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

合集下载

等待,在苦难中开花

等待,在苦难中开花

等待,在苦难中开花——那些年Eason带来的感动初听E神(陈奕迅)的歌大概是初中,一位老友的推荐(以下简称小Y),她是一个很活泼的姑娘,但每次听Eason的歌,她总会是略显伤感,有时又带有一丝看淡世事的沧桑,以前觉得那是酷,现在想来,大概是真的听懂了Eason歌声下的故事。

我第一首听的歌,到现在仍然蛮喜欢的他的歌,是《好久不见》。

这首歌说实话,当初是没什么深刻感悟的,只是单纯觉得好听,歌词读来也很有感觉。

后来知道了《葡萄成熟时》、《苦瓜》,才懂黄伟文鬼才之称,才懂陈奕迅歌神之称。

《葡萄成熟时》是小Y推荐给我的,当时我还在中考的题海中翱翔,却苦于成绩的不理想。

当我听到这首歌(葡)并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平常得很。

但我还是像很多人一样听着Eason的《十年》,装作自己听懂了它的真正含义。

可是当我真正看到《葡萄成熟时》的歌词,我有些泪目:我感觉E神就是在唱给我听(原谅我的自恋,哪个粉丝不希望自己偶像是唱歌只给自己一个人听的呢),唱到了我的心里。

尽管原歌是描述爱情的,我依然认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苦恋几多次/悉心栽种全力灌注/所得竟不如/别个后辈收成时”现实中不正是这样吗?可能你付出的比别人多很多,但收获的,却差强人意甚至令人难过。

这个时候“但见旁人谈情和引诱/问到何时葡萄先熟透”又是对自己伤口的撒盐,击溃自己心灵最后一道防线。

但Eason唱到“你要静候/再静候/就算失收/始终要守/日后尽量别教今天的泪白流/留低击伤你的石头/从错误里吸收/也许丰收月份尚未到你也得接受”。

无奈吗,难过吗,悲痛吗,绝望吗,或许都有,但是,你仍要守,为了等待葡萄成熟。

我曾问过小Y为什么喜欢这种听起来让人无奈的,有种消极意义的歌,小Y说,人生哪能总是得意,无奈才是常事。

人生的方向也不会总是笔直的的,总会有些不重要却不可割舍的原地盘桓,我把这,叫做等候。

有时想想小Y的话倒也蛮有道理,等候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古人有诗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想想这幅画面:当年幸福愉悦的时刻,就似桃李春风一般拂人面孔,温润如玉。

葡萄成熟时-解析

葡萄成熟时-解析

前一段时间编辑了陈奕迅的《裙下之群》《浮夸》,这次挑选的是《葡萄成熟时》,并对评论进行了整理。

其实这是一首励志歌曲,历练自己,进过灌溉,葡萄成熟的时候,也就是暗喻了人成熟了,葡萄可以酿成红酒,而人的智慧即酿成了醇酒;葡萄的丰收,也就意味着爱情与事业获得收获。

不解析!!!!请看以下评论摘录,以作正解。

可否?!##壹##同感的喜欢与共鸣的哭泣喜篇这是我最喜欢的粤语歌之一葡萄成熟时从他一出口,我就被撼住了当你懂了:谁都心酸过哪个没有你就知道这首歌有多好了仍可一醉自救最爱在这句歌词喜欢胖子的开始就是这歌胖子的歌要有经历的人听才有味道。

要么就多循环听吧。

葡萄我听了半年才疯狂爱上得。

就是感觉对了。

还有陀飞轮。

听了8个月才大爱。

之前是无法理解。

也是后面感觉对了。

不错,葡萄是首神曲。

葡萄是神曲。

我那天就循环这一首歌,听了N遍。

我连续听了3个多月。

你说呢?你懂的好歌,好词= =我是一个伪歌迷,我站在我的立场上- -说一哈这个歌嘛.每句都多精彩嘞。

这首歌相当的经典。

歌词巨好的就是因为歌词写的太到位了是吧。

我也不太确定。

我也爱。

哭篇今早上乘车听这首我突然觉得这首太恐怖了每次唱到最后一句都要沉默下下··谁都心酸,哪个没有每首歌都有一段伤感的故事很有感觉~苦逼。

愈加不可自拔的深陷我第一次听这首歌就听哭了。

不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这首歌唱哭过葡萄成熟时是E神在演唱会上唱哭了的一首歌咋个说难听陈奕迅的歌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很多事要经历了你在听他的歌就有感触我觉得听歌与年龄无关我还是13岁啊每次听到都会让人想要流眼泪的歌,,哈哈~~~医生的很多歌,应该哭过很多人~好!很好!同样一首歌也唱出我内心的感受有共鸣啊~~~品篇慢慢品吧需要自己理解~自己听这歌没感觉就算了呗,还是要自己领悟的好。

