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琼瑶到“反琼瑶”看当代人爱情观
年轻人不再读琼瑶,爱情早已臣服于现实

年轻人不再读琼瑶,爱情早已臣服于现实作者:沈河西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7年第06期年近八十的琼瑶以一纸遗书再次引起关注,大家纷纷感叹琼瑶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少女心。
这些年来,看着《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长大的我们,不知何时都已变成了琼瑶黑,坚决与琼瑶奶奶划清界限。
但在评论人沈河西看来,琼瑶作品中的爱情观并非全然梦幻,她自己的爱情经历就与小说人物高度耦合。
与其嘲笑她的梦幻与尖叫,不如说是我们已经变得太过现实:大时代颠沛流离后的情感抚慰,在这个承平日久的年岁里显得不合时宜;同样,在一个越发歌颂专偶、憎恨第三者的道德语境里,歌颂爱情的自由与神圣也总有些“政治不正确”……但无论如何,读琼瑶总比读《小时代》要好吧?一、琼瑶的愛情观并非全然梦幻,她的人生就是这么“琼瑶”爱情在琼瑶小说里,被上升到近乎人生方法论的高度。
这个世界亘古不变的法则是天地无情,而在琼瑶笔下,苍天亦有泪,爱情为苦海无边的众生超度,爱情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覆盖。
琼瑶写爱情的美好,写爱情拥有点石成金的力量,写爱情跨越一切障碍,但她也写爱情奄奄一息鱼死网破的婚姻。
这样的婚姻有一个绝佳的比喻就是《一帘幽梦》里,那条被绿萍随意放在沙发上的假肢,让人不寒而栗。
严格来说,琼瑶的小说里并不总是片面强调爱情高于一切,很多时候,她甚至是在不厌其烦地告诫读者“不能只凭爱情生活”。
譬如在《窗外》里,江雁容的母亲的这段话恐怕会让今天许多包括女权主义者在内的女性都心有戚戚焉:女人,能不结婚最好,像女中校长没有结婚才会有今日的地位,结了婚就毁了。
真要结婚,也要晚一点,仔细选择一个有事业有前途的人。
所以,尽管戏里戏外琼瑶和她的主人公爱得翻江倒海,但也很难说它是全然梦幻的。
琼瑶的言情不是玄幻仙侠,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如果说琼瑶小说里的爱情太梦幻,那也是因为现实太惨烈,而她也不吝于将爱情和现实折冲樽俎的那一面展现给读者。
多年过去,读者们成长了,不再读她了,也不再那么死心塌地相信爱情,但唯独琼瑶本人没有“成长”过,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对爱情抱持过犬儒主义的态度。
《情深深雨濛濛》20年,年轻人为什么对琼瑶不买账了

《情深深雨濛濛》20年,年轻人为什么对琼瑶不买账了?如今追忆剧情,其实电视剧的很多桥段已经被视为“狗血”:男主角书桓从深情款款的“梦中情人”转变为脚踏两只船的“典型渣男”,女主角依萍也被指责为抢妹妹心上人的“腹黑女”,而幕后的黄金徒手琼瑶更是被新一代男女视为“古早时代”的爱情贩子,矫情有余,时髦不足。
仅仅20年时间,当面大红大紫的一系列“琼瑶剧”登上B 站,在弹幕的轰炸下变成了网友吐糟和恶搞的流行素材,而琼瑶的爱情神话也一步步“黑化”和瓦解,这一切似乎发生得如此猝不及防。
《烟雨濛濛》的几次改编《烟雨濛濛》是《情深深雨濛濛》原著小说,是琼瑶早期小说的一个代表作,以青年男女情感的悲欢离合隐喻了时代和社会。
而琼瑶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个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和第一任丈夫感情破裂,一边承受被对方造谣和污名化的痛苦,一边发奋写作。
完成了以家庭主妇身份业余写作向职业作家写作的转变。
此后,琼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台湾最当红的言情女作前段时间,《王牌对王牌》节目请到了《情深深雨濛濛》剧组,时隔20年,当年屏幕上爱恨痴缠的男男女女,如今“换了人间”再度重聚,这让熟悉这部电视剧的人们平添一些愁绪和感动。
当年偶像脸上胶原蛋白满满已经消失,换上了历经人事的法令纹,即使不记得那些曾让我们流泪的剧情细节,但还是多少会感觉到唏嘘,这种情感或许就是怀旧。
家,她不仅出版小说,还涉足影视业,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的大众流行文化的“教母”。
琼瑶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和对情感的理解。
《情深深雨濛濛》并非这本小说第一次被改编,早在1965年,演员归亚蕾就曾主演过小说同名电影,还一举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演员的奖项。
1973年香港TVB播出了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烟雨濛濛》。
这是TVB历史上第一部彩色制作的长剧,也是最早改编的琼瑶的电视剧作品,男主演是后来大家十分熟悉的郑少秋。
1986年,琼瑶又将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由上一代偶像秦汉、刘雪华主演,在两岸三地都吸引了不少观众。
《琼瑶全集》读后感

《琼瑶全集》读后感《琼瑶全集》是一部让人感动至深的作品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爱情故事和人生哲理。
