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小说的诗意魅力_刘晓靖

合集下载

言情文学奇葩——琼瑶小说创作特征探析毕业论文

言情文学奇葩——琼瑶小说创作特征探析毕业论文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言情文学的奇葩--琼瑶小说创作特征探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10-04摘要通俗文学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地位,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然而纵观其发展,却是良莠不齐的。

作为通俗文学,其娱乐性与商品性的特征毋庸置疑,但优秀的通俗文学也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特性,其中更不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与发展创新。

琼瑶便是优秀通俗文学中言情小说家的领军人物。

台湾女作家琼瑶的小说作品一经传入大陆,便造成了空前广泛的影响。

而作为优秀的通俗小说家,琼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才女,其小说的成功得益于她将古典文学的创作手法与现代理想爱情进行巧妙地结合,使读者在她的作品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道德思想的底蕴。

由此,文章认为,对于以琼瑶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在通俗文学的宏大背景以及特征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对于琼瑶作品创作的热度与流行性、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原因、创作的思想艺术方面的审美价值、创作的优劣与评价、模式化的创作类型与解析这些角度对于琼瑶的创作风格、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第一部分琼瑶小说在大陆传播并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

此部分从大陆言情小说先天不足的历史原因、作品接受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琼瑶小说的大众文化要素这三个角度分析了“琼瑶热”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部分琼瑶小说的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前后期的审美变异。

此部分结合具体的作品对琼瑶的创作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划分出其创作的总体特征:前期悲剧情怀与意识,以及后期追求喜剧效果和大团圆结局,消解悲剧意识。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她创作特征前后期审美变异的原因。

同时,此部分还分析了一位作家的“虚构性”创作与其内在真实性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作家的创作是基于其对生命体验的深刻觉悟。

第三部分琼瑶小说创作思想艺术价值。

琼瑶小说在思想艺术方面的审美特征是她在众多的言情小说家中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也是应该在此文本中进行研究的重点内容。

琼瑶小说的诗意魅力

琼瑶小说的诗意魅力

琼瑶小说的诗意魅力著名台湾言情女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在这里我仅想谈谈她作品流露出的浓郁的诗意。

琼瑶小说中的诗意在言情小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

即使在整个小说领域里,诗意有如此浓郁的作品也不多见。

我们可以说浓郁的诗意是琼瑶小说的独特魅力。

她以爱为经,以诗为纬巧妙地编织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充满诗请画意的言情小说。

诗意洋溢在她作品的各个方面。

一、作品的人名、篇名具有诗的韵味琼瑶说过“由于我生长在一个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的家庭里,父亲研究中国历史,母亲酷爱中国诗词,我耳濡目染,受了极深的影响。

”(琼瑶《写于〈湮没的传奇〉之后》)这种影响反映在创作上,便是诗歌在她的小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琼瑶在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诗词方面的修养很深,因此她的作品显得娟雅不俗。

她书中的人名,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女性的名字,如梦竹、晓彤、丹枫、依萍、宛露、佩青、芷筠、雨薇、慕裳、初蕾等都很典雅。

而篇名则大多富有诗意:《烟雨朦朦》、《几度夕阳红》、《聚散两依依》、《月满西楼》、《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结》、《我是一片云》、《在水一方》、《却上心头》、《月朦胧鸟朦胧》、《一帘幽梦》、《寒烟翠》等等。

单看这些篇名便有种如诗如画的意味,何况其中不少篇名本就来自诗词。

如果把琼瑶的小说比作百花园里的花朵,那么她的篇名就是远远传来的花香。

品读书名,就仿佛还没走进百花园就已陶醉于花香之中了。

琼瑶是切实体会了诗词的妙处,撷取诗词的一些语句作为书名,使全书平添一种幽远、凝重的古典韵味。

这也许是琼瑶小说具有生命力和巨大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二、以诗为纲总领全篇琼瑶的每部作品中几乎都有一首或者几首优美动人的诗词或歌词。

