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合集下载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报请批准《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的报告【模板】

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报请批准《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的报告【模板】

毕人常〔2018〕19号签发人:王炳荣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报请批准《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的报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已于2018年12月21日经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现报请批准。

毕节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12月25日毕节市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12月21日毕节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对建设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寨规划。

第三条城乡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衔接,符合毕节试验区长远发展的需要。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行政区域内相关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级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工作;市辖区管理城乡规划工作的部门负责市级中心城区范围以外的规划管理事项。

前款所称中心城区,是指市、县城市主导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

第六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镇、乡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市、县(区)人民政府设立城乡规划督察委员会。

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辖区公众代表及本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和公众代表委员总和人数比例不得低于委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毕节双百城市总体规划

毕节双百城市总体规划

毕节“双百城市”总体规划一、城镇规划(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规划期内,形成1座65 万人的城市(毕节市中心城区),7 座 1~5 万人的城镇(撒拉溪镇、燕子口镇、小吉场镇、普宜镇、林口镇、朱昌镇、八寨镇)、13 座 0.5~1 万人的小城镇(杨家湾镇、长春堡镇、清水铺镇、龙场营镇、何官屯镇、青场镇、大银镇、对坡镇、田坝镇、岔河镇、田坝桥镇、层台镇、亮岩镇、水箐镇、放珠镇、生机镇)和 11 座小于 0.5 万人的城镇(放珠镇、水箐镇、生机镇、千溪、大河、野角、团结、阿市、大屯、田坎、阴底)的规模结构。

(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城镇体系以骨干公路和铁路为主要轴线组织。

1.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厦蓉高速公路、贵毕公路、毕威公路和规划隆黄铁路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轴线,主要城镇沿轴线分布,形成近于“十”字型的空间布局。

2.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近邻的城镇作为城市产业布局延展区域,构成主城~卫星城镇布局空间。

3.培育发展燕子口、林口~清水铺~普宜~龙场营城镇发展轴。

二、中心镇建设撒拉溪镇:毕节市西南部的中心镇。

2030 年城镇人口发展到 3 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100m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3km2。

城镇以发展商贸、旅游、生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职能为主,形成市域西南部的中心节点。

小吉场镇:毕节市中东部的中心镇。

2030 年城镇人口 1.5 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90m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1.4km2。

城镇以发展工业、商贸和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职能为主。

普宜镇:毕节市东北部的中心镇。

2030 年城镇人口 1.2 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100m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1.2km2。

城镇以发展工业、商贸、旅游服务职能为主,形成市域东北部的中心节点和大纳公路上的重要城镇。

林口镇:毕节市北部的中心镇。

2030 年城镇人口 1.0 万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 90m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0.9km2。

城镇以发展采矿、工业和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职能为主,市域乡镇企业集聚布局中心之一。

毕节-大方总规评估9.11

毕节-大方总规评估9.11

《毕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大方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评估报告一、毕节现状概况1.1社会经济(1)经济现状近年来,毕节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迅速。

从全省角度来看,毕节地区现有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全省排位总体处于上游水平,目前的发展动力和后劲十足。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08年)》的数据,毕节地区2008年的生产总值为398.76亿元;人均GDP为4580元;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70.61亿元;一般财政预算内收入23.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3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1.3%。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500.1亿元,同比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7亿元,同比增长50.3%;财政总收入91.34亿元,同比增长31.27%;规模工业增加值111.04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总产值165.06亿元,同比增长6.02%;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3109元,同比增长1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

(2)产业现状毕节实验区成立以后,是毕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经济结构变化以农业的稳步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特征。

一方面农业以43%的年均速度递增,2008年达到106亿元,比1988年的12.3亿元,增长了7.6倍。

另一方面,工业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年均增长63%,2008年达到167亿元。

比1988年的5.1亿元,增加了31.7倍。

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例上升到了61%。

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加速阶段。

尤其是地产业的扩张和旅游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毕节地区第三产业的繁荣。

统计数据显示,毕节地区2008年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40%和32%。

毕节双山控规--文本2014-0421

毕节双山控规--文本2014-0421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落实、深化《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优化和合理配置 毕节经济开发区的空间资源,促进毕节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并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使毕节经济开发区的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GB 50137-2011) ; (四)《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 ;(五)《贵州省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与审批指导意见》 ;(六)《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 ; (七)《贵州省省级工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八)《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的批复》(黔府函﹝2011﹞319号); (九)《毕节—大方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 (十)《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 ;(十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等国家、贵州省其他关于城乡规划编制规范、技术规定及有关政策法规。