通过阅读这些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琼瑶对于爱情、家庭、友情等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在《琼瑶全集》中,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情感的交织和人性的冲突。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快乐、矛盾和挣扎。
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悲剧爱情,还是《还珠格格》中的宫廷恩怨,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玄妙。
在琼瑶的小说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青梅竹马的初恋,还是千疮百孔的婚姻,作者都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多样。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跨越了阶级和家族的障碍,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让人感动至深,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爱情,琼瑶的作品还涉及了家庭、友情、亲情等多种人际关系。
在《还珠格格》中,紫薇和四阿哥之间的友情和相互扶持让人感叹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为了爱情和家庭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些故事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纷繁,也让人思考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总的来说,琼瑶的作品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情感的力量。
通过阅读《琼瑶全集》,我不仅收获了对于爱情、家庭、友情等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琼瑶的作品真正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愿我们都能像琼瑶笔下的人物一样,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谈琼瑶的罪孽——琼瑶式爱情,毒害了多少人?

谈琼瑶的罪孽——琼瑶式爱情,毒害了多少人?琼瑶的小说早在60年代,便被人们称之为“琼瑶公害”。
琼瑶言情小说和影视剧的泛滥,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灾难。
著名作家中杰英在1999年的一次文学研讨会上说:“琼瑶的作品是一种毒品,她的文学价值不值一提。
琼瑶的小说是一种廉价的童话,对于少男少女具有诱惑力,让孩子们去白日做梦,闭上眼睛好象什么都实现了。
住在拥挤的房子内梦想着一天有什么大款身份的白马王子来娶自己,和残酷的现实相距甚远。
”琼瑶的作品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滥言情感,无处不有情、无处不多情。
而且,在琼瑶的作品中,感情是以理性对立物的姿态出现的,是可以超越一切的万能魔方。
在这类小说中,只要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可以不顾道德、伦理、孝道、亲情、责任、义务、事业,不顾父母、妻子(丈夫)、儿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感受,完全丧失理性和理智。
这些言情小说的内容涉及未婚同居,婚外恋、第三者插足、淫奔、苟合等道德败坏的内容,把人给教唆坏了。
一般青少年没有多少识别能力,阅历又浅,而且正是浪漫情怀,很容易被带上邪路。
当人能够面对爱情的时候,同时,也应当能够面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很难想象,一个不能够对其他事情负责的人,怎么能够对自己的爱人负责?一个抛弃了他现在的爱人来到你身边的人,怎么能不在遇到另一个故事的时候毅然决然的离开你?当一个读者(观众)的心理,还没有达到扬弃的必要素质的时候,这一类小说或者影视剧作品,无疑是一剂凶猛的毒药!人们常说,婚姻证书只不过是一张纸。
但是,没有了这张纸,我们真的会过的更好么?互相没有责任的同居,真的会在爱情转淡的时候,给予我们更多的安慰么?承诺的含金量,是靠时间来验证的,但是,人的一生,能够有多少的时间去消耗呢?网友评琼瑶:1、琼瑶写的那些小说都是一些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爱情,让那些年轻的女孩分不清现实与幻想。
现实中真有那么多的白马王子和公主吗?这些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小女孩受到了鼓励,而让自己的认识发生了偏差。
《琼瑶作品集》读后感

《琼瑶作品集》读后感当谈到琼瑶,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些充满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故事,她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我有幸阅读了琼瑶的作品集,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情感力量。
