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臀部软组织损伤

合集下载

常见软组织疼痛的康复治疗

常见软组织疼痛的康复治疗

针刀治疗的特点
l 微痛 l 安全系数高(不用麻药和激素,安全无副作用)。 l 经济效益好,其治疗成本非常低 l 进针深度较浅,刀法切割部位为浅筋膜、筋结、浅在的肌肉附着点、痉
挛的肌肉起止点、神经卡压部位等。治疗时不会伤及神经及重要血管, 为临床提供了安全保障。 l 疗程短,见效快。治疗时间每次5—10分钟,每三天一次,疗程1—3次 即可。这样大大的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效果非常明显,患者疼痛及 肌肉酸沉紧胀的感觉,针后即刻明显缓解。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诊断
l 中医诊断 l 参照199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l (1)病史 l ①发病前多有受寒、受潮或外伤史。 l ②有长时间的膝关节的肿痛史。 l (2)全身症状 l ①全身乏力、沉重酸胀。 l ②低热或恶风寒。 l (3)关节症状 l ①膝关节固定性剧烈疼痛。 l ②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 l ③关节屈曲难伸,或有僵直、畸形。
l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 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 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属 中医“腰痛病”范畴,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或伴下肢 疼痛不适症状的按“腰痛病”论治。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断
l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 典型的“扛肩”现象。
l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的西医诊断
l 西医诊断:根据《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2008年,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 学出版社
l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 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1例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1例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维 持 通 畅 。7d 创 面 缩 小 , 芽 生 长 新 鲜 , 围 血 液 循 环 好 , 后 肉 周 深
度 变 浅 , 二 期 皮 瓣 移 植 术 皮 瓣 转 移 术后 负 压 调 整 , 流 液 颜 行 引 色 由淡 红 色 逐 渐 变 为 淡 黄 色 , 为 3 6 术 后 2 d发 量 0 mI ~ O mI,
的 吸 收 [ 。应 仔 细 检 查 引 流 装 置 的密 闭 性 能 , 衔 接 处 是 否 密 各 封 , 察 有 无 漏 气 , 善 固定 引 流 管 , 止 滑 脱 或 折 叠 。VS 敷 观 妥 防 D
予 以保 鲜 袋 保 护 。2d后 造 口处 出 现 量 约 5mI的 鲜 红 色 血 液 , 医 嘱 给 予 巴 曲 酶 1 0mg肌 内注 射 . 切 观 察 造 1的血 液 循 环 情 5 . 密 2 I 况 , 再 出血 。耐 心 教 育 病 人 , 适 的 造 口用 品 对 造 口术 后 皮 肤 未 合
扩 创 并 VS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治 疗 , 染 控 制 后 行 臀 大 肌 皮 瓣 转 D 感 移 、 D 负压封 闭 引 流 , 面愈 合 , 效 满 意 。 VS 创 疗 2 护 理
223 病情观察 ..
① 引 流 期 间 观 察 病 人 的局 部 和 全 身 情 况 , 本
情 观察 和处 理 对 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起 关 键 作 用 , 外 , 于 急 性 创 另 对
E3 赵 万 秋 , 火 红 . 科 创 面 封 闭式 负压 引 流 的 应 用 研 究 现状 [] 解 2 钱 外 J.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7 2 ( )4 2 0 ,4 3 :8—4 . 9 E3 裘 华 德 。 九 红 . 3 宋 负压 封 闭 引 流 技 术 [ . 2版 . 京 : 民卫 生 M3 第 北 人

臀肌筋膜炎自我恢复方法

臀肌筋膜炎自我恢复方法

臀肌筋膜炎自我恢复方法臀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损伤,通常由于过度使用或姿势不当引起。

这种疾病会导致臀部疼痛、僵硬和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恢复的方法来加速康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臀肌筋膜炎自我恢复方法。

首先,热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自我恢复方法。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在患处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有助于加速康复。

其次,适当的按摩和拉伸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使用按摩球或按摩棒在患处进行按摩,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

同时,进行一些臀部和腰部的拉伸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有助于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

另外,适当的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康复。

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加重症状。

此外,良好的休息和睡眠也是恢复的关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肌肉负担,促进康复。

最后,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综上所述,臀肌筋膜炎的自我恢复方法包括热敷、按摩和拉伸、适当锻炼、良好休息和睡眠以及饮食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恢复,加速康复进程。

