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组织培养
美国芦荟组织培养研究

1. .5继代 培养 。 2 将启动培养所获得 的嫩 芽剪下接种 于 增 殖 培 养 基 上 进 行 增 殖 培 养 。继 代 培 养 基 分 别 用
6 B . 、. , 1 m / 和 2 mg 与 N A 一A 0 m 5 1 mr . g 0  ̄、 5 L . / O L A
植物 不同品种芽的分化都有不 同程度 的影响 。 因此 , 以 MS为基本 培养基 ,采用 2因素 3 水平 方差试验设计 , 6B - A设 置 l g 、m /、r /3 水平 , A m/ 2 g 3 g 个 L L a L N A设 置为 00 m / 、. g 、. m / .5 g 01 / 01 g 3个水 平 。每种 培养 基接 L m L 5 L
较好地促 进美 国芦荟茎段 芽诱 导生长 。
表 1 不 同激素组合对启动 率的影响
保湿 1 , 周 并进行正 常的水分 管理 ,0 3d后统计 成活 率
可达 9 . 5 %。 3 3 结论
在 芦荟 的组织 培养过程 中 , MS为基本培 养基 , 以
在初代 培养 中添加 6 B m 和 N A0 5 g 一 A2 玑 A . m f 0 L能较 好 的促进茎 段芽诱导和提高启 动率 ;继代增殖 中添 加 6 B . gL和 N A 0 5 / 一 A1 m , 0 A . mg 0 L能较 好地 促进 芽苗 增 殖 ;在生根 培养 中用 I MS培养基添 加 N 05 g / 2 从 . m m 能较好促进 无根单 苗 生根 ,诱 导出的根 粗壮 而且 多 。
织培养 ,可在较短时间 内繁殖 出大量优质美国芦荟种 苗[1目前, 5。 . 4 有关美 国芦荟组织 培养方面的研究报道相
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
林荔琼;刘景春
【期刊名称】《福建热作科技》
【年(卷),期】2003(028)003
【摘要】以芦荟茎尖、茎段作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中诱导丛芽,结果表明库拉索品种在BA4.0mg/L、NAA0.2mg/L时诱导分化最好,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6-BA3.0mg/L、NAA0.1mg/L.木立芦荟在BA2.0~3.0mg/L、NAA0.2mg/L中均能成功诱导不定芽,继代增殖以6-BA2.0mg/L+NAA0.1mg/L 最好.库拉索瓶苗在1/2MS+NAA0.2mg/L就能诱导生根,但加入0.5g/L活性炭并适当增加NAA浓度能显著提高瓶苗的质量.芦荟对光照敏感,适宜光照强度为1000~2200lx,超过2500lx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容易变红褐色、出现焦尖.
【总页数】3页(P1-2,17)
【作者】林荔琼;刘景春
【作者单位】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厦门,361009;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厦门,361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
【相关文献】
1.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袁海英;廖康;潘俨
2.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J], 苏翠;赵志昆
3.芦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J], 柳建军;于洪欣;王琳;于彦丽
4.三种芦荟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J], 纪萍;司徒琳莉;赵伟东
5.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李伟;董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荟的组织培养

三、生根培养
• 芦荟增殖芽数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转入生 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采用 KC+IBA0.5mg/L+蔗糖3%+琼脂0.7%+活性 炭0.3%比较适宜。
四、壮苗培养
• 为了使植株健壮,使之能够在移栽后保证 较高的成活率,当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了 完整植株后,就可以转接到 1/2MS+IBA2mg/L+AC0.3%+蔗糖3%+琼脂 0.7%的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此阶 段可将光照强度增至2000LX,经过20d左 右培养,平均每个试管植株长出四五条粗 壮的侧根,叶色浓绿。此时即可移栽。
培养基的配制: 在芦荟的初代培养及诱导侧芽分化的过程 中,采用MS为培养基,附加蔗糖3%、琼 脂0.7%以BA3mg/L 、NAA0.2mg/L, PH5.8的培养基效果最为理想。 接种40d,统计在该培养基上平均每个外植 体诱导侧芽数为4个,且侧芽粗壮浓绿。
二、继代培养
• 在初代培养基上培养了40D左右时,侧芽转 接到成分为MS+BA3mg/L+NAA0.2mg/L+ 蔗糖3%+琼脂0.7%的培养基上培养,25d 后,每个芽周围又可长出4~6个侧芽,形成 芽丛,此时即可切下来再进行继代培养。 以后每25天可以培养一次。在第一至第五 次继代培养繁殖过程中,随着继代数的的 增加,每个芽丛平均新增殖芽数也明显增 多。
谢 谢
主要步骤
• • • • •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壮苗培养 移栽与管理
一、材料与培养基
• 材料:取盆芦荟植株的上端或新芽,将材 料中心部分(生长点及附近组织)切成拇 指大小,置于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然后用 90%酒精消毒1min,立即用0.15%升汞灭 菌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四五遍,沥干水 分后,用于接种。 • 芦荟试管快繁的整个过程中温度均可控制 在(26±3)℃;白天以日光灯照明11h左 右,光照1000~1500lx,晚间黑暗。