终于摸出来,但岁月却不回来。

实话说具体不是很理解~葡萄成熟时第一次认真听大概也就是这几天不停单曲循环我喜欢歌名是不是指什么都求一个结果。

歌词

歌词

黄伟文的另一首代表作《葡萄成熟时》
日后尽量别教今天的泪白流
留低击伤你的石头从错误里吸收
也许丰收月份尚未到你也得接受
或者要到你将爱酿成醇酒
时机先至熟透
这首歌的真谛就在于等待也是一种美好。

每次听都感觉触到人灵魂最深最柔软的地方。

一种感情成长的过程,从最初懵懂的感情,到最后错过才知道如何珍惜对方,。

而一个成熟的人,早已不会因为寂寞而恋爱,哪怕最后终究孤单等到“葡萄成熟时”再体味“葡萄”酿成美酒中的“辛酸和甘苦”更是对自己人生的百味。

还有一首《陀飞轮》。

曾付出几多心跳
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
人值得命中减少几秒
多买一只表
秒速捉得紧了
而皮肤竟偷偷松了
为何用到尽了至知哪样紧要
这首歌无论怎么字字句句地解读,得出的都是唏嘘。

因为他说的是时间流逝这个残酷的现实。

不管到最后你的金秋是否应该有的已尽有,都耗费了自己的生命。

秒速抓得紧不紧,皮肤到最后还是会偷偷地松了,没有人能够例外。

至于是否该因此抓紧时间拼搏,还是任由岁月辗压,就看你想先牺牲什么了。

如果只追求物质,当然物质包括金钱与花样容貌,在“也讲究”的境界后,会觉得空虚。

葡萄成熟时解析

葡萄成熟时解析

葡萄成熟时解析一、歌词内涵1. 成长与等待的主题- 歌词“差不多冬至,一早一晚还是有雨”描绘出一种略带清冷、有些无奈的氛围。

葡萄的生长需要时间,就像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如梦想的实现,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过程。

- “应该怎么爱,可惜书里从没记载”表达出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爱情或者理想追求方式的迷茫。

人们往往在成长道路上没有既定的完美指南,只能自己摸索,就像等待葡萄成熟,需要不断地尝试不同的养护方式。

2. 挫折与收获的辩证关系- “苦心选中今天想车你回家,连掉了渍也不怕,怎么始终牵挂,这风褛我给你磨到有襟花”这几句歌词,暗示着在追求某个人(也可隐喻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即使遭遇挫折(“连掉了渍也不怕”),依然坚持。

而这种坚持就如同精心照料葡萄,经历风雨、虫害等挫折,最终才会迎来收获。

- “但见旁人谈情何引诱,问到何时葡萄先熟透,你要静候,再静候,就算失收始终要守”这里明确指出,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或者他人看似轻易的成功所干扰,要坚守自己的内心,等待属于自己的“葡萄成熟”的时刻。

即使最终可能没有收获(“失收”),也要保持这种等待和坚持的态度。

3. 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歌词整体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在面对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不确定时,以一种淡然又坚定的心态去应对。

葡萄成熟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生中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过程,享受等待中的成长。

二、旋律特点1. 节奏舒缓- 歌曲的节奏较为缓慢,与歌词所表达的那种需要耐心等待的情感相契合。

这种舒缓的节奏仿佛是在诉说一个漫长的故事,让听众能够沉浸其中,感受到歌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2. 旋律优美且富有层次感- 旋律线条流畅,从低沉到逐渐高昂再回归平静,就像葡萄生长的过程,有起有伏。

在歌曲的前奏和间奏部分,简单的音符组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随着歌曲的推进,旋律逐渐丰富,加入更多的乐器元素,如吉他、弦乐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三、情感表达1. 无奈与执着- 歌手用一种略带沧桑的嗓音唱出歌词,将那种在等待过程中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葡萄成熟时

