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杂志一些图表文章

合集下载

《经济学人》:9张图看懂2013年全球经济

《经济学人》:9张图看懂2013年全球经济

《经济学人》:9张图看懂2013年全球经济回顾2013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不少大事件,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在发展,尽管这种复苏仍然稍显缓慢。

在2014即将到来的时候,通过9张图表,总结了这一年最重要的变化。

1,全球主要股指纷纷上扬。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为:日经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欧洲Stoxx50指数以及富时100指数。

2,为充分利用超低利率的有利条件,2013年全球企业的发债规模有可能创造历史记录。

图片中深蓝色为美国企业的发债量,宝蓝色为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发债总量。

3,随着经济重回增长以及债务赤字的下降,市场对发达国家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的担忧减弱。

下图五条曲线中,左起从上至下分别为代表希腊、英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的预算赤字与GDP的比率。

4,尽管经济向好,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GDP与危机前差不了多少,尤其是在与中国对比的时候。

下图为这6年来中国、美国、日本和欧元区GDP的变化情况。

5,在就业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已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仍然低于峰值。

下图的红点代表为德国、英国、美国、爱尔兰、西班牙和希腊今年二季度的就业率,蓝点代表各国在2007-2008年的峰值水平。

6,世界各国银行业监管趋严,这使得银行要为金融危机期间的不当行为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

下图为银行支付的与美国抵押贷款活动相关的罚金数额增长情况,单位为百亿美元。

7,这些银行必须符合更加严厉的监管规则,达到更严苛的资本要求。

因此,银行只能以削减信贷来应对监管。

下图为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小企业的贷款数量与GDP的占比。

8,2013年全世界的央行几乎都在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继续印钱然后大规模购债,希望能够拉低长期利率,同时维持短期利率处于零附近。

下图是日本、英国和美国的央行资产与GDP的占比。

9,当美联储在今年五月提到缩减QE的时候,伯南克的一句话引发了新兴市场货币的“大溃败”,投资者纷纷抽出资金寻求发达经济体更高的收益率。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荫译:皖东(新浪财经)《经济学人》封面文章:未来的希望投资最忌好高骛远、盲从热潮和短视近利。

———雪拜·戴维斯[美国]WISDOM ·VIEW ·外刊速览·责任编辑:赵迪E-mail:*****************第15期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世上最大经济体美国已开始了亟需的经济转型。

奥巴马总统在这方面应能有更多作为。

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衰退的美国经济,在去年收缩2.4%以后预计今年可增长3%。

分析师们还预测,美国就业形势最终在今年会改善。

与步入衰退时情形完全不同的是,高失业率、大量丧失抵押房屋赎回权和公共财政的巨大窟窿是走出衰退时仍存在的显著危险。

而消费、住房和负债与出口的关系,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则构成经济中的隐形危险。

未来许多不确定性不仅要靠华府政治人物,而且还有赖于美国之外的政治家。

美国数十年来的增长一直依靠着消费者大量借款进行开支的意愿,资产价格泡沫支撑着虚假安逸。

住房价格崩溃掏空了消费者的财富,让他们现变得更节俭,并更少借款。

靠着消费文化发达起来的众多企业巨头正重新思考增长方式,同时也在收缩自己的借贷规模。

美国住房开发商现在开发的产品是规模更小、形式更简单的产品。

衰退让美国摒弃了贪大求全,追求奢靡的风潮。

诚然,代价更高的稀缺资金是一个原因,而能源不再像以往那般廉价也是影响未来的重要因素。

更多普通消费者选择节能车型,而开采深藏美国地下的石油已是利润丰厚的追求。

若照此趋势发展下去,美国2025年的石油进口可能不到5年前的一半。

随着国内消费者勒紧腰带,美国企业必会向海外出口更多商品。

有竞争力的美元和现有传统市场增长,会让已处在领先地位的象高附加值加工类的美国行业表现不俗。

这会带来更平衡的美国经济,同时也会让全球经济更健康。

但此转型的成功不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内外的政策制定者们将决定调整究竟是以痛苦或轻松方式进行。

