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合集下载

实验二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二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二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荧光显微术是在细胞或组织水平上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定位和动态观察的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它广泛地应用于核酸、蛋白质、细胞器、细胞骨架、激素、离子等多种细胞结构或物质的定位和功能分析。

很多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都需要频繁地使用荧光显微镜。

比如,采用荧光探针的原位分子杂交用于确定某个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或在染色体上的定位(Polak et al. 1999; Andreeff and Wiley-Liss 1999),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用于了解某个基因产物在组织和细胞中的特异性分布(Chalfie et al. 1994; Haseloff and Amos 1995)等等。

然而,在我们接触的一些低年级研究生中,一些同学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他们拍摄的荧光显微照片往往不能满足国际性高水平学术刊物的要求。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科研效率的提高,也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发表。

因此,了解荧光显微术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本实验讲解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细胞核、细胞质DNA的荧光显微显示以及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拟南芥根、茎、叶细胞的观察掌握荧光显微术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 掌握荧光显微术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3. 掌握核酸的荧光显示技术,直观地认识细胞质DNA的存在;4. 了解绿色荧光蛋白(GFP)在蛋白质定位等研究中的应用,直观地认识GFP的荧光显微效果。

实验内容:1.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荧光显微镜的放大成像原理与普通透射光显微镜完全相同。

不同的是荧光显微镜需要另外的激发光光源和光路。

因此,只要加上激发光光源和光路,再换上允许激发光通过的目镜(荧光显微镜的目镜在透镜玻璃的材质上与普通透射光显微镜不同),一台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就可以被升级成一台荧光显微镜了。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一、介绍在生物科学领域中,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它利用荧光现象来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生物分子。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关键技巧和常见问题解答。

二、前期准备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顺利进行观察和实验。

2.1 样本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细胞、组织切片或荧光标记的蛋白质等。

对于细胞样本,可以在培养皿中直接观察或使用刀片将其固定在载玻片上。

对于组织切片,需要进行固定、切片和染色等处理。

2.2 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通过荧光标记物来观察样本。

因此,在观察前需要对样本进行荧光染色。

常用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荧光素二异硫氰酸酯(FITC)等。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染料,并根据染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染色操作。

2.3 防护措施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戴上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染料和其他有害物质。

同时,确保显微镜和工作台的清洁,以避免样本污染和数据误差。

三、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调节显微镜参数、调节荧光镜片和观察样本等。

3.1 调节显微镜参数在使用荧光显微镜前,需要调节显微镜的参数。

首先,打开显微镜,并调节光源亮度合适。

然后,调节物镜,使样本图像清晰可见。

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并将其插入显微镜中。

3.2 调节荧光镜片荧光镜片是荧光显微镜中一个重要的部件。

在观察时,需要根据染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荧光镜片。

常用的荧光镜片有单色荧光镜片、双色荧光镜片和三色荧光镜片等。

调节荧光镜片可以增强荧光信号和减少背景噪音。

3.3 观察样本当显微镜参数和荧光镜片设置好后,可以开始观察样本。

将染色好的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夹片封闭。

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仪调整样本的焦平面。

最后,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使用涂片或液晶板记录图像。

四、关键技巧使用荧光显微镜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巧可以帮助提高观察效果和数据质量。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荧光显微镜通常由光源、滤 光片、物镜、目镜和荧光屏 等部分组成。
激发光通过物镜照射到样品 上,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 发出荧光。
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通 过滤光片过滤掉其他波长的 光,只留下激发光。
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 作用,在荧光屏上呈现样品 的图像。
荧光显微镜的应用领域
如果发现仪器工作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部件,以免影响 观察结果。
定期进行仪器保养与维护
荧光显微镜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保养和维护内容包括清洗物镜、校准光源、检查电路连接等,具体操作应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
谢谢观看
生物学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广 泛应用,如细胞形态学、细胞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成像等

医学
荧光显微镜在医学诊断和治疗 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病理学诊 断、肿瘤标记和药物筛选等。
环境科学
荧光显微镜可用于环境监测和 污染控制等领域,如水体和土 壤中污染物的检测。
材料科学
荧光显微镜在材料科学中用于 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光子晶
02
了解各种荧光染料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以便正 确选择合适的滤光片。
03
按照染料说明书进行配制和染色,注意控制浓度和 时间,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足。
样本的制备与染色
01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本,如细胞、 组织切片等。
02
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固定、脱水 等,以便更好地染色和观察。
03
采用适当的染色方法对样本进行染色,如 免疫荧光染色、核酸染色等。
02
将显微镜的载物台恢复原位, 清理现场。
03
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确保仪器性能稳定和延长使用 寿命。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