当然,在进行自我恢复时,也要注意避免不当动作和过度使用,以免加重症状。

希望以上方法对于正在恢复中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早日康复!。

臀部软组织损伤查房

臀部软组织损伤查房

03
护理措施:冷敷,热敷,按摩,药 物治疗等
04
预防措施:避免剧烈运动,加强锻 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皮肤完整性受损
01
02
03
04
原因:臀部软组 织损伤导致皮肤 破损、感染
症状:皮肤红肿、 疼痛、渗出液
护理措施: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预防措施:避免 臀部长时间受压, 保持正确的坐姿 和站姿
合理饮食等
加强锻炼,提高身 体素质,增强免疫

避免久坐,适当活 动,防止臀部软组
织损伤
定期体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疾病,防
止病情恶化
康复锻炼指导
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卧床 遵循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髋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等 注意锻炼强度,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康复
04
心理治疗:使用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 进行治疗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感染 使用润肤霜:涂抹润肤霜,保持皮肤滋润,防止干燥 避免摩擦: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皮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预防感染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污染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
性别:男
病史:长期久坐,缺乏 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结果:臀部软组织 损伤,无其他异常
0 1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 别、职业等
病史及病情变化
0 2
受伤原因:外伤、运动损 伤等
0 3
受伤部位:臀部软组织损 伤的具体位置
0 4
病情变化:疼痛程度、肿 胀程度、活动受限程度等
0 5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和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和治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发病年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和治疗方法腰痛是指下背、腰骶部及臀部的疼痛,是门诊患者常见的症状。

下腰痛只是一种症状,亦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疾病的名称。

急性腰扭伤多发于青壮年。

常发生于腰部突发性的活动以后,如弯腰提重物时姿势不正确、重心离躯干过远;几个人抬重物动作不协调或一人突然失足;腰部活动范围过大造成腰部软组织过度牵拉或撕裂等。

腰扭伤主要累及肌肉及韧带,伤后立即出现腰部剧痛,不能做任何动作,腰部有撕裂或折断感,受伤次日往往疼痛更重。

检查发现腰肌痉挛呈板样强直,患者不愿做任何动作,压痛点大多在骶棘肌处,但较广泛而模糊,直腿抬高试验大多阴性。

治疗以休息为主,平卧硬板床,配合以消炎止痛药物,压痛点可用局部痛点注射等,但往往需数天才能减轻。

好转后在腰围外固定下离床活动,逐步开始腰背肌锻炼。

在急性期不宜做理疗和推拿等治疗。

腰肌劳损患者常无外伤史,一般认为是经常发生的轻微性损伤逐渐积累所致,也有少数患者是起源于急性腰扭伤。

长期的弯腰工作,工作时姿势不正常或处于特殊体位,做费力的工作,往往会引起腰痛。

其特点是症状轻,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性质常为隐痛、钝痛或腰无力。

检查时常可有较明显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嵴后部或骶骨后面,有时有多处压痛点。

治疗以理疗、推拿为主,压痛点可做局部注射,并进行腰背肌锻炼。

对于某些患者如能纠正工作时的不良姿势,可能更为有效。

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棘上韧带是指附着在胸、腰、骶椎棘突上的韧带(在颈部则称项韧带)。

在脊柱屈曲时,棘上韧带处于最外层,最容易被暴力所伤,使部分韧带纤维撕裂或自棘突上被轻微掀起。

久之即发生剥离及断裂,局部产生创伤性炎症反应,到后期可见小血管壁增厚、神经纤维变性甚至钙盐沉着。

棘上韧带损伤好发于胸5~8及腰2~4等,压痛点往往极为明显和固定于棘突之上,而其他部位无压痛。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式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按摩方式

一、肩周炎(五十肩)肩周炎、中医以为本病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或汗出受风,睡卧露肩,外感风寒及上肢外伤后固按时刻太长,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

肩周炎一样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称“五十肩”。

肩周炎初期局部常感酸痛,关节有僵硬感,活动范围慢慢受限。

穿衣、梳头疼痛加重,夜间常常疼痛而阻碍睡眠,现在如不及时医治,肩部肌肉可慢慢萎缩,弹性减弱,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仿佛冻凝在一路,因此又称“冻结肩”。

施术方式:一、受术者取坐位,年老体弱者可取仰卧位。

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患肢腕部,另一手轻搓轻揉肩峰及上肢,待有温热感后,小加大力量约10分钟。

