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狄氏芦荟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基 : 1 无 激 素 MS基 本 培 养 基 。诱 导 愈 伤 组 织 和 () 芽 分化培 养基 : 2 MS+6B g・ ( 位 下 () 一A 3 m L 单 同 ) A . ;3 M 6B +N A 0 1 ( ) S+ 一 A 1+N A 0 1 A . 。诱 导
在 无 菌 条 件 下 , 上 述 伸 长 的 花 葶 值 。 国际 《 将 濒危 野 生 动 植 物 种 国 际 贸易 公 约 》 T e ( h
42 诱导芽 .
每 段再 切成 lc m接 人诱 导愈 伤 组织 和芽 分 化培 养 C T S 已列 为一级 保 护种 , 繁 殖 以分 株 或 种 子 , IE ) 其
1 d , 2h・ 光照 度 15 0~20 0 l。 0 0 x 4 生长 与分 化情 况 4 1 无菌 材 料 的取得 . 引种 的狄 氏芦 荟 在 抽 出 花
取 出生 根苗 , 放 有 10 0倍 布 津 托 溶 液 中洗 去基 在 0
部培 养 基 。 栽 培 基 质 用 新 鲜 的 泥 炭 土 和 珍 珠 炭 .
2 0 0 S a g a oa ) G re 1 6 0; h n h iB tn a d n,S a g i 01 0 h n h 0) a 2 1
1 植物 名 称 2 材料 类 别
狄 氏芦荟 ( le e o gi 。 Ao s i s ) d cn i 花葶 ( 约 3c ) 长 m 。
生根 培 养 基 : 4 12 ( ) / MS+I A 0 2 ; 5 1 2 B . ( ) / MS+
4 5 试 管 苗移 栽 .
在 培养 室 中打开瓶 盖 炼 苗 3d ,
N A0 1 B .2 上 述 培 养基 均 加 0 7 琼 脂 , A . +I A 0 。 .% 3 蔗糖 , H 5 6~5 8 p . . 。培 养 温 度 2 2~2 % , 照 6 光
金丽勇开题报告

植物细胞工程-开题报告学校:海南大学学院:农学院专业:08生物技术(2)班姓名:金丽勇学号:2008 0104B 075指导老师:莫廷辉2010年12月10日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
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库拉索芦荟(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巳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1]。
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
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
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2]。
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种子繁殖非常困难。
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3]。
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很多学者对芦荟不同外植体进行比较试验,苏海等[4]认为,二年生的库拉索芦荟(A. barbadensis)茎尖比茎段更容易诱导出不定芽,而且芦荟快速繁殖宜通过茎尖诱导出不定芽而获得无菌苗,这样省去了诱导愈伤组织步骤,缩短了诱导时间,而且可以减少种苗变异率。
中华芦荟无性系的快速克隆繁殖

中华芦荟无性系的快速克隆繁殖
廖志华;陈敏;谈锋;鲍思伟
【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5)006
【摘要】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蔗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6BA,而NAA影响最小.筛选出中华芦荟丛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3 mg/L NAA+30 g/L蔗糖.并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进行了生根处理,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 NAA,获得健康的组培苗移栽成功.
【总页数】5页(P689-693)
【作者】廖志华;陈敏;谈锋;鲍思伟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
【相关文献】
1.中华芦荟的离体快速繁育技术 [J], 王永军
2.中华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J], 任建宏;艾海舰;亢福仁
3.中华芦荟离体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的研究 [J], 王国莉;陈韵然
4.中华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J], 曲春香
5.斑苦竹无性系种群克隆繁殖的动态与调节研究 [J], 刘庆钟;章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荟的家庭盆栽方法与日常养护管理

