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完整版doc(一)2024

声乐教学大纲完整版doc(一)引言概述:声乐教学大纲是一份帮助学生全面学习和理解声乐技巧及表演的指导文件。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版本的声乐教学大纲,包括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计划声乐教学。
正文内容:一、基础声乐技巧1. 声音产生与发声技巧2. 呼吸控制与支撑技巧3. 声音共鸣与共鸣位置的培养4. 音域的拓展与调整技巧5. 声音品质与技巧的改进方法二、歌曲演唱表达技巧1. 歌曲解读与情感表达2. 歌曲节奏与音准的掌控技巧3. 歌曲发音与发音准确性的培养4. 歌曲表演技巧与舞台表现力的提升5. 歌曲演唱风格及个性化的发展三、音乐理论与实践1. 音符、音程与乐谱的基础知识2. 乐曲分析与理解技巧3. 和声与合唱的基本原则与实践4. 音乐历史与作曲家的介绍5. 多种音乐风格与流派的学习与实践四、声乐技巧的综合运用1. 歌曲演唱技巧与表演的整合2. 声乐技巧与声乐演唱的风格融合3. 声乐练习与舞台演出的过渡与应用4. 多样化训练与声乐技巧的运用5. 录音与演出回放的评估与反馈五、声乐教学的实际操作与反思1. 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2. 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3. 教学反思与教学效果的评估4. 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5. 声乐教学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总结总结:声乐教学大纲的完整版提供了全面的声乐教学指导,包括基础声乐技巧、歌曲演唱表达技巧、音乐理论与实践、声乐技巧的综合运用以及声乐教学的实际操作与反思。
通过学习并实践这些大点和小点,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声乐技巧,提高演唱表演水平,并实现个性化的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一、前言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的声音技巧和音乐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大纲旨在规范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声乐教学。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其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高质量的声乐表达和表演技艺,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功:(1)声音的发声原理和基本要领。
(2)培养健康的声音,提高音域和音准。
(3)发音准确、清晰,注意语气、语调和停顿的处理。
2. 歌曲演绎:(1)对不同曲种和曲风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绎。
(2)注重歌曲情感的表达,提高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掌握不同曲风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方法。
3. 音乐理论知识:(1)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高、音程、节拍等。
(2)阅读乐谱,理解曲式结构和编配法则。
(3)训练听力和谱写能力,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听力训练:通过听范例歌曲和声乐老师的示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感情表达能力。
2. 歌唱练习:通过反复练习,锻炼学生的声音、音准和演唱技巧,提高其发声的稳定性和自信心。
3. 曲目研究:深入研究歌曲的背景和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表达歌曲的情感。
4. 舞台表演:通过舞台排练和表演实践,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准和感染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比赛和演出活动,评选出杰出学生,并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
2. 学习成绩: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考核成绩,评定其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表现水平。
3. 考试评定:定期组织声乐考试,评选出优秀学生,并给予奖励和表扬。
六、总结声乐教学大纲是声乐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希望本大纲能够为声乐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一、引言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声乐技巧和艺术才能的过程。
本大纲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框架,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声乐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实现个人音乐目标。
本大纲涵盖了声乐教学的关键方面,包括声音形成、音乐表达和舞台表演等。
通过严格按照这个大纲进行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声乐实力,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者。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呼吸、发声和发音技巧。
2. 培养学生音乐表达和艺术演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音乐素养。
4.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自信和技巧。
三、课程内容1. 声音形成a. 呼吸控制:教授正确的呼吸方式,以支持健康的声音发声。
b. 嗓音放松:教授声带松弛技巧,以减少声音不适。
c. 音域开拓:通过练习扩展学生的音域范围。
d. 声音共鸣:培养学生发声时正确的共鸣感受,以获得更加丰满和优美的声音。
2. 音乐表达a. 曲目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曲目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b. 音乐理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和结构。
c. 艺术演绎:培养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到音乐演唱中的能力。
d. 声乐技巧:指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技巧,如颤音、咬字等。
3. 舞台表演a. 舞台形象:培养学生舞台化妆和服装搭配的能力。
b. 舞台表演技巧:教授舞台表现技巧,如姿态、眼神交流等。
c. 舞台演出准备:指导学生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如排练、舞台布置等。
d. 舞台自信:帮助学生克服舞台恐惧心理,提高自信心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1. 集体教学:通过集体课堂教学,传授基础声乐知识和技巧。
