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组培学实验报告(3篇)

组培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育种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

实验过程中,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激素配比、光照、温度等条件对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至关重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外植体:叶片、茎段等。

2. MS培养基:含有植物生长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3. 营养液:用于补充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4. 灭菌剂:如氯化汞、酒精等。

5. 灭菌器械:高压灭菌锅、无菌操作台、剪刀、镊子等。

仪器:1. 高压灭菌锅2. 灭菌操作台3. 镜头4. 移液器5. 培养箱6. 热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用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氯化汞消毒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2. 切割外植体:用无菌剪刀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割成适宜大小的片段。

3. 制备培养基:将MS培养基和营养液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植物生长激素,搅拌均匀。

4. 接种: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制备好的培养基上。

5. 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生长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植体生长情况:在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外植体能够生长出愈伤组织、芽和根。

2. 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为芽和根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芽和根的形成:在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芽和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育种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地进行了植物组织培养,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金丽勇开题报告

金丽勇开题报告

植物细胞工程-开题报告学校:海南大学学院:农学院专业:08生物技术(2)班姓名:金丽勇学号:2008 0104B 075指导老师:莫廷辉2010年12月10日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

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库拉索芦荟(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巳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

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1]。

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

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

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

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2]。

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种子繁殖非常困难。

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3]。

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很多学者对芦荟不同外植体进行比较试验,苏海等[4]认为,二年生的库拉索芦荟(A. barbadensis)茎尖比茎段更容易诱导出不定芽,而且芦荟快速繁殖宜通过茎尖诱导出不定芽而获得无菌苗,这样省去了诱导愈伤组织步骤,缩短了诱导时间,而且可以减少种苗变异率。

中华芦荟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中华芦荟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中华芦荟组培快繁试验研究摘要以中华芦荟茎段为材料,筛选出了MS为较适宜于中华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中,6-BA浓度以2.0~3.0 mg/L、蔗糖浓度以3%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6-BA 3.0 mg/L+NAA 0.5 mg/L为最佳,芽增殖系数为4.50;生根培养中,不同浓度NAA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生根培养基以MS+NAA 0.3 mg/L 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6.3条;试管苗炼苗7~10 d后移栽到蘑菇土∶沙土=3∶1的基质上,移栽成活率可达97%以上。

关键词中华芦荟;茎段;组培快繁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是库拉索芦荟的优良变种。

近年来,芦荟产业发展迅速,芦荟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应用前景广泛。

但因芦荟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育苗困难[1] ,而目前的繁殖方法以芽分生为主,不能大规模快速繁殖,影响了芦荟产业的发展。

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华芦荟茎段为材料,探索促进茎段丛生芽分化及瓶苗壮苗生根的方法,为大规模快速生产芦荟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2-6]。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中华芦荟幼苗材料,由厦门远太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苗圃基地提供。

供试试剂为75%酒精、0.1%升汞、激素(6-BA)、生长素(NAA)、蔗糖、琼脂等。

1.2 试验方法1.2.1 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

取株高为15~20 cm的中华芦荟,剥去其外层叶片及根系,先用自来水将茎段冲洗干净,然后将其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 s,再用0.1%升汞灭菌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将其冲洗4~5次。

消毒完毕,应将芦荟茎段接种于不同的诱导培养基上。

1.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6-BA)、生长素(NAA),添加蔗糖3%、琼脂0.65%,pH值5.8,培养温度为26~28 ℃,光照强度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10~12 h/d。

NAA浓度对中华芦荟叶片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

NAA浓度对中华芦荟叶片组织培养影响的研究

不同浓度NAA诱导芦荟叶片愈伤效果的研究王玉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系09园艺技术广州510303摘要:采用浓度差的方法,考察了0mg/L、0.5mg/L、1mg/L、1.5mg/L四种浓度的NAA对中华芦荟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MS+0.2mg/L6-NA基本培养基中,1mg/L的NAA对愈伤的诱导效果最好。

关键词:芦荟(Aloe)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芦荟(Aloe)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含有七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物质,在医学、食用、美容等多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1】。