有的甚至是统领全篇的主题诗(或歌),在作品中反复出现,赋予作品浓重的诗情。

以下就以《月朦胧鸟朦胧》为例,对此略作说明。

在《月朦胧鸟朦胧》里,曾多次出现过这样一首歌:月朦胧,/鸟朦胧,/点点荧火照夜空。

/山朦胧,/树朦胧,/唧唧秋虫正呢哝。

从《烟雨蒙蒙》看琼瑶的小说创作讲解

从《烟雨蒙蒙》看琼瑶的小说创作讲解

从《烟雨蒙蒙》看琼瑶的小说创作刘惠莉琼瑶和她的小说,六七十年代就在台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八十年代又席卷祖国大陆,征服了无数的善良的读者,九十年代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在世界其他华人旅居地,如东南亚,琼瑶的小说同样掀起一次次的热潮。

但是,琼瑶和她的小说在台湾和祖国大陆的正统文学界,却没得到应有的赞誉和荣耀,相反听到的多半是批评和轻贱的声音,甚至于,有人将其小说视为“社会公害”,将琼瑶本人批判为“精神毒枭大姐大”。

笔者站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以琼瑶的著名小说《烟雨蒙蒙》(以下简称《烟》)为研究对象,对琼瑶的小说创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从《烟》的写作背景可以看出,琼瑶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是纯虚构,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她惨痛的生命体验的更高的现实和真实;从《烟》塑造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琼瑶小说创作从家庭、爱情等微观世界的角度,反映和折射出许多值得人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有碍于社会进步的问题,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从《烟》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可以看出,琼瑶的小说非常擅长于心理描写和以境衬情,且擅长引用古诗词,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读者对《烟》等琼瑶小说的肯定可以看出,琼瑶的小说创作非常成功,是文学领域内的奇迹。

一、从《烟》的写作背景看琼瑶小说创作的社会来源。

《烟》创作于1963 年,此时的琼瑶已经历了一段传奇人生。

琼瑶曾说:“过去的我是怎样的?当前尘往事,在我脑中一一涌现,我真不相信自己已走过这么长久的岁月,历经了这么多的狂风暴雨,目睹过生老病死,体验过爱恨别离。

至于人人皆有的喜怒哀乐,在我的生命中也来得特别强烈!我的过去,原来堆积着这么多的汗水和泪水,这么多的痛苦和狂欢,这么多的相聚和别离,这么多的寂寞和挣扎,这么多的矛盾和探索,这么多的错误和抉择”①父母的师生恋的深刻而长远的内在影响,幼年的挫折和创伤,童年的自卑和苦难,苦涩的花季和在忧郁中黯淡地耗去的青春,绝望的师生恋,艰辛的写作,多磨难的婚姻生活,《窗外》的发表和成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家庭风波在风风雨雨的内忧外患之中,在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刺激下,琼瑶疯狂地投入了写作:1963年4月,琼瑶写完《窗外》后,就开始写《六个梦》;《六个梦》只写了三个梦,琼瑶又开始写长篇《烟》,写完了《烟》,琼瑶又接着写《六个梦》。

琼瑶小说窗外读后感

琼瑶小说窗外读后感

琼瑶小说窗外读后感《窗外》是琼瑶的一部情感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孩在家庭和爱情之间的挣扎与成长。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备受读者喜爱。

通过读这部小说,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和爱情之间的矛盾,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的困境与挣扎。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梅的女孩,她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贤淑的妻子和母亲。

然而,小梅内心深处却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她渴望自由和独立,希望能够在职场上有所成就。

在家庭和爱情之间,小梅陷入了矛盾与挣扎之中,她不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才能够获得幸福。

在小说中,琼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小梅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小梅在家庭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够顺从传统观念,嫁给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然而,小梅却渴望自由和独立,她希望能够在职场上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爱情中,小梅也陷入了困境,她爱上了一个并不富有的男人,面对家庭的反对和压力,她不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才能够获得幸福。

通过小梅的故事,琼瑶深刻地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

在传统的观念下,女性被期望成为贤淑的妻子和母亲,顺从于家庭的安排和期望。

然而,女性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她们渴望自由和独立,希望能够在职场上有所成就。

