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标准教程.pptx
合集下载
ISO9000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ppt88页).pptx

三、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的采 用
1987年3月等效采用ISO的87版 1992年5月等同采用ISO的87版 1994年12月等同采用ISO的94版 2000年12月等同采用ISO的2000版。 2009年3月等同采用ISO的2008版。
§2-2 ISO9000族标准
一、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 术语》
附录A
附录B
前言部分
0、引言 0.1 总则 0.2 过程方法 0.3 与GB/T19004的关系 0.4 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1、范围 1.1 总则 1.2 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与定义
正文部分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4、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三、ISO9004:2009《组织持续成功改进—一 种质量管理方法》
一、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 础和术语》
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2、质量管理体系的12条基础 3、质量管理体系的83个术语
QM原则、QMS基础与标准的层次关系及其内涵
2、公司例会制度规定:厂务会议每月召开 一次,总经理主持,办公室负责记录。审 核员在查看厂务会议记录时发现:两个月 没有厂务会议记录。王主任解释说:“这 两个月刘总出国去了,没有召厂务会议”。
6、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要求 符合性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①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一种管理理 念,在标准的具体条款中予以充分运用 ;
②标准以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作为总体要 点,阐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或 方法指南。
ISO9000基础.pptx

原则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 带来收益。 1、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角色。 2、确保具备适当的能力。 3、接受所赋予的权利并解决各种问题。 4、根据承担的目标评估其业绩。 5、强调沟通,消除不满因素。 6、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
术 语 和
准定
义
质量 管理 体系
管理 职责
1.1总则 1.2应用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6管理评审
资源 管理
6.1资源提供 6.2人力资源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产品 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
什么是ISO900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该组织负责制订和发布非电工类的国 际标准。该组织发布的标准均冠以“ISO”的字头。
9000---标准的代号,ISO将9000下的编号分配给与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有关标准。
实行ISO9000的好处
1、有利于企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有利于企业管理法制化。 3、有利于产品冲刷掉陈旧的、不好的管理习惯。 4、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 5、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知名度。 6、有利于企业内部协调和沟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7、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过程 7.3设计和开发 7.4采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6监视和测量装
置的控制
测量、分析 和改进
8.1总则 8.2监视和测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进
循环上升
ISO9000:2008的四阶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 表单
ISO9000标准培训讲义(ppt 128页)

持续改进 质量体系
顾客要求 法规要求
17.06.2020
4
1.范围 1.2应用
适用于所有类型、规模、提供不同产 品的组织
不适用时,可剪裁
• 仅限于第7章内容 • 不影响提供满足要求的能力和责任
17.06.2020
5
3 术语和定义
供应链术语 供方 ---- 组织 ---- 顾客
17.06.2020
文件化的程序或引用 对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17.06.2020
12
4.2文件要求 4.2.3文件控制
控制要求 发布前审查批准 必要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识别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易于识别和检索 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 识别外来文件,并控制其分发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17.06.2020
ISO9000标准培训讲 义
17.06.2020
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17.06.2020
3
1.范围 1.1总则
证实组织能力 赢得顾客满意
稳定提供满足 要求的产品
4.2文件要求 4.2.4记录管理
记录的作用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记录控制
标识 贮存 检索 保护 保存期限 处置
17.06.2020
15
4、质量管理体系/4.2 文件要求
记录保存期限
· 不同的记录应有不同的保存期限;
· 保存期限确定原则:
a) 影响因素
可追溯性要求 顾客要求 数据分析的需要 产品责任 为审核(内/外)提供证据的要求 法规要求等
10
顾客要求 法规要求
17.06.2020
4
1.范围 1.2应用
适用于所有类型、规模、提供不同产 品的组织
不适用时,可剪裁
• 仅限于第7章内容 • 不影响提供满足要求的能力和责任
17.06.2020
5
3 术语和定义
供应链术语 供方 ---- 组织 ---- 顾客
17.06.2020
文件化的程序或引用 对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17.06.2020
12
4.2文件要求 4.2.3文件控制
