适当减小,从而减轻侧磨(见图4)。

图4 两车轮滚动半径2.1.3 超高由于超高影响导向力和冲角的变化,因而直接影响钢轨轨头侧磨速率的大小。

经过对欠超高与过超高对曲线钢轨侧磨的影响的大量观测试验表明,有着适当的欠超高对减缓钢轨侧磨是有利的。

表2 超高对侧磨影响表北京铁路局与北方交大合作也曾对此进行长期研究,并在石家庄至太原铁路线小半径曲线地段建立了实验观测段。

如表2所示,试验段实测的列车平均速度为v=78km/h,曲线半径R=600m。

按传统的超高公式计算的平衡超高为h=120mm。

实测侧磨量数据表明,在平衡超高时钢轨侧磨量最大,试验同时也表明在小于平衡超高时钢轨侧磨量最小,得到了与其上相同的结论。

各方专家研究表明,按平均速度算得的超高减少15%来设置曲线超高是比较合理的。

2.1.4 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研究表明,轮轨接触角不同时,轮对中心将偏离轨道中心线以不同的滚动半径运行。

加大内轨轨底坡,减缓外轨轨底坡,可加大内外轮滚动半径差,减小车轮在外轨上的滚动距离,从而达到减缓侧磨的目的。

石太线对R=300m的两曲线改变轨底坡后,月均侧磨实测数据如表3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内轨轨底坡加大,曲线外轨轨底坡减小,将会减少轮对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滑动量,进而有利于减缓曲线钢轨磨损。

表3 轨底坡对侧磨影响表2.1.5 曲线圆顺度曲线钢轨不均匀侧磨的形成与曲线的圆顺度有关系。

曲线不圆顺就意味着曲线半径不一致,有的所处半径变大,有的所处半径变小。

小半径曲线钢轨磨损严重,大半径曲线钢轨磨损较轻,从而形成不均匀磨损,减少钢轨的使用寿命。

曲线圆顺度的不良直接引起轮轨横向力及导向力的改变,在圆顺度不良曲线范围内的后四分之一段,其导向力和冲角增大较多,钢轨侧磨加剧。

因此,进行拨道使曲线圆顺及整治接头和消灭硬弯是防止不均匀磨耗的有效措施。

钢轨材质对磨耗的影响由于各条线路的钢轨情况不同,所以影响轮轨磨耗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各国铁路部门都在增加钢轨重量和提高钢轨技术性能两方面下功夫。

据德国文献资料,速度由120km/h 提高到160km/h时钢轨应力增加%,这就需要增加钢轨的重量和改善钢轨的性能。

石家庄工务段在石太线上行23个曲线的6.745km线路上铺设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钢轨,磨耗情况如表4所示。

高强度钢轨能有效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故改进钢材的生产工艺,保证钢轨质量的均一性,对减缓钢轨磨耗可以起很大的作用(见表4)。

表4钢轨材质对磨耗影响表3 曲线钢轨磨耗的减缓措施3.1.1 轮轨润滑列车在曲线段上行驶,在轮轨接触面涂油,可以降低滑动摩擦因素,大大降低摩擦力,达到减缓钢轨磨耗的目的。

轮轨涂油的效果已为国内外的铁路运营实践所证实。

根据美国的试验资料,涂油后钢轨侧磨量降至原来的1/5~1/7,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减缓轮缘与轨头侧向磨损,可采用轮缘和钢轨轨头工作边润滑方法。

(1)人工涂液态油人工涂油只能使用液态油,用量难于控制。

油渗入疲劳纹将加速疲劳纹的发展,同时加大了车轮横向滑动。

因此已经较少采用人工涂油。

(2)在列车上安装固体涂油装置车载式钢轨涂脂装置投资少、见效快,是减缓轮轨磨损和延长轮轨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

只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一定会达到理想的减磨效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钢轨断面打磨机车车辆通过曲线一般是靠导向力来导向,而现代化曲线通过理论证明,在一定的曲线半径和机车车辆结构下,可用轮轨蠕滑力导向,从而使外侧轮缘簿贴靠外轨或减小贴靠时的冲角,以减轻轮轨磨耗。

如图5所示,非对称打磨的断面形状,对外轨打磨可使轮轨接触点A移到B点,则内外轮滚动半径增大。

理论上说,这个差值若能比内外轨长度差略大,则外侧轮轨可不接触,完全由轮轨蠕滑力导向,这是最理想的。

对内轨打磨可以避免轮缘根部与轨距角的接触,防止轨头的剥离。

非对称打磨在减缓钢轨侧磨、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效果。

国外应用经验表明:将这种技术用于重载铁路,横向力可减少50%~90%,延长钢轨使用寿命50%以上。

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校正性打磨,保持轨面的平顺,再结合预防性打磨,打磨掉钢轨表面的细微裂纹,使之不能发展成接触疲劳型波磨。

图5 钢轨打磨图改善转向架性能改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是研究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一直追求的目标。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采用径向转向架是降低曲线上轮轨磨耗和提高直线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适合运用在摆式列车及曲线较多的既有线提速客车上。

加强车辆的维修保养车辆高质量的维修保养,也能减缓轮轨侧磨。

例如,对车轮踏面上扁疤及时进行修正。

另外,当轮对定位缺陷与曲线方向成不利组合时,轮轨磨耗增大近4倍。

降低轮对定位误差,及时维修养护车辆,使轮对处于良好的状态,则对减缓曲线钢轨的侧磨和轮缘的磨损都是有利的。

小曲线半径地段安装新型护轮轨弹性减磨、防脱新型护轨装置是近年来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型护轨装置。

它主要由护轨及护轨支架组成,护轨不与轨枕发生关系,是先将护轨支架用螺栓与扣板紧固在钢轨(走行轨)的轨底上,再将护轨用螺栓紧固在支架上,护轨的轮缘槽宽度根据需要可调。

该装置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上已广泛采用,该装置能减少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轨头侧面的磨耗与伤损,能延长钢轨使用寿命3~4倍,减少小半径曲线保养、维修工作量30%~40%。

该装置也可在道岔尖轨尖端前基本轨处安装,减少车轮对尖轨的撞击。

4 国内外现状与发展前景针对不可避免的轮轨磨耗,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减少磨耗方法。

有的从轮轨关系入手,利用蠕滑力导向改善轮轨的接触条件和摩擦条件;有的从增加钢轨重量和提高钢轨技术性能两方面下功夫;有的通过更换曲线上股钢轨为全长淬火轨,提高钢轨的使用寿命;有的采用曲线钢轨不对称断面打磨技术减缓侧磨的发生,还有的采用科学的轮轨润滑技术降低轮轨磨损。

总之,钢轨磨耗是一个具有积极经济意义和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5 结语轮轨磨损是世界铁路界长期研究的课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城轨交通领域对轨道部件磨耗研究尚少,应借鉴(大)铁路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开展研究;应从轮轨系统的角度,把车辆和工务结合起来,提出养护维修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减缓轨道部件及车轮磨耗,提高轨道部件的使用寿命。

(来源:2013年第2期《地铁科技》;作者:邱捷程志全张学敏赵伟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