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的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美国芦荟组织培养研究

美国芦荟组织培养研究
种3 0个外植 体 , 重复 3 , 次 接种 3 d后观察外 植体启 0 动情 况。
1. .5继代 培养 。 2 将启动培养所获得 的嫩 芽剪下接种 于 增 殖 培 养 基 上 进 行 增 殖 培 养 。继 代 培 养 基 分 别 用
6 B . 、. , 1 m / 和 2 mg 与 N A 一A 0 m 5 1 mr . g 0  ̄、 5 L . / O L A
植物 不同品种芽的分化都有不 同程度 的影响 。 因此 , 以 MS为基本 培养基 ,采用 2因素 3 水平 方差试验设计 , 6B - A设 置 l g 、m /、r /3 水平 , A m/ 2 g 3 g 个 L L a L N A设 置为 00 m / 、. g 、. m / .5 g 01 / 01 g 3个水 平 。每种 培养 基接 L m L 5 L
较好地促 进美 国芦荟茎段 芽诱 导生长 。
表 1 不 同激素组合对启动 率的影响
保湿 1 , 周 并进行正 常的水分 管理 ,0 3d后统计 成活 率
可达 9 . 5 %。 3 3 结论
在 芦荟 的组织 培养过程 中 , MS为基本培 养基 , 以
在初代 培养 中添加 6 B m 和 N A0 5 g 一 A2 玑 A . m f 0 L能较 好 的促进茎 段芽诱导和提高启 动率 ;继代增殖 中添 加 6 B . gL和 N A 0 5 / 一 A1 m , 0 A . mg 0 L能较 好地 促进 芽苗 增 殖 ;在生根 培养 中用 I MS培养基添 加 N 05 g / 2 从 . m m 能较好促进 无根单 苗 生根 ,诱 导出的根 粗壮 而且 多 。
织培养 ,可在较短时间 内繁殖 出大量优质美国芦荟种 苗[1目前, 5。 . 4 有关美 国芦荟组织 培养方面的研究报道相

芦荟种苗繁育技术

芦荟种苗繁育技术

芦荟种苗繁育技术摘要分株是将带有根系的幼苗进行移栽繁育的过程;扦插是利用枝条或无根分蘖、腋芽通过扦插培育种苗的技术;组织培养是利用培养基大量繁殖种苗。

特介绍利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方法进行芦荟种苗繁育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芦荟;繁育;分株;扦插;组织培养;技术关键芦荟由于雌雄花开放时间不一致,授粉不亲和,故而结籽少,发芽低,甚至不结籽,因而种子繁殖很困难且繁殖速度慢。

生产上常用分株、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

1分株繁殖芦荟产生分芽或分蘖主要在春、夏、秋三季,最佳分株期是4~6月份。

一般待小苗长到2~3片叶时,就应及时进行分株移栽,分苗时注意不伤母株,小苗尽量多带土带根。

在分株繁殖过程中,具体操作技术可分2种。

1.1剥离幼株,移栽到苗圃或生产田将带有幼根的幼株直接从母体剥离下来,移栽到苗圃或生产田中。

刚移栽的幼苗,由于脱离了母株,营养供应来源发生了变化,自生根尚未扎入土壤,会出现一个营养不足的“饥饿时期”。

如受到烈日照射,苗色呈红褐色,外叶干缩,这是芦荟移栽后的“缓苗现象”。

此时的技术关键是采用适当遮荫,这样可缩短缓苗时间,促进芦荟恢复生长。

有些地区先将芦荟幼苗从母株上剥离出来,然后摊在地上,在通风处干燥数日,使其剥离伤口完全愈合后再作定植,这样可以促进植株发根和缓苗,缩短缓苗期,减少芦荟幼苗死株。

1.2幼株与母株分离但不分开用分株刀将母株萌发出的幼苗与母株分离,但不要拔出来,仍让幼苗留在原位,使其生长15d左右,形成独立的根系,达到完全自养状态,再将幼苗带根带土移栽,定植在大田中,及时浇一遍定植水。