在家庭和爱情之间,女性常常陷入矛盾与挣扎之中,不知道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才能够获得幸福。

通过读《窗外》,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和爱情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女性在传统观念下的困境与挣扎。

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爱情之间的挣扎与成长,引起了我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琼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法,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传统观念下的困境与挣扎,让我对女性的命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关注。

经典不退_探寻琼瑶小说之魅力_毕国珍

经典不退_探寻琼瑶小说之魅力_毕国珍

一个高大的人影遮在他们的前面……”,“阿紫把他的 他们本能地抗拒旧有的成序的一切,但又排斥一些过
心事全叫出来了?”“她打开门,再抛下一句:‘再见’”, 于西化的激进观念,对爱情的理解仅限于脱离物质生
“大门‘哐啷’一响,有个人像阵风般的卷了进来。”句中 活的理想化阶段。而琼瑶的小说正契合了他们的这种
“冒”“叫”“卷”等字,用得生动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人物 审美倾向,她批判封建观念,又维护爱情专一,反对从
其次,中国古典文学强调“情”与“景”的统一,认为
两对情窦初开的恋人在皇后娘娘因嫉妒而设计的种种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琼瑶认同了这一传统的审
陷害中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和考验,最后终于“有情人终 美追求,如《我是一片云》开篇写了天蓝云适的悠然之
REVIEW
成眷属”。整个故事以“爱”为主线,串接了无数的矛盾, 景,暗示了宛露当时无拘的心情,而当宛露知道自己是
《却上心头》中“头发微卷地披泻在肩上,皮肤又细又皙 作模式、创作风格,又发表了一系列模式化的作品。
又白,像刚出蕊的花瓣,粉粉的、娇娇的,她有对如梦
此外,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无疑又强化了小说原
如幻的眸子,雾雾的、静静的、水水的总像在说话似的 有的轰动效应,又唤起读者对琼瑶小说的重新关注,也
……”比喻、排比的修饰手法,使句子夸而有节,饰而不 可谓是商业化炒作的又一体现。从1990年进入中国内
20世纪80年代,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的作品在中国内地引起轰动,并出现了经久不衰的“琼瑶热”,电视连续剧 《还珠格格》在各大电视台的争相播映和火暴又助长了这种趋势。这期间,褒贬毁誉纷纷扬扬,不管肯定与否,一个 不争的事实是琼瑶小说在中国内地拥有最多的读者,且能双栖于文坛、影视坛数十年而不衰。琼瑶小说的风靡,当 然绝非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琼瑶言情小说的特点

琼瑶言情小说的特点

琼瑶言情小说的特点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姓名:邓传付学号:2010055101280年代中期,琼瑶的言情小说在大陆流行,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为之倾倒,风行一时,中国大陆出现琼瑶热。

为什么琼瑶的言情小说如此受读者青睐?因为琼瑶小说,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说,而是一种神圣化了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文化反应。

主人公大多是一些痴情的现代化都市女子,她们一旦沉溺于爱情的漩涡,哪怕前面是海是堑,她们也要勇往直前;哪怕等待她们的是生命的毁灭,她们也会义无反顾。

这正如《我是一片云》中的段婉露所说的那样:“他是强盗,我爱他,他是土匪,我爱他,他是杀人犯,我也爱他,没有他我就不要活了!”痴情在琼瑶的小说中成了一种至死不渝的东西,坠入情网中的男男女女,遇到任何障碍———不管是长辈的阻挠,世俗的冷语,还是年龄的差别等,都不能使他们有丝丝毫毫的退缩。

而且琼瑶是个理想主义者,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这是琼瑶小说的一大特点。

象“朝朝暮暮的夕阳,恻恻轻寒的风,烟雨蒙蒙的山水,聚散依依的人生”;象“天空是一片澄清的蓝,太阳把那片蓝照射的明亮而耀眼,几片白云在天际悠悠然然地飘荡着,带着一份懒懒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味,从天的这一边一直飘到天的那一边”;象“落日在水面静静地闪耀,成千上万条金光穿透了流水,如同某个神仙所洒下的金线织成的网……”无一不体现了这一点。