芦荟的繁殖一般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然而这些方法受繁殖基数的限制,初期繁殖速度较慢,而且容易是病毒积累,影响植株生长,甚至退化【2】。

采用叶片经愈伤组织诱导再促进长芽、生根的培养方法,不仅可以为生产提供一条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种苗的途径,以加速新品种的推广,而且还可以解决大规模快速繁殖中材料不足的问题。

该试验以中华芦荟为材料,采用浓度差的方法,探究不同浓度NAA在MS+0.2mg/L6-BA基本培养基中对中华芦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效果,以期获得最佳浓度。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中华芦荟的幼嫩叶片采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楼6楼顶1.2 实验方法1.2.1 培养基的配置以MS为基本培养基,其中添加0.2mg/L的6-BA和4个不同浓度的NAA组合(见表1),蔗糖3%,琼脂1%,PH5.8,培养基经高温杀毒30min备用。

表1 培养基与激素组合组名瓶数培养基 6-BA(mg/L) NAA(mg/L)A 10 MS 0.2 0B 10 MS 0.2 0.5C 10 MS 0.2 1D 10 MS 0.2 1.51.2.2 材料灭菌处理取芦荟幼嫩叶片,用自来水洗干净再在流水下冲刷3h, 再用75%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30s,然后用0.1%的升汞液消毒9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7~8次,洗去植物表面的升汞残液,放人无菌培养皿中,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备用。

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芦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糖代 替蔗糖 、 自来 水 代 替 蒸 馏 水 的 液 体 培 养 , 低 了 成 本 , 液体 培 养 操 作 方 便 . 利 于 大 规 模 工 厂化 生 产 。 入 0 3 / 降 且 有 加 . L g 的 活 性 炭 , 促 进 芽生 长 粗 壮 , 株 增 高 , 色增 绿 , 利 提 高 移 栽 成 活 率 。 单 芽 接 种 到 含 有 I A 1 5mg L、 糖 3 / 能 植 叶 有 将 B . / 蔗 O g L、 脂 7g L、 性 炭 0 3g L 的 1 ZM S培 养 基 中 , 诱 导生 根 . 根 率 可 达 7 琼 / 活 . / / 能 生 9% 。 关 键 词 芦荟 组 织 培 养 简化 培 养
切块 培 养获 得 了植 株 。 内张 英 、 贵美 、 磊 兴 、 国 林 莫
邹瑜、 小 泉等 以美国库拉 索芦荟 、 李 日本 木 剑 芦
荟 、 山 芦荟 、 芦 荟和 班 纹 芦荟 茎 尖 为材 料进 行 龙 华
g1 /+琼脂 7g l 自来 水 。 /+
生根 培 养 基 :
+6DA 2 5rg 1 B . g 1 白糖 3 / - . /十I A 0 5r /+ a a 0g 1
炎 、 菌 、 肿 瘤 等 约 理 作 用 , 胃疡 病 、 病 、 抗 抗 对 肝 糖
尿 病 、 脏 病 、 血 压 等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疗效 , 心 高 尤 其 对 各 种灼 伤 、 伤 、 伤 及 皮 肤 病 有 明显 疗 效 , 烫 晒 并 具 有 较 高 的 观 赏 价 值 , 集 药 用 、 用 、 容 及 是 食 美
6D 2 5rg 1 B 0 5rg 1 白糖 3 1
蜡 , 国 的 云 南 、 J 、 西 、 东 、 建等 地 都 有 我 四 I广 I 广 福 栽 培 , 含 有 许 多 对 人 体 有 益 的物 质 , 芦荟 索 、 它 如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学习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用母液法配制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