详细描述
选择健康的芦荟叶片,从叶片基部斜切下来 ,去除下半部分的叶片,留下2/3的叶片长 度。将切好的叶片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 干伤口。然后将叶片插入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保持土壤湿润,放在半阴通风的环境下养 护。约2-3周后,扦插的叶片即可生根发芽 。
组织培养繁殖
总结词
组织培养繁殖是一种高科技的芦荟繁殖方法,具有快速、大量繁殖的优点。
芦荟的家庭盆栽方法与日常养护管 理
2023-11-10
目录
• 芦荟盆栽的基本知识 • 芦荟的日常养护管理 • 芦荟的家庭应用 • 芦荟的繁殖与培育 • 芦荟盆栽的实践案例
01
芦荟盆栽的基本知识
芦荟的品种与特点
库拉索芦荟
具有肉质、直立的叶子,边缘有尖齿状刺, 是家庭中最常见的品种。
木立芦荟
具有直立、木质的叶子,适合在室外种植。
家庭药用与护肤
药用价值
芦荟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轻度的烧伤 、烫伤、冻疮等。
护肤效果
芦荟中的多糖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保湿、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保 持皮肤湿润、光滑。
注意事项
使用芦荟时应注意皮肤过敏等问题,建议先进行皮肤测试。
04
芦荟的繁殖与培育
分株繁殖
总结词
分株繁殖是一种常见的芦荟繁殖方法, 适用于大部分芦荟品种。
VS
详细描述
分株繁殖通常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此时 芦荟处于生长期,分株后容易恢复生长。 选择健康无病的芦荟植株,用刀将其分成 若干小株,每一小株应带有一部分根系和 叶片。将分好的小株栽种在新的盆土中, 保持湿润,放在半阴通风的环境下养护, 约2-3周即可生根发芽。
扦插繁殖
总结词
扦插繁殖适用于具有肉质叶片的芦荟品种, 如库拉索芦荟、中国芦荟等。
中华芦荟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中华芦荟组培快繁试验研究摘要以中华芦荟茎段为材料,筛选出了MS为较适宜于中华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中,6-BA浓度以2.0~3.0 mg/L、蔗糖浓度以3%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6-BA 3.0 mg/L+NAA 0.5 mg/L为最佳,芽增殖系数为4.50;生根培养中,不同浓度NAA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生根培养基以MS+NAA 0.3 mg/L 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6.3条;试管苗炼苗7~10 d后移栽到蘑菇土∶沙土=3∶1的基质上,移栽成活率可达97%以上。
关键词中华芦荟;茎段;组培快繁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是库拉索芦荟的优良变种。
近年来,芦荟产业发展迅速,芦荟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应用前景广泛。
但因芦荟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育苗困难[1] ,而目前的繁殖方法以芽分生为主,不能大规模快速繁殖,影响了芦荟产业的发展。
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华芦荟茎段为材料,探索促进茎段丛生芽分化及瓶苗壮苗生根的方法,为大规模快速生产芦荟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6]。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中华芦荟幼苗材料,由厦门远太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基地提供。
供试试剂为75%酒精、0.1%升汞、激素(6-BA)、生长素(NAA)、蔗糖、琼脂等。
1.2 试验方法1.2.1 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
取株高为15~20 cm的中华芦荟,剥去其外层叶片及根系,先用自来水将茎段冲洗干净,然后将其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 s,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将其冲洗4~5次。
消毒完毕,应将芦荟茎段接种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上。
1.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6-BA)、生长素(NAA),添加蔗糖3%、琼脂0.65%,pH值5.8,培养温度为26~28 ℃,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10~12 h/d。
美国芦荟组织培养研究

1. .5继代 培养 。 2 将启动培养所获得 的嫩 芽剪下接种 于 增 殖 培 养 基 上 进 行 增 殖 培 养 。继 代 培 养 基 分 别 用
6 B . 、. , 1 m / 和 2 mg 与 N A 一A 0 m 5 1 mr . g 0  ̄、 5 L . / O L A
植物 不同品种芽的分化都有不 同程度 的影响 。 因此 , 以 MS为基本 培养基 ,采用 2因素 3 水平 方差试验设计 , 6B - A设 置 l g 、m /、r /3 水平 , A m/ 2 g 3 g 个 L L a L N A设 置为 00 m / 、. g 、. m / .5 g 01 / 01 g 3个水 平 。每种 培养 基接 L m L 5 L
较好地促 进美 国芦荟茎段 芽诱 导生长 。
表 1 不 同激素组合对启动 率的影响
保湿 1 , 周 并进行正 常的水分 管理 ,0 3d后统计 成活 率
可达 9 . 5 %。 3 3 结论
在 芦荟 的组织 培养过程 中 , MS为基本培 养基 , 以
在初代 培养 中添加 6 B m 和 N A0 5 g 一 A2 玑 A . m f 0 L能较 好 的促进茎 段芽诱导和提高启 动率 ;继代增殖 中添 加 6 B . gL和 N A 0 5 / 一 A1 m , 0 A . mg 0 L能较 好地 促进 芽苗 增 殖 ;在生根 培养 中用 I MS培养基添 加 N 05 g / 2 从 . m m 能较好促进 无根单 苗 生根 ,诱 导出的根 粗壮 而且 多 。
织培养 ,可在较短时间 内繁殖 出大量优质美国芦荟种 苗[1目前, 5。 . 4 有关美 国芦荟组织 培养方面的研究报道相
植物组织培养