适合用芦荟种植的方法要点

适合用芦荟种植的方法要点食用芦荟是很多家庭种植的首选,那食用芦荟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食用芦荟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食用芦荟种植的方法1.种苗的准备(1)种子繁殖育苗芦荟种植后2~5年能抽花茎开花,但不易自花授粉结实获得种子,需人工授粉处理才能获得较多的种子才用种子播种所生的幼苗生长缓慢,从幼苗到成株约需3年,所以生产上少用种子繁殖,培育优良新品种时,用种子繁育。
播种期:保护地栽培,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
播种方法:用苗盆或苗床育苗。
床土用干净的河沙,或用蛭石、草炭、珍珠岩各1份充分混合后装入苗盆或在苗床上整平,浇透水后播种,点播或条播,播后覆盖塑料膜保温。
苗期管理:从播种至出苗,如气温在15~30℃时,约30天后出苗,齐苗后要及时撤去覆盖物。
苗盆或床土见干后方可浇水或喷透水,直至再发干才浇水。
小苗高约2厘米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看苗生长势少量施用。
苗床育苗需进行分苗,把过密株分出另种,分苗在苗高约3~5厘米时进行,或按6~8厘米见方间苗,间苗时连根挖起,分至另一假植苗床,按6~8厘米见方假值,待苗高10厘米左右,有6叶1心时,可以移植于小号花盆,或温室中地栽。
(2)分株、分芽繁殖选择适于分株、分芽的品种:中华芦荟及库拉索芦荟(又称美国芦荟)具有很强的分株能力;木立芦荟(即日本芦荟)基部分株力比上述品种稍弱,但其叶腋处能产生分芽,再其次是花叶芦荟,其叶腋处很少能发生分芽;而开普芦荟(即多产芦荟或好望角芦荟)则缺乏产生分株、分蘖、分芽的能力,种苗主要靠组培来繁育。
分株、分芽的培育:从母株分出来的子苗定植生根后,即又能分生新的幼芽。
幼芽分离母株培植一年后,一株可分生20~30余株小苗芽或分蘖芽。
用分蘖芽扦插成活率可达100%,从小苗到成株约需一年半左右,繁殖快,成本低。
A.母株的培育:用半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种植于土壤肥沃疏松的母本圃中,或用高20厘米、内口径宽25厘米的瓦盆,盆土用肥沃的菜园土掺入河沙、草炭混合,盆底放马蹄掌或经发酵沤熟的禽畜粪干或麻酱渣作底肥。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1.2 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一)MS + ( 2. 5mg / 1) 6- BA+ ( 0. 15mg / 1) NAA, PH6. 2;
目前,芦荟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饮料、医药行业中。芦荟目前主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速度较慢,因而限制了芦荟业的发展。分株和扦插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成本低,效益高。
二、实验方案
(一) 技术路线
(二) 材料、方法与手段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2.2愈伤组织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好的芦荟的茎尖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条件:温度( 27±1)℃,每天光照10hr—12hr后,光强2001x ,约15天后,试管中的外植体就可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周后,可将愈伤组织转管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两种各培养基接15瓶,每瓶接3块组织。
2.3分化培养
培养基(二):M S + BA 4.5mg/L + NAA 0.2mg/L +0.25%活性炭上
2.方法与手段
2.1外植体获得
将准备好的芦荟幼苗,用自来水冲洗好后,洗净外表泥土,切除根部大部分叶片,取茎尖部分,先用75%乙醇浸泡60S,然后再用0. 1%升汞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4次—5次。
3天
6天
9天
12天
15天
2.分化培养
分化培养基1
分化培养基2
接种数
分化数
分化百分比
小苗情况
原因分析
3.增值生根培养
《芦荟的组织培养》课件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介绍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组织培养的步骤
详细说明进行芦荟组织培养时的步骤和 操作方法。
芦荟组织培养的应用
芦荟提取物 取物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探讨芦荟在药物研究和治疗方面 的潜力。
工业领域的应用
讨论芦荟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和 应用领域。
芦荟的组织分化
通过培养芦荟的不同组织部 位,促进其分化和生长。
芦荟的快速繁殖
利用组织培养的技术,快速 繁殖大量芦荟植株。
芦荟的体细胞胚胎培养
通过体细胞胚胎培养技术, 培养出芦荟的胚胎组织。
芦荟的组织培养技术
1
组织培养所需的条件
2
讲解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培养基和环
境条件。
3
组织培养注意事项
4
提醒注意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特别注意 的事项和技巧。
[参考文献列表]
鸣谢
感谢支持和协助本课件制作的各方。
《芦荟的组织培养》PPT 课件
编者:[您的姓名]
日期:[日期]
