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物说出体积的含义。

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并且能用体积单位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感悟体验等学习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交流倾听,善于比较的学习习惯。

二、学情分析在原来知识结构里: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积的大小及相关的计量单位,学生初步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

这些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体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对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的本课内容做了比较。

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通过实验演示或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的含义,构建体积单位的表象。

因此,我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顾、感知、操作、想象,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在对比中学习,逐步达到对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观察思考、感知体验、操作想象等活动中建立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表象。

四、教学难点在具体的体验活动中理解体积的含义,经历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的表象形成过程。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若干、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六、教法学法实验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数学故事,话说古希腊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数学家叫阿基米德,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言论叫“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皇冠的故事》。

国王让金匠用黄金打造了一个纯金的皇冠,但是国王怀疑这个皇冠掺杂着其他的金属。

于是,国王请来了阿基米德,想让他想办法去验证这个皇冠是否是纯金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阿基米德是如何做的。

(播放视频)同学们,阿基米德是如何判断出这个皇冠不是纯金的呢。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常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体积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介绍常用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6.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方面的掌握程度。

2. 注重评价学生的空间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过程。

2. 实物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体积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工具:如尺子、量筒等,用于实际测量和计算体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引入体积概念,讲解体积计算方法。

2. 第2周:学习常用体积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 第3周:通过实例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后教学的。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教材先呈现了长度单位1厘米,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并指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然后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

再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后面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容积单位。

教材的的编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意图:一是把体积单位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联系起来,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对这三种单位有一个直观的区别;二是注重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我的教学设计也围绕着这三方面来进行,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我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分开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小学生思维是具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期。

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到五年级他们对几何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本班学生对操作活动中的自律性还不是很强,教学中应注意对操作活动时纪律的控制。

教学目标:1、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知道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3.5《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3.5《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在板书设计方面,虽然我尝试了用不同颜色和图形来突出重点,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我会继续探索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板书设计,使其既美观又实用。
针对教学改进,以下是我计划采取的措施:
1. 在讲解体积概念时,增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意义。
2. 对于单位换算,设计一些互动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换算方法。
- 画出一个立方体模型,直观展示体积。
- 使用箭头表示单位换算关系,形象易懂。
3. 创意排版,提高视觉效果。
- 将体积计算公式和实例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排版,生动有趣。
- 在黑板上留出空间,让学生现场演示测量方法,增强互动性。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和改进。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传递,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体积概念和单位换算时存在一些困难。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3.5《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3.5节《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有空间大小的量。
2. 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体积的基本概念。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有空间大小的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建筑、制造等领域。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含义和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知到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体积的定义,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体积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制造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的发展历程,了解体积单位的由来。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厘米。

3.通过学生对体积意义的探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4个、鹅卵石1块、土豆1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及实物若干个,收纳盒。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播放视频动画)请大家观看短片后想一想:(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板书“空间”(2)只有石头可以占据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另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个土豆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生:杯子里剩的水更多了,因为土豆比石头大。

引导学生归纳:土豆大所以占据空间大,剩下的水就多;石块小占据空间小,剩下的水就少。

即物体都占据空间,物体大占据空间大,物体小占据空间小。

(板书“大小”)(3)引出体积概念,比较实物大小。

①除了刚刚的石头和土豆占了一定的空间外,你还能说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占了一定空间吗?小结: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体积的概念1. 引入体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放入物体水中观察水位变化)感知体积。

2. 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第二章:常用体积单位1. 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物体长度、宽度和高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第三章:体积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1. 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2. 举例说明体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包装容积。

第四章:体积的测量工具1. 介绍量筒、体积瓶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物体体积。

第五章:体积的估算1. 教授学生估算体积的方法,如利用生活经验、观察和比较等。

2. 进行体积估算的练习,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

3.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体积单位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体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评估学生运用体积知识的能力。

3.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熟悉程度。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案和练习题。

2. 实物模型、测量工具和实验材料。

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第六章:体积的扩展应用1. 教授学生如何利用体积知识进行扩展应用,如计算多物体组合的总体积。

2. 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扩展应用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完善解题思路。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体积计算方法的总结报告。
5.家长互动: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a.选取一个家庭物品,测量并计算其体积,记录在作业本上。
b.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家具摆放、储物空间规划等。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长×宽×高。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数学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问题: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量,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体积现象。
2.使学生熟练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体积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新课:讲解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
位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小学数学五(下)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五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
万州区汶罗小学牟建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8~39页,40页“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能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重点
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木块和棱长3cm的正方体木块,实物投影仪,
1cm3的正方体模型,1d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体积概念
1、教师演示实验。

取三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个杯子中)为什么(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份空间,所以无法全部倒入)
2、这个情景肯定让大家想到一个故事——对,就是《乌鸦喝水》,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最后喝到水了吗
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在第3个杯子中放更大的一块鹅卵石,猜猜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教师:对,物体有大,有小,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比较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其实比较的是什么的大小
生:比较的是物体的体积。

师:那谁能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积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语解释什么是体积)
师:对。

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
二、创设矛盾情景,认识体积单位
1、激发兴趣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体积,那么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再出示一些物体)比较这些物体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生:(一一判断)
师:(最后出示体积相近的长正方体)
学生出现争论。

师:到底谁大谁小(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板书:体积单位)
2、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
3、dm3、m3。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

(幻灯演示)
3、感知体积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
(1)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m3的物体。

(2)一个粉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

(3)几个同学用身体演示大小1m3的物体。

(4)完成课文第4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说一说1cm、1cm2、1cm3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
让学生通过讨论,使其明确,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线段,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面的大小,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4、选择合适的单位
牙膏盒的体积约120()一部手机的体积约48()
一堆煤的体积约2500()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
()
完成课文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护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5、练习:完成课文第44页练习七的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6、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