控制要求 发布前审查批准 必要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识别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易于识别和检索 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 识别外来文件,并控制其分发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17.06.2020
ISO9000标准培训讲 义
17.06.2020
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17.06.2020
3
1.范围 1.1总则
证实组织能力 赢得顾客满意
稳定提供满足 要求的产品
4.2文件要求 4.2.4记录管理
记录的作用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记录控制
标识 贮存 检索 保护 保存期限 处置
17.06.2020
15
4、质量管理体系/4.2 文件要求
记录保存期限
· 不同的记录应有不同的保存期限;
· 保存期限确定原则:
a) 影响因素
可追溯性要求 顾客要求 数据分析的需要 产品责任 为审核(内/外)提供证据的要求 法规要求等
10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内审员培训标准知识ppt28页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3 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
❖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取代94版ISO9001,ISO9002,ISO9003 ,
用于认证/审核。
主要内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共8章,核
心为4、5、6、7、8章。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3 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
6)为了使用者的利益,两项标准都强调了与其他标 准的相容性。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3 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
❖ —ISO9001和ISO9004标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ISO9001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可作为内审的依据,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而ISO9004而“指南”,不拟用作审核/认证/合 同的依据。
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
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
提供改进 QMS 的有效性和效率的
业绩改进指南
指南,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 和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质量和(或)环境管 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理体系审核指南 指南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2ISO9000族标准及其核心标准
❖ 支持性标准和文件(了解):
2、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消除非关 税贸易技术壁垒的客观和迫切需要。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1 ISO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3、为了竞争、消除贸易的技术壁垒,获得成功, 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组织需要建立、实施、 保持并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第一节ISO9000族标准概论 §1-3 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
ISO9000族标准培训教程(ppt 265页)

方法、材料等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建立一个体系,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实现组织 的目标
◆2、理解体系内各过程的相互依赖关系 ◆3、更好地理解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所必需的作用和责
任,从而减少职能交叉造成的障碍 ◆4、理解组织的能力,在行动前确定资源的局限性 ◆5、设定目标,并确定如何运作体系中的特殊活动 ◆6、通过测量和评估,持续改进体系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 在组织中的角色
◆2、以主任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3、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
状况 ◆4、使员工积极地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
能力、知识和经验
(四)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 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1、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系统地识别所有的活动 ◆2、明确管理活动的职责和权限 ◆3、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4、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口 ◆5、注重能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诸如资源、
◆1、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
活动或措施 ◆5、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 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 内部环境。
3.2.1 体系(系统) 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2.1) 注:一个组织(3.3.1)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 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建立一个体系,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实现组织 的目标
◆2、理解体系内各过程的相互依赖关系 ◆3、更好地理解为实现共同的目标所必需的作用和责
任,从而减少职能交叉造成的障碍 ◆4、理解组织的能力,在行动前确定资源的局限性 ◆5、设定目标,并确定如何运作体系中的特殊活动 ◆6、通过测量和评估,持续改进体系