本PPT课件将全面介绍芦荟的组织培养,包括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领 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简介
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植物,其组织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节将介绍芦荟的概述、组织培养的定义 以及芦荟组织培养的重要性。
芦荟的组织培养方法
研究展望
1 芦荟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展望芦荟组织培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未来的研究方向
提出关于芦荟组织培养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可 能的创新。
结束语
1 芦荟组织培养对于我们的意义
总结芦荟组织培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的重要意义。
2 芦荟组织培养的未来前景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学习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用母液法配制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
3、初步掌握外植体芦荟、紫苏等植物材料消毒、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方法。
4、认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起的作用,尤其在于保存珍贵物种和生产研究方面的应用。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冰箱,分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10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磨口试剂瓶(500mL,1000mL),药勺、称量纸、精密pH试纸,滴管、玻璃棒、电炉,微波炉、移液管(10mL,5mL,2mL,1mL,0.5mL),吸耳球,滴瓶,锥形瓶、纱布,耐热橡皮筋,线绳,高压灭菌锅,标签纸,记号笔、解剖工具、托盘、棉花、超净工作台2、实验药品NH4NO3,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 KI, H2BO3,MnSO4•4H2O,ZnSO4•7H2O, Na2•MoO4•2H2O, CuSO4•5H2O, CoCl2•6H2O, Na2•EDTA•2H2O,FeSO4•7H2O,烟酸,甘氨酸, 维生素B1,维生素B6 ,肌醇, 蒸馏水, 琼脂,蔗糖,NAA,6-BA,1mol/LHCl,1mol/LNaOH, 升汞,吐温-803、实验原理(1)母液法配制培养基原理在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可将其中的各种成分配成10倍、100倍的母液,放入冰箱中保存,用时可按比例稀释。
配制母液有2点好处:一是可减少每次配制称量药品的麻烦,二是减少极微量药品在每次称量时造成的误差。
母液可以配单一化合物母液,但一般都配成以下四种不同混合母液。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药品称量应准确,尤其微量元素化合物应精确到0.0001克,大量元素可精确到0.01克。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芦荟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了解芦荟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索芦荟快速繁殖和优良品种选育的新途径。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芦荟植株:新鲜、无病虫害的健康芦荟植株- 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Skoog和Lisense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BAP)- 脱分化培养基:1/2MS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1/2MS培养基+IAA(吲哚乙酸)- 营养液:1/2MS培养基+植物激素- 灭菌剂:70%酒精、0.1%氯化汞2.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超净工作台- 剪刀、解剖刀、镊子、剪刀等三、实验方法1. 材料处理- 将芦荟植株洗净,用70%酒精消毒后,用0.1%氯化汞浸泡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消毒后的芦荟植株切成小块,每块含有1-2个腋芽。
2. 芦荟组织培养- 将芦荟小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诱导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5mg/L,培养7天后,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成情况。
3. 愈伤组织分化- 将愈伤组织接种于脱分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成丛生芽的情况。
- 在脱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1mg/L,生长素浓度为0.1mg/L,培养14天后,观察丛生芽的形成情况。
4. 丛生芽生根- 将丛生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为0.5mg/L,培养10天后,观察生根情况。
5. 炼苗与移栽- 将生根后的芦荟幼苗移栽到土壤中,进行炼苗。