将古今诗词糅合在一起,略加改译,使之符合一定的音律在书中反复咏叹,增强了艺术魅力,这是琼瑶小说最显著、最突出的特点。

例如《在水一方》中那撼人心魄的“绿水苍苍,白雾茫茫……宛在水中央。

”这首诗来源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蒹葭·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该诗是一首古代情歌,琼瑶将其略加译改,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令诗的意境同人物杜小双的性格相谐调……为什么琼瑶小说会有如此独特的审美价值呢?这主要源于她对中国古典诗歌巧妙的继承和运用,更源于她对中华民族审美心态的深刻了解。

唯美爱情琼瑶魅力-文档资料

唯美爱情琼瑶魅力-文档资料

唯美爱情琼瑶魅力1 引言小说给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那些感人肺腑的言情小说。

当然,一提到言情小说有几个人不会想到充满着东方女性柔依与纯情之美的台湾大作家琼瑶呢?一个雄霸文坛数十载的言情巨匠,在她的笔下演绎了许多浪漫完美而又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这些感天动地的唯美爱情超越了城市与物质的污染往往纯洁得如同朗朗晴空,就像一泓泓暖暖的细流缓缓注入读者的心田,让无数青年男女为之倾倒,为之沉迷。

这便是琼瑶小说的魅力所致,不但吸引我们的眼球而且牢牢撰住了青年男女的心。

2 琼瑶笔下的唯美爱情2.1浪漫缠绵而又浓烈痴狂的爱情对于琼瑶来说,悱恻温婉是她的本性,浪漫痴狂更是她不可缺少的创作元素。

她笔下的爱情是那么浪漫纯真极其唯美。

读了之后,就可以让我们忘却世俗的压力和烦恼,而且还教会我们在金钱面前如何选择自己的爱情和人生。

爱了就爱了并且要一直爱下去,她要让人们知道只要是真爱就不应该放弃。

无疑的是,这又为无数少年男女们编织了美丽的童话与梦境。

哄得他们的开心却又骗取他们纯真的泪水。

我想也许是生活太乏味了,人情味太淡薄了,才导致人们的感情越发的苍白。

而romantic一词听起来是那么赋有诗意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都是爱情的奠基石,又是爱情得以长久延续的“保鲜剂”。

是它让生活变得色彩斑斓是它让爱情充满了神韵,仿佛披上了唯美的纱幔似梦又似幻。

有了浪漫这一爱情“保鲜剂”更使得琼瑶笔下的男女主角无一不视爱情为圣洁无私,至高无上的理想。

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变得更加热烈痴狂。

2.2苦难波折哀怨的爱情琼瑶在作品中设置了许多鸿沟使主人公的情感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考验,经历种种磨难。

这些障碍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由于父母的反对之类的社会问题。

例如在《我是一片云》中男女主人公好不容易走到一起但女主人公(婉露)几次三番地遭到一个守寡多年只怕有人抢走自己儿子的老妇激烈的指责,甚至被骂成扫把星、狐狸精,她最终无法忍受,心力交瘁,不得不嫁给一直默默守侯在身边的(顾友岚)……;《雪珂》中王府格格雪珂与府中奶妈的儿子亚蒙相爱,由于地为悬殊两人不得不私奔但还是被雪珂的父亲捉回,雪珂以死威胁才换得亚蒙的一条性命……除了这两部作品以外还有很多都是因为家庭社会等原因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琼瑶小说赏析_刘娜

琼瑶小说赏析_刘娜
文 学 评 论
琼瑶小说赏析
◎刘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摘 要 关键词