葡萄成熟时
颗 葡 萄 珠 都 是 干 燥 的 ,他 称 葡 萄 为葡 萄珠 , 于是, 我看 着那些铺满
笑, 那 瞬 间的 美 丽 便 是 永 恒 了 。
我 并 不 在 意 世 俗 的 名 利 和 女
萄成熟时 》 这 首 歌 也 唱翻 了 。 好 不 容 易 等 到 葡 萄 采 收 的 时 刻 。许 多 邻居 玩伴都 挤在 我家 院子 里 , 父 亲 用 一 把 锐 利 的 剪 刀 ,剪 下 一 串
地 和 同伴 分 享 。 我们摘下葡萄 , 在
f 21 f
峨 存 ∥ 镰
l 风 读 尊
2 01 4 / 0 2 青春岁月 , 校园版
酿 酒的 , 如果想 喝葡 萄酒 , 去 买 一
瓶就得啦 , 何 必 这 么麻 烦 。
祖 父 驾 鹤 西 游 那 晚 , 我 在 灵 前 三 跪 九 拜 ,突 然 一 只 桃 子 掉 下 来, 不偏不倚 砸中我的 脑袋 , 头上 隆起一个“ 桃子” 。家 人 疑 惑 , 莫 非 我 在 祖 父 生 前 得 罪 了他 ?
串葡萄 , 放 在篮子里 , 我迫不及待
人 的虚荣 , 我 只 把 握 住 实 实 在 在 的
生 活。
让 我 告 诉 你 :拥 有 并 懂 得 珍 惜, 这 就 是 决乐美 丽 的人 生 了 。
( 摘 自《 中 学语 文 》 )
地 的葡 萄 ,便 有 着 一 种 看 见 黑 珍 珠 的 宝贵 心 情 ,忽 然 觉 得 自 己好 富有 。 但 我 一 直 认为 , 我 是 不 可 能
为爱人加衣 , 再 端 来 一 碟 巧 克 力 夹 心饼 , 一 杯 清 香 的 热 茶 。彼 此 相 剪的时候很仔细 , 既要剪掉葡 萄梗 , 又不能把皮剪破 , 那 是 一件 专 注 的工 作 。 剪完之后要洗干净 。

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

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

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亦舒,原名倪亦舒,出生于上海,5岁时到香港定居,后为专业作家,并移居到加拿大。

代表作品有《迷迭香》、《风满楼》等,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

亦舒的作品往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富有传奇色彩。

在语言形式上,亦舒小说总是以一两句话为一个段落,跳跃性大,节奏感强。

从亦舒小说的语言形式上讲,《葡萄成熟的时候》这本书正是典型的亦舒式文章。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作为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读书报告的对象,一方面是由于一直都很喜欢亦舒的文字,另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一个吃货对于吃的事物的关注,仍记得当初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惭愧的是,第一眼吸引我的并不是封面上的那几句充满韵味的文字,而是它的书名:《葡萄成熟的时候》,印入我脑海的便是那一颗颗紫水晶一样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

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

说实在的,小时候,拜湖南芒果台所赐,比起亦舒,我对琼瑶接触的相对比较多,直到高中时期第一次与《葡萄成熟的时候》接触后,我才慢慢看起了亦舒的书,才知道了,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子,不同于琼瑶笔下如莬丝花般柔弱、温和的女子,亦舒笔下的女主角总是独立且自由的。

琼瑶笔下的人总能不顾一切追求爱情,打着爱情至上的旗号,伤害亲人,以达到所谓白头偕老的目的,而亦舒却不一样,她的故事更倾向于写亲情和友情,换句话说,在亦舒的故事中,亲情往往会压过爱情。

就拿书中于松开与哀绿绮思的爱情举例,一开始,两人的感情并不被于松开的外婆所接受,原因就是哀绿绮思是个寡母,且平常并不是一个多规矩的女子。

如果这样的题材在琼瑶笔下,应该会被写作一对璧人为追求爱情,离家出走,甚至是以自虐来换取亲人的妥协,就如曾经很有名的《新月格格》,新月格格爱上了已有家室并且膝下有一子一女的怒达海,怒达海也为新月格格的单纯善良所吸引,于是,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以追求所谓爱情的最高境界。