◆1、让每个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及其 在组织中的角色
◆2、以主任翁的责任感去解决各种问题 ◆3、使每个员工根据各自的目标评估其业绩
状况 ◆4、使员工积极地寻找机会增强他们自身的
能力、知识和经验
(四)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 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1、为了取得预期的结果,系统地识别所有的活动 ◆2、明确管理活动的职责和权限 ◆3、分析和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 ◆4、识别组织职能之间与职能内部活动的接口 ◆5、注重能改进组织的活动的各种因素,诸如资源、
◆1、调查、识别并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组织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4、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
活动或措施 ◆5、系统地管理好与顾客的关系
(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 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 内部环境。
3.2.1 体系(系统) 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 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2.1) 注:一个组织(3.3.1)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
ISO-9000基础知识及质量意识ppt课件

28
互利的供方关系
识别和选择关键供方 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定与供方的关系 与关键的供方或合作伙伴共享专门的技术和资源 建立开放的沟通管道 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29
12
推行ISO9000的必要性---市场的需要
目前,国际市场上,各种招标和贸易谈判中,取得ISO9000第三方认证 证书,已成为签约的先决条件。
EOTC(欧洲测试与认证组织)已将ISO9000作为工作基础,现在人 们已公认要与欧洲统一市场做生意,必须首先满足ISO9000的要求。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防部每年都有大批的采购订单,而它 们均将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采购的要求。
中国政府亦改革了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活动中ISO9000注册 常被作为采购要求,注重质量已成为政府规范市场的一种手段。
13
全球各国采用ISO9000情况
日本:“戴明奖”:日本工业产品品质管理优良奖 美国国家品质奖 欧盟:规定自1993年起,凡涉及安全及卫生方面的产品未经
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不得进入其市场
21
陶氏公司的质量方针
理想:争创一流的全球公司,依靠最佳表现和革新达到发展的目 的,矢志最大限度的扩大顾客的成功,并且总是苛守我们的核心价 值观
质量方针: 1. 长期的利润增长对确保公司繁荣以及陶氏公司雇员、股东和顾客的
福利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如何达到这个目的与这个目的本身一 样重要,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实现的核心价值观 2. 雇员是陶氏公司成功的基础,我们尊重各个雇员,提倡协同工作并 鼓励个人自由和成长,寻求个人的优秀表现并予以重赏 3. 雇员将获得我们的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最高承诺来满足他们 的需要 4. 我们的产品将建立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的持久更新和优秀成 果的基础上 5. 我们的行动 将表明我们深深关心公民权、安全、健康和环保问题
互利的供方关系
识别和选择关键供方 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定与供方的关系 与关键的供方或合作伙伴共享专门的技术和资源 建立开放的沟通管道 确定联合改进活动
29
12
推行ISO9000的必要性---市场的需要
目前,国际市场上,各种招标和贸易谈判中,取得ISO9000第三方认证 证书,已成为签约的先决条件。
EOTC(欧洲测试与认证组织)已将ISO9000作为工作基础,现在人 们已公认要与欧洲统一市场做生意,必须首先满足ISO9000的要求。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国防部每年都有大批的采购订单,而它 们均将通过ISO9000认证作为采购的要求。
中国政府亦改革了政府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活动中ISO9000注册 常被作为采购要求,注重质量已成为政府规范市场的一种手段。
13
全球各国采用ISO9000情况
日本:“戴明奖”:日本工业产品品质管理优良奖 美国国家品质奖 欧盟:规定自1993年起,凡涉及安全及卫生方面的产品未经
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不得进入其市场
21
陶氏公司的质量方针
理想:争创一流的全球公司,依靠最佳表现和革新达到发展的目 的,矢志最大限度的扩大顾客的成功,并且总是苛守我们的核心价 值观
质量方针: 1. 长期的利润增长对确保公司繁荣以及陶氏公司雇员、股东和顾客的
福利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如何达到这个目的与这个目的本身一 样重要,我们取得成功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实现的核心价值观 2. 雇员是陶氏公司成功的基础,我们尊重各个雇员,提倡协同工作并 鼓励个人自由和成长,寻求个人的优秀表现并予以重赏 3. 雇员将获得我们的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最高承诺来满足他们 的需要 4. 我们的产品将建立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和技术的持久更新和优秀成 果的基础上 5. 我们的行动 将表明我们深深关心公民权、安全、健康和环保问题
ISO9000基础知识讲解PPT39页7903

4.5. 文件控制: A.現場無有效版本,也無作廢版本---4.5.2a. B.現場有效與作廢版本並存---4.5.2b. C.現場只有作廢版本---4.5.2a+b或4.5.2. D.保存作廢版本(特殊用途)但未標識--4.5.2c. E.文件修改不按規定程序---4.5.3.
4.6-4.7. 兩類不同性質的物資: A.需方指定采用某分供方產品,供方對該分 供方不評定,也不檢驗其產品---4.6.2或 4.10.2或4.6.4. B.需方提供的產品(無器件材料)供方未驗證 也未保管好---4.7.
強調公司內部的溝通﹕ 如何解決“文件規定”與“出貨緊急”之間的
矛盾? 如何解決各部門間對品質個案的不同處理意見? 如何協調“品質成本”與“持續改善”之間的
矛盾? 如何界定客戶抱怨的各部門責任?
等等. 重要的不是文件本身詳盡的規定或權威人士的 裁決﹐更重要的是適當的有效的內部溝通管道。
增加了對“基礎設施”與“工作環境”的要求﹕ 抵擋設施是否可制造出精密產品? 無運輸工具何以產品交付? 蚊虫亂竄﹑老鼠出沒的工棚可否生產食品? 臟亂的工作場所是否影響到工作心情?