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一、前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等领域。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护设备、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二、操作流程1. 开机准备a. 打开荧光显微镜主机电源,并等待显微镜系统启动。

b. 打开冷光源电源,并调节冷光源亮度至合适的水平。

2. 样本装载a. 使用无尘布擦拭玻璃载玻片,避免留下灰尘或污渍。

b. 将待观察的样本制备好并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载玻片架上。

c. 用载玻片夹固定好载玻片架,并将载玻片架放入样本台。

3. 调焦与光学设置a. 使用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样本,并调节物镜至合适的倍数。

b.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荧光染色方法,并设定荧光滤光片组。

c. 调节焦距直至样本清晰可见。

4. 图像采集a. 启动相机软件,并调整图像采集参数,如曝光时间、增益等。

b. 点击图像采集按钮,获得所需图像。

5. 关机步骤a. 先关闭冷光源电源,再关闭荧光显微镜主机电源。

b. 将载玻片架及夹子取下,并清理样本台及载玻片架。

c. 将荧光滤光片组调整至初始状态,并关闭目镜保护罩。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务必确认设备无损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使用荧光染色药剂时,需注意其对人体的有害性,并做好防护措施。

3.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或摔落设备,保护光学部件。

4. 操作完毕后,需要及时清洁设备并保存好各种配件。

以上就是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使用者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高级显微镜。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使其发出可见光,从而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细胞结构、蛋白质分布和荧光标记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1. 样品准备。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的准备工作包括固定、染色和装片等步骤。

在固定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固定时间,以保持样品的形态和结构。

染色是为了使样品中的特定成分能够发出荧光,常用的染色剂包括DAPI、FITC和TRITC 等。

在装片时,需要将样品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然后覆盖一张封片玻片。

2. 仪器准备。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之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并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使样品能够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滤光片,以获得所需的放大倍数和荧光波长。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避免光源直射样品,以免损坏荧光染料和样品。

3. 观察操作。

在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

首先,需要将装有样品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使样品清晰可见。

然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光片,以滤除非荧光信号,并选择合适的荧光波长,以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避免长时间曝光样品,以免造成荧光淬灭和伤害样品。

4. 数据分析。

在观察完样品后,需要对所获得的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对荧光图像进行采集和保存,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包括ImageJ、Adobe Photoshop和MetaMorph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

荧光显微镜作为一种高级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准备、仪器的准备、观察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步骤,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打开显微镜电源。

2、需要使用荧光才开启荧光光源,开启汞灯需要记录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提示:两次开启汞灯的时间必须间隔半小时以上,打开汞灯后,必须半小时后方可关闭。

3、擦拭镜头:擦拭目镜和物镜。

在长纤维脱脂棉签顶端蘸上无水乙醇,从中央部分开始,采用螺旋渐进的方式轻轻逐步擦到边缘。

提示:①无需经常将物镜/目镜拆下来清理擦拭,日常使用时仅需用脱脂棉签及擦镜纸配合无水乙醇擦去油污即可,只有遇到顽固污渍时才应将物镜拆卸清理。

擦拭镜头时,动作应轻柔,不能过于用力,以避免损坏镀膜层。

②留意擦镜纸的两个面,纹路是不同的:其中一面是粗糙的,另一面更光滑些,要使用更光滑的那一面来清洁。

一般不建议用干的擦镜纸直接擦拭,同样可能划伤镜头。

4、放置样本,正置显微镜将样本放至物镜下方,倒置显微镜将样本放至物镜上方。

提示:显微镜样本一定要保持干净,如有盖片样本,一定要干净干燥,以免样本上的试剂污染物镜。

免疫荧光染色用抗荧光淬灭剂封片。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尔基染色等用中性树脂封片。

5、选择适合于自己实验的物镜放大倍数,由低到高进行观察。

6、选取实验相应方案,如光强,shutter,明场/DIC等。

切换滤光片,将荧光染色标本所需的激发滤光片组转入光路。

提示:选择与荧光染色标本相应滤色块。

如UV——DAPI,hochest等(镜下观察为蓝色);蓝光——FITC,Alex488等(镜下观察为绿色);绿光——Alex555,Cy3等(镜下观察为红色)。

7、实验结束,关闭电源。

提示:①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镜体、灯箱及电源等位置应无遮挡或覆盖,以免影响散热从而损耗显微镜寿命。