2. 个别指导: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声乐问题。
3. 实践演练:通过曲目练习和舞台演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 听课观摩:邀请专业歌唱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演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追求。
五、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2. 理论测试:进行音乐理论和声乐技巧的书面测试。
3. 演唱评估:对学生的歌唱演绎进行评估,包括声音质量、音准等方面。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大纲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指导着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声乐知识和技巧。
下面是一份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声乐教学大纲,帮助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一部分:声乐基础知识第一章: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声乐的定义和特点1.2 声乐的分类和流派1.3 各类声乐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二章:声乐的发声机制和呼吸技巧2.1 声带的结构和功能2.2 正确的发声姿势和姿态2.3 呼吸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呼吸方法第三章:声乐的基本音乐理论3.1 音符和音程的概念3.2 节奏和拍子的基本知识3.3 声乐中常用的符号和记号的解析第二部分:声乐技巧训练第四章:声乐的发音和发声练习4.1 清晰准确的发音训练4.2 声音的投射和共鸣的练习4.3 声音的调节和控制技巧的培养第五章:声乐的音域和音色训练5.1 扩展音域的练习方法5.2 声音质地和音色的培养5.3 声乐技巧在不同音域中的应用第六章:声乐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6.1 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6.2 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6.3 合理运用动作、面部表情和姿势来增强表演效果第三部分:声乐综合训练第七章:声乐合唱训练7.1 合唱音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7.2 合唱时的协作和配合技巧7.3 合唱中的和声和多声部训练第八章:声乐的曲目学习和演绎8.1 挑选适合自己的歌曲8.2 歌曲学习的步骤和技巧8.3 演绎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的培养第九章:声乐的实践和演出9.1 参加声乐比赛和演出的准备工作9.2 舞台上的表现技巧和应对紧张的方法9.3 声乐技巧的应用和创新在演出中的实践以上是一份声乐教学大纲的内容简介,它涵盖了声乐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这份大纲,根据学生的水平、兴趣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声乐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绪论声乐教学大纲的编写背景和意义声乐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原则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与目标2.1 课程设置2.1.1 声乐基础课程2.1.2 声乐技巧课程2.1.3 声乐艺术欣赏课程2.2 课程目标2.2.1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2.2.2 培养学生的声乐基本技能2.2.3 培养学生的演唱表达能力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3.1 声乐基础课程内容及要求3.1.1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3.1.2 声乐基本功训练3.1.3 歌曲学习和演唱3.2 声乐技巧课程内容及要求3.2.1 声音发声与呼吸技巧训练3.2.2 声乐技巧的应用训练3.2.3 歌曲风格和表演技巧训练3.3 声乐艺术欣赏课程内容及要求3.3.1 声乐作品欣赏与分析3.3.2 名家演唱会观摩3.3.3 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教学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选择原则4.1.1 集体教学方法4.1.2 个别辅导方法4.1.3 合作学习方法4.2 教学手段选择4.2.1 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4.2.2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4.2.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与考核5.1 教学评价原则5.1.1 综合评价方法5.1.2 考核内容与方式5.1.3 反馈与进一步调整5.2 教学考核标准5.2.1 技能考核标准5.2.2 表演考核标准5.2.3 文化素养考核标准第六部分:教学进度安排6.1 课程周期划分6.1.1 学期课时安排6.1.2 课程进度分配6.2 关键任务和时间节点6.2.1 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6.2.2 中期评价与调整6.2.3 学期末总结与反思第七部分:教学资源与环境7.1 所需教学设备和材料7.1.1 声乐教学教室要求7.1.2 多媒体设备要求7.1.3 教材与参考书目7.2 师资力量配备与培养7.2.1 声乐教师基本素质7.2.2 声乐教师培训与发展7.2.3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结语声乐教学大纲的实施与监督。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课程教学大纲一、简介声乐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声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素养为目标而制定的。
本大纲旨在规划整个声乐课程的内容、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标准,以确保学生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清晰等基本要素,提高他们的声音控制能力和音准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学习各类声乐曲目,使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表达方式,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理解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通过定期的表演机会,培养学生的台风和演唱技巧,提高他们在舞台上的自信和表演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声乐的发展历程、音乐基本概念和声乐专业术语等,为学生打下音乐理论的基础。
2. 声乐技巧训练: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共鸣的培养和咬字清晰的训练等,通过练习不同的发声练习和音阶练习,提高学生的声音控制和表现能力。