二、点掐揉肩、肩、养老穴,风寒者加条口穴。

3、术者一手握腕部,一手固定于肩部行拔晃法,幅度慢慢加:大,以减缓肩部的粘连,同时配合一些拍、叩手法,击打患处约5~7分钟。

4、令患肢搭对侧肩,术者推其肘部,以解除肩前部的粘连导疼痛,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活动,反复数次。

最后用双手抱揉肩部及推搓手法,使肩部有发烧感。

施术要点:一、施术手法宜先轻后重,幸免暴力。

二、循序渐进,嘱受术者配合医治,坚持活动。

二、落枕落枕为常见病,多于晨起后发觉颈部一侧疼痛,转动不便。

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太高、太低,使肌肉较长时刻维持在过度伸展位,造成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轻者2~4日即可自愈,重者可延续数周。

表现为颈项强直,不可转头,常需和躯干一同旋转,一侧肌肉僵硬,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一高起的痛性条索。

施术方式:受术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

先用揉捏法自枕骨处向大椎方向进行揉捏,以松懈痉挛的肌肉,约5~10分钟。

随即点压合谷、肩井及落枕穴,前后受限者加大椎穴,左右活动受限者同时点揉天柱穴。

再以一手托下颌部,另一手固定枕骨处,稳力向上牵引颈部。

同时停顿5~10秒钟。

最后用拍、击、叩三种手法叩击双侧肌肉,风寒重的以拍击为主,力量要作用在浅层,使肩部发烧。

三、腰腿痛腰腿痛为多发病,病因复杂,涉及到病种也较多,如泌尿系肿瘤与炎症,妇科中的附件炎等。

髋与大腿部软组织损伤

髋与大腿部软组织损伤

髋与大腿部软组织损伤第一节髋关节扭伤【概述】髋关节扭伤是指髋关节在过度外展、内收、屈曲、过伸时,由于摔跤或从高处坠下,扭挫而致髋部周围肌肉、韧带的撕伤或断裂,圆韧带、关节囊水肿。

中医通称为髋部伤筋。

本病以青壮年较多见,但预后较好,一般2 一3 周后可痊愈。

【症状与诊断】多有外伤史,或有过度劳累、感受风寒等情况。

损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不敢着地负重行走,呈保护性姿势,如跋行、拖拉步态、骨盆倾斜等,偶有患肢外观变长。

患侧髋关节前方、腹股沟或臀部外侧压痛明显,髋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受限。

X 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本病必须与股骨头骨髋炎、髋关节结核相鉴别。

【手法荟萃】张长江手法1 .揉阴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其患侧,以一手扶按患者髋关节痛点,一手拇指揉按患者股内侧上方阴廉穴。

2 .拿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依次拿捏患者内收肌,反复2 一3 遍。

3 .刨推法患者仰卧,术者两手拇指与四指分开分别拿患侧髌翼及股外侧,相对刨推,当两手并齐时,将髋外侧及外侧大腿肌肉向上拿起,反复操作3 - 5 遍。

4 .拔伸摇晃法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其患侧,将患者小腿挟在腋下,手握其膝胭部,另一手以虎口按压在患者髋关节痛点,两手相对用力拔伸患者髋关节片刻后并轻轻环转摇晃3 一5 次。

5 .髋关节不同部位疼痛的手法加减( 1 )髋关节内侧痛:" 4 ”字按压法,内收外展法。

( 2 )髋关节前后侧痛:前后屈伸法。

( 3 )髌关节广泛性疼痛:髋关节摇晃法。

( 4 )髋关节隐隐作痛,经久不愈:髋关节周围踩法。

章宝春手法1 .推揉点穴法患者俯卧,术者先于患处施推揉法以疏筋活络。

然后以一手拇指用力点压痛点、居缪、环跳、髌关、委中等穴位以达行气止痛等目的。

2 .拔伸髋部患者仰卧,一助手以双手固定患者骨盆,术者以双手握持小腿下部,作对抗拔伸牵引髋关节2 -3 分钟。

3 .摇转屈伸法患者仰卧,术者以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扶固定患膝。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

骶髂关节紊乱症(损伤与错位)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或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多发生于青壮年妇女。