继代培养
将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从试管中取出, 用镊子和解剖刀剔除附着在愈伤块上的培养基, 并用无茵水反复清洗数次,直至愈伤块上无残留 培养基为止。用解剖刀将愈伤块切成数个小块, 再接种到装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三角瓶中, 在与诱导愈伤组织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 几天后,三角瓶中的小愈伤块即可逐渐长大,这 一过程称作继代培养,可反复操作。通过愈伤组 织的继代培养,原来接种的1 织的继代培养,原来接种的1个芦荟茎尖组织可 繁殖出大量的新接种材料来,用于分化培养。
芦荟组织培养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 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 研究的深入,巳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 健热。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 ,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 种子繁殖非常困难。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 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 ,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 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 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 益高的特点
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细胞组织培养中最 主要的部分,除了培养材料本身的因 素外,培养基的种类成分等直接影响 培养材料的生长发育,应根据培养材 料的种类和培养部位选取适宜的培养 基。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 成分,有机成分。
(1)水:培养基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可提供植物所需要的碳、 (1)水:培养基中的大部分成分是水,可提供植物所需要的碳、 氢、氧,配制培养基一般用离子交换水、蒸馏水、重蒸馏水。 (2)无机成分: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可把 (2)无机成分: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 它们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它们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前者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占的比 重较大,后者较少,但很重要. 重较大,后者较少,但很重要. <1>无机大量元素:指在培养基中含量超过100mg/L的无机元 <1>无机大量元素:指在培养基中含量超过100mg/L的无机元 素,包括N,P,K,Ca,Mg,S等 包括N,P,K,Ca,Mg,S等 <2>无极微量元素:指在培养基中含量低于100mg/L的元素。 <2>无极微量元素:指在培养基中含量低于100mg/L的元素。 主要有Fe,B,Mn,Zn,Cu,Mo,Co,Cl. 主要有Fe,B,Mn,Zn,Cu,Mo,Co,Cl. (3)有机成分: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时所必须的有机碳、氢、氮等 (3)有机成分: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时所必须的有机碳、氢、氮等 物质。主要有糖、维生素、肌肌、甘基酸等。 <1>糖 既可作为碳源,同时作为能源, <1>糖:既可作为碳源,同时作为能源,并具有维持培养基一定渗 透压的作用. 透压的作用. <2>维生素: <2>维生素:维生素类化合物在植物细胞里主要以各种辅酶的 形式参与多项代谢活动, 形式参与多项代谢活动,对生长、分化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用 量通常为0.1~1.0mg/L.常用的有B1,B6,B3,生物素,叶酸, 量通常为0.1~1.0mg/L.常用的有B1,B6,B3,生物素,叶酸, 维生素C 维生素C
适合用芦荟种植的方法要点

适合用芦荟种植的方法要点食用芦荟是很多家庭种植的首选,那食用芦荟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食用芦荟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食用芦荟种植的方法1.种苗的准备(1)种子繁殖育苗芦荟种植后2~5年能抽花茎开花,但不易自花授粉结实获得种子,需人工授粉处理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才用种子播种所生的幼苗生长缓慢,从幼苗到成株约需3年,所以生产上少用种子繁殖,培育优良新品种时,用种子繁育。
播种期:保护地栽培,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用苗盆或苗床育苗。
床土用干净的河沙,或用蛭石、草炭、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后装入苗盆或在苗床上整平,浇透水后播种,点播或条播,播后覆盖塑料膜保温。
苗期管理:从播种至出苗,如气温在15~30℃时,约30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撤去覆盖物。
苗盆或床土见干后方可浇水或喷透水,直至再发干才浇水。
小苗高约2厘米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看苗生长势少量施用。
苗床育苗需进行分苗,把过密株分出另种,分苗在苗高约3~5厘米时进行,或按6~8厘米见方间苗,间苗时连根挖起,分至另一假植苗床,按6~8厘米见方假值,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6叶1心时,可以移植于小号花盆,或温室中地栽。
(2)分株、分芽繁殖选择适于分株、分芽的品种:中华芦荟及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具有很强的分株能力;木立芦荟(即日本芦荟)基部分株力比上述品种稍弱,但其叶腋处能产生分芽,再其次是花叶芦荟,其叶腋处很少能发生分芽;而开普芦荟(即多产芦荟或好望角芦荟)则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能力,种苗主要靠组培来繁育。
分株、分芽的培育:从母株分出来的子苗定植生根后,即又能分生新的幼芽。
幼芽分离母株培植一年后,一株可分生20~30余株小苗芽或分蘖芽。
用分蘖芽扦插成活率可达100%,从小苗到成株约需一年半左右,繁殖快,成本低。
A.母株的培育:用半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种植于土壤肥沃疏松的母本圃中,或用高20厘米、内口径宽25厘米的瓦盆,盆土用肥沃的菜园土掺入河沙、草炭混合,盆底放马蹄掌或经发酵沤熟的禽畜粪干或麻酱渣作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