3. 曲目学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声乐曲目,涵盖不同音乐风格和语言。
通过学习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4. 舞台表演训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舞台表演机会,包括学校的音乐会、戏剧演出以及社区演出等,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教学法: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演唱示范来展示正确的声乐技巧和表演方式。
示范可以通过现场演唱、录音或视频等形式进行。
2. 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个别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呼吸方法、音准感、发音等方面的细节,帮助学生快速纠正错误。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和合作演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听觉、表演和合作能力。
4. 视听教学法:使用音频和视频材料,如名家演唱录音、音乐会视频等,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样化地接触和理解声乐艺术。
五、评估标准1. 学期考试:根据学期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考试,测试他们对声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声乐教学大纲

声乐教学大纲第一篇: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声乐是我院音幼儿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的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一般学生能胜任中学音乐课声乐部分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二,教学原则1,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鼓励对不同流派的交流学习;融会贯通,为发展我国声乐艺术做出贡献.2,贯彻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思想性和艺术性高,训练价值大的中外声乐作品为教材.3,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授课计划.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都能进步.4,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应首先造好人身乐器,再演唱难度大的作品.不必超出大纲规定范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启发式的教学,多肯定鼓励,少否定贬斥,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三,教学形式教学采用小组课,个别课,集体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形式.1,个别课:即传统的师生“一对一”的授课方式,着重解决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问题.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声乐基础有一定的要求.2,小组课: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集体练声与个别辅导,解决共性问题纠正个别问题.互相观摩学习.3,集体课:在教研室安排下,教师集体研究,公开教学,解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4,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或声乐知识专题讲座,名家欣赏等.组织学生集体学唱一些声乐教学中的常用歌曲.按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两个专业的必修和选修分别制订4套大纲.声乐教学大纲(1)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必修用课程编号: 学分:4 学时 :72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 1.集体大课在第一学年的集体大课中,教师通过声乐理论的讲解,让非声乐主修的学生初步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发声原理等等声乐基础理论;通过发声训练和歌唱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发声技能,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用较正确的方法演唱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对歌唱家表演的音像资料进行一定课时的赏析,也是集体大课必不可少的内容.2.小组课小组课作为非主修声乐的学生在第二学年采取的授课方式,在3-4人的一节课上,教师通过一些练声曲对学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呼吸方法进行训练和巩固,使学生中声区声音统一并有所扩展,能够演唱3-5首以及3-5首外国作品.3.个别课个别课,即“一对一”授课方式,主要对象是指声乐主修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声音状态进行判断,对于错误的观念与方法要进行纠正,使学生对自己的嗓音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发声的技能技巧(特别是气息),拓展音域,能够在两个学年内掌握6-8首中国作品以及6-8首外国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包括3-4首程度中等的歌剧咏叹调.学生在学好作品的同时, 需注意舞台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结合实际,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观念,鉴赏能力.三,教学方式第一学年采取集体大课,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第二学年采取小组课和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四,主要教学参考书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考核要求期中考查: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期末考试: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六,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声乐(I)英文课程名:Vocal Art(I)学分:4 学时:72(一)集体大课 1.第一学期1)声乐理论讲解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3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3)声乐文献赏析,著名歌唱家独唱音乐会 1周 4)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5)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7)个别辅导,准备考试 2周 2.