琼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她的小说不仅仅是一段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对人性、家庭、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在《琼瑶作品集》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在琼瑶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她对于爱情的独特见解。
她认为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人生的理解。
在《琼瑶作品集》中,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爱与被爱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伟大。
除了爱情,琼瑶的作品还深刻探讨了人性和家庭。
她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强和勇敢,看到了家庭在困境中的团结和互助。
这些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琼瑶的作品还表达了她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理解。
在她的小说中,友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纽带,更是一种信任和支持。
通过描写不同人物之间的友情关系,琼瑶向读者展示了友情的力量和温暖。
在《琼瑶作品集》中,我看到了友情的珍贵和友情的力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友情的美好和真实。
总的来说,琼瑶的作品集不仅仅是一部充满爱情和感情的小说集,更是一部对于人性、家庭、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探讨。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不仅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力量和文学魅力,更是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关于生活和人生的智慧。
琼瑶的作品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爱情、人性、家庭和友情的重要性,让我对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读完《琼瑶作品集》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她用她独特的笔触和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让人们感受到了爱情、人性、家庭和友情的美好和真实。
刍议琼瑶小说的爱情观

文学评论一、琼瑶作品及其特点(一)琼瑶的成名作《窗外》是一部具有浓厚自传色彩的作品。
主人公江雁容是典型的“琼瑶少女”,聪慧、敏感、忧伤。
在家里不受宠爱,喜欢吟诗做赋,舞文弄墨,而数理化成绩却很差。
这个孤独的少女爱上了她仰慕的老师——风度翩翩的康南。
这是琼瑶本人刻骨铭心的真实经历。
在江雁容眼中,康南有潇洒的风度和旷世的才华,更是她单薄灵魂的寄托。
然而,年龄的差异,世俗的冷眼以及家长的大力阻挠,最终拆散了他们,江雁容失望了,康南绝望了。
对于主人公来说,爱情的流逝成了生命的最重要价值,而读者也被这优雅的悲剧所打动。
“窗外”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琼瑶意象”。
(二)《窗外》以后的几十部作品,读者各有所爱。
其中作于1983年的《失火的天堂》比较引人注目。
《失火的天堂》写的许曼亭父亲的诅咒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小说要表达的“始乱终弃不仅仅指的是肉体,精神上的始乱终弃更加可怕”的思想也颇具深度。
该书已然超出了狭义言情小说的范围,企图探讨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结构上也别具匠心,以豌豆花的出生开始,从豌豆花父母一辈的爱情落笔,写出了一个小女孩痛苦的成长史.琼瑶即使写“坏人”,也努力写出坏的理由。
例如《一帘幽梦》里面的绿萍,《烟雨濛濛》里面的陆依萍,《雁儿在林梢》的陶丹枫,以及《聚散两依依》里面的钟可慧。
她们虽然做了错事,但都是情有可原的,会得到读者的同情。
琼瑶的人物命运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彩霞满天》里的殷采芹,母亲是父亲的侧室,整日受正妻的欺凌,采芹自己也不得宠。
然而父亲出事之后,采芹却要背叛自己的情人委身于一个律师,但那律师最终也没能救了她的父亲。
《碧云天》里的俞碧函,也有类似于豌豆花的父母双亡的凄凉身世。
(三)琼瑶的家庭和教养背景给了她比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
她的作品追求典雅的浪漫情调和纯情的诗意。
她最着力渲染的是超越年龄、超越才貌、超越金钱、超越地位等一切限制的纯粹的爱。
她虽也写了不少异常的恋爱,如《窗外》的师生恋、《浪花》、《紫贝壳》的婚外恋等,但是所有那些以琼瑶个人经历为底本的“才女翻身”的故事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爱情至上”的真谛。
三观不正的琼瑶剧,当年为何能那么火?