此法基本上无缓苗期。

芦荟幼苗生长快,在春秋夏季都可以随时进行,但比较费工。

2扦插繁殖2.1茎穗扦插在芦荟生长期采用生长充实的主茎或侧枝,剪取顶端短茎10~15cm作为扦插材料,或用采收芦荟叶片后形成的“秃杆”老龄植株断茎后扦插。

为避免枝条切口被杂菌感染和促进生根,扦插枝条取下后,置于通风干燥处使伤口愈合收干,然后进行扦插,插入深度为6~8cm,扦条经过25d左右就会生根。

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芦荟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学生姓名:聂瑛磊学号:05050819指导教师:刘姗姗专业:园林年级:058 班2008年 3 月 19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1)2方法 (1)2.1材料与培养基 (1)2.1.1材料的选择 (1)2.1.2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 (2)2.1.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2)2.2愈伤组织培养 (2)2.3继代培养 (3)2.4分化培养 (3)2.5生根培养及苗床假植 (3)2.6炼苗 (3)2.7移栽 (3)2.8脱水 (3)2.9栽植 (3)3影响芦荟组织培养效果的因素 (4)3.1不同外植体的接种效果 (4)3.2培养条件的影响 (4)3.3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对芦荟分化的影响 (4)3.4温度对芦荟分化的影响 (5)3.5光照对芦荟分化的影响 (5)3.6无机盐对芦荟苗生根的影响 (5)3.7活性炭对芦荟生根的影响 (5)3.8不同栽培基质对芦荟组培秒生长的影响 (6)3.9不同栽培气候条件对芦荟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6)4芦荟组织培养中褐化与玻璃化的控制 (6)4.1褐化对芦荟组培的影响及控制 (6)4.2玻璃化对芦荟组培的影响和控制 (6)5结果与分析 (7)5.1芦荟外殖体的诱导的两种途径 (7)5.2快速增殖 (7)5.3细胞分裂素对分化的影响 (7)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芦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摘要:芦荟(Aloe)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

原产于非洲干燥地区,集药用、观赏、美容、保健于一身,全植株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消炎、通便作用,可治疗冲叮、溃疡、支气管哮喘、热结便秘等,有极高的开发应用价值,有着“绿色黄金”之称。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们意识的不断增强,芦荟作为保健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生产上对芦荟种苗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芦荟产业发展开始走向规模化。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土,切除根部大部分叶片,取茎尖部分,先用75%乙醇浸泡60S,然后再用0. 1%升汞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4次—5次。
1.2 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一)MS + ( 2. 5mg / 1) 6- BA+ ( 0. 15mg / 1) NAA, PH6. 2;
目前,芦荟广泛用于化妆品、食品、饮料、医药行业中。芦荟目前主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速度较慢,因而限制了芦荟业的发展。分株和扦插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成本低,效益高。
二、实验方案
(一) 技术路线
(二) 材料、方法与手段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2.2愈伤组织
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好的芦荟的茎尖接种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培养条件:温度( 27±1)℃,每天光照10hr—12hr后,光强2001x ,约15天后,试管中的外植体就可膨大形成愈伤组织周后,可将愈伤组织转管进行继代培养或分化培养。两种各培养基接15瓶,每瓶接3块组织。
2.3分化培养
培养基(二):M S + BA 4.5mg/L + NAA 0.2mg/L +0.25%活性炭上
2.方法与手段
2.1外植体获得
将准备好的芦荟幼苗,用自来水冲洗好后,洗净外表泥土,切除根部大部分叶片,取茎尖部分,先用75%乙醇浸泡60S,然后再用0. 1%升汞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洗4次—5次。
3天
6天
9天
12天
15天
2.分化培养
分化培养基1
分化培养基2
接种数
分化数
分化百分比
小苗情况
原因分析
3.增值生根培养

《芦荟的组织培养》课件

《芦荟的组织培养》课件

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介绍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组织培养的步骤
详细说明进行芦荟组织培养时的步骤和 操作方法。
芦荟组织培养的应用
芦荟提取物 取物在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探讨芦荟在药物研究和治疗方面 的潜力。
工业领域的应用
讨论芦荟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和 应用领域。
芦荟的组织分化
通过培养芦荟的不同组织部 位,促进其分化和生长。
芦荟的快速繁殖
利用组织培养的技术,快速 繁殖大量芦荟植株。
芦荟的体细胞胚胎培养
通过体细胞胚胎培养技术, 培养出芦荟的胚胎组织。
芦荟的组织培养技术
1
组织培养所需的条件
2
讲解进行组织培养时所需的培养基和环
境条件。
3
组织培养注意事项
4
提醒注意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特别注意 的事项和技巧。
[参考文献列表]
鸣谢
感谢支持和协助本课件制作的各方。
《芦荟的组织培养》PPT 课件
编者:[您的姓名]
日期:[日期]
本PPT课件将全面介绍芦荟的组织培养,包括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领 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简介
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植物,其组织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本节将介绍芦荟的概述、组织培养的定义 以及芦荟组织培养的重要性。
芦荟的组织培养方法
研究展望
1 芦荟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展望芦荟组织培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未来的研究方向
提出关于芦荟组织培养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可 能的创新。
结束语
1 芦荟组织培养对于我们的意义
总结芦荟组织培养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的重要意义。
2 芦荟组织培养的未来前景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芦荟、紫苏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1、学习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用母液法配制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