湖南・岳阳 414000)
琼瑶小说将古典文学意蕴与现代理想爱情融为一体, 纯真唯美, 浪漫诗意。 琼瑶小说 纯真唯美 古典诗意
一、 纯真唯美 讴歌和表现爱情、 亲情、 友情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人类之爱 是琼瑶小说的中心内容。 琼瑶在纷繁的尘世秽土中开辟了一 块爱情的世外桃源让善男痴女去朝圣。 有人说读琼瑶不是为 艺术而是为情感, 现实不能尽如人意, 而在琼瑶那里能找到温 馨和寄托。琼瑶为读者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让他们倘佯 在爱情的神奇而美丽的宫殿中, 忘掉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 日趋冷漠的人际关系, 在爱的天堂里感到温暖和安慰。 琼瑶小说摒弃色情, 拒绝低俗, 尊崇道德, 强调自主自由, 追求发自内心、 忠贞不渝、 有道德的爱, 表现出健康的爱情观 和婚姻观。 琼瑶坚信 “善” 作为一种本体存在的必然性。或许 她也承认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邪恶, 但她的作品却摒弃邪恶。 她的作品几乎没有一个坏人, 没有一种恶势力, 没有善与恶的 搏斗。 主人公都是仁慈善良的天使。 主人公的悲剧都不是由 于邪恶势力造成, 而是由于人物自身的性格和心理造成或是 由 “爱” 造成的。 琼瑶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不仅有典雅优美的名字, 姣好 动人的外貌, 更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他们真诚执着地相爱, 追求心灵的契合与自主的爱情; 他们蔑视世俗社会强加在人们 身上的具有封建色彩的精神枷锁, 如贫富悬殊、 门第观念等, 重 视并追求人自身所具备的美质, 如外貌、 才能、 品德等。 通过作 品中的人物, 琼瑶着力歌颂人性中的美好, 鞭挞人性中的丑恶。 在她那些三角或多角关系的爱情纠葛中, 作品主人公不是不择 手段地去争夺以达到利己目的, 而是极其善良地为自己所爱的 人着想, 成全别人, 以至去帮助情敌。如 《在水一方》 中的朱诗 尧,月朦胧鸟朦胧》 《 中的刘灵珊, 他们的所作所为感人至深。 如果主人公一时为错误观念所支配做了错事, 酿成爱情悲剧, 良心上就深受谴责。 《烟雨蒙蒙》 如 中的陆依萍,失火的天堂》 《 中的展牧原。对于邪恶势力则必加惩罚, 使恶有恶报, 《失 如 火的天堂》 中的鲁森尧,烟雨蒙蒙》 《 中的雪姨等。 在人性的美与丑、 善与恶的交融中, 在传统美德与现代伦 理的互渗中, 作者爱憎分明, 从而使寄托了作者满腔情感的主 人公的正反两方面形象也十分分明, 从未有一种兼正邪于一 身而有可能对年轻人产生误导的形象, 《还珠格格》 有 例如 中, 精通琴棋诗画温柔可人的紫薇, 有美丽活泼纯真率直的小燕 子, 有武功高强感情执着的尔康, 有满腹诗书善良真挚的五阿 哥。 在小燕子不断的 “惹祸” 防不胜防的节外生枝中, 中, 在众 人的不断地 “救火” 展现各种人性美。 中, 小燕子的仗义勇为, 紫薇的善解人意, 五阿哥的重情重义, 尔康的坚贞深情, 都无 不闪现出人性的美。美的人物, 美的人性, 散发出美的魅力, 这是琼瑶小说不可抗拒的美感魅力。 二、 古典诗意 琼瑶小说的书名大都来自古诗词, 带有浓浓的古典意蕴。 如 《几度夕阳红》 的书名来源于 《三国演义》 卷头词:青山依旧 “ 在, 几度夕阳红。 ” 《菟丝花》 书名起源于李白的 《古意》 君为 : “ 女萝草, 妾作菟丝花。 ” 《寒烟翠》 《碧云天》 和 书名同来自于范 仲淹的 《苏幕遮》 碧云天, : “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硕士论坛