过去所谓“骶髂关节滑膜嵌顿”,实际是关节错开移位滑膜嵌入的结果。

中医对本病有论述,称之为“骶髂骨移位”,近年来有人对本病作了一些报道,但看法颇不一致。

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不少病例尚伴有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在诊断上易于混淆,应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1.坐骨神经痛: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及下肢胀痛麻木,以及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或“触电感”。

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不能挺胸直腰。

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患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

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

病情急重者,往往由旁人搀扶或持拐来诊。

慢性患者上述症状略缓和,患者自觉下腰部隐痛乏力、患肢“短了一截”和酸软、麻胀、怕冷等。

如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行”。

患者站立时多以健肢负重,坐位时以健侧臀部触椅;仰卧伸直下肢时患肢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患者喜屈曲患肢仰卧或向健侧侧卧。

临床上常将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盆腔脏器功能紊乱症状:患侧下腹部胀闷不适和深压痛,肛门急胀感,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加,尿频、尿急,甚至排尿困难,会阴部不适,阳痿,痛经等。

3.骶髂关节炎症症状:患侧骶髂关节压痛和酸胀不适,患肢外侧牵涉痛、麻木。

腰骶部酸软乏力,需经常更换坐姿或站立的重心。

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

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则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

4.体征:急性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

腰脊柱侧弯畸形(健侧凸),患侧骶棘肌痉挛。

骶髂关节压痛并可往同侧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明显受限。

慢性患者,只有关节局部的压痛和患侧腰臀肌及下肢肌肉萎缩。

【诊断】1.病史:有急慢性腰腿痛病史或外伤史,并具有程度不同的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骶髂关节炎症的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和典型体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臀大肌损伤
外力撞击臀大肌
频繁使用爆发力后蹬,使臀大肌
突然强力收缩,致使臀大肌两端 附着点拉伤 频繁运动或长期负重劳动、臀大 肌、臀中肌、阔肌膜张肌交汇处 因相互摩擦,使屯大家劳损, 日常劳作(尤其是长时间坐位), 髋呈屈曲及内旋未,该几长时间 受到牵拉,持续的牵拉可造成该 肌缺血性劳损(静态损伤)
而且还可正常发挥臀部肌 肉的力量,因此也具有提 臀的功效。
髂腰肌损伤
髂腰肌损伤引起腰痛
的病例在临床中十分 常见,由于跌仆、堕 坠,或行走凸凹不平 的道路、或跳跃,或 强力旋扭,使髋关节 过度后伸或旋转,致 髂腰肌肌腱裂伤。可 分为新鲜损伤和陈旧 性损伤。
新鲜损伤
新鲜损伤:受伤后突然 感觉髋内侧疼痛,局部 肿胀,压痛,髋关节呈 半屈曲位保护性姿势, 功能受限,髋关节伸屈 活动时疼痛加剧。陈旧 性损伤:局部肿胀不明 显或无肿胀,有压痛, 髋关节伸屈活动受限。
3. 骨盆前倾导致臀大肌长期处于拉长状态,臀部下垂。 4. 当髂腰肌不够开的时候,盲目做后弯动作,会直接导致
腰椎的压力和伤害。
髂腰肌伸展开的好处
1.小腹会变得平坦 2.减轻腰椎后侧压力,让腰椎在正常位,
大幅降低腰疼机率
3.你的屁股会慢慢翘起来 4.在运动中,你的后弯更加安全,优雅,
临床症状:
①腰背疼痛,喜暖怕凉,呈
僵硬状态。
②在侧下腹部及髂窝处可有
明显压痛,髋关节活动受限。
③部分患者于久坐后,突然
感觉腰部不适,起身困难。
检查
髋关节被动内收试验:患者仰卧,一侧膝
关节屈曲,足置于床面。术者将一手置于 该侧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另手置于膝关 节,尽量屈曲膝关节,将大腿压向对侧肩 关节方向,使髋关节处于内收位。若出现 腹股沟部位疼痛,提示髂腰肌紧张。
受累的肌纤维出现炎症,渗
出,在期间的感觉神经受到 炎症刺激及水肿压迫而引起 疼痛。疼痛带来的反射性肌 肉挛缩,可使局部缺血,导 致代谢产物堆积,加剧疼痛。 由于紧张肌肉的持续牵拉可 导致肌肉两端附着点的软组 织进一步劳损。 损伤部位出现、渗出、日久 机化、粘连、结疤而影响局 部的血液循环,挤压周围神 经而发病,可出现,腰及下 肢的牵涉痛
缘和骶骨背面。 至于髂胫束和股骨臀 肌粗隆。 作用:后伸并外旋大 腿 神经支配:臀下神经
臀大肌的体表投影
自尾骨尖,经坐骨结节 至股骨干中上1/3交接 处划一直线,此线为臀 大肌的下缘。
自髂后上棘再画一条直 线,与上述直线平行至
于股骨大转子上缘,此 线为臀大肌上缘。
臀大肌血供丰富
病理特征
臀小肌
位于臀中肌的深部稍前方。这些肌肉是外展髋
关节的原动肌。 起点:前、下臀线之间的髂骨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前缘 在走路时,保持躯干正直,髋相对固定,在提腿跨 步时由臀中肌和臀小肌收缩抬高. 臀小肌是由臀上神经的上支和下支共同支配。 来源于L4,L5,S1的脊神经形成了臀上神经并穿 行于臀中肌、臀小肌中,且发出分支支配臀中 肌,臀小肌。
尤其是以髋部为顶点的
躯干侧方摆动(如足内 翻扭伤时,因重力和惯 性的作用,同侧髋部往 侧方扭摆)和以髋部为 轴心的腰臀部扭转(如 投掷动作),常导致此 肌牵拉伤。
臀部肌注时,药物和机械刺激造成的臀中肌
损伤也不容忽视。由于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 的强有力代偿,臀中肌损伤引起的部分功能 障碍可不产生明显的局部症状,因此,此病易 被人们忽略。然而,损伤是客观存在的。臀 中肌病损所产生的病理冲动,经L4、5S1脊 髓神经节段,反射引起同侧膝关节远心端的 疼痛或麻、胀症状。
臀中肌,放射痛,双侧坐骨大孔内上方附着处损伤, 其放射痛可汇集骶尾部,引起尾骨痛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 活动如行走、下蹲、弯 腰等动作,臀中肌都起 着重要的作用,日久容 易损伤,出现局部肌肉 的挛缩、结疤和粘连, 使活动受限。
人是不断运动的,损伤 部位不断受牵拉和刺激,
使局部变性组织充血、 肿胀,刺激周围的身、 血管而出现症状。
臀上动脉 出于梨状肌上口,分 布于该肌的上半部 臀下动脉 出于梨状肌下口,分 布于该肌的下半部
两动脉分支相互吻合。
臀大肌深面的内下相限,
有坐骨神经干走形
臀大肌的功能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伸和外旋;上部
肌纤维收缩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髋关 节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 侧收缩使骨盆后倾。在姿势维持上,臀大肌 和腹直肌一样使骨盆后倾,拮抗腰方肌、腰 大肌、髂肌和其他屈髋肌的力量。因此臀大 肌无力会使骨盆前倾。