三观不正的琼瑶剧,当年为何能那么⽕?(⼀)80后⼥⽣,⼏乎没有⼏个没受过琼瑶剧的毒害。
我们⼩时候,琼瑶⽕遍⼤江南北,琼瑶剧出来⼀部⽕⼀部。
不管是谁去演琼瑶剧,随后⼏乎都会成为“当红炸⼦鸡”。
那会⼉,我也喜欢看琼瑶,因为琼瑶的⼩说写得很浅显,只要识字的⼈都能看懂。
⾥⾯的⼈物对话,带有极强的情绪⾊彩,读来很酣畅淋漓的感觉。
青涩懵懂的年纪,琼瑶⼩说和琼瑶剧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爱情观”。
那会⼉,我们哪⾥懂得现实的残酷,连爱情的模样都没见过的我们,潜意识⾥只觉得“⽣命诚可贵,爱情价更⾼”。
琼瑶⼩说⾥传达出来的“爱情⾄上论”,看得我们热⾎沸腾。
那会⼉,我们看⾔情⼩说只有⼀个标准:只要两个⼈相爱就⾏了啊,其他都是狗屎啊!阻挡两个⼈相爱的⼈,都是⽜⿁蛇神啊。
前段时间,我⼼⾎来潮,跑去旧书摊买了⼏本琼瑶⼩说重温了⼀下。
看完之后,我有两个感想:第⼀、琼瑶的确有两下⼦,编故事的能⼒还是挺棒的,但她的⽂笔并不很出⾊,她能⽕起来很⼤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对⾔情⼩说、⾔情剧有⽆⽐巨⼤的需求,⽽那个年代从事这⽅⾯写作的⼈并不多。
第⼆、琼瑶笔下的故事,“三观不正”的太多了。
且听我历数⼀⼆。
(⼆)记得当年上⼩学时,我苦追过《梅花三弄》这部电视剧。
《⿁丈夫》因为三观⽐较正,⽽且我总以为有“⿁怪”情节所以没看,但《梅花烙》和《⽔云间》真是超级爱看。
当时我年纪⼩,脑⼦⾥只有好⼈和坏⼈的概念,主⾓都是好⼈,配⾓都是坏⼈,男⼥主⾓必须要在⼀起,其他挡道他们爱情的⼈都是混蛋。
看《⽔云间》时,我讨厌汪⼦墨、汪⼦璇兄妹,特别是⼦墨烧了梅若鸿的画作的时候,我觉得这男⼈坏成这样真应该去死。
可是现在,当我再看《⽔云间》时,我觉得⾃⼰当年真的是眼瞎了啊。
汪⼦墨烧掉的画,是他花钱买来的。
买来了以后,那些画作是丢茅坑也好,烧毁掉也好,那都是他的⾃由。
再说了,他之所以当着男主⾓梅若鸿的⾯烧掉那些画,主要是为了报复他糟蹋⾃⼰的亲妹妹。
众所周知,渣男梅若鸿明知道汪⼦璇喜欢⾃⼰,却对她“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家都怀了他的孩⼦,他还说是她⾃⼰主动的。
《琼瑶种爱情》读后感

《瓊瑤種愛情》读后感
《瓊瑤種愛情》是一本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小说。
在这本书中,作者瓊瑤
通过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爱情的多种面貌和复杂性。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魅力,也思考了许多关于爱情的问题。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妹的女孩,她经历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与
男主角相遇之后,她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难,但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作者通过小妹的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爱情面前,人们可以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
除了小妹的故事,这本书还涵盖了许多其他形式的爱情。
有亲情、友情、师生
情等等,每一种爱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看到爱情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可以体会到不同形式的爱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许多关于爱情的问题。
爱情是什么?为什么
人们会为爱情付出一切?爱情和责任、自由、理想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瓊瑤種愛情》是一本充满温情和感动的小说,它让人们感受到了
爱情的美好和力量。