4.18. 培訓: A.培訓(各種培訓)無記錄---4.18. B.因素質不好不能胜任工作而導致問題 ---4.18 (由表及里原則). C.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員資格、培訓、考核有問題 ---4.18或4.9.
4.19. 服務: A.合同規定要服務而不執行---4.19或4.3.2c(無力服務). B.服務中發現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就判什麼條款,如:發 現產品可維護性差---4.4.5.
※ 程序:為進行某項活動所規定的途徑. A.目的、範圍. B.做什么、由誰來做. C.何時、何地和如何做. D.使用什么材料、設備和文件. E.如何對活動進行控制和記錄.
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知识ppt127页8097

22
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
• 1.指导ISO/TC176编制2008版ISO9000族国际新标准 和相关文件;
• 2.指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实施、改进本组织的质量管 理体系;
• 3.指导广大的质量工作者学习、理解和掌握2008版 GB/T19000族标准。
23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原则二:领导作用; 原则三:全员参与; 原则四:过程方法;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原则六:持续改进;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2
原则四:过程方法
•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 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 应用于ISO9001标准的条款: • 0.2/4.1/8.2.3/7.1
33
理解要点:
• 1.什么是过程? • 2.什么是过程方法? • 3.实施“过程方法”原则的意义。 • 4.运用过程方法的目的。 • 5.本原则在2008版标准中的体现
14
(3)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 该标准提供了超出ISO9001要求的指南和建议,不是 ISO9001的实施指南。 • 与ISO9001相比,ISO9004为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 的目标提供了指南。
15
• 与ISO9004的关系
• ISO9001:2008和IS09004:2009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导的两类模式: • 1、ISO9001:2008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含各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第一章 概论
• §1 标准的产生、发布和修订
•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由来和发展 • 1 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 2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四全:全过程、全企业、全指标、全员参与 • 一科学: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 4 质量保证阶段
2、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
• 1.指导ISO/TC176编制2008版ISO9000族国际新标准 和相关文件;
• 2.指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实施、改进本组织的质量管 理体系;
• 3.指导广大的质量工作者学习、理解和掌握2008版 GB/T19000族标准。
23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原则二:领导作用; 原则三:全员参与; 原则四:过程方法;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原则六:持续改进;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32
原则四:过程方法
•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 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 应用于ISO9001标准的条款: • 0.2/4.1/8.2.3/7.1
33
理解要点:
• 1.什么是过程? • 2.什么是过程方法? • 3.实施“过程方法”原则的意义。 • 4.运用过程方法的目的。 • 5.本原则在2008版标准中的体现
14
(3)ISO9004:2009《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 该标准提供了超出ISO9001要求的指南和建议,不是 ISO9001的实施指南。 • 与ISO9001相比,ISO9004为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 的目标提供了指南。
15
• 与ISO9004的关系
• ISO9001:2008和IS09004:2009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导的两类模式: • 1、ISO9001:2008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含各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第一章 概论
• §1 标准的产生、发布和修订
•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由来和发展 • 1 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 2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四全:全过程、全企业、全指标、全员参与 • 一科学:一套科学管理方法 • 4 质量保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文件要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 册-程序、过程-操作指南、指导书、管 理规定-记录
)
明细讲解:
4.2.3 文件控制 应建立文件化程序
➢ 发放前对其充分性及适宜性进行批准 ➢ 评审、更新、重新批准 ➢ 标识现行修订状态 ➢ 确保使用现场得到有效版本 ➢ 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 标识外来文件并控制分发 ➢ 控制作废文件 ➢ 应控制确定为质量记录的文件
)
二、 体系常识介绍
问题一:质量体系是法规强制要求吗? 问题二: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是认证吗?(需
要两套文件吗?) 问题三:将ISO条款中的要求写成手册就是建
立了体系吗? 问题四:TS标准高于ISO标准吗? 问题五:质量体系建立起来就完成任务了吗? 问题六:质量管理是QA工程师的事吗?