-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促进幼苗生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芦荟愈伤组织形成- 在诱导培养基中,芦荟愈伤组织形成较为良好,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柔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根培养
芦荟增殖芽数长到一定高度就可以转入生 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采用: KC+IBA0.5mg/L+蔗糖3%+琼脂0.7%+活性炭 0.3%比较适宜。
四、壮苗培养
为了使植株健壮,使之能够在移栽后保证 较高的成活率,当在生根培养基上形成了 完整植株后,就可以转接到 1/2MS+IBA2mg/L+AC0.3%+蔗糖3%+琼脂0.7% 的壮苗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培养。此阶段可 将光照强度增至2000LX,经过20d左右培养, 平均每个试管植株长出四五条粗壮的侧根, 叶色浓绿。此时即可移栽。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 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 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 疗效。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 防晒霜、沐浴液等。
护肤作用 :
美白 早晚将芦荟凝胶涂抹于面部15-20分钟,坚持下
去,能令面部肌肤光滑白皙,对消除各种斑点也有 很好的效果。 保湿
谢 谢
五、移栽与管理
芦荟试管苗移栽钱应将培养瓶搬出培养室, 并敞开瓶口于普通房间内炼苗3~4d。移栽 时,可先往瓶里加入少量的水并摇动培养 基,然后用镊子将试管苗轻轻取出,洗净 基部黏附的培养基,然后移栽到河沙中。 同时要注意及时喷水保湿。移栽初期苗有 转黄现象,这是因为初期适应反应所致, 并不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周的过度,植株 又恢复生长,叶片逐渐转绿。当抽出新叶 时,便可移植于大田。
接种40d,统计在该培养基上平均每个外 植体诱导侧芽数为4个,且侧芽粗壮浓绿。
二、继代培养
在初代培养基上培养了40D左右时,侧芽转 接到成分为MS+BA3mg/L+NAA0.2mg/L+蔗糖 3%+琼脂0.7%的培养基上培养,25d后,每 个芽周围又可长出4~6个侧芽,形成芽丛, 此时即可切下来再进行继代培养。以后每 25天可以培养一次。在第一至第五次继代 培养繁殖过程中,随着继代数的的增加, 每个芽丛平均新增殖芽数也明显增多。
芦荟试管快繁的整个过程中温度均可控制 在(26±3)℃;白天以日光灯照明11h左 右,光照1000~1500lx,晚间黑暗。
培养基的配制:
在芦荟的初代培养及诱导侧芽分化的过 程中,采用MS为培养基,附加蔗糖3%、琼 脂0.7%以BA3mg/L 、NAA0.2mg/L, PH5.8的培养基效果最为理想。
芦荟凝胶具有极高的保湿功效,它的超强渗透 力能够帮助肌肤捕捉氧气,锁住肌肤水分 控油
其平衡肌肤成分能够有效地条理油性肌肤,并 达到去油保湿的作用。 除痘
洁面后在痘痘处多涂一些芦荟凝胶,让其自然 吸收,能够有效消除痘痘。对消除痘印也有很好的 功效。
普通培育的短处:
芦荟植株要生长数年后才开花结实,且 芦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大小不能有规 律地进行配对,出现遗传物质不平衡,导致芦 荟雌雄蕊高度不亲和性,几乎不能自花授粉 结实加之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故种子很 少[3]。芦荟种子很细小,存放一年发芽率即 降低,一般是采后及时播种。
目前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芦荟 组培已成为大量快速繁殖芦荟种苗 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组培技术繁 殖,可以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规格统 一、种性稳定的芦荟种苗。
快繁主要步骤: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壮苗培养 移栽与管理
一、材料与培养基
材料:取盆芦荟植株的上端或新芽,将材 料中心部分(生长点及附近组织)切成拇 指大小,置于自来水下冲洗干净。然后用 90%酒精消毒1min,立即用0.15%升汞灭菌 10min;再用无菌水冲洗四五遍,沥干水分 后,用于接种。
药用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功能与主治:泻下通便、
清肝泻火,杀虫疗疳。用于热结便秘,惊痫抽搐,小 儿疳积;外治癣疮。
《本草纲目》主治:热风烦闷,胸隔间热气,明目
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瘘, 解巴豆毒。
《中华本草》将芦荟的保健功能概括为:⑴泄下,
即润肠通便;⑵调节人体免疫力;⑶抗肿廇;⑷保护 肝脏;⑸抗胃损伤;⑹抗菌;⑺修复组织损伤;⑻对 皮肤的保护作用。
芦荟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技术
农学10-3班
淳 雁20100183 陈 昊20100183 汪施宇20100184 高 明20100194 唐义桓20100189
芦荟
芦荟属百合科芦荟属植物,为多年生常绿植 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植物颇受 大众喜爱,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性植物,其中有 些可食用,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芦荟有神 奇的功效,可以治疗烫伤,止血,止痛,消炎, 消肿,保护皮肤,防晒稳 定遗传,不受外界的气候影响,进行周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