若美国人节俭换来世上其他一些大国的相反做法,世界会因此繁荣。

《经济学人》2021年3月27日刊精彩文章导读

《经济学人》2021年3月27日刊精彩文章导读

《经济学人》2021年3月27日刊精彩文章导读原计划每天发推文一篇,说明自己在读词典。

BUT,实践证明:说得容易做着难。

要坚持下来,真不容易。

这周还真有些事情。

我们每年3月份调薪。

在职场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月是最不稳定的时候:1、聪明一点的员工开始抓住机会找领导各种诉苦,申请工资能多涨点。

2、有些员工根据表现知道自己涨幅不高,开始找工作跳槽。

3、还有一部分员工蠢蠢欲动,等发了工资,掂量是否达到预期,再决定是走还是留。

我们公司通常离职率在25%左右,在软件行业属于比较正常的水平。

我所负责的开发部门,大约有一百多人,要想一个都不走,也很难,但自己不希望有大的波动。

这段时间经常晚上接到电话。

如果是普通员工打过来,99%不是好事情。

讨论主题只有两个:“生活不易,申请涨薪”或者“干得不爽,坚决离职”。

心累。

也就没有了写文的心情。

还好,这一波离职潮基本结束。

团队总体尚好,核心人员和骨干基本挽留了下来。

这周微信里有些朋友问我,看《经济学人》有什么好处?你痴迷这本杂志为了什么?有中文翻译吗?你通常3-4点钟起床,干什么?这些问题比较典型。

做个集中答复吧。

看《经济学人》有什么好处?如果带着功利心来讲,短期看不到任何好处。

要考研的话,不如看教辅资料;想跳槽外企的话,不如参与专业的口语和听力培训。

我看《经济学人》纯属爱好。

以我目前实力,我看不出杂志中的遣词造句,欣赏不出英语句子的美感,更别指望能用英文写作。

已到而立之年,做一件事,更多是站在实用性考虑。

那么,我看《经济学人》,主要是为了吸收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最稀缺的能力是独立思考。

咱们看众多自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断制造新闻,挑起对立情绪。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自己很容易被带节奏,成为其中的韭菜或帮凶。