通过小妹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爱情的坚韧和勇敢,也可以思考关于爱情的许多问题。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让人们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琼瑶到“反琼瑶”看当代人爱情观
【摘要】琼瑶对是一个对80后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位女作家,她的言情小说可以说是在八十年代曾经风靡大半个中国,形成了强烈的琼瑶风情。
而她小说中所描写的爱情更是影响着很多的少男少女。
但是在现在流行的网络文学中却出现了“反琼瑶”的热潮,并很受人们的追捧。
在这些作品中无一例外的批判着当时大受欢迎的小说主角,对琼瑶小说中主角的爱情加以分析,提出了质疑,否认那种虚幻的理想主义爱情,提出在爱情中责任感的重要性。
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这主要是人们爱情观的转变产物。
【关键词】琼瑶;理想主义爱情;责任感
琼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对于一般的80后来说,大多数人都曾拜读过她的作品,并且人们都曾经对于琼瑶小说中描写的爱情有着深深的憧憬和向往的。
她的作品中永远充斥着丰沛的感情,她对爱情的表现形式是直观的、强烈的。
但她对爱情的理解都是真善美的,她认为真正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的。
如果要给琼瑶小说中的爱情一个总体的评价的话,那么我认为理想主义爱情是再妥当不过了。
在琼瑶的言情小说中无一例外的歌颂了爱情的伟大,爱情的决对化和神秘化。
在她的笔下,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的的典型。
在他们心中爱情是高于一切的,在这个爱情的世界中一切的事务都必须为爱情让路。
而近期流行的“反琼瑶”小说,反的不是琼瑶这个人,而是琼瑶言情小说中的爱情观。
是一种在琼瑶小说的基础框架上发展剧情的小说。
其中从思想上推翻了琼瑶小说的爱情观。
琼瑶小说的爱情观可以说和她本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琼瑶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作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从四德”等观念在作品中有所表现,许多女主人公把爱情看做是一种人身依附的主仆关系,男女地位不平等。
爱情贵在双方人格上的自主、自立、自由,离开这个基础是没有真正的爱情的,这是反琼瑶作品中主要强调的“不委曲求全的爱情”。
琼瑶作品中的女子,个个善良、聪敏、娴慧、柔弱、克己、奉献、忍耐,如杜小双,采芹等人为了维持爱情,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价值。
这也是“反琼瑶”中反对的。
在琼瑶的爱情国度中,爱情是娟娟细流,女主人公是花朵,细流是滋润着花朵生长并赋与活力的源头。
如果没有爱情滋润,花朵就会枯萎凋零。
在这种基调下,琼瑶的言情小说中女性形象就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
成为依附大树的菟丝草。
男女主人公在一个爱情的怪圈中,在这个怪圈中,他们可以不顾家庭的责任,儿女的孝道,社会的谴责,奋不顾身的为爱情而奋斗。
就比如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新月格格》中新月和努达海的爱情,在原作中新月是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出现的,他的出现破坏了原来努达海和燕姬圆满和睦的家庭,但在小说中新月无疑是最好的胜利者,她赢得了努达海的爱情,赢得了燕姬儿女的喜爱,赢得了这个原本属于燕姬的家庭。
但燕姬却是狠毒的,狭隘的。
她最后的下场是众叛亲离。
试问如果有人来破坏你的家庭,正常人的正常反应难道不是坚定的捍卫么。
努达海和新月的这个没有家庭观念,没有责任感的爱情正是和当下爱情观出现了反差,琼瑶的多部小说都出现这种爱情唯一论、反道德、反人伦、反社会。
这也是“反琼瑶”小说的所反驳主要观点。
“反琼瑶”小说除了和琼瑶言情这种大的方向性的爱情观的不同外,其中琼瑶小说女主角的性格也是反的一个重点。
琼瑶小说中女主角大多数都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了爱情,他们的生命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虽然琼瑶小说中极力渲染女主角的坚强、勇敢。