2008.01
学教育
《月朦胧鸟朦胧》中那些被 卷 入 爱 情 旋 涡 之 中 的 人 物— ——不 仅陆超、裴欣桐、刘灵珊, 还有 韦鹏飞和邵卓生。尽管对爱情各 有各的理解, 各有各的追求, 他 们的生活理想、人生之路各不相 同, 他们身上的理智和情感的比 例也不一样, 但是, 他们无一不 曾处于朦胧之中, 只是他们的朦 胧各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表现 罢了。因此, “朦胧”正是作品 中的恋人们特殊心绪的艺术写照, 也正是琼瑶笔下的爱情会如此富 有诗意的重要原因。而“点点荧 火 照 夜 空 ”, “ 唧 唧 秋 虫 正 呢 哝 ”, “晚风轻轻叩帘栊”一切是那样的 静谧, 那样的柔美。这里凝聚着 《月朦胧鸟朦胧》这部小说特有的 艺术氛围, 尽管作品似乎也写得 波澜起伏, 但是这些仅仅是爱河 中浮现的涟漪, 而决不是翻腾的 波涛。至于“今宵但愿同入梦” 也正是寄寓着恋人们的结局: 楚 楚在打给刘灵珊的电话中, 深情 地唱起了灵珊爱唱的歌, 横在灵 珊和韦鹏飞之间的“冰山”最终 消融了; 裴欣桐“再世为人”后, 抛 却 了 “ 嬉 皮 思 想 的 影 响 ”, 严 肃 地选择了“值得任何女人去托付 终身的”邵卓生为伴侣; 至于陆 超以后是否会像裴欣桐那样幡然 醒悟, 走上一条新的、正常的生 活道路, 还不得而知, 但他目前 至少已摆脱了裴欣桐的“纠缠” 而与阿秋同居了。
参考文献: 1、《月朦胧鸟朦胧》琼瑶著 长江 文艺出版社 2004- 7 2、《彩云飞》 琼 瑶 著 皇 冠 文 化 出 版社 1 991 - 1 3、《烟雨朦朦》琼瑶著 长江文艺 出版社 2004- 7 4、《庭院深深》琼瑶著 长江文艺 出版社 2005- 1 1
刘 晓 靖 , 王 永 , 安 徽 大 学 中 文 系 05 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善于借鉴古典诗词的意象 表现, 营造一个个具有现代生活 特征的柔美意境画面。如《烟雨 朦朦》中何书桓与依萍在碧潭游 玩时有这么一大段描写: “春天, 一切都那么美好, 山是绿的, 水 是绿的, 我们, 也像那绿色的植 物一样发散着生气。划一条小小 的绿船, 我们在湖面享受着生命、 青春, 和彼此那梦般温柔的情意 ……于是, 他唱了一支非常美丽 的歌: 溪山如画, 对新晴, 云融 融, 风淡淡, 水盈盈。最喜春来 百卉荣, 好花弄影, 细柳摇春。 最怕春归百卉零, 风风雨雨劫残 英。君记取, 青春易逝, 莫负良 辰美景, 蜜意柔情! ”这里作者先 现代( 语体文) 后古典( 文言 文) , 将青春、爱情与古典诗词中 的意象, 理想与山水, 人性与自 然, 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 展示 了一幅幅情感四溢又如诗如画的 意境画面。
月朦胧, / 鸟朦胧, / 点点荧 火照夜空。/ 山朦胧, / 树朦胧, / 唧唧秋虫正呢哝。/ 花朦胧, / 叶 朦胧, / 晚风轻轻叩帘栊。/ 灯朦 胧, / 人朦胧, / 今宵但愿同入梦!
其中起始两句“月朦胧鸟朦 胧”正是这部小说的篇名, 而月、 鸟、山、树……一片朦胧, 一切 朦胧正是处于各式各类恋爱中的 青年的心绪和感受。鼓手陆超看
二、以诗为纲总领全篇 琼瑶的每部作品中几乎都有
刘琼 瑶 晓