比如,前段时间,有则新闻说手术医生累了喝了一瓶葡萄糖输液,然后有人发帖质疑,医生喝的输液费用算到了患者账单上。

而后不少自媒体难得抓取这个兴趣点,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煽动医患关系。

《经济学人》2021年6月26日刊精彩文章导读

《经济学人》2021年6月26日刊精彩文章导读

《经济学人》2021年6月26日刊精彩文章导读我其实更喜欢它的排版风格(虽然《经济学人》称自己是一份报纸,但我看它更像本杂志)。

版面清爽。

你可能认为刊物都是这样的呀。

那你可能就误解了。

咱们看看其它知名刊物的风格,绚丽奔放。

比如,《商业周刊》又如,《纽约客》再如,《卫报周刊》当然,这可能与人爱好有关。

大家找到喜欢的杂志,阅读即可。

博百家之长。

可能有朋友担心我们看批评的文章太多,会走极端。

我认为不会呀。

通过阅读别人的批评,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但并不表示我们会反对现行体制。

我们只会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繁荣强大。

还有一个最最常见的问题:想学英语没时间怎么办?那你可以看看这位大牛刘未鹏(《暗时间》的作者)学英语方法。

我已实践,可行性高,效果不错。

分享之。

我们可以把英语学习的过程夹杂在你"反正"要做的事情里面。

反正要看电影,不如看英文的。

反正要看技术书籍,不如看原版的。

反正要看书籍,不如看原版的。

反正要问问题,不如去国外论坛上问。

反正要查资料,不如查原始出处(往往又是英文的)。

反正要表达,不如试试用英文表达。

反正要唱歌,不如听听、学学英文歌。

简单可行。

我一直都这么干。

我本科的时候英语学校考试不及格过,直到大四才重修,因为要我坐下来背单词短语实在是太痛苦,太痛苦了,跟背历史的痛苦程度有得一拼。

后来看了本原版书,因为对书的内容极其感兴趣,所以对英文的不适感被很大地降低了,看完了之后,我就发现这种方法实在太节省时间了。

几年下来原版书读了N多本,基本上阅读英文资料和中文资料一样快了。

也许对程序员兄弟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个习惯有利于掌握一手资料,因为技术一手资料一般都来自英文社区,还有很多好书(不仅是技术书)都是只有英文版的,因为语言介质原因失之交臂是很可惜的。

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分摊时间复杂度。

弱点在于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但每天所需时间很少),肉眼几乎看不出提高的,因此时间长,见效慢。

但积累之后效果是相当稳定的,是内功。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常用

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常用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经济学人(泛读精选)

经济学人(泛读精选)

Beefed-up burgernomics调整后的汉堡经济学A gourmet version of the Big Mac index suggests that the yuan is not that undervalued该井的巨无霸指数表明人民币并未如想象的那样被低估THE Big Mac index celebrates its 25th birthday this year. Invented by The Economist in 1986 as a lighthearted guide to whether currencies are at their “correct” level, it was never intended as a precise gauge of currency misalignment, merely a tool to make exchange-rate theory more digestible. Yet the Big Mac index has become a global standard, included in several economic textbooks and the subject of at least 20 academic studies. American politicians have even cited the index in their demands for a big appreciation of the Chinese yuan. With so many people taking the hamburger standard so seriously, it may be time to beef it up.今年巨无霸指数将迎来它的第25个年头。

这一指标由经济学人杂志在1986年确立并且成为衡量一国货币是否处于正常水平的轻松指标,人们从未计划将其视作货币偏离其价值的精确估计,它只是使汇率更加容易理解的工具。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荫译:皖东(新浪财经)《经济学人》封面文章:德国还需结构性改革任何靠市场方向来决定获利的投资方式,都注定只能表现平平。

———麦克·劳尔[美国]·外刊速览·WISDOM ·VIEW责任编辑:赵迪E-mail:*****************第12期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德国需要改革的原因不只是为自身,而且也为他人。

世界各地通常将欧洲视为经济僵化的大陆,依赖福利的民众不愿工作太多,其工业基础陈旧和能力持续下降。

相应机制让欧洲前景暗淡。

正如本刊本期特别报告所显示的那样,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成功却反应了完全不同的事实。

德国10年前还是位病夫,一直受到缓慢增长和高失业率的拖累,加工业在绝望中外迁寻找低成本之地。

但德国尽管现在也身处衰退,但其失业率仍低于5年前。

德国的出口近期虽让位于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但其出口实力仍毫发无损。

德国今年经常项下盈余占GDP 比重也超过中国。

然而,欧洲其他各国对德国这个欧洲地理和政治中心的强劲经济有着许多要说。

德国的成功确实给邻国造成了许多麻烦,这也是双方需认真面对的问题。

德国令人印象深刻的灵活性是传统和新型优点结合的结果。

传统上以多数意见主导的管理体系有助于让工会在企业成本需要下调时进行合作。

同时,经济政策也转向新式和自由化方向。

施罗德政府2003-2004年间引入了对劳动力市场和福利体系的改革。

因受这些因素刺激和欧洲单一货币体系的竞争压力,德国工商业毫不手软地将实际工资水平压下来。

德国2000-08年间的单位劳动成本年均下降1.4%,而美国仅为0.7%,法英两国确分别上涨0.8%和0.9%。

德国去年虽也遭到衰退沉重打击,但经济仍远好于10年前的形势。

这是法国和南欧各国根本无法相比的。

德国对其控制成本和保持出口的能力感到自豪。

但它应意识到其成功部份是以牺牲邻国利益为代价的。

德国人更愿意相信他们10年因放弃所热爱的马克而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们从欧元上的获益实际上超出任何人。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