第二学期1)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3周 3)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4)文献赏析,歌剧作品一部 1周 5)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7)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8)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9)声乐专场音乐会 1周 10)个别辅导,准备考试 2周(二)小组课1.第一阶段 10学时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3)1-2首歌曲(中外均可)2.第二阶段 12学时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2)语音正腔练习3)1-2首歌曲(中外均可)3.第三阶段 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3)2-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应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三)个别课第一学年1.第一阶段 10学时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3)2-3首歌曲(中外均可)2.第二阶段 12学时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2)语音正腔练习3)2-3首歌曲(中外均可)3.第三阶段 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3)3-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第二学年1.第一阶段10学时1)恢复并巩固声音状态2)分析,处理假期作业2.第二阶段 12学时 1)音色训练2)学习,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 3)掌握2-4首中外艺术歌曲 3.第三阶段 14学时 1)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2)体会歌剧中剧情与角色心理3)学习适合学生声部以及音色演唱的3-4首中外歌剧作品4)温习与巩固两个学年所学的声乐作品以及技能技巧,为进一步选修作准备声乐教学大纲(2)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选修用课程编号: 学分:4 学时 :54 选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2)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是在声乐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即学生须通过考试获得选修资格),是一门提高性的教学.本课程将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人声分类,常见的毛病及其纠正方法,嗓音保健等.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专业教育选修课程同时,形成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具备声乐演员的基本素质.二,课程主要内容继续强化声乐基本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加强对气息,音色,力度的控制,熟练并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努力完成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分析,处理歌曲,体会歌剧作品的戏剧表现力,能够用多种语言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并能够将其他课程如:歌唱语音,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表演常识,朗诵与正音等选修课上的知识,充分运用在声乐课上所学的声乐作品中,使舞台表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课程中声乐作品的类型包括: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 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声乐作品,格鲁克,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曲家的歌剧选曲,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人的声乐作品,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法,俄等德奥以外的艺术歌曲,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剧选段,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中国当代歌剧选曲,意大利语以外的歌剧选段.曲目的数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进度,作具体的安排.三,教学方式采用“一对一”个别课的教学方式.四,主要教学参考书《外国歌剧选曲集女中低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外国歌剧选曲集男中低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外国歌剧选曲集男高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外国歌剧选曲集女高音咏叹调》周枫,朱小强译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布拉姆斯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李斯特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舒曼艺术歌曲精选》钱仁康译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中国艺术歌曲演唱指南》莫纪纲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马勒艺术歌曲精选》徐宜选辑译配,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意大利歌曲108首》周枫等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中国声乐作品选》满玉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陆在易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考核要求期中考查: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期末考试: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六,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声乐(II)英文课程名: Vocal Art(II)学分:8 学时:108 1.第三学年1)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包括黄自,冼星海,聂耳等作曲家的歌曲)12学时 2)阿·斯卡拉蒂,亨德尔等作曲家的声乐作品 12学时 3)格鲁克,莫扎特等古典时期作曲家的歌剧选曲12学时4)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如施光南,陆在易等人的声乐作品)9学时5)德奥艺术歌曲(以舒伯特作品为主,包含沃尔夫,马勒等其他德奥作曲家的艺术歌曲)10学时 6)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等人的声乐作品(以歌剧选段为主)10学时 7)中国古代诗词歌曲 7学时 2.