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说唱音乐概述

合集下载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讲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

第一讲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概述一、传统音乐的概念我国音乐包括以下几种概念: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我们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

二、传统音乐的分类:1、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雅乐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通常为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受厚古薄今观念支配,多沿用古乐或攀拟古乐,肃穆端庄而缺少活力。

燕乐用于宫廷中宴会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经过挑选和加工改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需要。

2、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古琴音乐:我们都知道,古琴是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从“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的音乐功能观,到“中正平和”、“静、远、淡、逸”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出有入无”的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

词调音乐:比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等,都属于词调音乐。

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是文人用读唱方式诵读诗、文言文所形成的音乐门类。

3、宗教音乐:在我国主要是佛教与道教的音乐。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佛教在印度创立时期就已使用音乐,伴随着佛教向亚洲各地的流传,佛教音乐吸收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成分,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件

一、抽查上节作业:
1、记准每个小调的代表歌曲(采用选择和连 线形式)
2.抽唱上节留的7首小调歌曲。
二、新课:小调的具体分类之<二>
1、歌舞小调:
55
2、表现人民翻身解放和赞美新生活的小调: 《月儿五更》、《沂蒙山小调》、《杨柳青》
3、儿童歌曲形式的小调: 《精调》、《一只小鸟仔》、《小白菜》
4.听、唱几首代表性的小调歌曲: 《沂蒙山小调》、《拥军秧歌》、 《月儿五更》、《采茶舞曲》、 《猜调》
第十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 民歌(一)
.;
61
[教学内容]蒙古族长调与短调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其历史,掌握二者的音乐特点 和题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风格的把握
[课前准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大学生民 间音乐教材》、《中国民族器乐曲集》,电脑、 投影仪、U盘一个、VCD.CD碟片若干张,TAPE 62 若干盘,光碟播放机、TAPE播放机各一部。
33
三、听、唱记几首重要歌曲: (作 业)
①《放马山歌》 ②《牧歌》 ③《槐花几时开》 ④《小河淌水》 ⑤《弥渡山歌》
34
第七节 ——《山 歌》(四)
.;
35
[教学重点]记、唱熟山歌两种类型山歌及 代表性的歌曲:“田秧歌”,“一般山歌”。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目的] (同上) [教具]CD.TAPE盒带、CD机、录放机。
36
[教学过程] 一、抽查作业。 1、“慢赶牛”、“弥渡山歌”和“晨歌”各自的表 现特点。 2.抽唱①—⑤首留唱歌曲。 二、新课。 1、一般山歌: ①《太阳出来喜洋洋》 ②《马桑树儿搭灯台》 ③《康定情歌》
37
2、田秧歌: ①流传地点。 ②音乐特色。 ③代表歌曲。 《拔根芦柴花》、《一根丝线牵过河》、 《小小水车四顶头》、《一下田来把口开》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音乐欣赏之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的唱腔,按说 与唱的两种成分相结合 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 说半唱、唱中夹说和似 唱似说三种情况。
曲艺则常常是一人身兼 数角,在演唱中既可以 第三人称描叙情节、剖 析人物,也可以第一人 称来说唱故事。因此, 曲艺演员在刻画不同人 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 声音的造型来表现。
曲艺与戏曲
二、曲艺音乐的基本特征
作品
欣赏
布谷鸟儿咕咕叫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曲艺与戏曲
曲艺音乐 戏曲音乐
— 20 —
曲艺与戏曲
一、戏曲音乐概述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它是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 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 标志。
戏曲作为一种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 艺术,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乐舞和俳优,汉代的 歌舞戏、角觝戏,隋唐的《拔头》、《代面》、《踏摇 娘》等。
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曲艺与戏曲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赏析:这段唱腔是由豫西调的慢二八板及二八板组成,前慢后快,中 间插入散板性的“飞板”,生动地讲述了当年“边关紧,军情急”替 父从军的事实经过,表现了花木兰乐观、豪爽而又羞怯、温柔的性格。 特别是末尾两句衬腔的运用,形象地刻画了花木兰有口难言的神态, 极富生活情趣。
第二节 戏曲音乐
四、戏曲音乐唱段欣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赏析:唱段在优美、明快的笛声中开始,而后是七仙女与董永的上下 句对唱,采用传统唱腔中一人一句的花腔对板,情调欢快,表达了两 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尾处以自由模仿、复调手法发展而成 的男女声二重唱,音乐清晰爽健,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风格。

《说唱天地》PPT课件2 (共60张PPT)

《说唱天地》PPT课件2 (共60张PPT)