)
三、ISO9001标准介绍
)
明细讲解:
4.2.4记录的控制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标识 储存 回收 保护 保存期限 处置 记录:阐述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证据的文件
)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满足客户要 求的表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 审核;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员职责)
5.2~5.6是对5.1的解释
)
明细讲解:
➢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应考虑允许的删减) ➢ 所需的资源 ➢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策划结果文件化 ➢ 定期的评审及修订
)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 标、规定必要的操作过程和相关资源以满 足质量目标的那部分。 注:制定质量计划可以是质量策划的一部 分。
)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的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的方法 系统的管理方法(将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系统加
以识别、理解、管理)
持续改善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数据和信息的利用)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六)标准条款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组织应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并持续改善。
素(如温度、辨认方案、人机工程学和污 染的大气) ➢ 这些因素影响人员的动机、满意和业绩
)
7 产品实现 7.1 策划:考虑要求、资源、技术水平、监 测活动、记录与报告 7.2 顾客要求:获取、消化、沟通 7.3设计和开发:计划、输入、实施、评审、 输出、验证、确认、更改控制 7.4采购:计划、实施、验证 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生产控制、交付控 制、储存防护 7.6检试验设备控制
包括改进的需要 ➢ 在整个组织内提升“顾客要求”意识 ➢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联络
任命管理者代表是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和高效运作
)
5.5.3 内部沟通 应确定和实施传递有关以下信息的过程:
➢ 质量要求 ➢ 质量目标 ➢ 质量业绩
内部沟通交流是任何一个有效的质量管 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为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应确定并传达: ➢ 职能及其相互关 ➢ 职责和权限
——对所有人员均应授予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应有助于组织全员 的参与和投入
)
职责和权限的表述形式 ➢ 组织机构图 ➢ 岗位职责
)
5.5.2 管理者代表 职责
➢ 确保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
6.3 基础设施 应确定、提供和维持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设施
➢ 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 设备、硬件和软件 ➢ 支持性服务
设施包括:工厂、车间、软件、工具和 设备、支持性服务、通讯、交通和设施等, 主要取决于组织的产品类型
)
6.4 工作环境 应识别和管理
➢ 人的因素 ➢ 物理因素
工作环境:人员操作时所处的一系列条件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环境因
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中心 5.3质量 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沟通 5.6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 设施 6.4 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 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一)相关标准了解
ISO 9000基本原理和术语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 100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
(二)管理系统简图
)
(三)标准纲要
1、范围(1.1 总则 1.2 应用)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和定量), 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组织应: ➢ 保证员工了解其所在层次的目标 ➢ 促使员工将目标转化成个人的贡献 ➢ 对目标进行周期性的评审和修订
)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应包括:
)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组织提供资源保证管理体
系的实施和改善,满足要求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 规定人员的最低资格要求 ➢ 以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为
依据
)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 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 提供培训以满足需求 ➢ 评估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 确保员工清楚有关活动及重要性 ➢ 确保员工清楚如何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 保存教育、经验、资格、培训的适当记录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的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
(四)基本概念介绍
过程方法:通过使用和管理资源使输入 增殖成输出的活动就是过程。将识别过 程,建立过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过 程的活动定义为过程的方法。 PDCA循环:
P
A D
C
)
(五)八项原则
2000版ISO9000标准
培训教程
内审部
)
总纲
一、 此次培训要达到目的 二、 质量体系常识介绍 三、ISO9001标准介绍 四、FFG未来质量体系介绍 五、 体系策划及建设进度、任务分配
)
一、 此次培训要达到的目的
1、质量体系策划和建设启动 2、利用各方资源建立一个适合我司的、
先进的、科学的标准体系 3、确定功能小组型工作方法 4、了解ISO9001的基本常识 5、了解我司质量体系未来框架 6、公布建设进度,分配任务
)
明细讲解:
4.2.3 文件控制 应建立文件化程序
➢ 发放前对其充分性及适宜性进行批准 ➢ 评审、更新、重新批准 ➢ 标识现行修订状态 ➢ 确保使用现场得到有效版本 ➢ 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 标识外来文件并控制分发 ➢ 控制作废文件 ➢ 应控制确定为质量记录的文件
)
二、 体系常识介绍
问题一:质量体系是法规强制要求吗? 问题二:建立质量体系的目的是认证吗?(需
要两套文件吗?) 问题三:将ISO条款中的要求写成手册就是建
立了体系吗? 问题四:TS标准高于ISO标准吗? 问题五:质量体系建立起来就完成任务了吗? 问题六:质量管理是QA工程师的事吗?