第四学年1)法,俄等德奥以外的艺术歌曲 7学时2)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的意大利歌剧选段 9学时 3)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 6学时 4)中国当代歌剧选曲 8学时5)意大利语以外的歌剧选段(如莫扎特的歌唱剧,比才,古诺,梅耶贝尔等作曲家的法语歌剧等)6学时声乐教学大纲(3)音乐学专业的声乐必修用课程编号: 学分:4 学时 :68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3)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对于主修声乐的学生,要求其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 集体大课在第一学年的集体大课中,教师通过声乐理论的讲解,让非声乐主修的学生初步了解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和功能,发声原理等等声乐基础理论;通过发声训练和歌唱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发声技能,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共鸣,咬字吐字等等,用较正确的方法演唱初级程度的声乐作品.对歌唱家表演的音像资料进行一定课时的赏析,也是集体大课必不可少的内容.小组课小组课作为非主修声乐的学生在第二学年采取的授课方式,在3-4人的一节课上,教师通过一些练声曲对学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呼吸方法进行训练和巩固,使学生中声区声音统一并有所扩展,能够演唱3-5首以及3-5首外国作品.个别课个别课,即“一对一”授课方式,主要对象是指声乐主修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基础,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当前的声音状态进行判断,对于错误的观念与方法要进行纠正,使学生对自己的嗓音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巩固提高学生发声的技能技巧(特别是气息),拓展音域,能够在两个学年内掌握6-8首中国作品以及6-8首外国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包括3-4首程度难度不大的歌剧咏叹调.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健康的歌唱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观念,鉴赏能力.三,教学方式第一学年采取集体大课,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第二学年采取小组课和个别课两种教学方式.四,主要教学参考书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考核要求期中考查: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期末考试: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六,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声乐(I)英文课程名:Vocal Art(I)学分:4 学时:68(一)集体大课 1.第一学期1)声乐理论讲解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3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3)声乐文献赏析,著名歌唱家独唱音乐会 1周 4)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5)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7)个别辅导,准备考试 2周2.第二学期1)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2)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3周 3)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4)文献赏析,歌剧作品一部 1周 5)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6)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7)发声练习中国作品一首 2周 8)发声练习外国作品一首 2周 9)声乐专场音乐会 1周10)个别辅导,准备考试 2周(二)小组课1.第一阶段 10学时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3)1-2首歌曲(中外均可)2.第二阶段 10学时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2)语音正腔练习3)1-2首歌曲(中外均可)3.第三阶段 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3)2-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应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三)个别课第一学年1.第一阶段 10学时1)基本功(呼吸方法)联系与巩固2)中声区声音的统一,流畅练习3)2-3首歌曲(中外均可)2.第二阶段 10学时1)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扩展音域练习2)语音正腔练习3)2-3首歌曲(中外均可)3.第三阶段 14学时 1)较完整的表达声乐作品 2)意大利语的初级练习3)3-4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其中包括1-2首意大利语作品第二学年1.第一阶段10学时1)恢复并巩固声音状态2)分析,处理假期作业2.第二阶段 12学时 1)音色训练2)学习,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 3)掌握2-4首中外艺术歌曲 3.第三阶段 12学时 1)了解歌剧的基础知识 2)体会歌剧中剧情与角色心理3)学习适合学生声部以及音色演唱的2-4首中外歌剧作品4)温习与巩固两个学年所学的声乐作品以及技能技巧,为进一步选修作准备声乐(4)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用课程编号: 学分:4 学时:54 先修课程: 替代课程: 一,课程目的要求: 声乐(4)是音乐学专业的专业教育选修课程,是在声乐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即学生须通过考试获得选修资格),是一门提高性的教学.本课程将从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处理,歌唱的表现力,舞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力求让学生既学会唱,又学会教.掌握必要的声乐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人声分类,常见的毛病及其纠正方法,嗓音保健等.通过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建立正确声音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语言,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能较好地演唱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歌曲.