3、初步掌握外植体芦荟、紫苏等植物材料消毒、接种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方法。

4、认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起的作用,尤其在于保存珍贵物种和生产研究方面的应用。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1、实验仪器冰箱,分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10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磨口试剂瓶(500mL,1000mL),药勺、称量纸、精密pH试纸,滴管、玻璃棒、电炉,微波炉、移液管(10mL,5mL,2mL,1mL,0.5mL),吸耳球,滴瓶,锥形瓶、纱布,耐热橡皮筋,线绳,高压灭菌锅,标签纸,记号笔、解剖工具、托盘、棉花、超净工作台2、实验药品NH4NO3,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 KI, H2BO3,MnSO4•4H2O,ZnSO4•7H2O, Na2•MoO4•2H2O, CuSO4•5H2O, CoCl2•6H2O, Na2•EDTA•2H2O,FeSO4•7H2O,烟酸,甘氨酸, 维生素B1,维生素B6 ,肌醇, 蒸馏水, 琼脂,蔗糖,NAA,6-BA,1mol/LHCl,1mol/LNaOH, 升汞,吐温-803、实验原理(1)母液法配制培养基原理在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可将其中的各种成分配成10倍、100倍的母液,放入冰箱中保存,用时可按比例稀释。

配制母液有2点好处:一是可减少每次配制称量药品的麻烦,二是减少极微量药品在每次称量时造成的误差。

母液可以配单一化合物母液,但一般都配成以下四种不同混合母液。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药品称量应准确,尤其微量元素化合物应精确到0.0001克,大量元素可精确到0.01克。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芦荟组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芦荟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了解芦荟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索芦荟快速繁殖和优良品种选育的新途径。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芦荟植株:新鲜、无病虫害的健康芦荟植株- 诱导培养基:MS培养基(改良Skoog和Lisense培养基)- 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BAP)- 脱分化培养基:1/2MS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1/2MS培养基+IAA(吲哚乙酸)- 营养液:1/2MS培养基+植物激素- 灭菌剂:70%酒精、0.1%氯化汞2. 实验仪器:-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超净工作台- 剪刀、解剖刀、镊子、剪刀等三、实验方法1. 材料处理- 将芦荟植株洗净,用70%酒精消毒后,用0.1%氯化汞浸泡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消毒后的芦荟植株切成小块,每块含有1-2个腋芽。

2. 芦荟组织培养- 将芦荟小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诱导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5mg/L,培养7天后,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成情况。

3. 愈伤组织分化- 将愈伤组织接种于脱分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观察愈伤组织分化成丛生芽的情况。

- 在脱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为0.1mg/L,生长素浓度为0.1mg/L,培养14天后,观察丛生芽的形成情况。

4. 丛生芽生根- 将丛生芽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 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素浓度为0.5mg/L,培养10天后,观察生根情况。

5. 炼苗与移栽- 将生根后的芦荟幼苗移栽到土壤中,进行炼苗。

-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促进幼苗生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芦荟愈伤组织形成- 在诱导培养基中,芦荟愈伤组织形成较为良好,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柔软。