3、初步掌握外植体芦荟、紫苏等植物材料消毒、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方法。

4、认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起的作用,尤其在于保存珍贵物种和生产研究方面的应用。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冰箱,分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10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磨口试剂瓶(500mL,1000mL),药勺、称量纸、精密pH试纸,滴管、玻璃棒、电炉,微波炉、移液管(10mL,5mL,2mL,1mL,0.5mL),吸耳球,滴瓶,锥形瓶、纱布,耐热橡皮筋,线绳,高压灭菌锅,标签纸,记号笔、解剖工具、托盘、棉花、超净工作台2、实验药品NH4NO3,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 KI, H2BO3,MnSO4•4H2O,ZnSO4•7H2O, Na2•MoO4•2H2O, CuSO4•5H2O, CoCl2•6H2O, Na2•EDTA•2H2O,FeSO4•7H2O,烟酸,甘氨酸, 维生素B1,维生素B6 ,肌醇, 蒸馏水, 琼脂,蔗糖,NAA,6-BA,1mol/LHCl,1mol/LNaOH, 升汞,吐温-803、实验原理(1)母液法配制培养基原理在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可将其中的各种成分配成10倍、100倍的母液,放入冰箱中保存,用时可按比例稀释。

配制母液有2点好处:一是可减少每次配制称量药品的麻烦,二是减少极微量药品在每次称量时造成的误差。

母液可以配单一化合物母液,但一般都配成以下四种不同混合母液。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药品称量应准确,尤其微量元素化合物应精确到0.0001克,大量元素可精确到0.01克。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芦荟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了解芦荟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索芦荟快速繁殖和优良品种选育的新途径。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芦荟植株:新鲜、无病虫害的健康芦荟植株- 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Skoog和Lisense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BAP)- 脱分化培养基:1/2MS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1/2MS培养基+IAA(吲哚乙酸)- 营养液:1/2MS培养基+植物激素- 灭菌剂:70%酒精、0.1%氯化汞2.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超净工作台- 剪刀、解剖刀、镊子、剪刀等三、实验方法1. 材料处理- 将芦荟植株洗净,用70%酒精消毒后,用0.1%氯化汞浸泡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消毒后的芦荟植株切成小块,每块含有1-2个腋芽。

2. 芦荟组织培养- 将芦荟小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诱导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5mg/L,培养7天后,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成情况。

3. 愈伤组织分化- 将愈伤组织接种于脱分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成丛生芽的情况。

- 在脱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1mg/L,生长素浓度为0.1mg/L,培养14天后,观察丛生芽的形成情况。

4. 丛生芽生根- 将丛生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为0.5mg/L,培养10天后,观察生根情况。

5. 炼苗与移栽- 将生根后的芦荟幼苗移栽到土壤中,进行炼苗。

-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促进幼苗生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芦荟愈伤组织形成- 在诱导培养基中,芦荟愈伤组织形成较为良好,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柔软。

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研究

皂质芦荟的组织培养研究
荟属 多年 生 常绿 肉质 草 本植 物 。世 界野 生 芦荟 大 约 有 30 0 多个 品种 , 20 个 自然变 异 和人 工杂交 的变种 , 是 具 有 0多 但
切 成数 个 , 入 不 同浓 度 6B N A 的 M 转 -A、A S培养 基上 , 每个
组合设 3 次重复 , 每次重复接种 9 , 瓶 接种后每重复随机抽 取3 瓶进行观测 , 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生根阶段 , 将在继代培养基中生长健壮 的小苗( 苗高 3
维普资讯