王小 永说
的 诗 意 魅 力
一首或者几首优美动人的诗词或 歌词。有的甚至是统领全篇的主 题诗( 或歌) , 在作品中反复出 现, 赋予作品浓重的诗情。以下 就以《月朦胧鸟朦胧》为例, 对 此略作说明。
在《月朦胧鸟朦胧》里, 曾 多次出现过这样一首歌:
133
琼瑶对诗词曲赋的理解和运 用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 以独特的书名构建一开始就将读 者从杂乱纷纷的尘世拉入到具有 古风古韵的诗画意境中, 加之不 断渲染的山光水色, 夕阳月影, 春溪秋风……, 文字如梦如歌式 的一唱三叹, 以及外貌具有古典 美的主人公的诗意情怀, 无不使 人从她的作品中领略到一种民族 文化文学传统中特有的诗意美。 这更是琼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所在。
来是深受西方“性解放”的毒害, 他除了那只鼓以外, 似乎没有什 么别的东西是不能舍弃的。在男 女关系方面, 他所崇尚的是逢场 作戏式的性爱而不是情爱。这种 颓废放荡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 说明他已在人生旅途中迷失了方 向, 正在十分朦胧地走着他的人 生之路。裴欣桐在她还根本不懂 什么是爱情的年龄便与韦鹏飞 “恋爱”了, 而且为了“爱”嫁给 了韦鹏飞并做了母亲。后来她又 为了“爱情”抛弃了丈夫和幼女, 去跟随着那不懂爱情、或者根本 就不需要爱情的陆超。尽管裴欣 桐明知“陆超是不会专情的, 陆 超是多变的, 陆超总有一天会离 开 我 ”, 但 她 仍 对 陆 超 体 贴 入 微 , 以自己在歌舞场中的卖唱所得供 他挥霍而毫无怨言; 在大庭广众 之间受陆超冷遇而甘心忍受; 甚 至她还忍着内心的剧痛, 强颜欢 笑地陪陆超到他的新欢阿秋家, 去目睹他们尽情欢乐。裴欣桐如 此忍气吞声地屈从于陆超是因为 严守封建的妇道吗? 不, 她根本 不是那种女性。是她刻骨铭心地 爱着陆超吗? 诚然, 她曾说过 “陆超爱我三天, 我跟她三天, 陆 超 爱 我 一 年 , 我 跟 他 一 年 ”, 然 而, 她当年与陆超同居时, 陆超 就对她言明“两个人合则聚, 不 合则分”“只同居, 不结婚, 谁 对 谁 都 没 有 责 任 ”。 而 且 她 也 曾 一 再劝刘灵珊要抓住降临的幸福, 显然她认为刘灵珊如能与她的前 夫韦鹏飞结合将是幸福的。换言 之, 她觉得自己与陆超在一起并 不幸福, 至少并不很幸福, 那么 裴欣桐委曲求全地苦苦追求的又 是什么呢? 看来她自己也未必十 分明白。她只是在执着地追求着 她 自 己 认 为 的 “ 真 正 的 爱 情 ”。 其 实, 她只是个对爱情的认识十分 朦胧的悲剧人物。关于这一点, 在她自杀被救后表示的“一生不 会再做傻事了”这句话里也能得 到证实, 因为她所说的“傻事” 分明就是指过去在婚姻恋爱问题 上的糊涂, 也即朦胧。
一、作品的人名、篇名具有 诗的韵味
琼瑶说过“由于我生长在一 个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的家庭 里, 父亲研究中国历史, 母亲酷 爱中国诗词, 我耳濡目染, 受了 极 深 的 影 响 。” ( 琼 瑶 《 写 于 〈 湮 没 的 传 奇 〉 之 后 》) 这 种 影 响 反 映 在创作上, 便是诗歌在她的小说 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琼瑶 在中国文学, 尤其是中国古诗词 方面的修养很深, 因此她的作品 显得娟雅不俗。她书中的人名, 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女性的名字, 如梦竹、晓彤、丹枫、依萍、宛 露、佩青、芷筠、雨薇、慕裳、 初蕾等都很典雅。而篇名则大多 富 有 诗 意 : 《 烟 雨 朦 朦 》、 《 几 度 夕 阳 红 》、 《 聚 散 两 依 依 》、 《 月 满 西 楼 》、 《 庭 院 深 深 》、 《 心 有 千 千 结 》、 《 我 是 一 片 云 》、 《 在 水 一 方 》、 《 却 上 心 头 》、 《 月 朦 胧 鸟 朦 胧 》、 《 一 帘 幽 梦 》、 《 寒 烟翠》等等。单看这些篇名便有 种如诗如画的意味, 何况其中不 少篇名本就来自诗词。如果把琼 瑶的小说比作百花园里的花朵, 那么她的篇名就是远远传来的花 香。品读书名, 就仿佛还没走进 百花园就已陶醉于花香之中了。 琼瑶是切实体会了诗词的妙处, 撷取诗词的一些语句作为书名, 使全书平添一种幽远、凝重的古 典韵味。这也许是琼瑶小说具有 生命力和巨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魅力的原因之 一吧。