中华芦荟特性与组织培养技术

中华芦荟特性与组织培养技术
关键 词 : 曲柳 ; 水 大树 ; 化 ; 植 绿 移
水 曲柳 (rx u adhfa是东北 地 区 Fai sm nsu c) n i 主要 的用材林树种 , 是优 良的绿化树 种 , 也 因此 备受人们的喜爱m 。现代城市发展方向是生态健 全、 环境优美 、 自 和谐共存 的园林城市。 人与 然 北 方的大树移植研究的很多 黑龙江省海林林业 局为 了响应 省政府 关于用三年时间绿 化全省大 地 的精神 ,于 20 年在局址的海林市奋斗路北 08 段 , 了水曲柳 大树进 城 , 行道树 绿化的 进行 实施 移植工 作 , 共移植 了 28 , 8 株 成活率达到 10 0%。 对此 , 我们探讨 了水 曲柳 大树 移植过程 中 , 确保 高成活率的主要关键性技术 , 以便为 日后的移植 工作 , 提供技术上 的建议。 1移植 的原理 根据树势平衡原理 , 移植大树时 , 其根 根据 系分 布的情况 , 对地上部分进行 修剪 , 上部 使地
范围内。 2 . 曲柳大树的质量要求 .2水 1 根据大树移植的要求 , 我们也相应的确定 了 水 曲柳 的质量标准 。水 曲柳应生长在 向阳的南
坡, 林分应 是中壮林 , 生长旺盛 , 树体 树干通直 , 树高在 2m 1m, 3 -5 胸径在 1c -5m之间, 2m 1c 无病 虫害的。 2- l 3选树与定向 在林 内郁 闭度为 0 3的地块中,按照大树的 质量要求进行选树 , 选完树后 , 挂上标签 , 确定为 已选的绿化用树。把已经选好 的水 曲柳大树 , 采 用手罗盘定向后 , 根据已经测得的方向确定在南 向做标记, 为定植时的定 向依据。 Z .起树时间与方法 1 4
( 转 2 8页 ) 下 2
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
一2—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设计)(本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年级2007级生科2班姓名刘琼论文(设计)题目芦荟的组织培养指导教师远凌威职称讲师成绩2009年6月6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材料和方法 (2)1.1材料 (2)1.2培养基 (2)1.3方法 (2)2结果与讨论 (2)2.1愈伤组织的诱导 (2)2.2诱导不定芽 (3)2.3生根 (4)2.4试管苗移栽 (4)3结论 (4)4意义与进展 (4)参考文献 (4)芦荟的组织培养姓名:刘琼学号:20075070083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指导教师:远凌威职称:讲师摘要:针对芦荟自然繁殖率低下的情况,探讨了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解决生产中繁殖的问题。

在叶和茎两种外植体中,嫩茎的出愈率最高,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较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BA 2.0 mg·L-1+IBA 0.2 mg·L-1,诱导不定芽的适宜激素组合是BA 3.0 mg·L-1+NAA 1.0 mg·L-1,而根的诱导则是在1/2 MS+NAA 1.0 mg·L-1+庶糖1.5%+活性碳3%培养基上进行。

关键词:芦荟;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不定芽Abstract:Because the fruiting rate and germinative percentage of Aloe vera L. are lower, tissue culture was explored to solve the propagating problem in the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d is the best material in speeding propagation among the two explants (stem, leaf) as it has the biggest inductivity, the best growth and it is easy to be inducted adventitious buds. The suitable phytohormone compositions to induct callus, adventitious buds and roots are respectively BA 2.0 mg·L -1 +IBA 0.2 mg·L-1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appropriate hormone combinations BA 3.0 mg • L-1 + NAA 1.0 mg • L-1, and the root is in the induction of 1 / 2 MS + NAA 1.0 mg • L-1 + Shu-sugar 1.5% + activated carbon 3% on the medium.Key Words:Aloe vera L.; tissue culture; callus; adventitious bu;引言芦荟(Aloe veraL.)为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叶簇生,呈莲座状或生于茎顶,叶长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有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花呈桔红色、黄色或具赤色斑点,花被的基部多连合成筒状;果实蒴果,种子多数]1[。

无论是从古代丰富的民间医疗实践,还是现代科学技术对芦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都证明了芦荟确实是一种普遍的、多效的、无毒的、无副作用的药用植物,能解决现代医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2[。

随着芦荟本身神奇的效能一再被人们发现,到目前它已成为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保健植物新星。

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而用种子繁殖很困难,为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快速繁殖。

芦荟品种间的形状和性质差异很大。

本文采用在药用、食用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木立芦荟(A.arborescensMill)为研究材料,结合前人所作的工作]3[,对芦荟的组培快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取木立芦荟老茎段(不带芽)、叶片及幼嫩茎尖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取材时最好用手将材料从母株上掰下,不用刀剪等工具切割,因为掰下的材料在培养时分泌产生相对少的酚类化合物,对以后的培养过程中防止褐化有帮助,而切割的材料容易产生过多酚类化合物,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易发生褐化]4[。

1.2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MS,按不同处理方案添加不同类型的植物激素,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激素组合是BA 2.0 mg·L-1+IBA 0.2 mg·L-1,诱导不定芽的适宜激素组合是BA 3.0 mg·L-1+NAA 1.0 mg·L-1,而根的诱导则是在1/2 MS+NAA 1.0 mg·L-1+庶糖1.5%+活性碳3%培养基上进行。

用0.1 N NaOH和0.1 N HCL调节pH值为5.8~6.0,在高压灭菌锅中高温(121℃)灭菌20 min。

1.3方法晴天取老茎段、叶及幼嫩茎尖为外植体,按下列程序进行消毒:取材→自来水粗洗→5%洗衣粉水溶液漂洗5 min→自来水冲洗30min→75%乙醇擦洗表面→0.1%升汞溶液中消毒5 min→2%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20 min→无菌水冲洗4~6次,然后在无菌工作台中将外植体切成0.5~1.0 cm长的小段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将培养出来的愈伤组织切成小块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最后将形成不定芽的块段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上,以培育出完整的小植株。