但那只是局限于爱情之中。
但是对于生活他们是软弱的。
就像《烟雨蒙蒙》中陆如萍,当所爱之人非良人时,她是楚楚可怜的,她对生活是软弱的,只知道一味的追求爱情,而忽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还有《一帘幽梦》中的失意的紫菱。
除了爱情就没有了追求。
这些都和现代女性追求自强自立,顶起半边天的坚强不符。
所以这就形成了“琼瑶小说”于“反琼瑶小说”爱情观的对立。
在还懵懂的年岁,琼瑶的言情是必备的枕边书,每到睡前,手不释卷的苦读琼瑶,每每都沉浸在她所描写的美丽梦幻的爱情里。
仿佛书中的“穿紫衣的姑娘”在柔软的细沙中,温柔的海水轻抚着脚背。
在星光中等待着自己的王子。
在琼瑶的小说中去追寻爱情。
琼瑶的理想主义爱情影响着一代年轻人。
这也许就是琼瑶式的感染力。
但真正的、现实中爱情是什么,真的想琼瑶书中那么缠绵悱恻?我们就不得不做理性的思考了。
“反琼瑶”小说就是这种理性思考下的产物。
反琼瑶小说之中的代表作《穿越新月格格之鸿雁于飞》中通过女主角的朴实的爱情观来表现了现实中爱情于琼瑶式爱情的冲突,对于琼瑶小说中家庭、责任的局限性给以了批判。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而在这些之中爱情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它永远有吸引性。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现在90后校园早恋已是普遍现象。
这其中不能说没有琼瑶小说的影响的。
因为琼瑶小说对于少男少女来说就是一部恋爱的教科书,我们在最早接触的爱情模式就是这种爱情的理想主义。
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的爱情观是空想主义爱情观,是虚幻的爱情,是不切实际的。
这种爱情是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的,它不具备合理的物质条件和客观条件。
这是一种爱情的误区。
充满诗意的爱情只存在于琼瑶的言情中。
那是陷阱,是海市蜃楼,都有着虚幻的外表,用眼睛无法分辨得真实。
琼瑶小说中总是有着英俊潇洒的,家资万贯的白马王子,有着弱质芊芊,温柔善良的女主角。
引诱着无数少男少女堕入那目眩神摇的爱情世界。
但那种爱情是虚假的、是理想主义的空想。
爱情至上的生活是对生命和生活价值的稀释。
“这是一种诗意的毁灭”。
实际上,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过的都是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人们在鸡毛蒜皮、鸡零狗碎的岁月中建立着亲情、友情和爱情。
生活的内容很丰富,吃饱了没事干成恐怕为数不多,劳力伤神不说,人的一生中哪有
那么多可以称之为奇迹的艳遇?有人说“知音难求”茫茫人海,能拥有一个就够了。
诗意和爱在人的心中,只要你的心灵深处拥有一片净土,即使是不被祝福的喜悦或忧伤,那也是一种生命经过洗礼之后的安详与宁静、宽厚与充实。
何必流于形式和表面的轰轰烈烈?
现实生活中爱情应该带有理性,爱情也并不是一个人的,他因该是一个家庭的。
如果要在琼瑶小说里寻找到理想爱情后,要有理性的思考,否则必定要在现实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
青春的荫动、脆弱的灵魂在琼瑶多情地为大家编织的一帘幽梦里,被真实的人生演化为巨大的心理失落,甚至踌成千古遗恨。
要正确认识爱情在生活中的地位,不要盲目的沉浸在为爱而爱的虚假幸福中。
“反琼瑶”小说的热潮代表着越来越多的人正视了现实生活中爱情的位置,爱情不会是唯一。
而平实的生活也不会缺少浪漫,但不会全是浪漫。
平淡的爱情不能说他不是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温馨也不会比轰轰烈烈的生死相随差,生活赋予我们太多,并不能因为爱情而抛弃亲情和友情。
也只有带有责任感的爱才会长久,这种爱才能跟长久的面对生活的考验。
■
【参考文献】
[1]覃贤茂.琼瑶传奇.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琼瑶全集.花城出版社,1988.
[3]名家名作鉴赏——台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