但亦舒并没有这样写,亦舒笔下的爱情总是常伴着理性,松开只是用温和的方式,在女主角沈小山的帮助下,改变了哀绿绮思,并抓住了机会,使这场感情获得了亲人的祝福。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以《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葡萄在古代的神话中代表着爱情、和平以及祝福,它也成为了许多作家写成的故事主题,表达出对葡萄的情感。

无论是梦诗歌还是文学作品,它们都在表达着葡萄的美好意义。

据说,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中,普罗米修斯将10000个葡萄作为中介斡旋,企图化险为夷。

因为葡萄象征着平和、和谐以及友谊,所以他用它们来使双方完成和解。

正如牛津英语词典中所定义的“葡萄代表和谐,团结友谊,和睦相处”。

葡萄也是一种象征智慧的果实。

它的秘密象征着智慧和深刻的道理。

在古代神话中,两位著名的波斯神话史诗人蒙塔古和弗里斯特斯都利用葡萄给出了智慧的生活答案。

因此,当古希腊人吃葡萄时,他们会认为自己获得了智慧和洞悉人生真谛的能力。

葡萄是一棵美丽而传统的水果树,每当它们的果实成熟时,它们将释放出美妙的香味,在清晨之时,它们的香气还会传播到它周围的环境中。

此时,葡萄的果实已经沉淀出对生活更多的思考,有关欢快、和谐、友谊与智慧的意义。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义是,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只要有勇气持之以恒,诚实地努力,最后总会收获美好的果实。

就像葡萄的果实慢慢地愈合,每一次的苦楚和挫折都会有所收获。

就像葡萄成熟时会有一种香气,甜蜜的回忆慢慢地将回荡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不断品味生活的美妙,怀念青春的点滴。

有句古老的谚语“葡萄成熟时,羊群回家”,它表达的意思是,当应收的收获到来时,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来欢迎你,为你欢呼庆贺。

它暗示着,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从努力中得到满足和赞赏,友情和感情也会不断随之而来。

总之,葡萄成熟时所表达的意义是,只要我们勇敢、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积极,最终我们一定会获得美好的回报,收获人生的甜头。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
夏日,一缕淡淡的阳光渗入土地,穿过绿油油的叶子,蔓延整个田野,一棵棵葡萄树在微风的吹拂下甩著叶子,一个个葡萄被阳光晒得发着金黄,那一缕缕甘甜的味道在整个田野中不断扩散。

每当一口香甜的葡萄入口,便会让人的心神安定,心境极为舒畅,不禁唏嘘,葡萄成熟时有何样的意思?
首先,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是时间应当被珍惜。

每一颗葡萄都是时间耕耘的结晶,从萌芽到生长、到成熟,一波波清明温暖的阳光将葡萄染成金黄,而每一滴细雨将葡萄润成肥沃的土壤,从而承载葡萄欣喜的成熟,它们洋溢着生命的力量,把时光送到手里。

其次,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可以被播种。

葡萄成熟时可以摘下,而这里有一种潜在的希望,希望种下的葡萄在明年仍然可以成熟,从而重复着自然的美,给人以感恩之心。

不断地播种,不断地收获,这是自然奔放的力量与喜悦,也是一种深深的满足。

最后,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是要珍惜当下的所有。

对每一棵葡萄树来说,每一颗成熟的葡萄都是它美丽的礼物,让自己陶醉在肆意的欢乐中。

当成熟的葡萄入口,那满溢的力量与满腹的甜蜜可以让人懂得把握、懂得珍惜当下的一切,把最好的自己留给自己。

葡萄成熟时表达的意思是无论遇到好还是坏,无论是在伤感中流泪,还是在喜悦中微笑,都不断把自己的故事诉说给时光,让空间把最真实的自己留存,让心若有思,欢腾,当葡萄成熟时,把最美好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舒《葡萄成熟的时候》读后感
亦舒,原名倪亦舒,出生于上海,5岁时到香港定居,后为专业作家,并移居到加拿大。

代表作品有《迷迭香》、《风满楼》等,她的多部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

亦舒的作品往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富有传奇色彩。

在语言形式上,亦舒小说总是以一两句话为一个段落,跳跃性大,节奏感强。

从亦舒小说的语言形式上讲,《葡萄成熟的时候》这本书正是典型的亦舒式文章。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作为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读书报告的对象,一方面是由于一直都很喜欢亦舒的文字,另一方面是由于作为一个吃货对于吃的事物的关注,仍记得当初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惭愧的是,第一眼吸引我的并不是封面上的那几句充满韵味的文字,而是它的书名:《葡萄成熟的时候》,印入我脑海的便是那一颗颗紫水晶一样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