第三条 规划范围贵州毕节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处于白马山、青龙山和凤凰山三山所辖的三角形谷地,北邻海子街组团,南接竹园物流园区。

毕节-大方总规评估9.11

毕节-大方总规评估9.11

《毕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大方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评估报告一、毕节现状概况1.1社会经济(1)经济现状近年来,毕节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迅速。

从全省角度来看,毕节地区现有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全省排位总体处于上游水平,目前的发展动力和后劲十足。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08年)》的数据,毕节地区2008年的生产总值为398.76亿元;人均GDP为4580元;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70.61亿元;一般财政预算内收入23.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3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1.3%。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500.1亿元,同比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7亿元,同比增长50.3%;财政总收入91.34亿元,同比增长31.27%;规模工业增加值111.04亿元,同比增长15%;农业总产值165.06亿元,同比增长6.02%;非公有制经济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0.3%;旅游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3109元,同比增长1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头。

(2)产业现状毕节实验区成立以后,是毕节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经济结构变化以农业的稳步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特征。

一方面农业以43%的年均速度递增,2008年达到106亿元,比1988年的12.3亿元,增长了7.6倍。

另一方面,工业的增长速度更为迅速,年均增长63%,2008年达到167亿元。

比1988年的5.1亿元,增加了31.7倍。

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例上升到了61%。

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加速阶段。

尤其是地产业的扩张和旅游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毕节地区第三产业的繁荣。

统计数据显示,毕节地区2008年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40%和32%。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

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 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1 第二节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 2 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 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5 第二节城镇给排水规划--------------------------------------------------------- 5 第三节能源规划--------------------------------------------------------------- 6 第四节通讯及邮政规划--------------------------------------------------------- 6 第五章城镇重要社会设施与住房建设规划------------------------------------------- 7 第一节教育发展--------------------------------------------------------------- 7 第二节文化广播与体育设施建设------------------------------------------------- 7 第三节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7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 8 第二节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七章空间管制规划------------------------------------------------------------- 9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 10 第九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1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1 第二节城市规模-------------------------------------------------------------- 11 第三节城市发展目标---------------------------------------------------------- 11第四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 -------------------------------------------- 11 第五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12 第六节城市发展时序 ---------------------------------------------------------- 12 第七节土地利用规划及强度控制 ------------------------------------------------ 12 第八节居住用地布局与住房建设规划 -------------------------------------------- 13 第九节公共设施布局 ---------------------------------------------------------- 14 第十节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布局 ------------------------------------------------ 15 第十一节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设计 ---------------------------------------------- 15 第十二节旧城改造规划 -------------------------------------------------------- 16 第十章中心城区专业规划-------------------------------------------------------- 17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 17 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 18 第二节能源工程规划 ---------------------------------------------------------- 19 第三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 19 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 20 第五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20 第六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 21 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22 第十一章城市远景发展 ---------------------------------------------------------- 2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 23 第十三章附则 ----------------------------------------------------------------- 24 附表------------------------------------------------------------------------- 2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9年修订)的批复

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019年修订)的批复
毕节是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省城市工作大会精神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贱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统筹做好毕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髙质量发展确保按期打贏脱贫攻坚战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建设 用 地 与 建 设 活 动 实 行 统 一 、 严格 的 规划 管
理 ,
市级城 市规划管理权 不得下放 ,
切 实 保 障
规 划 的 实 施 。 禁 止 在 《总 体规划》 确 定 的 建 设 用 地 范 围 之 外 设 立 各类开 发 区 和 城 市新 区 。 要
建 立 健全 《总体规 划》 动 态 监 管 制 度 , 定 期 对
城 镇 综 合 承 载 力 促 进 城 乡 基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
化 ,
改善 城乡 空间 品质 和人居环境 ,
促 进 区 域
协调 ,
推 动 乡 村 振 兴 。
三 、 优 化 城 市 功 能 和 空 间 布 局 。 要 坚 持 节
约 集 约 利 用 土 地 , 严 格 控 制 城 市 规 模 , 遵 守
)》
示 收悉 。
经研究 ,
现 批
复 如 下 :