安徽农 业科 学 ora o A hi g .c. 073 (4 :154 1 Junl f nu n r Si2 0 ,5 1)4 1- 16 i
责任 编辑 王丽莉 责 任校对 王 淼
皂质芦荟 的组织培养研究
张进, 云 信 农 高 专 学 ,南 阳40 ) 滕 (阳 业 等 科 校河 信 60 40
me im / +NAA 5mgL. ec lu eme imsa v o tie . % s co ea d08% a a t H aH . du 12MS 0. / Th u tr du bo ec nan d25 u r s n . g rwihp v e60. l
Absr c Bld i. e di ga d a i ayb d o A /es p n raa x lnsweesu id b nvtoc lu e Re u t h we tc lu o l e ta t a etp s e ln n xl r u f o a o a i se pa t r t de yi ir ut r . s l o dt alsc ud b l s ha g neae n t ec t fb a e t ta o t25 d e r td o h uso ld i a b u .An fe 5 d,rg n r t n b sg r nae S e ln s o l ie ty dfee taei t p d atr1 e e eai ud emi td. e di gbae c u d dr cl i r nit no o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切除根部大部分叶片,取茎尖部分,先用75%乙醇浸泡60S,然后再用0. 1%升汞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4次—5次。
1.2 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一)MS + ( 2. 5mg / 1) 6- BA+ ( 0. 15mg / 1) NAA, PH6. 2;
目前,芦荟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饮料、医药行业中。芦荟目前主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速度较慢,因而限制了芦荟业的发展。分株和扦插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成本低,效益高。
二、实验方案
(一) 技术路线
(二) 材料、方法与手段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2.2愈伤组织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好的芦荟的茎尖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条件:温度( 27±1)℃,每天光照10hr—12hr后,光强2001x ,约15天后,试管中的外植体就可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周后,可将愈伤组织转管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两种各培养基接15瓶,每瓶接3块组织。
2.3分化培养
培养基(二):M S + BA 4.5mg/L + NAA 0.2mg/L +0.25%活性炭上
2.方法与手段
2.1外植体获得
将准备好的芦荟幼苗,用自来水冲洗好后,洗净外表泥土,切除根部大部分叶片,取茎尖部分,先用75%乙醇浸泡60S,然后再用0. 1%升汞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4次—5次。
3天
6天
9天
12天
15天
2.分化培养
分化培养基1
分化培养基2
接种数
分化数
分化百分比
小苗情况
原因分析
3.增值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基1
生根培养基2
有根小苗数
生根率
根系情况
分析原因
[参考文献]
[ 1]松男等.芦荟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J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4, 5( 1) : 45~46.
[ 2]桂耀林等.芦荟组织培养及器官分化的研究[ J] .植物学报, 1990, 32( 8) : 606~610.
芦荟的组织培养
生物09本
一、立题依据及背景
芦荟,拉丁名Alo e,是百合科多年生物肉质常绿植物,叶子大,长披针形.芦荟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植物,远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用它治疗疾病,我国从唐代就对芦荟的药用有记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芦荟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经检测表明,芦荟的鲜叶中含有芦荟西酊、芦荟碱、芦荟乌辛、治愈激素、蒽类、有机酸、多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及钙、磷、钾、铁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由于芦荟的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效物质,因而具有医疗、保健和美容等多种功能。经功能实验证实,芦荟具有较强的抗感染、杀菌能力,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排除毒素及提高人体抗癌能力,以外,它还具有使皮肤收敛、柔化、保湿、消炎、增白、防皱纹、治疗粉刺的功效。因此,芦荟被人们誉为“万应良药”、“人类最伟大的医生”,形成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成为开发者的开发热点。
培养基(二)M S + BA 4.5mg/L+ IBA 0.2mg/L上
分化培养基(一): MS+ ( 2. 0mg/ 1) 6- BA+ ( 0. 10mg / 1) NAA , PH7. 0;
培养基(二);M S +BA 4mg/L + NAA 0.5mg/L
生根培养基(一): MS+ ( 0. 3- 0. 5mg/ 1) 6- BA+ ( 0.2mg / 1) IBA
四、研究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五、研究进度安排
2011.10.31----2011.11.14 愈伤组织的获得
2011.11.14----2011.12.14 得到芽以及小叶
2011.12.14----2012.01.01 得到有根的小苗
六、预期结果
1.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
愈伤组织培养基1
愈伤组织培养基2
在无菌条件下,将愈伤组织取出,用无菌水冲净,切成小块,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同愈伤组织培养,约30天后,愈伤组织可分化为小芽,并继续长出小叶片。两种培养基各接15瓶,每瓶接3块组织
2.4增殖生根培养
待叶片长至2cm—3cm左右时,将幼苗取出,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约15天后,即可生根。两种培养基各接15瓶,每瓶接3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