臀大肌损伤 病史 外伤史、劳损史 疼痛 呈紧缩样钝痛或胀痛,很少有撕裂样剧痛。 久坐后难以起立,患侧臀大肌酸痛无力 多数病人伴有疼痛向同侧下肢放射的症状,有时可出现小腿外侧麻木 大腿向后伸或外展时疼痛加重,屈髋屈膝并内旋患侧大腿,疼痛加剧 触诊 臀大肌起止点处明显压痛 臀部后上缘部位有压痛,有时可摸到痛性条索,有时还可沿大腿后方向小腿 肚或足部放射 功能障碍 跑跳时无力,上楼、爬坡困难 病情严重者翻身困难,只能取健侧卧位
第二步:过了第一步建议
不要直接躺下去,而是用 手肘撑地来做。同时把臀 部抬离地面一点,保持卷 尾骨对抗,尝试去体会你 的大腿前侧和腹股沟的感 觉。
等到第二步很轻松的时候,我才建议做第 三步。直接躺到地上,重点还是持续卷尾 骨对抗,本质目的都是怕给腰椎压力。
4小腿在墙上的弓步压腿:要点:持续收下腹把胯 根向内向下,配合呼吸;后面小腿外放一点可以帮 助大腿内旋,进而更好地伸展髂腰肌。
这些都是由于髂腰肌
较为脆弱引起的。因 松弛而逐渐衰退的髂 腰肌,无法正常保持 在脊椎与骨盆位置上。 当姿势不佳,骨盆倾 斜后,原本应处于紧 张状态的腹肌与背肌 就会松弛,而让内脏 下垂、沉积到下腹部, 如此一来便造成小腹 外凸。
髂腰肌瘦身法首先,就是 要消除腹部——松弛的髂 腰肌。只要让髂腰肌在持 续锻炼后恢复原有的功能, 便可让骨盆恢复原位,能 让下垂的内脏也自然提升。
髂腰肌损伤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
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 窝;腰大肌长形,起自腰 椎体侧面及横突。向下两 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 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腰肌的主要作用
近侧支撑时,它的拉
力是由下向上前,收 缩时能使大腿屈,在 跑动中大腿能否快速 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 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有 很大的关系。
弓步手抓小腿
注意事项:在站立山式或
者平时走路的时候,有意 识地收下腹,让腰椎在正 常的生理曲度。无形中帮 助打开髂腰肌,保护腰椎, 减少腰椎压力。
臀大肌损伤
出现腰臀疼症状,严 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 生活 但很多人对此病的认 识不足,易误诊为“腰 椎间盘突出症”以致延 误治疗,加重病情。
起于髂骨翼内上方骨
当疼痛发作时,任何
姿势和动作都不能缓 解其疼痛,所以会感 觉坐立不安。有时患 者会表现大腿内收受 限,坐位的患者通常 无法做患侧二郎腿动 作。
梨状肌综合征
定义: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
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 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 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 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 为推拿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梨 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
而在远侧支撑时,
两侧髂腰肌同时收 缩,使躯干前屈和 骨盘前倾,又为跑 动中身体重心积极 前送完成抬腿下压 动作从而获得向前 的速度创造了良好 的条件。
大部分的女人最在乎也最 容易忽略的就属于腰际部 位了。凡身体虚胖、体态 变形,以及内分泌不调的 便秘,都与腰和髂腰肌有 关。 髂腰肌脆弱,身材的隐形 杀手 根据研究,女性身 体线条自37~39岁起开 始变形,但除了肌肉衰退、 激素失衡、压力等原因之 外,尤其腹部成容易囤积 脂肪。
由于病损局部的症状
常被其反射区产生的 症状掩盖,故此病易 导致漏诊或误诊。 临床上一些不明原因 或按常规治疗效果欠 佳的小腿、足、踝部 的疼痛、酸胀和不适, 多与此肌的损伤有关。
检查
检查患侧臀中肌部位,可查及痛性条索物,
压痛点多在髂骨冀外侧臀中肌起始部。按压 时可有同侧臀、骶部的胀痛及膝关节以远心 端难以忍受的痠、麻、胀感。 压之可向患肢放散者,但无神经根受刺激征。 这种情况,患者多无臀部疼痛及不适感。患 肢单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时,症状可加重, 梨状肌牵拉试验可诱发臀中肌疼痛加重。