投资最忌好高骛远、盲从热潮和短视近利。

———雪拜·戴维斯[美国]WISDOM ·VIEW ·外刊速览·责任编辑:赵迪E-mail:*****************《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艰难的未来第04期本期《经济学人》封面文章认为,奥巴马在执政的头年内表现良好,但不突出,而且未来事物将变得更难处理。

奥巴马在1年前的总统宣誓就职演说中,在回顾独立战争的黑暗日子时,像华盛顿当年那样做出了保证:面对共同敌人的美国人,在他的领导下将挺身而出勇敢迎接挑战。

人们1年后关心的是他竟做的怎样。

实事求是地说,奥巴马做的不算差。

他在任职的前12个月内成功地稳住了经济;将可承受的,每个美国人几乎都能享受到的医保改革推到了快要成功的边缘;结束了虐囚;恰当地指挥了阿富汗战争,而又同时逐步脱离伊拉克。

然而,可能更显重要是,他清除了大部分布什政府给全世界留下的对美国憎恨和恐慌。

更重要的是奥巴马在运行着一届有胜任能力、自我约束而又能包容不同思想的政府,同时未出现克林顿政府执政头年的混乱局面。

他不仅拒绝了向民主党内民粹主义势力让步的诱惑,而且还以监管手段迫使华尔街循规蹈矩。

他避开了对企业家的惩罚性征税。

他甚至对高调的保护主义的呼声装聋。

奥巴马常处于争论中心之外。

他急于让人们喜欢自己和做受民众欢迎之事,将困难留在后面。

远不说能够实践自己在就职典礼上的诺言,他尚未表现出强硬一面。

奥巴马在国内的危险的缺乏自信,解释了似乎现在有可能通过的医保改革议案为何仍是让人感到的巨大失望。

改革虽能给上千万无医保的美国人,以及众多失业后恐丧失医保的人提供医保。

但此举代价高昂,它只能在控制成本方向上采取渐进式步骤。

一直在上扬的医保开支会以破产方式威胁到整个联邦政府。

所以,历经数代人进行的综合性医疗改革对解决当前问题作用甚微。

奥巴马未能采纳自己党派中的挥霍者的意见会为自己的政治生涯付出代价。

对他的评价开始下降,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他看起来至少有可能丧失在参议院的绝对多数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r interactive overview of global house prices and rents全球房价和租价互动概貌SCARCELY has one bubble deflated when another threatens to pop. While America's housing bust—the crash that bega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is near an end, adjustments elsewhere are incomplete. In a few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France, values look dangerously frothy. There is always trouble somewhere. And because buying a house usually involves taking on lots of debt, the bursting of this kind of bubble hits banks disproportionately hard. Research into financial crises in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shows a consistent link between house-price cycles and banking busts.一个泡沫很少在另一个泡沫行将破灭时自行减退。

当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暴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接近尾声之时,其他地方的一些调整措施尚在进行中。

在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法国——房地产价格看上去依然是危险的泡沫。

总会有地方有麻烦。

并且,买房通常涉及承担大量贷款,这种类型的泡沫破裂之后,对银行造成的冲击会相当的大。

对发达和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的研究表明,房价周期与银行萧条有一致的联系。

The Economist has been publishing data on global house prices since 2002. The interactive tool above enables you to compare nominal and real house prices across 20 markets over time. And to get a sense of whether buying a property is becoming more or less affordable, you can also look at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use prices and rents, and between house prices and incomes.《经济学人》自2002年以来就开始发布全球房地产价格数据。

您可以使用上面的互动式工具来比较不同时间段20个市场的房地产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并且,对于购买物业是变得容易了还是难了,您可以看看房价和租价、房价与收入之间变化的关系,来作出自己的判断。