显微镜使用完后,等灯箱部分冷却后,再盖上防尘罩。

②显微镜包含很多光学部件,避免显微镜碰撞,以保护光学系统。

显微镜属精密仪器,如需搬动,拆修,请联系专业人员。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1. 简介荧光显微镜是一种能够通过荧光信号来观察和研究样本的显微镜。

其特点在于可以使样本特定的结构或分子产生荧光,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这些荧光信号。

荧光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获取优质的显微图像。

2. 准备工作在使用荧光显微镜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样本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样本进行准备。

样本制备包括固定、染色等步骤,应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操作。

•荧光染料:根据实验需求和样本特性,选择适当的荧光染料。

一般情况下,荧光染料应与样本结构或分子相互作用并产生荧光。

•试剂和介质: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介质。

例如,荧光染料需要使用适当的缓冲液进行稀释。

3. 荧光显微镜样机操作流程以下是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流程:1.打开荧光显微镜电源,并等待仪器的初始化完成。

2.调整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使图像清晰可见。

3.安装荧光滤光器:根据使用的荧光染料的激发和发射波长,选择适当的滤光片。

将滤光片安装在滤光器轮上,并转到相应的位置。

4.放置样品: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确保样品与显微镜的物镜接触良好。

5.调焦:使用显微镜的调焦轮或拉杆调节物镜与样品的距离,使图像清晰。

6.切换到荧光模式:转动显微镜上的切换开关,将显微镜切换到荧光模式。

7.调整曝光时间:根据样品的荧光强度和亮度要求,调整荧光显微镜的曝光时间。

8.观察和记录:通过目镜或相机观察和记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9.清洗样品和仪器:使用适当的方法清洗样品和仪器,以防止交叉污染。

10.关闭荧光显微镜:关闭荧光显微镜的电源。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样品保持湿润:如果样品容易干燥或氧化,应使用适当的封装或装置来保持样品湿润。

•避免光敏感化合物:某些荧光物质和样本可能对光敏感,应避免其暴露在强光下以防止损伤。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一、前言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的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二、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首先要检查荧光显微镜是否正常工作。

确认灯泡是否亮着,光源是否正常,调整好滤镜等。

2.清洁仪器:使用前要清洁荧光显微镜,以确保样品不会受到污染。

可以用纯净水和酒精擦拭仪器表面和物镜。

3.调节目视系统:荧光显微镜的目视系统需要进行调节。

首先要调节目视系统的放大倍数和对焦,以便更好地观察样品。

三、样品制备1.选择适当的标记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标记物。

比如选择与待测蛋白质结合能力较强的荧光染料。

2.固定样品:将待测样品固定在载玻片上,并进行脱水处理。

可以在载玻片上加一滴PBS缓冲液,然后用吸水纸吸干,再滴上荧光染料。

3.封片:将载玻片和盖玻片封起来,以防止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四、仪器操作1.调节荧光显微镜:首先要调节荧光显微镜的亮度和对比度。

可以通过调节荧光显微镜的滤镜来选择合适的波长。

2.选择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一般情况下,使用40-100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3.观察样品:将载玻片放在样品台上,并用目视系统进行对焦。