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香港有亦舒,台湾有琼瑶。

说实在的,小时候,拜湖南芒果台所赐,比起亦舒,我对琼瑶接触的相对比较多,直到高中时期第一次与《葡萄成熟的时候》接触后,我才慢慢看起了亦舒的书,才知道了,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女子,不同于琼瑶笔下如莬丝花般柔弱、温和的女子,亦舒笔下的女主角总是独立且自由的。

琼瑶笔下的人总能不顾一切追求爱情,打着爱情至上的旗号,伤害亲人,以达到所谓白头偕老的目的,而亦舒却不一样,她的故事更倾向于写亲情和友情,换句话说,在亦舒的故事中,亲情往往会压过爱情。

就拿书中于松开与哀绿绮思的爱情举例,一开始,两人的感情并不被于松开的外婆所接受,原因就是哀绿绮思是个寡母,且平常并不是一个多规矩的女子。

如果这样的题材在琼瑶笔下,应该会被写作一对璧人为追求爱情,离家出走,甚至是以自虐来换取亲人的妥协,就如曾经很有名的《新月格格》,新月格格爱上了已有家室并且膝下有一子一女的怒达海,怒达海也为新月格格的单纯善良所吸引,于是,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以追求所谓爱情的最高境界。

但亦舒并没有这样写,亦舒笔下的爱情总是常伴着理性,松开只是用温和的方式,在女主角沈小山的帮助下,改变了哀绿绮思,并抓住了机会,使这场感情获得了亲人的祝福。

亦舒与琼瑶对感情的诠释之不同在这两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新月格格》中,新月与怒达海的感情本身就是不应该有的,但是他们都被感情冲晕了脑袋,都没有用理性思考一下,这段不应该有的感情到底给多少人造成伤害。

这种不理性的感情观和亦舒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琼瑶式的浪漫是以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令人读之如吃方便面似的香甜,但回头回味却索然无味,如《彩霞满天》中的句子:不管你的心在何处流浪,我一直在这儿痴痴盼望。

你的每个微笑我都珍藏,你的眼泪使我心醉神伤。

不管岁月怎样消逝,我等待你直到白发如霜。

这几句说的仿佛全世界就只有爱情,没有它人都活不下去似的,真是让人嗤之于鼻,爱情固然是美好的,但亲情友情也是可贵的。

亦舒的文字则是干净利落,亦舒式浪漫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往往书中角色之间的一句平淡的对话都能使我们感到丝丝温情,而这种温情并不只是局限于爱情,更多的是亲情或者友情。

与琼瑶笔下的大悲大喜相比,亦舒的文字更趋于平和,脉脉温情只是体现在日常人们的互动上,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局却总能出人意料,令人读之感觉余味无穷。

琼瑶的故事总是圆满的,而亦舒式结尾却并不那么美好,不过总会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说琼瑶的书是给青春期小女孩看的,那么亦舒的文字就是写给成年人的言情小说,不过这个情言的并不只是爱情,还有其他的感情,有人与人、代与代、家庭与家庭的融合,有误会,也有谅解与宽容,比起琼瑶式狭隘的感情观,亦舒式的感情观更体现一种人性的大爱,所以,我一直以为,亦舒高于琼瑶。

同亦舒的其他故事相比,《葡萄成熟的时候》更显虚幻,依旧是性格独立的女主角。

一位小女孩在父母离异后,于异乡的葡萄酒庄经历了一场大火,并找到了爱情。

再次读到这本书,我
却没有了当初那种惊艳的感觉,反而感到有点别扭,文中十七岁的沈小山老气横秋,对一切感情充满理性,她很勇敢,也很懂事,却缺少了一种一位十七岁女孩子应有的青涩和憧憬,反而多了一种与她年龄不符合的沧桑感,按文中所写,沈小山虽父母离异,但她却不缺少父母对她的爱,那么,又何来的那么浓重的沧桑感和理性呢?这让我感觉有点突兀。

《葡萄成熟的时候》这本书,值得一读,却不用细细意味。

或许,在闲暇时候,捧着这本书,还能体会一下美丽的葡萄酒庄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作者:何佳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