Insurance 保险业经过两年下滑,全球保险业于2010年恢复增长。

根据瑞士再保险提供的数据上,2010年保费收入按实值计算达4.3万亿美元,整体上增长了2.7%。

按总量计算,富国主宰市场,但增长集中在新兴市场。

占全球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多的美国去年保费名义上小幅上涨,但考虑到通胀因素,实际下跌。

新兴市场的保费实质增长11%。

中国保险市场虽然仍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但它是去年增长最快的大市场,保费实际总额增长超过四分之一。

After two years of decline, the global insurance industry returned to growth in 2010. Overall, insurance premiums rose by 2.7% in real terms to $4.3 trillion in 2010, according to Swiss Re, a reinsurance firm. Rich countries dominate the market by volume, but growth was concentrated in emerging markets. In America,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 world market, premiums rose slightly in nominal terms last year, but fell after adjusting for inflation. Emerging-world premiums rose by 11% in real terms. China’s insurance market, though still less than a fifth the size of America’s, was the fastest-growing big market last year, with total premiums surging by more than a quarter in real terms.Women in politics女性从政A noticeable number of females related to leaders are now in high political office相当数量的一些与领导人有关的女性现居政治高位YINGLUCK SHINAWATRA, whose party won Thailand’s general election and who is the country’s presumptive prime minister, is far from the only female relative of a former leader to have taken over the family political mantle (Yingluck is the youngest sister of Thaksin Shinawatra, the prime minister ousted by the army in 2006). As our table shows, there are at least 20 such figures now active in politics, including three presidents or prime ministers and six leaders of the opposition or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The region most receptive to female dynastic leaders seems to be South Asia. Two of the last three presidents of the Philippines have also been related to former presidents.) Historical figures are not available for comparison, but it is hard to think of any period when so many such women hold high political office. A remarkable number are daughters or other relatives of former strongmen: they are influential in Ghana, France, Peru, South Korea, Guatemala, Kazakhstan and Italy. Perhaps women are thought best able to soften an authoritarian family brand, and make it more acceptable in a democracy.英拉·西那瓦所在的政党赢得泰国大选,据信她将成为总理。

不过作为接过家族政治重任的前领导人的女性亲属,她远非独一无二(英拉是他信最小的妹妹,后者在2006年被军队剥夺了权力)。

正如《经济学人》表格所示,至少有20位英拉式的人物现在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包括3位总统或总理、6位反对党领袖或总统候选人。

(对女性王朝领导人最为接纳的地方似乎是南亚。

菲律宾最近3位总统中,有两位都与前总统有关)。

尚没有历史数据可以拿来比较,不过很难想象哪一个时期有如此之多的女性居于政治高位。

相当数量的一些女性是前政治强人的女儿或者其他亲戚:她们在加纳、法国、秘鲁、韩国、瓜地马拉、哈萨克斯坦和意大利颇有影响力。

可能人们认为女性最能软化独裁主义家族烙印,使其在民主国家更能被接受。

Europe’s social media hotspots欧洲社交媒体的热点地区Which Europeans are the most enthusiastic, and the most fearful, social networkers哪些欧洲人最热衷社交网络,哪些欧洲人最害怕社交网络?WEB users in Germany are less likely to visit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an any of their European neighbours,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of internet habits publish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Only 37% of German internet users make use of such services, compared with 80% in Hungary. In deed, internet geeks in the EU’s eastern member states seem the most smitten by networking sites, with Latvia, Poland, Slovakia and Cyprus registering similarly high proportions of users.A similar report in 2010 found that Europeans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online data privacy. Viewed as a whole, EU citizens are now split over whether to worry about the misuse of personal data on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Curiously, the Commission has also found that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high percentages of social network users tend to have low percentages of online shoppers (and vice-versa). The suggestion that friending and spending are largely incompatible may be a cause for concern for social networks that still struggle to extract steady revenues from their mammoth memberships.根据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最新发布的一份互联网行为习惯的研究报告,德国的互联网用户比起其它欧洲国家的网民较少访问社交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