观察样品时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以免影响荧光信号。

4.拍照记录:可以使用相机或者电脑软件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拍照记录。

五、数据分析1.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以增强对比度和清晰度。

可以使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

2.数据统计:根据实验需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

六、注意事项1.避免强光照射:荧光显微镜对强光非常敏感,避免强光照射可以减少样品的损伤。

2.注意样品制备:样品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样品受到污染,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仪器维护:荧光显微镜是一种高端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荧光反射向上再进入物镜。
反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吸收滤色镜
汞 灯
分色镜 物 镜 激发滤色镜
标 本
反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吸收滤色镜 激发滤色镜
孔径光栏(FS) 视场光栏(AS)
紫外线 保护罩 分色镜
汞 灯
反射式荧光显微镜原理
落射光激发的荧光法是近代显微镜检术中 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强有力的反差增强法。 它将激发荧光用的光源改在物镜的上方, 光由物镜上方经反光镜射入物镜去激发样品, 从样品上被激发的荧光经物镜成像并穿透反光 镜而由目镜观察。
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无荧光的特殊油镜;
高压汞灯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打开,需经5分钟后才能再启 动,否则会不稳定,影响汞灯寿命。
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有以下的区别:
1. 照明方式通常为落射式,即光源通过物镜
投射于样品上;
2. 光源为紫外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 显微镜; 3. 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滤除可 见光,目镜和物镜之间的用于滤除紫外线,用以保护
,即二色向镜起着反射激发光和透过荧光的重要作用。
二、滤色镜系统
一个滤光镜系统(即一个滤光块)由激发滤色
镜、二向色镜、阻挡滤色镜(三部分组成。
通过以上激发滤光片、二向色镜、阻挡滤光片 的相应组合,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激发方法,如紫 外(UV)、紫(V) 、兰(B)和绿(G)等(这些 名称是以激发光主波长的颜色而定的)。
一、光源
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
压迅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
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需5~15min。 超高压汞灯的发光是电极间放电使水银分子不断解 离和还原过程中发射光量子的结果。它发射很强的紫外和 蓝紫光,足以激发各类荧光物质。
超高压汞灯也散发大量热能。因此,灯室必须有良
实验原理
某些物质经波长较短的光照射后,分子被激 活,吸收能量后呈激发态。 其能量部分转化为热能或用于光化学反应外 ,相当一部分则以波长较长的光能形式辐射出来, 这种波长长于激发光的可见光称为荧光。 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 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 光图像。
什么是荧光 ?
一、光源
超高压汞灯(100W或200W)光源的电路和包 括变压、镇流、启动几个部分。 在灯室上有调节 灯泡发光中心的系统,灯 泡球部后面安装有镀铝的凹面反射镜,前面安装有 集光透镜。 由于超高压汞灯压力很高,紫外线强烈,因 此灯泡必须置灯室中方可点燃,以免伤害眼睛和发 生爆炸时造成操作。
二、滤色镜系统
滤色镜按用途或功能,主要分为两类: 1、激发滤色镜(exciter filter) 对于光源发出的混合光,选择透过能使标本产 生荧光的特定波长的光,同时阻挡对激发荧光无关的 光。 荧光染料均有一定的吸收光谱(激发峰值), 利用滤色镜对光线选择吸收的能力,选用其透射光谱 ,恰为荧光染料的最大吸收光谱(激发峰值)的激发 滤色镜,以便从汞灯发出的广谱光波中,选择透过最 宜波段的光线供用。
六、思考题
1、什么是荧光?它是怎样发生的? 2、荧光显微镜为什么要以汞灯为光源? 3、激发滤色镜和阻断滤色镜的功能及区别? 4、描述样品在荧光显微镜下与光学显微镜下 观察效果的差异。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 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 时释放出的光。
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射出的长波光

荧光的性质
保持固有的荧光特性
荧光波长>激发波长 荧光强度极小于激发光的强度 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荧光强度取决于激发光强度、被检物浓度、
荧光效率
荧光光源的作用
荧光光源不是作为照明的,而是
2.反射式荧光显微镜
如换用不同的激发滤片/双色束分
离器/阻断滤片的组合插块,可满足不
同荧光反应产物的需要。 此种荧光显微镜的优点是视野照明 均匀,成像清晰,放大倍数愈大荧光愈强 。
透射式
落射式
四、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1.打开灯源,超高压汞灯要预热几分钟才能达到最
亮点。
2.透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灯源与聚光器之间装上所
好的散热条件,工作环境温度不宜太高。
一、光源
200W超高压汞灯的平均寿命,在每次使用2h的 情况下约为200h,开动一次工作时间愈短,则寿命 愈短,如开一次只工作20min,则寿命降低50%。 因此,使用时尽量减少启动次数。灯泡在使用 过程中其光效是逐渐降低的。灯熄灭后要等待冷却 才能重新启动。 点燃灯泡后不可立即关闭,以免水银蒸发不完 全而损坏电极,一般需要等15min。
作为荧光色素产生荧光的激发光