)
三、ISO9001标准介绍
)
明细讲解:
4.2.4记录的控制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 标识 储存 回收 保护 保存期限 处置 记录:阐述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证据的文件
)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满足客户要 求的表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 审核;提供必要的资源(人员职责)
5.2~5.6是对5.1的解释
)
明细讲解:
➢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应考虑允许的删减) ➢ 所需的资源 ➢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策划结果文件化 ➢ 定期的评审及修订
)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制定质量目 标、规定必要的操作过程和相关资源以满 足质量目标的那部分。 注:制定质量计划可以是质量策划的一部 分。
)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的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的方法 系统的管理方法(将相互联系的过程作为系统加
以识别、理解、管理)
持续改善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数据和信息的利用)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
(六)标准条款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组织应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 并持续改善。
素(如温度、辨认方案、人机工程学和污 染的大气) ➢ 这些因素影响人员的动机、满意和业绩
)
7 产品实现 7.1 策划:考虑要求、资源、技术水平、监 测活动、记录与报告 7.2 顾客要求:获取、消化、沟通 7.3设计和开发:计划、输入、实施、评审、 输出、验证、确认、更改控制 7.4采购:计划、实施、验证 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生产控制、交付控 制、储存防护 7.6检试验设备控制
包括改进的需要 ➢ 在整个组织内提升“顾客要求”意识 ➢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联络
任命管理者代表是为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和高效运作
)
5.5.3 内部沟通 应确定和实施传递有关以下信息的过程:
➢ 质量要求 ➢ 质量目标 ➢ 质量业绩
内部沟通交流是任何一个有效的质量管 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为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应确定并传达: ➢ 职能及其相互关 ➢ 职责和权限
——对所有人员均应授予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应有助于组织全员 的参与和投入
)
职责和权限的表述形式 ➢ 组织机构图 ➢ 岗位职责
)
5.5.2 管理者代表 职责
➢ 确保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
6.3 基础设施 应确定、提供和维持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设施
➢ 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 ➢ 设备、硬件和软件 ➢ 支持性服务
设施包括:工厂、车间、软件、工具和 设备、支持性服务、通讯、交通和设施等, 主要取决于组织的产品类型
)
6.4 工作环境 应识别和管理
➢ 人的因素 ➢ 物理因素
工作环境:人员操作时所处的一系列条件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环境因
5、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中心 5.3质量 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沟通 5.6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 设施 6.4 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 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一)相关标准了解
ISO 9000基本原理和术语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 100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
(二)管理系统简图
)
(三)标准纲要
1、范围(1.1 总则 1.2 应用)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包括定性和定量), 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组织应: ➢ 保证员工了解其所在层次的目标 ➢ 促使员工将目标转化成个人的贡献 ➢ 对目标进行周期性的评审和修订
)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应包括:
)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组织提供资源保证管理体
系的实施和改善,满足要求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 规定人员的最低资格要求 ➢ 以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经验为
依据
)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 识别人员的能力需求 ➢ 提供培训以满足需求 ➢ 评估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 确保员工清楚有关活动及重要性 ➢ 确保员工清楚如何促进质量目标的实现 ➢ 保存教育、经验、资格、培训的适当记录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的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
(四)基本概念介绍
过程方法:通过使用和管理资源使输入 增殖成输出的活动就是过程。将识别过 程,建立过程间的联系,并管理这些过 程的活动定义为过程的方法。 PDCA循环:
P
A D
C
)
(五)八项原则
2000版ISO9000标准
培训教程
内审部
)
总纲
一、 此次培训要达到目的 二、 质量体系常识介绍 三、ISO9001标准介绍 四、FFG未来质量体系介绍 五、 体系策划及建设进度、任务分配
)
一、 此次培训要达到的目的
1、质量体系策划和建设启动 2、利用各方资源建立一个适合我司的、
先进的、科学的标准体系 3、确定功能小组型工作方法 4、了解ISO9001的基本常识 5、了解我司质量体系未来框架 6、公布建设进度,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