学 教 育 2008.01
硕士论坛
著名台湾言情女作家琼瑶小 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 在这 里我仅想谈谈她作品流露出的浓 郁的诗意。琼瑶小说中的诗意在 言情小说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 即使在整个小说领域里, 诗意有 如此浓郁的作品也不多见。我们 可以说浓郁的诗意是琼瑶小说的 独特魅力。她以爱为经, 以诗为 纬巧妙地编织着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的, 充满诗请画意的言情小说。 诗意洋溢在她作品的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 “月朦胧, 鸟朦 胧”这首诗歌, 在作品中确实起 着总领全篇作用。
三、优美诗画般的意境设置 琼瑶小说的诗意不仅表现在 人名典雅, 篇名有诗意及常常用 一首诗歌来总领全篇上, 更主要 的是她的几乎每一部作品本身就 像是一首诗, 像是一曲爱的颂歌 或悲歌。那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 事、一组组或色彩明丽柔美或感 情沉重压抑或气氛神秘诡异的爱 情生活图景、那汹涌着作家情感 波涛的艺术氛围都构成了琼瑶小 说诗一般的意境。琼瑶小说意境
设置的特点有: 1、擅长用古典诗词中常用的
夕阳、寒烟、彩云、浪花等美好 意象, 再配以柔情缠绵、纯洁忠 贞、伤感多变的爱情意蕴, 营造 出一幅幅生动凄美的意境画面。 如《彩云飞》中云楼梦到了死去 的涵妮: “……穿着白衣服, 飘 飘荡荡在云雾里, 她在唱着歌 ……歌词却唱得非常清晰: 夜幕 初涨, 天光翳翳, 眼中景物尚依 稀。阴影漂浮, 忽东忽西, 往还 轻悄无声息。风吹袅漾, 越树越 枝, 若有幽怨泣欷。你我情深, 山盟海誓, 奈何却有别离时。 ……唱完, 云雾盖了过来, 她的 身子和云雾揉和在一起, 幻化成 一朵彩色的云, 向虚渺的苍穹飘 走 了 , 飞 走 了 。” 作 者 凭 借 女 性 特 有的细微观察力, 运用纤细的笔 法, 营造凄美的意境, 把那一份 生死别离的幽怨、无奈, 表现得 真真切切, 如泣如诉。
3、注重调动“一切景语”成 为 “ 情 语 ”, 营 造 一 种 全 景 式 的 幽 美意境画面。《庭院深深》中有 这样两段景物描写: “溪水潺潺
地流着, 许多高耸的岩石突出了 水面, 挺立在那儿, 带有股倨傲 的神态, 流水从岩石四周奔流下 去, 激起了无数小小的泡沫和回 漩。五月的阳光遍洒在河水上, 闪耀着万道光华。那流水峥峥淙 淙的奔流声, 像一支轻轻柔柔的 歌 。” “ 她 看 到 了 一 个 被 杂 草 所 蹂 躏了的花园, 在遍地的杂草中, 依旧有一两株红玫瑰在盛开着, 如几棵高大的榕树, 多年没有修 剪, 垂着一条条的气根, 像几个 苍老的老人飘拂的长髯。那些绿 树浓荫, 很给人一种‘庭院深深 深 几 许 ’ 的 感 觉 ”。 这 简 直 是 一 幅 诗意盎然、静中有动、动中寓静 的全角风景画, 表现出作家对大 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蕴涵着作 家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命的真挚 感情。同时, 又把读者不自觉地 带入到一种幽美的境地。意境是 情与景结合的产物, 这里景是幽 幽的, 切切的; 情是弥漫的, 含 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