学生通过选修能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及教学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继续强化声乐基本功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加强气息控制训练,扩展音域,逐步获得较好的整体共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分析,处理歌曲,学习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声乐作品,古典时期的歌剧选曲,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等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完成8-12首中国作品,4-8首外国作品.第四学年,在三年级训练的基础上,注意歌唱发声的协调性,熟练并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努力完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演唱有一定难度的作品,在全面提高学生声乐理论与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其声乐的教学能力.学生进一步学习浪漫时期的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曲,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和古代诗词歌曲,中国当代歌剧选曲等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完成8-12首中国作品,4-8个外国作品.曲目的数量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进度,适当调整.三,教学方式采用“一对一”个别课的教学方式.四,主要教学参考书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一,二,三)外国作品(一,二,三),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四),徐朗,颜蕙先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编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5年高等艺术,师范院校补充教材《中国声乐作品选》,《外国声乐作品选》徐朗,颜蕙先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意大利歌曲108首》周枫等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声乐教学曲选》中国作品(一,二,三,四),外国作品(一,二,三,四),俞子正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声乐作品选》满玉华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五,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每学期分期中考查,期末考试两种考核方式.期中考查,采用二级记分制;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考核要求期中考查:演唱一首中国/外国歌曲或练声曲.期末考试:演唱一或两首声乐作品(中外均可).六,教学大纲中文课程名:声乐(II)英文课程名: Vocal Art(II)1.第三学年1)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 8学时2)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声乐作品 10学时3)古典时期的歌剧选曲(主要指莫扎特的意大利语歌词的歌剧)9学时 4)当代中国艺术歌曲 9学时 2.第四学年1)浪漫时期的艺术歌曲与歌剧选曲 7学时2)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和古代诗词歌曲5学时3)中国当代歌剧选曲6学时附:声乐教学基本曲目库一年级声乐教学基本曲目库: 1,送别 1=bE 李叔同作词编配2,大海故乡 1=F 王立平词曲 3,故乡的小路 1=F 陈克正词崔蕾曲4,樱花 1=F 日本古谣5,长城谣 1=E 潘子农词刘雪庵曲 6,南泥弯 1=F 贺敬之词马可曲7,浏阳河 1=F 湖南民歌李忠勇配伴奏 8,交城山 1=b 山西民歌9,洪湖水浪打浪 1=F 朱本和等词张敬安区阳谦督曲10,花非花 1= b E [唐]白居易词黄自曲 11,康定情歌 1=F 四川民歌 12,思乡曲 1=bE 瞿琮词郑秋枫曲13,金风吹来的时候 1=F 任卫新词马骏英曲 14,问 1=F 易韦斋词肖友梅曲15,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1=D 瞿琮词施光南曲 16,渔光曲 1=bA 安娥词任光曲 17,铁蹄下的歌女 1=G 许幸之词聂耳曲 18,梅娘曲 1=G 田汉词聂耳曲19,半屏山1=F 于礼厚,魏梦君词魏立,王碧玉曲20,我亲爱的1=bE [意]乔尔达尼曲子 21,摇篮曲 1=bA 舒柏特曲22,谁不说俺家乡好1=A 吕其明,杨庶正,萧培珩词曲23,我爱你塞北的雪 1=B 王德词刘锡津曲24,珊瑚颂 1=F 赵忠,钟兵艺兵,林荫梧,单文词王锡仁胡士平曲 25,想给边防军写封信 1=A 瞿琮词钊邦曲 26,绣红旗 1=A 阎肃词单鸣,姜春阳,金砂曲27,党啊,亲爱的妈妈 1=E 龚爱书,余致迪词,马殿银,周右曲男声1,二月里来 1=A 塞克词冼星海曲 2,踏雪寻梅 1=E 刘雪庵词黄自曲 3,卖布谣 1=bE 刘大白词赵元任曲 4,页里麦 1=bA 新疆民歌方国桢编曲5,花非花 1=bE [唐]白居易词黄自曲 6,月之故乡 1=E [台湾]彭邦桢词 7,康定情歌 1=F 四川民歌8,嘎俄丽泰 1=F 新疆民歌黎英海编曲 9,草原之夜 1=bE 张加毅词田歌编曲 1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G 美丽其格词曲 11,问 1=G 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12,秋收 1=bE 贺敬之词张鲁,瞿维曲13,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1=G 余立生词阿金曲14,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G 芦芒,何彬词吕其明曲 15,牧羊姑娘1=F 荻帆词金砂曲16,在路旁 1=F 巴西民歌17,太阳出来喜洋洋 1=C 四川民歌18,沉睡的美人 1=D [美]福斯特词曲19,海滨之歌 1=F [日]林古溪词成田为三曲20,故乡的亲人 1=D [美]福期特词曲21,花非花 1=D [唐]白居易词黄自曲22,月之故乡 1=D 彭邦桢词刘庄,延生曲23,码头工人歌 1=G 薄风词聂耳曲24,嘎达梅林 1=bE 内蒙民歌25,思乡曲 1=bE 瞿琮词郑秋枫曲二年级声乐教学基本曲目库: 女声1,鼓浪屿之波 1=E 张黎,红曙词钟立民曲3,生死相依我苦恋着 1=F 刘毅然词刘为光曲4,我和我的祖国 1=E 瞿琮词郑秋枫曲5,红梅赞 1=A 阎肃词单鸣,姜春阳,金砂曲6,唱支山歌给党听 1=A 焦萍词践耳曲7,春天你在哪里 1=F 刘钦明词曲成久曲8,日月与星辰 1=F 陈奎及词郭志成曲9,西班牙女郎 1=F 意大利歌曲10,美丽的鲜花开放1=A [朝]佚名曲朝鲜故事片《卖化姑娘》插11,小背篓 1=A 欧阳常林词白诚仁曲12,谁不说俺家乡好 1=A 吕其明,杨庶正,萧珩词曲13,茉莉花 1=bE 江苏民歌14,祖国我永远热爱 1=E 刘谷庄李正曲15,我亲爱的 1=bE [意]乔尔达尼曲16,高飞的海燕 1=F 瞿琮词郑秋枫曲17,玛依拉 1=E 哈萨克民歌18,燕子 1=bB 新疆哈萨克民歌19,生活是这样的美好 1=F 瞿琮词郑秋枫曲20,拉骆驼的黑小伙 1=bB 敏岐词张颂曲21,妈妈教我一支歌 1=G 杨涌词刘虹曲22,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1=G 陕北民歌向音编曲。