以6 d为一周期,观察记录不同处理的生长状况。

2结果与讨论2.1愈伤组织的诱导木立芦荟的老茎段、叶和幼嫩茎尖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不一样。

经多种植物激素组合试验(表1),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幼嫩茎尖为最好,老茎段次之,而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最差,虽经改变多种激素组合来调节叶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仍无法诱导出愈伤组织。

表1 不同激素组合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Table1. Effect of different phytohormone composition on the callus induction激素组合/mg·Lˉ1 phytohormone composition茎Stem茎尖Shoot-tip叶Leaf出愈率/% 生长量Inductivity Growthamount出愈率/% 生长量Inductivity Growthamount出愈率/% 生长量Inductivity GrowthamountBA 0.5+IBA 1.0 80 大 70 小 0 0BA 1.0+IBA 0.5 80 小 90 中 0 0BA 1.5+IBA 0.5 85 小 90 中 0 0BA 2.0+IBA 0.5 100 小 100 大 0 0BA 3.0+IBA 0.05 100 小 90 大 0 0BA 2.0+IBA 0.2 100 大 100 大 0 0BA 3.0+IBA 0.5 90 中 100 中 0 0从表1中可以看出,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配合为BA 2.0 mg·L-1左右,IBA则为0.2 mg·L-1左右。

该组合下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高,生长快。

茎尖是一种较好的外植体,很多植物的组织培养都是以它作为外植体]85[ 。

与红芽大戟相似]9[,芦荟的茎尖在培养过程中既能形愈伤组织,又能分化出一些不定芽,形成芽丛。

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形成与IBA的浓度有关在BA定值下,IBA浓度越高,不定芽越多,而愈伤组织越少;IBA浓度越低,不定芽越少,而愈伤组织则越多。

2.2诱导不定芽将诱导出来的愈伤组织及芽丛转到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不同激素组合对其生长状况影响较大(表2)。

在BA低浓度培养基中生长量较小,但不定根分化率较高;在BA高浓度培养基中生长量较大,但不定根的分化率较低。

最佳的激素组合为BA 3.0 mg·L-1,NAA 1.0 mg·L-1,在此组合的培养基中,生长量和增殖率均大,而几乎不产生不定根,这十分有利于继代培养。

表2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幼苗分化的影响Table2Effect of different phytohormone composition on seeding of callus 激素组合/mg· L-1 芽丛诱导率/% 不定根诱导率/%phytohormone frequency of root frequency of budcomposition induction clump inductionBA 1.0+NAA 0.1 29.5 57.5BA 2.0+NAA 0.5 56 23.5BA 3.0+NAA 1.0 100 0BA 3.0+NAA 1.5 91.3 46.8BA 3.0+NAA 0.05 79.2 13.82.3生根培养出来的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NAA 1.0mg·L-1+庶糖1.5%+活性碳3%)中进行培养,15天后不定根的诱导率达95%以上,平均每株生根数达3.8条。

2.4试管苗移栽取出不定根诱导出来的试管苗,小心洗尽残余培养基,不碰伤根和叶子。

用清水洗净后在普通纸上稍微晾一下(不要在太阳下暴晒)便可移栽到生长基质中。

芦荟喜欢砂性基质,所以可用2~3份细砂+2~3份腐殖土+1份田土配制成生长基质。

移栽入生长基质后,用洗瓶装自来水,在每株小苗的周围冲洗一下,以便使小苗根部与生长基质紧密接触。

然后,将小花盆转到温室中,最初几天注意遮阳,更重要的是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这是新移栽的组培苗能否顺利存活的关键。

约过3周左右,新根即可从移栽苗上长出,成活基本有了保证,再过2周,即可将苗移到大田或温室栽种]1[。

3结论木立芦荟的茎尖、老茎段和叶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不一样。

以茎尖的愈伤组织最好,而叶最难诱导。

诱导愈伤组织最好的激素组合是BA 2.0 mg·L-1+IBA 0.2mg·L-1。

在继代培养中,木立芦荟的增殖率是极高的,生长量也较大。

在培养中有一明显现象,即芽丛基部愈伤组织处有大量黑色分泌物,但并不影响芽丛及愈伤组织的生长,是否为“酚中毒”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意义与进展芦荟属百合科的多年生肉质植物,中华芦荟属其中一种,粘胶汁多,适合外用,具有极高的药用、食用价值。

现代科学证明医疗效用更高,对胃溃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