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研究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我国卫生总费用预测研究

( . c ol f ul ahC nr ot nvrt,H n nC a gh 10 8 C i ; 1 Sh o o P bi Hel e t Su U i sy u a hn sa40 7 , hn c t l a h ei a 2 C n efr e t ee p et eerhMiir f e t , eig 10 9 , hn ) . e ̄ a hD vl m n R sac ns yo a oHl o t Hl h B in 0 1 1C ia j
研究。
由于卫 生服 务需 求 与经 济增 长动 态变 化 的关 系随着 时 间 的推移 易受 到外 界 冲击 、政 策变 化等 不可 测 因素 的 影 响 ,用 固定参 数模 型 表现不 出这些 变化 且可 能达 不到
重要 的参考 价值 。
我 国于 2 世纪 8 年代初开始进行卫生总费用的测 0 0
te r sa dtec aa tr t so e l x e dtr o 17 0 8 h oi n h rceii fh at e p n i ef m 9 8t 2 0 .Weas v u td tepe it ge e tu igtreac rc e h sc h u r o loe a ae r ci f c sn e cu ay l h d n h idcose cp a l d 1 h eut so d ta tt p c d l ly d a otn oei r it gh at x e dtr n itr xe tsmpe mo e .T ersl h we ts esa emo e a e ni r t l n pe ci e h ep n i e. s h a p mp a r d n l u
I AGD 。 , ( . 4 0 一 0. 5 4 ) . , P P 一+ 1 2 7 1 7 6 4 I I+ £ ‘‘ \ J AT Il EH 2/
第六章 卫生总费用

3、实际使用法: 从卫生服务功能和卫生服务产品使用 角度看,将卫生总费用划分为个人卫生费 用,公共卫生费用,卫生发展费用和其他 卫生费用。反映消费者对不同类型卫生服 务的利用程度和费用水平。
指标分类: 1、个人的医疗费用 2、公共卫生费用 3、卫生发展费用 测算方法: 1、现场调查法 2、成本估算法 3、服务人口法
背景:继卫生经济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对卫生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卫生经济 思想活跃 事件:①国际劳工组织→14国与美国对比 ②ISSA的类似研究 意义:开研究先河、国与国健康事业对比、 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
• 2、艾贝尔· 史密斯的研究 • 目的:如何在国际间进行标准化的研究 • 方法:标准化调查表研究(6国、29国) • 意义:《卫生保健的支付》《卫生费用的国
机构法则反映了卫生资金流向哪些类 别的医疗机构,流向了哪些区域的医疗机 构,通过该办法测算,能够看到这些流向 是否合理。
是否应该吸引社会资本办医, 医疗行业筹资多元化是否等同于 医疗市场化?
说明了 什么?
资料分析:中国新闻网2009年2月17日
2008年,中央安排专项投资111亿元 支持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其中:第4季度新增投资48亿元支持157所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978个乡镇卫生院、 5547个村级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 投资10亿元建设10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院。
•
卫生部统计研究室定点抽样
㈡国内概况
• 3、1987年世行的第二次考察
• 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的科学性 • 确认1978-1985测算值 • (杜乐勋、罗五金、于德志、魏颖)
• 4、卫生经济研究所承担国家级卫生总
费用测算工作(1993)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对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对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作者:陶春海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52期[摘要]在医疗服务领域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医疗服务的效率问题,必须由第三方——政府介入医疗服务市场。
政府介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方式既有政策干预,又有卫生费用的供给,而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将对医疗服务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医疗服务;卫生总费用;结构;流向;效率[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52-0038-02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事业总的投入,反映卫生服务的规模及其消耗经济资源的水平,其数据收集和核算工作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也就是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账户进行综合平衡。
卫生总费用分析也称国家卫生账户(National Health Accounts,NHA),NHA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和评价卫生总费用,即根据卫生资金的运行规律和特点,从资金来源、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数据处理和测算,建立起三个相应的核算子体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框架——国家卫生账户核算体系。
为增强我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的国际比较性,笔者参照OECD对医疗卫生的范围定义及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用三维的卫生费用国际分类体系,即从资金来源、医疗服务单位和医疗服务项目三种不同的维度描述卫生系统资金的流动情况。
对于医疗服务效率,不同时期、不同学界有着不同的界定,笔者在对国内已有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最具典型代表的是由李少冬等(2006)提出的。
他们认为,医疗服务效率是指特定国家或区域内,社会总资源中投入到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源产生的效用大小。
本文在理论分析上倾向于李少冬等对医疗服务效率的界定,因而将本文的医疗服务效率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区域内,通过对医疗服务机构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产出物的经济价值与产出该价值的投入物经济价值之比的计算而获得的该医疗服务机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及卫生资源利用程度的度量。
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国卫生总费用分析

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国卫生总费用分析顾昕【期刊名称】《《中国医院院长》》【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6页(P84-89)【作者】顾昕【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医改也随之进入了新时代,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增加投入势在必行。
这不仅要求进一步巩固全民医保体系,提升其筹资水平和支出水平,而且也要求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增加卫生支出的比重。
在考察公共财政对于医疗的投入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把握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体状况,对此,最常用的度量指标就是卫生总费用(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THE)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卫生总费用在很大程度上以货币量的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用于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资源总量,其中既包括公共部门动员的资源,也包括民营部门(或私人)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支出,其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府、社会和民众对卫生、健康和医疗的关注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以及各国的社会政策专家,均通过对卫生总费用的分析,揭示各国卫生资源的总量和配置,从而透视公共财政支出的变化以及社会政策的总体变化。
当然,应该注意的是,卫生总费用并不代表医疗卫生健康资源总量的货币值,另一些政府与社会的投入,例如,在全民健身运动领域的投入,在官方统计上并未纳入卫生总费用。
但无论如何,卫生总费用这一指标足以代表医疗卫生健康资源总量的绝大部分。
很显然,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卫生总费用的来源都是多元的,支出流向也是多元的。
为了推进国际卫生政策的比较及其改善,一些国际组织尤其是WHO和OECD发展了国家卫生账户(national health accounts)数据收集和核算的办法,向会员国推荐。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卫生部委托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承担卫生费用核算研究工作,到2003年建立了中国国家卫生账户的核算体系。
卫生总费用及其核算方法_CN