• 4、苏州弹词的唱腔
• 其曲调大都是由三种古老的调子衍化而来,这就 是陈、俞、马调。这些流派的唱调构成弹词音乐 的基本调,有人称其为“书调”。另外,弹词还 从其他民间音乐中吸收了一些曲牌,如戏曲中的 【点绛唇】、【耍孩儿】。民歌小曲中【剪剪 花】、【九连环】等。
5、苏州弹词的流派
• • • • • 陈调:陈遇乾 俞调:俞秀山 马调:马如飞 蒋调:将月泉 丽调:徐丽仙
说唱天地
• 一、说唱音乐
(1)说唱音乐是一个民间音乐门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 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 韵散间用,叙事与代言相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 物相结合(艺人称“跳进跳出”、“一人多角” ); 音乐 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 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2)与民歌的不同处:说中带唱,唱中有说. (3)与戏曲音乐的不同处:表现方法(演戏是现身中的说 法,而弹词是说法中的现身);唱腔方面。
四、牌子曲类、杂曲类
• (一)概述
• 牌子曲:唱腔由“曲牌”构成的说唱音乐曲种。 这类曲种最大的特点是唱本的韵文部分标有曲牌 名称。 • 这类曲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沿着宋元以来用词 调、南北曲调和明清俗曲为唱腔发展至今的(兰 州鼓子、四川清音等);另一种是从清末民初直 到1949年前后由民歌小调发展成的曲种(天津时 调、山东琴书等)
二、说唱音乐历史沿革
• 源头可溯到三千多年 前的周代,而正式形 成则以唐代变文讲唱 为标志,到宋代说唱 音乐已趋于成熟,元 明时期继续发展,及 到清代到达空前兴盛, 成为遍及全国数百个 曲种的艺术形式。
• (一)唐代以前有关说唱音乐的记载 • 古代瞽者“诵诗、说书、讲史”,即为说唱音乐最 早的源头。 • 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作于秦始皇九年(前 238)。有人认为这是说唱音乐最早的形式。 • (二)唐代的说唱音乐 • 说唱音乐在唐代正式形成,其标志是寺院里的变文 讲唱。 • 变文的文体是韵散间用的长篇叙事体,韵文部分以 七言为主,杂以“三、三”句式或五言等。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中国民间音乐可以分为如下六个类别: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的、最能直接反映现实、被子人民群众普遍掌握散逗兆、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2、歌舞音乐指的是伴随着民间舞蹈的歌唱和器乐演奏。

各地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在汉族地区普遍淬的有龙舞、狮舞、秧歌、花灯、花鼓、打莲厢、跑旱船、车灯、太平鼓、竹马灯、高跷等。

少数民族的歌舞更是多样,如:蒙古族有安代舞、鄂尔多斯舞,朝鲜族有农乐舞、维吾尔族有乃赛姆、多朗舞,藏族有果谐、弦子、堆谐、囊玛,瑶族有长鼓舞,苗族有芦笙舞,侗族结合;曲调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为朴直,棱角鲜明;节拍规整,节奏明快有力,富有动作性;结构更为匀称,多对冲租称曲式等。

3、说唱音乐说唱艺术又称曲艺,是说(白)、唱(腔)、表(作)古位一体的艺术。

说唱音乐大致有: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色彩,伴奏乐器简便,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等特点。

4、戏曲音乐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

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以其抒情性功能、叙事性功能和节奏功能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戏剧气氛,统一指游协调舞台节奏。

5、民族器乐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按其演奏形式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即:(1)独奏音乐,包括管乐器独奏、拉弦乐器独奏、弹弦乐器独奏、打击乐器独奏和其他乐器独奏;(2)合奏音乐,包括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

中国民族器乐具有与声乐紧相关联、与习俗密切结合、注重旋律的横向发挥和乐器之间的音色组合等特点。

6、综合性乐种兼具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四种类型于一身的综合性乐种。

扩展资料:民间音乐(Folkmusic),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考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考点

说唱音乐定义:说唱音乐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它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歌唱表演艺术长期结合、演变而成。

以“说中夹唱”和“唱中夹说”的形式叙述故事,故称“说唱”,又称为“曲艺”。

说唱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民歌不同的是,说明音乐为了适应“以词叙事”文体的需要,因此,其音乐要以叙述性为主。

说唱音乐也追求形式美,所以也要具有抒情性,说唱音乐处于说话和唱歌之间,根据说与唱的不同含量来区分曲种类型。

由于说唱音乐涉及戏剧情节,装扮角色,所以与戏剧音乐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说唱音乐的特征表现在它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主,其表演是模拟和写意性的,是“说法中的现身”,说唱的表演,不需要宽大的舞台和复杂的道具,“装文装武我一人”说唱音乐的种类:共有341个曲种,按照“说”和“唱”在具体曲种中所占的比例,暂且把说唱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说为主”的说唱,包括评书、相声、快板和快书等。

二是“以唱为主”的说唱,包括弹词、鼓曲、牌子曲、渔鼓道情、琴书和杂曲等。

而作为民间音乐的部分,本书主要论及后者,即大致按照弹词类、鼓曲类、牌子曲类、渔鼓道情类、琴书类和杂曲类等六大类进行介绍。

1、弹词类:弹词源于宋代的“陶真”和元明的“词话”,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包括杭州的“南词”、苏州扬州的“弹词”、广东的“木鱼”和广西的“摸鱼歌”。