声乐教学大纲完整版doc(二)2024

声乐教学大纲完整版doc(二)引言概述:声乐教学大纲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系统化的方式规定了声乐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声乐教学大纲的完整版,包括五个大点:声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声乐发声技巧的培养、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声乐曲目的选择和演绎以及声乐评估与反馈。
通过这些点,希望能够为声乐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正文:一、声乐基础知识的教学1. 声乐概述:介绍声乐的定义、特点,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2. 声乐发声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详细介绍声乐发声器官相关的解剖知识及其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声乐发声的原理。
3. 正确的呼吸方法:指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并解释其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
4. 声乐音域的划分:介绍声乐音域的概念及划分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音域,并进行合理的曲目选择。
5. 基础音准与节奏的训练:通过练习唱准音高和掌握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声乐发声技巧的培养1. 声音共鸣的培养:介绍声音共鸣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共鸣感,使发声更加饱满、富有表现力。
2. 声音的清晰与明亮:教授如何准确发音和发声,避免声音模糊不清或混浊,使声音更加明亮。
3. 音色的塑造:说明如何通过发声技巧调整喉咙和口腔的形状,塑造不同的音色,帮助学生实现音乐表达的多样性。
4. 唱法的技巧:介绍各种唱法的基本技巧,如颤音、连音等,帮助学生丰富演唱方式,增加音乐表达力。
5. 声乐演唱技巧与舞台表演: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要素,如姿势、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声乐演唱技巧培养。
三、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1. 音乐理解与解读:教授如何深入理解曲目的音乐性质、情感表达,并通过表演形式将其传递给观众。
2. 声乐练习与挑战:提供各种练习方法和技巧,如独唱、合唱和声乐训练设备的使用,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难题和声音障碍。
3. 曲目的选择与解读:介绍如何选择适合个人音域和水平的曲目,并通过音乐分析和诠释指导学生正确演绎曲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大纲总课时数:28课时周学时:2课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一)掌握歌唱基础理论知识:正确的歌唱器官和发声原理、正确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发声、呼吸、共鸣、吐字咬宇;歌唱情感艺术表现处理的方法等。
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
(二)培养歌唱表演的技能技巧,具有较好的歌唱能力。
(三)掌握歌唱教学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教学、表达和引导能力。
(四)了解声乐课程的设置,把握声乐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人为本的音乐技能专业课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歌唱表演和基础教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具有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能够胜任中等音乐作品的演唱;能够较好地掌握声乐教学理论及声乐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
(三)教学任务: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要求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及半个学年的教育实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歌唱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形式:采用小组授课形式上课。
(二)教学原则:声乐理论与技巧训练相结合,歌唱发声技巧和表现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声乐演唱能力与教学能力相结合,声乐教学与各相关学科结合。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歌唱器官和发声的基本原理(1学时)(一)教学目的:学习并了解歌唱器官与发声原理知识。
强调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人声的生理特点、发声规律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包括歌唱的呼吸、共鸣腔体、歌唱的艺术处理)。
(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歌唱呼吸、共鸣、语言在演唱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掌握歌唱呼吸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歌唱共鸣之间的有机联系。
(五)教学内容:1、歌唱器官的构造。
2、歌唱姿势与歌唱的呼吸。
3、歌唱共鸣与歌唱语言。
4、声音基本训练与中外艺术歌曲演唱。
(六)教学小结:1、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音调的高低、节拍的长短、音量的大小、音质的优美都取决于气息的运用,歌唱的各种表情大多也是通过气息的运用于变化来体现的。
2、正确的歌唱发声,除了好的呼吸状态外,必须恰当地运用和调节各共鸣腔体,使歌声得到良好的共鸣,从而加强发声的效果。
3、选取适合学生嗓音条件的、基础的练声曲和艺术歌曲,对学生进行训练。
第二节歌唱声音的分类和音色(2学时)(一)教学目的:加强声音定位的基本训练,促进学生对正确声音听辨的掌握,使其在歌唱学习中不断运用发展自己的嗓音。
(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歌唱呼吸的方法与歌唱共鸣的有效运用。
(三)教学重点:学生对演唱分类的定位。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演唱分类的辨别。
(五)教学内容:1、歌唱声音分类男高音(Tenor)、女高音(Soprano)男中音(Baritone)、女中音(Mezzo Soprano)女低音(Alto)、男低音(Bass)2、各个音域的音色特征与表现力介绍(六)教学小结:歌唱者的声部定位非常重要,人的声音具有各种类型是客观存在,是不以歌唱者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
每个人都应尊重客观实际,在本人嗓音所具备的条件范围内,去使用和发挥自己的声音。