Health Economics
12
分析卫生费用的常用指标
1.
2.
3.
卫生总费用 (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 (THE)) 人均卫生费用(Health expenditure per capita) 卫生费用占GDP的百分比:最常用的指标
Health Economics
Health Economics
38
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
从筹资角度分析和评价卫生资金运动 卫生筹资渠道: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
主要评价指标:
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 卫生总费用构成;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卫生总费用各 年增长率;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率;卫生总费用对GDP的 弹性系数)
Health Economics
33
卫生总费用核算平衡表(2)
筹资来源 机构流向
筹资总额
分配总额
Health Economics
34
卫生总费用核算平衡表(3)
医疗 政府 社会 个人 合计 公共卫生 卫生发展 其他 合计
Health Economics
35
卫生总费用核算基本原则
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较大 90年代政府和社会支出的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下降, 2000年以后有略微升高。(Government and social spending as a share of THE);( Private spending as a share of THE ) (Why? Is it rational?)
卫生费用(Health Expenditure)

2005 年 13.3 8.1 5.1 13.6 26.2 60.1 57.7 42.3
卫生保健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 度分析 ٭经济增长对卫生保健需求的影响
٭卫生保健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 ——消费需求贡献率
医疗卫生需求贡献率:反映医疗卫生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国民 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医疗卫生消费贡献率=医疗卫生消费需求增长量/GDP增长量
卫生费用(Health Expenditure)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陈兴宝
卫生费用的范畴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是维持、改善 健康的一切活动,例如疾病、失能或精 神障碍以及预防、诊断、治疗、护理、 康复等照顾有关的,由医疗卫生服务提 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用品,家庭医疗费 用开支,以及政府有关的卫生政策与管 理费用均列入卫生费用。
卫生总费用核算体系框架图
卫生总费用核算
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 卫生费用筹资总额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法 卫生费用分配总额
卫生总费用实际使用法 卫生费用使用总额
政 府 卫 生 支 出
社 会 卫 生 支 出
居 民 个 人 卫 生 支 出
医 疗 机 构 费 用
公 共 卫 生 机 构 费 用
零 售 药 店 费 用
卫生费用分配总额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分配与 流入各级各类卫生机构或不同卫生服务项目的 货币总额。
从不同领域或部门来看,具体表现为卫生 部门、工业及其他部门、私人开业医生、村级 卫生机构等部门。从机构角度划分,具体表现 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费用、公共卫生机构费用、 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费用及 医学科研机构费用等,反映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的分配使用,分析与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 性和合理性。
我国卫生费用变化总分析【模板范本】

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存在着明显的结构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卫生总费用在不断增长,城乡居民私人支出比例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全国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我国卫生总费用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医疗卫生支出的历史发展进程.1978年~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由110.21亿元增长为14535。
40亿元.90年代以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在3%~3。
6%之间,90年代以后,该比重开始上升,达到4%,经过四年低谷期之后,反弹为1998年的4.36%,到2008年为4.83%,可以看出,我国卫生总费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表现为一种迂回上升态势。
我国卫生总费用由三部分组成,政府财政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2002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15.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57.7%;到2008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24.7%,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40.4%。
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最少,而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最多。
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有所增加。
80年代以来,急剧上涨,特别90年代.药品费用占用比较大,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比重小,居民卫生支出比重较大.城乡居民卫生人均费用差距较大.从卫生总费用内部构成上看,1990年~2008年,虽然我国卫生总费用各个构成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强劲增长,成为卫生总费用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从我国城镇居民的医疗卫生现状看,200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6%下降到4.5%,到2008年,该比重略有上升,为5.7%。
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绝对额有所增长,但也只占到25%。
政府财政卫生支出在城镇居民卫生支出中的比重不足,使得居民个人的医疗支出持续上涨。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和分析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和分析第一部分前言国家卫生费用核算(NHA)是与卫生政策有关的基础性研究之一,卫生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卫生费用核算系统,并通过它提供对政策有影响的信息。
卫生费用核算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卫生资金是从那里来的?(筹资来源)卫生资金流向那里?(卫生服务和商品的提供者)卫生资金主要用于什么服务?(从服务功能上评价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编辑。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开始于80年代初。
1981年,世界银行专家来华考察,引进卫生总费用概念,并介绍国际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首次运用筹资来源法和服务提供法估计与测算了中国1980年和1985年卫生总费用,拉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与测算的序幕。
此后,中国逐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完善测算方法。
1987年,世界银行专家再次对中国卫生部门进行考察,并与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贷款办等相关业务司局合作,与中方专家共同研讨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并确认1978-1985年卫生总费用估计值。
90年代初,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合作成立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课题组,对中国卫生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系统研究,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卫生改革实践,在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与实际测算,使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日趋成熟,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中国卫生保健体制相适应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和测算方法,以及国家级卫生总费用常规测算和信息发布系统,定期估计和发表全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和分析报告,其测算结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决策依据之一,在分析与评价卫生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7月,世界银行组建专家考察团访问中国,对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考察,并与卫生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高级官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考察结束后,世行专家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中国卫生总费用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