2、牌子曲类:指以曲牌为手段来叙述或抒发感情的说唱品种。

“牌子”即“曲牌”,是历史形成的、并相对固定的曲调,有单曲牌反复说唱或多曲牌联缀成套两种使用形式。

与宋、元时的“唱赚”、“诸宫调”及明、清“小曲”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属于牌子曲的曲种有:北京单弦、聊城八角鼓、河南大调曲子、广西文场、兰州鼓子、青海平弦、四川清音、天津时调等。

牌子曲类的唱词结构,除有五言、七言的整齐句式外,大部分为长短句。

演唱时唱者或执手鼓、或持檀板,伴奏乐器南北有所不同,北方一般以大三弦为主,南方以琵琶、二胡为主。

3、渔鼓、道情类:指所有以渔鼓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的说唱曲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
丁慧主讲。

音乐专业《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

音乐专业《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民族民间音乐》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国优秀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体裁特点及创作特点,开阔学生音乐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的能力。

1.教学要求《民族民间音乐》旨在通过对民间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大量民间音乐的欣赏基础之上,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从中学习创作经验,提高实际运用技巧的能力。

尽而达到开阔学生艺术视野,丰富学生音乐修养,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传统音乐欣赏的教学目的。

《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必须建立在以下音乐基础之上:具有熟练鉴赏能力;较深入的基础乐理水平;一定的文学分析理解能力、较强的音乐语言组织能力和较高水平的音乐综合修养。

学生必须认真领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完成课下作业。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音乐学及民族民间音乐、民歌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重点与难点] 音乐学及民族民间音乐、民歌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教学时数] 2[主要内容]第一节音乐学基础知识一、正确认识音乐学的有关知识二、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三、我国民间音乐的类别四、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五、我国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第二节民间歌曲概述一、民间歌曲的定义以及与专业创作歌曲的不同二、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三、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四、民歌的特点五、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六、号子1.号子定义2.号子的种类:分五种3.号子各个种类代表曲目欣赏、背诵4.号子的艺术特征[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本章学习内容需要课后大量阅读以及一定量的写作。

[参考书目][1] 伍国栋著《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3月第一版[2] 冯基笑著《豫剧唱腔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3] 栾桂娟著《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3月第一版[4] 周青青著《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一版[5] 杨民康著《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6] 袁静芳著《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3月第一版[7] 蒋菁著《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年5月第一版[8] 贯涌著《戏曲剧作法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经过本课学习,说出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一些认识2.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分类3.通过本课所讲例子,对号子的音乐分析基本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是什么?第二章民间歌曲[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山歌小调的基本类型、特点,可以做出简单的分析[重点与难点]山歌小调的基本类型、特点,可以做出简单的分析[教学时数] 4[主要内容]第一节山歌一、概述概念、歌词、歌唱方法二、山歌种类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一)一般山歌1、信天游2、山曲3、花儿4、江浙山歌5、四川山歌6、云南山歌 7、湖南山歌(二)田秧山歌(三)放牧山歌三、山歌的艺术特征(一)音乐性格(二)节奏、节拍(三)曲调(四)曲式结构第二节小调一、概述小调的流传和范围、小调的歌唱形式、唱词二、小调的种类1、吟唱调儿歌、叫卖调等等2、谣曲3、时调第三节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二、典型少数民歌1、蒙古族的长调、短调2、朝鲜族的抒情谣3、哈萨克族独唱4、维吾尔族爱情歌曲5、藏族的剑歌和酒歌6、云南彝族的“四大腔三、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四、小结[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本章学习内容需要课后大量阅读以及一定量的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词类、弹词类、渔鼓类、琴书类、牌子 曲、走唱类、板诵类
说唱音乐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 说唱音乐的创作者、歌唱者和听众以市民为 基础。
❖ 说唱艺术与文学有十分重要的相互促进作用。
❖ 说唱艺术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 的影响和作用。
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 源头,板腔体 ❖曲牌体 ❖单曲体 ❖主插体
❖ 现有诸宫调三种,最完整的董解元《西厢记 诸宫调》。
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汉代说书俑
高55厘米,在人物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刻画方面极为杰出,以大幅度的动态和丰 富的表情展现说书人的幽默神态,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
❖ 叙事性,是说唱音乐区别于民歌的重要方面 ❖ 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声调、节奏、音色) ❖ 富有地方性 ❖ 伴奏乐器 ❖ 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 形成,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变文)是 说唱音乐形成的标志
❖ 宋元时期出现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肆”, 穿了代表性曲种“诸宫调”
❖ 明清出现了新的曲种以南方弹词、北方鼓词 为代表。
❖ 诸宫调由北宋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的一种大 型说唱音乐形式
❖ 同一宫调的数个曲牌连成一套,再由不同宫 调的若干套数组成一个完整作品。音乐富于 变化,能够叙述长大复杂的故事。
民族民间音乐
说 唱音乐
概述
❖ 又叫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 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
与民间歌曲相对比
❖ 说唱音乐更注重叙事,对情节描绘细致 ❖ 说唱音乐的演出形式灵活 ❖ 表演时多采用“一人多角”的形式 ❖ 演唱者都兼奏乐器
分类
❖ 按照艺术风格: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 按曲种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分七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