实验原理
荧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标本自身的原有荧光(自发 荧光),另一种是利用荧光色素和细胞的特定部分反应所产 生的荧光(次生荧光)。 自发荧光:在生物的某些组织中,经紫外线照射后能 直接发射出荧光的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植物组 织中的叶绿素,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发出红色荧光。 次生荧光:有些生物组织经紫外线照射后,并不能发 出荧光,但是当它吸收荧光染料后也可以产生荧光,称为次 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吖啶橙,DAPI均可检测细胞内的 核酸。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组成
一、光源
由于标本发出的荧光和激发光相比,是非常微弱的,
因此荧光显微镜的光源强度必须很高,所以对于荧光显微 镜的光源我们通常采用高压汞灯。 汞灯能以最小的表面发出最大数量的紫外光和蓝光 ,且光亮度大,光度稳定。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 球形,有两个钨电极,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和少量氩氖混合 气体。
尼康所提供的滤光块种类很多,按客户要求选
择配套。
三、荧光显微镜的光路
荧光显微镜按激发光对样品的激发方向 或方式,分有两种: 1.透射式荧光显微镜 2.反射式(落射式)荧光显微镜
1.透射式荧光显微镜
激发光束通过聚光器穿过标本材料来激发荧
光的,诱发的荧光从物镜前方进入物镜。这是比较
旧式的荧光显微镜。
要求的激发滤片,在物镜的后面装上相应的阻
断滤片。 落射式荧光显微镜需在光路的插槽中插入所要 求的激发滤片/二向色镜/阻断滤片的插块。
四、荧光显微镜使用方法
3.用低倍镜观察,根据不同型号荧光显微镜的调节装置,调 整光源中心,使其位于整个照明光斑中央。 4.放置标本片,调焦后即可观察。 使用中应注意: 未装滤光片不要用眼直接观察,以免引起眼损伤;
口腔上皮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荧光
松树茎部横切面
松树茎部横切面 荧光
松树茎部横切面
松树茎部横切面 荧光
向日葵茎部横切
向日葵茎部横切 荧光
头发
头发 荧光
五、注意事项
1. 荧光显微镜要在光线尽量暗的环境下观察。 2. 使用荧光显微镜时要注意不要直接观察激 发光源,保护眼睛。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原理(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实验方法(荧光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思考题
二、滤色镜系统
2、阻挡滤色镜(barrier filter)
阻挡滤色镜是用来阻挡掉没有被标本吸收的激 发光和某些波长较短的光线以及没有被选择透过的荧 光,以防伤害眼睛。 阻挡滤色镜的选用,应视荧光染料的荧光光谱 而定,要能够最大限度的透过所需荧光并阻断短波光 以及不需要波长的荧光。
二、滤色镜系统
人眼。
荧光素的特性
荧光素 DAPI AMC A Hoe chst 33258 FITC Acridine O range Acridine Ye llow C Y3 TRITC Propidium Iodide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372 350 365 490 490 470 552 541 530 456 450 465 520 590 550 565 572 615
其优点是低倍镜时荧光强,而缺点是随放大
倍数增加其荧光减弱,所以对观察较大的标本材料 较好。
透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目镜
透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吸收滤色镜
物镜
暗场聚光镜 汞灯
激发滤色镜
透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吸收滤色镜 汞灯箱
暗场聚光镜 激发滤色镜
2.反射式荧光显微镜
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式荧光显微镜,是激发
光从物镜后部进入物镜,向下落射样品,激发出荧
行激发,使之产生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用于对样 品结构或其组分进行定性、定位、定量观察检测。
透射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吸收滤色镜 汞灯箱
暗场聚光镜 激发滤色镜
透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目镜
透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吸收滤色镜
物镜
暗场聚光镜 汞灯
激发滤色镜
反射荧光显微镜原理
吸收滤色镜
汞 灯
分色镜 物 镜 激ຫໍສະໝຸດ 滤色镜标 本二、滤色镜系统
3、二向色镜(DM)
二向色镜位于汞灯激发滤色镜构成的平行光轴与目镜 和物镜构成的竖直光轴的两轴垂直相交处,斜向安装于光路之中 。与照明光路成45°角,承担色光的分流作用。
二向色镜对激发光波长的光(即透过激发滤光片的光)
,有很高的反射率。 而对由标本发出的荧光波长区的光,则有很高的透射率
滤镜一般都以基本色调命名,前面字母代表色调,后 面字母代表玻璃,数字代表型号特点。 如德国产品(Schott)BG12,就是种蓝色玻璃,B是 蓝色的第一个字母,G是玻璃的第一个字母; 我国产品的名称已统一用拼音字母表示,如相当于 BG12的蓝色滤镜名为QB24,Q是青色(蓝色)拼音的第一个 字母,B是玻璃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不过有的滤镜也可以透光分界波长命名,如K530,就 是表示阻挡波长530nm以下的光而透过530nm以上的光。还有 的厂家的滤镜完全以数字命名,如美国Corning厂的NO.5-58 ,即相当于BG12。
细胞生物学实验
任课教师:齐云峰
实验二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目的
掌握荧光显微镜的结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