违背了这一客观规律,即使下了很大苦功去练习,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毁掉歌唱前途。
第三节不良声音的纠正及方法 (2学时)(一)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区分好的声音和不良的声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唱出自己最美好的声音,(三)教学重点:对不良声音成因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对不良声音成因的纠正。
(五)教学内容:1、不良声音的分类。
2、不良声音的成因。
3、如何纠正不良的声音。
(六)教学小结:首先,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声音与不良的声音的区别。
其次,使学生明白不良声音的形成。
这样既能够解决自身发声存在的问题,也能使学生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教学。
最后,选择适当的练习曲已解决相应的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思考如何对症下药。
第四节复习与考试(1学时)第一节巩固练习(2学时)(一)教学目的:在新学期开始恢复与巩固上学期学过的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歌唱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整体发声的状态。
(四)教学难点:整体发声的状态稳定。
(五)教学内容:1、基本发声状态的巩固。
2、呼吸的位置与使用的巩固。
3、共鸣的巩固与加强。
4、声音观念的巩固与加强。
5、复习歌曲与练声曲。
(六)教学小结:经过一个假期,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联系。
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教学。
第二节开口母音练习(2学时)(一)教学目的:在基本共鸣稳定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开口母音的练习,包括:a、ao。
在保持共鸣的状态下,开口音更容易使学生进一步稳定歌唱状态以及气息与力量的使用,有利于歌唱技巧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开口音发音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开口音共鸣点的稳定。
(四)教学难点:开口音共鸣点气息和身体力量的使用。
(五)教学内容:1、由共鸣练习向开口音练习转渡。
2、气息的支持。
3、开口音的连贯。
(六)教学小结:由共鸣练习向开口音练习过渡,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开口音的共鸣;共鸣的保持与气息的支持能够使开口音的歌唱更加连贯。
第三节音域扩展练习(3学时)(一)教学目的:集中进行中低音区的训练。
进一步进行一定量的音域扩展练习,向高音区或者更低音区逐步扩展音域,以获得歌唱状态的稳定。
(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低声区的过渡。
(三)教学重点:换声点歌唱状态的稳定。
(四)教学难点:换声点歌唱状态的稳定。
(五)教学内容:1、扩展音域练习2、适当歌曲的演唱(六)教学小结:在中低音区稳定后,学生才能够进行一定量的音域扩展练习。
并且,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的条件、自身状态而进行相应的练习。
音域扩展练习主要是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尤其在解决了歌唱换声点后,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声乐学习。
第四节复习与考试(1学时)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声乐课程是一门集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中外国音乐史等音乐课程,以及中外文学、社会等方面知识之大成的音乐技能课程。
所以,声乐课程的学习与上述相关学科课程有着紧密地联系。
因此,声乐课也就成为能够进一步学习了解其它方面学科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学习声乐课程之前必须要掌握多学科的基本知识,不仅要学好与声乐学习相关的音乐课程方面的知识,还要对音乐与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等方面相互联系的知识有所了解。
六、教学课时分配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唱歌》(一、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二)主要参考书目1、《声乐曲选集·中国作品》,徐朗、颜蕙先编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2、《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胡钟刚、张友刚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中外声乐曲选集》胡郁青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一)以讲授、启发、示范、练习、视听结合形式进行,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要作必要的分析讲解,然后引导学生从聆听到试唱,体验自身在歌唱过程中的内在感受。
在通过自身内在感受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自身必要地自觉地歌唱发音调整过程的学习。
(二)用辩证唯物主义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指导学生全面分析评价教师的范唱和自己的演唱。
(三)鉴于声乐课程的特点,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做练习,多体验。
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独立作业的能力。
(四)声乐教学要力求与时代脉膊相吻合,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便利、丰富等特点,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声乐艺术表现的范畴,以及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声音训练前沿状态等。
九、古典音乐网站、民族音乐网站音乐教学中国声乐网中国音乐学院华夏论文网十、考核要求考核既是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考核分制:学期结束进行考试,考试采用单一演唱规定或自选曲目的方式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
2、考试方法:演唱3、考试曲目:期末每位学生演唱一首中外艺术歌曲或幼儿歌曲的表演唱。
4、试题库:学前教育专业上学期声乐测试题库1、《思乡曲》F调2、《嘎达梅林》F调3、《可爱的家》E调4、《草原上的家园》F调5、《二月里来》G调6、《大海啊,故乡》F调7、《念故乡》G调8、《红蜻蜓》E调9、《摇篮曲》G调10、《长城谣》F调11、《好花红》A调12、《思乡曲》G调13、《我们美丽的祖国》E调14、《牧羊姑娘》E调15、《在那遥远的地方》b E调学前教育专业下学期声乐测试题库1、《送别》F调2、《康定情歌》F调3、《茉莉花》b E调4、《采一束鲜花》C调5、《梅娘曲》b A调6、《西风的话》G调7、《美丽的村庄》D调8、《把心儿中在春天里》D调9、《鼓浪屿之波》F调10、《音乐在空中回荡》A调11、《共和国之恋》F调12、《让我们手拉手》b E调13、《渴望春天》D调14、《好孩子要诚实》F调15、《请你唱个歌吧》C调16、《祖国的节日》C调17、《大雁》F调。