原则同意
《 毕 节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年 201 0— 2030

}》
20 19 年 修 订


以 下 简

称 《 总 体 规 划 》 ) 。 毕 节 是 以 “ 开 发 扶 贫 、 生 态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调整毕节市城市规划建设审查范围内容的通知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调整毕节市城市规划建设审查范围内容的通知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调整毕节市城市规划建设审查范围内
容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毕署通[2009]33号
【发布部门】毕节地区行政公署
【发布日期】2009.05.14
【实施日期】2009.05.1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调整毕节市城市规划建设审查范围内容的通知
(毕署通〔2009〕33号)
毕节市人民政府:
为了加快毕节市城市建设步伐,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和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经研究,除地区城规委已明确的审查职责外,毕节市政府须报地区城规委审查的范围和内容调整为: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1 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1 第二节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 2 第三节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市域城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 第一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5 第二节城镇给排水规划--------------------------------------------------------- 5 第三节能源规划--------------------------------------------------------------- 6 第四节通讯及邮政规划--------------------------------------------------------- 6 第五章城镇重要社会设施与住房建设规划------------------------------------------- 7 第一节教育发展--------------------------------------------------------------- 7 第二节文化广播与体育设施建设------------------------------------------------- 7 第三节医疗卫生与社会福利设施建设--------------------------------------------- 7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 8 第二节城镇防灾减灾规划------------------------------------------------------- 8 第七章空间管制规划------------------------------------------------------------- 9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 10 第九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1 第一节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11 第二节城市规模-------------------------------------------------------------- 11 第三节城市发展目标---------------------------------------------------------- 11第四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增长边界 -------------------------------------------- 11 第五节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 12 第六节城市发展时序 ---------------------------------------------------------- 12 第七节土地利用规划及强度控制 ------------------------------------------------ 12 第八节居住用地布局与住房建设规划 -------------------------------------------- 13 第九节公共设施布局 ---------------------------------------------------------- 14 第十节工业用地与仓储用地布局 ------------------------------------------------ 15 第十一节景观风貌规划与城市设计 ---------------------------------------------- 15 第十二节旧城改造规划 -------------------------------------------------------- 16 第十章中心城区专业规划-------------------------------------------------------- 17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 17 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 18 第二节能源工程规划 ---------------------------------------------------------- 19 第三节电信、邮政工程规划 ---------------------------------------------------- 19 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 20 第五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20 第六节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 21 第七节综合防灾规划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22 第十一章城市远景发展 ---------------------------------------------------------- 22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 23 第十三章附则 ----------------------------------------------------------------- 24 附表------------------------------------------------------------------------- 25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设施、健全城市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地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基本思路,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组织,营建具有地域特色、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环境,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强化和提升毕节市中心城区在全省和贵州西部经济带中的地位,突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题,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为“生态试验区”的服务基地作用,建设成为黔川滇三省交界地区的重要城市和贵州省西部经济带的主要城市节点之一、贵州西北部的商贸和物流中心与信息传输枢纽。

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性质,加强规划调控,引导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相互协调。

第三条规划原则(一)从区域分析入手,合理定位,城镇体系与城市相衔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二)兼顾现实、适当超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三)生态建设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统一;(四)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四条主要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五)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六)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七)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八)《贵州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九)《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十二)《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十三)《贵州西部经济带“十一五”发展规划》;(十四)《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五)《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六)《毕节城区总体规划(修改)》(1989年)。

第五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共22年。

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

第六条规划层次及范围规划层次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两个层次。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市,面积3408.46km2。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市东、市西、三板桥、观音桥、大兴桥、流仓桥等6个办事处和鸭池镇、梨树镇、海子街镇、长春堡镇、小坝镇等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309.75km2。

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65km2。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强制性内容)辖梨树镇、鸭池镇、海子街镇、长春堡镇、田坝桥镇、何官屯镇、小坝镇、八寨镇和6个办事处,面积为845.56km2。

第二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第一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第八条总体目标近期生产总值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以煤电化一体化为龙头、适应循环经济要求、可持续的优势产业和一批特色产业,建设具有毕节特色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有较大改善,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全市人民有一半以上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生态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并建成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城镇化发展取得新成果,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