臀大肌的锻炼
起于:髂骨翼外面
至于:股骨大转子 作用:在固定时使大腿外展,前部使大腿屈和内旋,
后部使大腿伸和外旋。是髋部主要的外展肌之
一。单足站立时,此肌能保证骨盆在水平方 面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们正常的站立和行走 功能,关系极大。 其神经支配:源于L4、5S1的臀上神经。
重要:站立行走痛
在臀部பைடு நூலகம்三块臀肌中,臀小肌处于位置最深、
长度最短且重量最轻的地位。扇形的肌纤维 像依附着臀中肌,其连接靠近坐骨大孔,而 梨状肌是从坐骨大孔穿出。因此,当臀小肌 损伤时,会影响到与其在前方深处连接的梨 状肌,导致出现坐骨神经痛。松解完梨状肌 时,不要忘记检查臀小肌是否损伤。
臀小肌受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与椎管狭窄的特
梨状肌综合征
生活中某些动作,有时会诱发梨状肌综合征:如长 时间坐着工作;一些强力扭转躯干的活动,如网球 发球、铲雪、挖土等,容易造成梨状肌拉伤。在裤 后袋内装厚钱包、手机或其他物品,影响血液供应, 造成梨状肌受压,也可导致发病。
解剖生理
梨状肌位于臀部中层,起自第2~4骶椎前面的骶
坐骨神经一般自梨状肌下孔穿至
臀部,被臀大肌覆盖,故该肌的 无菌性炎症,可刺激坐骨神经, 引起坐骨神经痛症状,易被误诊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935年有学者曾指出;坐骨神经
痛可由髂胫束及臀大肌附属的筋 膜有力的拉紧而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